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基本知识_第1页
挡土墙基本知识_第2页
挡土墙基本知识_第3页
挡土墙基本知识_第4页
挡土墙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挡土墙根本知识(挡墙分类)

1、挡土墙的分类

挡土墙指的是为防止路基填土或山坡岩土坍塌而修筑的、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

物;或者说是用来支撑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

重力式挡土墙

衡重式挡土墙

悬臂式挡土墙

扶臂式挡土墙

桩板式挡土墙

加筋土式挡土

锚杆式挡土墙

锚定板式挡土

土钉式挡土墙

1.1按位置分的挡土墙

•路肩墙:墙顶同路肩一样平

•路堤墙:用于路堤坡脚,墙顶以上有一定填土高度

・路堑墙:用于稳定路堑边坡

根据墙背坡的倾斜方向,分俯斜、仰斜、垂直三种形式;当墙背坡只有一个的为直线形墙

背,多于一个的为折线形墙背。

直线型墙背折线现墙背

1.2按结构特点分的挡土墙

(1)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是以墙身自重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月下的稳定,它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

一种挡土墙形式。重力式挡墙多用浆砌片石砌筑,缺乏石料地区有时可用混凝土预制块作

为砌体,也可直接用混凝土浇筑,一般不配钢筋或只在局部范围配置少量钢筋。

半重力式挡土墙由立壁和底板组成,按受力需要,不设钢筋或在受拉区应力较大处局部设

置钢筋而将墙背建造成折线型的重力式挡土墙。在地下水位较高或较软弱的地基上,不适

宜采用重力式挡墙,可采用半重力式挡土墙。

主要依靠埼身自鳏雕

定3它取材容易,形式简单,

施工简便,适用范圉广泛。多

用浆闻片(块)石,增高较低

<^6m)时也可用干倒,在缺

乏石科他区可用湿凝土法

策。其断面尺寸较大,墙身较

重,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较

半重力式挡土地示意图

(2)衡重式挡土墙

墙背设有衡重台(减荷台)的重力式挡土建筑物。

上下墙背间有衡重合,利

用衡重台上填土重力和墙身

自重共同作用维持其稳定。

其断面尺寸较重力式小,FI

因墙面陡直、下墙墙背仰斜,

可降低墙高和减少基础开挖

量,但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

多用在地面横坡陡峻的路肩

墙,也诃作路堤墙或路望墙。

由于的重台以上有较大的容

纳空间,上墙墙背加缓冲埼

后,可作为拦截崩坠石之用

(3)悬臂式挡土墙

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悬臂式直墙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上重量维持稳定的挡上建

筑物。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立壁、

墙趾板和墙踵板三个悬臂部

分组成,墙身稳定主要依靠

墙踵板上的填土重力来保

证。断面尺寸较小,但墙较高

时,立壁下部的弯矩大,钢筋

与混凝土用量大,经济性差*

多用效墙高s6m的路肩墙,

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K和承

载能力较低的地基

(4)扶壁式挡土墙

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直墙和扶臂构成的,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稳定的挡土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墙面板

(立壁)、墙趾板、墙建板和扶

肋(扶壁)组成,即沿悬臂式

挡土墙的墙长,每隔一定矩

高增设扶肋,把墙面板与墙

蹿板连接起来。适用于缺乏

石料的地区和地基承播力较

低的地段,墙较高(〉6m)

时,较悬臂式挡土墙经济

(5)板桩式挡土墙

利用板桩挡土,依靠自身锚固力或设帽梁、拉杆及固定在可靠地基上的锚钉墙维持稳定的

挡土建筑物。

由钢筋混凝土锚固桩和挡

土板组成。利用深埋的锚固

段的锚固作用和被动抗力抵

抗偏向上压力,从面维护挡

土墙的稳定。适用于岩质地

基、土压力较大、要求基础深

埋的地段,墙高不受一般挡

t.墙高度的限制。开校面小.

施工较为安全

(6)加筋土式挡土墙

利用较薄的墙身结构挡土,依靠墙后布置的土工合成材料减少土压力以维持稳定的挡土建

筑物。

由墙面板、拉筋和填土三

部分组成,借助于拉筋与填

加士间的摩擦作用,把土的值I

压力传给拉筋,从而稳定土

筋体。既是柔性结构,可承受地

基较大的变形;又是重力式

±结构,可承受荷载的冲击、振

动作用。施工简便、外形美

式观、占地面积少,而且对地基

的适应性强。适用丁缺乏石

料的地区和大型填方工程

(7)锚杆式挡土墙

利用板肋式、格构式或排桩式墙身结构挡土,依靠固定岩石在可靠地基上的锚杆维持稳

定的挡土建筑物。

由锚杆和钢筋混凝土墙面

组成。锚杆一端锚固在稳定

的地层中,另一端与墙面连

接,依指锚杆与地层之间的

锚固力(即锚杆抗拔力)承受

土压力,维持挡土墙的平衡。

土石方和月工量都较少,施

工安全.较为经济。适用于墙

高较大,缺乏仃料的地区或

挖基困难的地段,具有锚固

条件的路望墙,对地基承载

力要求不高

由锚定板、拉杆、钢筋混凝

土墙面和填土组成。锚定板

埋置于燧后的稳定土层内,

利用锚建板产生的抗拔力抵

抗向土压力,维持挡土墙

的稳定“基底应力小,用工数

量少,不受地基承载力的限

制,构件轻简.可预制拼装、

机械化施工。适用于缺乏石

料的路堤墙和路肩墙,墙高

时口f分级修建

(9)土钉式挡土墙

由上体、土钉和护囱板三

部分组成。利用土灯对天然

上体就地实施加固,井与喷

射盘凝土护面板相结合,形

成类似于重力式挡土墙的复

合加强体,从而使开花坡面

稳定,对土体适应性强、工艺

荷单、材料用量与工程量较

少用自上而下分级施,。常

用于稳定挖方边坡,也可作

为挖方工程的临时支护

土钉与锚杆支护的区别:

1、锚杆支护是主动支护;上钉那么是被动支护,上钉一般不施加预应力。

2、工作机理不同:土钉支护是与土体共同作用产生相当于重力式挡墙的效果;锚杆就

是相当于在土体中找个支点受力拉住边坡的效果,将拉力分散到土体深处。

3、土钉全长注浆;锚杆分自由段和锚固段

4、土钉一般要求坡面有倾角,而锚杆坡面一般都直立

5、土钉与锚杆相比通常间距小、长度短

2、高边坡根本知识

2.1高边坡问题的提出

(一)高边坡的界定

一般认为边坡高度大于20m的土质边坡,或高度大于30m的岩质边坡。

(二)高边坡的变形、破坏及其造成的损失

高边坡早已存在,也曾造成过变形和损失。近生来,高边坡数量越来越多,高度越

来越高。变形量大,增加投资、延误工期、造成灾害。

举例:

云南澜沧江小湾电站边坡高达500m

云南元江一磨黑高速公路K259高110m的砂泥岩高边坡

深圳一汕头高速公路K101滑坡推倒桩板墙山西长治一晋城高速公路K31砂泥岩顺层

滑坡,体积达25万m3

北京一珠海高速公路粤北段K108高边坡滑坡,三次变更设计,治理费用2000余万元

(三)高边坡的特征

1、高边坡是将地质体的一局部改造成人为工程设施,因此其稳定性取决于自然山坡的

稳定状况(稳定、不稳定、极限平衡)、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岩体结

构、水文地质条件、风化程度等)和人为改造的程度(开挖深度、坡形、坡率等)。

2、由不同的地层、岩性、风化程度的岩土体构成的自然山坡,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不

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在自然应力作用下形成了各种形态的斜坡,如直线坡、凸形坡、

凹形坡、阶梯状坡,且具有不同的稳定状态,这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是动态

的、变化的。自然斜坡是人工边坡的根底。

3、人工边坡是对自然斜坡的改造,它也有直线坡、凸形坡、凹形坡,更多的是阶梯状

边坡。人工边坡改变了自然山坡的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的渗流条件,而且是在短短几个月内

改造完成的。自然山坡的应力调整有一个过程,强度低的软弱岩层调整较快,常在施工期

就发生变形;强度高的坚硬岩层调整较慢,或可自身稳定,或在1〜3年后发生变形。只有

当人工边坡顺应自然,对其改变不大时,才可保持稳定,否那么就会发生失稳,甚至引起

自然山坡的破坏。

4、自然山坡和人工边坡都处在各种自然应力的作用之下,如阳光照射、降雨冲刷和下

渗、风化和地震等。但人工边坡所造成的自然状态的改变使这种作用更强烈,如开挖暴露

风化加剧、破坏植被地表水容易下渗、坡体松弛、爆破震动等都使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

5、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所以高边坡设计也变得十分复杂,每个工点都需单独分析和计

算,这也许就是目前高边坡设计尚无标准可循的原因。

2.2高边坡的设计方法

高边坡设计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相结合:

1、工程地质比较法——从自然稳定坡的调查中寻找可供比较的坡形、坡率和坡高。

2、力学计算法——选择符合坡体结构和破坏模式的计算方法对设计的坡形进行稳定性

i一算,调整坡形或增加支挡工程以到达合理的设计。既保整体稳定,又保局部稳定。

3、经验比照法——以类似地质条件下稳定的人工边坡作参考设计新的边坡。

4、坡形坡率的设计:一般采用台阶状坡形。

每级台阶的高度:8〜10m。

台阶(卸荷平台)宽度:一般2〜3m;高度大于30m的边坡,在中部留4〜6m的宽

平台。

坡率:土质边坡:1:1〜1:1.5(黄土边坡除外);类土质边坡:1:1〜1:1.5;

强风化岩边坡:1:0.75〜1:1;弱风化岩边坡:1:0.5〜1:0.75;

微风化岩边坡:1:0.37:0.5。

对岩层顺倾地段的高边坡,当岩层倾角大于40°时,可采用顺层面刷方。但当倾角

较缓时,不宜顺层刷方,那样会增大边坡高度,破坏植被,增大征地和弃方,丁环境保护

不利,还可能留下不稳定隐患。

5、加固工程的设计:对计算评价不稳定和欠稳定的边坡必须设置一定的加固工程措施,

常用者有挡土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架(地梁、墩),锚杆框架(地

梁)等,可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单独或组合使用。

6、排水系统设计:(1)地面排水系统;(2)地下排水。

以下用一些图片实例作一说明。

边坡变形示意图:

d.错落e.倾倒

边境变形类型示意图

表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

1.改移线路1.地表排水系统1.减重工程1.滑带注浆

2.用隧道避开滑坡(1)滑体外截水沟2.反压工程2.滑带爆破

3.用桥跨越滑坡(2)滑体内排水沟3.支挡工程3.旋喷桩

4.清除滑坡(3)自然沟防渗(1)抗滑挡墙4.石灰桩

2.地下排水工程(2)挖孔抗滑桩5.石灰砂桩

(1)截水盲沟(3)钻孔抗滑桩6.焙烧

⑵盲(隧)洞(4)锚索抗滑桩

(3)水平钻孔群排水(5)锚索

(4)垂直孔群排水(6)支撑盲沟

(5)井群抽水(7)抗滑键

(6)虹吸排水(8)排架桩

(7)支撑盲沟(9)刚架桩

(8)边坡渗沟(10)刚架锚索桩

(9)洞一孔联合排水(11)微型桩群

(10)井一孔联合排水

1

g■用架枇

抗滑桩结构形式

悬臂式抗滑桩

锚索抗滑桩

锚索地梁

坡脚桩板墙

般脚锚索抗滑桩,中部锚索框架

坡脚锚索抗滑桩,以上锚索地梁

坡脚锚索桩,以上锚索地梁

路下锚索抗滑桩,路上锚索框架

锚索框架与地梁结合

锚索框架

两排抗滑桩与锚杆框架结合

锚杆框架

六棱砖植草防护

仰斜孔排水

I主动网防落石

二、挡土墙相关技术标准及要求

1、对路肩和路堤墙的均布荷载按可变荷载计,使用中也可以是永久荷载,取qk=10>30KPa

两个等级。(30KPa相当于3吨)

路肩墙路堤墙路望墙

2、挡土墙每间隔10〜20m应设置一道变形缝(或伸缩缝)。当墙身高度不一、墙后变化荷

载较大或地基条件较差时,应采用较小的变形缝间隔。另在地基岩性变化处,墙高突变处

和与其它建(构)筑物连接处应设沉降缝。变形缝宽度为20〜30mm。

图例

I压实粒状填土排土区

密压实回填土

府注压实粒状填土地基

注释

标准普氏击实95%

墙后排水区最小宽度为30cm

提供恻向排水

遵循相关建筑规范

3、墙背填料尽量选用抗剪强度高和透水性强的砾石或砂土。中选用粘性土作填料时,宜渗

入适量的砂砾或碎石;不得选用膨胀土、淤泥质土、耕种土等作填料。

4、加筋体的横截面形式宜采用矩形,当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时,可采用vb>、vc>的形

式,截面尺寸由计算确定。

、土工格栅的强度要250KN/m(80KN/m)

延伸率W5%

需抗腐蚀和酸碱化、抗蠕变

6、碎石排水层:由5〜40mm的中碎和小碎组成,含泥量v3%。碎石排水层假设改为无砂

混凝土,无砂混凝土可以把挡土块联结成一整体。既可以起到排水的功能,又能加强土工

格栅与挡上块的连接强度和增加挡墙的宽度。

7、在正常运行工况下,挡土墙墙前、墙后的水位差可取0.5m~L0m。水位差过大容易发生

管涌和流沙。当水位差较大时,在挡土墙的底板下宜设置垂直防渗体。

8、因较大水位差引起地基的渗透破坏而影响挡土墙的稳定性。这时,需采取措施延长渗

流路径。

管涌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堤防根底上层是相对不透水的粘性土或壤土,下

面是粉沙、细沙,再下面是砂砾卵石等强透水层。在汛期高水位时,由于强透水层渗透水

头损失很小,堤防背水侧数百米范围内表土层底部仍承受很大的水压力。如果这股水压力

冲破了粘土层,在没有反滤层保护的情况下,粉沙、细沙就会随水流出,从而发生管涌。

滤大6F20〜30cm

料小石F20〜瓦m

货横井

t.粗沙20〜30cm

堤身

,排水管

:灌水沙层

沙石反滤围井示意图

一般透木料40〜50cm

艮工织物油层

1次僻井

堤身排水管

发上片A

沙层

土工织物反滤围井示意图

9、土工格栅嵌固在块体中不易搭接,土工布需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10、墙趾顶部的土层厚度不小于200mm

11、在冻土区,当冻结深度W1000时,其埋置深度在冻结深度线以下不小于250mm(弱冻

胀土除外),同时,不小于lOOOmiu。

无砂混凝土

­无砂碎就是粗骨料]碎石)和水泥拌和再一起加水浇注而成,配比由化验室根据需

要配制而成。

•粗骨料分别采用5mm~10mm、10mm~20mm的单一粒级的碎石,严格控制针片状颗

粒。

­无砂混凝土,也叫大孔混凝土,就是裹了一层水泥砂浆的石子,其强度仅仅依靠石

子与石子接触界面的水泥浆的胶结,因此强度一般只有C10或C15

•配制时通常使用单一级配的石子,水泥浆的水灰比要低,太稀时石子裹浆效果不好,

水泥浆的用量不能大,以裹浆后稍有盈余即可,否那么水泥浆会填满下部空隙,影

响透水效果。

动荷载对挡墙的作用

对于重力式挡土墙,假设其墙背填料及位移处于理想状态,土压力在理论上应当是线性分

布的。但对于加筋土挡土墙却不同,墙面板并非刚性整体结构,且挡土墙的侧向位移受到

拉筋的约束,因此,其墙背上压力的分布呈曲线型。实测结果已经证明了这种规律。根据

土力学计算理论,车辆动荷载引起的侧压力沿墙高的分布应是倒梯形的;而主动土压力沿

墙高那么呈三角形分布,因此面板墙受力最大部位为墙高1/2〜2/3之间(图3)。所以设

干的土工格栅强度和布设规律要表达出以上的原那么。

土压力汽车荷载加筋墙所受合力

自嵌式挡墙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虽然外荷载使加筋土体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了竖向应力,

但同时由于拉筋与填料间的摩擦约束作用,也增加了拉筋与填料间的摩擦力,从而更有效

地约束了拉筋位移,因而可以抵消车辆荷载所产生的一局部.蟒向应力。另外当墙后填土顶

面外荷载距墙背到达一定距离时,其大小对挡土墙的侧向土压力影响不大。

L戢宽民

路而

自贬挡土增

lll

加筋土体

顶部有珞面的情况

设置构力柱的做法

在挖方区即无法铺设土工格栅的条件下,挡墙宜设置构力柱来到达挡墙的稳定。

1、在挡墙走向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根钢筋混凝土构力柱,构力柱之间的挡土块所承受

的侧向土压力传给构力柱,构力柱再将力传给根底,根底再将力传给地基,从而将力进

行转移来确保挡墙的稳定。挡土块后面的级配碎石的宽度加大,除了能起到更好的排水

效果以外,能起到缓冲挡墙后面的土压力起到释放土压的作用。

III

H

r

=

高度为2.5m时

构造柱间距为4m

2、另外在挡墙较高时采取间接降低挡墙高度的方法来进行修赁,即在构力柱上设置钢筋混

凝土梁,梁承当梁上挡土块的重量,梁所承当的力转移给构力柱,同时在底层挡土块后

浇筑高L的混凝土,L的大小根据挡墙的高度而定,通过这两种方式来间接降低挡墙的

高度。即假设原先挡墙的高度为H,加固修复后混凝土梁以上挡土块的高度为hl,混

凝土梁以下挡土块的高度即构力柱的高度为h2,hl+h2=H。采取间接降低挡墙高度

后,挡土墙的间接高度为H0=h2-L。通过间接降低挡墙高度后,挡墙的受力更简单、

更趋于平安。

3、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构力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方式,来转移力的作用形式和间接降低挡

墙高度,能够满足经济节约从而到达稳定的目的。

三、地基承载力

1、概叙

(1)地基承载力的概念

(2)如何满足地基设计的条件?

承载力?

变形?

(3)确定承载力的三种方法

载荷试验

理论公式计算

经验方法(标准表格法)

建筑物地基设计的根本要求:

1)稳定要求:荷载小于承载力(抗力)p<pu/Fs=f

2)变形要求:变形小于设计允许值S<[S]

(1)沉降量(2)沉降差

(3)倾斜(4)局部倾斜

载荷试验成果:

p

荷载沉降曲线

s

2、地基破坏的形式

(1)、竖直荷载下地基破坏的形式

☆整体破坏密实砂土,坚硬粘土,浅埋

☆局部剪切破坏土质较软

☆冲剪破坏软粘土,深埋

☆液化饱和松砂

(2)、竖直和水平荷载下地基破坏形式

★外表滑动水平力大

★深层滑动竖直荷载大

地基土的破坏是由于抗剪强度的缺乏引起的剪切破坏,试验研究成果说明,地基的剪

切破坏随着土的性状而不同,一般可分为整体剪切、局部剪切和冲剪等三种破坏形式

a.p-s曲线上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可区分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b.地基内产生塑性变形区,随着荷载增加塑性变形区发展成连

续的滑动面

c.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急剧下沉,并可能向一侧倾斜,

基础两侧地面明显隆起

2.局部剪切破坏地面隆起

破坏线

a.p-s曲线转折点不明显,没有明显的直线段1-------

b.塑性变形区不延伸到地面,限制在地基内部某一区域内

c.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两侧地面微微隆起

3.冲剪破坏

a.p-s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

b.地基不出现明显连续滑动面

c.荷载达到极限荷载后,基础两侧地面不隆起,而是下陷

3、临塑荷载、临界荷载和极限荷载

J四临塑荷载Per

地基极限承载力:地基在发生剪切破坏时的荷载强度

极限状态:

1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的一局部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

时这一特定状态称为结构对于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一般是结构的内力超过其承载能力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一般是以结构的变形、裂缝和振动参数超过设计允许的限值为依据

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确定地基的承载力

一、地基承载力一理论公式法

(一)极限平衡理论

1.平衡方程:

2.极限平衡条件

3.假设与边界条件

(二)普朗特•瑞斯纳承载力公式

1.条形根底地基的滑裂面形状

2.极限承载力pu

二、其它半经验承载力公式

(一)太沙基公式

(二)汉森公式

(三)其它承载力公式

5、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容许承载力f

f<pu/Fs

s4[s]

极限承载力和容许承载力的区别

•极限承载力PU地基到达完全剪切破坏时的荷载

•容许承载力f同时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的荷载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

1.现场试验法: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等。要进行修正。

2.标准公式计算法,不做宽度深度修正

3.根据经验确定承载力特征值,做宽度深度修正

四、地基与根底工程

(天然地基上的浅根底设计)

一、根底设计内容与一般步骤

•相关地质资料的收集

•选择根底类型

•确定根底埋置深度

•确定地基承载力

•设计根底尺寸

•按标准进行强度、变形、稳定性检算

•绘制根底设计图、施工图

•编写设计说明书

•工程概预算

二、天然地基上浅根底的类型

按建材分类

砖根底:

毛石根底:

素混凝土根底:

毛石混凝土根底:I刚性根底

灰土根底:

三合土根底:

钢筋混凝土根底1

从基底面积开展过程分

•A:单独根底:

•B:条形根底:

•C:联梁根底;

•D:交叉梁根底:

•E:片筏根底:

•F:箱形根底:

单独根底一条形根底一交叉梁根底一筏式根底

平板式

梁板式

A:单独刚性根底:

倒置的两边外伸的悬臂梁;在靠近柱边或断面高度突变处容易产生弯折破坏;根底具有一

定的高度,使弯折点产生的拉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

刚性角:b/HWtga(俗称大放脚)

应用:刚性根底按刚性角设计的宽、高一般具有足够的刚度,不需要再做抗弯、抗剪检算。

且材料易得,施工简单、运用广泛。

•a取决于建筑材料

•BWbO+2Htga,对建材为标准

•砖的,墙厚一般为240mm、

•370mm、490mm等。

高度大、体积大、用料多,自重大,一般适合于6层和6层以下(三合土不宜超过4层)

的一般民用建筑物和轻型厂房。

bb0

-B

B:扩展式(柔性)独立根底

•1、一般为钢筋磴根底

•2、适用于柱载荷较大或有偏心作用、地基土层较软弱、地下水位较高、根底埋深又

受到一定限制等情况。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3、根底内部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依靠钢筋承受拉应力,根底可以产生一定的弯曲

而不破坏。

•4、初步厚度确定:

•H=(L—a)m

•m为经验系数,一般取0.3~0.5

独立根底

扩展式根底断面的类型

•阶梯形锥台形杯口形壳体形

•每级台阶300〜500,垫层厚度100,两边伸出100,垫层混凝土C15以上

独立柱下根底

•1、有很多的构造形式,现浇台阶形、现浇锥形、预制杯口形。

•2、杯口形根底又可分为单肢形、双肢形、低杯口、高杯口几种。

•3、计算属于平面应变问题

•4、墙下条形根底和柱下条形根底,排柱条基可以调整不均匀沉降

扩展根底的构造要求:

•1、锥形根底边缘高度一般不小于200mln,

・阶梯型根底的每阶高度一般为300mm〜500mm。

•2、垫层厚度一般为100mm,两边各伸出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取CIO。

•3、底板受力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有垫层时钢筋

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

•4、根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柱下条形根底

•当地基较软弱,为减小柱基之间的不均匀沉降,或柱距较小而载荷较大,使各柱基

底面靠近或重叠时,可在整栋柱下作一条钢筋混凝土底梁,将各单独根底连接成柱

下条形根底。

­柱下条形根底的构造除应参考扩展根底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1、梁高应根据计算确定,一般可在柱距1/4〜1/8范围内选择。

•2、底板厚度不宜小于200mm,当底板厚度小于或等于250mm时,以采用变厚度

底板,其坡度小于或等于1:3。

C:十字交叉梁条形根底:

•1、当单向条形根底的基底仍不能承受上部结构载荷的作用,可以把纵横柱根底均连

在一起,成为十字交叉条形根底。可承受10层以下的民用住宅。

•2、地梁一般设在建筑物的纵向,可增加建筑物的纵向根底刚度。柱下条形根底常用

于框架结构的根底。当根底压缩性很高且载荷较大时,为增加建筑物根底的整体性,

可在纵横墙向均设置柱下条形根底而成为十字交叉条形根底。

•3、条形根底梁顶面和底面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有2〜4根通长配置,且其面积不得

少于纵向钢筋总面积的1/3。

•4、柱下条形根底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采用C20o

D:筏板根底:

•1、一般为等厚度的钢筋混凝土板,整个根底连成一块,适应于土层均匀软弱具有较

硬表层的地基。

•2、分为平板式:等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平板,厚度0・5〜2.5m,

­分不埋式(四周加边梁)和潜埋式(一般做架空地板)

•梁板式:柱距较大时,纵横向柱间设置连接横梁,多层建筑每层增加50mm

•3、墙下筏板根底垫层厚度一般为100mm,筏板配筋除符合计算要求外,纵横方向

支座应尚分别0・15%、0.10%有配筋率的钢筋连通。

E:箱形根底

•1、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纵横交叉梁的隔墙组成的空间结构。

•2、地基软弱、载荷很大、上部结构对变形有严格的限制。隔热、隔潮层。在箱基内

设置非承重内墙可以利用空间又可以利用空气夹层解决“结露”或者“渗漏”现象

•3、施工技术复杂、基坑降水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深基坑支护技术

F:壳体根底

•1、可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房屋柱基和筒形构造物(烟囱、水塔、料仓、高炉等)根底。

很适用于软弱地基及需要大尺寸的扩展基底的情况。

•2、可分为M型组合壳、正圆锥壳、内球外锥组合壳。

•3、节省建材、造价低。

•4、基坑开挖复杂、壳体施工技术高,计算理论未臻完善。但是施工时不必支模,±

方挖运量较少。

三、根底建筑材料的根底知识

1、简单分类:

「天然石料

•矿物质材料:烧土制品

Y无机胶凝材料

混凝土及砂浆等。

'木材

有机质材料:r沥青

I合成高分子材料等

•金属材料:钢铁及各种有色金属材料

2、材料的物理性质

•①比重

・②容重

•③孔隙率

•④吸水性和软化系数

•⑤抗渗性

•⑦材料的耐久性

•⑧材料的导热性

3、材料的力学性质

•变形性质: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

•强度:分为抗压、抗拉、抗剪、抗弯

・对脆性材料:f抗压〉f抗弯〉f抗拉

•对塑性材料:f抗压弋f抗剪弋f抗拉

•根据材料强度的上下划分为假设干个标号

•脆性材料一般按抗压强度划分

•建筑钢那么按照抗拉强度划分

4、常用的根底建筑材料

•①水泥、气硬性胶凝材料

•②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

•③结构钢材及焊接材料

•④建筑用天然石料、石沙、

・⑤木材、人造板材

•⑥砖和其他烧土制品、熔融制品

砂浆简介:

•水泥砂浆:MU2.5、MU5、MU7.5、MU10、MU15

•白灰、水泥混合砂浆:最高MU5

砖砌体:

・普通砖砌成的砌体厚度:

•砌体构件必须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砌式规那么,不得出现连续的垂直贯穿缝。

砖砌体的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丁60uuu,砂浆灰缝厚度不小丁1()山山。

•砌筑类型:实心墙和空斗墙

石料

•1、天然石材:

・2、卵石:

•卵石规格应根本一致,并应无脱层、蜂窝,外形应呈扁平状。呈圆球状、针状、薄

片状及外表特别光滑者不得使用。

•3、毛石

•乱毛石系指形状不规那么的石块;平毛石系指形状不规那么,但有两个平面大致平

行的石块。毛石砌体所用的毛石,包括乱毛石和平毛石,其外形应呈块状,中部厚

度不宜小于15cm(砌挡土墙的毛石,中部厚度不小于20cm)。

•4、料石

•5、混凝土用石子

6、轻集料

7、建筑用砂

水泥

•1、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

硅酸盐水泥。

•2、局铝水泥

・3、火山灰质水泥

•4、矶土水泥

•5、其它品种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白色及彩色硅酸盐水泥、膨胀水泥、I型低碱

度硫铝酸盐水泥及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混凝土:

•1、以水泥、砂及石子为主要原材料,按适当的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物。经过一定时

间的硬化以后形成的人造石材。

•2、水和水泥形成水泥浆是碎中的胶结成分。

•3、特点:随着配合比例的不同,碎可以具有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以满足不同工程

的不同要求。

•4、碎的可塑性、整体性、不透水性和抗冻性。

•5、碎拌合物的和易性:

•6、碎的抗压强度:

・200X200X200的试样,在20℃±3℃相对湿度95%环境中养护28天所得试样的抗

压强度标号。c

氏28=Ax3灰x(--B)

•7、强度标号比照:

・1J10-74(kg/cm2)与GBJ10-89(kpa)对照

75100150200300400500550600

C5.5C8C13C18C28C38C48C53C58

其中:A、B为经验系数,对不同的水泥取不同的值

B灰是水泥标号

C/W是灰水比即水灰比的倒数。一般取1:0.6

8、碎的抗拉强度:保证碎的整体性不产生裂缝,一般仅为R28的7%〜10%,也可

用下式求解:

9、碎的耐久性:

包括抗渗性和抗冻性。抗渗性:28龄期的标准试件在标准试验方法下所能承受的最

大水压力(kg/cm2)o

10、碎中的材料:

水泥:砂:0.15〜5.0mm石子>5.0mm

配合比:G水泥:G砂:G石子=1:2.4:40

混凝土的外加剂

1、减水剂

分为普通型、早强型、缓凝型、引气型

2、早强剂

常见氯盐、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无水硫酸钠、有机胺类及复合早强剂

3、混凝土的防冻剂

复合型、早强型

灰土与三合土

・1、灰土:石灰:粘性土=3:7或者2:8(体积比)

♦2、三合上:石灰:细砂:骨料(碎砖或碎石)=1:2:4或者1:3:6

•3、石灰的熟化:CuO+tCa(OH卜+653Ka

•4、施工步骤及适用条件

•5、强度特点

•6、”捏紧成团,落地开花”

•7、与二灰垫层的区别:石灰+粉煤灰

四、根底埋置深度确实定

1、根本原那么

•①在保证平安可靠的前提下尽量浅埋,降低造价。

•②d至少0.5m以上,防止外界大气、雨水的影响。

•③d—H210cm,防止根底外露。

2、影响根底埋置深度的主要因素

•①建筑物的用途类型、结构类型及载荷的大小和性质

•②地基土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

•③尽量在地下水位之上,水下时基坑排水、坑壁支撑、地下水对建材的侵蚀、对相

邻建筑物的影响

•④承压水地层存在时,必须考虑承压水的作用,基坑开挖后预留足够的地层厚度防

止基坑被冲起,还要注意基坑的渗流破坏可能性

•⑤水流、波浪对根底底部的冲刷破坏作用

•⑥必须核算软弱下卧层的稳定性

五、地基处理根本知识

地基处理: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

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

复合地基:局部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增强体,山增强体和周围

地基土共同承当荷载的土基

当地基为软土、液化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等特殊性岩土时,应对地基妥善

处理。

1、换填垫层法: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

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2、预压法:对地基进行堆载或真空预压,使地基上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

预压法包括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质土、淤泥等饱和粘性土地

抛石法遇到淤泥质的根底,抛石法最简单。抛片石后用砂填缝

3、强夯法: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

的地基处理方法。

通过强夯使土体强制压缩、振密、排水固结和预压变形,从而使土颗粒趋于更加稳固的状

态,以到达消除液化和地基加固的目的。同时夯击还可提高砂土层的均匀程度,减少将来

可能出现的差异沉降。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

土等地基

4、强夯置换法: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形成夯坑,并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

渣等硬粒料,使其形成密实的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

工程

5、砂石桩/碎石桩: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地基中成孔后,冉将碎石、砂或砂石

挤压于已成的孔中,形成砂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并和原桩周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

方法。

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对变形

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砂石桩法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6、振冲法: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的共同作用下,使松砂土层振密,或在软弱上层中

成孔,然后回填碎石等粗粒料形成桩柱,并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振冲碎石桩法

松散砂基的振冲加固可使土体的密实度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建筑物沉

降量。振冲加固根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挤密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振冲器喷出的高压水,使松砂处于饱和状态。在震冲器强

烈高频激振力作用下,松散饱和砂土将处于液化状态,导致土颗粒向低势能转移而重新排

列成稳定状态,同时,在桩孔中强迫填人的粗骨料被进一步挤人土中,使土体密实度增加,

孑」隙率减小,构成密实碎石桩体与被挤密的砂基组成的复合地基,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载力。

(2)排水减压作用。饱和松散砂土在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土体体积趋于收缩,土中超静

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有效应力随之减小。当超静孔隙水压力等于有效应力时,土粒悬浮

在水中,上体失去抗剪强度而液化。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