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隋唐制度的变更与创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两汉时期,察举制虽下放到地方,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心驾驭,中心仍可自由委派官吏。这就遏制了秦朝军功制下极易出现地方“功高盖主”的现象。材料反映了察举制的实施(C)A.起到了社会规范作用B.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C.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D.使选官制实现科学化解析:从材料“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心驾驭”“遏制了秦朝军功制下极易出现地方‘功高盖主’的现象”中可以看出,察举制的实施,中心驾驭了官吏任免权,遏制了地方势力的发展,从而加强了中心集权,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察举制的社会规范作用,故A项解除;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故B项解除;材料未体现出选官制度的科学化,故D项解除。2.公元220年,魏王曹丕接受吏部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各郡置中正官,中正由各郡长官推举“德充才盛”“贤有识鉴”之人担当,中正官负责查访本籍贯的士人,了解其家世和德才表现,并作出评价。可见,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C)A.为了维护士族门阀制度B.选拔优秀的郡县长官C.注意选拔德才并举之人D.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员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魏王曹丕实行的九品中正制要推举“德充才盛”“贤有识鉴”之人担当,说明魏王颁布九品中正制度的初衷是要选拔德才并举的人才,故C项正确;材料“各郡置中正官,中正由各郡长官推举‘德充才盛’‘贤有识鉴’之人担当”说明九品中正制最初的目的是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无法得出为了维护士族门阀制度的信息,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内容可知,魏王通过九品中正制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没有提到要选拔优秀的郡县长官,故B项解读材料有误;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员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不是九品中正制,故D项错误。3.据《南齐书》记载: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这说明九品中正制(C)A.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B.为平民入仕开拓了一条便捷途径C.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淌D.使中心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解析:材料“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表明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做官依据,世家大族垄断重要官职,门第低下享受不到政治权利,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淌,故C项正确,B项错误;“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不能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选拔官吏的权力不在中心,不利于加强中心集权,故D项错误。4.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中说:“一是遍考(考证)《隋书》和隋代文献,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试之实;二是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朝进士6人,经过考证,1人无从查考,5人查无实据。”作者认为(C)A.隋朝仍旧推行察举制B.科举制度“重才轻品”C.隋代科举制尚未形成D.科举制促进文化旺盛解析:《隋书》和隋代文献,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试之实,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朝进士6人,却查无实据,说明作者否认隋代有进士和进士科之说,隋代科举制尚未形成,故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察举制,解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科举制度“重才轻品”,解除B;材料只是反映隋代科举制尚未形成,不能体现科举制促进文化旺盛,解除D。5.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指出:“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作者认为科举“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最主要的缘由是(C)A.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养B.科举制加强了中心集权C.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D.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解析:依据材料“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说明作者不认可科举考试的内容,因而作者不认为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养,故A项错误;材料“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意在强调科举制用考试方法选官的进步性,科举制加强中心集权的作用体现了维护封建专制的落后性,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作者重在强调科举制用考试方法按考试成果选官而非之前按门第选官,说明科举制有利于打破之前士族地主的特权垄断,故C项正确;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到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日益僵化,阻碍了社会进步,故D项错误。6.唐代诏敕用黄、白麻纸书写。一般诏敕由中书门下省用黄麻纸书写,称为“外命”。而“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这类诏敕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干脆向下传达,称为“内命”。据此推断,“内命”的运行体制(B)A.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B.凸显了皇权至高无上C.使宰相相互制约平衡D.规避了官员擅权现象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专制统治。据材料可知,“内命”是关于将相拜免、号令征伐的诏敕,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干脆向下传达,干脆体现皇帝的旨意,说明“内命”的运行体制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B项正确;“内命”不经过中书门下省,因此不能说明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宰相之间的制衡,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是人治社会,无法真正规避官员擅权的现象,故D项错误。7.学者余英时在评价唐初三省制时认为,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以初唐时三省制下的政事堂制度最为接近儒家“圣君贤相”相互制衡的政治志向。这一论点的主要依据是唐初的三省制实行时(B)A.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B.对三省和君主的权力划定C.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D.君权与相权的冲突缓和解析:材料中的观点是唐初的三省制接近“圣君贤相”相互制衡的政治志向,可以断定当时的三省制不仅对宰相有权力要求,同时对皇帝也有相应的权力限制,依据题意,B项说法正确。8.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与议政,号为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此时,确定政事之权已不全由三省长官,其后又有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官参政。这表明(C)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B.新设官职渐渐融入三省六部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减弱 D.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三省长官的权力被减弱,说明宰相权力被减弱,故C项正确。唐朝三省议事仍存在,到宋朝才名存实亡,解除A项。新设官职与三省并存,并非融入三省六部,解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三省六部制是唐朝官僚制度成熟的表现之一,解除。9.《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其中“轻田租”的干脆缘由是(A)A.经济破坏严峻B.西汉政权建立C.阶级冲突尖锐D.米粮价格高解析:依据材料“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可知,汉接着了秦的弊端,各地的诸侯纷纷反叛中心,导致民生凋敝,结果收到的米石总共才五千,致使汉不得不削减赋税。再结合我国古代小农经济脆弱性的弱点可以推断出出现材料中的状况的干脆缘由是经济上遭遇了破坏,A项正确。其他的说法无法从材料中找到依据。10.史载,汉高祖四年曾颁布规定: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纳税一算,称“算赋”,计120钱,商人及奴婢加倍;同时禁止有市籍的工商业者买地。这说明汉初(D)A.注意抑制土地兼并B.政府的财政收入匮乏C.商品经济发展快速D.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解析:材料说明汉高祖时期对商人征税加倍,禁止工商业者买地,没有涉及抑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汉高祖时期对商人征税加倍,禁止工商业者买地,没有涉及政府的财政收入,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汉高祖限制商人,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汉高祖时期对商人征税加倍,禁止工商业者买地,说明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故D项正确。11.唐前期,接着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更表明唐代中期(B)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B.土地制度变更影响赋税制度变更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D.赋税制度变更影响土地制度变更解析:材料体现了由于严峻的土地兼并而导致赋税的改革,而不是赋税改革缓解土地兼并,故解除A项;依据“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可知土地制度的变更影响了赋税制度的变更,故选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政府增收的途径,故解除C项;土地制度变更影响赋税制度,而不是赋税制度变更影响土地制度变更,故解除D项。12.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C)A.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夫的人身限制B.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C.变更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D.调动了农夫的生产主动性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两税法最深刻的影响就是使农夫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轻,C选项符合题意。摊丁入亩取消了人头税,A选项解除。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属于最重要的意义,B选项解除。两税法不限制土地兼并,不利于农夫生产主动性提高,D选项解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须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我称此制为“公选”。公选的名目许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张传玺《秦汉中心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材料二:自不待言的是,科举制变更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心确定标准、确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举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驾驭举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依据中心规定的详细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解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说明权力,即自行说明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心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1)据材料一及所学学问,分别指出汉朝推行察举制和察举制被称为“公选制”的缘由。(2)据材料二,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的选官方式有何新变更?分析这一变更的主动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选拔制度的相识。答案:(1)推行察举制的缘由:国家建设须要对新选拔的官员提出要求,武力功臣的凋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推行创建了条件。被称为“公选”制的缘由:察举的人才来自民间,且都是有德行、才能或专长的人;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被察举的机会,且与出身没有关系;被察举人是由乡里的人共同确定的,而不是由一人确定的。(2)变更: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驾驭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驾驭在中心。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3)人才选拔制度必需体现公允、公正原则;选拔人才的标准不能过于单一;选拔人才的方式应多样化。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须要大量补充吏员”可知汉朝推行察举制的缘由;其次小问,从材料“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和材料“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可知缘由。(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和材料二“科举是一种由中心确定标准、确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可知方式的变更;其次小问,结合书本上科举制的作用可以得出答案。(3)从材料“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解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说明权力,即自行说明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可知选拔人才方式更加公允公正;其余可以从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方式上结合所学学问绽开,言之成理即可。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猛烈,户籍管理混乱,均田制逐步遭破坏瓦解,以丁和户为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失去基础。而此时藩镇割据,赋税征敛紊乱,地方不听从中心,苛捐杂税以养兵对抗朝廷,民怨沸腾,中心财政困难。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是为两税法。“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末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比两税法以前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还要多出百万,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达到了3000余万贯。两税法规定“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详细征收时接受货币与实物结合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变更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货币税的推行,不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摘编自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的缘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的作用。答案:(1)缘由:安史之乱后,均田制逐步瓦解,以丁和户为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失去基础;藩镇割据,赋税紊乱,中心财政困难;唐王朝缓解财政危机,巩固国家政权的须要。(2)作用:增加了唐政府的财政收入,短暂解决了财政危机;中心财政实力加强;肯定程度上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了国家政权;适应并加速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否定了以“人丁”为基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