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矿智能开采技术》课件-矿石运搬(出矿)_第1页
《地下矿智能开采技术》课件-矿石运搬(出矿)_第2页
《地下矿智能开采技术》课件-矿石运搬(出矿)_第3页
《地下矿智能开采技术》课件-矿石运搬(出矿)_第4页
《地下矿智能开采技术》课件-矿石运搬(出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矿石运搬方式2 矿石运搬底部结构主要内容一、矿石运搬方式将回采崩落的矿石,从工作面运搬到运输水平的过程,称为矿石运搬(出矿)。可分为:u重力运搬u机械运搬u爆力运搬u水力运搬二、矿石运搬底部结构回采 崩 落 矿 石 在 重 力 作 用 下 ,沿采场溜至矿块底部出矿巷道,直接装入运输水平的后续运矿设备中。分为:u有格筛破碎硐室底部结构u无格筛破碎硐室底部结构u人工假底底部结构二、矿石运搬底部结构运搬距离:10~60m(与角度有关)运搬角度:一般小于30°耙斗容积:0.2~0.5m3生产率:150~500吨/天受矿巷道形式:分为漏斗受矿和堑沟受矿及平底受矿三种情况。电耙应用情况:我国:5.5~55kw,国外:100~130kW;5.5~7kW的用于掘进巷道;14~28(30)kW的用于小采场中;28(30)~55kW的用于专用放矿巷道中。二、矿石运搬底部结构1-电耙道2-溜井3-阶段运巷4-斗穿5-斗颈6-喇叭口7-耙斗8-电耙铰车电耙道位置:

运输巷道上方3~6m;运输巷道的顶板上;与运输巷道布置在同一水平。注意溜井的容量不小于一列车的容量漏斗受矿

二、矿石运搬底部结构a对称布置b交错布置二、矿石运搬底部结构1—电耙巷道2-斗川3—漏斗井4—漏斗5—桃形矿柱a—电耙道宽度漏斗细部结构二、矿石运搬底部结构单排堑沟受矿底部结构二、矿石运搬底部结构1-电耙巷道;2-斗川;3-斗井;4-堑沟巷道;5-V型堑沟;6-桃形矿柱与漏斗相比:1.可与拉底同时进行,简化了

底部结构的形成工艺;2.开凿堑沟可用中深孔,提高

了效率;3.放矿口尺寸较大,减少了堵

塞事故。二、矿石运搬底部结构平底受矿底部结构1-溜矿井;2-电耙绞车硐室;3-电耙道;4-放矿口;5-受矿凿岩巷道;与漏斗、堑沟相比:

结构简单,采准工程量少,底柱矿量少,劳动生产率高。但三角矿堆不能及时回收。二、矿石运搬底部结构1)装运机出矿底部结构崩下矿石借助自重落到矿块的底部,经V形堑沟或平底堑沟的沟穿溜到装矿横巷的端部,用装运机或装岩机出矿,大块在装矿横巷中进行二次破碎。ZYQ-14型装运机二、矿石运搬底部结构铲运机出矿底部结构图1-V形堑沟2-铲运机3-运输巷道;4-装矿短巷5-铲运机向溜井卸矿6-溜井二、矿石运搬底部结构2)铲运机出矿底部结构

结构与装运机出矿相似,尺寸与设备有关。缺点:废气量很大。维修量大,轮胎磨埙严重,要求巷道规格大。优点:运距不受限制,爬坡能力大,铲斗容积大(0.75~10.7m3),行走速度快,效率高。生产效率:利用率平均为60%,200t/台班,最佳运距150~200米,个别可达300米。二、矿石运搬底部结构1-出矿巷道2-装矿进路3-V形堑沟;4-矿体5-崩落矿石铲运机出矿底部结构图1-出矿巷道2-装矿进路3-平底4-脉外运输平巷5-崩落矿石二、矿石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