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田园生活

+4+1+中+

那里有艳丽的花朵,清新的小草,温暖的阳光,潺潺的溪水;那里碧蓝的天

空上飘浮着朵朵白云,小鸟立在枝头唱着婉转的歌;那里可看见傍晚山间升起的

袅袅炊烟,可听到树梢花儿开放的声音,可嗅到桃花随风飘散的芬芳……。那里

就是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

来吧,收拾简单的行囊,同诗人、作家们一起走进乡村,去追忆旧时乡野的

乐趣,去感受乡下人家的热情,去畅想天窗之外的奇幻,去聆听三月桃花水的声

响。与自然为邻,让心灵呼吸,这样的生活怎能不叫人欢喜,怎能不叫人憧憬?

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每篇课文虽然从不同

角度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

由衷地热爱、赞美和向往的真情。让我们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体会这种热爱

和向往吧。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

这三首古诗词描绘读出古诗词中

了不同的田园风光和蕴含的画面美;想象

乡村美景,极富画面优美的乡村田园风

古诗词三首3课时

感,表达了作者对田园光,激发对劳动人民

生活的喜爱、赞美和向的敬重和对美好生

往之情。活的热爱。

课文章展现了乡下

人家朴实、自然、和谐、

引导学生能随

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

文章的叙述在脑海

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

乡下人家中浮现出一幅幅生2课时

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

动的画面,从而感受

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

乡村生活的美好。

家园、改善生活的美好

品质。

乡下房子屋顶上

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

唯一的慰藉,小小的天抓住“小小的天

窗使孩子们的想象丰窗是唯一的慰藉”理

富起来,成了他们心灵解课文内容;学习文

天窗2课时

飞翔的窗户。课文表达中语言表达的多种

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方法,体会作者对天

秘的向往与追求,展现窗的特殊感情。

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

课文赞美了三月结合上下文及

桃花水让人沉醉的美。生活实际理解课文

揭示了春水的可贵,暗中重要词句的意思,

三月桃花水1课时

示春天已悄悄地向我明白春水滋润万物

们走来,抒发了作者对的重要,培养热爱大

大自然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语根据课本中提供了解转述的要

交转述的情境或自设情境,练求和主要内容,能正1课时

际习转述。确简要地转述。

学拟表格式提

写自己喜爱的某

习纲;运用有序的语言

我的乐园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2课时

作介绍能使自己快乐

感受。

的地方。

交流在课内外阅引导学生回顾

交流平台读中遇到的能表达作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内容和学习方法,体

语运用一些写乡村会课内外有新鲜感

和城市生活的词语;读的词语和句子;运用

园2课时

地词句段运用一读描写不同景物的多种形式朗读、背

句子,仿照着给图画写诵、积累丰富的语

话。言,感知语文与生活

的联系,增强运用语

朗读、背诵并积累

日积月累

《卜算子•咏梅》。言的表达能力。

1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描写初夏江南的田

园景色的诗作。诗的前两句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

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形有色。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

了农民劳动的情况,最后一句以动衬静,更显其静。

《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作,此诗主要描写乡村田园

风光。诗中写篱落、儿童、黄蝶、菜花等景物,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

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分《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全词分上、

析下两片,作者通过对村居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

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农家生活画面。全词语言浅显朴

素、清新淡雅、朗朗上口。

学习古诗词重在诵读感悟。教学中,将感性悟与理性学相结合,让学

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词中的画面,联系已学诗句,明确必要的

文言知识,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定能使古诗词学习理趣并存,从而

感受到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学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目3.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词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

标的意思。

4.品读古诗词,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

品读古诗词,领悟优美的乡村时3

背诵课文;理解古诗词的

田园风光,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安课

大意,读出古诗词中蕴含

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排时

的画面美。

掇Gf>第一课时<

《宿新市徐公店》

1.会认“杂、篱”2个生字,会写“杂、稀、篱、蜻、蜓、蝶”6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

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夏天的乡村风景图片,并配上蝉鸣的音效,调起学生对夏天的美好回忆。

导语:同学们,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听着阵阵的蝉鸣,你们想到了什

么?(引导学生回答“夏天”)是的,夏天的日子多么精彩呀!今天,我们要学

习的这首诗,也是描写夏天的,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诗题,注意多音字“兴”。(明确:“兴”在诗题

中读“xing”)

(2)解题意。

明确:“四时”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随兴写的诗。

3.了解诗人,也可展示学生资料袋中搜集到的有关“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

江苏苏州)人。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

的忧国恤民的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

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船录》等。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古诗,注意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

2.再读古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预设:生: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季的田园风光,我是从“梅子金黄杏子肥,麦

花雪白菜花稀”这两句诗判断出来的。我去年夏天去过南方,“梅子黄、杏子肥、

麦花白、菜花稀”的确是那里的农村夏季景物的特点。

师:你说得很正确,懂得学习古诗时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金黄的梅子、又

肥又大的杏子、雪白的麦花,还有因为花落、结了油菜籽而变得稀稀疏疏的油菜

花,范成大给我们营造的意境多美呀,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来读读这首诗。

3.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本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块蝶飞。

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具体

的语言环境,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

4.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方法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过渡: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初夏的一天来到了乡村,看到了金黄的梅子、果肉

肥厚的杏子、雪白的养麦花和因花落、结了油菜籽而变得稀疏的油菜花。热爱生

活的范成大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出口成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

稀。”现在,哪位同学能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呢?

明确: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已长肥了。田野

中麦穗扬着白花,而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已经变得稀稀落落。

(2)仿写诗句。

过渡:刚才这位同学很不简单,说得太好了!这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仿佛变

成美若仙境的画卷,让人置身一种美妙的境界中,这就是诗的魅力。让我们带着

这种美的感觉,一起畅想我们的“乡村一日游”,为仿写诗句作准备。

情景预设:乡村一日游。我们先到果园去,水果的香味扑鼻而来,可以看到

红红的苹果、香甜的水蜜桃、金灿灿的梨、鲜红的杨梅。这边架子上挂着一串串

玛瑙似的葡萄,那边的樱桃树上结满了珍珠似的樱桃,还有一串串味道鲜美的荔

枝压弯了枝条。再到菜地去看看,地里的蔬菜长得也真喜人啊。扁扁的豆角,红

红的辣椒,鲜嫩的黄瓜,嫩绿的苦瓜,这可都是餐桌上的美味呀。

师:同学们,“看”到这么多色、香、味俱全的水果、蔬菜,你们难道不想

吟诵一番吗?让我们大显身手,仿照古诗写一写。

生1:梨子金黄桃子肥,苹果红红杨梅鲜。

生2:玛瑙葡萄胭脂樱,翡翠黄瓜丹红椒。

师:同学们仿写的诗句真精彩,还有哪些呢?赶快写在练习本上吧!

(3)品读后两句诗中的人勤。

过渡:我们和范成大一同游览的哪里是乡村,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活

在那里的人一定无比的幸福,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预设:①生:我认为农民们在地里干活。我是根据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

中的“无人过”推断出来的。课前预习时,我查看了古诗的译文,知道了:日长

——夏至白昼最长;篱落一一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初夏的

时候白天长了,也到了农忙的时节。村子里却没有行人,勤劳的农民们一定是去

地里干活了。

师:你说得很对。初夏的时候白天长了,农民们有许多农活需要做,他们要

把成熟的杏子、梅子摘下来,去麦地除草,去油菜地施肥,他们早出晚归忙着在

地里干活,临近中午还未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诗中

虽然没有描写繁忙的劳动场面,但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

②师:篱笆前没有人走动,显得那么安静。诗人在篱笆边看到了什么呢?

生:“惟有蜻蜓蝶蝶飞。”

师:对,“惟有蜻蜓峡蝶飞”。惟一一只有;峡蝶一一蝴蝶。这句诗的意思

是: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蜻蜓和蝴蝶呢?

生:作者以“惟有蜻蜓蚊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师:对,在这美妙如画的境界中,蜻蜓、蝴蝶翩翩起舞,衬托出村中的寂静。

这种描写方法可真传神!

③回到整体。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临近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

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小结:诗人范成大从安静的篱笆外走过,看到了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

去,他满怀喜爱之情,出口成诗:“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蚊蝶飞。”(齐

读)

三、拓展品读,激发兴趣

导语:是啊!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诗中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

气氛。诗人范成大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60首《四时

田园杂兴》组诗传递给世人。下面是他的另一首田园诗,比较阅读一下。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③。

童孙未解©供⑤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耘田:在田间锄草。②绩麻:把麻搓成线。③各当家:各人都担任

一定的工作。④未解:不懂。⑤供:从事。

简评: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的,本诗中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老少

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而课文中诗人重点

在写乡村田园的景色。同样是田园诗,由于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

点也就不一样,一个写劳动场面,一个写景物。看来,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

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只有热爱生活

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的生机和活力。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

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背诵诗歌。课外多读读其他田园诗,丰富自己的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a,,an\

《宿新市徐公店》

就碟时9而I

1.会认“徐、疏”2个生字,会写“宿、徐、疏”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理解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

自然的热爱之情。

夔1杷籁

1.掌握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句含义。

2.学习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说故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

古诗,我们再来一起背诵一遍,好吗?(生背诵)背得真好,这首诗让我们感受

到了那浓浓的乡土味儿!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古代诗人打造的田园世界,再次享

受田园之美。不过在正式进入课堂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

二、了解诗人,揭示诗题

1.看图说话。

《初夏荷塘图》,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

2.看图背诵。

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首诗?请背诵给大家听。

(1)学生背诵《小池》: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师问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一一(生接)杨万里。(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

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

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著有《诚斋集》。

3.揭题。

这节课,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

宿新市徐公店)

(1)认读“宿、徐”。

明确:“宿”是多音字,可读“sii”一一住宿,“xi€i”-----宿,“xiii”一一

星宿,在这里读“sfi”;“徐”读星宿。

(2)师问学生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再引出题目的意思。

预设:①学生在招待所、小旅馆等的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

是住宿、投宿的意思;②在学生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引导理解“徐公店”

指一位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③说出题目的意思:投

宿在新市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

4.读诗题。

在明确题目的意思后请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意思停顿,读好诗题)

预设:学习古诗,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

种快乐的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引入新诗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

担。而让学生把对诗题生字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有利于激励学生在生活中

识字,培养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对诗题理解的难度。

三、看图初读,感知大意

1.故事入诗。

导语:那一天,杨万里吃过早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

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

把生字圈出来,把字音读正确。(读后交流,再把诗句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2.了解景物。

自由读,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

图上有哪些景物。

预设:(1)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儿童”“黄蝶”“菜

花”;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2)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是指篱笆;“树头”是指树枝

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可联系《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3.再读诗句,读通顺。

预设:故事导入为下一步的学生编故事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与情境营造,也

为学生打开了学习古诗“欣赏风景”的小窗。从诗中找景,再与图对应,能使学

生快速把握诗的主景,领略诗中风光,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四、难点理解,明析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的篱落()的小径()的儿童

()的蝴蝶()的菜花()的树

2.读诗句,说一说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讨论交流:(1)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2)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

在古时指的就是跑;(3)“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些

诗句里也有“无”是“没有”的意思?(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

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请一位学生用“/”标出这首诗的节奏。(幻灯片出示:“…”

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长,表示断开拖韵的

时间更长)

篱落/疏疏H—径…深,树头/新绿II未成…阴。

儿童/急走H追黄…蝶,飞入/菜花II无处…寻。

五、吟吟诵诵,进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

的景色说给大家听。

预设:交流说说诗句的大意,不要求统一: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

树上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荫。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

没法找寻。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

你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

预设: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一一(1)色彩明艳,景色美丽;(2)儿童天真,

蝴蝶活泼,生机盎然;(3)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3.配乐读诗。(播放古筝曲)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

音乐把诗诵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地背诵)

预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交流中强调情感的激发,

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因此安排了说诗意、入诗境、抒诗情环

环相扣的步骤。

六、创编故事,制作诗卡

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展现了多个镜头。你仔细看,你能看到这

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

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

示例: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

的蝴蝶。黄蝶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

儿,黄蝶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

步,一边用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

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

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小男

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

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小男孩非常懊

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

2.课外作业:这每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集故事,请你先把诗背给爸

爸妈妈听,再把诗句编成故事说一说,然后据诗画一幅画,制作成随身可携带的

“诗画卡”。

七、学习生字,作业设计

1.指导书写“宿、徐、疏”。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a,,an\

第三时(6.-.穹豆)(补3*

《清平乐-村居》

1.会认"锄、录2个生字,会写“茅、檐、翁、赖、剥”5个生字,有感

情地朗读词作,背诵词作。

2.通过品味“醉、亡赖”等词语,深入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3.借助朗读、析词、想象等方法,感悟词中的田园生活意境,从中受到美的

熏陶。

杀天噬]

有感情地朗读词作,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词中田园

生活的美。

府r堂营磁&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

《宿新市徐公店》,同学们再来背诵一下,好吗?(指名学生背诵)这两首诗还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描写了什么呢?(生抢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

首宋词,它也是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它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二、学习词作,掌握方法

1.出示《清平乐•村居》课件,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了解词人。

(1)理解题目。

提示:“清平乐”是词牌名,真正的题目是“村居”。一看到“村居”,大

家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农村恬静和谐的生活)

(2)了解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山东历城区)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

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

化用典故,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

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

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2.引导学生识记词中出现的生字词。

(1)从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理解字词等方面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A.注意读准字音:茅檐、翁媪、锄、亡赖、卧剥。

明确:“亡”在词中读“wd”;“录IJ”是多音字,在词中读“b。”o

B.相机理解“翁媪”一词的词义。

提示:想一想,谁是翁?我们学过“孤舟蓑笠翁”,“翁”是什么意思?“翁”

就是指年老的男子。那“媪”有“女”字旁,想一想是什么意思?结合词句理解,

“媪”指的是年老的妇女。

C.相机理解“吴音”一词的词义。

明确: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写这首词时,正在江西饶州闲居,这里古代

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2)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联系旧知、结合原句、分析字理等方法,理解

了一些词语的意思。今后,大家在学习古诗文时,也可采用这样的方法。

3.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本词。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初步感知全词大意。

师:你们能说说这首词的大意吗?感觉哪些词句的意思不好理解?(教师对

学生不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

生分组说词义并交流: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

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4助草,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

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里,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5.整体感知,想象画面,品味词作情趣。

过渡: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读了这首词,你们看到

了几幅画?

生交流:

A.“溪上”:看到池塘上泛着的绿意,溪水淙淙,旁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硕大的荷叶托着荷花,在风中摇曳。(引读:这就是一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草。”)

B.“溪边”:看到一对老夫妇坐在家门前闲聊。(引读:这就是一一“醉里

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c.“溪东”:看到一亩见方的豆田上,大儿子正辛苦地劳作。(引读:这就

是一一“大儿锄豆溪东”)

D.看到二儿子心灵手巧,正用薄竹片专心致志地织着精致的鸡笼。(引读:

这就是一一“中儿正织鸡笼”)

E.“溪头”:看到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池塘边,剥开莲蓬吃莲子,不时

咂着小嘴。(引读:这就是一一“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小结:“茅檐、小溪、青草、翁媪”,这一切巧妙地组合成了一幅美丽的

图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诵读全词吧!

6.引导发现,品析词眼,提挈全篇,深化情感。

过渡: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再通过

自己的想象,一定理解了很多。但古诗词的创作年代毕竟离我们遥远,所以有些

字词背后含义丰富,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1)品读、交流。

A.品味“亡赖”。

①仔细读读最后两句,想一想:“亡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②引导学生从“喜”字感受诗人对小儿子不是讨厌,而是喜欢;从“卧”字

感受小儿子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烂漫、调皮可爱;引导学生想象,从小儿子的

姿态、吃相等方面来理解。

③“最喜”和“卧”字让同学们推敲出了“亡赖”让人感受到了小儿子的顽

皮、淘气,那怎么读呢?指名读,读出小孩子的可爱、淘气、活泼的童趣。

B.品味“醉”。

①指名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②"醉"可以组什么词?(陶醉、酣醉、沉醉……)

预设:在词中你认为哪种“醉”更为恰当?

明确:美好的风光、孩子们的勤劳可爱、夫妻的恩爱让老两口陶醉。

③除了陶醉,老两口闲暇之余喝喝酒,聊聊天,因此还有些酒醉之意。

a.有感情地朗读,想象老两口的心理,他们会说些什么?

b.学生畅谈后再读,读出温馨的感觉。

小结:老人为风景的迷人而醉,为夫妻的亲密而醉,为孩子们的懂事而醉。

(2)理解诗人之“醉”。

①多么美好的景色,多么和睦的家庭啊!课文里除了老夫妻之醉,还有谁在

醉?(诗人)

②想象诗人喝了一点儿酒来到这里,看到和平安宁的情景,情不自禁地吟出

了:(生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③诗人因为什么而醉?仅仅是因为喝酒吗?(诗人因美丽的田园风光而醉,

因安宁的田园生活而醉)

师小结:这样的情境怎能不让人陶醉,怎能不让人向往呢?让我们把这种感

觉读出来。(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词)

三、吟诵含情,背诵积累

过渡:如此醉人的词,我们能不能像吟诵古诗那样把它吟诵于心呢?把书合

上试一试。

1.师生合作。师说词意,生说词句。

2.指名背诵。

3.齐背诵。

小结:今天我们跟随辛弃疾来到了宋代的乡村,和他一起感受了恬静的田园

风光,一起领略了安乐的田园生活。相信在这次旅途中,我们的心灵同样也得到

了陶冶,得到了净化。在古诗词中还有许多描写田园生活的,同学们可以课下查

阅,也可以了解辛弃疾的其他词作。学无止境,举一反三才能带着我们走向更广

阔的学习空间。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a”an\

•.卜哙+什4»£彖学重点-4度实录

♦结合关键字词,感受诗词意境之美

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小儿就在溪头莲蓬处。”小儿是怎么剥

莲蓬的?

生:卧在溪头剥莲蓬。

师:“卧”是什么意思?

生:“趴”的意思。

师:带进词中去读一读。

生:溪头趴剥莲蓬。

师:你们读后感觉这样替换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趴”没有“卧”好,读起来有些拗口,而且不生动。

师:还可以用哪些字?

生:躺、睡。

师:带进去读一读,好不好?为什么?

师:那你们是怎么理解小儿的卧姿的?

生:可以是趴着,可以是躺着,还可以是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怎

么卧舒服就怎么卧。

师:如此随性自由的小儿着实让人喜爱呢!难怪诗人会说“最喜”他的“亡

赖”(顽皮)呢!

师:(追问)你们有调皮的时候吗?父母是怎么责备你们的?

生1:调皮鬼,你怎么不听话?

生2:小捣蛋,……

师:看似责备,实则喜爱。看来和诗中父母的爱子之心是一样的。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生1:和睦的家庭。

生2:和谐的家庭。

师:我们不是正在创建和谐社会吗?这样的家庭你们羡慕吗?如果羡慕的

话,那就好好学习,在家多体贴、孝顺父母,为创建和谐幸福的家庭尽一分力量

吧!

赏析:这首词短短四十六个字,充分展示了乡村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

平和无忧的生活画卷,意境深远,情意悠长。在学生结合画面及已有生活经验读

懂词句含义之后,教师便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仿佛走进这生活画卷,去亲

身感受,并用语言描述。一个“卧”字的引导抛弃了烦琐古板的分析和词意的死

记硬背,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各自感受着诗词独有的意境之美。

根据学生的情况,我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直面经典,反复诵读。

朱熹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

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或多或少地接触了不少描

写乡村生活的诗,因此我设计了问题:你学过哪些描写乡村的诗?引导孩子说乡

村,领略乡村生活的多姿多彩,过渡到本课中三位作者看到的乡村情景。这几节

课,我指导学生读诗词,围绕读正确了、读通顺了,完成对诗词的初步感知。引

导学生通过看注解、看插图的方式读懂诗词的意思,从而再细读诗词,读出层次,

读出感情。

二、品出诗味,想象诗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

的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一千个

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这三首

古诗词都只是截取了乡村生活的几个画面,犹如刚刚揭开乡村画卷的小角,我引

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卷看去,那是一个活脱脱的乡村田园连环画,甚至是连

续剧。

三、学以致用,多元表达。

我们学语文的目的就是用语文。教学中,我关注学生个性的表达和学生语文

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去乡村或野外的亲身体会,充分地进行个性化的表

达,并能够创造性地改写诗句,达到“快乐学语文,快乐成长”的目标。学中有

玩愉悦,玩中又有学长进。

希望这些诗词的语言能够在孩子的精神生命中扎根、发芽、成长,就如同绵

绵春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课题1古诗词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时间3课时

1.会认“杂、篱”等6个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抓住关键

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能背诵《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

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

难点

完整地理解诗意。

第一课时(《四时田园杂兴》)

L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

想感情。

2.自主识字,会读“杂、篱”两个字,会写“杂、稀、蜻、蜓、蝶”等5个生

教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4.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

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

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L揭题。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

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出示课件2】

导入

(学生交流)是呀!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导入环节的设计,回顾

()

分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旧知,引起新知,激发

《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注意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

“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准备。

2.读诗题,解题意。

请同学来读诗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

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出示课件3】(“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

“即兴”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

而创作。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

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

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一一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

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

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

目。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

日”“秋日”“冬日”五组。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

其中的一首。

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4】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

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

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认识生字:【出示课件5】杂、稀、蜻、蜓、蝶。训练学生自读课文,自

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行解决词语的能力,训

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为

2.指导书写【出示课件6】

学习古诗打下基础。

“蜻、蜓、稀、蝶”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

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

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

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7】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麦花:养麦花。养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

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

供食用。

新课(3)岐(jia)蝶:蝴蝶的一种。

教学

(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分钟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整体感知,初读课

(1)个人自由朗读。

文,整体把握,层层深

(2)指名试读,评议。

入,下面的学习降低了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

难度。

3.小声自读,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

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怎么样?

【出示课件8】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

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o)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交流学法

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

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

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

预设:可以借助课文注释理解。

预设: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

预设:还可以问老师。逐词逐句概括句意,再

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

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意,并提炼成诗句,这

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是教会学生抓住要点

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

2.学生自学

3.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

(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

(指点“惟有、日长”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惟

有:只有;日长:天长了。)

(2)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

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

(3)教师随机点拨,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流畅。

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

(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

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

想法)【出示课件9】

4.质疑: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先交流学习方法,再让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学生自学,交流讨论,

1.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出示并提出质疑,体现了

课件10】“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学模式。

(2)交流: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养麦花一

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2.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蝶蝶飞。”【出

示课件11]

(1)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

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

飞来飞去。)

(3)读诗思考:【出示课件12】

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

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五、再读古诗,交流探究

1.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

什么?【出示课件13】

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

景象。第四句中写“蜻蜓峡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

以动写静。(板书:宁静以动写静)

总结: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

4.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朗读这首诗,体会意

境。

5.尝试背诵:自由背一一同桌背一一全班背

六、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

描写了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板书:清新、田园、安

逸闲适)

拓展《四时田园杂兴》之一【出示课件14】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通过对比阅读,了解范

成大田园诗歌的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

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过渡)师: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

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

好了这首诗。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

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

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

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1)指名读,

(2)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

风光?

3.比较两首诗

(1)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前一首呢,诗人重点

在写什么呢?(写景),后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

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

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

但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

的。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看来,这乡村的一

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

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

如此有生机和活力的场景。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

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读)

(2)看着这样喜人的景象,让我们不仅想起了村庄男

女劳动时的场面“昼出……”

(3)虽然只字不提劳动场面,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