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①
男儿何不带吴钩②,收取关山五十州③?
请君暂上凌烟阁④,若个⑤书生万户侯?
[注]①李贺:唐代诗人。②吴钩:一种刀刃呈弯曲形的佩刀。③五十州:指当时被
藩镇所占领割据的山东及河南、河北五十余州郡。④凌烟阁:唐代旌表功臣的股阁。
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绘长孙无忌等二
十四人画像于凌烟阁。⑤若个:哪个。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J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两诗的诗人虽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但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请做简要分析。
2.赏析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种菊吟
[宋]金朋说
众卉竞春妍,
芬芳无彼此。
霜寒摇落时,
独秀何如①尔。
[注]①何如:怎么样,用反问语气表示胜过。
3.由岑参诗句中“九日”“”等词,可见诗人是在节写的。
4.两首诗都写到菊花,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5.古诗鉴赏
根据下面提示,填写赏析的卡片。
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行
[唐]李益[唐J陈羽
回乐烽前沙似雪,海畔风吹冻泥裂,
受降城外月如霜。梧桐叶落枝梢折。
不知何处吹芦管,横笛闻声不见人,
一夜征人尽望乡。红旗直上天山雪。
[意象之美]“沙似雪”“月如霜”两个[意象之美]②
意象,描绘出了凄神寒骨、亘古宁[声情并茂]高亢瞭亮的笛声传来,却不见吹笛
静的边城夜景。之人。在白雪映衬下,一行红旗向雪山之巅移
[声情并茂]①___________________动。可见行军战士昂扬的斗志。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淮上与友人别
[唐]李白[唐]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扬子江头杨柳春,
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数声风笛离亭①晚,
随君直到夜郎西。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①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
亭”。
6.表现手法
两首诗都是写离愁别绪的,但诗的表现手法不同,李白的诗偏重_____________,表
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的诗则,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7.两首诗都写到了“杨花”。试分析这一意象在诗歌中的深意。
8.简析郑谷这首诗在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齐安①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三)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②中。
[注]①齐安:今湖北省黄冈黄州一带。842年,杜牧谪迁外放为黄州刺史。②碧伞:
荷叶。
9.说意象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时刻的景色,均以荷花与为诗歌的主要意
象。
10.悟诗情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甲]岁暮①到家
[清]蒋士锋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②。寒衣③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①岁暮:年终。②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③寒衣:御寒之衣。此句
用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诗意。
[乙]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①迟迟归。谁言寸草②心,报得三春
晖③。
[注]①意恐:心里很担心。②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儿女。③三春晖:春天灿烂的
阳光,指慈母之恩。
11.两首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都体现了母子深情。
[甲]诗是写时候真挚而复杂的感情,[乙]诗是写时候深沉
的母爱。
12.[甲]诗中的“低回”是指思绪回旋环绕,写出了诗人
的心理。[乙]诗中用“"与“"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
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亲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天净沙•秋思
阮]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①别母河梁②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①搴帷:掀起室内的帷幕,这是诗人出门的动作。②河梁:是指河上的桥,它
在古诗中常用来指代送别之地,源于李陵的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13.甲)诗一个“秋”字,特别有意味。既写出环境的凄凉、萧索,又烘托了游子惆怅的心
情。(乙)诗中的“白发愁看泪眼枯”一句中最为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说说你的理解。
14.(甲)诗“断肠人在天涯”直接写出了游子惆怅失落的心情。(乙)诗以“此时有子不如无”
作结,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各题。
白朴是著名元曲作家,他曾作《天净沙・春》《天净沙•夏》《天净沙・秋》《天净沙・冬》
小令四
首,下面是其中的两首。
天净沙△天净沙・B
云收雨过波添,孤村落日残霞,
楼高水冷瓜甜,轻烟老树寒鸦,
绿树阴垂画檐一点飞鸿③影下。
纱厨藤簟①,青山绿水,
玉人罗扇轻绿②。白草红叶黄花。
[注]①簟(diAn):竹席。②绿(jian):双丝的细绢。③飞鸿:天空中的大雁。
15.请根据诗歌内容,补写题目。
A.
B.
16.请结合知识卡片,选择其中一首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知识卡片
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
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17.以下两首诗都写到“月”这一意象,但表达的感情却不同,请分析第二首诗歌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颂钓者
[唐]李白[唐]德诚禅师
杨花落尽子规啼,千尺丝纶①直下垂,
闻道龙标过五溪,一波才动万波②随。
我寄愁心与明月,夜静水寒鱼不食,
随君直到夜郎西。满船空载月明归。
[注]①丝纶:指钓鱼所用的钓丝。
②波:指涟漪。
(借月抒情)诗人和王昌龄天各一方,但明月当(借月抒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千里共赏,诗人把明月看成友好的使者,
让明月把自己的愁绪带到夜郎,表达诗人对友
人的思念和关心。
小贴士
意象: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诗歌中,借助“月亮”抒发怀人感情是一种常见的
手法,但不是所有的“月亮”都用来抒发这一情感。
阅读下面古诗歌,回答各题。
天净沙•秋思
阮]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江上
[元]张可久
嗤嗤①落雁平沙,依依孤鹫②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注]①嗤(y6ng)口邕:雁叫声。②鹫(wii):野鸭子。
18.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第二首元曲所展现的画面。
19.借景抒情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鹫残霞”描绘的景象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0.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
雨后池上
[宋]刘放
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乙)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概括意象]
(甲)诗的前两句用“水面平”"”等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之美。(乙)诗的前两
句选择象征春色的来写春景,将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进行对比。
[感悟诗情]
甲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来写春景,以“雨
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
情。
21.古诗赏析
意象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情意,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所传达的感情又不尽相同,阅
读下面古诗,完成相关任务。
九月十日即事寒菊
[唐]李白[南宋]郑思肖
昨日登高罢,花开不并百花丛,
今朝更举觞。独立疏篱趣未穷。
菊花何太苦,宁可枝头抱香死,
遭此两重阳?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诗歌写了“菊”赏析:诗歌写了“菊,,在枝头凋零枯萎,却不随风飘零,表达
在重阳时节两度被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的悲苦遭遇,表达
7____________
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2.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3.诗句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4.“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可谓“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请从词语运用角度
分析诗人的“悲痛之意”。
2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
要赏析。
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6.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27.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
句,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8.如果把“古道西风瘦马”中“瘦马”改为“骏马”好不好?为什么?
29.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这首小令的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0.阅读下面反映儿童玩耍生活的诗歌,完成小语和小文的谈话。
宿新市徐公店
侏]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语:杨万里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我很喜欢读。
小文:是啊,比如这首诗歌,我们可以从前两句中“"""等词看
出,诗歌中的季节是春季。
小语:诗里面的“追黄蝶”的儿童也很有趣。你能描绘出“黄蝶”飞入菜花后,儿童的心
理活动吗?
小文:可以啊,他心里可能是这么想的:“
小语:对啊对啊,这样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儿童的形象。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九日行微山亭
[唐]岑参②
[南朝]江总①
强欲登高去,
心逐南云逝,
无人送酒来。
形随北雁来。
遥怜故园菊,
故乡篱下菊,
应傍战场开。
今日几花开?
[注]①江总:南朝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
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31.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什么?这
两首诗分别写了节日中的什么习俗?
32.金圣叹说:“须知文到妙处,纯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两首诗都采用了虚实结
合的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甲]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乙]宿建德江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孟浩然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移舟泊烟渚①,日暮客愁新。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①烟渚(zhti):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33.这两首诗作者的立足点都是在舟中,但时间却有不同,[甲]诗是
[乙]诗是o
34.[甲][乙]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你是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出来的?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定林①所居二月四日作②
[宋]王安石[宋]陆游
屋绕湾溪竹绕山,早春风力已轻柔,
溪山却在白云间。瓦雪消残玉半沟。
临溪放艇倚山坐,飞蝶鸣鸠俱得意,
溪鸟山花共我闲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35.《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高的特点;《二月四日作》
通过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36.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做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日郊外
[宋]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37.诗词有音韵之美。吟咏诗词,琢磨韵脚,可以发现《春日郊外》为,感
情基调O
A.开口音
B.闭口音
C.低沉
D.明朗
小贴士
汉字读音因韵母不同,有开口音和闭口音。发音时,口型是张着的音,叫开口音;
反之,为闭口音。
38.诗歌最后一句写到“茫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9.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作者概括叙写自己被贬多年的遭遇:“凄凉地”一词饱含无限艰辛,“弃
置身”言明自己被放逐。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
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B.颔联中,作者使用了“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写出了自己遭贬归来之后的感
慨: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中“沉舟”与“病树”形成对比,“千帆”与“万
木”形成对比。这一千古名句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精神,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
哲理。
D.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0.这是一首酬答赠言诗,是刘禹锡和(填姓名)扬州相会时所作。
41.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分别从诗人的思想感
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诗歌鉴赏
行路难•其一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但诗人在悲愤中不乏
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
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
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
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43.诗歌用“”和“”作喻,说明诗人的仕途之路受到阻塞,其济世安
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4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说理由。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5.大雁是候鸟,秋天南去,春天北归。诗人身在江南,他想托大雁,
这表达出他的之情。
46.“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从两处画线诗句中住洋基:,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①
男儿何不带吴钩②,收取关山五十州③?
请君暂上凌烟阁④,若个⑤书生万户侯?
[注]①李贺:唐代诗人。②吴钩:一种刀刃呈弯曲形的佩刀。③五十州:指当时被
藩镇所占领割据的山东及河南、河北五十余州郡。④凌烟阁:唐代旌表功臣的股阁。
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绘长孙无忌等二
十四人画像于凌烟阁。⑤若个:哪个。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J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两诗的诗人虽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但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请做简要分析。
2.赏析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答案】L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及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和
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愤懑。
2.“风吹雨”三个字照应诗题,既是自然界的风雨声,又象征南宋风雨飘摇的统治。这
两句话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显得自然而巧妙。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
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课内外古诗对比分析。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情感。结合
关键字、手法等分析。
(2)本题考查古诗手法赏析。从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角赏析。注意抒情
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修辞包括常考的比喻、拟人、借代、反问、设问等;表
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
应,反衬,烘托,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
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等。答题结合古诗内容,分析即可。
【李诗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
十州?
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陆诗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
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
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李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
酣畅地表达出来了。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
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
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
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陆诗是作者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表明陆游投身抗战、
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
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故答案为: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及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壮
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愤懑。
2.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
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表达的情感是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
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故答案为:“风吹雨”三个字
照应诗题,既是自然界的风雨声,又象征南宋风雨飘摇的统治。这两句话通过风雨把现
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显得自然而巧妙。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
望。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种菊吟
[宋]金朋说
众卉竞春妍,
芬芳无彼此。
霜寒摇落时,
独秀何如①尔。
[注]①何如:怎么样,用反问语气表示胜过。
3.由岑参诗句中“九日”“”等词,可见诗人是在节写的。
4.两首诗都写到菊花,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3.登高;重阳
4.岑诗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寂寞盛开之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金
诗通过菊花与百花的对比,表达了对菊花不畏寒霜傲然独秀品性的赞美。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
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
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
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
俗,因此从诗中的“登高”“菊”等词语可以知道这首诗写了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
故答案为:登高;重阳
4.本题考查对诗词思想感情的掌握。《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
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
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从内容上看,诗人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百姓疾
苦的关切。《种菊吟》通过菊花和百花的对比,表达作者对菊花傲立风霜,高风亮节的
赞美。
故答案为:岑诗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寂寞盛开之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
渴望;金诗通过菊花与百花的对比,表达了对菊花不畏寒霜傲然独秀品性的赞美。
5.古诗鉴赏
根据下面提示,填写赏析的卡片。
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行
[唐]李益[唐J陈羽
回乐烽前沙似雪,海畔风吹冻泥裂,
受降城外月如霜。梧桐叶落枝梢折。
不知何处吹芦管,横笛闻声不见人,
一夜征人尽望乡。红旗直上天山雪。
[意象之美]“沙似雪”“月如霜”两个[意象之美]②
意象,描绘出了凄神寒骨、亘古宁[声情并茂]高亢噫亮的笛声传来,却不见吹笛
静的边城夜景。之人。在白雪映衬下,一行红旗向雪山之巅移
[声情并茂]①___________________动。可见行军战士昂扬的斗志。
【答案】丝丝芦管声不知从何而起,征人思乡,夜不能寐。体现了军士思乡心切。;“冻
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两个意象连用,描绘出天气冷而严酷的边关风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与思想情感。依据诗歌的内容“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①丝丝芦管声不知从何而起,征人思乡,夜不能寐。体现了军士思乡心切。
②“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两个意象连用,描绘出天气冷而严酷的边关风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
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
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淮上与友人别
[唐]李白[唐]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扬子江头杨柳春,
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数声风笛离亭①晚,
随君直到夜郎西。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①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
亭”。
6.表现手法
两首诗都是写离愁别绪的,但诗的表现手法不同,李白的诗偏重,表
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的诗则,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7.两首诗都写到了“杨花”。试分析这一意象在诗歌中的深意。
8.简析郑谷这首诗在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答案】6.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7.杨花,一是暮春景色,古人云“伤春悲秋”,暮春总是给人韶华易逝、好景不常在的
凄凉感受;二是漫天杨花飘零,也容易让作者和读者产生天涯飘零的孤独之感。
8.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
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使临行分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
北异途的深深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的表达。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诗的表现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
铺垫、设置悬念、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埋下伏笔、借景(物)
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正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⑵本题考查意象及意象含义。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
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⑶本题考查抒情手法,抒情手法有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等方法。
6.本题考查诗的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李白的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后两句抒情。人
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
夜郎。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
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
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郑谷诗前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
离,淡淡几笔,像一幅清新秀丽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
着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
所以说“愁杀渡江人”。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
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
着别离的《折杨柳》。
7.树木,飘忽不定,如远行之人二是杨花如絮,漫天飞舞,像诗人心头滋长的愁绪;
三是杨花像柳絮,古人折柳赠别,所以杨花自然也就成为离愁别恨的代名词。李白诗中
的杨花给人漂泊之感,郑谷诗里的杨花则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无边愁绪,这两首
诗都通过杨花表达了离愁别恨。
8.本题考查抒情手法。本诗一、二句使用“杨柳..•杨花”等词,借“柳”、“留”谐音,抒写
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齐安①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三)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②中。
[注]①齐安:今湖北省黄冈黄州一带。842年,杜牧谪迁外放为黄州刺史。②碧伞:
荷叶。
9.说意象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时刻的景色,均以荷花与为诗歌的主要意
象。
10.悟诗情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做简要分析。
【答案】9.傍晚;西风
10.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
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
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意象的理解。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
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主旨情感类(思想感情)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
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
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
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
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9.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意象的理解。由第一首诗中的“落日”可知,所写是傍晚时的
景色。由第二首诗中的“入暮”可知,所写也是傍晚时分的景色。两首诗中都有“西风”一
词。据此可作答。
10.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杜诗:杜牧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此时受到排挤,
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他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风荷
“相倚”“回首”之状,似若有情,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
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
杨诗:拟人,用荷花的“深藏”的娇羞之态,似是“愁热”,实则写出自己深感余热盈怀,
表现了诗人怜爱与欣喜喜悦之情,富有生活情趣,活泼雅致。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甲]岁暮①到家
[清]蒋士铃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②。寒衣③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①岁暮:年终。②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③寒衣:御寒之衣。此句
用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诗意。
[乙]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①迟迟归。谁言寸草②心,报得三春
晖③。
[注]①意恐:心里很担心。②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儿女。③三春晖:春天灿烂的
阳光,指慈母之恩。
11.两首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都体现了母子深情。
[甲]诗是写时候真挚而复杂的感情,[乙]诗是写时候深沉
的母爱。
12.[甲]诗中的“低回”是指思绪回旋环绕,写出了诗人
的心理。[乙]诗中用“”与“"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
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亲情。
【答案】11.游子归来;游子远行
12.出外谋生,没能照顾母亲的愧疚(自责);线;衣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把握诗词内容的能力。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
象来分析诗歌,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2)本题考查学生解释诗歌中重点词语意思的能力。这题不难,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
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题目要求和课文注释就能很好答题。
11.此题考查把握诗词内容的能力。
《岁暮到家》是清代诗人蒋士铃所写的一首诗。该诗是一首表现骨肉亲情的诗作。诗中
通过描述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游子吟》
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
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
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故答案为:游子归来游子远行
12.本题考查学生解释诗歌中重点词语意思的能力。
[甲]诗最后两句写儿子心中惭愧自己没有尽到孝敬母亲的责任,不敢向母亲诉说那一路
的风尘,这里通过直抒诗人的惭愧心情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情。在慈爱的母亲面前,诗
人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另一方面也感到十分内疚,由于
自己出门在外未能在母亲膝下承欢尽孝,深感未尽到人子的责任,从而辜负了母亲的拳
拳之心。因此,不敢诉说自己旅途的艰辛。
[乙]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
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
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故答案为:出外谋生,没能照顾母亲的愧疚(自责);线;衣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天净沙•秋思
阮]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①别母河梁②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①搴帷:掀起室内的帷幕,这是诗人出门的动作。②河梁:是指河上的桥,它
在古诗中常用来指代送别之地,源于李陵的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13.甲)诗一个“秋”字,特别有意味。既写出环境的凄凉、萧索,又烘托了游子惆怅的心
情。(乙)诗中的“白发愁看泪眼枯”一句中最为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说说你的理解。
14.(甲)诗“断肠人在天涯”直接写出了游子惆怅失落的心情。(乙)诗以“此时有子不如无”
作结,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3.“枯”字。这个字生动地写出了老母亲那哭干了泪水的眼睛正忧虑地注视着
自己。依恋母亲之情,愧为人子之心,都从“枯”字流露出来。
14.“此时有子不如无”是作者离别之际生发的感慨,既揭示了老母心中难以名状的哀怨
和悲怆,也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和伤痛。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
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
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答题时,先要解词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
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词语放回到诗句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
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
合解读。
13.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炼字。
“白发愁看泪眼枯”意为:母亲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其中的“枯”
字最为传神。儿子即将远行,母亲因为牵挂儿子而哭干了泪水。一个“枯”字,生动形象
地刻画了老母亲离别之时的伤感情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之情。临别之际,作者
转头回望,看见母亲的苍苍白发,枯干泪眼。母亲年老,自己却不能侍奉,反而要远行,
让母亲担忧,心中愧疚与对母亲的依恋油然而生。
故答案为:“枯”字。这个字生动地写出了老母亲那哭干了泪水的眼睛正忧虑地注视着
自己。依恋母亲之情,愧为人子之心,都从“枯”字流露出来。
14.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情感。
“此时有子不如无”,是诗人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为了生活,自己不仅无法让年迈的老
母亲安享温暖幸福,还将她独自留在了风雪中的柴间前,这样的儿子岂不是不如没有?
短短七个字,既揭示了老母心中难以名状的哀然和悲枪,也十分直切地择写出诗人内心
无法抑制的内痛和伤痛,字字如锤,敲击着读者的心,令人不忍卒读,它已经不是一般
音义上的爱母之心,恋母之情,而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正义控诉,对所有无依,无靠,
无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老子女的严厉谴责。
故答案为:“此时有子不如无”是作者离别之际生发的感慨,既揭示了老母心中难以名
状的哀怨和悲怆,也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和伤痛。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各题。
白朴是著名元曲作家,他曾作《天净沙・春》《天净沙・夏》《天净沙・秋》《天净沙・冬》
小令四
首,下面是其中的两首。
天净沙A天净沙・B
云收雨过波添,孤村落日残霞,
楼高水冷瓜甜,轻烟老树寒鸦,
绿树阴垂画檐一点飞鸿③影下。
纱厨藤簟①,青山绿水,
玉人罗扇轻绿②。白草红叶黄花。
[注]①簟(dig:竹席。②缴jiM):双丝的细绢。③飞鸿:天空中的大雁。
15.请根据诗歌内容,补写题目。
A.
B.
16.请结合知识卡片,选择其中一首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知识卡片
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
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答案】15.夏;秋
16.示例A:云收雨霁,流水波添,雨过天晴,楼也显得比平时高,水散发着凉爽的气
息,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甜了,绿树的树荫一直垂到画檐。纱帐中的藤席上,一
个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的芳龄女孩,静静地消受着宜人的时光。通过这些景物,描
绘了一个静谧、清爽的情景,表达作者恬静、悠闲的心情。.示例B:前三句,黄昏如
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淡淡,炊烟袅袅,几只归巢的寒鸦,静静地
站立在老树枝头。忽然,一只哀鸣的孤鸿,在天边晚霞影里远远地飞翔,渲染出一派深
秋凄凉之景。后两句,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草绵绵,红叶片片,黄花朵朵,在暮色
中,这些明丽的色彩,为这萧杀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作者心情由悲愁到开朗平
和愉悦的转变,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
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
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
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一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
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
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15.根据第一首小令中的“瓜甜”“绿树阴”“罗扇轻绿”可知所写的是夏季景色,故应填“夏”。
根据第二首小令中的“老树”“寒鸦”“白草”“红叶”“黄花”可知所写的是秋季的景色,故应
填“秋”。
故答案为:A夏,B秋。
16.本题考查赏析作者的感情,属于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第一首写夏季景色,夏季雨后,云气收敛,水波骤长。楼也显得比平时高了一些。河水
散发着凉气,西瓜因为吸收了水气,显得更甜了。浓密的树阴一直垂到了檐角。一位女
子,身穿纱衣,小扇轻摇,看着雨后美景,一派悠闲惬意的时光。通过这些景物描写,
描绘了一幅静谧、清爽的场景,传达出作者轻闲惬意、悠然自得的心情。
第二首写秋季景色。红日西坠,残霞如血,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村庄。炊烟袅袅,几只
乌鸦栖息在一株苍老的树上。一只孤独的大雁哀鸣着飞过晚霞。这些景象渲染了秋季凄
凉的氛围。后两句描写青山绿水,白草连绵,红叶胜火,菊花怒放。又为这肃杀的秋景
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作者的心境也由愁苦变得开朗积极起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
喜爱之意。
故答案为:
示例A:云收雨霁,流水波添,雨过天晴,楼也显得比平时高,水散发着凉爽的气息,
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甜了,绿树的树荫一直垂到画檐。纱帐中的藤席上,一个身
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的芳龄女孩,静静地消受着宜人的时光。通过这些景物,描绘了
一个静谧、清爽的情景,表达作者恬静、悠闲的心情。
示例B:前三句,黄昏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淡淡,炊烟袅袅,
几只归巢的寒鸦,静静地站立在老树枝头。忽然,一只哀鸣的孤鸿,在天边晚霞影里远
远地飞翔,渲染出一派深秋凄凉之景。后两句,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草绵绵,红叶
片片,黄花朵朵,在暮色中,这些明丽的色彩,为这萧杀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
作者心情由悲愁到开朗平和愉悦的转变,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17.以下两首诗都写到“月”这一意象,但表达的感情却不同,请分析第二首诗歌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颂钓者
[唐]李白[唐]德诚禅师
杨花落尽子规啼,千尺丝纶①直下垂,
闻道龙标过五溪,一波才动万波②随。
我寄愁心与明月,夜静水寒鱼不食,
随君直到夜郎西。满船空载月明归。
[注]①丝纶:指钓鱼所用的钓丝。
②波:指涟漪。
(借月抒情)诗人和王昌龄天各一方,但明月当(借月抒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千里共赏,诗人把明月看成友好的使者,
让明月把自己的愁绪带到夜郎,表达诗人对友
人的思念和关心。
小贴士
意象: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诗歌中,借助“月亮”抒发怀人感情是一种常见的
手法,但不是所有的“月亮”都用来抒发这一情感。
【答案】鱼儿未上钩,钓者在明月照耀下空船而归。表达了作者对钓者豁达开朗、积极
乐观心态的羡慕之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
《千尺丝纶直下垂》是唐代僧人德诚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垂钓比喻领悟禅机,
抒发了诗人在求道过程中的种种曲折与心得,同时也体现出了诗人深厚的禅学造诣。
第四句"满船空载月明归“:虽未得鱼,空船而回,却也载满了皎洁的月光,与我相伴同
行。其实禅师意不在鱼而在人、法双泯,常寂常照的大用。我见、我所见既破,能所双
忘,智如不二,当然是“无智亦无得“。勉强饶舌,下一转语:“满船空载月明归”,何妨
“以无所得,得无所碍”!只要会得“随顺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是空花”。那“百花丛中过,
片叶不沾身”,“竹影拂阶尘不动,月华穿底水无痕”的本地风光即显露无遗。
故答案为:鱼儿未上钩,钓者在明月照耀下空船而归。表达了作者对钓者豁达开朗、积
极乐观心态的羡慕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
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
综合解读。
阅读下面古诗歌,回答各题。
天净沙・秋思
阮]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江上
[元]张可久
口邕口邕①落雁平沙,依依孤鹫②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注]①嘴(y6ng)口邕:雁叫声。②鹫(wii):野鸭子。
18.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第二首元曲所展现的画面。
19.借景抒情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鹫残霞”描绘的景象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川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天津市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it推动商业变革》课件
- 大匠文化精神课件(增)
-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课件
- 【物理课件】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课件
- 江苏省无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大全【职员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收录大全【员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收录大合集人事管理篇
- 2024年铝锭购销的合同双方信息登记表
-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 2024版智能硬件产品研发合作协议3篇
-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草地调查规划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东北农业大学
- 乘风化麟 蛇我其谁 2025XX集团年终总结暨颁奖盛典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真题
- GB/T 19752-202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 儿童文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丽水学院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 GB/T 9119-2010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