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祝融八姓”之说出自《国语·郑语》,是指姓己、董、彭、曹、芈等八个分布在今河南中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及淮水流域、江汉流域的族群,他们均把祝融作为自己的祖先。“祝融八姓”的出现()A.动摇了周天子统治地位 B.导致分封制走向崩溃C.体现了同源共祖的观念 D.反映了社会转型趋势【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作用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姓己、董、彭、曹、芈等八个分布在今河南中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及淮水流域、江汉流域的族群,他们均把祝融作为自己的祖先”可知,八个分布区域不同的姓氏都把自己当做祝融的后裔,认可同一个祖先,因此体现了同源共祖的观念,C项正确;“祝融八姓”的出现主要是体现了同源共祖的观念,和动摇周天子的统治无关,也没有导致分封制走向崩溃,排除AB项;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进步、生产结构的变化等方面,“祝融八姓”的出现体现的是同源共祖的观念,和社会转型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2.下表所示内容,集中反映的是()史书记载《汉书·食货志》战国李悝认为“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规定“使黔首(农民)自实田(自己呈报自有土地)”《汉书·食货志》西汉晁错曾说“今农夫五口之家”A.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小农经济的耕作方式C.庄园经济的封闭性 D.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涉及了家庭的基本模式和生存方式,可以看出是规模较小,占有一定的土地进行耕种,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耕作方式,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不符合此时阶段特征,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不是庄园经济,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基本没有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3.唐代御史台定期派监察御史分察天下诸道。监察对象除官员外,还包括“民”,同时兼顾发展生产、保障赋税、增加户口、发现人才等方面。由此可知,唐代监察御史的活动()A.导致监察与行政一体化 B.避免了地方行政失误C.加剧了外重内轻的现象 D.推动了社会治理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题意可知,唐代的监察御史除了监察官员,还对有关民生的内容予以关注,有助于发现社会问题,从而推动社会治理的发展,D项正确;监察御史关注社会民生并不代表唐代监察与行政一体化,排除A项;这些活动有助于发现问题,但不一定能够避免地方行政失误,排除B项;“外重内轻”是指重视对外关系,放松内部强化,这些活动不会加剧外重内轻的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4.下图为南宋都城临安城的平面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南宋时期()A.南方经济地位日益凸显 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都城设计注重礼制要求 D.“市”突破了时空限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南宋临安城的设计可以看出是沿河而建,利于经济发展,政治集权特点不突出,且皇城周围娱乐场所瓦子分布较多,可见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B项正确;主要临安城的平面图得不出南北经济地位的比较,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都城设计注重礼制要求,排除C项;从临安平面图,不能看出突破了时间限制,排除D项。故选B项。5.王阳明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是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这主要是因为阳明心学()A.存学术门槛 B.具有政治功用C.强调个人心性 D.宣扬离经叛道【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依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王阳明的心学强调“良知”的作用,方法论是知行合一,实际蕴含个性,强调个人心性,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王阳明的思想存在学术门槛,排除A项;材料探讨的是王阳明心学在士林和后期影响大的原因,其思想未得到官方的认可,不能体现具有政治功用,排除B项;理学不属于离经叛道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6.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洋行在中国的增多,许多华商对外国股票的认购也渐趋踊跃,甚至有的洋行因“买股份之人多为华商”,乃至该行虽为外国公司,“亦只有此名而已”。这反映出当时()A.国内投资环境亟须改善 B.民族工业发展步履艰难C.中外合资经营优势明显 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0年之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此时中国商人投资的为外国公司,表明此时由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思想等原因导致国内投资环境较差,不利于经济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投资问题,而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外合资经营,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排除D项。故选A项。7.1916年7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发布通告称:“今约法规复,国会定期召集。破坏既终,建设方始,革命名义,已不复存,即一切党务亦应停止。”由此可见,在孙中山看来()A.辛亥革命的遗产得到维护 B.革命形势得到彻底扭转C.国民大革命取得初步胜利 D.三民主义被普遍接受【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6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孙中山认为革命的目标基本实现,一切党务亦应停止,即认为辛亥革命的遗产得到维护,A项正确;材料认为革命的目的已经实现,不是形势得到彻底扭转,排除B项;国民革命是1924到1927年,且以失败告终,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革命思想的普及,排除D项。故选A项。8.下表所示为1937年、1942年延安人口的部分统计数据情况。该时期延安人口变化的主要成因是()年份总户数/人数新增户数/人数外来户数/人数19377703户/33705人——194216446户/64292人8473户/31587人8009户/29704人A.大生产运动成效显著 B.沦陷区难民大量涌入C.减租减息极具吸引力 D.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937年到1942年,延安的人数有了明显增长,增长的人口主要是外来人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首府,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吸引了沦陷区难民的大量涌入,B项正确;延安人口的增加主要是因为难民的涌入,并不是因为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主要是为了打破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排除A项;减租减息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和人口的大幅增长没有必然关系,排除C项;1937—1942年的陕甘宁边区没有全面开展工业化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9.1950年,一位女儿在给妈妈的信中写道:“十一月间我们初下乡时,农民一听说我们来自远方,头一句就要问‘毛主席他老人家可好’。第二句就要问‘朝鲜的仗打得怎样’。”他们碰在一块儿,就要攀谈几句时局。一开会,他们就很自然地扯到朝鲜战事。这反映出此时()A.扫盲识字运动初见成效 B.民众国家意识正在重塑C.社会各界积极参政议政 D.抗美援朝成为工作重心【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农民关注“毛主席他老人家可好”和很自然地扯到朝鲜战事,反映出民众对国家的关心,认为国家和个人是相关联的,即国家意识正在重塑,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扫盲识字运动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其他阶层,不能体现社会各界积极参政议政,排除C项;不能以民众的关注点推断出抗美援朝成为工作重心,排除D项。故选B项。10.在宪法规范用语方面,“八二宪法”重视用语的法律化,避免了“七五宪法”“七八宪法”两部宪法中的政治术语或词语以及领导人的语录式的表述,保证了法律语言的规范性,且在内容的表述上也更为明确和具体。据此可知,“八二宪法”()A.体现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B.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原则C.开启了我国法制化进程 D.具有超越时代适用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2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八二宪法”重视用语的法律化,且避免了前两部宪法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体现对历史经验的总结,A项正确;材料未说明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原则,排除B项;开启了我国法制化进程,叙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法律对以后的指导性,不能得出具有超越时代的适用性,排除D项。故选A项。11.古代埃及人将隼鹰作为荷鲁斯神来崇拜。据研究发现,埃及国王的名字一般被书写在王宫门面里面,王宫门面的上面站着的都是隼鹰。《帕勒摩石碑》记载了从第一王朝国王阿哈开始,埃及国王称自己为“荷鲁斯神的随从”。这些史料反映出古代埃及()A.王权借助神权进行统治 B.对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强C.社会秩序较稳定与和谐 D.留下丰富的建筑艺术成就【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依据材料可得出:古代埃及人将隼鹰作为荷鲁斯神来崇拜,埃及国王称自己为“荷鲁斯神的随从”,可知王权借助神权进行统治,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王权借助神权统治,未涉及环境保护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王权借助神权统治,未涉及社会秩序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王权借助神权统治,未涉及建筑艺术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A项。12.1492年11月12日,某一航海家航行到古巴角附近时写的日记中说,“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可见,这次航海活动()A.主要目的是传播天主教 B.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C.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D.绕道非洲到达了新大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92年的西班牙。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此次航海会产生的影响有传播宗教、获得经济利益,扩张领土和掠夺大量财产、获得黄金,宝石,香料等所需产品,涉及到新航路开辟的各种因素,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始积累,即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C项正确;传播天主教,是目的之一,叙述不全面,排除A项;哥伦布没有完成环球航行,排除B项;哥伦布的航行未绕道非洲,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图所示为1804年英国一幅名为《法国天才看护她的爱人》的时事漫画,图中象征法国共和派的玛丽安娜女郎面目狰狞,举着刚从摇篮里出来的拿破仑,拿破仑身上披着一件皇袍。该漫画意在()A.认同法国大革命的民主理念 B.赞扬拿破仑是大革命的产儿C.批评拿破仑背弃了共和理想 D.讽刺拿破仑加冕称帝的行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拿破仑成为法国的执政者之后建立了拿破仑帝国,实行了帝制,所以象征法国共和派的玛丽安娜女郎才会面目狰狞,举着刚从摇篮里出来的拿破仑,而拿破仑身上披着一件皇袍。所以这一漫画是讽刺了拿破仑加冕称帝的行为,D项正确;这幅漫画是在讽刺拿破仑,而不是认同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和赞扬拿破仑,排除AB项;根据“拿破仑身上披着一件皇袍”可知是讽刺拿破仑加冕称帝的行为,但漫画内容无法体现是批评拿破仑背弃共和理想,排除C项。故选D项。14.1886年,亚当斯在美国芝加哥创办了著名的社区睦邻服务社——苏尔大厦。厦内为青年人、老年人提供了从事教育、艺术、音乐、娱乐等活动及发展教育的机会,还成立了如贫困、劳动、教育、政治等大型研究室。由此可知,苏尔大厦的创办()A.改变了市民居住条件 B.体现了大学教育的商业化C.增强了城市服务功能 D.推动了慈善救济事业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6年(美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亚当斯在美国芝加哥创办了著名的社区睦邻服务社,该社为青年人、老年人提供了从事教育、艺术、音乐、娱乐等活动及发展教育的机会,还成立了如贫困、劳动、教育、政治等大型研究室,城市为民众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支持,增强了城市服务功能,C项正确;材料不是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二是服务改善,排除A项;材料未说明大学教育问题,排除B项;该社不是慈善救济事业,排除D项。故选C项。15.1921年9月,坚持只穿印度手工纺织制作的缠腰和披巾的甘地提出:“如果我往英国去……我若代表国大党,也就是半饥半饱状态、衣衫褴褛的人民的代表。如果我代表有地产者,有教养的印度人,我也需要穿着简朴,为的是替穷苦同胞谋福利。”甘地的行动与言论体现出其()A.主张对国内服饰进行改良 B.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决心C.成为工农群众利益的代表 D.对西方工业文明给予否定【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作用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印度。据题意可知,甘地坚持只穿印度手工纺织制作的缠腰和披巾,而且坚持代表印度人,为印度的穷苦同胞谋福利,由此体现了甘地意图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决心,B项正确;甘地的言行实际上是为了争取印度民族独立,而不是改良国内服饰和否定西方工业文明,排除AD项;甘地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并没有代表工农群众、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利益,排除C项。故选B项。16.美国致力于打造限制苏联和东欧国家民用航空活动的所谓“空中铁幕”(1947—1963年)。英国等西欧国家从一开始就对美国的航线限制政策持有不同态度,加之后期国际民用航空的发展及美苏航空技术实力对比的变化,美国最终放弃该计划。由此可知,该计划()A.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剧烈变化 B.凸显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C.受国家利益和技术力量影响 D.表明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1963年(世界)。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美国的“空中铁幕”政策失败的原因在于英国、西欧国家的反对、国际民用航空的发展及美苏航空技术实力对比的变化,由此可知其受国家利益和技术力量影响而最终放弃,C项正确;此时已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排除A项;资本主义阵营分化是指20世纪60、70年代欧共体、日本的崛起,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古以来,西南地区就生活着许多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里地形复杂,山地、高原、盆地、河谷平原相间分布。居住在盆地和平原的民族从事农耕,形成邑聚和政权;而山地民族则“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各民族的交流交往在深度和频度上都较易进行。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地区内的整合度较低,难以形成强大的政权。同样的原因,中原政权向西南的开拓也难以迅速推进,只能渐次推进“以夏变夷”的进程。双方的冲突与交融进程不像北方地区那样大开大合。这种独特的民族关系被一些学者称为古代民族关系史中的“西南类型”。材料二与西北、东北边疆不同,早在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已经在西南地区设置了直辖郡县。但中央的直接控制区仅限于郡县治所,大致呈点状或线状分布。在郡县治所之外,则通过册封、羁縻等形式由少数民族上层治理。经过唐宋的反复之后,元代对西南的管辖重新强化。中央政府不仅可以撤并土司,还可以征发土兵和赋税。清代则实施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尽管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却均“有着向定居农耕过渡和发展的清晰脉络”。到了清代,远在边陲的云南也被视为内地十八行省之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纯艳、潘先林《古代民族关系史的“西南类型”其于〈西南古民族关系史稿〉的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民族关系史中“西南类型”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南民族地区与中原王朝互动关系的特点及历史作用。【答案】(1)原因:西南地区民族众多,长期交错杂居;复杂封闭的地理条件限制了西南区域内部的整合及外部力量的迅速介人;西南地区各民族社会经济形态的多样性。(任答两点)(2)特点:中央直接管辖与羁縻并存;中央的控制趋于强化;双方交融的渐进性;西南与内地的同质性不断增强。(任答两点)历史作用:有利于西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任答两点)【解析】【小问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中“西南类型”出现的原因根据“ 自古以来,西南地区就生活着许多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得出西南地区民族众多,长期交错杂居;根据“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地区内的整合度较低,难以形成强大的政权”、“同样的原因,中原政权向西南的开拓也难以迅速推进,只能渐次推进‘以夏变夷’的进程”得出复杂封闭的地理条件限制了西南区域内部的整合及外部力量的迅速介人;根据“ 居住在盆地和平原的民族从事农耕,形成邑聚和政权;而山地民族则‘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得出西南地区各民族社会经济形态的多样性。【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与中原王朝互动关系的特点根据“ 早在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已经在西南地区设置了直辖郡县。但中央的直接控制区仅限于郡县治所,大致呈点状或线状分布。在郡县治所之外,则通过册封、羁縻等形式由少数民族上层治理”得出中央直接管辖与羁縻并存;根据“经过唐宋的反复之后,元代对西南的管辖重新强化”得出中央的控制趋于强化;双方交融具有渐进性;根据“尽管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却均‘有着向定居农耕过渡和发展的清晰脉络’。到了清代,远在边陲的云南也被视为内地十八行省之一”得出西南与内地的同质性不断增强。历史作用综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有利于西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是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中国所译西书变化图材料二下表是近代中国人所译西书简表译书人译书名称李善兰(1811—1882)《几何原本》《谈天》《重学》等徐寿(1818—1884)《化学鉴原》《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华蘅芳(1833—1902)《代数术》《三角数理》《微积溯源》等杨廷栋(1778—1950)《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胡适(1891—1962)《最后一课》《弑父之仇》等——摘编自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进行简要评析。【答案】(1)特点:译书总量显著增加;译书种类较多;科学类书籍占有突出地位。(任答两点)(2)评析: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的出现,源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现实,比如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于此,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活动,如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都以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进行“器物”变革;之后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变革;而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以“思想”变革来实现中国的富强。这些探索活动无一例外地导致了“西学东渐”的加速,从而出现了大量翻译西方书籍的活动。总之,译西书活动是时代的产物,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近代化,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40-1949年(中国)。据材料一变化图译书总量呈上升趋势可得出译书总量显著增加;据材料二的书名多可得出译书种类较多;据材料一变化图译书科学类上升快可得出呈上升趋势科学类书籍占有突出地位。(任答两点)【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40-1949年(中国)。评析要结合史实说明观点,对其进行积极的消极的评价。评析: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的出现,源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现实,比如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于此,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活动,如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都以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进行“器物”变革;之后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变革;而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以“思想”变革来实现中国的富强。这些探索活动无一例外地导致了“西学东渐”的加速,从而出现了大量翻译西方书籍的活动。总之,译西书活动是时代的产物,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近代化,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召开会议,签订了《牙买加协议》,协议规定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债务清算不再使用黄金,由此牙买加体系确立。《牙买加协议》签订之后,有的国家选择固定汇率制,有的国家选择浮动汇率制,成员国的汇率主要服务于国内政策需要,调节汇率与国际收支的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美元仍是最重要的,但马克、日元的比重也有所增加,各成员国有了更多选择,储备量也明显增加。材料二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同,牙买加体系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各国在汇率方面各行其是,以致汇率变动剧烈,1994年爆发了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和欧盟占有46%的投票权,发展中国家只占有39%。作为最重要的国际货币——美元——的发行完全取决于美国自身需要,而不考虑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家常受美元汇率波动之苦。国际游资几乎不受金融机构监管,四处投机,冲击了许多国家的金融市场。——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飞《牙买加体系缺陷及其改革思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牙买加体系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牙买加体系的缺陷,并对其改革的方向提出建议。【答案】(1)特点: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行;黄金非货币化;国际货币储备多元化。(任答两点)积极作用:使成员国可以灵活自主地调节经济,有利于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国际货币储备;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增长。(任答两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缺陷:缺乏协调和监督机制;汇率波动和金融危机风险增加;美国仍有相当主导权,发展中国家地位较低。(任答两点)建议:加强制度化建设;强化合作与监督机制;建立权责对等机制;完善相关国际法及制约机制;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任答两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当代世界。牙买加体系特点根据“ 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债务清算不再使用黄金”得出黄金非货币化;根据“有的国家选择固定汇率制,有的国家选择浮动汇率制”得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行;根据“ 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美元仍是最重要的,但马克、日元的比重也有所增加,各成员国有了更多选择,储备量也明显增加”得出国际货币储备多元化。这一体系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使成员国可以灵活自主地调节经济,有利于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国际货币储备;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