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要研究语文问题,就要有极其敏锐的语感。无论是看书看报,或者听人说话,要能一眼就看出来,一耳朵就听出来,“这是我的材料。”没有这种敏感怎么办呢?不要紧,可以培养。实在培养不出来,那也只能拉倒了。有了材料,怎样进行分析,怎样形成论点,写成文章,这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明了。可是有两点不妨说说。第一点是问题总是复杂的,常常应该把一个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一个一个处理。如果不这样分开,自始至终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就很难得出满意的结果。第二点是当你已经形成某种假设,要用材料来证明的时候,千万不要光看见符合你的假设的事例,看不见不符合你的假设的事例,或者把明明不符合你的假设的事例看成符合你的假设的事例。你说这是不会的?不,当一个人急于要树立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对于不利于这个观点的事例是常常会视而不见的。这种反证最好由自己发现,不要等未来的读者发现。自己既当被告又当原告,比只当被告好。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资料有了不符合假设的事例,不一定就推翻那个假设。往往是另外有一条可以管住那些事例,这就叫作“例外之中又有例焉”。比如我们归纳出“数词只用在量词前头,不直接用在名词前头”这样一条规律,“三楼”、“四马路”就像是例外。但是我们可以补充一条:“序数意义的数词可以直接用在名词前头”,就把“三楼”、“四马路”给管住了。这样,立论就更周到了,更充实了。以上说的两种毛病——把几个问题搅和在一起;不注意反面事例——你这几篇稿子里边都有实例,我也在旁边注明了。还有一件事对于研究语文问题也很重要,就是要能够利用外国资料。有两方面的用处:一是了解国外的语言理论,供我们借鉴;二是拿外语跟汉语比较,可以启发我们注意容易被我们忽略过去的现象。比如“那”这个词,除与“这”相对外,还可以作“另外”讲,例如“今天的月亮只看见一半,我问你,那一半为什么看不见?”现有的字典、词典没有这个义项,可如果我们想到英语在这里用other,我们就会感觉这个“那”跟单纯指远的“那”是不一样。最近夏衍同志在《给一位青年作者的信》(见《人民日报》1979年11月5日转载的《电影新作》1979年第5期)里引用了钱昌照同志谈写文章的一首诗:“文章留待别人看,晦涩冗长读亦难。简要清通四字诀,先求平易后波澜。”这四句诗基本上也适用于写学术论文。说“基本上”,意思是需要做适当的修订。一点修订是“简要”要在内容允许的条件下。有的问题本身非常复杂,尽管竭力把文章写得简要,还会有部分读者感觉读起来费劲。但是在作者这方面,还是应当想方设法求其简要。其次一点是写学术论文,要平易,平易,第三个还是平易,不要搞什么“波澜”。(摘自吕叔湘《给一位青年同志的信》,有删改)材料二:9月5日晚报“《古城纵横》的回音”栏里有这么一条:“河南饭庄来信:贵报反映我饭庄菜内有蝇事,经查基本属实。……”乍一看,没什么,再一想,不对头。到底饭菜里边是有苍蝇呀还是没苍蝇?有苍蝇就是“属实”,没苍蝇就是“不实”,这个“基本属实”应该怎么理解呢?且去查查老底再说。一查查到8月22日晚报的《古城纵横》栏,里边有一条:“3日,去河南饭庄吃饭,刚吃几口,发现菜里有两个黑东西,竟是两只死苍蝇!……”原来如此。莫非查明了苍蝇是有的,但是只有一只?——有,所以是“属实”,但是数目不对,所以是“基本”属实?是这么回事吗?那就应当说清楚。可是来信只说“饭菜内有蝇事”,那“基本属实”就不好理解。其实呀,8月3日的事情,8月22日见报才去查问,那苍蝇究竟是一只还是两只,还是三只,大概是谁也记不清了,所以只说有无,不提数目。那么为什么又是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基本”属实呢?因为老老实实地说,“有这么回事”,实在有点不好意思,给它来个“基本”,打个折扣。没想到既然没有数目,折扣就无从打起。总要有个数量问题,或者说是程度问题,才用得上“基本”二字。基本如何如何,意思是十有八九如何如何。比如说:基本可行,基本有效,基本同意,基本够用,基本吃素,基本不出门……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反之,像基本必要,基本困难,基本严重,基本发烧……就不大好理解。要说二加二基本等于四,或者说某某和某某基本不结婚,基本不生孩子,那就近于说笑话了。虽然类似这样的笑话不容易出现,可是类似“菜内有蝇基本属实”的话,只要对报刊文字,特别是内部文件稍加注意,那是经常会遇到的。结论:“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但不是到处可用。(吕叔湘《论“基本属实”》)材料三:吕叔湘先生治学态度十分严谨,他强调广搜事例,归纳条理,反对摭拾新奇,游谈无根。吕叔湘先生一生的论著,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单篇短文,都是他所倡导的既务实又创新精神的良好体现。吕叔湘先生历来重视语言实际的研究,总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出发,努力探索汉语的特点和规律;不仅注重对中国语言学传统的继承,而且积极借鉴和研究国外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重视语言的古今比较和中外对比,在更广阔的视野里不断揭示汉语的规律。(《吕叔湘的治学态度》)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吕叔湘认为,没有极其敏锐的语感,就无法研究语文问题。因为这种语感可以帮助我们从生活中发现能为我们所用的语言材料。B.“自己既当被告又当原告”指的是,研究中不要光看见符合你的假设的事例,还要看见不符合你的假设的事例。C.“三楼”、“四马路”能够被“序数意义的数词可以直接用在名词前头”管住,这就叫作“例外之中又有例焉”。D.吕叔湘认为夏衍在《给一位青年作者的信》中关于写文章的观点不完全适用于学术论文,需要做适当的修订。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发现材料、分析材料、形成论点、写成文章就是语文研究的全部过程。B.学术论文是否“简要”不仅与文章的内容有关,也与作者的写作追求有关。C.“有没有苍蝇”不涉及“数量问题”和“程度问题”,所以不能用“基本”来修饰。D.利用外国资料研究语文问题是吕叔湘“在更广阔的视野里不断揭示汉语的规律”的体现。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3页共10页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材料三“吕叔湘先生治学态度十分严谨”这一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吕叔湘给青年的来稿做批注。B.材料一中引用夏衍文章时用括号注明文章出处。C.材料二中作者看到晚报“回音”后发现“不对头”。D.材料二中作者在分析研究前“且去查查老底再说”。4.请分析材料二第5段的论证思路。(4分)5.张志公曾高度评价吕叔湘“把他的造诣极深的学问和实际联系起来,为社会实际服务。”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9题。牛车上(节选)萧红“那么以后……就总也没有信来?”他问她。“你听我说呀!八月节刚过……可记不得哪一年啦,吃完了早饭,我就在门前喂猪,一边啌啌地敲着槽子,一边‘嘀唠嘀唠’地叫着猪……南村王家的二姑娘喊着:‘五云嫂,五云嫂……我娘说,许是五云哥给你捎来的信!’真是,在我眼前的真是一封信,等我把信拿到手哇!……我不知为什么就止不住心酸起来……他还活着吗!……眼泪就掉在那红签条上,我就用手去擦,一擦,这红圈子就印到白的上面去。把猪食就丢在院心……进屋摸了件干净衣裳,我就赶紧跑。跑到南村的学房,见了学房的先生,我一面笑着,一面流着眼泪……我说:‘是外头人来的信,请先生看看……一年来的没来过一个字。’学房先生接到手里一看,就说不是我的。那信我就丢在学房里跑回来啦……猪也没有喂,鸡也没有上架,我就躺在炕上啦……好几天,我像失了魂似的。”“从此就没有来信?”“没有。你们这些当兵的人……”她打开了梅子汤的瓶口,喝了一碗,又喝一碗。车子一过黄村,太阳就开始斜了下去,青青的麦田上飞着鹊雀。五云嫂的说话,好像落着小雨似的。“后一年,我好像把他爹忘下啦……这些年,人还会活着!到秋天,我到田上去割高粱,春天就带着孩子去做长工。什么牛毛啦……猪毛啦……还有些收拾来的鸟雀的毛,冬天就在家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4页共10页里收拾,收拾干净啦呀……就选一个暖和的天气进城去卖。那年冬天,我去赶年市,我在年市上喊着:‘好硬的猪鬃来……好长的猪鬃来……’那一次偏偏天气又不好,年市上不怎么热闹,没有几捆猪鬃也总卖不完。一早就蹲在市上,一直蹲到太阳偏西。在十字街口,一家大买卖的墙头上贴着一张大纸,人们来来往往地在那里看……人们说是‘告示,告示’……‘告示’是官家的事情,与我们做小民的有什么长短!可不知为什么看的人就那么多……听说是捉逃兵的‘告示’……又听说几天就要送到县城枪毙……”“哪一年?民国十年枪毙逃兵二十多个的那回事吗?”车夫把卷起的衣袖下意识里放下来,又用手扫着下颏。“我不知道那叫什么年……反正枪毙不枪毙与我何干,反正我的猪鬃卖不完就不走运气……”她把手掌互相擦了一会,猛然像是拍着蚊虫似的,凭空打了一下;“有人念着逃兵的名字……我看着那穿黑马褂的人……我就说,‘你再念一遍!’起先猪毛还拿在我的手上……我听到了姜五云姜五云的,好像那名字响了好几遍……我过了一些时候才想要呕吐……喉管里像有什么腥气的东西喷上来,我想咽下去!……又咽不下去!……眼睛冒着火苗……那些看‘告示’的人往上挤着,我就退在了旁边。看‘告示’的人越多,我就退下来了!越退越远啦……”她的前额和鼻头都流下汗来。“跟了车,回到乡里,就快半夜了。一下车的时候,我才想起了猪毛……哪里还记得起猪毛……耳朵和两张木片似的啦……包头巾也许是掉在路上,也许是掉在城里……”她把头巾掀起来,两个耳朵的下梢完全丢失了。“看看,这是当兵的老婆……”她把头巾束得更紧了一些,所以随着她的讲话,那头巾的角部也起着小小的跳动。“五云倒还活着,我就想看看他,也算夫妇一回……”“……二月里,我就背着秃子,今天进城,明天进城……我到衙门去问,他们说:‘这里不管这事,’让我到兵营里去!……我从小就怕见官,那些带刀挂枪的,我一看到就发颤……后来常常去问,也就不怕了。他们告诉我,逃兵还没有送过来。我说什么时候才送过来呢?他们说:‘再过一个月吧!’……等我一回到乡下,就听说逃兵已从什么县城……都说若不快点去看,人可就没有了。我再背着秃子,再进城……去问问,兵营的人说:‘好心急,你还要问个百八十回。不知道。’……有一天,我看着一个大官,坐着马车,叮咚叮咚地响着铃子,从营房走出来了……我把秃子放在地上,我就跑过去,正好马车是向着这边来的,我就跪下了,也不怕马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5页共10页蹄就踏在我的头上。”“‘大老爷,我的丈夫……姜五……’我还没有说出来,就觉得肩膀上很沉重……那赶马车的把我往后面推倒了,好像跌了跤似的我爬在道边去”“我站起来,把秃子又背在背上……营房的前边,就是一条河,一个下半天都在河边上看着水。有些钓鱼的,也有些洗衣裳的。远一点,在那河湾上那水就深了,看着那浪头一排排地从眼前过去。不知道几百条浪头都坐着看过去了。我想把秃子放到河边上,我一跳就下去吧!留他一条小命,他一哭就会有人把他收了去。”“我拍着那个小胸脯,我好像说:‘秃儿,睡吧。’我还摸摸那圆圆的耳朵,那孩子的耳朵,真是,长得肥满,和他爹的一模一样,一看到那孩子的耳朵,就看到他爹了。”她为了赞美而笑了笑。“我又想起了,我还有几吊钱,也放在孩子的胸脯里吧!正在伸,伸手去放……放的时节……孩子睁开眼睛了……又加上一只风船转过河湾来,船上的孩子喊妈的声音我一听到,我就从沙滩上面……把秃子抱……抱在……怀里了……”她用包头巾像是紧了紧她的喉咙,随着她的手,眼泪就流了下来。“还是……还是背着他回家吧!哪怕讨饭,也是有个亲娘……亲娘的好……”那蓝色头巾的角部,也随着她的下颏颤抖了起来。我们车子的前面正过着一堆羊群,放羊的孩子口罣响着用柳条做成的叫子,野地在斜过去的太阳里边分不出什么是花什么是草了!只是混混黄黄的一片。车夫跟着车子走在旁边,把鞭梢在地上荡起着一条条的烟尘。(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云嫂见到学房先生时,“一面笑着,一面流着眼泪”,表现了她意外收到丈夫来信时欣喜若狂的心理。B.听到五云嫂说起枪毙逃兵的告示,车夫深表同情,所以“把卷起的衣袖下意识里放下来,又用手扫着下颏”。C.五云嫂一个下半天都在营房前的河边看水、看过去不知几百条浪头,暗示她在进行着生和死的痛苦抉择。D.“船上的孩子喊妈的声音”唤醒了五云嫂的母爱,给了她活下去的理由,也让读者看到了未来的希望。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6页共10页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穿插使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通过一个个片段,时断时续地向读者讲述五云嫂的悲剧故事,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B.小说对年市上众人看告示的描写,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表现了作者对五云嫂的同情和对无聊“看客”的憎恶。C.文章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预示了故事的结局,透露出作者面对社会困境时内心的无奈和迷茫,给人以压抑和空虚感。D.文章中人物语言朴素本色,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但是五云嫂的独白有些啰嗦,影响了作品的表现力。8.小说多次写到五云嫂的头巾。请简析其作用。(4分)9.小说通过情节上的事与愿违,造成人物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从而增强作品的悲剧色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其子孙学者莫能及。(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材料二: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之也。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簳折而石不伤。余尝以问杨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余应之曰:“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其侣欢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船者斫断其缆,船复漂荡。向者孤洲乃大鱼,怒掉扬鬣,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风云。在洲死者十余人。又余所知陈缟,质木人也,入终南山采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谓为鹿也,即以斧挝之,斧缺柯折,石马不伤。此二者亦至诚也,卒有沈溺缺斧之事,何金石之所感偏乎?”子云无以应余。(节选自刘歆《西京杂记》)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7页共10页材料三:车张十石之弩,恐不能入石一寸,矢摧为三。况以一人之力,引微弱之弓,虽加精诚,安能没卫?人之精乃气也,气乃力也。有水火之难,惶惑恐惧,举徙器物,精诚至矣,素举一石者,倍举二石。然则,见伏石射之,精诚倍故,不过入一寸,如何谓之没卫乎?如有好用剑者,见寝石,惧而斫之,可复谓能断石乎?以勇夫空拳而暴虎者,卒然见寝石,以手椎之,能令石有迹乎?巧人之精,与拙人等;古人之诚与今人同。使当今射工,射禽兽于野,其欲得之,不余精力乎?及其中兽,不过数寸。跌误中石,不能内锋,箭摧折矣。夫如是,儒书之言楚熊渠子、养由基、李广射寝石,矢没卫饮羽者,皆增之也(节选自王充《论衡·儒增篇》)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广为人A长B猿臂C其善D射E亦天性也F其子孙C学者莫H能及。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没,没有,成语有“没齿难忘”,其中的“没”字意思与此相同。B.以为,把……当作,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引以为流觞曲水”中的“以为”用法相同。C.阳,这里指山的南面,与姚鼐《登泰山记》中“泰山之阳,汶水西流”中的“阳”意思相同。D.暴,空手搏斗,与苏洵《六国论》中“暴霜露,斩荆棘”中的“暴”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记》中记载,李广臂力惊人,曾射中一块石头,连箭头都射进石头里了。B.材料二作者讲述荒岛偶遇大鱼的故事是为了批驳“至诚则金石为开”的观点。C.陈缟误将张丞相墓前的石马当成鹿,他用斧头去砍石马,斧口砍缺了,斧柄也折断了。D.王充认为,人在紧张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可以举起平时两倍的重量。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此二者亦至诚也,卒有沈溺缺斧之事,何金石之所感偏乎?(2)跌误中石,不能内锋,箭摧折矣。14.对于李广射石“没矢饮羽”的传闻,司马迁、杨子云、王充三人的解释有什么不同?(3分)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8页共10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5~16题。洗竹简①诸公同赋[宋]敖陶孙舍②东修竹密如栉,一日洗净清风来。脱巾解带坐寒碧,置觞露饮始此回。平林远霭开图画,西望群山如过马。诗翁意落帆影外,孤村结庐对潇洒。百年奇事笑谈成,向来无此苍龙声。闲身一笑直钱万,剜粉劖③青留姓名。【注】①简,用作动词,寄书之意。②舍,诗人的朋友陈元仰家。③劖,音chán,砍去。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开篇点题,描写了雨后竹林明净清新的景象,为人物出场做了铺垫。B.三、四句写诗友们抛却文人的斯文雅致,“脱巾解带”,开怀畅饮,不醉不归。C.结尾两句直抒胸臆,其中“剜粉㉛青留姓名”与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立意不相同。D.诗人巧妙地将竹子的意象嵌入诗中,由竹生情,借竹言情,表达了对恬静、闲适生活的向往。16.近代诗人陈衍评价这首诗“笔致潇洒,真是诗人之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认为,“好学”的表现除了应做到物质上不追求安逸与享受,还应做到“,”。(2)小华假期去赛里木湖看日出,在太阳即将升起的那一刻,忽然想到姚鼐《登泰山记》中的句子“,”,不禁感叹云之变化与美丽。(3)诗词中常运用“无声”二字构筑寂景境界,营造意蕴深广的审美空间,如“,”两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9页、共10页,
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时,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地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试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19.有人认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应该改成“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中西方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决定了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古语,对味道的追求以及食物艺术形态的偏好是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说①;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强调饮食的科学性与营养性,饮食文化则更偏向于理性。②,就要求中国的预制菜制作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营养学搭配理念,而要在兼顾其营养性的同时,更多关注其味道的丰富性、特色性、艺术性。这样才能在符合中国饮食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探寻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深植中国文化,打造预制菜发展的“中国模板”。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2.下列句子中的“深”与文中加点的“深”,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白居易《琵琶行并序》)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C.“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桂花》)D.“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赠去婢》)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只要心中还有放不下的偶像,终有一天,它将化为修行路上无解的障碍。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10页共10页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能力。B.“当被告”指的是读者发现问题,“当原告”指的是自己发现问题。C.“数词只用在量词前头,不直接用在名词前头”不能管住“三楼”、“四马路”,加上“序数意义的数词可以直接用在名词前头”就可以管住了,这叫做“例外之中又有例焉”。这里的“例”是“规定”的意思。D.文中应是钱昌照的观点。2.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中“就是语文研究的全部过程”的说法于文无据。3.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说明吕叔湘具有极其敏锐的语感,不能证明他治学严谨。4.答案:首先提出观点,指出“基本”一词的适用条件(1分);接着从正面和反面举例论证“基本”一词的正确用法(2分);最后指出生活由此类错误很常见,点明文章写作目的(1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5.答案:认同张志公的评价。①关注生活。吕叔湘研究的语言材料和举的例子,均来源于生活。②指导青年。吕叔湘给青年的文稿做批注,写回信、热心指导青年做语文研究。③服务社会。吕叔湘的研究针对社会现象,有实用价值,有普遍性,如“只要对报刊文字,特别是内部文件稍加注意,那是经常会遇到的。”这种将学术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态度体现了吕叔湘“既务实又创新”的治学精神。(每点2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6.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A.五云嫂收到的不是丈夫的来信。B.“车夫把卷起的衣袖下意识里放下来,又用手扫着下颏”不是表现车夫对五云嫂的同情,而是暗示车夫是个逃兵。D.“唤醒了五云嫂的母爱”“也让读者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的说法错误,“船上的孩子喊妈的声音”剥夺了五云嫂死的权利,母亲的责任使她不得不重新面对生活的苦难,深刻揭示了黑暗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7.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五云嫂的独白有些啰嗦,影响了作品的表现力”的说法错误。五云嫂的自言自语,絮絮叨叨,甚至语无伦次,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了人物性格,更是体现了生活的磨难。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真满试卷资料8.答案:①头巾是五云嫂掩饰生活磨难和内心痛苦的道具,表现了她的坚强和隐忍。②多次出现头巾既可以强化人物形象特征,也可以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每点2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9.答案:①五云嫂意外听说有丈夫来信而欣喜若狂,却被学房先生告知不是丈夫来信而失魂落魄。②当她好像忘记丈夫开始独立面对生活时,却从自己毫不关心的“告示”上得到丈夫当逃兵即将被正法的噩耗。③听说丈夫还活着,她又燃起了和丈夫见一面的渴望;可是她跑了“百八十回”,最终却被官爷推到一边。④绝望中的五云嫂决定以死脱离苦海,却被“船上的孩子喊妈的声音”唤回,重新要面对生活的苦难。⑤小说正是通过五云嫂一次次被命运捉弄、一个个希望变成绝望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观照。(答出①②③④各得1分,答出⑤得2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梳理概括情节的能力。10.答案:BCF【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其子孙学者莫能及。”意为:李广人长得很高;手臂长得像猿臂(那么长),他善于射箭是天生的,他的子孙和学生都比不上(他)。11.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词多义现象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文中和“没齿难忘”中的“没”都读mò,前者意为“隐藏、消失”,后者意为“终、尽”。12.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讲述荒岛偶遇大鱼的故事”错,材料中“孤洲乃大鱼”的意思是孤岛竟然是一条大鱼。13.答案:(1)这两个人已经够诚恳的了,最终一个淹死了,一个斧头砍坏了,哪儿见到金石被他们感动?(至,达到极点、足够;卒,最终;沈,同“沉”)(2)由于差错误中石头,不可能把箭头射进石头里去,而箭早就折断了。(跌误,差错;内,同“纳”,使进入;锋,箭头)【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4.答案:司马迁认为是李广天生善射,杨子云认为是有足够的诚心,王充认为是写书人夸大其词。(每点1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观点的能力。材料一结尾“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其子孙学者莫能及”,材料二杨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材料三结尾“儒书之言,皆增之也”,“增”在这里就是夸大的意思。[参考译文]材料一:李广出门打猎时,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老虎,一箭射去,射中石头,箭头射进石头里不见了。于是,李广再次射石头,但是箭头最终没有能够再次射进石头里。李广以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6页
前住过的郡里传闻有老虎,他曾经亲自射杀了它。在右北平住时,李广射杀老虎,老虎跳起来伤了李广,但最终还是被李广射死了。李广人长得很高,手臂长得像猿臂那么长,他善于射箭是天生的,他的子孙和学生都比不上他。材料二:李广和子弟们一起在冥山的北面打猎,发现一只老虎趴在那里,李广射虎,一箭就将老虎射死。李广把老虎的头骨砍下来做枕头,用来显示他的勇猛。用铜铸造成老虎的形状,将其当做自己的便器,用来表示对老虎的羞辱。后来,李广他们又在冥山南面打猎,又发现一只老虎伏在地上,李广射虎,箭矢和尾羽都射进去了。他们走近一看,发现卧虎竟是石头,石头的形状像老虎。李广退后再射石头,箭头炸裂了,箭杆折断了,而石头没有伤痕。我曾经拿这件事去问杨子云,杨子云说:“如果有足够的诚心,连金属和石头这样坚硬的东西都要裂开!’我回应杨子云说:“以前有人在东海游玩,不久海面刮起了大风,船无法控制,船随风飘荡,不知到了什么地方。漂了一天一夜,到了一个小岛,他的伙伴非常高兴。人们放下沉船石和缆绳,登上小岛,开始煮饭。饭还没有熟,小岛就沉没了,船上的人砍断缆绳,船又开始飘荡。先前的小岛竟然是只大鱼,大鱼凶猛的掉头,竖起鱼鳍,吞吐着海水而去,像风云一样迅疾。登上小岛的死了十几人。还有我知道的陈缟,是个砍柴人,(有一次)到终南山去砍柴,回家时已经很晚了,快到家时,看见张丞相䔌前的石马,误以为是鹿,他便用斧头去砍,斧口砍缺了,斧柄折断了,石马却没有损伤。这两个人已继够诚恳的了,最终一个淹死了,一个斧头砍坏了,哪儿见到金石被他们感动?”杨子云回答不出我的问题。材料三:用牛车拉开有十石力气才能拉开的弩弓,恐怕不能射进石头一寸,箭就会折成很多段,何况是用一个人的力气,拉开只用微弱力气就能拉开的弓,即使集中精力,加倍用心,怎么能射进去,连箭尾的羽毛都看不见呢?人的精力就是气,气就是力。人碰上水火的灾难,感到惶惑恐惧,抬东西搬东西,精力集中,加倍用心到极点,平常能举起一块石头,现在能加倍举起两块石头。像这样,那么看见横躺着的石头用箭射它,精力、用心都比原来加倍,顶多不过射进去一寸,怎么说看不见箭尾的羽毛呢?如果有喜欢用剑的人;看见横躺着的石头,由于害怕而砍它,难道又说他能够砍断石头吗?以力大能赤手空拳跟老虎搏击的人,突然看见横躺着的石头,用手捶它,能使石头有痕迹吗?善射的人集中精力与平常人一样,古人加倍用心跟今人相同,让现在能射箭的人在野外射禽兽,他们想获得它,不是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了吗!至于他们射中野兽,不过射进去几寸。由于差错误中石头,不可能把箭头射进石头里去,而箭早就折断了。像这样,儒者的书上说楚国的熊渠子、养由基、李广射横躺着的石头,箭射进去,看不见箭尾的羽毛,都是夸大。15.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B“不醉不归”理解错误,“始此回”的意思是“从这次开始”。16.答案:①诗情飘逸:诗人通过对竹林清风、露天饮酒、远霭群山等的描写,将诗意与生活情趣巧妙地融合,体现了诗人潇洒出尘、清高脱俗的精神追求。②诗笔行云流水:诗中写景、叙事、抒情交织穿插,洒脱自如。③结构开阖自如,不粘不脱:首尾呼应,紧扣诗题,这是“阖”;中2025年自治区普通高考适应性检测分学科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共6页试卷资
间宕出,写人写景似乎都已离竹而去,这是“开”;以“寒碧”“潇洒”“苍龙”暗指竹,穿插其间,这是“粘”。④用词自然流畅、情感表达平易近人,不刻意雕琢,富有自然之美。(每点2分,答对3点即满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17.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3)示例一: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示例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示例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示例四:波心荡,冷月无声。【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和运用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18.答案:两个比喻句分别把“溪流”比作“弓背”、把“山路”比作“弓弦”(1分),描写出山水的曲直形态和相依关系(2分),形象生动(1分),新颖别致(1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19.答案:(1)不同意。原文独词成句,起强调作用,突出了人物认真得意的神气(2分);使用短句,口语化,符合人物的身份,与下文的“够了”搭配和谐(2分)。(2)答“同意”,说原文“短语之间的停顿应用顿号”或“并列不当”之类,也可适当给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长短句、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20.答案: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俗语,对味道的追求以及对食物艺术形态的偏好是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每处2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古语”和“自古以来”语义有重复;②“食物艺术形态的偏好”前缺介词“对”。21.答案:①中国饮食文化偏向感性②这种观念上的差异(每句2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连贯准确表达的能力。①分号前后句子构成并列关系,“中国饮食文化偏向感性”与“饮食文化则更偏向于理悭”形成呼应。②“就要求”说明补写部分是主语,上文讲的是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可以承接上文。22.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A指历时久;B指茂盛;C指颜色浓;D指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文中“深”同义。故选D。23.作文【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来自《黑神话:悟空》。关键词是“偶像”,材料最佳立意为:人生路上,过于迷恋偶像,会影响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考生写作时,可结合自己的经历,也可以联系“饭圈文化”,谈对“偶像”的认识。立意易错点是忽视“放不下”。有偶像、崇拜偶像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能不能迷恋到“放不下”。参考题目:①莫让偶像遮望眼②偶像是用来超越的③打破“饭圈”,健康成长④偶像,让我欢喜让我忧2025年自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医疗角度分析如何保障孕期的健康性爱
- 创新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程设计中的体现
-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口算计算共3031道题
-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口算计算共3040道题
- 体育用品店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与实践
-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2.2章末2卷
- 2025年茂名货运从业资格证继续教育考试题
- 农科教产融合发展在农业科技园区中的应用实践报告
- 2025年陕西货运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深圳货运b2从业资格证考试卷
- 博物馆学概论课件:博物馆与观众
- 着色渗透探伤检测报告
- 反恐培训内容
- 配套课件-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程-王秋华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细则
- 装修申请审批表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3
- GB/T 3098.1-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T 14857-1993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规范
- GB/T 14125-2008机械振动与冲击振动与冲击对建筑物内敏感设备影响的测量和评价
-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人间生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