《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PEST-SWOT分析》开题报告10000字_第1页
《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PEST-SWOT分析》开题报告10000字_第2页
《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PEST-SWOT分析》开题报告10000字_第3页
《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PEST-SWOT分析》开题报告10000字_第4页
《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PEST-SWOT分析》开题报告10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PEST-SWOT分析开题报告TOC\o"1-2"\h\u16368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5962(一)选题背景 15577(二)研究意义 229110二、文献综述 326756(一)关于文旅融合的研究 312104(二)关于景区发展的研究 514498(三)关于传统文化IP赋能的研究 69747(四)关于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研究 76643(五)研究述评 816294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826824四、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91057五、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032134六、论文写作大纲(大纲内标题要根据学位论文要求设置) 10163761绪论 1031214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1247303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现状分析 11260134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PEST-SWOT分析 1219055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路径 13152456结论与展望 133552参考文献 1322689七、参考文献 13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一)选题背景当今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以交融为特征的新时代,无论是文化,抑或是经济和政治都在相互交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大要素根据各自的比例构成、地位、作用、相互交叉组合,其中文化己经渗入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创新出“文化+”等各种不同的新业态。文化+旅游的业态也在这一背景下诞生。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是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共同使命。2009年,原国家文化部、旅游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拉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序幕。2018年,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完成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重组,实现了我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跨越。2019年,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设30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2020年,应对新冠疫情,国家发改委、中宣部、教育部等23个部门在《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培育文化和旅游新业态。2021年,随着中央定调“共同富裕”时代的到来,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文旅融合成为点亮共富路径的崭新模式。这些政策和文件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指导建议,加快了文旅融合的进程,也为我国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消费者前往景区进行旅游逐渐从以往对物质的追求转变为精神体验,更注重景区所富含的故事内容带来的情感上的归属与共鸣。因此,旅游运营商在发展景区或者加强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发掘景区蕴含的文化资源,把传统文化要素赋能于景区发展上,可以以独特的魅力帮助景区吸引更多的游客。事实上,各景区在竞争的过程中,已由单纯的景点竞争,转向附着于景区文化IP内涵的竞争。由此可见,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和源泉,通过将传统文化IP与景区发展相融合,不仅有效提升了受众对传统文化IP内涵的认识,同时也实现了传统文化IP的价值增值以及景区的发展。当前,很多景区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重要价值,在发展景区的过程中纷纷加强了对传统文化IP的赋能,但在具体赋能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景区的发展不容乐观。鉴于此,本文将对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实际,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二)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如下:(1)理论意义。针对传统文化IP的赋能研究学界处于刚起步的探索状态,因此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可研究的空间和研究的价值。其次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对景区发展的研究一直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利用,引入文旅融合背景来分析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是一个比较崭新的视角,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还不多,相关的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和细化,本文将利用旅游市场理论、旅游行为理论、文旅融合理论等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有关传统文化IP的赋能研究,也可以对文旅融合的理论进行延伸利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近些年一些传统文化IP敦煌、故宫等都通过IP化发展造成了市场消费的轰动,在传统文化传播传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根据传统文化IP市场的消费占有率来看,IP市场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需要更多传统文化IP的进入,研究如何有效的赋能传统文化IP,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提升。同时,本研究以传统文化IP为研究中心从IP的生成期、流通期、消费期来分析其对景区发展的赋能策略,从内容塑造、媒介传播、受众转化3个环节提出适合的赋能策略,可以为我国景区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IP提供一点参考指导策略,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一)关于文旅融合的研究从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起步较早,一直以来,文化和旅游都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从文旅融合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内容包括融合的概念、模式、动力机制及产品、路径等方面。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探索逐步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一是关于文旅融合的概念。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外的文化旅游研究要比国内开展得早一些,最早是由美国学者Rosenberg(1963)从技术角度分析提出产业融合思想,他提出相同的生产技术使不同产业之间联系变得紧密,从而萌发了最初的产业融合理论。在国内“文化旅游”最早由魏小安(提出,但并未具体定义。Howard(2009)以欧洲地区为研究对象,认为打造一个地区的文化旅游品牌,有助于塑造当地良好的对外形象,更能成为一个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A.M.OgabohAgba(2010)通过研究克罗斯河州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来提出相关建议用以推动文化产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徐虹、王京传(2011)指出,关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交织渗透,其本质是两者之间的要素融合,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竞争关系首先表现出来,然后再逐渐转变为协调发展。程锦、陆林、朱付彪(2011)的研究则认为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是先产生于和它存在着某种关系的其他产业或行业内部的,再经过融合而产生出新的产业业态,这是一种旅游业发展的创新形式。刘淑秀(2012)强调了文旅融合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文旅融合内涵加以拓展延伸。二是关于文旅融合的动力机制。杨颖(2008)指出旅行中的体验性、闲暇具有的消费和生产二重性以及对经济效益的需求,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赵琳昕、杜钊(2012)通过对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认为我国旅游业整体竞争力的评价激励机制,要构建在动态发展的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基石上,要全面考察产业发展的竞争能力指数以及环境要素的直接影响程度。AlvinHungChihYU(2012)首先确定游客参加艺术节的动机,再以各类动机将游客划分为不同群体,合理的动机分类对于更好地规划、管理和营销有重要意义。袁骅笙(201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思想,研究不同产业之间融合发展机制,锁定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用以促成产业融合。李锋、陈太政、辛欣(2013)认为我国旅游业的融合己作为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来源,将技术、服务、资金和科研人才等因素的融入作为我国旅游业融合的主要考量指标。蒋昕、傅才武(2020)以宁波的“一人一艺”乡村行动计划为研究对象,分析提出文化动力、空间动力、经济动力为乡村文旅融合内生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动力机制,乡村文化成长机制的建立与运行,可带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孟令辉(2021)认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机制主要应集中在政策和规划引领、挖掘文旅资源、加强宣传推介及培养专业人才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三是关于文旅融合的模式。石柳清(2015)对我国西安市曲江新区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过程开展了深入研究,并针对当地提出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主要有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有效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挖掘利用优质的历史文化资源。朱晓辉(2016)在研究中提出了节庆旅游品牌、文旅区域合奏发展、文旅企业发展、文旅与文创互动、文化和生态深度融合五种文旅融合模式。AbabnehM(2017)认为旅游活动形式的提高、新的消费方式的增长以及旅游产品生产方式的变化,都加速了创意旅游的形成,文化创意的融入可以解决游客在传统旅游中遇到的问题。王建芹、李刚(2020)在研究中提出文旅融合可以选择的模式主要有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文旅+其他三种模式。四是关于文旅融合的路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相对较早,Besculides(2002)在文章中以西班牙当地居民为例,从了解游客认可度和满意度等方面着手,从而得出结论发展一个地区的文化旅游,首先应遵循当地民众的文化风俗及信仰。Jamieson(2003)认为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类别、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打造出结构更完整、种类更丰富的文旅产品体系。罗明义(2009)提出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大开发建设,突出产品特色,培训专业人才,大力宣传营销,是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品质的重要途径。赵华、于静(2015)通过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提出了环境优化、文化挖掘和产业升级三种融合路径。胡海胜、胡晶(2020)以江西省为例,提出文化和旅游应从树立融合理念、优化融合布局、创新融合业态、培育融合主体、夯实融合基础五个路径出发实现深度融合。张杭州(2020)在研究特色小镇的文旅融合发展中提出,其路径的选择要基于区域特色和文化资源的创新运用。(二)关于景区发展的研究西方国家很早就开始发展旅游业,在理论以及应用层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都可以将其拿来实施参考和学习。关于景区发展的技术与实例研究上,目前针对此环节的探索比较广泛,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比如Lindsey(1999)对城市绿道对于城市景区旅游发展的影响实施了研究,并对其管理给予了意见;Korstanje(2009)对景区产业的开发,实施了研究并制定了发展以及管理的措施;Liu(2016)系统地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对旅游景区的战略制定,品牌的梳理和销售以及创新等方面实施了研究;Bulai(2016)对于伊玛目布哈里陵墓景区的发展特点实施了调研,并对其发展策略实施了剖析,Antonson(2014)则针对两个欧洲国家的旅游发展策略以及规划进行对比,从二者的区别中寻找促进旅游发展的合理办法。Paven等学者(2015)提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有很多制约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开发、文化特色的保留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等,同时提出政府的适当干预、非政府组织的介入经营,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利用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Lenao等(2015)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需要结合地方现实,游客和当地居民之间的讨论,可以认清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实现环境保护、经济建设和社会矛盾的平衡与协调。HashemiN(2017)认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以政府主导,通过引入当地居民和社会第三方的参与达成公私合作,进而实现对环境资源、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性发展模式,更加有利于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旅游行业飞速的成长,最近这四十年,国内很多的专家通过不懈的探索,获得了许多的理论成果,对于国内的旅游产业成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韩静怡(2015)提出,随着民众生活品质的快速提升,对于生活水准的追求也逐步的增强,对旅游景区的水准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因此旅游景区对于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管理、品牌的树立,竞争实力的提升也要相应的加大工作力度。赵勇等人(2018)对不同的景区采用针对性的分析方法编制的对应的发展策略。马彦等人(2018)从各种层面入手对于景区环境在旅游中所产生的影响实施细致的剖析,指出应当针对景区环境加大策略的设计以及使用力度。刘书越等人(2019)提出,应当对景区的运营管控加大策略的分析力度,建立个性化的特色景区。彭燕等(2021)通过对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发展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考察与调查问卷,提出市场化运营管理、打牢特色产业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植地域文化特色等策略,使得小镇旅游可持续发展。(三)关于传统文化IP赋能的研究IP(IntellectualProperty)是“知识产权”的英文缩写。从字面意义来看,知识产权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知识创造出来的归属自身的有价值的东西,它也具有自己法律上的意义。文化产业相关研究中的IP一般指的是“版权”,又称著作权商标、专利、设计权等。笔者针对现有“文化IP”和“传统文化IP”文献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一是关于传统文化IP概念研究上,这需要追溯到知识产权的概念,我国学者对文化IP的概念是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变化的研究,不断赋予新的本土化的解读,直到2018年4月提出了文化产业提出了“新文创”升级,对IP的概念进一步优化,强调了IP必须具备文化价值其主要侧重我国的传统文化。随后在2018年9月发布的《2018中国文化IP产业发展报告》中IP有了一个全新阐释:“特指一种辨识度高、有受众基础、渗透能力强、变现周期长的文化符号,它表示文化产品之间的联结与融合,这样的文化符号被称为文化IP。对于传统文化IP学界并没有具体的概念探讨,但在2019中国文化IP发展高峰论坛中强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IP应具有源生力、设计力、创变力的特点。二是关于传统文化IP在构成要素方面,目前学界和业界对于文化IP的构成要素基本达成共识,即内容(创意)和粉丝(用户群)。传统文化IP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原创内容,不局限于文本、影视等,也包括形象和其他一系列衍生品所代表的文化符号,粉丝在这里指热衷于IP,乐于为IP相关产品消费的人群,他们也代表了IP的流量大小。学者向勇和白晓晴(2017)基于文化产业新常态下IP的生产特征,对文化IP的要素进行了更细节的区分,认为明星IP包含五项基本要素:价值观、形象、故事、多元演绎和商业变现,其中故事、形象和价值观是IP的内容基石,而多元演绎、商业变现则是强化粉丝效应的关键。三是关于传统文化IP价值方面,尹鸿(2015)从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两个方面对文化IP进行了阐述,其中影响力指在社会上的知名度高,并且有大量的忠诚用户,商业价值则指创意可以被不断地丰富和再创造,受众可以通过信息接触转化为消费行为,传统文化IP本身就拥有很大的受众群体,具有相当的商业价值。冯月季、李菁(2019)认为应在文化自觉视域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IP的价值建构,分别从文化记忆、文化认同、文化反思三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IP的价值建构。四是关于传统文化IP产业开发方面,我国部分学者针对传统文化IP的开发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于方(2019)从传统造物思想的研究人手,以文化逻辑、行为逻辑、物理逻辑的转化方式为线索,探寻传统文化融于IP衍生造物的创新转化开发方法。王青、梁媛媛等多位学者都对文化IP的产业链开发进行了总结,IP文化整条链包含了上、中、下这三个部分。其中王青(2020)针对传统古典文化IP为例认为位于上游的中国古典文学即传统文化的本源,是IP开发的基础;中游主要包括影视、游戏、音乐等内容,其特征是文化形式的多样性和传播的多样性;而文创产品则处于下游位置,是上游和中游共同衍生而来的,是基于物质和体验的创新性产品。五是关于传统文化IP在传播相关策略方面的研究上,现有研究大多从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等视角进行分析,学者张融(2018)研究分析了传统文化IP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传播策略,认为传播传统文化IP需要做到市场细分精准把握受众需求,面向年轻受众重视社群运营,打造精品内容结合新科技,创新传播形式挖掘传统文化的情感价值诉求,平衡传统文化IP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进而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万童蛟从符号传播学的视角,提出文化IP是以“人”为中心的IP,通过对迪士尼和故宫这两个国内外的超级IP的分析,他认为作为“意义载体”的文化品牌,是通过情感寄托和体验交换与消费者进行交流,通过贴近现实的娱乐化呈现,最终形成一种双重消费属性,即物质上的消费和精神上的消费,在消费者群体中进行意义的传播。(四)关于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研究当前,学术界关于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地研究成果较少,仅有的研究成果如下:缪芳(2021)基于乡村地区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旅游IP的特性,分析了乡村文化振兴和旅游IP建设的耦合性,提出了乡村文旅融合背景下推动乡村旅游IP开发的路径,包括核心价值观决定内容、IP开发的系统化全产业链思维、注重内容、重视乡村文化的场景化表达等对策。朱颜(2021)指出,部分传统文化IP的赋能存在内容价值与品质性的缺乏、多媒介间的叙事协作混乱、受众转化的持续性较短等问题。并针对赋能现状与问题探讨了传统文化IP的赋能实质,即传统文化IP当下需要源生力、传播力、继承力的赋能。李建军,王玉静(2021)从文化IP赋能角度,通过案例分析及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探究了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提出准确定位IP载体、创新文化IP内容;注重产品系统开发、贴合受众心理需求等对策。周丽婷、欧阳枉琳(2022)从文化旅游装置、文化消费和文化旅游者维度分析广西德天瀑布景区夜游IP的实质经验,指出当前夜游项目存在的不足,然后从全产业链视角提出景区夜游IP的拓展思路,包括:前端IP需要充分落实文化解码和定位竞争优势,中端IP需要注重形象标识和文化场景构建,后端IP应从建设营销矩阵、发挥粉丝效应方面加以推行。(五)研究述评综上所述,学术界有关文旅融合、景区发展的研究在不断增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为成熟,其中关于文旅融合的研究有文旅融合的概念、文旅融合的动力机制、文旅融合的模式、文旅融合的路径等。学术界关于传统文化IP赋能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比如传统文化IP概念、构成要素、价值、产业开发、传播相关策略等,但是缺乏对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研究。关于IP赋能这个词在国外并不流行,这方面的研究国内更多,但与本研究有关的研究成果还有待进一步丰富。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所在;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先对文旅融合、传统文化IP、赋能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并分析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机制,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现状分析,先介绍现状,然后分析赋能的过程,接着指出赋能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PEST-SWOT分析,利用PEST-SWOT分析法来分析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外部环境。第五部分是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路径,分别从前端IP、中端IP、后端IP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主要对本文的观点进行总结性概述,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绪论选题绪论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创新点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的界定相关理论基础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现状分析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现状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过程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PEST-SWOT分析政治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分析技术环境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路径从前端IP、中端IP、后端IP三个方面提出改善对策结论与展望结论与展望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法PEST-SWOT分析法总结归纳图1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四、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如下:(1)文献研究法。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在网络数据资料库、图书馆以及互联网中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在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理论、研究方法、景区发展现状、传统文化IP赋能等进行分析,掌握大量基础材料。同时对于当地文旅行业相关的政策、规划等开展学习,并对政府工作报告和调研、统计数据等进行收集,结合实际总结提炼后形成自己的观点。(2)规范分析法。为更好了解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基本情况,采取了从现状、问题到对策的研究思路,先分析现状,然后指出存在的问题,接着结合当前的实际,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3)PEST-SWOT分析法。在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外部环境时,结合使用了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指出每种外部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方便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路径。五、研究可能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有如下两种:一是研究角度的创新。当前学术界关于传统文化IP赋能的研究并不多,关于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相关的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丰富,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前端IP、中端IP、后端IP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相比现有的研究有一定的创新之处。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在研究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外部环境上,本文采取了PEST-SWOT分析法,通过结合使用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可以更好地分析当前发展的外部环境情况,这样提出的对策也更符合当前的实际。六、论文写作大纲(大纲内标题要根据学位论文要求设置)本文的写作提纲如下:1绪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1.2.2现实意义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1.3.2国内研究现状1.4研究内容和框架1.4.1研究内容1.4.2研究框架1.5研究方法1.5.1文献研究法1.5.2案例分析法1.5.3实地调查法1.6创新之处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1相关概念2.1.1文旅融合2.1.2传统文化IP2.1.3赋能2.2理论基础2.2.1旅游市场理论2.2.2旅游行为理论2.2.3文旅融合理论2.2.4可持续发展理论2.3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机制分析2.3.1传统文化IP原生力的赋能2.3.2传统文化IP传播力的赋能2.3.3传统文化IP继承力的赋能3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现状分析3.1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现状3.1.1赋能形式多样,呈现跨媒介趋向3.1.2赋能效果不一,呈现两极化发展3.2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过程3.2.1传统文化IP生成期3.2.2传统文化IP流通期3.2.3传统文化IP消费期3.3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3.3.1优质传统文化不足,同质化程度较高3.3.2传统文化创新性不足,较难激发文化消费3.3.3缺乏传统文化IP引爆点,媒体营销不充分3.3.4传统文化IP与景区特点不够契合4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PEST-SWOT分析4.1政治环境分析4.1.1政治环境的优势4.1.2政环境的劣势4.1.3政治环境中的机遇4.1.4政治环境的威胁4.2经济环境分析4.2.1经济环境的优势4.2.2经济环境的劣势4.2.3经济环境的机遇4.2.4经济环境的威胁4.3社会环境分析4.3.1社会环境的优势4.3.2社会环境的劣势4.3.3社会环境的机遇4.3.4社会环境的威胁4.4技术环境分析4.4.1技术环境的优势4.4.2技术环境的劣势4.4.3技术环境的机遇4.4.4技术环境的威胁5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IP赋能景区发展的路径5.1前端IP: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确定最佳定位5.1.1充分落实文化解码,提炼景区核心价值5.1.2精准定位景区优势,确定目标客群画像5.2中端IP:创设创意标识,构建沉浸式场景5.2.1设计核心形象标识,贯穿景区旅游要素5.2.2丰富景区体验业态,塑造沉浸式文化场景5.3后端IP:粉丝培育转化,创新赋能运营5.3.1打造媒体营销矩阵,逐步塑造景区品牌5.3.2激发粉丝经济效应,实现价值转化变现6结论与展望6.1结论6.2展望参考文献七、参考文献RosenbergN.TechnologicalChangeIntheMachineToolIndustry:1840-1910[J].TheJournalofEconomicHistory,1963(23):414-416.OgabohAgbaAM,IkohMU,BasseyAO,etal.TourismindustryimpactonEfik'sculture,Nigeria[J].InternationalJournalofCultureTourism&HospitalityResearch,2010,4(4):355-365.徐虹,王京传.京、津、冀区域文化旅游协作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协作的视角[C]//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2011.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26(04):13-19.刘淑秀.文旅融合打造县域旅游发展的全域模式[N].大众日报,2012-06-11(12)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22(04):6-10赵琳昕,杜钊.产业融合下旅游业竞争力识别及评价思路研究—以四川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为例[J].中国商贸,2012,(06z):2.Yu,Ahc.&LY.Yen.SegmentingArtFestivalVisitorsbyMotivations[J].AnnalsoftheAlexandraIoanCuzaUniversity—Economics,2012,59(1):213-226.袁骅笙.动力系统理论视野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0):2.陈太政,陈准,王吉祥,等.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3):5.蒋昕,傅才武.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乡村文旅融合内生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宁波“一人一艺”乡村计划为例[J].江汉论坛,2020(2):8.孟令辉.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机制研究——以潍坊市寒亭区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1,000(002):131-132.石柳清.曲江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讨[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5.朱晓辉.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文化链接[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7):4.AbabnehM.CreativeTourism[J].JournalofTourism&Hospitality,2017,06(02).王建芹,李刚.文旅融合:逻辑,模式,路径[J].四川戏剧,2020(10):4.AntoniaBesculides,MarthaEleeandPeterJMcCormick.Residents'perceptionoftheculturalbenefitsof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2,29(2):303-319.Jamieson.Strategicuseofinformationtechnologiesinthetourismindustry[J].TourismManagement,2003(5):409-421罗明义,LuoMingyi.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9(9):1-5.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6.胡海胜,胡晶.江西省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20):3.张杭州.新时代背景下特色小镇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与机制[J].湖北农机化,2020(13):2.LindseyG.Useofurbangreenways:insightsfromIndianapoli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9,45(2-3):145-157KorstanjeM.RealEstateandDestinationDevelopmentinTourism:SuccessfulStrategiesandInstrument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9,36(4):753-754.LiuCS,ChouS.Tourismstrategydevelopmentandfacilitationofintegrativeprocessesamongbrandequity,marketingandmotivation[J].TourismManagement,2016,54:298-308.BulaiM,EvaM,RosuL.Analysisoftourismfeaturesanddevelopmentstrategyformemorialcomplex"ImamA1BukhariMausoleum",Samarkandregion,Uzbekistan[J].Tekh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