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6课时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标要求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4.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5.举例说明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考情分析1.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性质2022·广东·T32022·重庆·T102022·湖北·T172021·重庆·T132021·河北·T172021·海南·T52.内环境的稳态2023·湖北·T52022·海南·T92020·海南·T42020·山东·T18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的组成(1)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2)细胞外液各部分之间的转化关系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2)三种细胞外液组成成分的比较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消化道吸收;②从组织液回渗;③淋巴液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化学成分都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4.内环境的作用(1)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液、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液、血浆(2)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判断正误(1)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内环境是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提示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2)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在内环境中(×)提示蛋白质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是在消化道内进行的,与外界环境相通的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3)内环境中的成分有葡萄糖、DNA聚合酶、载体、神经递质和无机盐等(×)提示DNA聚合酶是细胞内的物质,载体是细胞膜上的物质,二者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4)淋巴管内的液体、膀胱内的尿液、汗腺导管内的汗液、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和细胞内的液体都属于内环境(×)提示体内液体≠体液≠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尿道、生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的液体属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6)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动物的细胞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提示多细胞动物的部分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例如人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可以直接从肠腔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妊娠期母体对葡萄糖需求量增加,为保证血糖供应,机体会做出调整使胰岛素效果减弱;而孕妇妊娠期往往摄入过量糖类,营养过剩,运动量又较低,易诱发妊娠期糖尿病。如表为口服75g葡萄糖后血检结果。1.该孕妇有无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还可以检测什么成分用于诊断?提示该孕妇有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还可以通过检测胰岛素的含量来诊断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2.将下列物质归类:a.无机盐b.细胞因子c.氨基酸d.血浆蛋白e.呼吸酶f.维生素g.葡萄糖h.神经递质i.激素j.抗体k.二氧化碳l.尿素m.甘油n.DNA聚合酶o.脂肪酸p.消化酶q.麦芽糖r.糖原s.纤维素t.受体u.载体(1)内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营养物质a、c、f、g、m、o,代谢废物k、l,其他物质b、d、h、i、j。(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化学物质:细胞内特有的物质e、n、r,细胞膜上的物质t、u,消化液中和不能直接被吸收的物质p、q、s。3.将下列生理过程归类:A.细胞呼吸B.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C.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D.消化道中物质的消化E.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F.胰岛素与靶细胞的结合G.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的过程:B、E、F、G;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过程:A、C、D。4.如图表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模型,请分析B端有关物质的含量变化。(1)若该器官为骨骼肌,O2、营养物质含量降低;CO2、尿素含量升高。(2)若该器官为肺,则O2含量升高;CO2含量降低。(3)若该器官为肾脏,则尿素含量降低。(4)若该器官为胰腺,则进食后胰岛素含量升高;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5)若该器官为肝脏,则进食后血糖含量降低;饥饿时血糖含量升高。5.中度或重度的妊娠期高血压,存在肾脏损伤,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使得血浆蛋白经过肾小球漏出,从而生成蛋白尿。请结合渗透压的概念及图示模型,解释当肾功能异常时,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提示肾功能异常出现蛋白尿时,会造成血浆蛋白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对水的吸引力减小,水分过多地流向组织液,从而造成组织水肿。归纳总结组织水肿的原因分析考向一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1.(2024·海南嘉积中学高三模拟)如图表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与b、c、d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Na+B.c可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组织细胞间形成组织液C.d中含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尿素等化学成分D.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构成维持血浆pH的缓冲物质答案C解析a是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细胞外液(b是组织液,c是淋巴液,d是血浆)中的,但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A错误;d(血浆)可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B错误;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会破坏血浆pH的稳态,不构成维持血浆pH的缓冲物质,D错误。归纳总结巧用单、双箭头判断体液的4种成分单箭头eq\b\lc\{\rc\(\a\vs4\al\co1(淋巴液形成:组织液→淋巴液,淋巴液流向:淋巴液→血浆))双箭头eq\b\lc\{\rc\(\a\vs4\al\co1(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2.(2022·湖北,17)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正常情况下,不同氧分压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如图实线所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有利于肌肉细胞代谢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R型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更高,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温度下降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故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A正确;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浆要为肾脏细胞提供氧气,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错误;在肺部毛细血管处需要增加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错误;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氧分压偏低,血红蛋白饱和度偏低,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这样便于释放氧气用于肌肉细胞进行细胞呼吸,D错误。考向二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3.(2022·重庆,10)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D.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答案D解析肌肉酸痛是因机体产生的乳酸积累造成的,但由于血浆存在缓冲物质,血浆pH下降并不明显,A错误;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需要血浆和组织液的运输,B错误;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肝细胞中进行,C错误;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降低内环境中乳酸的含量,有利于缓解酸痛,D正确。4.(2021·河北,17改编)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泄)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B.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C.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多答案C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正确;高盐饮食一段时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机体可以通过主动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B正确;细胞内液可以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换成分,因此,细胞内液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以增加细胞外液总量,体液由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组成,体液的总量也会增多,D正确。考点二内环境的稳态1.内环境的稳态2.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2)实验结果与结论实验材料图示结果自来水滴加HCl后,自来水pH逐渐减小;滴加NaOH溶液后,自来水pH逐渐增大缓冲液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后,缓冲液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肝匀浆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肝匀浆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结论肝匀浆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肝匀浆内含有缓冲物质,从而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3.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1)血浆pH调节过程的分析(2)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4.稳态概念的发展判断正误(1)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提示稳态的实质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H2POeq\o\al(-,4)/HPOeq\o\al(2-,4)维持(×)提示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HCOeq\o\al(-,3)/H2CO3维持。(3)健康人内环境能保持稳态,内环境保持稳态时,人体一定健康(×)提示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体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4)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5)人体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对,与其他器官或系统无关(×)提示pH的相对稳定依赖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以及肺、肾的正常功能。考向三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5.(2024·沈阳高三联考)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中的HCOeq\o\al(-,3)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B.水杨酸通过体液运输的方式对位于脑干中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C.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D.临床上,可输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答案C解析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如HCOeq\o\al(-,3)(碱性物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A正确;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水杨酸溶解在体液中,通过体液运输的方式,对位于脑干中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B正确;正常血浆呈弱碱性,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的pH会增大,C错误;CO2为酸性气体,临床上可输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降低血浆的pH,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D正确。6.(2023·湖北,5)2023年4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26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B.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C.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答案D解析参赛运动员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过多时会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A错误;运动过程中的出汗、脱水会伴随着无机盐的丢失,如果此时只喝水不补充无机盐,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进而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错误;剧烈运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胃肠蠕动变慢,C错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生成减少,D正确。
填空默写1.(选择性必修1P4)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2.(选择性必修1P5)血浆和组织液、淋巴液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3.(选择性必修1P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Oeq\o\al(-,3)、H2CO3等物质有关。4.(选择性必修1P9)稳态的实质: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5.(选择性必修1P10)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6.(选择性必修1P11)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7.(教材·概念检测·P6)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是如何形成的?一段时间后水疱会自行消失,其原因是什么?水疱由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或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一段时间后,大部分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还有一部分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液。8.科学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血浆蛋白含量比无机盐含量多,但为什么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中占重要地位?血浆中虽然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微粒数目少,产生的渗透压小。9.(教材·思考讨论·P10)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膨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的功能紊乱。10.(教材·拓展应用·P6)正常人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这会影响血浆的pH吗?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怎样变化?原因是什么?不会影响血浆的pH。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降低。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课时精练1.(2023·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含有大量体液,约2/3的体液属于内环境B.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以维持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内环境,受内环境中pH、温度等影响答案C解析人体含有大量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约2/3的体液属于细胞内液,A错误;组织液与血浆可相互转化,组织液可单向转化为淋巴液,淋巴液可单向转化为血浆,B错误;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C正确;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D错误。2.(2024·北京海淀高三统考)下列过程不在内环境中进行的是()A.抗原和抗体的结合B.血红蛋白与O2结合C.激素运输到靶细胞D.乳酸与缓冲物质反应答案B解析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A不符合题意;血红蛋白与O2结合发生在红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进行,B符合题意;激素经体液运输到靶细胞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C不符合题意;内环境中存在与乳酸反应的缓冲物质,D不符合题意。3.(2024·武汉高三阶段检测)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脑细胞和脊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的,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在血液和脑脊液之间存在着“血脑屏障”,该屏障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从而阻挡了一些物质从血管进入脑脊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脑脊液渗透压的主要来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B.脑脊液可以为脑细胞和脊髓细胞提供营养,运输代谢废物C.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不会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D.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会导致颅内压下降答案D解析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其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是脑脊液渗透压的主要来源,A正确;脑脊液是脑细胞和脊髓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可以为脑细胞和脊髓细胞提供营养,运输代谢废物,B正确;体液中存在多种缓冲物质,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不会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C正确;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代谢废物无法排出,会导致颅内压升高,D错误。4.(2023·重庆渝中高三统考)如图表示人体内4种液体之间的不完全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乙为细胞内液,则其含量少于甲、丙和丁之和B.若乙是红细胞的细胞内液,则需要补充的箭头是“丙→甲”C.若乙是神经元的细胞内液,则甲液中可含有胰蛋白酶、Na+、ATP、葡萄糖等D.若乙表示的是肝脏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比丁中蛋白质含量高答案B解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的,细胞内液含量高于细胞外液,A错误;若乙是红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是血浆,丙是组织液,由于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故需要补充的箭头是“丙→甲”,B正确;若乙是神经元的细胞内液,则甲是组织液,组织液中不会有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存在于消化液中,C错误;若乙表示的是肝脏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为组织液,丙为淋巴液,丁为血浆,丁(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应该比甲(组织液)高,D错误。5.(2023·成都高三模拟)将等量的红细胞分成两组,分别放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溶液和K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前者细胞形态保持不变,后者却引发溶血现象(红细胞破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NaCl溶液和KCl溶液的渗透压相同B.NaCl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C.K+会大量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吸水D.Cl-会大量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吸水答案D解析因为NaCl溶液和KC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故二者的渗透压相同,A不符合题意;放在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保持不变,说明NaCl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B不符合题意;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用于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K+会大量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吸水涨破,C不符合题意;Cl-主要在细胞外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Cl-不会大量进入红细胞,D符合题意。6.(2021·海南,5)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有的患者血浆中某些免疫球蛋白也会减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不能相互渗透B.长期丢失大量的蛋白质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C.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D.临床上通过静脉输注适量的白蛋白可减轻水肿症状答案A解析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可知,临床上通过静脉输注适量的白蛋白可减轻水肿症状,D正确。7.(2023·重庆南开中学高三模拟)如图为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中的O2在肝细胞中被利用至少需要跨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B.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a中O2的浓度相同C.在饥饿条件下,肝脏周围葡萄糖浓度a>bD.内环境中如HCOeq\o\al(-,3)/H2CO3等缓冲对的存在,使得其pH能保持稳定不变答案C解析b表示血浆,血浆中的O2在肝细胞中被利用至少需要跨过毛细血管壁(2层膜)→肝细胞膜(1层膜)→线粒体外膜和内膜(2层膜),共5层膜,即5层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正常情况下,富含O2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而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会消耗部分O2,导致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中O2的含量比生成组织液中的低,B错误;在饥饿条件下,肝脏细胞分解产生葡萄糖,肝脏周围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即a>b,C正确;内环境中有许多缓冲对,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并不是稳定不变的,D错误。8.(2023·黄冈高三调研)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如图a、b、c表示内环境的成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d都能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静脉点滴生理盐水不会影响细胞正常形态C.肌肉注射药物一段时间后,药物在a、b、c中都可出现D.补充人血白蛋白来治疗组织水肿时可采用肌肉注射答案D解析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细胞生存的环境为组织液,所以d也是组织液,组织液能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生理盐水与血浆渗透压等渗,故静脉点滴生理盐水不会影响细胞正常形态,B正确;肌肉注射药物后,药物先进入组织液,然后可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和淋巴液,故一段时间后在a、b、c中都可出现药物,C正确;组织水肿是组织液增加,一般是由血浆蛋白减少导致组织液回流减少造成的,人血白蛋白是生物大分子,故补充人血白蛋白来治疗组织水肿时需要静脉点滴,以增大血浆渗透压,使组织液中的水渗透进入血浆的量增加,D错误。9.(2024·福建厦门一中高三模拟)如图为某人抽血化验的检查报告单,其中谷丙转氨酶和白蛋白(血浆蛋白的一种)都主要由肝脏细胞合成,是衡量肝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某些药物或病毒改变肝细胞膜通透性以后,谷丙转氨酶会大量进入血浆。正常成年人的肝脏每天约合成12~20g白蛋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编号检验项目结果提示参考范围单位1谷丙转氨酶232↑0~50U/L2谷草转氨酶98↑0~50U/L3谷草/谷丙0.44碱性磷酸酶6240~150U/L5r-谷氨酰转肽酶400~50U/L6总蛋白76.460.0~85.0g/L7白蛋白39.235.0~55.0g/L8球蛋白37.2↑16.0~35.09白球蛋白比例1.1↓1.3~2.510总胆红素16.32.0~20.0μmol/L11直接胆红素3.90~8.0μmol/L12间接胆红素12.42.0~18.0μmol/LA.检验项目是否正常应与该项目的参考范围对照,说明内环境稳态不是绝对的稳定B.检查者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偏高,说明检查者的肝细胞很可能有损伤C.若抽血化验单所有检验项目都在参考范围内,则说明该检查者的内环境维持了稳态D.若肝功能受损导致白蛋白合成能力明显下降,则有可能导致全身水肿答案C解析检验项目是否正常应与该项目的参考范围对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的,通常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A正确;检查者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和球蛋白偏高,说明检查者的肝细胞可能受损,也可能有病毒感染,但还需要进一步检测,B正确;若抽血化验单所有检验项目都在参考范围内,则只能说明检测的项目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他未检测的项目并不清楚,因而只能说明该检查者的内环境可能维持了稳定状态,C错误;若肝功能受损导致白蛋白合成能力明显下降,则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表现为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因而有可能导致全身水肿,D正确。10.(2024·重庆一中高三月考)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如果酸性或碱性的物质多了,轻微的情况下会有身体疲劳,严重时就会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时的pH多为7.2~7.4,此为人体血浆pHB.血浆HCOeq\o\al(-,3)减少和呼吸中枢活动受抑制均可能导致酸中毒C.无氧呼吸产生CO2过多会导致血浆中Na+过高而碱中毒D.酸中毒可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的NaHCO3或NaH2PO4进行治疗答案B解析人体血浆近中性,其pH为7.35~7.45,A错误;呼吸中枢活动受抑制会导致CO2排出减少,CO2在体内过多生成H2CO3会导致酸中毒,B正确;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C错误;NaH2PO4是酸性物质,不能治疗酸中毒,D错误。11.(2023·内江高三模拟)高原反应是指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人体发生的一系列高原性缺氧应激反应,常伴有头痛、胸闷等症状。而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后也可能发生不适应,如疲倦、无力、嗜睡、腹泻等,称为低原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高原反应过程中,人体血浆的pH可能会略有降低B.低原反应出现严重腹泻后,需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C.高原反应或低原反应的产生是由于机体丧失了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D.高原反应或低原反应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高原地区缺氧,机体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人体血浆的pH可能会略有降低,A正确;低原反应出现严重腹泻后,丢失大量水分的同时还会丢失大量无机盐,需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B正确;高原反应或低原反应的产生是由于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错误;高原反应或低原反应都会出现一定的不适症状,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12.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丙酮)是肝脏细胞中脂肪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并最终被转移至脑、心脏等器官氧化供能。健康人体血液中,酮体含量少;糖代谢紊乱时,血液中酮体增加导致酸中毒,出现神志不清等症状。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酮体可从组织液转移至血浆中B.脂肪氧化分解生成酮体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液中酮体过量可导致内环境pH偏低D.酮体可缓解脑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的脑细胞供能不足答案B解析酮体是肝脏细胞中脂肪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可以双向交换,故酮体可从组织液转移至血浆中,A正确;脂肪氧化分解生成酮体发生在肝脏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B错误;由题干信息“血液中酮体增加导致酸中毒”可知,血液中酮体过量可导致酸积累,导致内环境pH偏低,C正确;酮体最终可以被转移至脑、心脏等器官氧化供能,故酮体可缓解脑组织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的脑细胞供能不足,D正确。13.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D.若③为组织细胞,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水答案B解析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①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⑤处,A正确;若③为脑细胞,脑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消耗大量氧气,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B错误;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细胞会消耗葡萄糖,所以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C正确;若③为组织细胞,其内可进行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会产生水,D正确。14.抽血检查是常见的疾病检查项目,成人一般采用静脉采血,婴幼儿可采用指尖采血。有的血项指标能体现内环境的某些成分含量,可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脉采血和指尖采血所得检样中的液体成分均为图中的④和①B.血项指标可包括血红蛋白、血糖、血脂、激素、抗体、尿素和呼吸酶等C.CO2从②中产生扩散到④中至少需要通过10层磷脂双分子层D.血检能反映健康状况是由于②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产生的代谢废物依赖血液运输答案D解析静脉采血液体成分为④(血浆),指尖采血液体成分为④(血浆)和①(组织液),A错误;血糖、血脂、激素、抗体、尿素和无机盐存在于血浆中,以上都包含在血项指标中,但呼吸酶不存在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存在于血细胞中,不包括在血项指标中,B错误;CO2从②中产生扩散到④中需要通过线粒体的2层膜、1层细胞膜、进入毛细血管细胞需要经过2层细胞膜,故至少需要通过5层生物膜,即10层磷脂分子,C错误;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检能反映健康状况是由于②(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产生的代谢废物依赖血液运输,D正确。15.(2023·南京中华中学高三联考)肝细胞的功能之一是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这与肝细胞中光面内质网膜上的G-6-磷酸酶等酶密切相关。糖原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后释放入血液,透性酶是一种存在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如图为光面内质网上糖原降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尔基体与透性酶的合成、加工、包装和囊泡运输密切相关B.细胞质基质中的G-6-磷酸酶可以将G-6-磷酸水解成葡萄糖与磷酸C.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肝脏、肌肉及内环境中D.肝细胞不能通过细胞膜直接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答案D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透性酶是一种载体蛋白,载体蛋白的合成、加工过程与分泌蛋白相同,高尔基体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等,不能进行合成,A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G-6-磷酸酶位于光面内质网上,并不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糖原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和肌细胞中,由消化道吸收的单糖被转运至细胞内,合成糖原后储存在细胞中,所以在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中没有糖原,C错误;肝脏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不能通过细胞膜与血液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第37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课标要求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考情分析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2023·全国甲·T32022·山东·T232022·重庆·T8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023·北京·T72022·重庆·T132021·广东·T18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系统(2)自主神经系统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判断正误(1)神经系统包括神经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其中大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提示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脑干和小脑等。(2)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跳水时能保持动作平衡与脑干密切相关(×)提示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跳水时能保持动作平衡与小脑密切相关。(3)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提示自主神经系统是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自主神经系统都是传出神经。(4)由传出神经构成的神经系统就是自主神经系统,不受意识的支配,因此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提示支配内脏、血管、腺体的传出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传出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5)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减慢;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支气管收缩,胃肠的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增加。(6)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提示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轴突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考向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2023·南通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脑干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B.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都含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C.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D.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都是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答案A解析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A错误。2.上课时老师忽然提问某个同学,这种情况下,该同学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会发挥作用。下列有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是自主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按照信息传递方向,它们分为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C.它们调控躯体运动,一般不受意识控制D.该同学在突然听到老师提问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答案D解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它们一般调控内脏器官等的活动,一般不受意识控制,所以又被称为自主神经系统,B、C错误;该同学在突然听到老师提问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此时该同学心跳加快,兴奋性升高,D正确。考向二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3.(2022·重庆,8)如图为两种细胞代谢过程的示意图。转运到神经元的乳酸过多会导致其损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抑制MCT可降低神经元损伤B.Rheb蛋白失活可降低神经元损伤C.乳酸可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D.自由基累积可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答案B解析抑制MCT,可减少乳酸进入神经元,减少自由基的产生,降低神经元损伤,A正确;Rheb蛋白能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而Rheb蛋白失活会导致乳酸进入神经元的量更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使神经元损伤增加,B错误;图中乳酸能进入神经元的线粒体分解,产生ATP,故可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C正确;自由基可使蛋白质活性降低,自由基可攻击DNA分子导致DNA损伤,故自由基累积可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D正确。4.如图为常见的三种神经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元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器都分布在细胞体部分B.假单极细胞中,周围突末梢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C.在视网膜双极细胞中,神经递质可以由树突末梢或者轴突末梢释放D.在脊髓运动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可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进行答案D解析细胞体是神经元的细胞核分布的部位,细胞器也主要分布在细胞体部分,但轴突部位也有细胞器分布,如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在突触小体的部位有分布,A错误;假单极细胞中,周围突末梢为树突末梢,其不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因为突触小体是突触前膜存在的部位,突触前膜是释放神经递质的部位,也是发出信号的部位,B错误;在视网膜双极细胞中,神经递质通常由轴突末梢释放,树突末梢中没有神经递质,C错误。考点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与反射弧2.条件反射的建立及消退(1)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以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为例)(2)条件反射的消退原因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机理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实质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3.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比较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概念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条件刺激(信号刺激)数量有限几乎无限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经过大脑皮层神经联系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一般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适应意义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举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应不断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失判断正误(1)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提示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应。(2)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提示反射的发生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的反应不属于反射。(3)感觉到苦味和甜味的过程属于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提示感觉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感觉到苦味和甜味的过程只是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到达了大脑皮层,没有经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相应的行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4)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提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5)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6)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是两个电极,c是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的反射弧的各个环节。A:效应器B:传出神经C:神经中枢D:传入神经E:感受器(2)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用b刺激骨骼肌,不能(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一处(骨骼肌或传出神经或A)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①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电位,表明传出神经受损。②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③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表明A(填字母)受损。(4)C位于脊髓中,据此可判断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拓展归纳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方式①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②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③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④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考向三反射与反射弧5.(2023·苏锡常镇高三一模)如图是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③表示相关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①为感觉神经,能将信息传递至神经中枢B.结构②和结构③为运动神经,分别控制伸肌和屈肌C.刺激结构③导致屈肌收缩,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D.结构②和结构③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属于效应器答案C解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所以刺激结构③导致屈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6.(2022·重庆,13)如图表示人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的一种反射过程。动脉血压正常时,过高过紧的衣领会直接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引起后续的反射过程,使人头晕甚至晕厥,即“衣领综合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窦神经受损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仍可产生兴奋B.动脉血压的波动可通过神经调节快速恢复正常C.“衣领综合征”是反射启动后引起血压升高所致D.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的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作用答案C解析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在窦神经之前,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可产生兴奋,不受窦神经受损的影响,A正确;神经调节具有速度快的特点,B正确;“衣领综合征”是血压升高反射启动后,使动脉血压下降所致,C错误;由题图可知,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的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作用,D正确。考向四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7.(2023·北京,7)人通过学习获得各种条件反射,这有效提高了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B.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踩刹车C.打篮球时运动员大汗淋漓D.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答案B解析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是人类先天就有的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A不符合题意;司机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是在实际生活中习得的,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因此属于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运动时大汗淋漓是为了增加散热,这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C不符合题意;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是其与生俱来的行为,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8.研究者将大鼠置于冰水中,以探究冰水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刺激大鼠皮肤产生兴奋,可沿反射弧双向传导到骨骼肌引起战栗B.大鼠刚放入冰水中时出现战栗的现象,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C.研究者手接触冰水时感到冷,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D.大鼠在再次被放入冰水中时表现惊恐,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答案D解析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A错误;大鼠刚放入冰水中时出现战栗的现象,该反射的发生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研究者手接触冰水时感到冷的过程只是兴奋传递到了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大鼠在再次被放入冰水中时表现惊恐”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D正确。1.(选择性必修1P16、18)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2.(选择性必修1P18)自主神经系统的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3.(2022·山东,23节选)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4.(选择性必修1P20“练习与应用”)有些神经元轴突很长,并且树突很多,这有什么意义呢?轴突很长,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5.(选择性必修1P20“练习与应用”)如果老师现在通知你,马上要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你的自主神经系统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副交感神经的支配活动减弱。6.(选择性必修1P2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7.(选择性必修1P23)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8.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构成,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9.当人被钉子扎一下,会感觉到痛,痛觉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的产生不是(填“是”或“不是”)反射,原因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10.在“望梅止渴”这种反射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11.(选择性必修1P25)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课时精练1.下列关于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和脑组成中枢神经系统B.喝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走路歪斜,原因是酒精麻痹了大脑C.临床上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的病人,其肯定没有受损的部位是脑干D.平衡木运动员训练时,调节躯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主要结构是小脑答案B解析人喝醉酒后,走路摇摇晃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发生语无伦次的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B错误。2.(2023·全国甲,3)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D.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答案D解析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受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控制,故脊髓完整时即可完成膝跳反射,D错误。3.(2024·重庆万州高三模拟)足球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同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快速调节有关,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为精准的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是脊神经的一部分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均不受大脑皮层支配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器官的作用效果往往是相反的D.当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加强答案C解析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和脑神经,它们均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包括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故自主神经系统与脊神经并非包含关系,A错误;虽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但是大脑皮层可以通过下丘脑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从而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B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作用的影响往往是相反的,对内脏器官的调节更精确,C正确;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减弱,D错误。4.(2024·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校考)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基本方法,具有明显的工具意义。以下是对神经系统的假设,若这些假设成立,则对其推理合理的是()A.若胃肠只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则蠕动会逐渐减弱B.若心脏只受交感神经支配,则心跳会逐渐减弱C.若自主神经系统完全自主,不再受意识的控制,则我们只能进行深呼吸D.若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必须受意识的支配才能进行,则我们可能会“忘了”心跳答案D解析交感神经促进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A、B错误;若自主神经系统完全自主,不再受意识的控制,则我们不能进行深呼吸,C错误;若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必须受意识的支配才能进行,可能在睡眠的时候,没有意识去支配自主神经系统,则我们会“忘了”心跳,D正确。5.(2023·江苏苏南名校高三调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②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③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④自主神经系统包含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⑤一条神经就是一个神经元⑥人的自主神经系统是完全自主的⑦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⑦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解析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前者包括脑和脊髓,而后者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①②③正确;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都属于传出神经,④错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结构为神经,故一条神经不是一个神经元,⑤错误;自主神经系统可以受到大脑的调节,不是完全自主的,⑥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作用的影响往往是相反的,对内脏器官的调节更精确,⑦正确。6.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下列关于这两类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B.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树突传送给效应器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D.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功能答案B解析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B错误。7.(2023·江苏常州第三中学高三模拟)人的神经元长短不等,有的可长达数米。一个神经元可有多个树突,树突在向外延伸的过程中可以再生出新的分枝。如图为一个神经元的结构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的细胞核DNA可以指导轴突中蛋白质的合成B.轴突延伸数米,有利于神经元发挥信号长距离传导的功能C.树突在逐渐延伸的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树突向外延伸并生出新的分枝是由神经元细胞分裂形成的答案D解析树突向外延伸是神经元的一部分,并不是产生了新的细胞,故树突向外延伸并生出新的分枝不是由神经元细胞分裂形成的,D错误。8.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一直以来,针对AD的研究都是以神经元为主。某团队在AD中发现了一类“疾病相关的神经胶质细胞(DOLs)”,并比较了不同年龄段野生型和AD模型小鼠中的DOLs的占比,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病患者受到刺激导致大脑皮层产生痛觉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B.神经系统中多数为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到辅助作用C.实验结果表明DOLs在AD模型小鼠细胞中的占比随年龄增大而上升D.通过鉴定DOLs的特征基因产物,可能为AD的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答案A解析该病患者受到刺激导致大脑皮层产生痛觉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A错误;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是神经元的10~50倍,B正确;据图可知,随着AD模型小鼠年龄的增大,DOLs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增加,C正确;图中结果说明DOLs可能与AD有关,则通过鉴定DOLs的特征基因产物,可能为AD的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D正确。9.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D.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处答案D解析由于气温高而出汗、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在强光下瞳孔缩小均属于反射活动,而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反射活动,所以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处只是应激性,D错误。10.(2024·重庆高三联考)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B.一条神经表面的髓鞘由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C.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该条件反射会消退D.膝跳反射、眨眼反射都可在无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答案B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A正确;一条神经外是结缔组织形成的膜,而不是髓鞘,B错误;条件反射是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多次结合的结果,缺少了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会消退,C正确;膝跳反射、眨眼反射都属于非条件反射,都可在无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D正确。11.(2023·南京高三一模)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大鼠会不自主发生眨眼反射,此时可测量到眼眨肌电信号。对大鼠进行一段时间训练,发生了如图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气流信号是无关刺激B.声音信号是非条件刺激C.气流信号不再引起眨眼反射D.经过训练,声音信号由无关刺激转为条件刺激答案D解析气流信号能引起眨眼反射,不属于无关刺激,A错误;声音信号引起大鼠出现条件反射,所以声音信号不属于非条件刺激,B错误;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大鼠会不自主发生眨眼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故气流信号依旧能引起眨眼反射,C错误;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声音信号和气流信号能引起大鼠发生眨眼反射,经过训练后,当只有声音信号时,大鼠眼眨肌还能出现电信号,说明对声音信号建立了条件反射,声音信号由无关刺激转为条件刺激,D正确。12.(2023·海口海南中学高三二模)食用酸梅时唾液腺会分泌唾液,甲同学某段时间常吃酸梅,看到他人食用酸梅口腔就会分泌唾液。后来长时间未吃酸梅,再看他人食用酸梅时反应就没有那么强烈。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看到酸梅引起的唾液分泌需要大脑皮层参与B.甲同学看到他人的酸梅形状及颜色属于无关刺激C.上述现象说明条件反射可以减弱甚至消退D.食用酸梅时分泌唾液的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答案B解析吃过酸梅的人有时看到酸梅会分泌较多唾液,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A正确;无关刺激是指不对机体造成影响的刺激,B错误;上述现象说明条件反射可以减弱甚至消退,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C正确;“食用酸梅时分泌唾液”是人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反射,因此这是一种简单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D正确。13.(2024·武汉新洲区第一中学高三段考)我们说话和唱歌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这属于随意呼吸运动。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人体仍进行有节律性的呼吸运动,这属于自主呼吸运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运动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婴儿生下来就能呼吸,所以人体控制呼吸运动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如果破坏哺乳动物的脑干,或脑干和脊髓间的联系被切断,随意呼吸运动停止,但依然保留自主呼吸运动C.如果环境中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人们会有意识地“屏住呼吸”,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可见随意呼吸运动比自主呼吸运动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D.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可以自主呼吸,可见呼吸运动不受大脑皮层的调控答案C解析人体可以进行有意识的呼吸,这属于条件反射;而婴儿生下来就能呼吸,这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如果破坏哺乳动物的脑干,或脑干和脊髓间的联系被切断,随意呼吸运动和自主呼吸运动均会停止,B错误;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可以自主呼吸,但呼吸运动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D错误。14.渐冻症(ALS)是一种慢性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可导致包括延髓支配的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已知健康的星形胶质细胞可以保护运动神经元。近期,科学家研究开发了一种联合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新疗法,使用神经干细胞来合成一种保护运动神经元的蛋白——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促进运动神经元的存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新疗法是利用神经干细胞分化出新的运动神经元替代死亡的运动神经元B.神经干细胞在患者体内可分化出星形胶质细胞保护运动神经元C.肌肉细胞虽有控制合成GDNF的基因,但无法表达D.推测星形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的功能答案A解析科学家开发的新疗法是利用神经干细胞产生的GDNF保护运动神经元,而非直接分化出新的运动神经元,A错误;神经干细胞可分化成多种神经细胞,故可分化出星形胶质细胞,B正确;神经干细胞合成GDNF属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肌肉细胞虽有控制合成GDNF的基因,但无法表达,C正确;星形胶质细胞属于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修复和营养神经元的功能,D正确。15.(2023·江苏常州十校高三调研)俗话说“甜不压苦”“苦尽甘来”,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细胞(TRC)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区域,分别产生甜味和苦味(如图,其中虚线方向为GCbt→rNST)。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RC识别苦味或甜味分子的受体主要分布在细胞Ⅱ侧B.TRC识别苦味分子后产生的兴奋经②传入大脑皮层C.“甜不压苦”的原因是CeA产生的甜觉不能传至苦味中枢GCbtD.“苦尽甘来”的原因是GCbt产生的苦觉会促进脑干中相关神经元更加兴奋答案C解析据图判断,甜味和苦味被识别,而图中味蕾在Ⅰ侧,所以味细胞识别甜味与苦味的分子受体位于图中Ⅰ侧,A错误;TRC识别苦味分子后产生的兴奋经传入神经③传入大脑皮层,B错误;据图中信息,当动物摄入甜味物质,能在大脑皮层CeA产生甜的感觉,但信息不再传至苦味中枢,所以甜不压苦,C正确;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从图中可知,会正反馈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D错误。
第38课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标要求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考情分析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2023·海南·T92023·江苏·T212023·广东·T192023·浙江6月选考·T202022·全国乙·T32022·北京·T82022·山东·T92022·海南·T172022·河北·T212022·广东·T152021·江苏·T62021·海南·T92021·湖北·T232021·辽宁·T162021·天津·T22021·全国乙·T42.膜电位变化2023·全国乙·T302023·北京·T172023·山东·T162023·湖北·T152021·河北·T112021·江苏·T212021·湖南·T112021·湖北·T17考点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提醒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突触(2)兴奋传递的过程提醒突触小体≠突触①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每个小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②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传递特点(4)神经递质与受体提醒同一种神经递质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可能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比较传导类型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涉及细胞数单个神经元多个神经元结构基础神经纤维突触形式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方向双向传导单向传递速度迅速较慢作用使未兴奋部位兴奋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3.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判断正误(1)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提示神经纤维的兴奋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3)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提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相应离子通道开放,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内。(4)兴奋传递的过程中,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5)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能量(×)提示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在突触间隙中以扩散的方式移动到突触后膜上,不消耗能量。癫痫是由大脑皮质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在原有癫痫患者中,神经系统炎症可以加剧癫痫性发作或增加他们的发病频率,与此同时,全身性炎症可以通过离子通道的失活或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等导致癫痫性放电。(1)给离体神经元的某处一个适宜的刺激,甲同学认为在神经元的特定位置才能测到电位变化,而乙同学认为在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电位变化。试问:哪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判断依据是什么?提示乙同学的观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刺激神经元上的一处产生的兴奋将传至整个神经元,故在该神经元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电位变化。(2)如果要测定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该在何种溶液中测定?为什么?提示在钠钾离子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进行测定。因为体内的神经元处于内环境之中,其钠钾离子具有一定的浓度,要使测定的电位与体内一致,也就必须将神经元放在钠钾离子浓度与体内相同的环境中。(3)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时,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请对上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提示静息电位与神经元内的K+外流有关,而与Na+无关,所以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改变并不影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与神经元外的Na+内流有关,细胞外Na+浓度降低,细胞内外Na+浓度差变小,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峰值下降。(4)上一个神经元的兴奋以电信号形式作用于突触小体,使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这时候兴奋如何传递?兴奋通过突触时信号发生了怎样的转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什么不同?提示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兴奋通过突触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传导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经过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传递速度慢。(5)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与神经递质的种类和受体的类型有关。(6)癫痫病与神经递质关系极为密切,新研发的药物W可用于治疗癫痫。请推测药物W治疗癫痫的原理。提示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强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归纳总结膜电位测量及曲线解读(1)膜电位的测量测量装置电位变化曲线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相同位置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同侧不同位置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不同位置(2)膜电位变化曲线的解读和分析a.分析曲线变化时,应结合离子通道的开放形成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来分析。②过程受到刺激形成局部电位,只有达到阈值才能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①~⑥过程,K+通道都打开,⑤过程更多的K+通道打开;②③过程Na+通道打开,③过程更多的Na+通道打开。b.在整个过程中,膜两侧离子的再平衡(胞外高Na+、胞内高K+的离子梯度状态)是依靠Na+-K+泵的主动运输实现的。事实上Na+-K+泵全过程都开放。c.静息电位绝对值随所处溶液中的K+浓度的升高而减小,与Na+浓度几乎无关。动作电位的峰值随所处溶液中的Na+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与K+浓度几乎无关。考向一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2023·浙江6月选考,20)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构成突触。通过微电极测定细胞的膜电位,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分别使突触a后膜通透性增大、突触b后膜通透性降低B.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改变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C.PSP1由K+外流或Cl-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2+内流形成D.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幅值增大、PSP2幅值减小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突触a释放的递质使突触后膜上膜电位增大,推测可能是递质导致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大,突触后膜上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突触b释放的递质使突触后膜上膜电位减小,推测可能是递质导致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大,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Cl-大量内流,A错误;图中PSP1中膜电位增大,可能是Na+或Ca2+内流形成的,PSP2中膜电位减小,可能是K+外流或Cl-内流形成的,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B正确,C错误;细胞接受有效刺激后,一旦产生动作电位,其幅值就达最大,增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值不再增大,推测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PSP1、PSP2幅值可能不变,D错误。2.(2021·江苏,6)在脊髓中央灰质区,神经元a、b、c通过两个突触传递信息,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兴奋则会引起c的兴奋B.b兴奋使c内Na+快速外流产生动作电位C.a和b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D.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答案C解析a兴奋可能会使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或者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则会引起c的兴奋或者抑制,A错误;产生动作电位的原因是Na+内流,而且b兴奋可能会使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阴离子内流,进而使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B错误;神经元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c,神经元a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b,a和b释放的神经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C正确;一些简单的脊髓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失去脑的调控作用,一些脊髓反射活动依然能完成,D错误。考向二膜电位变化3.(2024·江苏常州前黄高级中学高三校考)海葵毒素(ATX)能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对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科学家利用枪乌贼神经元进行实验,探究海葵毒素对兴奋传递的影响。图1是用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并测得的动作电位峰值(mV),图2是0.5ms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mV)结果,曲线Ⅰ是未加海葵毒素(对照),曲线Ⅱ、Ⅲ、Ⅳ分别是枪乌贼神经元浸润在海葵毒素中5min、10min、15min后的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葵毒素处理15min后,刺激枪乌贼神经元后不会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B.持续增大微电极刺激强度,则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峰值也会一直变大C.根据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耐火材料采购合同3篇
- 工业设备维修改造服务合同3篇
- 常州公园租赁合同3篇
- 搅拌站分包合同的解除3篇
- 摄影棚租赁合同3篇
- 方房屋买卖合同正规版本3篇
- 搅拌站建筑施工合同3篇
- 教育培训直螺纹教育培训服务合同3篇
- 摆摊销售合同3篇
- 新版农村墓地土地转让合同3篇
- 《青年脑梗死》课件
- 演示文稿5粟裕
- 何家弘法律英语第四版翻译完整版
- 第18课 多彩的文明-亚非拉美术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 【求阴影部分面积】五年级上册数学必考求阴影部分面积35题2023.9.27
- 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表
- 拼多多工作台操作流程
- 冰淇淋店计划书
- 2024届平煤高级中学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足球小裁判培训方案
- 工厂车间环境监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