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答案及解析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答案及解析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答案及解析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答案及解析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阳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我们不能quan缩于斗室之内,

当走进弥漫着清新气息的大自然,去仔细观察,去用心感受。温暖的阳

光、拂面的清风、歌唱的溪水、芬芳的花草,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培养我们的审美,提高我们生活的品质。

①quGn蜷②弥nd

2.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D)

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

经受着凄风苦雨的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怨无悔;即使

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

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紫花地丁紫得清

新淡雅,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它虽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

更追求精致,活出。

A.侵蚀反而精华B.侵袭而且精华

C.侵蚀而且精彩D.侵袭反而精彩

导析:D“侵袭”指侵入并袭击;“侵蚀”指逐渐侵害使变坏。根据

句意,第一空应选“侵袭”。“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而且”

表示进一步。句中上下句意思相反,所以第二空应选“反而”。“精

1

彩”指神采,精神;“精华”指(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根据句意,

第三空应选“精彩”。故选D。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A.我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与思考,就会积累丰富的素材,这

样在写作时就能势不可当,得心应手。

B.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俗地止,让人回

味无穷。

C.平静的海面上忽然狂风大作,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压了过来,新船

员们都心、惇肉哪。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已经章窜:昼,他还是不情愿死。

导析:A“势不可当”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用在此句中形容“写

作时的状态不合适。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A.看着眼前的白桦林,我领悟了一个道理:正与直是它们赖以生存的

首要条件,哪棵树在生长中偏离了这个方向,即意味着失去阳光和

死亡。

B.分队长原是胶济路工程工人,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家伙,他接二连三

地把五、六个炸弹绑在一起。

C.当生命中的厄运不期而至,我们是俯首屈从、自甘沉沦?还是积极面

对、勇于挑战?

D.傅庚生认为,欣赏诗歌“首宜求其旨意,次必寻其脉络,然后乃可以

探骊得珠也。”

2

导析:AB项,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之间不用顿号,应将顿号删

去;C项,“我们是……还是……”是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D项,“首宜求其旨意,次必寻其脉络,然后乃

可以探骊得珠也”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部分,引用没有独立性,句号

应放在引号的外面。

5.填空。(5分)

①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描写山行所见动景,表现诗人内心非常闲

适的诗句是:“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②《七律・长征》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

的高大形象的诗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杜甫在《绝句》(其二)中描绘了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

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的诗句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④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一诗中表现诗人行舟所见,风雨将至,

动中有静的两句诗是:“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⑤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类似的诗句是:“人

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6.名著阅读。(2分)

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炽热的仇恨,大人都中了仇恨的

毒,连小孩也热烈地参加一份。后来从外祖母嘴里我才知道,母亲来到

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在坚决地要求与父亲分家。母亲突然回来,

使他们的分家愿望更强烈了。他们害怕我的母亲讨回那份本来给她预

备的,但是因为她违背外祖父的意愿“自己做主”结婚而被外祖父扣

3

留的嫁妆。舅舅们认为嫁妆应当分给他们。此外还为了谁在城里开设

染坊,谁到奥卡河对岸库纳维诺村去,彼此早就无情地争吵不休了。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

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身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

冤屈地毗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

鸡打鸣一样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了样儿,说:

“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清净,分吧!”

“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放光。真怪,别看他

个子小,叫起来却震耳朵。

母亲从桌子旁站起来,慢慢地走到窗口,背转身去不看大家。

米哈伊尔舅舅忽然扬起手对着他弟弟的脸就是一下;弟弟大吼一

声,揪住了他,两个人在地板上滚开了,发出一片喘息、呻吟、辱骂的

声音。

上面文段节选自著名作家高尔基的长篇小说《童年》O请你写出

作者其他两部自传体小说:《在人间》《我的大学》O节选部分中的

“外祖父”是俄罗斯小市民的典型,他的性格特点是:暴躁、乖戾、贪

婪、自私。(2分)

7.综合性学习。(5分)

“世界读书日”期间,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为“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4

⑴班级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部经典,可你

的家长借口工作忙迟迟未读。一天,看到他(她)正在刷手机,请你写几

句话劝说。(60字左右)(3分)

答案:(示例)爸爸(妈妈),您有时间刷手机却借口工作忙没时间和我

一起读一部经典,这样好吗?况且,刷手机既浪费时间,又伤害身体,而

读书既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还能培养我们良好的情趣,何乐而不

为呢?

⑵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两句读书感悟。请你以此为例,仿写一个

句子,表达你的读书体会。(2分)

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中串门儿,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读书就是

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改变气质。

答案:(示例)读书就是假日外出旅游,可以欣赏风景,陶冶性情。

二、阅读欣赏(共50分)

(一)(4分)

折杨柳①

杨巨源②

水边杨柳曲尘丝③,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②杨巨源:唐代诗

人,字景山。③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8.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分)

5

答案:(示例)写了水、杨柳、马、春风等意象。主要表达了诗人离别

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9.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做简要赏析。

(2分)

答案:(示例)拟人:春风最爱惜杨柳,殷勤地把它放在手中吹拂,运用

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拂柳的情境,

暗含惜别之情。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行者

和行者的关系,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写出了风吹折柳的情态,表达出

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的情意。

(二)(10分)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②之,曰:“甚矣,农之惰

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农夫曰:“予④莫知所以耕,子可

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

及移时,气竭汗雨⑤,喘喘焉⑥不能作声,且仆⑦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

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

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注:①息:呼吸。②哂(sh4n):嘲笑,讥笑。③竟月:即满一月,整整一

个月。竟,满。④予:我。⑤气竭汗雨:力气用尽,汗如雨下。⑥喘喘焉:

气喘吁吁的样子。焉,……的样子。⑦仆:向前跌倒。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行者解衣下田行者:过路人

6

②气竭汗雨竭:尽、完

③谓农夫曰谓:告诉,对……说

④行者服而退退:离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译文:过路人脱下衣服走到田里,喘一口气连挥几下锄头,每锄一下都

用尽全身的力气。

②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译文:人处理事情也是这样,想要(刻意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

12.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2分)

答案:(示例一)做事情要掌握节奏,通过适当的方式才能做得更好。

(示例二)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或:没有实践,

就没有发言权)

(示例三)实践胜于说教。

(示例四)事非经历不知难。

参考译文: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以后才挥一下锄头。(有

个)过路人看见了讥笑他,说:“(你这个)农夫真是太懒了!你喘几口气

才挥一下锄头,这样耕田一个月也耕不完。”农夫说:“我不知道用什

么方法来耕,你可以把耕地的方法示范给我吗?”过路人脱下衣服走到

田里,喘一口气连挥几下锄头,每锄一下都用尽全身的力气。没过多长

时间,(他的)力气用尽,汗如雨下,气喘吁吁,发不出声音,向前跌倒在

田里。(他)对农夫说:“我到今天才知道耕地的困难。”农夫说:“不

7

是耕田难,是你的方法错误啊!人处理事情也是这样,想要(刻意追求)

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过路人佩服地离开了。

(三)(8分)

谈歌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

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

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

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

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8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瞅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

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3.通读全文,梳理小说情节,并简要说说第1—6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

黎明时分,洪水肆虐,村民纷纷逃命一木桥旁边洪水没腿,老支书

临危不乱指挥村民从小桥撤离一五天后洪水退去,老太太祭奠亲人,

老支书与小伙子的关系真相大白

答案:文章第1—6段是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雨大一一山

洪咆哮一一村人恐慌一一人们涌向仅有的窄桥一一死亡即将到来。在

9

这生死攸关的时候,老汉出场,侧面烘托了主人公临危不乱、舍生忘死

的高大形象。

14.体会文中画线句子和加点字的作用。(4分)

⑴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答案: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山洪”比作“受惊的野马”,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山洪的气势大、来势猛。

⑵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瞅出一个小伙子……

答案:“揪”是“抓住并拉”的意思,且带着一种强烈的愤怒的成分;

“揪”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老汉不徇私情。

(四)(12分)

“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

段梅红

①“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中国文化中自古至今传承着“民以食

为天”的警训。然而,当曾经的贫穷、饥饿、匮乏与我们渐行渐远,

“吃”便被赋予了许多生理需要之外的社会功能,也有了诸多社会表

现,“舌尖上的浪费”就是其中一种。

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对

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4个城市的366家餐饮企业开展了长达5年

的追踪研究,2018年底,发布了《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以下

简称《报告》),通过《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食物浪费的严重程度

已非“触目惊心”四字所能概括。

③根据《报告》,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高达

10

1700万〜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中

国餐饮业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o大型餐馆的

食物浪费量更大,因为这样的场合往往是朋友相见、商务聚会的场所,

点餐、就餐往往更注重“面子”。这类聚会还伴有大量酒水消费,因

而会减少对其他食物的食用,常常导致更为严重的食物浪费。据《报

告》,大型餐馆商务聚会类型的平均浪费率高达38%。

④校园也是浪费的“重灾区”。各种供餐方式中,以盒饭浪费最

严重,浪费量高达每人每餐216克,约占食物供应量的1/3,换句话

说,1/3学生的盒饭被倒掉了。香港《南华早报》也曾刊文指出,内地

大学校园里2800万大学生每年扔掉的粮食足以养活1000万人。

⑤要知道,这只是“城市餐饮”这一环节中的浪费。其实在消费

前的制作环节,很多浪费行为已经在厨房开始了。比如,不少烹饪食材

其实只使用一部分;一些用于吊汤的食材大部分被丢弃;为了口感,极

端挑剔地选用食材;为了卖相,很多食材只是入眼而非入口。

⑥如果继续向前追溯,在食物进入市场流通之前,浪费就已经出

现。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存储、运输和

加工等环节造成的损失就在350万吨以上。对此,《经济日报》曾报

道,我国每年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环节产生的浪费相当于

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⑦或许很多人还未意识到,餐桌浪费不仅意味着大量食物被扔掉,

更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时所投入的大量淡水资源、能源、土地以及生

产资料等的无效消耗。同时一,处理这些厨余垃圾也将给城市带来巨大

11

的环境压力。如果我们能够减少或避免浪费食物,那么,每年就会有

250万亿升的淡水、113亿千瓦时的电力、18919平方千米的森林重

新回到我们身边。

⑧如果美食不可辜负,那么食物就是我们与自然最近的红线,我

们有千万种理由让每一粒米、每一叶菜都能最终固于厨房和餐桌。

15.从选文说明内容看,“舌尖上的浪费”主要表现在:一、城市餐饮

浪费一一餐桌食物浪费、大型餐馆浪费、校园浪费;二、消费前的环

节浪费一一厨房浪费、产销及流通环节浪费等方面。(2分)

16.第③段中加点的“仅”“就”不能删除,为什么?(3分)

答案:不能删除。“仅”“就”表限制,强调仅仅是我国城市餐饮业的

餐桌食物浪费量已经很大了,说明还有其他方面的浪费。去掉与原文

不符合,“仅”“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校园浪费很大,使文章更有

说服力。

18.针对“舌尖上的浪费”,请你根据文本,结合生活体验,提出合理化

的建议。(3分)

答案:(示例)买菜买饭或者自己做饭时根据饭量适当购买或制作;到

餐馆吃饭时适当点餐,不能为了面子而造成浪费;外出就餐时没有吃

完的尽量打包。

(五)(16分)

雨丝如期而至

12

卢惠龙

①雨丝如期而至,细细碎碎,却并不停歇。一阵一阵,随风飘忽。

我的石屋被雨丝的沙沙声紧紧裹住。

②我小小的石屋,石块砌的墙,石板盖的顶,孤寂地横陈在花溪吉

林村一座土山的半腰。石屋四周是苞谷林。雨丝中,苞谷林散发着阵

阵泥土的气息,厚实黝黑的叶面,昭示这成片的苞谷正在旺盛期,夜深

时听得见苞谷秆上蹿的拔节声。山脚是漠漠的水田,雨丝飘洒,翠绿的

秧苗一阵阵随风起伏,像在深情地获取地母的营养。

③这是夏季了。夏季是生长的季节。水溪里的青蛙,这期间活泼

极了。它们四肢饱满,四下里蹦跳,蛙声频率很高,包围我的石屋。青

蛙常年生活在地底的洞里,季风带来雨水,它们便纷纷出洞。青蛙头的

两侧有两个声囊,能产生共鸣,放大鸣叫。每每,一入夜晚,青蛙出来捕

食,这时候就是它们的天下了。蛙声骤起,如鼓如颦,如醉如狂,浓郁,

浩荡,大肆将雨夜渲染。这明亮、雄浑而又神秘的音乐体积,生阴阳,

孕万千,俨然一部熟悉、壮阔、悦耳的合唱。蛙鸣,蕴含着无有穷尽的

生命密码,几乎就是大自然永远的歌咏,一首田野之歌。“稻花香里说

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有蛙鸣就有播种的希望,有蛙鸣就有收获的

喜悦!

④当雨丝飘忽,蛙鸣如潮时,我的心沉淀下去,静静地融入大自然

的夜。我闭了眼,恍惚,万象在旁。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升为一种

生命状态。这时候,我犹如处于一种亦真亦幻的情景中,仿佛摘一根草

茎放到嘴里咀嚼,总有山野泥土的味儿,清香的,苦涩的。这情景可以

13

体味,可以触摸,并与人性纠结,呈现一种毛茸茸的真实。我们每个人,

是不是都生活、生存于一种规定的情景中呢?无论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情景好像就是一种宿命,就是我们念兹在兹以至生死与之的,己身所

属的情景。这样,情景就是我们每个人终身的襁褓了。我此时此地的

情景,在雨夜里,在蛙声中,就像一幅写意山水,有一股气荡漾其间,氤

氤环绕,诠释生命。

⑤对了,这时候,大抵需要确认的是,我们不必过于自负,人类其

实并不是这个星球的唯一主人。人类要给大自然以恩泽,与大自然共

生共存。就像《鱼王》里的那个伊格纳齐依奇,他看见柳叶尖上,一滴

露珠凝敛不动,以为是露珠因害怕自己的堕落会毁坏这个世界。这就

是一种敬畏了,敬畏我们生死与之的情景。再深一步说呢,我们必须像

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敬畏我们赖以生存

的地球。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对地球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

也是没有保障的。

⑥至此,内心曾经的一些东零西碎仿佛慢慢平息,获得一种透悟

的解脱。

⑦雨丝依旧飘洒,我屋顶的青石板沁润了一圈一圈的水渍,有浓

有淡。雨声听着听着小了下去,不一会儿,又急促起来,响亮起来,也许

它会彻夜不歇的。而蛙声呢,像浪潮拍岸,渐渐有了规律。唔,山的呼

吸浓烈,水的气息可辨,这是一种原本,一种落定,是大自然的脉动,一

种浸淫了的博大气象。

19.请你说说第①段加点字“裹”的妙处。(4分)

14

答案:“裹”是“包起来”的意思,用“裹”字形容雨中石屋的状态,

形象地写出了丝丝雨声的稠密和石屋的小。

20.文中第③段详细描写蛙声有什么深意?(4分)

答案:雨下了,水多了,水中精灵一一蛙便登场了。描写蛙声,说明雨水

丰足;“蛙声”在传统文化中又有预兆丰年之意,因而有蛙鸣就有播种

的希望,有蛙鸣就有收获的喜悦。

21.第⑤段画线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4分)

答案:我们要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敬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从而共

创人与自然的和谐。

22.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题。(4分)

答案:我们应学会欣赏自然,体会生活中的美,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写作(共50分)

23.越来越好是一种愿望,越来越好是一种状态,越来越好是一种结果。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天更蓝了,

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朋友多了,心相通了,大家越来越好;道路宽

了,心气顺了,日子越来越好……”其实,越来越好的还有风景,还有心

情,还有习惯,还有……来吧,拿起手中的笔,去抒写心中的越来越好。

请以《越来越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

于600字。

例文一:

风景越来越好

15

我的家乡在临淄,这里曾是齐国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

文化。这里的名胜古迹特别多,假日里在父母的陪伴下,我曾去齐国历

史博物馆、殉马坑、古车博物馆、姜太公祠、管仲纪念馆等地旅游过,

在那里我感受到了齐国故都的风采。但最让我喜欢和留恋的还是新建

的姜太公文化广场。

习习秋风中,我和爸爸来到了文化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姜太

公的铜像,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