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
读练习题及答案
(-)师旷论学(18分)
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
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
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4分)
①恐已暮矣()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③臣闻之()④叠哉()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
()
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二)欧阳修论作文(16分)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
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
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
作自能见之。”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分)
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②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③自工()④庭病不必待人指摘()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4分)
①学而时习之()②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③唯勤读书而多为之()④多作自能见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4、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4分)
(三)自护其短(14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
“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
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
何地不有!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分)
①席上啖菱()②或日()
③啖菱须去壳()④欲以清热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4分)()
A、欲以清热也。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砾凸者为丘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4分)
(四)曾子杀猪(18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
彘(zhl)。”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日:“特与
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
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了
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黑的文言词。(4分)
①女还()②顾反为女杀彘()
③特与婴儿戏耳()④婴儿非与戏也()
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4分)
()
A、其子随之而泣B、曾子欲捕彘杀之C、妻止之D、曾
子之妻之市
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6分)
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4分)
(五)郑人买履(18分)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
之。己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
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分)
①而置之其坐()②反归取之()
2、下列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4分)
①反归取之()
②何不试之以足()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4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尝:走:
2、翻译划线句子:
3、请你评价“王戎”:
(七)(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间之曰:“子亡马几
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
以与之,而子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牵至丞
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注]①卓茂:人名。②公:对人的尊称。③诣:到……去。
1.下面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子亡/马几何时矣。B.子亡马/几何时矣。
C.子亡马儿/何时矣。D.子亡马儿何/时矣。
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3分)
(1)卓茂尝出门()(2)将去,顾而谓曰()
(3)若非公马(
3.用现代汉语说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一的意思。(2分)”
4.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什么?(1分)
5.文中表现了卓茂的品质,表现了“马主2―
的品质。(2分)
(八)★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绩①,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
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履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②行;
绩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
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
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注(gl):古代的一种白绢。②铳(xian):光脚。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
①鲁人身善织履()②或谓之日
()
③履为履之也()④面越人被发
()
⑤以子之所长()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3.请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
4.你认为鲁人可不可以徙越呢?请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
5.本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九)★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
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
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
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
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
⑴才与绢数尺:⑵农夫涕泣:
(3)不取直而归:(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
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
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十)★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
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
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蚤死()(2)孔子哭之恸()(3)
门人益亲()
2.翻译
(1)弟子孰为好学?
(2)不迁怒,不贰过。
3.孔子“哭之恸”的原因是什么?
(十一)★王充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
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乡里称孝()(2)师事扶风班彪
()
(3)一见辄能诵忆()(4)遂博()
2.翻译: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
4.上文中“百家之言”中的“百家”是指什么?
(十二)★不记人过
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
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
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
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⑤。
(选自宋.司马光《沫水记闻》,略有改动)
【注释】①吕蒙正(994-1011):宋代政治家。②初任参知
政事,初:刚刚;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员。
④同歹IJ:同事。⑤量:肚量。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不喜记人过()(2)佳为不闻()
(3)令造其官位姓名()(4)遂止之()
2.翻译
(1)罢朝,同列犹不能平。
(2)不问之何损?
3.上文赞美了吕蒙正在怎样的品质?
(十三)★何梅谷之妻
何梅谷,鄱阳人也。其妻垂老,好事佛,自旦至夕,必口念
“观音菩萨”千遍。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止之则弗从,弗止
又恐贻笑士人。进退狼狈。一日,呼妻至再三,随夜随呼勿
辍。妻怒曰:“何聒噪若是耶?“梅谷徐答日:“仅呼半口,汝
即我怒,观音一日被尔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妻子顿悟,
遂止。
(选自明・程文宪《中州野录》)
【阅读训练】
1.解释:
(1)垂()(2)夕()
(3)止之则弗从()(4)贻()
2.翻译:观音一口被尔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
3.何梅谷为何“进退狼狈”?
(十四)★那原弃学
邮原①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
日:“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
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②然
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③有志,
吾徒④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
⑤《论语》。
(选自明•李贽《初潭集⑥・卷十二》)
【注释】①那原:三国时人,当时著名的学者,与管宇、华
歆并称“辽东三杰”。②恻:怜悯。③苟:假如,如果。④徒:
白白地。⑤《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着作。⑥《初
潭集》:明代思想家李贽所撰,共十二卷,系内府藏本,按
内容分为五类:曰夫妇,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
每类之中又各有子目,皆杂采古人事迹,加以评语。
【阅读训练】
1.解释:
(1)凡得学者()(2)苟()
(3)徒()⑷资()
2.翻译:
(1)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2)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4.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向邮原学
什么?
参考答案
练习一
参考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
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
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壮年时喜好学习,
如同正午强烈的阳光;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
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
1、①晚②怎么③听说④好
2、B
3、少年好学,就像初升太阳的光芒;壮年好学,好像中午
太阳的光辉;老年好学,仿佛点燃的蜡烛的光亮。
4、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译文: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
章。欧阳修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多动笔,才能
写得精妙。很多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
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人。文
章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
1、①曾经②写③精,妙④小毛病
2、①指代学过的知识②他,指欧阳修③文字、文章④
疵病,文章缺点
3、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并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
好。4、唯勤读书而多为之(多读书多写作)
译文:有个人是从出生以来就不认识菱角的北方人。他到南
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
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
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间的人
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
方没有?
(三)
1、①吃②有人③剥掉④想要
2、B
3、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4、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闹出笑话。
译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
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
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
她就劝阻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
“(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
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
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
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
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
后把猪给孩子吃掉了。
(四)
1、①同“汝”,你②回来③罢了④开玩笑
2、D
3、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儿子欺骗呵。妈妈欺骗儿子,
儿子自然不信任自己的妈妈,不能以此作为一种教育。
4、教育人耍言必信、行必果(意思对即可)
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
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
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
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
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
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
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五)
1、①坐座②反返
2、D度
3、①尺码②履③到、往、尺码
4、①(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
②(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5、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言之成理即可)
(六)
1、尝:曾经。走:跑。
2、李子树长在路边却有很多果实,这些李子一定是苦的李
子。
3、参考: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推理。王戎能够通过表面现
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
王戎在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众多小孩游玩。他们看见路边的
李子树有好多果实,压弯了枝条,其他小孩争着跑去摘那些
果实,只有王戎一动不动。有的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回
答说:“李子树长在路边却有很多果实,这些李子必定是苦的
李子。那人摘取果实品尝,的确是这样的。
(七)
译文:卓茂曾有一次(坐马车)出门。有人说那马是他丢失
的。于是卓茂问他:“你丢马多长时间了?”那人说:“一个多
月了。“卓茂这匹马已经养了好几年,心里知道不是这人丢的
马,但还是卸下马来给了他,自己拉了车要离开。将要离开
时,回头对那人说:“如果不是你的马,请牵来丞相府还我。”
过了几日那人在别处寻得自己丢的马,于是到丞相府还了卓
茂的马。
1.B
2.曾经离开如果
3.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4.想确认马是谁的
5.仁厚(宽厚宽容)诚实
(八),
【译文】鲁人自己善于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白绢,
(他们)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们说:“你们一定会很穷的J
鲁人问:“为什么呢?"(那个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可
是越人光脚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可是越人披头散发
的,凭你所擅长的技能,到用不着的国家去(谋生),想要
不贫穷,难道可能办到吗?“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
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穿鞋戴帽,随着用途的
不断推广,我们怎么会受穷呢?”
1.①自己②有的人③穿④但是,表示转折⑤凭、用
2.略
3.略
4.本题答案较为开放。如:①不可徙。鲁人没有从实际出
发,越国人不穿鞋,不戴帽,如果徙越,不能发挥自己的特
长,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走投无路。②可徙。鲁人可以引导越
国人穿鞋戴帽,随着鞋帽用途的不断宣传推广,就可以发挥
他们的特长,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5.(1)凡做一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
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做生意
特别要了解顾客的需要。(做事要切合实际,实是求是,人
实际出发,分析客观条件,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要学会换一种思路考虑问题,要善于对同一对象从不
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维,从而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
样才会创新,才能更好地把握时机。
(九)
【译文】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来卖,遇到
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只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
取“门户”税,还强要(农夫)用驴把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
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说:“必
须用你的驴把柴送到内廷。“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
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
不向你要价钱就回去,你还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以死相
拼了!”农夫就殴打了宦官。
(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
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
谏,德宗都不肯听从。)
L⑴给(2)眼泪(3)通“值”价值(4)就
2.A
3.略
4.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卖柴农夫性情刚
烈,敢于奋起反抗;卖炭翁淳朴善良,逆来顺受。
(十)
【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
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
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最好学?“孔子回
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
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
样的人了。
1.(1)早(2)极度悲哀(3)更加
2.略
3.颜回年轻轻就死了,现在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
(十一)
【译文】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赞扬他很孝敬。后
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领,拜扶风班彪为师。王
充爱好广泛,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穷没有
书,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浏览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
就能背诵。天长日久,于是(他)广泛地弄通了众多流派的
学说。
1.(1)赞扬(2)以……为师(3)就(4)就
2.略
3.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孟子》、《庄子》、
《韩非子》、《荀子》等。
(十二)
【译文】吕蒙正相公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刚刚担任参知
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员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
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了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
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
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
那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
“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
人的姓名为好。(况且)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
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1.(1)过失、过错(2)假装(3)责问(4)制止
2.略
3.吕蒙正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寻机
报复。有胸怀,更有智慧。
(十三)
【译文】何梅谷,是鄱阳人。他的妻子将要老了,喜欢拜佛
念经,从早晨到黄昏,一定要嘴里念“观音菩萨”上千遍。何
梅谷凭着儒学好而在当时出了名,(他想)阻止他的妻子做
佛事,可是妻子不听从,不阻止呢,他又怕给当时的读书人
留下笑柄,(这样使得他)进退两难。一天,他三翻两次地
喊他妻子的名字,一直到晚上也呼喊个不停。妻子生气地说:
“为什么这么吵闹呢?“梅谷慢慢地回答说:“(我)才喊了你
半天,你就对我生气,观音菩萨一天被你呼喊上百遍,怎么
能对你不生气呢?"妻子顿时明白了,于是停止做佛事。
L(1)将(2)黄昏(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
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
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
(十四)
【译文】那原幼时丧父,儿岁时,经过书塾时忍不住哭了。
书塾的老师问他:“小孩子为啥哭泣?”那原说:"孤儿容易悲
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人,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
然都是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恭他
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
想读书就来吧!”邮原说:“我没有上学的学费。”老师说:“孩
子,你如果有学好知识的志向,我可以白白地教你,不要你
的学费。”邮原于是就进了学堂。(他学习异常努力),一个
冬天,就能读熟了《孝经》《论语》。
1.(1)能够(2)假如,如果(3)白白地(4)钱,学费
3.发现邮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得知那原身世后,甘愿舍
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邮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
有志者成才”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4•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并在学习中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
们学习。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知
识复习题部编版(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潸然(shan)温馨(xTng)赤裸叹息
B.缥缈(mi&o)惆怅(zhang)挽回柔面
C.咔嚓(ca)原谅(liang)空虚躲藏
D.消逝(shi)相叙(xu)绊倒蒸发
2.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三弦(xian)蚕人(zhE)钵盂(bo)锲而不舍
(qi)
B.逆转(zhu&n)经统(w€i)辩义(d6u)懵懵懂懂(mEng)
C.鸿鹄(hd)熏陶(场o)鄙夷(bi)戛然而止(讴)
D.憎恶(ztng)贵度(geng)弓缴(zhu6)浅笑盈盈(ying)
3.下面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空虚叹息停顿晃动B.蚁穴赤裸休止慢
长
C.亲吻惊皇时光挽回D.挪移念叨牵绊拔
弄
4.下列各组句子中意思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我怎能知道那个人是
不是他的哥哥呢?
B.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兴致一点儿也没有了乘船
回来,途中误入藕花丛中。
C.他的话完全没有错。/他的话不可能不对。
5.《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
A.焦急无奈——焦急兴奋——失望委屈
B.焦急兴奋——失望委屈——焦急无奈
C.焦急兴奋——焦急无奈——失望委屈
D.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焦急兴奋
6.下列选项中,与《匆匆》一文所表达的人生哲理不同的一
项是()
A.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C.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在宋朝的时候人们称足球为“蹴鞠(juju)
②鞠用皮革做外壳,中间塞满鬃(binzong)毛之
类的东西。
③飞机抵达首都却无法降(xiangjiang)落。
三、根据相同的拼音,写出不同的汉字。
(1)lian()条锻()()习眷
()
(2)rong()解()易()化丝
()
(3)chou黏()报()()怅忧()
(4)wan()留饭()()上()
转
四、照样子,写词语。
(1)例:头涔涔(ABB式词语)
(2)例:光阴似箭(形容时间过得快的四字词语)
(3)例:千门万户(千x万x式词语)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
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改成
陈述句)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
To(仿写比喻句)
3.以“时间”开头,仿照例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一个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公司合作合同范本6篇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专题06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讲义)
- 小卖部承包经营合同
- 黄豆采购合同
- 买卖合同的补充协议书
- 简单的岗位聘用合同范本
- 成品移动公厕施工方案
- 2025年度部队食堂食材采购与质量追溯服务合同3篇
-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体备课
- 任务型阅读 -2024年浙江中考英语试题专项复习(解析版)
- 绘本 课件教学课件
- 大型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转型规划实施方案
- pcn培训培训课件
- 过错方财产自愿转让协议书(2篇)
- 监理专题安全例会纪要(3篇)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中文版(机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