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6、9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册生物期末试卷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6、9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册生物期末试卷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6、9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册生物期末试卷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6、9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册生物期末试卷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6、9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册生物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6、9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共30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1.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细胞呼吸供能会消耗大量有机物。1公斤黄豆干种子通常可发5公斤黄豆芽,下列关于黄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黄豆芽重量增加主要是增加了自由水B.黄豆种子中大量蛋白质水解可使干重增加C.黄豆芽重量大于黄豆干种子是因为光合作用合成大量有机物D.黄豆种子成功萌发是基因、植物激素、环境等共同调节作用的结果2.许多天然生物大分子或生物结构为螺旋状,下列与生物螺旋结构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蛋白质因螺旋结构被破坏而丧失其功能,但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螺旋藻属于蓝藻,其螺旋结构与细胞核中的DNA有关C.染色体的高度螺旋会导致其基因转录受阻而难以表达D.DNA双螺旋结构中,磷酸、脱氧核糖、碱基三者数目相等3.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大部分H+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和乳酸菌都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B.该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同时会产生CO2C.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D.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载体蛋白,既有催化作用也有物质转运功能4.某些蛋白质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息传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可以产生为蛋白质的磷酸化提供磷酸基团的物质B.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C.蛋白质分子中可以发生磷酸化的氨基酸的缺失会影响细胞信息传递D.细胞膜上不存在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5.下图表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过程②产生(CH2O)的同时,还会产生C5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D.过程④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6.“朱颜渐老,白发漆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该诗句说明人会随着岁月的变迁逐渐老去,黑发逐渐变白发。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白发是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所致B.“朱颜渐老”的过程中,细胞核与质的体积比值增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C.“朱颜渐老”的过程中,基因不再进行表达,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变慢D.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通过攻击细胞膜、DNA和蛋白质导致细胞衰老7.下图为一只正常雄果蝇体细胞中某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染色体1和染色体2会彼此分离B.有丝分裂后期,图中所有基因不会同时出现在细胞同一极C.控制刚毛与截毛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D.不考虑突变,若减数分裂时基因d、e、w、A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则说明发生了染色体互换8.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能与T细胞的受体PD-1(程序死亡蛋白-1)结合,抑制T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干扰素(一种细胞因子,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D-L1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B.PD-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C.PD-L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9.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细胞增生,临床80%以上的甲亢由该病引起,致病机理如图所示,Graves病患者体内甲状腺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多。结合教材所学和右图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注:TSH为促甲状腺激素A.Y物质为细胞因子,其作用的细胞属于淋巴细胞B.甲状腺激素增多不会抑制抗体X的分泌C.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不能抑制垂体释放TSHD.抗体X可促进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10.表观遗传的原因之一是碱基甲基化影响基因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碱基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B.碱基甲基化可能会影响RNA聚合酶的识别C.由于碱基甲基化而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D.若DNA分子中C甲基化且占30%,则单链中A占比不超过40%11.研究发现癌细胞的线粒体分裂加速。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小分子药物,可特异性抑制线粒体中的RNA聚合酶。对癌症模型小鼠使用该药物,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减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可引起细胞癌变B.该药物可抑制癌细胞线粒体基因的复制C.癌细胞线粒体分裂需要细胞核DNA参与D.使用该药物导致癌细胞中CO2产生量减少12.“卵子死亡”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由PANX1基因突变引起人类单基因遗传病。PANX1基因在男性中不表达,在女性中表现为不孕。某女子婚后多年不孕,确诊为该病患者,家庭遗传系谱图如图,基因检测显示1、4、6号含有致病基因,2、3、5号不含致病基因。据此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13.图为某细胞内某一基因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可表示胰岛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B.a、b为RNA聚合酶,沿a→b方向移动C.图中所有核糖体上将合成相同的肽链D.图中各过程进行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14.下图为某XY型雄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核DNA数=2:1B.图乙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有1条X染色体C.图丙→丁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使配子呈多样性D.正常情况下,图戊4个细胞所含基因种类完全相同15.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两个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到的F2性状分离比为9∶3∶3∶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F2中出现新的性状类型所占比例为38或B.F2性状分离比为9∶3∶3∶1是F1产生的4种比例相等的雄配子与雌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C.从F2的黄色圆粒豌豆植株中任取两株,则这两株豌豆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D.自然条件下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种植,后代出现绿色皱粒豌豆的概率为1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15分,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6.黑藻是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是生物学实验的优质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直接选取黑藻叶片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B.可用纸层析法提取和分离黑藻叶绿体中的色素C.可用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作参照物观察细胞质的流动D.用黑藻的根观察有丝分裂时,压片有助于细胞分散17.某同学进行了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4组实验,如下表所示。8小时后,分别取4组等量的培养液并滴加等量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①用5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破碎酵母细胞后(保持细胞器完整)无氧培养8小时实验②用50mL含醇母菌的培养液,破碎酵母细胞后(保持细胞器完整)通气培养8小时实验③用5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无氧培养8小时实验④用50mL含酶母菌的培养液,通气培养8小时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酵母细胞的完整性及是否通入氧气,温度和pH是无关变量B.四组实验中,实验①和③为对照组,实验②和④为实验组C.四组实验中都会有ATP产生,但实验④中产生的ATP最多D.实验①中培养液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产生的灰绿色较实验③深18.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如图是某科研小组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2N=58)为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关于育种叙述错误的是()A.①为诱变育种,优点是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B.③、⑥都可表示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以获得多倍体C.图中无子猕猴桃属于不可遗传变异D.若④是自交,则其产生AAAA的概率为1/419.基因多效性是指一个基因控制若干性状的现象,有学者认为:基因多效性是生物新构造、新器官形成的基础。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这一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A.若某一性状的出现能够提高生物的适应能力,则该基因就会被保留B.若某一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没有增强,则该基因的保留将没有意义C.按照这一假说,有蹄动物的角可能是基因多效性造成的隆起被自然选择的结果D.新构造、新器官形成后即标志着生物发生了进化并形成了新物种20.为探究在盐胁迫条件下,茉莉酸(JA)和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各实验组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1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组别对照组乙烯组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JA组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胚根长度(cm)94.894.85A.生长素对植物根的生长只有促进作用B.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添加一组NaCl溶液处理的对照组C.乙烯可能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的生长D.若水稻开花时未能完成正常受粉,可喷洒生长素类调节剂以减少损失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请把答案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21.研究人员对处于生长期的A、B两种绿色植物进行实验探究。下图1表示植物A与植物B的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实验结果,图2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B光合速率的影响,在获取的植物B的叶圆片中,选取大小、颜色相同的叶圆片若干,放在含有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检测叶圆片开始上浮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2)图1所示实验,在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若将植物B培养在缺镁的环境中,则a点将向(填“左”或“右”移动。当CO2浓度为b时,植物A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是。(3)如果将植物A、B种植在同一个密封无色并给予适宜光照的玻璃容器中,则(填“植物A”或“植物B")先停止生长。(4)将10片叶圆片投放于含有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的烧杯中,如图2所示。加入NaHCO3溶液的目的之一是提供CO2参与光合作用的阶段,与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开始叶圆片沉在烧杯底部,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发现叶圆片上浮,上浮的原因是。22.大量的铅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出现多动、狂躁不安等现象。已知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机理如图。(1)图中后膜上的受体与GABA结合后,后膜上是否有电位变化?。(2)进入人体内环境的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结合图示分析铅令人出现狂躁不安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至少答出2点)。(3)疼痛时体内的GABA分泌增多,GABA只作用于相应细胞的根本原因是。(4)研究发现,铅能够影响代谢使血液中的8-氨基酮戊酸(ALA)增多。为验证铅能使血液中的ALA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人用加铅食物饲喂实验鼠,对照组饲喂不加铅的等量同种食物。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鼠的行动表现。结果显示,加铅组较对照组明显表现为狂躁不安,则说明结论正确。该实验不足以验证结论,请完善实验操作及预期结果。实验操作:。预期结果:。23.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内脏活动及内分泌活动的中枢。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下丘脑产生两类信息分子来调节机体生命活动,从而实现内环境稳态。(2)若图中“信号刺激”为血糖浓度过高,则正常情况下,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会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该激素含量的变化可以通过抽血来检测,原因是。(3)抗利尿激素除了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调节水盐平衡外,还能使全身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升高血压。这说明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4)急性肠胃炎常伴有发烧畏寒的症状,患者体温升高过程中其产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及时就医后,患者体温开始下降并恢复至正常。体温下降期间患者的感受器兴奋;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皮肤和汗腺分泌增加等。24.果蝇的直毛、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在一群直毛果蝇中,发现了一只分叉毛雄果蝇,并让它与正常的直毛雌果蝇交配,F1全是直毛;让F1雌雄果蝇杂交,F2直毛果蝇中有雌蝇和雄蝇,而分叉毛果蝇全是雄蝇。图为雄果蝇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适合做遗传学研究材料的原因是(答出两点即可)。(2)在果蝇的直毛、分叉毛中,是显性性状。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控制果蝇直毛、分叉毛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3)现有若干纯合的直毛雌、雄果蝇,分叉毛雌、雄果蝇,请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探究控制直毛、分叉毛基因在性染色体的I区段还是II区段。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25.油菜素内酯被认为是第六类植物激素,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其能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和农药在植物体内的降解和代谢。用油菜素内酯处理后,许多参与农药降解的基因(如P450基因和红霉素抗性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都得到了提高,在这些基因指导下合成的蛋白酶能把农药逐渐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或低毒甚至无毒物质,有的则被直接排出体外。根据以上信息,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PCR扩增获取目的基因,首先要制备2种引物,为提供结合位点,并从引物端(填“5”或“3”)开始拼接单个的脱氧核苷酸。(2)在构建重组质粒1时,最好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酶切产物。将构建的重组质粒2与用处理的受体细菌混合,从而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菌,且在受体细菌内该过程称为转化。(3)培养菌落的实验过程中,应向培养基中加入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菌筛选出来,图中将受体细菌的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上的方法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黄豆萌发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自由水,故黄豆芽重量增加主要是增加了自由水,A正确;

B、黄豆种子中蛋白质的水解成氨基酸需要水的参与,此时水中的元素成为氨基酸的组分,使干重增加,B正确;

C、种子萌发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黄豆种子的萌发过程是正常的生命现象,该过程是基因、植物激素、环境等共同调节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收水分,鲜重增加;种子萌发前,消耗有机物使得干重减少,出芽后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增加。2.【答案】B【解析】【解答】A、某蛋白质因螺旋结构被破坏而丧失其功能,但肽键没被破坏,故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A正确;

B、螺旋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B错误;

C、基因转录时,DNA双螺旋需要解旋,染色体的高度螺旋会导致其基因转录受阻而难以表达,C正确;

D、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故DNA双螺旋结构中,磷酸、脱氧核糖、碱基三者数目相等,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肽键结构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因此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核酸的种类:(1)脱氧核糖核酸(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A、T、G、C)、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2)核糖核酸(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A、U、G、C)、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3.【答案】B【解析】【解答】A、硝化细菌和乳酸菌均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都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A正确;

B、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C正确;

D、结构①能够驱动ATP合成,故①是一种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载体蛋白,既有催化作用,也能转运H+,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原核生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分裂方式为二分裂,无核膜和核仁。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需氧型细菌等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但存在有氧呼吸酶,也进行有氧呼吸。

2、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酶丙酮酸+[H]+少量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H2O→酶CO2+[H]+少量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O2→酶H24.【答案】D【解析】【解答】A、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以为蛋白质的磷酸化提供磷酸基团的物质,A正确;

B、当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从而使后者发生变化,即是磷酸化,该过程伴随能量的转移,B正确;

C、进行细胞信息传递的蛋白质需要磷酸化才能起作用,若蛋白质分子中可以发生磷酸化的氨基酸的缺失会影响细胞信息传递,C正确;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参与细胞信息传递,故细胞膜上存在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题图,在信号的刺激下,蛋白激酶催化ATP将蛋白质磷酸化,形成ADP和磷酸化的蛋白质,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蛋白磷酸酶又能催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上的磷酸基团脱落,形成去磷酸化的蛋白质,从而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恢复。5.【答案】B【解析】【解答】A、过程①为光反应阶段,吸收光能的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A错误;

B、过程②为暗反应阶段,C3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成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又形成C5,B正确;

C、过程③是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错误;

D、过程④是ATP的水解过程,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酶丙酮酸+[H]+少量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H2O→酶CO2+[H]+少量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O2→酶H26.【答案】C【解析】【解答】A、衰老的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出现了白发的现象,A正确;

B、衰老细胞的体积减小,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细胞核与质的比值增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B正确;

C、衰老的过程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C错误;

D、自由基可使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氧化,损害生物膜,还能够使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交联,影响其正常功能,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衰老: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呼吸速率及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膜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多种酶的活性降低。7.【答案】B【解析】【解答】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即染色体1和染色体2会彼此分离,A正确;

B、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图中所有基因会同时出现在细胞同一极,B错误;

C、控制刚毛与截毛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C正确;

D、若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体1和2发生交换,D/d与E/e基因发生重组,再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则基因d、e、w、A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减数第一次分裂:(1)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2)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3)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1)前期: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细胞中。(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3)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4)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中心粒完成增倍。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中心体移向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分裂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染色体,由星射线牵引移向细胞两极。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膜由中间向内凹陷,细胞缢裂。8.【答案】C【解析】【解答】A、PD-L1抗体和PD-1抗体可以分别与PD-L1蛋白和PD-1结合,从而避免肿瘤细胞产生的PD-L1蛋白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A正确;

B、肿瘤细胞产生的PD-L1蛋白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分泌干扰素,可使肿瘤细胞逃避T细胞的细胞免疫,B正确;

C、PD-L1与PD-1的结合,抑制T细胞分泌干扰素,减弱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C错误;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减少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避免肿瘤细胞产生的PD-L1蛋白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免疫:

9.【答案】C【解析】【解答】A、Y物质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其作用的细胞为B淋巴细胞,A正确;

BD、由图可知,甲状腺素增多不会抑制抗体X的分泌,而抗体X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D正确;

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分级调节过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增多能抑制垂体释放TSH,C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体液免疫:

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10.【答案】C【解析】【解答】A、遗传信息蕴藏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甲基化不改变碱基序列,故碱基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A正确;

B、基因表达时,需要RNA聚合酶识别DNA序列并启动转录,因此碱基甲基化可能会影响RNA聚合酶的识别,B正确;

C、甲基化不改变基因中碱基序列,故碱基甲基化而引起的变异不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

D、若DNA分子中C占30%,则G=C=30%,A+T=1-30%x2=40%,A=T=20%,则一条DNA单链上A最多占40%,因此若DNA分子中C甲基化且占30%,则单链中A占比不超过40%,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表观遗传:(1)概念: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2)主要原因:①DNA甲基化:DNA分子中的碱基被选择性加上甲基的现象。某个基因发生足够多的甲基化后,其转录会被阻止,从而被关闭,甲基化被移除,基因就会被开启。②组蛋白修饰: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其中组蛋白是决定染色体螺旋程度的重要因素,组蛋白常受到多种化学修饰,如甲基化、乙酰化等,被称为组蛋白修饰。组蛋白修饰可影响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11.【答案】B【解析】【解答】A、原癌基因发生了突变或过量表达,引起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引起细胞癌变,A正确;

B、RNA聚合酶参与的是转录过程,该药物可特异性抑制线粒体中的RNA聚合酶,抑制线粒体基因的转录,B错误;

C、线粒体是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其基因表达受细胞核DNA的控制,因此癌细胞线粒体分裂需要细胞核DNA参与,C正确;

D、该药物可特异性抑制线粒体中的RNA聚合酶,影响细胞呼吸相关酶的合成,抑制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导致癌细胞中CO2的生成量减少,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转录:(1)场所:主要是细胞核。(2)条件: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需要ATP和RNA聚合酶。(3)过程:

2、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酶丙酮酸+[H]+少量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H2O→酶CO2+[H]+少量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O2→酶H12.【答案】A【解析】【解答】A、PANX1基因在男性中不表达,在女性中表现为不孕,基因检测显示1号含有该基因,且该基因传递给4号后在其体内进行了表达,而5号不含该基因,说明该基因不是位于X染色体上,1号为该基因杂合子,2号不含该基因,因此4号为该基因杂合子,并且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亲本应该均为杂合子,但2号不含该致病基因,与题意不符,B错误;

C、若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1号含有该基因,但在其体内不表达,因此为正常,但该基因一定传给女儿,并在女性体内表达,即5号也应该是患者,但基因检测显示5号不含该基因,与题意不符,C错误;

D、若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1、2号都应该含有该基因,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的方式:(1)父病子全病——伴Y遗传。(2)判断显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皆病为伴X,父子无病为常显。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皆病为伴X,母女无病为常显。(3)不可判断显隐性:若连续遗传可能为显性。隔代遗传可能为隐性。若男女患者比例相当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患者男多于女或女多于男可能为伴性遗传。13.【答案】C【解析】【解答】A、胰岛细胞基因的表达过程为先转录后翻译,而该细胞是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故该图不能表示胰岛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A错误;

B、a、b为RNA聚合酶,依据mRNA的长短可知转录的方向是b→a,B错误;

C、图中转录出的mRNA相同,故所有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也相同,C正确;

D、转录和翻译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转录存在的碱基配对方式有A-U、T-A、G-C、C-G,翻译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G-C、C-G,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转录:(1)场所:主要是细胞核。(2)条件: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需要ATP和RNA聚合酶。(3)过程:

2、翻译:(1)场所:核糖体。(2)条件: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搬运工具为tRNA,需要ATP和多种酶。(3)过程:

14.【答案】B【解析】【解答】A、图甲细胞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1,A错误;

B、图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乙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有1条X染色体,B正确;

C、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丙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丁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图丙→丁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细胞,2种精细胞,图戊4个细胞所含基因种类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减数第一次分裂:(1)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2)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3)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1)前期: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细胞中。(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3)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4)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15.【答案】C【解析】【解答】A、两个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到的F2性状分离比为9∶3∶3∶1,可知F1为杂合子,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由于亲本性状不确定,故重组性状也不确定,重组类型占比为3/8或5/8,A正确;

B、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F2出现该性状分离是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直接结果,B正确;

C、从F2的黄色圆粒豌豆植株(1/9YYRR、2/9YYRR、2/9YYRr、4/9YyRr)中任取两株,则这两株豌豆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9x1/9+2/9x2/9x2+4/9x4/9=25/81,C错误;

D、若自然条件下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1/3YYrr、2/3Yyrr)种植,由于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只能自交,因此后代出现绿色皱粒豌豆(yyrr)的概率为2/3x1/4=1/6,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6.【答案】A,C,D【解析】【解答】A、黑藻叶片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可以发生质壁分离,故可以直接选取黑藻叶片以叶绿体为参照物,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A正确;

B、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色中的色素,色素能够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故用纸层析法分离黑藻叶绿体中的色素,B错误;

C、黑藻叶片含有叶绿体,呈绿色,所以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运动情况,观察细胞质的流动,C正确;

D、黑藻不是藻类植物,是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根,因此可用黑藻的根观察有丝分裂。而解离和压片都有助于细胞分散,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1、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2、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方法时间目的解离剪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有酒精和盐酸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待根尖软化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器皿中漂洗。约10min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染色把根尖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0.01g/mL或0.02g/mL的甲紫溶液(醋酸洋红溶液)的玻璃器皿中染色。3~5min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能使染色体着色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3、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1)提取色素:①研磨:绿叶剪碎加二氧化硅(研磨充分)、碳酸钙(保护叶绿素)、无水乙醇(溶解色素);②过滤;③收集滤液。(2)制备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使扩散均匀。(3)画滤液细线:直、细、浓(风干后重复数次)。(4)色素分离: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防止色素溶于层析液中。17.【答案】A,C【解析】【解答】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酵母细胞的完整性及是否通入氧气,其他变量均为无关变量,A正确;

B、实验①与实验②都是实验组,相互对照,实验③和实验④也都是实验组,相互对照,B错误;

C、四组实验都能产生ATP,但只有实验④结构完整,且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所以其产生的ATP最多,C正确;

D、实验①:用5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破碎酵母细胞后(保持细胞器完整)无氧培养8小时,由于含有细胞质基质中的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但是酶溶于培养液中,浓度低,且其活性易受产物影响,产生的酒精较少;实验③:用5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无氧培养8小时,该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量较多,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呈现的灰绿色较深,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酵母菌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1)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酶丙酮酸+[H]+少量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H2O→酶CO2+[H]+少量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O2→酶H2O+大量ATP。(2)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一阶段:葡萄糖→酶丙酮酸+[H]+少量ATP。第二阶段:丙酮酸+[H]18.【答案】C,D【解析】【解答】A、①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优点是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A正确;

B、Aa和AA都是二倍体,所以③、⑥都可表示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以获得多倍体,B正确;

C、图中三倍体无子猕猴桃的培育涉及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等多种方法,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属于可遗传变异,C错误;

D、由于AAaa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AA、Aa、aa,比例为1:4:1,所以若④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36,D错误。

故答案为:CD。

【分析】1、杂交育种:(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3)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4)优缺点: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2、诱变育种:(1)基本原理:基因突变。(2)过程:物理法(X射线、紫外线)、或化学法(亚硝酸、硫酸二乙酯)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优缺点: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大幅度的改变某些性状。但有利变异个体往往不多,需要处理大量材料。

3、多倍体育种:(1)方法: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处理。(2)处理材料: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原理:分裂的细胞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19.【答案】B,D【解析】【解答】A、基因多效性是指一个基因控制若干性状的现象,若某一性状的出现能够提高生物的适应能力,在进化过程中就会被保留,A正确;

B、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虽然某一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没有增强,但可能对新环境具有较大的适应性,故该基因的保留也是有意义的,B错误;

C、按照基因多效性的假说,有蹄动物的角可能是基因多效性造成的隆起,由于这个隆起对生存是有利的,便被自然选择保留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C正确;

D、新构造、新器官形成后即标志着生物发生了进化,但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

故答案为:BD。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1)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3)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4)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因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6)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20.【答案】B,C【解析】【解答】A、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根的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根的生长,A错误;

B、各实验组均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l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因此还应有一组单纯用高浓度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B正确;

C、根据表格中前三组的实验结果推测,乙烯可能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生长的,C正确;

D、水稻是需要其种子的农作物,没有正常受粉就没有种子,喷洒生长素类调节剂不能减少损失,D错误。

故答案为:BC。

【分析】1、生长素: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的分化、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生长、影响花、叶、果实的发育。

2、乙烯:植物的各器官均能合成,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促进开花,促进花、叶、果实的脱落。21.【答案】(1)CO2浓度和植物种类(2)右;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3)植物B(4)暗反应;C5;叶圆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叶圆片细胞间隙中的O2积累,或叶表面吸附着O2,使叶圆片上浮【解析】【解答】(1)图1表示植物A与植物B的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实验结果,故自变量是CO2浓度和植物种类。

(2)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若将植物B培养在缺镁的环境中,叶绿素合成不足导致光合速率降低,而a点为CO2的补偿点,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缺镁后,由于温度不变,呼吸速率不变,因此只有在更高CO2浓度的条件下,光合速率才能与呼吸速率相等,故a点右移。当CO2浓度为b时,植物A叶肉细胞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此时合成ATP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由于植物A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所以当容器中CO2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首先受影响的是植物B,如果将植物A、B种植在同一个密封无色并给予适宜光照的玻璃容器中,则植物B先停止生长。

(4)NaHCO3溶液分解产生的C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即CO2在Rubisco的作用下与C5结合形成两个C3分子。叶圆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叶圆片细胞间隙中的O2积累,或叶表面吸附着O2,使叶圆片上浮。

【分析】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酶丙酮酸+[H]+少量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H2O→酶CO2+[H]+少量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O2→酶H2O+大量ATP。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阶段ATP和NADPH的产生。(2)CO222.【答案】(1)有(2)铅抑制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铅破坏氨基丁酸的受体;铅抑制氨基丁酸的释放;铅减少氨基丁酸的产生等(3)只有相应细胞中的GABA受体基因被选择性表达(4)补充检测两组小鼠血液中ALA的含量,然后向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ALA,再观察鼠的行动表现;加铅组小鼠血液中ALA的含量较高。向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ALA后,小鼠也表现为狂躁不安【解析】【解答】(1)后膜上的受体与GABA结合后,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使氯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内,后膜上发生电位变化。

(2)铅与氨基丁酸竞争性地与突触后膜上的氨基丁酸受体结合,抑制了氨基丁酸的作用,从而使人狂躁不安;铅破坏氨基丁酸的受体,使氨基丁酸无法与受体结合,抑制了氨基丁酸的作用,从而使人狂躁不安;铅抑制氨基丁酸的释放或铅减少氨基丁酸的产生,都会使氨基丁酸含量减少,氨基丁酸的作用降低,人狂躁不安。

(3)GABA只作用于相应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只有相应细胞中的GABA受体基因被选择性表达。

(4)根据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铅能使血液中的ALA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实验中做了两组,一组对照组,一组加入铅进行处理组,结果显示加铅组较对照组明显表现为狂躁不安,此实验只能证明铅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无法证明是通过使ALA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具体为补充检测两组小鼠血液中ALA的含量,然后向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ALA。预期结果为加铅组小鼠血液中ALA的含量较高。向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ALA后,小鼠也表现为狂躁不安,由此可验证实验结论。

【分析】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23.【答案】(1)神经递质和激素(2)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激素是通过体液来运输的(3)作用范围广(4)大于;热觉;毛细血管舒张【解析】【解答】(1)分析题图,信号刺激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可通过神经调节和分泌激素来调节机体生命活动,因此下丘脑可产生神经递质和激素两类信息分子调节机体的稳态。

(2)若图中"信号刺激"为血糖浓度过高,则正常情况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