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资料 《比较政治制度》章节题库_第1页
考研资料 《比较政治制度》章节题库_第2页
考研资料 《比较政治制度》章节题库_第3页
考研资料 《比较政治制度》章节题库_第4页
考研资料 《比较政治制度》章节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比较政治制度概述第一章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第二章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第三章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第二编基本原理与综合比较第四章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形式第五章选举制度第六章政党制度第七章代议制度第八章政府行政制度第九章司法制度第三编当代政治制度基本类型第十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第十二章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制度第十三章非国家实体政治体系欧洲联盟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1.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有哪些意义?(1)通过比较政治制度研究,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科学认识,更加自觉地坚持(2)通过科学的比较政治制度研究,不仅可以在提高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的基础(3)在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是非常纷繁(4)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载体。(5)在全球化压力和身处世界大舞台下,我们必须做到知彼知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正是2.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国别比较研究(2)专题或专项比较研究(3)综合分析比较研究(4)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第一编比较政治制度概述第一章国家、宪法与政治制度一、名词解释2.政治制度3.国家形式4.政权组织形式5.国家结构形式(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2009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6.根本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影响较大的国家观念有哪些?(1)多元主义国家观(2)精英主义国家观(3)新保守主义国家观(4)新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国家观2.国家的阶级特性和政治制度的阶级属性有什么关系?答:(1)国家的阶级特性(2)政治制度的阶级特性(3)国家的阶级特性和政治制度的阶级属性的关系3.国家结构形式有哪两种类型?(1)单一制单一制是指国家权力的最终归属权属于全国性政府(中央政府),区域性政府(地方政府)(2)联邦制4.宪法与政治制度在宪政中的融合表现在哪些方面?(1)宪法成为调节社会矛盾和政治利益冲突的最高准绳(2)宪法为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实体和程序规范(3)政治制度为宪法精神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5.二战后的宪法与政治制度呈现出哪几个方面的发展态势?(1)从宪法和政治制度的阶级属性看,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2)从宪法和政治制度的类型上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老牌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遭到(3)资本主义宪法与政治制度的原生形态也发生了变异。一方面,随着西方国家经济、政6.美国的宪法在哪些方面发生了突破性的调整?(1)宪定公民权利在内容上得到扩展(2)宪定公民权利的适用范围得到扩展(3)社会弱势群体的宪定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三、论述题1.试论政治制度与宪法的关系。答:(1)政治制度(2)宪法(3)政治制度与宪法的关系a.从宪法的制定者看,既有由封建君主制定的钦定宪法,又有封建君主与资产阶级斗争妥b.从宪法确立的政体看,既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宪法,又有实行封建帝制的宪法,还有c.从共和制宪法规定的政权组织形式看,1793年法国第一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立法机构和行府体制,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以参议院为国家权力中心的议会内阁制政府体制,1946年第四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以国民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的多党议会制的政府体制,1958a.在立宪观念上,美国的制宪者们着力强调宪法的最高效力和最高权威性。在宪法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上,主张任何形式的国家权力都要受到宪法的制约,法律也同样受制于宪法;在宪法权威与人民意志的关系上,主张宪法既来源于人民,同时又对人民具有约b.在修宪的态度方面,制宪者们极为谨慎,为此制定了近乎苛刻的修宪程序。制宪者们认识到,社会的不断发展将使宪法的部分条文趋于老化,若不及时修改,将有碍社会进步。但是,若修改过于容易,又往往会流于轻率和随意,最后必将损害宪法的权威性,甚至导致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陷于混乱和动荡。c.完善的司法解释体制适时赋予宪法以新的含义,使之顺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实际。③修改或制定新的宪法,基本政治制度保持不变从1954年到1982年,短短不足三十年的时间里,宪法更迭了四次,1982年宪法通过二十余年,其间又进行了三次修改,共通过17条修正案。如此频繁地修宪、制宪,无论对于世界的宪法发展,还是对中国未来的宪政建设,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其中,尤其值得关注并令人深思的还在于,尽管宪法经历了频繁、近乎“动荡”的变更,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却能够始终保持稳定。2.如何理解“行政集权民主制主导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答:战后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政权组织形式方面,国家结构形式方面的变化不大。政权组织形式在基本构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发展趋势:(1)传统代议民主制由盛而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遭遇的巨大变化,使整个国家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传统代议制开始走向衰落。导致代议民主制由盛及衰的核心因素,还在于它是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行政权力不断扩张,最终由量变叠至质变的结果,这种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国家与现代国家的构建所需要的强权与权威迫使传统的代议制民主急需转换为以增强行政权为核心的现代行政权力。(2)行政集权民主制基本形成二战后,西方国家求助于政府的国有化政策和福利国家政策,谋取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稳定,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战略角逐日趋激烈,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干预和调节成为大势所趋,由此造成国家权力结构的重心向行政机关进一步偏移。到20世纪60年代,行政集权民主制在主要的西方国家已基本形成,并突出地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各国仍然保留传统代议民主制下的议会制度和公民普选制度,而且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还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②议会权力遭到大幅度削弱,议会的传统权力关系不复存在,政府的立法提案权、行政立法权、行政司法权、自由裁量权迅速膨胀,行政机关往往主导议会立法或干脆自行立法,然后再执行自己制定的法律,议会只能起到授权或事后认可的作用;③行政权力急剧扩张,几乎已经扩展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行政权力的容量、行政机构的职能、行政官僚的规模均达到了空前的程度。(3)共同参与民主制初见端倪西方国家一方面加强政府的自身建设——适当恢复和加强议会的传统权力、大力完备行政法的控权机制;另一方面,广泛提高各种社会力量在政府决策、国家的政治生活以及民主政治活动中的地位,以此构建“共同参与民主制”。从民主的形式上看,共同参与民主制是一种直接民主制,其基本内容包含了两个方面:①在政权体制内,主张由人民以直接行使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等方式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保证公民能够广泛地参与国家立法和政府决策,对国家政治生活施加更强有力的影第二章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一、名词解释1.经济基础2.上层建筑二、简答题1.欧洲历史上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有哪些?(1)古代城邦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2)西欧封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3)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4)近代资本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由于社会经济条件与外部环境的较大差别,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建立的国家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即自由主义模式和国家主义模式,或称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①自由主义模式自由主义模式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强调社会与国家的区分与对立。这一模式由三个基本假设作a.个人是自己利益最好的评判者与追随者;b.由于一种社会的“先定的和谐”,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可以自动带来社会利益的发展;c.由不完善的个人组成的国家也是一种不完善的机构,从而容易犯错误。由于社会必须由国家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所以惟一的办法就是把国家的作用限制到最小程度。②国家主义模式国家主义模式是一种国家广泛介入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模式,主要特点有:a.国家广泛参与经济生活和行使大量的社会职能。b.政府对于社会生活进行较多的干预。(5)现代资本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①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国家职能的广泛扩展,现代国家承担的广泛职能已经使它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②国家正在把越来越多的组织、群体和个人纳入自己的权力体系之内,改变它们的角色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③现代社会处于国家迅速膨胀的时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开始变得模糊起来。(6)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①国家维持了高度的社会稳定与社会整合。②国家对本国经济进行了大量的保护与扶持,其中既包括贸易方面的保护,也包括对重点支柱产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对国内良好的经济环境与经济秩序的创建与维护。③国家不仅制定宏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而且通过产业计划以至行业计划对个别企业进行指导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促进经济的增长是这种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最主要目的。2.政治、经济与政治制度有什么关系?答:政治制度是以国家权力的配置与行使为核心内容的一套正式规则体系,它以国家的存在为载体,由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予以确认,并具体体现为一定形式的国家权力配置模式。它主要包括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为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制度。(1)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统治阶级实施阶级统治的工具。因此政治制度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它与国家密切相关,属于历史的(2)任何政治制度都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其性质和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同时,政治制度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自己赖以建立和存在的经济基础起巩固和推动或延缓发展的作用。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政治制度也必然发生变化。(3)人类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奴隶制政治制度、封建制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无不反映了这一历史规律。在人类进人共产主义社会后,随着阶级、国家与法律的消亡,社会的一切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规章都将失去政治性,任何形式的政治制度将不复存在。3.社会变化是如何导致制度变迁的?答:在社会生产力和技术进步因素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发展相继经历了几次大的社会整体结构转型,导致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领域的制度变迁。(1)人类社会的第一次整体结构转型是由原始的渔猎社会向农业社会的变迁(2)人类社会的第二次整体结构转型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整体性变迁(3)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整体结构转型是由工业社会向全球知识社会的整体性变迁4.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区别表现在哪里?答:(1)无产阶级革命(2)资产阶级革命(3)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1.试论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答:(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2)上层建筑部分,其中政治上层建筑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武装力量、政治关系、政治文化、政治观念、政治思想、政治学说等诸多因素。(3)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首先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二者之间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的辩证的关系。这种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①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a.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一,经济基础的发展决定最初政治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消亡。第二,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既存政治上层建筑的产生。b.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上层建筑的根本属性由经济基础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可能有所不同。c.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发展。政治上层建筑的演变受经济基础状况的制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基础的变化总会导致政治上层建筑的发展。经济基础不仅推动政治上层建筑发展,而且推动它朝一定的方向发展。②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政治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政治上层建筑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它往往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并且拥有庞大的政治机器,它可以维持自己的存在,直到被社会的和政治的力量推倒为止。b.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同方向作用。政治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c.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方向的作用。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这种反作用是对抗性的,即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处在一种对抗的关系中,经济基础发展了,生产关系变革了,但政治上层建筑依然力求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抑制新的生产关系的扩展。二是这种反作用是非对抗性的。③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层层相关的互动关系。这一复杂、互动的矛盾运动有以下几个特点:a.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b.政治上层建筑应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并不立刻、直接地反映生产力水平的变化;c.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主要的决定性的反作用;d.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互动关系具有多层次性;e.政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循着这条规律而运动的。2.试论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关系的两种模式。答:人类历史上相继产生了奴隶制政治制度、封建制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几种主要的政治制度模式。当今世界主要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两大类型,但这两大政治制度的产生却经历了不同的路径和发展逻辑。因此,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关系模式内生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同的模式和方式。(1)社会经济发展,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由此产生了与其紧密相连的社会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制度等制度体系。资本主义制度体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产物,是在资本雇佣劳动剥削关系代替封建土地剥削关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标榜“人民主权”,以代议制为民主制的主要形式,政府体制实行分权制然是资产阶级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制度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②在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上,政府加大了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力度。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一方面努力寻找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另一方面努力推动在私有制基础上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促成了国有制、法人所有制以及资本家个人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③在政治统治方式上,政府以全社会的统治者的姿态对社会实施控制,其方式更为巧妙。为缓和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纷纷借助和运用国家强制力来维持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和实行多种社会监督,对社会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a.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采取了民主共和制的形式,并在法治的旗帜下通过一定的民主政治程序来实现其政治统治职能。b.政治统治职能中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加强军事力量等内容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社会经济①社会主义是指引世界上处于剥削制度压迫之下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变自己命运、获得社会解放、建设幸福生活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切都昭示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要义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代表机关行使权力;国家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和“议行合一”组织起来和开展活动;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它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政党,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③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大转变,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历程。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社会主义的改革包括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改革赋予了社会主义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④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以至挫折。第三章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一、名词解释政治文化(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对外经贸2013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政治文化是指政治群体在历史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它属于人类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范畴,反映的是政治心理层面的内容,这些心理层面的内容聚集、凝结,形成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情感、认识和评价。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性成分、政治情感性成分和政治评价性成分三个基本成分,它具有阶级性、结构性、相对稳定性和自主性等四个特征。二、简答题1.简析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的两重性。答: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化主要是一种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政治文化的双重特性使得它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呈现出了“两重性”的特征:一方面,政治文化外化于政治制度之外,形成了政治制度的外在环境;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内化于政治制度之中,构成了政治制度的内在精神。(1)政治制度外在的政治文化:制度环境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制度与文化系统无时不刻在发生关系,作为政治制度外在环境的政治文化,主要通过提供“合法性”的方式对政治制度发生作用。合法性是指该秩序是否和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政治合法性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两①在某个社区或社会范围内,政府、政权、政治统治如何依靠价值观念或与价值观念相适应的规范有效运行。②这种有效性的范围、基础和来源。由此可见,政治合法性纯属一个价值问题,它绝非来源于法律或命令的强制规定,而是直接源自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何为正当或正确”所持的观念和判断。(2)政治制度内在的政治文化:制度精神①内化于政治体系中的政治文化,在内容上依然是由政治体系中每一个个体成员的政治取向构成的,只是由于个体“对于政治对象的取向模式在该国家成员中的特定分布”不同,而在外在形式上凝结为各种特定的类型。②作为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制度同样会由于政治文化的内化作用而显现出特有的2.简析政治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答:政治文化主要是一种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它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政治文化是政治群体在历史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它属于人类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范畴,反映的是政治心理层面的内容,这些心理层面的内容聚集、凝结,形成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情感、认识和评价。(2)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其体现路径主要是:一方面通过政治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则是在政治文化与现实社会间的交互作用中得到体现。①政治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政治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历史漫长积淀的产物,它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活动中,通过社会成员一代又一代的创造和传递,逐渐积累、延续和发展起来的。任何政治文化,都不仅是对这个时代或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而且也包含了对历史上或前一代人所持的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所继承的政治文化中,既有与当今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部分,也有与社会潮流不相适应以至于完全背离的部分。②政治文化与现实社会的交互作用尽管政治文化最终由现实社会的生产条件所决定,但是,这种决定和被决定的过程绝不是机械力学的结果,而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发展与政治文化的发展一方面遵循各自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又相互磨合、彼此适应,如此循环往复以至达成互恰。③政治文化相对独立性与政治制度变迁的关系在制度变迁与政治文化的关系问题上,政治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也同样存在,并具体表现为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形成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可以分为“正”作用和“负”3.新的政治文化对新的政治制度具有怎么样的推动作用?(1)新的政治文化有助于政治制度顺利实施变革(2)新的政治文化有助于弥合制度变革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3)新的政治文化有助于新的政治制度获得稳定的政治认同4.政治文化具有什么功能?(1)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目标的功能性作用(2)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运作的功能性作用(3)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结果的功能性作用三、论述题1.试论政治制度变迁与政治文化的关系。(1)政治文化的相对独立性(2)新的政治文化推动新的政治制度的产生,旧的政治文化在新的政治制度中传承③新的政治文化有助于新的政治制度获得稳定的政治认同(3)新旧政治制度的斗争与交替是新旧政治文化斗争与交替的过程(4)创造新的政治文化是巩固新的政治制度的重要保证新的政治制度建立后,如果单纯只是依靠其自身的规范作用实施对人类行为的整合,那么,2.试论政治制度过程与政治文化的关系。(1)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目标的功能性作用(2)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运作的功能性作用(3)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结果的功能性作用第二编基本原理与综合比较第四章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形式1.人民主权论答:人民主权论是指17、18世纪由西欧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一种政治理论,代表人受人民的监督,政府官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如果政府侵犯了人民的权利,人民2.代议民主制表组成代议机关(议会或国会)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制度。代议民主制的基本原则包3.社会契约论4.直接民主制与间接民主制答:(1)直接民主制(2)间接民主制(3)直接民主制与间接民主制是相对应而言的。在西方国家,典型的直接民主制可追溯至古希腊城邦时期的雅典民主制,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共同参与民主制则保留了直接民主制的遗风。间接民主制以近代的代议民主制为其典范,20世纪60年代正式形成的行政集权5.分权学说(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研;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研)答:分权学说是指17~18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关于国家的主要权力相互独立,保障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防止专制压迫的最好办法。18世纪法国孟德斯鸠继承和发展6.制衡原则(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研;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研)7.议行合一8.三权分立(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研)洛克、孟德斯鸠和杰弗逊。近代明确阐述分权学说的是17世纪英国的洛克,1748年法国孟9.民主集中制(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研)10.人民代表大会制(厦门大学2011年研)二、简答题1.简述人民主权的基本原则。答:人民主权论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一种政治理论,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思想家,法国卢梭对人民主权的思想理解和阐(1)主权是至高无上的(2)主权是不可转让的(3)主权是不可分割的(4)主权是不能代表的2.简析代议制的三个原则。主权在民是西方民主制度的首要原则,虽然有些国家以代议机构(国会或议会)为最高立法3.作为组织原则,民主制度权力结构中的民主集中制包括哪些方面?(1)人民与国家机关的关系(2)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3)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4.法治原则要坚持哪些观点?(1)法律必须是普遍的和公开的(2)法治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司法必须独立5.简述代议民主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议会或国会)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制度,代议制是西方国家普遍(1)代议民主制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民主的规模和民主的实现问题。(2)代议民主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摧毁封建政治特权的产物,因此代议民主可为财产权、(3)代议民主比直接民主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代议民主制可以允许国家体制内部有直接民主的因素(如公民表决)存在,而不会破坏其在(4)代议民主是程序民主,它通过各级代表机构和代议程序对民意进行过滤、筛选和归并6.如何理解共同参与民主制?答:(1)共同参与民主制的提出背景(2)共同参与民主制的含义(3)共同参与民主制的优缺点①优点a.共同参与民主制是试图挽救代议政治危机的一种补救办法。b.共同参与民主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和防止行政集权民主制的某些弊端。c.共同参与制可以表达人民的利益诉求和要求,满足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民主。a.共同参与民主制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克服和防止行政集权民主制的某些弊端,却不可b.共同参与制会造成民主混乱和全民民主,不利于提高民主决策的效率。三、论述题 (1)美国模式犯,使法院无法对其进行法律追究。总统还有行政裁判权。但法院也拥有制(2)英国模式a.人员上的重叠。根据不成文宪法,政府大臣(包括首相)必须是议会成员。b.议会授权政府立法。按权力分立原则,立法应属议会的权力,但英国议会授权大臣和地c.在法律上,虽然下院最终控制着行政机关,但是执政党领袖可以通过其议会党团中的督②在司法和立法的关系上,律师可以竞选议员,但一旦晋升为法官,便不得再担任议员。故所有全日制法官均不得为下院议员。法院受议会立法的约束,但不受议会决议的约束。英国的司法独立是不彻底的(3)法国模式自1789年大革命以来,法国已经经历过四个共和国,除第二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外,第一、第三、第四共和国均实行议会制,1958年建立至今的第五共和国一般认为属于半总统半议会制。由于法国政治体制变动不居,内阁、议会和总统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为方便叙述起见,我们把它分为第五共和国以前(主要是第三、第四共和国)和第五共和国以后两个时期。①第三、第四共和国都是议会共和制a.在这种体制下,立法机关由议会两院组成,总统由议会两院选举产生,总统和内阁掌握行政权,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b.为了解决政府和政局的稳定性问题,第四共和国宪法对内阁、议会和总统三者之间的权力重新做出调整。它一方面恢复了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建立起总统对议会的必要监督和控制,另一方面对导致政府频繁更迭的议会“倒阁权”作了某些严格的限制。②1958年建立的第五共和国1958年建立的第五共和国是法国民主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第五共和国继承了第三、第四共和国政治体制的一般原则,但第五共和国也具有许多有别于第三、第四共和国的新特征。a.总统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共和国总统是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遵守共同体协定与条约的保证人,宪法赋予总统一系列重大职权。b.政府权力和地位的提升宪法规定,政府决定并指导国家政策,掌管行政机构和武装部队;总理领导政府活动,对国防负责,并确保法律的执行;第五共和国改变了第三、第四共和国时期政府的组成由议会批准、政府从属于议会、行政权受议会严格控制因而使政府软弱无能的局面,在确认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前提下,提高了政府对议会的独立性。c.议会地位和作用的下降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的职权不再受议会牵制,总理的任命和政府的组成也无须议会批准,议会所拥有的立法权、预算表决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等三大传统职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d.建立比较完备的监督和咨询体系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单靠行政、立法和司法等传统部门已不足以适应政治管理和权力制衡的需要。因此,在新的政治体制中,还设立了比较完备的监督和咨询系统予以辅助。比较重要的监督机构是宪法委员会。第五章选举制度一、名词解释1.选举制度答:选举制度是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产生国家各级代表机关代表和某些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方法、组织和程序的总和。内容一般由宪法、议会组织法和选举法加以规定,有的国家的选举制度还包含在选举的习惯和惯例中。选举制度是国家公共权力机关获得合法性的根本途径,也是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基石。2.间接选举答:间接选举是指不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而是由下一级国家代议机关,或由选出的代表选举上一级国家代议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它是有选举权的人通过选出的代表进3.选区指每一选区选出2名以上代表,小选区指每一选区选出1名代表。4.选区划分5.比例代表制6.混合代表制7.多数代表制8.当选制度选的一种制度。从目前各国选举制度来看,许多国家9.一人一票每票同值10.选举投票方式11.选举诉讼12.选举监督制度二、简答题1.选举制度的自由性原则包括哪几方面的问题?(1)强制投票问题,即没有正当理由能否放弃投票权的问题(2)秘密投票问题(3)选举的物质保障问题(4)选举的自由度问题2.选举制度的平等性原则涉及哪些问题?(1)差别选举制问题(2)复数投票权问题(3)少数派的利益问题选举是多数政治的产物,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选举的平等性原则要求在选举制度的设计中,既要体现多数原则,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少数派的牺牲,维护少数派的利益,尽最大可能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多数代表制的形式有哪些?答:多数代表制是指候选人只要在一个选区内获得多数选票就可当选的制度。其特点是获得多数选票者被视为赢得该选区的全部选票,此候选人所代表的政党也独占该选区的全部议席。多数代表制分为相对多数代表制和绝对多数代表制两种。多数代表制的形式有一轮多数联盟制、两轮多数选举制、多轮多数选举制三种。(1)一轮多数联盟制一轮多数联盟制是指若干政党可以结成联盟参加竞选,在仅有的一轮选举中,获得选区过半数票的政党联盟或政党独占该选区的全部议席。如果政党联盟获得过半数票,凡参加联盟的政党均可按得票比例分得席位,未参加政党联盟的政党若得票未超过一半,则无权分得议席。法国在1951~1958年实行此制。(2)两轮多数代表制两轮多数代表制是指在某选区中第一轮投票采绝对多数制,过半数票者当选;若无过半数者,再对获得法定票数的候选人进行第二轮投票,以相对多数者当选。摩纳哥、法国、奥地利、葡萄牙等国实行此制。(3)多轮多数代表制多轮多数选举制是指在选举中要进行两轮以上的投票,前几轮投票均采绝对多数制,最后一轮由前一轮得票最多的两名候选人竞选,以相对多数者当选。芬兰、希腊等国实行此制。4.比例代表制有哪些特点?答:比例代表制是一种应用于议会选举的计票制度,即由参加议会选举的各政党或政党联盟根据其所获选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它适用于大选区制。比例代表制分配议席的方法很复杂,其基本特点是,首先确定产生一个席位所需要的票数即当选基数,然后用当选基数去除各政党所得的票数,得出各政党应得的议席分配数。具体方法有自然限额法、最大残数法、最大均数法等。比例代表制的特点是:(1)预先规定当选票额,即所谓当选基数比例代表制有当选的法定票额标准,凡达到特定票数以上的便可产生一名议员。当选基数的计算方法有几种,比较著名的是黑尔的计算公式,即当选基数等于某选区有效投票总数除以该选区应选出议员的名额。(2)选民只就政党候选人名单投票,而不是投某选区选民所提出的候选人的票在采用“强制名单投票法”的国家里,选民只就名单所列举的候选人投票;在采用“自由名单投票法”的国家里,选民不一定为政党候选人名单所约束,可以超出其名单投票。但总体上选民投票是投政党候选人名单的票。(3)选票可以转让在比例代表制下,候选人的选票达到当选票额后,可把剩余票转给本党其他候选人;或者候选人在没有当选希望时,将“不足定额选票”转给本党其他候选人。(4)存在残票和剩余议席的分配问题残票和剩余议席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两种:最大残数法和最大均数法。最大残数法是指把剩余席位分配给拥有残票最多的那个政党候选人名单的方法。最大均数法,即选民投票以各政党提出的候选人名单为对象,按当选基数分配议席后,尚有残票和剩余议席。比例代表制很明显使用的是最大均数法,会造成残票和剩余议席分配不足的问题。5.简述选举作用的分析视阈。(1)选举的作用与选举的概念有关(2)选举的作用与人们对选举的期望有关,即与选举应该有什么作用有关(3)选举的作用与选举的形态有关(4)就选举制度的作用而言,作为整体的选举制度的作用与选举制度中不同制度的作用,(5)选举的作用与选举的权威性有关(6)选举的作用与国家政权结构形式有关(7)就选举制度的作用而言,从历史上看,不同时期作用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在社稳时期,选举制度的作用通常没有选举行为的作用显著,但其作为一种系统而重复的潜在政(8)关于选举的局限性问题6.简述现代西方选举制度的作用和意义。(1)现代西方选举制度的作用②实现代议制的方式(2)现代西方选举制度的意义7.简述现代西方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1)选举中的金钱控制问题(2)选举迎合选民问题(3)选举地理问题(4)选举的实际影响的减弱趋势问题政府政策的取向而言,在现代西方大多数国家,很少有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因受选举的影响而被决定的。8.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原则有哪些?(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西方国家现代选举制度从产生至今,形成了一系列的比较固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普选制度的基本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包括:(1)普遍选举原则。所谓普遍选举原则指每个拥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公民,都拥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2)平等选举权原则。所谓平等选举权原则,指的是每个选民所投选票具有同等的价值;同等数量的代表应该由同等数量的选民选举产生。(3)直接选举权原则。所谓直接选举权原则,是指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议会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目前很多西方国家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如美国国会议员的选举,英国下议院议员的选举,法国总统及国民议会议员的选举,等等。实行直接选举,可以相对公正、准确地表达并实现公民的意愿,并有利于加强选民对当选者的监督作用。(4)秘密投票原则。秘密投票又称“无记名投票”,指的是选民遵循选举法规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秘密地投票,选票不向他人公开,也无须记名。实行秘密投票制是为了保障选民的权利不受侵犯,并能够真实地表达选民的意见。(5)自由投票原则。所谓自由投票原则,指的是有选举权的公民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自己的投票权。与之相对的是强制投票原则,也就是义务投票原则。三、论述题1.试论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答:选举制度是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产生国家各级代表机关代表和某些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方法、组织和程序的总和。选举制度的根本出发点是使选举制度体现人民主权。各国国情不同,选举制度的原则也会有所差别。就现代多数国家的选举制度而言,主要的选举原则有权威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透明性原则和自由性原则。(1)权威性原则权威性原则主要是指选举应对国家政治生活具有实质性影响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代议机构是否真正通过选举产生选举的权威性与选举的直接程度有关,一般而言,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能真实体现民意,更具权威性。现代西方选举制度在真实性、权威性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但西方国家的选举很容易造成金钱政治和黑金政治。可见选举的真实性不仅是个制度问题,还关涉政治民主和国家性质。②代议机构是否是国家最高立法权力机关有些国家虽有真正的选举,但非选举产生的机构却有权否决选举产生的代议机构的法案,这就使选举的权威性大打折扣。③代议机构是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实际影响力有些国家代议机构虽然是最高立法机关,甚至是最高权力机关,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却形同虚设,只是一个表决机关。(2)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涉及享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是指是否实现了普选权。普选权是指公民不受性别、民族、信仰、受教育程度、居住年限、职业、财产状况等的限制,都享有选举权。普遍性原则是普选制中最核心的原则。各国选举制的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普选权确立的过程。(3)平等性原则平等性原则是指“一人一票、每票等值”,不允许任何选民享有特权。没有平等性的普遍性,不是真正的普遍性。选举的平等性原则涉及到差别选举制问题、复数投票权问题和少数派的利益问题。(4)透明性原则透明性原则是指选举的充分开放和公开,它包括国事公开、候选人提名和情况公开、选举过程和结果公开、竞选费用公开以及当选议员的观点主张公开等。选举的本质是民主,是人民主权,缺乏政治透明和选举公开,选举的本质和目的就不能实现。(5)自由性原则自由性原则是指,选民投票是出于自愿并且有选择余地。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强制投票问题,即没有正当理由能否放弃投票权的问题把选举权看作权利的人认为,既然权利是可以委托、转让和放弃的,选举权也应该可以委托、转让和放弃。自由投票制允许投票权的委托、转让和放弃,强制投票制则不允许有这种权利。强制投票固然有利于增强选民的投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却是很难实行的,在实践中选民仍有投废票的可能。②秘密投票问题投票应该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这样才能体现选民的自身意志。非秘密的投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外界压力的限制和干扰,影响投票行为和效果,而秘密投票则可消除这种外界的压力,使选举人真正做到按照自己的意愿投票。③选举的物质保障问题在私有制背景下,选举费用的自筹制度使选举必然受金钱支配,从根本上说就谈不上选举自由。选举筹款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采取选举经费的国库开支制度,才能保证选民根据自己的意志自由投票。④选举的自由度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候选人提名问题,一是差额选举问题。如果选民只能就别人提出的候选人表决,而无自己提出候选人的权利,或者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相等,实行等额选举,选民无自由选择的余地,这都谈不上自由选举。2.试论选举的过程与程序。答:选举是指选民或者代表根据自己的意志,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程序和方式,选出国家代议机关代表和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行为。选举工作是一个过程,为了保证选举工作的民主、公正、公开,还必须有事先规定的选举工作程序,即选举程序,诸如选区划分、选民登记、候选人资格规定与提名等等。(1)选区划分选区划分是由法律规定选举开展选举活动,为人民进行选举而划分的选举区域,选区划分的是选举的基本单元。①选区划分一般可分为地域代表制和职业代表制两种。a.地域代表制是以地域为单位实行选举的制度,它强调不同地方的利益在代议机构中的平衡,地域代表制又包括按现存行政区域来划分选区和按人口数来划分选区两种。b.职业代表制是以职业团体为单位实行的选举,它强调不同职业的利益在代议机构中的平②根据人口划分选区的制度,还可分为大选区制和小选区制两种。a.小选区制是指,每个选区只选出一个代表。小选区制的优点是,有利于选民对候选人的了解和监督。其缺陷是较易产生舞弊,而且因无法采用比例选举制,易形成多数专制。b.大选区制是指,每个选区可以选出两个以上的代表。意大利等国采用此制。大选区制的优点在于既可以采用多数选举制又可以采用比例选举制。(2)选民登记与候选人提名(3)竞选(4)投票制度①直接投票选举是指议员或某些国家公职人员由选民按选区直接投票产生的a.不利于真实自由地表达选民的意志;b.增加了选举舞弊的可能性。通过金钱、权力影响选举人比影响选民更为容易;c.直接选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全民政治意识的教育,而间接选举由于减弱了选民对国家第六章政党制度1.政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4年研;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研;华侨大学2010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1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研)2.政党政治3.政党制度(武汉大学2008年、2010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0年研;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研)4.多党制(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研;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研)5.两党制(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研;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研;武汉大学2013年研;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6.一党制(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研)制和法西斯国家的一党制。其典型存在于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以及1945年以前希特勒时期的7.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二、简答题1.政党的产生要具备哪些历史条件?(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是政党出现的经济根源。(3)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时期在政治理论上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民主、平等、人2.政党政治的运作有哪些环节?(1)组建政党组织、宣传政党纲领和主张(2)拉拢选民,角逐竞选(3)政党竞争,轮流执政(4)通过政党分肥制,掌握国家机关重要职位,并以此为基础,进而控制国家行政机关的3.简析英美两国的两党制的特点。(1)英国两党制的特点(2)美国的两党制的特点4.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形式有哪些?(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民主协商会和座谈会(3)在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合作民主党派经过协商联合提出。在全国和地方的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和正副委员长(主任)中,有一定数量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他们同共产党员代(4)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合作(5)在大专院校、科研机关、医疗卫生部门、工商企业等基层单位,在人民团体、社会团5.简析政党的法律地位。地位和性质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在政治实践中加以贯彻。这就构成了政党的(2)政党的法律地位并不完全取决于国家意志,一国政党的法律地位也有一个长期发展的(3)随着政党政治的运转和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政党越来越深入到政府运作中去,政党(4)一般而言,在现代国家都会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本国政党的运转,以促进法治(5)还有些国家为了防止政治无限制地偏离国家的宏观目标,破坏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团结,一些国家(如德国和意大利等)为政党活动制订了专门的政党法,以限制政党纲领的范6.政党的组织机构包括哪些?(1)党的领袖(2)党的中央组织(3)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现代政党往往会将自己的组织机构向全国各级延伸,在(4)党的外围组织7.政党的组织活动原则包括哪些?(1)拥有明确的、能体现该政党意识形态的政治纲领(2)具备健全的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机构控制之目的。西方国家的政党在议会中还设有议会党(3)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和各级领导人现代政党往往都由一定的有经验、有权威、有影响力的精英领导人来主持各级党组织的日常工作,有一批骨干力量作支撑,有相对稳定的党员队伍,并经常地开展各项活动和斗争。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各种活动,广泛地争取非党群众的支持,竭力争取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4)有约束党员行为规范的组织纪律现代政党一般都有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党纪,以控制和约束本党成员的行为。不同的政党,由于所处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不同,党的纪律的严格程度和性质也有较大的差异。无产阶级政党往往以严密的组织和铁一般的纪律作为实现自己政治纲领的组织保障。而一些资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纪律则比较松散,没有严格的党章和明确的党纲。8.试述西方国家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是怎样相互影响的?(南开大学2015年研)答:(1)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的含义①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②选举制度是选举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议员)和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它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选举原则、组织与程序,通常由宪法和选举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2)西方国家政党制度与选举制度的相互影响关系①政党唯有通过一国的选举制度才能参与、执掌或影响国家政权。政党是代表部分阶层或民众利益的政治团体,通过参加竞选上台执政是组织政党的主要目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和政党制制度作为现代国家宪政制度三大支柱,而选举制度的两端连接议会和政党,是实现议会政治和政党政治基石,选举制度为政党铺陈执政或参政的合法途径。②政治选举是政党进行利益表达、社会整合和政治社会化的最好课堂。各国的政党制度体系不同,但在通过政治选举,发挥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功能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是共通的。③政党提名候选人和政治录用的功能只有在政治选举中才能实现。任何政治体系都必须通过某种方式选用人员在政治机构中担任各种角色,政治录用功能决定了政治体系的容纳范围和担任政治角色的代表性。一方面是公民能够通过定期选举控制精英人物,另一方面选举的存在使精英人物因期待选民的支持而努力工作,争取尽可能好的业绩。政党实现提名候选人和政治录用的这一功能必须通过政治选举才能实现。④政党不仅要参与选举,而且影响选举制度的选择和设计。选举制度由有关选举的原则、程序、方法按法定方式形成的具体制度所构成。选举制度的选择,涉及了整体政治工程的规划与规范的选择问题。政党是政治选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政治选举结构实质上依靠政党的数量、政党的性质及其内部构造、围绕着政治价值观政党间的差距、政党对国民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渗透度或支配度而定。9.多党制的缺陷有哪些?(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多党制的缺陷有以下几个方面:(1)党派林立,党派情况复杂。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少则五六个,多则上百个,如1951—1952年全印度第一次大选时,共有政党192个。各个政党的社会背景和利益基础十分复杂,呈现出阶级、民族、种姓等全面分化,党外有党、党内有派的局面。(2)内阁更迭频繁,政局不稳。由于党派众多,而政府的组成又取决于党派竞选机制作用的结果,多党制国家中某一政党要赢得多数选票相当困难,因而常常由政党联盟组成政府,这种政党联盟很不稳定,一旦破裂,即造成政府危机。如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期间(1946--1958年),政府更迭20次,最长的一届政府任期仅一年多,最短的只有两天。又如意大利1946--1983年政府更迭44次,平均每届政府任期约为10个月。频繁的政府更迭,对社会政治不断产生冲击,造成了连续的政局动荡。(3)政党不断组成政党联盟,而且随着政局发展,政党联盟又不断发生新的分化组合。由10.政党制度有哪几种类型?(暨南大学2011年研)(1)两党制是指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政治上存在着举足轻重而又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2)多党制是指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存在着三个以上的政党,其中没有一个政党能长期11.简述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研)答:(1)两党制的含义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2)两党制的政治实质①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三、论述题1.政党的类型有哪些?(1)我国学界和学者对政党的划分①按照政党的阶级基础进行分类,政党可以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两类,此外,还有不属于时代主流的地主阶级政党和小资产阶级政党。②按照政党的意识形态进行分类,政党可以分为资本主义政党、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四种类型。其中资本主义政党又可分为自由主义政党、保守主义政党和法西斯主义政党三种类型。③按照政党的政治地位进行分类,政党可以分为执政党和在野党(或反对党)两类。此外,还有合法党、非法党和地下党的分类。④按照政党活动的范围进行分类,政党可以分为地方党、民族党、国家党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是全国性的大政党。⑤按照政党的组织状况进行分类,政党可以分为大党、小党和严密型政党、松散型政党。(2)以政党阶级属性和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态度和立场划分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其中包括传统的保守的政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执政的改良性质的政党、共产党、绿党。②一般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的民族独立国家的政党。其中包括保守性的资产阶级政党、民族主义性质的政党、共产党、民族分立主义的政党。③某些原来社会主义制度解体、演变后的国家的政党,主要是复活或重组的保守的资产阶级政党;打着民主改革旗帜活动的自由派政党;由原来共产党易帜而成的民主社会主义党、社会党、民主党、共产主义的政党、以及极端右翼的民族主义政党等。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主要是执政的共产党和支持共产党的若干民主政党。(3)按照政党在政党政治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划分①体制内政党体制内政党是指那些在一个国家政党政治运作中起主导或重要影响作用的一个或多个政党。如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法国的左右两翼政党联盟,社会党、共产党、保卫共和联盟和法国民主联盟等。②体制外政党体制外政党指那些虽然可以合法存在,但由于其在政党竞争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只能起非常微小的影响作用,实际上是被排除在政党竞争和政府体制之外的小型政党。体制外政党是政党政治顺利运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英国的自由党、独立工党等。2.论述政党的作用。答: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实现某些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保持政权或影响政权而建立的政权组织。政党在现代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反映和聚合民意,整合政治体系①作为政治利益的代表者,政党需要反映和表达其所代表的比较广泛的政治阶级或阶层和团体的需要。②作为政治利益聚合者,政党聚合的是众多利益集团联盟或阶层的利益,通常是长远和全局性的(而利益集团聚合集团利益通常是短期和局部性的)。(2)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组织竞选以获取或参加国家政权①为实现获取或维护国家政权的目的,政党不仅需要为选民提供政策选择和治国方案,还必须为选民提供本党执政人员的方案。②政党必须通过参加选举,通过赢得选举获取或参加政权。③扩大本党的力量,获取民众的支持,动员本党成员积极发展政治力量,增强本党实力。(3)执掌国家政权,影响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过程①政党通过选举获得议席,通过立法程序,将本党政纲和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4)监督政府,防止和纠正政府损害社会和公民的利益(5)通过政治宣传和政治教育,实现政治社会化3.试论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1)操纵选举(2)控制立法机关(3)控制行政部门(4)执政党的影响力还扩张到国家司法权力机构,工会、青年及妇女等社会团体,以及社4.试论执政党与国家军队的关系。(1)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①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任何政党都不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都无权也无法控制军队;②军队只忠于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而不忠于任何政党。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与军队的关系表现在军队对党派包括执政党保持中立,军队实行国家化,具体体现为:一是军队向国家负责而不向政党负责;二是军队由国家而不由政党直接掌握与指挥。③尽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党军分离、军队国家化、执政党不直接掌管军队的原则,但实际上执政党还是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发挥对军事力量的掌握、指挥的作用和影响,从而确保了国家武装力量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服务之目的。(2)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①在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执政党与军队的关系则呈现为另一种面貌。这就是执这一指导无产阶级政党与军队关系的根本原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基本历史经验。②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人民军队建军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保卫国家政权、稳定和安定的新型军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民之师。5.论述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特征与实质。(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研)答: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社会利益结构、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国家政体等因素的影响作用。(1)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特征有:资产阶级政党以“全民党”自称,它有意模糊自己的阶级性质以获取尽可能多的选民的支持。资产阶级政党在其政党纲领里都竭力标榜自己是社会公正的代表,是全民利益的集合。尽管它实际上是阶级或是阶级中某个阶层的代表,但是它必须尽力淡化这种性质,以取得社会上各个阶级、阶层、集团的广泛支持。这是其政治目的以及特定的选举制度所决定的。②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掌握政权和参与政权是所有政党的直接目标。在代议民主制中,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参加选举是政党合法取得政权的唯一手段。因此,资产阶级政党的大量活动是围绕议会和选举而展开的。③组织特征上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结构存在着核心领导圈的集权和普通党员纪律松散并存的特点。在西方许多国家里,党的组织是对每一个公民开放的。在美国,选民投票支持某个政党,该选民就被认为是某个政党的党员;党组织对普通党员的控制力有限。但在政党的核心圈里,职业政客和职业党棍是专职的政党领导。他们料理日常党务,其中的少数人决定着党的重要政策。④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资产阶级政党大都允许“党内思想自由”,使政党的生活表现为党外有党,党内有派。以党内派系斗争的方式协调党内各集团间的利益和权力之争。许多资产阶级政党只是地方政党组织的选举联盟,党的全国组织不能要求地方政党组织的绝对服从,而为了寻求在全国大选中的暂时的统一,只能靠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的方式来解决。资本主义的政党政治是多党竞争的政党政治,竞争中的各政党都奉行着“合法反对”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在现实政治中,它表明了资本主义政治所具有的竞争、反对与妥协、宽容相结合的特点。在选举的过程中,各政党都使尽浑身解数,来争取选举的胜利;一旦选举结果形成各政党都必须接受现实,当然,执政党还必须依法允许反对党的政治反对。(2)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①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内容,必然由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最本质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的利益矛盾,并为了自身或本集团利益激烈竞争。反映到上层建筑上,必然是权力争夺,因为谁掌握权力就对谁有利。所以,在众多的财团、寡头争权夺利的情况下,一个党派想长期坐霸政坛相当困难,只能通过竞选的方式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②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平衡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利益,稳定资产阶级统治的调节器。在西方,一党制并不多见或具有过渡性质。因为,一党制使得权力长期掌握在某个资产阶级集团之手,必然造成利益向执政党派倾斜,使得资产阶级集团利益分配不均,矛盾加剧,不利于资产阶级统治。而两党制和多党制,有利于调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冲突,便于实现利益再分配或政治分赃,协调利益关系,维护资产阶级统治。③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制造民主假象、愚弄劳动人民的工具。两党制和多党制给人一种错觉:一是民主,资产阶级财团代表登台亮相,接受人们的检阅和挑选;二是老百姓似乎可以选一个“好政府”。然而,对劳动人民来说,竞选轮流执政实质是换汤不换药。因为百姓的选举只能是非此即彼,绝对没有其他的选择自由,只不过是“两害④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从根本上排除工人阶级政党执政。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看似各个政党都可以平等竞选,工人阶级政党有执政机会的可能。然而事实上,资产阶级总是千方百计地限制工人阶级政党的议席,阻挠无产阶级政党在选举中获胜。即使在多党联合的政府中,资产阶级政党占有优势,政府的要害部门不让无产阶级政党参加。而允许参加的部门,其政策必须符合资产阶级利益,否则就会被剥夺席位或被整下台。在西方,无产阶级政党还没有通过竞选获得执政地位的先例。综上所述,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统治的有利形式和工具。6.论述英国两党制与美国两党制的异同。(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研)答:两党制最初产生于英国,后传入英国的殖民地和受英国影响较深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当两党制与各国的具体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党制度的运作模式。在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中,有两种典型的两党制模式,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和美国总统制下的两党制。(1)英美两党制的差异①英国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的特点a.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英国实行议会内阁制的政治制度,上议院议员由贵族世袭或国王任命,与政党制度无关。下议院由选举产生,两大党靠竞选争夺下院议员席位,由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内阁,执掌政权。该党成为执政党,党的领袖担任首相,内阁成员也都是议会议员,执政党不仅掌握行政权,也掌握立法权。在选举中获次多数议席的党,成b.两党采取集中制原则。根据英国议会内阁制运作机制,为保证执政党的议案能在下院顺利通过,政策得到有效地贯彻,政党毫无例外地用严格的党纪约束本党党员和议员的行动。在每次重要投票中,所有该党议员必须按党的决定投票;英国政党的集中性质还体现在政党本身的组织结构上。中央和地方组织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纽带,并且政党活动具有连续性。两次大选之间,它们的活动并不停止,而在继续各自的宣传活动,如召开会议,组织地方力量参加地方选举,保持与议会和内阁的接触。②美国总统制下的两党制特点a.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和国会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总统选举和参众两院的选举是两个各自独立的选举过程。美国两党制以总统竞选论胜败。总统竞选获胜者为执政党,失败者为反对党。而两党在议会中席位的多少与执政党和非执政党的地位无关。在这一制度下,一党若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即使在国会选举中失利也不会影响它的执政地位。执政党不一定是多数党,在野党或反对党也不一定是少数党。在美国历史上,常常出现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执政党却是国会中的少数党的情形,这种情形需要执政党与反对党进行更多的妥协与合作。b.美国的两党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美国的两党虽然存在从地方到中央的组织机构,但结构松散,党的全国机构对州和地方机构的权力有限,权力通常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美国的政党一向基本上是各州和地方委员会的松散联盟,没有什么有力的全国机构、强大的凝聚力或严格的纪律,这与实行联邦制有关。在美国两党制下,在国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多数党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立法问题上都能获得稳定的多数。正是美国政党这种松散的结构,两大党之间变化无常的组合,两大党之间模糊的差别,才使美国两党制保持了相对的稳定。(2)英美两党制的共同点英、美两党制都是与本国具体的政治制度相协调并具有本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但作为两党制又具有共同的特点。①国内存在势均力敌长期占据本国政坛的两大政党。美国历届国会选举、总统选举以及各州议会和州长选举均为两大政党垄断。一百多年来,美国的政治舞台上一直保持着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虽有独立候选人或第三党候选人出现在选民面前,因限于选举制度及自身实力的悬殊,这种两党格局一直未曾被打破。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自由党衰落,工党崛起,取代自由党在英国政坛的大党地位,与保守党角逐英国政坛。“二战”后两党的选票占有额虽有所下降,但两党轮流执政的垄断地位仍未动摇。②两党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竞选过程中,两党互相攻击对手,吹嘘自己。竞选结束后,作为反对派监督政府,要牵制执政党,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两党不会联合执政。美国在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中,两党近乎平分秋色。英国虽曾出现过两党或三党的“联合内阁”,但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发生,主要在战争③两党制以多数代表制为基础。英国在议会下院,美国在参众两院的选举都实行一轮多数代表制。美国总统竞选的大选预选,除缅因州外,各州也一律按多数代表制的计票方法,即“胜者全得”的方式。这种选举制度有效保证了两大党的垄断地位。第七章代议制度一、名词解释1.议会制度答:议会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代议机构,议会制度也称为议会民主制,它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是指政府权力来自议会的支持和选举,议会掌握最高立法权的一种政治制度,其核心是议会拥有最高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财政权。议会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并随着新兴国家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逐渐成为国家权力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决策中心。2.议会议事规则答:议会议事规则主要是指议会全体会议和议院会议,以及非例行会议的规定和程序,包括议会的开会时间及议事时间分配规则、议会开会做出有效决议和通过法案的法定人数规则、3.一事不再议规则4.人民代表制答:英国《大宪章》是1215年英格兰的国王和贵族之间的一个协议,《大宪章》确认了贵(2)它宣告国民有被协商的权利,在有关征税、立法等条款中都规定与国民普遍协商,征(3)它宣告王权应受制约以及人民有权合法驱除暴君,首次把判断国王行为是否正当的裁2.简析现代议会的基础与功能。(1)现代议会的基础:普选制②,普选制的建立经历了从严格限制选举权,到逐步放宽选举(2)现代议会的功能(2)一院制①议会的基本功能就是立法与监督。立法,是把名义上属于全体公民的意志、实质上属于统治阶级的意志转化为具有权威性的国家意志的政治过程;监督则是指议会运用质询、调查、倒阁、弹劾等方式对政府当局的控制与约束,使政府所有的行为合乎既定的政治游戏规则。议会立法与监督功能的完善是传统议会向现代议会发展的重要标志。②政治社会化的功能。现代议会的立法,实际上是把政府的政策公开化,并通过传播媒体把政府的政策以及包含的政治价值不断地传递给公民,是公民接受政治的再教育和内在化的政治人格转换,以达到政治社会化的效果。③预算权。预算权是议会确定一个国家预算以及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查、批准、执行和监督的权利。其中预算审批权包含着程序和实质两方面的内容,预算权是西方议会重要的功能,通常议会以预算来监督和限制政府的权力。④有的国家的议会还具有司法功能,如英国的上院是最高上诉法院,下院除对本院成员外,对侵犯议会特权的违法行为也有权进行审理。3.美国实行两院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两院制是一种以两个独立运作的议院组成的国会作为立法机构的政治制度,两院制的运作基础和思想源泉是分权制衡。美国实行两院制即众议院和参议院。美国实行两院制有其特殊的国家和政治原因。(1)适应美国联邦制国家结构的需要。设立两院制既能反映选区选民的政治利益,又能起到在联邦制下保护各州利益的作用;既能代表选区选民的平等代表权,又能代表各州的平等代表权。(2)设立两议院能制约民选议院的过激和冲动,防止其为帮派头目的操纵,从而通过过分而有害的决议。(3)实现立法机关内部立法权的分立和两院的制衡,防止单一的立法机构为利益集团和利益同盟所左右或贿赂腐蚀。(4)设立一个成员任期较长、较有经验且相对独立于民选机构控制之外的机关,能保持中央政府的稳定性及其院外政策的连续性。4.简述代议制组织结构的类型。答:代议制度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代议制是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新型的代议制度,一般而言,代议制的组织结构形式有两种,即两院制与一院制。(1)两院制两院制是指议会设有两个议院并由两院共同行使议会职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