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新课导入】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感受到对英雄人物转瞬即

逝的叹息,也让学生从侧面了解到当时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不安的场景。

【新课讲授】检测预习成果,把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根据思维导图分析时代特征: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一、三国与西晋播放

从东汉到南北朝的形势图,边播边带学生梳理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的相关史

实。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时期政权更迭的了解。

二、东晋与南朝出示材料并提问司马睿南渡后面临的状况引出东晋政治的特

点:士族专权。士族专权演变为门阀政治。播放知识链接门阀政治加深理解。

史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

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史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

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

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

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

通过这两则史料对比一下江南的发展状况得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

迅速发展。

小组探究:史料一:(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

晏如也。史料二: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

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

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

帛之饶,覆衣天下。问题:根据史料结合教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

原因?根据回答

总结:

1、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4、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

源。提示易错点:南方经济的发展并不代表着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南方经济

的发展只是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出示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示意图。

提问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影响?提示分积极和消极。

根据回答总结:

积极:促进了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

础。

消极:山区开发,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三、十六国与北朝让学生区别民族交融与民族融合民族交融:指各民族

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在交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

认同的过程,就是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民族融

合:指各民族在发展中相互接近、吸收,民族差别逐渐消失,世界各民族形

成一个共同整体的过程。最终结果是民族消亡。浏览教材总结民族交融的主

要形式?

1、民族迁徙

2、暴力冲突与友好往来

3、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通过民族迁徙引出五胡内迁、北民南迁通过少

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引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小组探究:

材料一: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

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

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

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

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

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材料三:北魏政府及迁洛阳,政治情势大变,一辈南迁的鲜卑贵族,尽是

锦衣玉食,沉醉在汉化的绮梦中而鲜卑命运,亦竟此告终。一一钱穆《国

史大纲》

问题: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总结:

①促进了民族交融,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②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③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失去尚武

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出示图片:隋的统一【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政权更迭

区域开发

民族交融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1、本课主题。通过观察单元结构,我们可以看到第6课具有三个特点:通史叙事、

统揽全局、单元重点。第6课是对隋唐历史的通史叙事,相对全面地呈现了隋唐时代的重

大史事,从而从总体上展现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个单元主题。它的总体呈

现、统揽全局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本单元的重点。那么,第6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

2.教材内容构成

正文内容主要是3目:第一目,隋朝兴亡;第二目,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第三目,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这些内容可以整合成三个核心知识板块:①"隋唐的繁

荣"②"民族交融"③"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正文之外,本课学习栏目多达11个,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源。比如,教材第36页"史

料阅读",摘录了《新唐书》中的一段论述,很好地总结了从藩镇林立到唐朝覆亡的历史

线索,可以直接用于课堂史料研习活动。

3核心知识概念

第一,"隋唐的繁荣"。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的时期。一方面,国内出现了贞

观之治、开元盛世这样的昌盛局面,政治清明、制度先进、经济繁荣、文化多元昌盛、民

族和睦、开放交流。另一方面,在国际上也处于"万国衣冠拜冕旅"的强国地位。

第二,“民族交融"。隋唐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新阶段。中央政府管辖范围扩大,

中原与周边民族政治联系加强;周边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向心力增强,学习中原制度、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发展。

第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安史之乱破坏了中央集权,五代十国则

进入了分裂时期。

这些核心知识概念之间,有没有内在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从盛世到衰落。那么我

们的教学设计大致就可以按照“盛世——衰落”这个线索,这个主题去展开。

二、教学立意

1.课标要求。课标内容非常简略,分解开来就是4项要求:①隋唐社会的繁荣盛世②

隋唐时期民族交融③隋唐区域开发④隋唐制度、文化的成就。具体到本课,哪一项是重点

内容?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在南北朝时期有重点强调,制度文化是第7、8课的核心。因

此,第六课我们以隋唐的繁荣盛世作为重点内容。

综合上面对教材线索和重点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确立这样的教学立意:"盛一衰"

启示。

一方面,同学们要通过盛世景象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兴亡原因

的探究获取历史智慧。

2.教学目标(1)合格性学习目标:了解隋唐至五代十国的时序;识别隋朝大运河、五

代十国后期形势图。通过史料研习概括隋唐盛世的表现,概括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与启示,

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归纳安史之乱的原因,分析其影响,体

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2)等级性学习目标:从长时段中认识隋唐是对南北朝以来民族交融的凝练、提升、

发展。探究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人口格局的变化,增强对大空间范围史事的把握能力。探

究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共同原因以及对今天的启示,从多个角度归纳安史之乱的原因与

影响。增强通过史料实证寻求历史解释的能力,激发以史为鉴、关注现实的家国情怀。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聚焦大运河、贞观开元之治、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等重大史事,分析归纳隋唐

盛衰的原因与启示。

难点:大运河、安史之乱的影响,隋唐盛衰的启示;

以上是我们对教学立意的分析,最后,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教学流程,主要包括教学环

节,教学评价,教学延伸三个部分。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1.导入:通过制作、分享"隋唐五代大事年表"导入正课。高中教学要注重以更长的

时段审视历史的脉络与走向,研判历史的阶段特征,从而加强历史理解。比如,我们可以

指导学生制作这样的年表图。通过年表可以很直观的找到历史分期。很明显,755年的安

史之乱破坏了中央集权,是统一走向分裂的转折点,也是盛世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2.隋唐盛世:

(1)隋朝的建设措施与大运河

可以安排两个学习活动:①读图,可计算长度、查找穿越的主要水系、串联的古代大

都市。②讨论大运河对南北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将南北方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加速了民族融合。

(2)贞观、开元之治与民族交融

要集中笔墨探究隋唐盛世的原因与启示。这是本课的重点。这个部分,建议运用图表

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做个示范。

第一步,引导同学阅读教材,归纳唐太宗、唐玄宗的政绩。可以提示从政治、经济、

文化三个领域展开。

第二步,根据上述探究成果和教材曲辕犁图片资料概括分析唐朝出现盛世局面的政治、

经济原因。

第三步,分析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第四步,结合唐朝盛世局面的原因谈谈对今天的历史启示。

评价参考:

原因①国家统一、民族和睦、社会稳定;

②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励精图治:

注重人才、改善吏治;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经济

重物文教.

③科技进》,生产力提高;

④人民辛勤劳动;

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启不①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昌盛繁荣的保障;

②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为本,反腐倡廉;

③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3.隋唐衰亡

(1)安史之乱:可以提前安排小组探究活动,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①归纳安史之乱的原因。

②读安史之乱形势图,讨论安史之乱对唐朝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安史之乱在政治上导致了藩镇割据,经济上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战乱集中在北方,

破坏了农业生产。但同时,南方的经济开始快速增长,并最终超过了北方。

(2)黄巢起义

(3)唐朝灭亡:讨论归纳隋唐衰亡的原因。

4.陷入分裂

(1)五代十国学生活动是:读图,讨论五代十国政局对南北方经济的影响。五代十

国时期,南方相对稳定,南方的经济地位进一步巩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态势基本定型。

(2)柴荣改革:主要是分析后周的建设对国家重新走向统一的意义。五代时期割据

力量达到了极致。五代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后周开始出现了创造和平秩序,重新孕育统一的

趋势。后周世宗柴荣的各项改革成了统一运动的前驱。

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升华。隋唐五代,分久而合、合久而分,磅礴澎湃,这样

丰富的历史经历锤炼了中华民族雄浑的气魄和波澜不惊的格局。

(二)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的设计要以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核心,以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为依据,注

重手段灵活性和主体多元性。本课评价,我有以下建议:

1.学习小组课前制作本阶段历史时序,课上展示,引导互评。

2.围绕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原因进行课堂提问。

3.小组收集材料研究安史之乱的原因与影响,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点评。

(三)教学延伸

1.搜集对隋朝大运河的不同评价,概括出不同观点。

2.以此为案例,分析对同一史事出现不同解释的原因。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阅读教师出示的史料,并加以对比,全面、客观地认识隋唐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

赋税制度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2.时空观念:通过史料,认识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设置特定的情境和问题解读,分析隋唐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历

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培养学生依据史料,对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赋税制度等进行理性的分析

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这段历史,学生能够明白隋唐时期制度的创新性、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2.难点: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课前准备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唐朝唐三彩文官俑的图片,并配文字: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

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登科后》,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形式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一、选官制度

1.曹魏时期一一九品中正制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九品中正制的背景、内容、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1)背景: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

(2)内容

①选官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②选官内容: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教师活动】PPT展示官员与九品中正制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九品中正制的利弊。

官员与中正九品对应关系

PPT展示史料:

材料一由于九品中正制使荐举之责不再属于中央和地方长宫,而由专职举士的中正官负责,这些

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大都由世家担任,他们的阶级本性决定了他们在品评人物时不看才德,主要看出身

门笫,他们甚至根据族谱决定取舍,而对寒门庶族则百般挑剔,拒之门外,以至使官僚队伍里"上品无

寒门,下品无势族"。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

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它们在私学教育的家族

化、社会化方面将道德品质的修养贯穿于文化教育之中,不知不觉地对社会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一摘编自吴竞《论魏晋九品中正制与私学的关系》等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两则史料,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利弊。

(3)影响:

①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全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隋唐时期一一科举制的形成与完善

【教师活动】PPT展示科举制的图片并讲解科举制的含义: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

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科举制形成与完善的过程。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隋朝一一科举制的形成

①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2)唐朝一一科举制的完善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

之“白衣公卿",又日"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

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r

——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之前所学并结合材料,分析科举制有何影响?对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何影响?

(3)影响:

①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

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热与完善。

【教师活动】提问:古代中国的选官方式是如何演变的?请同学们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

选官方式盛行时期选官标准

世官制夏商周血缘

军功爵制秦国、秦朝军功

察举制汉朝德才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出身门第

科举制隋唐至明清考试成绩

【教师活动】提问:通过分析,古代中国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学生活动】结合所学,思考问题。

答案提示:

选拔方式日趋严密、科学;选拔标准渐趋公平、公正;选官的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由注

重门第到注重才能。

二、三省六部制

i.初步形成

(1)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

(2)概况: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确立与完善

(1)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2)完善:

①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内容作用

中书省:草拟皇帝诏令

三省门下省: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

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

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吏、户、礼、兵、开h工六部,分工处

六部

理各项具体政务

②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鬼。

③设置政事堂,提高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3)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赋税制度

1.租调制

(1)时间:魏晋时期

(2)内容: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

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2.租庸调制

(1)时间:唐初

【教师活动】PPT展示“租”、“庸”“调”各自的含义,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租】:唐人十八岁时,朝廷拨一顷土地给其耕种,到六十岁时交还朝廷,这期间每年向朝廷交两石粮

食称之为【租】;【庸】:二十岁时每年为朝廷劳动二十天称之为【庸臬【调】:同时每户每年向朝廷交绫、

绢、缠各两仗称之【调,

(2)内容: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

布代役,称为庸。

(3)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3.两税法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史书这样概括两税法的实行背景:

唐初赋敛之法日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

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

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

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

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

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提问:根据史料和课本内容,请同学们总结两税法实施的背景。

(1)原因:

①主要原因: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②直接原因:解决财政困难。

(2)时间:780年

(3)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

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两税法推行后,有人批评说: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

赋以立恒规。

•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诗人白居易则写出如下诗句: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

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缥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

残税,因窥官库门。缙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集》卷2《重赋》

提问: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

答案提示:

利:分夏秋两次征税,明确纳税时间;扩大纳税主体,扩大了纳税面,确保了封建王朝的税收,解

决了唐朝政府财政危机;明确各阶层税率,推进税收公平,两税法是以财产征税,不再以丁户来征税,

照顾了人民的负担能力,体现了合理负担原则,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两税法实施后,中央财政实力得到

加强,起到了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户税纳钱,地税交实物,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

速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否定了以“人丁”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开创了我国封建历史上以土地和

财产为基本计税依据的先例。

弊:税外加征,税外又出台许多苛杂,人负担逐渐加强;配赋不均,两税法以大历四年的早田数为

准,各州各道按照所掌握的旧有数额进行摊派,但由于战乱,田亩数量变化很大,而当时仍然以旧额摊

派赋税,显然是不合理的;折钱纳税,使得人们的负担随币值的波动而波动,负担不稳定;两税法按照

资产税,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资产难以估算。

(4)影响:

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③局限性:由于官吏贪腐,在实行过程中,税外加征,增加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所学,思考问题。

答案提示:

汉到唐前期,赋税制度是以人丁为征税之本,而以人丁为征税之本的前提条件是纳税人必须有相应的土

地、资产。然而,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特别是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农

民丧失土地沦为地主的佃户,唐朝政府控制的农户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步枯竭,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

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已经无法实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两税法扩大了税源,简化了手续,增加

了财政收入,挽救了唐朝中期以后的经济危机,稳定了唐朝政权的统治。更重要的是,它为赋税制度确

立了一个新的合理的征收标准。从此以后,征税标准开始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资产。

课后总结

隋唐时期,在汉代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一一科举

制。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

响。隋唐时期的赋税制度主要是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席即纳绢或布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两税

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板书设计

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中书省

三省六部制门下省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

租调制

赋税制度限调制

两税法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专题形式呈现从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主要介绍了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新

成就,涉及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四方面。是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

况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三国至隋唐时期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结果,是

中国思想史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来处理教材内容:一是该阶段思想文化新成就的典型

表现,包括教材的前三个子目: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二是教材的

第四子目中外文化交流。教师要注意这两部分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文化交流实际上贯穿

于该阶段文化发展的过程之中,文化是在交流中不断推陈出新的。

本课涉及时间跨度大,持续约700年,经历了从长期分裂到再次统一的过程。教师在

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遵循时序性的前提下,跨越朝代体系,用发展的眼光来考察这一

时期诗歌、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科技的发展和中外交流中佛教的传播,理解不同时

空条件下文化的延续与变迁。建议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教材知

识结构,合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和"学习聚焦""思考点""学思之窗",引导学

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分析该阶段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和原因。课后探究与拓展部分

可以根据学情有选择性的作为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评价的有效手段。

二、教学立意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这一认

识要建立在学生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高度繁荣的

基础之上。教师要关注知识的延续性和内在逻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避免将核心素养割

裂,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三国至隋唐时期儒学、道教和佛教在相互吸收、融合中发展史实的了解,认

识该阶段思想活跃,呈现出的多元色彩;

2.通过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在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和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学会

初步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的史料价值;

3.能够在了解三国至隋唐文化新成就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史料,分析这一时期文化多

元、繁荣的原因,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这一时期中国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跨越朝代看待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发展;如何引导学生以学科思

维方式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三、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选择教材21页《汉书・董仲舒传》关于“尊崇儒学”的史料,引导学生思考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主要是用思想统一维护政治大一统局面。但当历史进入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由统一走向分裂,政权更迭、社会动荡,汉代的儒学已经无法解决现实需

要,各阶层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由此导入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发展。

新课教学

(-)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前承汉朝儒学独尊地位,后启宋明理学的形成,

是学生理解宋明理学的基础,地位十分重要。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

读教材本课导言和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这一子目内容,按照时序性整理从三国至隋唐

儒学、道教和佛教发展的基本史实。进而引导学生认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活跃,

呈现出的多元化色彩。如果学情许可,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儒学在面对社会现实

下出现的变化,进而认识儒学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这一时期虽然儒学、道教和佛教相

互吸收,但从整个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还是以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为主线。

(二)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受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