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河北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河北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河北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河北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王制》记载:“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史书记载中,汉宣帝、汉元帝、唐太宗、宋真宗、康熙帝等都有敬老的实在举措。这有利于()A.巩固社会等级秩序 B.完善血缘宗法制度C.推动民间道德教化 D.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可知,西周规定按年龄大小由地方或国家分别承担养老责任,在政策上,不仅中央要负责养老,地方也要负责养老。后世继承了敬老传统,将敬老视为公德,说明国家重视民间道德教化的推动,C项正确;西周的等级秩序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社会等级秩序基于中央集权制度,为君臣父子,士农工商,材料只提到敬老,不能巩固整个社会等级秩序,排除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土崩瓦解,排除B项;中国古代推行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敬老属于基层治理的一项内容,仅凭这一项不能健全基层社会治理,D项以偏概全,排除D项。故选C项。2.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民,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家之学),文吏课笺奏。”据此可知,左雄改革察举制()A.使得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B.利于选拔真才实学人才C.使得豪强地主把持国家政权 D.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132年(中国)。根据材料“孝廉……出则宰民,宣协风教……不满四十,不得察举”“诸生试家法(儒家之学),文吏课笺奏”可知,在当时,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才能被察举,察举后还要考试,这样有利于选拔出真才实学者,B项正确;结合所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左雄改革察举制体现了儒家思想,排除A项;考试选官不利于豪强地主把持政权,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察举制下,仍存在其他附加条件,这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材料并未体现官吏选拔范围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3.“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华奢柔弱之风渐行”的原因可能是()A.发展农业生产 B.移植士族制度C.易服装说汉话 D.与汉族人通婚【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推动了北魏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达到“极盛”,但北魏的剽悍勇武之风,逐渐消失,华奢柔弱之风逐渐盛行,国势衰兆已经显现。北魏的华奢柔弱之风与北魏学习士族制度有关,孝文帝把东晋南朝已经腐朽的士族制度移植到北魏,将鲜卑贵族划分出高低等级,冲淡了鲜卑族质朴、勇武的优点,这激化了北魏内部阶层之间的矛盾,B项正确;发展农业生产不会造成“华奢柔弱之风渐行”,排除B项;易服装说汉话、与汉族人通婚有利于民族交融,但不会造成“华奢柔弱之风渐行”,排除CD项。故选B项。4.《宋刑统》鉴于《大周刑统》未能遍引《唐律》之义疏,重取唐代律、疏作法。《清史稿·刑法志》记曰:“诸臣以律文仿自《唐律》,辞简意赅,容致舛讹,于每篇正文后增用总注,疏解律义。”这反映唐律()A.开创体例,礼法结合 B.凸显刑法,维护纲常C.疏解律义,律例合编 D.体系成熟,影响深远【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朝的《宋刑统》因为《大周刑统》未能遍引《唐律》的义疏,所以就重新选取唐代律、疏作宋朝法律。《清史稿·刑法志》记载:“各大臣因为清朝法律律文模仿《唐律》,言简意赅,容易导致错误,就在每篇正文之后,增加使用全面的注释,疏解法律条文”。由此可知,宋朝律法和清朝律法都受到唐朝律法的影响,结合所学,《唐律疏议》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完备,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唐律开创体例,礼法结合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中说的是宋朝刑律和清朝刑律受到唐律的影响,不是唐律凸显刑法,维护纲常,排除B项;疏解律义,律例合编是明清法律的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5.元朝的监察立法多以台纲的形式出现,其中《设立宪台格例》(中央监察法规)所定监察官的职掌范围极为广泛,涉及行政、人事、经济、司法、军事等诸多方面的监察,而且最后一条为“该载不尽应合纠察事理,委监察并行纠察”。这表明元朝()A.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B.监察官职权扩大C.监察制度体系相当严密 D.立法技术有进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元朝监察官的监察权范围扩大,包含多个方面,而且最后一条为“该载不尽应合纠察事理,委监察并行纠察”,实际上赋予监察御史法律规定外的特权,使得监察官的权力进一步扩大,B项正确;《设立宪台格例》是中央监察法规,只涉及对中央官员的监察,材料没有提到地方监察法规,故无法判断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排除A项;材料侧重强调监察官监察范围和权力扩大,并没有体现出监察制度体系相当严密,排除C项;材料侧重点是监察官监察范围和权力扩大,并非立法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6.清朝雍正时,政府推行改土归流,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监察户口、丈量土地、核实户籍等工作,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雍正皇帝这一政策()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 B.加强了中央集权C.便利了政府的户籍管理 D.消除了地方割据【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政府推行改土归流,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监察户口、丈量土地、核实户籍等工作,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中央任命的流官加强对西南的治理,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土司制度是因俗而治的方式,改土归流没有体现因俗而治,排除A项;便利了政府的户籍管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的方面,政府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中国古代封建割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改土归流不能消除了地方割据,排除D项。故选B项。7.1902—1911年,清王朝谕令大臣沈家本主持修订新律法。本次修律引发了一场关于“礼法”的大争论。礼教派提出“中律为体,西律为用”,法理派认为“如为筹备宪政,模范列强,实非博采东西大同之良法,难收其效”。这反映了()A.清末新政实现了法制近代化 B.有识之士以中体西用改革律法C.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被废除 D.清廷内部法制改革策略未统一【答案】D【解析】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1902--1911年(中国)。据材料“1902—1911年,清王朝谕令大臣沈家本主持修订新律法。本次修律引发了一场关于‘礼法’的大争论……”并结合所学可知,1902—1911年正处于清末新政时期,清朝修订新律法,礼教派提出“中律为体,西律为用”;法理派则认为,如果为了筹备宪政,只模仿列强的法律,而没有学习其根本,实际不是博采东西理想社会良法的做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由此可见,法理派主张清朝法律要根本变革,礼教派与法理派存在冲突,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清末新政有利于法制近代化的发展,但没有真正实现法制近代化,排除A项;礼教派和法理派都主张要学习西方法律,都是有识之士,只有礼教派坚持“中律为体,西律为用”,B项片面,排除B项;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系,在清朝并未废除,C项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8.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提出,以往的理想社会追求,其学说都建立在伦理上面。他们眼见穷人的苦恼是由于贫富不均,至于用什么方法来平均贫富,全是理想。而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方法证明社会不安的原因,是建立在社会经济的事实上面。这()A.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探索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方法C.推动了财富平均理想社会的建立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答案】D【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提出,以往的理想社会追求,其学说都建立在伦理上面。他们眼见穷人的苦恼是由于贫富不均,至于用什么方法来平均贫富,全是理想。而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方法证明社会不安的原因,是建立在社会经济的事实上面。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经济事实的层面证明社会不安,启发中国知识分子关注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了解广大劳工阶层受压迫剥削的处境,从而积极发动工人运动,争取权益,因此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可行性的分析,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陈独秀也没有探索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方法,排除A、B项;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无法推动财富平均理想社会的建立,财富平均是不符合社会实际的,排除C项。故选D项。9.1937年9月,晋绥根据地建立,在战地委员会组织下,八路军与进步抗日民主人士刘少白等一起创办兴县农民银行,印发纸币。八路军、新四军在各自根据地始终视法币为友币,日、伪币为敌币,采取保护法币,打击日伪币,巩固发展抗币(边币)的原则。这()A.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B.宣示了抗日根据地的合法地位C.适应了中共敌后抗战形势的需要D.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善【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中国)。根据本题材料信息,“1937年9月”“创办兴县农民银行,印发纸币。八路军、新四军在各自根据地始终视法币为友币,日、伪币为敌币,采取保护法币,打击日伪币,巩固发展抗币(边币)的原则”可知通过货币政策,积极抗日,且敌后抗日根据地货币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适应了中共敌后抗战形势的需要,C项正确;八路军、新四军在各自根据地始终视法币为友币,保护法币,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而非革命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排除A项;货币政策属于金融方面的措施,无法宣示抗日根据地的合法地位,排除B项;1939年底1940年初,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在内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并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1937年9月的货币政策不能推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10.1984年,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成立。1986年至1987年,国内建立的以拖拉机企业为核心的联合体已经达到了8家。中国拖拉机工业已经初步建成了全国—省—市不同范围,“大—中—小型拖拉机”不同层次的拖拉机企业联合体。该现象得益于()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D.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答案】B【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从试点阶段转入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决定》提出要增强企业活力,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1984年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成立,开始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纳税,成为上汽历史上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企业性公司。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拖拉机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活力的增强,B项正确;新中国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经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后,1961年,国家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失衡的国民经济比例,农轻重协调发展,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拖拉机可以运用到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不仅仅涉及农业。且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就存在,不能充分解释这一时期拖拉机企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出现“企业联合体”这一新模式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1.如表是进入21世纪中国外交的部分重大事件。中国这些行动()时间外交行动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1年与俄罗斯、中亚四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10年中国和法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A.体现了全方位的外交战略 B.意在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C.旨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 D.推动国际秩序朝普惠均衡发展【答案】A【解析】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中国)。根据表格,21世纪中国外交的部分重大事件中,中国加强了同非洲、俄罗斯、中亚四国、东南亚、法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合作,体现了全方位的外交战略,A项正确;材料中只提及中国和法国建立了伙伴关系,其他国家和地区是加强合作,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项;全球治理是通过国际组织,材料中仅上海合作组织是国际组织,中非合作论坛、《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是中国推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合作,材料总体不能体现中国的这些外交活动旨在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全方位的外交战略,没有涉及推动国际秩序朝普惠均衡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2.如图为公元2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雕像。图中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一手握金刚杵,一手持拂尘,身着希腊式服装,以佛教护法的身份出现在释迦牟尼的身旁。该雕像反映出,人类文明交往()A.促进了文化艺术交汇融合 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C.重塑了区域文化的精神内核 D.改变了原住民的宗教信仰【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2世纪(印度)。据本题材料信息“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雕像。图中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一手握金刚杵,一手持拂尘,身着希腊式服装,以佛教护法的身份出现在释迦牟尼的身旁”反映了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的交汇融合,A项正确;公元2世纪,印度文化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核,并没有重塑,也没有实现与希腊文化的统一,排除B、C两项;印度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雕像受希腊文化影响,并未涉及印度人宗教信仰的改变,排除D项。故选A项。13.1166年,亨利二世颁布《克拉灵顿诏令》,规定发生刑事案件后,必须由熟悉情况的12名陪审员组成起诉陪审团,向法庭控告并证明犯罪事实。1352年,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起诉陪审团参与审判,要求另设一个12人的陪审团进行实体审理。该变化()A.确立了无罪推定的原则 B.有助于保障审判公正C.减少了法官对法律的误读 D.突出了法官的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66-1352年(英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1166年,亨利二世颁布《克拉灵顿诏令》规定,发生刑事案件后,必须由熟悉情况的12名陪审员组成起诉陪审团,向法庭控告并证明犯罪事实,此时由起诉陪审团负责控告和提供犯罪证明;1352年,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起诉陪审团参与审判,要求另设一个12人的陪审团进行实体审理,此时,起诉陪审团负责控告,另外增设一个陪审团负责审理案件;两个陪审团各司其职,更有利于审判公正,B项正确;无罪推定的原则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律师制度减少了法官对法律的误读,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突出了法官的地位这一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4.1871年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资,废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这体现了()A.民众普遍接受自由平等思想 B.无产阶级政权已经趋于成熟C.对工人阶级经济权益的保障 D.对工人阶级政治权益的保障【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巴黎公社运动时期(中国)。材料“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资,废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主要涉及工人的工资和工时,体现的是对工人阶级经济权益的保障,C项正确;仅通过巴黎公社的规定不能得知民众“普遍接受”自由平等思想,排除A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以失败告终,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巴黎公社对工人阶级经济权益的保障,没有涉及政治权益,排除D项。故选C项。15.1625年,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根据自然法原理,他认为正当的战争有三种理:自卫、恢复自己的财产、惩罚。整个海洋和海洋的分支都不应被任何人占为财产。在辽阔的海域上,用水和捕鱼、航行都应该由各国共同使用。这反映《战争与和平法》()A.制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B.确立了国际法对战争的价值取向C.顺应了荷兰进行商业殖民的要求D.推动了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1625年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他认为正当的战争有三种理:自卫、恢复自己的财产、惩罚,整个海洋和海洋的分支都不应被任何人占为财产,在辽阔的海域上,用水和捕鱼、航行都应该由各国共同使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荷兰作为“海上马车夫”,积极对外殖民扩张,输出商品,格劳秀斯是荷兰人,提出的主张有利于荷兰的经济侵略,C项正确;材料中,格劳秀斯认为正当的战争有三种理,并未提及如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排除A项;确立了国际法对战争的价值取向说法绝对,一部法律难以确立价值取向,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格劳秀斯主张有利于荷兰的经济侵略,与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6.20世纪以来的美国,总统的行政权日益崛起,文官集团也日益膨胀。当总统与文官自身利益发生矛盾时,文官集团常以阳奉阴违或怠工等方式与总统对抗。由此可知,美国()A.文官集团影响总统行政 B.分权制衡的机制失控C.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 D.总统与国会权限不明【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以来(美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当总统与文官集团利益发生矛盾时,文官集团会消极怠工,会影响总统行政权的发挥,A项正确;美国中央机构的权力分为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材料中仅体现总统与文官集团的矛盾,只有行政权上的矛盾,没有涉及国会的立法权与最高法院的司法权,推导不出分权制衡的机制失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官集团影响总统的权力,且结合所学,文官掌握的主要是行政管理权,垄断政府权力夸大了文官集团的权力,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文管集团影响总统行政,没体现行政权与立法权的交叉,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7题18分,18题18分,19题16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理大为加强,先后设置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于阗王国自称唐朝宗属,随唐朝国姓李……唐代“绢马互市”持续繁盛,“参天可汗大道”直通内地,沿途驿站星罗棋布,成为西域先民同中原密切联系的纽带……高昌回鹘使用唐代历书,一直延续到10世纪下半期。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是当时新疆地区蕃汉语言并用、文化繁荣景象的写照。隋唐时期,佛教在新疆地区鼎盛。同期,祆教流行于新疆各地。道教于5世纪前后传入新疆,主要盛行于吐鲁番、哈密等地,摩尼教和景教于6世纪相继传入新疆。9世纪末10世纪初,喀喇汗王朝接受伊斯兰教。——摘编自《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年7月)材料二唐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军、城、镇等皆有使职专领,都有兵力配备,并可随时调派边疆民族军队作为补充。唐王朝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西域研究》2002年第4期(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新疆地区社会发展呈现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代边疆治理政策的内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边疆治理政策的影响。【答案】(1)特点:①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的管理(中央政府设置机构进行管理);②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加强;③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加强,多元文化共同繁荣;④新疆地区宗教盛行,多种宗教并存。(2)内容:①设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羁縻府州制度);②设立了相对完善的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③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和亲册封)为主;④采取屯戍、互市政策,开发边疆。影响:①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②推动了民族交融;③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④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小问1】本题是材料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特点:据材料“唐代,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理大为加强,先后设置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可知,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的管理(中央政府设置机构进行管理);据材料“随唐朝国姓李……唐代“绢马互市”持续繁盛,‘参天可汗大道’直通内地,沿途驿站星罗棋布,成为西域先民同中原密切联系的纽带”可知,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加强;据材料“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是当时新疆地区蕃汉语言并用、文化繁荣景象的写照”可知,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加强,多元文化共同繁荣;据材料“隋唐时期,佛教在新疆地区鼎盛。同期,祆教流行于新疆各地。道教于5世纪前后传入新疆,主要盛行于吐鲁番、哈密等地,摩尼教和景教于6世纪相继传入新疆。9世纪末10世纪初,喀喇汗王朝接受伊斯兰教”可知,新疆地区宗教盛行,多种宗教并存。【小问2】本题是材料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内容:据材料“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可知,设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羁縻府州制度);据材料“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军、城、镇等皆有使职专领,都有兵力配备,并可随时调派边疆民族军队作为补充”可知,设立了相对完善的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据材料“唐王朝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可知,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和亲册封)为主;据材料“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可知,采取屯戍、互市政策,开发边疆。影响:据材料“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可知,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据材料“唐王朝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可知,推动了民族交融;据材料“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可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外交人员选派条件的电报指出,外交部选派的大使要满足的条件是:政治上忠实可靠;有相当丰富知识,能懂外国语更好;谨慎周详,能坚决执行政策,服从领导;师团级以上干部等。根据这一精神,中共中央向各地方及解放军各部队下达指示。随后,一批将军、省市领导干部从全国各地来北京接受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形成了由袁仲贤、耿飚、王幼平、谭希林、彭明治等组成的首批驻外大使队伍。该队伍中多数成员是来自部队征调的高级干部,后被称为“将军大使”。——摘编自《“将军出国”: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的历史考察》材料二首批驻外大使的派遣与实践推动了构建新中国形象。大部分使馆通过组织“新中国展览”、国庆宴会等活动宣传新中国的概况,彰显新中国自力更生的形象。驻外大使对驻在国的积极援助展现了新中国的人道主义情怀。如1953年,为救助印度灾民,袁仲贤大使代表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向尼赫鲁捐赠一张287356卢比(合15亿元人民币)的支票,作为印度的国家救济基金。驻外大使针对反华宣传及同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斗争,又展现了新中国爱好和平、追求正义的国际形象。如朝鲜战争中,各驻外使馆对美国侵略朝鲜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真实情况的广泛宣传,是倡导和平的具体表现。——摘编自《“将军出国”: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队伍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派“将军大使”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外交实践活动的意义。【答案】(1)特点:①中共中央直接任命;②注重政治素质和纪律性(政治上忠实可靠,服从领导);③专业知识丰富,有一定的外交才能;④谨慎周详,能坚决执行政策;⑤从部队的高级干部中征调。背景:①新中国成立,新生人民政权亟需巩固;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③苏联和一批人民民主国家相继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④一批民族独立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同新中国建交;⑤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⑥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意义:①推动了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初步开展;②为新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③有利于构建新中国友好团结的国际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④深化中国与建交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材料一信息“中共中央向各地方及解放军各部队下达指示”得出,中共中央直接任命;由材料信息“外交部选派的大使要满足的条件是:政治上忠实可靠;有相当丰富知识,能懂外国语更好;谨慎周详,能坚决执行政策,服从领导;师团级以上干部等”可得,注重政治素质和纪律性即政治上忠实可靠,服从领导;专业知识丰富,有一定的外交才能;谨慎周详,能坚决执行政策;根据材料一中信息“该队伍中多数成员是来自部队征调的高级干部”可得,从部队的高级干部中征调。背景可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时间信息1949年可知,此时新中国成立,新生人民政权亟需巩固;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根据所学知识,国外因素如下所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苏联和一批人民民主国家相继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一批民族独立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同新中国建交。【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彰显新中国自力更生的形象。驻外大使对驻在国的积极援助展现了新中国的人道主义情怀”得出,有利于构建新中国友好团结的国际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外交实践活动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推动了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初步开展;为新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深化中国与建交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19.现代化是人类文明长河的最新篇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现代化规律和特征的认识,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变革。——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一般而言,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锋国家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欧美工业化国家已经进入发达工业社会。——摘编自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与世界现代化拟定一个论题,谈谈世界现代化对中国的启迪。(要求:写明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符合逻辑)【答案】【示例】论题:世界现代化给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论述:西方国家以工业化为核心,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开启世界现代化进程,给我们启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化工业为主导,20世纪60年代,进入发达工业社会;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我国学习苏联工业化之路,实施“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借鉴东西方经验,认识到工业化要结合国情,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