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目语文年级三时间年月日
课题司马光(第一课时)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
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备课人李鑫备课组长李鑫
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
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
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老师先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听。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
1.请同学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3.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
1.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
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
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3.全班交流。
(1)群儿:很多孩子。这里指小伙伴们。
(2)戏:玩耍。
(3)于:在。
(4)庭:院子里。文中指后院里。
(5)一儿:有个小孩。
(6)登瓮:爬到缸沿上玩。
(7)足跌: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8)没水中:眼看那孩子在水里快要没顶了。
(9)众:别的孩子们。
(10)皆:都。
(11)弃去:跑到外面。
(12)持石: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
(13)击瓮:使劲向水缸砸去。
(14)破之:水缸破了。之,它,指水缸。
(15)水迸:水流了出来。
(16)儿得活: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125
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
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光持石击瓮破之)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学情。)
(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
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
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4)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
(5)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马光在想什么。
⑹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砸缸砸得好!
(7)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说
什么话?
五、品读,读出理解和韵味。
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与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的语气,
敬佩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指名读。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韵味。
3.齐读,读出语气和韵味。
六、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司庭登跌众弃持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师指导写字
“庭”半包围结构,注意“广”作偏旁时,要写得宽大一些,横、撇要长一些。
“登”,上边部分“八”旁,不要写错,看清笔画,下面的“豆”穿插进去,要写
紧凑。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板书设计: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教学反思:
126
科目语文年级三时间年月日
课题司马光(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巩固练习
教学重点积累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词语理解
备课人李鑫备课组长李鑫
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
练习
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V”。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tiedie)没(meimo)水中。众皆(kaijie)弃
去,光持(chici)石击瓮破之,水迸(bengbing),儿得活。
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1)群儿戏于庭。()
(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3)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7
科目语文年级三时间年月日
课题掌声(第一课时)
L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理解生词意思。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和词语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备课人李鑫备课组长李鑫
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课文后大家知不知道,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
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
4.理解词义: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困境:困难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主意。骤然:突然。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英子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英子上台演讲,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
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L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8
科目语文年级三时间年月日
课题掌声(第二课时)
、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
教学目标1
2、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点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
教学难点正确地看待自己。
备课人李鑫备课组长李鑫
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1.英子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段。
2.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
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⑵指名读这句话。
⑶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⑷“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⑹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⑺指名说。
⑻读读这一小节。
(出示:“说也奇怪……”)
(9)英子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
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那就是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
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英子感受到了吗?谁来读一读,让
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5.出示:
129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第一段。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英子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英子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一一(生答:痛苦、
无奈)。齐读。
⑶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一(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英子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
目光里包含着什么?
⑷英子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回顾前面的课文。)
⑸掌声渐渐平息,英子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
想对她说些什么?
6.同学们把要对英子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
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英子内心又是多么的一一(生答:感激)
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英子怎样了?
出示: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
齐读。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一一(生答)英
子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一一(引读)
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
9.后来,英子上了中学,她给“我”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友情……)是呀,当别人需要
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
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把这爱记在心里。以后如果有人遇到
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记住:
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0
科目语文年级三时间年月日
课题掌声(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巩固练习
教学重点积累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词语理解
备课人李鑫备课组长李鑫
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
练习
一、给句子中带下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V二
1.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laolud)下了残疾。
2.老师是刚调(didotiao)来的。
3.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还让同学们教(jiaojiao)她游戏。
二、拼一拼,写一写。
zhangshengshuangtuimomobanji
()()()()
reliejiangshuputongyonggan
()()()()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姿势
()的掌声
()的眼神
()的声音
()的鼓励
()的微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1
科目语文年级三时间年月日
课题灰雀(第一课时)
1.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字。会写"郊、雀、养”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
教学目标外、散步、胸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清段落。
备课人李鑫备课组长李鑫
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
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⑵全班交流。
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
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雀、郊、养、粉、粒、男、或、者。
重点指导:
或: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
诚:左右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城二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
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2
科目语文年级三时间年月日
课题灰雀(第二课时)
1、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目标2、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
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备课人李鑫备课组长李鑫
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
一、复习导入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
2.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
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
a.学生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
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地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
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
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
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3
科目语文年级三时间年月日
课题灰雀(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巩固练习
教学重点积累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词语理解
备课人李鑫备课组长李鑫
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
练习
1.辨字组词。
郊()渣()诚()
效()查()城()
胸()低()惜()
淘()底()蜡()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诚实()坚强()高大()
寒冷()幸福()喜爱()
3.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引起别人的喜爱。()
(2)令人惋惜。()
(3)抬着头向上看。()
(4)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4
科目语文年级三时间年月日
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教学目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
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
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抓住三次环境描写及与之相对应的三次人物描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
备课人李鑫备课组长李鑫
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
一、导入目标。
1.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请同学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27、手术台就是阵地)
2.师口述并用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
么事?
2.默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坚持在火线上抢救伤员的事的?
3.师归纳总结:课文2—4自然段集中讲述了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
抢救伤员的经过,可以合并成为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课文的重点段。
4.指读课文一和五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板书:第一段:⑴第二段:(2—4)第三段:⑸
6.请学生回忆分段的方法,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如下:
⑴通过自读课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⑵找出课文中表现主要内容的段落,即重点段。
⑶思考其它自然段各讲了什么,给课文分段。
7.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分段方法,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板书:先找出重点再分段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事件背景。
指名一人读第一段,其他人思考:通过读这一段,你了解什么?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白求恩的事迹,体会白求恩的伟大精神。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默读课文第二节:用“_____”划出描写战斗情况的句子,用“一”划出描写
白求恩表现的句子。思考:你从中懂得了什么?(板书?情况表现)
(2)集体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读句子抓词语谈体会
①抓住“几发炮弹、小庙前、弹片、烟雾”等词语,体会出战斗形势很紧张。
板书:几发炮弹小庙前弹片烟雾
②抓住“敏捷、十分镇定”等词理解白求恩医术高明、临危不惧、不考虑个人安危
的崇IWJ品质。
135
板书:敏捷十分镇定
(3)教师归纳总结:战斗形势这样紧张,白求恩时刻处于危险之中,但他心中只有伤
员,坚守在手术台前是那样镇定从容。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读。
(6)打出投影,总结学法。
一读了解内容
二找重点词语
三议深入理解
四读体会感情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⑴第三自然段采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形式学习。
①学习这自然段主要抓下语句:
情况:敌机不断吼叫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
表现:低下头继续做手术
板书以上语句。
②重点指导学习理解白求恩说的四句话。
指名学习角色读卫生部长与白求恩的话。理解:上级命令,甚至恳求白求恩撤走,
白求恩完全可以服从命令,但他为了给伤员做手术,坚决不走。
默读、指名读、齐读、反复读白求恩说的四句话,思考:白求恩为什么不肯走?
引导学生体会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事业的伟
大的精神。
③指导学习读这一自然段。
(2)第四自然段自学后讨论交流。
抓以词语并板书:
情况:一连几发、落下瓦片、布帘烧着
表现:仍然、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
3.整体感知全段内容。
指读第二大段,思考:二、三、四自然段是怎样连起来的,说明了什么?
板书: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齐读这一段,思考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六、师总结全文,生带着对白求恩的崇敬之情,再次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6
科目语文年级三时间年月日
课题口语交际请教(第一课时)
1.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引导学生懂得请教别人,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
要有礼貌。
别人向你请教时,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教学目标2.
3.让学生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如何得到别人的帮忙;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及
时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引导学生懂得请教别人时,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别人向你请
教学重点
教时,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备课人李鑫备课组长李鑫
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这时,
我们不妨请教一下别人,听听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请他们帮忙提出解决这件事的建
议。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口语交际一一请教。
二、交流注意的问题。
要向别人请教问题,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L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
a.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b.不管别人是否能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
C.别人向你请教,你无法解答别人的问题时,也要有礼貌的回应。
d.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三、互相请教。
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向别人请教一下吧,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把你的问题说
清楚哦!
1.全班交流,师聆听指导。
2.汇报。
四、全班交流、评价。
1.选派几组讲得好的同学进行汇报。
2.全班进行评价。
五、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7
科目语文年级三时间年月日
课题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第一课时)
1.通过回忆平时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熟悉的事情,丰富习作素材,激
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2.密切联系读写,使学生掌握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的方法,领悟写事作文
的一般规律。
3.培养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备课人李鑫备课组长李鑫
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
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像下面这些快乐而又难忘的场面。(课件出示图片)
培根说过“把快乐告诉别人,你就能得到双倍的快乐”。这节课,我们就打开心扉,
释放心中的快乐,一起来说一说你玩得最开心又难忘的一天,好吗?
二、畅所欲言,释放快乐。
1.回忆快乐。
大家玩得开心的时候有很多,请你好好回忆一下那难忘的一幕吧。
2.分享快乐。
下面我们就把自己玩得最高兴的事情告诉大家吧。
3.相互启发,小组交流。
三、指导构思,点拨写法。
1.交流一组特点鲜明的记事文章,畅谈读后的感受。
2.指明交流,启发思路。
3.启发领悟,指导写法。
(1)有一个吸引人的题目。
(2)多种开头的写法,灵活运用。
⑶掌握有序的表达方法。(顺序、倒叙)
⑷选择表达的顺序,列出习作提纲。
(5)指导写作。
四、学生起草,完成初稿。
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五、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8
科目语文年级三时间年月日
课题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第二课时)
1.通过回忆平时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熟悉的事情,丰富习作素材,激
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2.密切联系读写,使学生掌握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的方法,领悟写事作文
的一般规律。
3.培养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备课人李鑫备课组长李鑫
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
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要求我们把玩得最开心、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
2.选定内容:确定好习作内容,是写帮助别人,还是写一起玩滑梯,还是写一次
郊游……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前后呼应、开门见山。
5.结构顺序:可以开门见山式的开头,然后具体写事情发生的始末,最后点题。
那次玩得真高兴
①童年如同一场五彩斑斓的梦,在每个人的童年中,一定会发生不计其数开心的事,
我也不例外。
②那是一天阳光明媚的早上,小鸟站在枝头歌唱。③我和妈妈拿了一个沙包和一只
粉笔便出了门。我们用粉笔在地上划了几个方块,准备玩跳房子。
④我把沙包扔进了第一个方块,然后身轻如燕地接连跳过了第一个和第二大方块,
又跳进了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一一返回时,跳过第二个方块时,我先稳住身子,慢
慢地弯下腰,捡起沙包来,再跳回起点。这样跳了几个来回,我真的很累。由于我心里
着急,结果没有瞄准,扔出了方块,只好把沙包递给妈妈。我“悲喜交集”,高兴的是
我可以休息一会儿,不高兴的是,只要妈妈一上,我胜利的机会几乎就要消失。我心里
默默的祈祷:老天爷,赶快让妈妈扔不准吧!老天爷好像听到了我的“祷告”。这一轮,
妈妈果然没扔着。我站在起点,静下心来,瞄准方块,一扔。后面几次,我全部都扔进
了方块。
⑤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这就是我玩得最
开心的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9
科目语文年级三时间年月日
课题语文园地(第一课时)
1.通过交流平台,学习默读的方法。
2.识字加油站认识并积累和“目”有关的字,积累识字方法。
教学目标
3.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会给词语分类积累生活经验。
4.积累有关友善的名句。
教学重点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会给词语分类并积累生活经验。
教学难点积累有关友善的名句。
备课人李鑫备课组长李鑫
教学过程评议与附记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2.小组学生交流:自己在平时是怎样默读的?
3.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板书:默读:不发声不指读注意速度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4.了解默读的好处和适用范围。
三、识字加油站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1.学生自由读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山煤国际井下操作技能人员招聘150人(山西)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5年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新版
- 2024-2025新入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A卷
- 2025简约式门面房屋租赁合同样本
- 2025融资租赁合同金融范本
- 2025授权融资合同范本
- 就业协议书失效
- 2025企业实习生合同
- 2025餐饮服务承包合同范本
- 2025装饰装潢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装维智企工程师(三级)复习模拟100题及答案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昆明输油气分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 停送电培训课件
- 医院培训课件:《核心制度-护理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 解题秘籍05 圆的综合问题(9种题型汇-总+专题训练)(解析版)-2025年中考数学重难点突破
- 无线网络施工方案
- 美学《形象设计》课件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单片机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 交通信号系统红绿灯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DB14∕T 2024-2020 出口水果包装厂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