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高考模拟卷(2)-【中职专用】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高考模拟测试(解析版)_第1页
对口高考模拟卷(2)-【中职专用】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高考模拟测试(解析版)_第2页
对口高考模拟卷(2)-【中职专用】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高考模拟测试(解析版)_第3页
对口高考模拟卷(2)-【中职专用】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高考模拟测试(解析版)_第4页
对口高考模拟卷(2)-【中职专用】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高考模拟测试(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封前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高考模拟测试(2)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6分,每小题3分)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①片片蝶衣轻②,点点猩红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①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他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②蝶衣轻:花瓣像蝴蝶翅膀那样轻盈。③猩红:花瓣像猩猩血一样鲜红。7.下列对词作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一、二句分别写花之形和花之态,同是写花,角度各异,为后文写“百种千般巧”埋下伏笔。B.由“百种千般巧”之“巧”可见花之气韵美和内在美。由此,花之形貌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蓄配合相宜,和谐一致。C.下片写海棠花被风雨吹落,一个“了”字,写尽海棠花的可悲结局。D.全词以婉约之笔隐晦而曲折地表达了词人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也流露出对朝廷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8.下列对词作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运用了象征手法,词人以“花”象征人才,用“花”被“雨洗风吹”象征朝廷摧残人才。B.本词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上片先扬,下片再抑,表现出强烈的愤懑之情。C.本词叠词运用巧妙,“片片”状花瓣之薄,“点点”言花朵之密。D.本词以寻常语入词,自然有致,含蓄深婉,巧妙的词语重复,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味。【答案】7.A8.B【知识点】咏物言志【导语】这首《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通过描绘海棠花在风雨中的凋落,暗喻才华横溢的人才被摧残的悲剧。上片描绘花之娇美,从形态和内涵上给予极高评价,赞美其百般巧妙;下片则写风雨之力摧残花朵,由此委婉地表达了对朝廷打压人才的强烈不满。词人巧妙运用叠词和象征手法,语言自然,含蓄深婉,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无尽感喟与愤懑。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一、二句分别写花之形和花之态”错误。上句写花之态,从花瓣儿着墨,因花瓣儿薄,故云“轻”;下句写花之色从整个花朵儿落笔,海棠花朵儿个小,所以在写花之色的同时再著一“小”字,并补足上文“轻”字。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的能力。B.“欲扬先抑”错误。本词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上阕“道是”是扬,下阕“道是”是抑,欲抑先扬,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故选B。(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9分,每小题2分,第9小题3分)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③。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④之也,而越人跣⑤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解:①屦(jù):麻鞋。②缟(gǎo):白色的生绢。③越:古国名。④履:鞋。这里作动词用,穿鞋。⑤跣(xiǎn):光脚,赤脚。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谓之曰

或:有时B.越人被发

被:同“披”,披头散发C.以子之所长

长:擅长,专长D.子必穷矣穷:贫困10.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和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以子之所长B.宫中尚促织之戏

(《促织》)C.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种树郭橐驼传》)D.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11.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屦为履之也B.此物故非西产

(《促织》)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D.故不我若也

(《种树郭橐驼传》)12.请将第一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答案】9.A10.C11.D12.凭借你们的专长,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游历。【知识点】杂记文【导语】这段文言文出自《韩非子》,通过讲述鲁人善织屦与其妻善织缟却欲迁往越国的故事,揭示了对市场需求和环境的忽视可能导致失败的道理。鲁人虽有织屦和织缟的专长,但不了解越国不穿鞋和披发的风俗,最终导致才能无用武之地,寓意深刻。韩非子通过该寓言提醒人们必须结合实际环境和需求来施展才艺,否则再高超的技艺也难逃穷困之境。这一讽喻艺术使得道理深入浅出。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或:有时”错误。“或”,有人。句意:有人对他说。B.正确。句意:越国人都披散着头发。C.正确。句意:凭借你们的专长。D.正确。句意:你(搬到越国去)必定遇到困境。故选A。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之”,助词,的。句意:凭借你们的专长。B.“之”,助词,的。句意: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赌博。C.“之”,代词,它。句意: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它。D.“之”,助词,的。句意: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判断句,“为”表判断。句意:鞋是(人们)用来穿它(来走路的)。B.判断句,否定词“非”表判断。句意: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C.判断句,“是”表判断。句意: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故不若我也。句意:所以他们种植的树都不如我。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以”凭借,依靠,用;两个“之”,都是助词,的;“游”,游历。参考译文:鲁国有个人自身善于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编织白绢,他们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搬到越国去必定遇到困境。”鲁国人问:“为什么?”这个人回答说:“鞋是(人们)用来穿它(来走路的),但是越国人赤脚走路;白绢(做成帽子)是(人们)用来戴它,但是越国人都披散着头发。凭借你们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要想不穷困,怎么能办得到呢?”选自《韩非子·说林上》(三)古诗文默写。(3分,每空0.5分)13.(1)曾记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乱石穿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诗经•邶风•静女》)【答案】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静女其姝搔首踟蹰【知识点】默写名篇名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遏”“姝”“搔首”“踟蹰”二、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18分,每小题3分)历史的发展证实了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正确性和预见性,人们用“错批了一个人,多增了三个亿”来形容这段惨痛的学术冤案。马老百年后他的墓前有一幅挽联写道:旧社会不畏强暴,敢怒敢言,□□□□□□□□,□□□□□□:新中国严谨治学,实事求是,□□□□□□□□,□□□□□□。记得卞毓方先生在写马寅初的文章中,曾经写到思想者的命运有三种:一种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转瞬就有可能化作明日黄花。一种思想超前半步,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

),已被社会前进的脚步裁判为真理。一种是思想领先百家,超越时代,注定要被视为异端斜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愤世嫉俗,慷慨悲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越来越健全规范。但思想者尤其是领先时代的先行者,注定“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要恪守真理,仍需要我行我素的品格,需要耐住寂寞甘之如饴的心理定力,及“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献身精神。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挽联wǎn B.抡起大棒lún C.和者盖寡hé D.恪守kè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异端斜说 B.大逆不道 C.慷慨悲歌 D.阳春白雪3.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申斥法治 B.申斥法制 C.申明法治 D.申明法制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日黄花 B.愤世嫉俗 C.我行我素 D.甘之如饴5.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因为科学越来越昌明民主②环境越来越宽松包容③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6.根据对联常识,在文字□处填入的内容,最准确的一项是(

)A.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国人敬重B.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国人敬重;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C.爱国一片赤子之心,堪为晚辈楷模;坚持真理不屈不挠,深受国人敬重D.坚持真理不屈不挠,深受国人敬重;爱国一片赤子之心,堪为晚辈楷模【答案】1.C2.A3.B4.C5.D6.B【知识点】语句(语段)表达效果【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C.“和者盖寡”的“和”应读作hè。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异端斜说”的“斜”应写作“邪”。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近义词的能力。(1)“申斥”,指斥责,多用于上对下。/“申明”,指郑重地陈述和说明。此处语境是卫道士们正要斥责,故应选“申斥”。(2)“法治”,指依法治理国家,与“人治”相对。/“法制”,指法律制度。此处语境是社会的法律制度越来越健全规范,故应选“法制”。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失去新闻价值的事件。句中形容思想者不再引人注目,使用正确。B.“愤世嫉俗”,对不合理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句中形容这批思想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使用正确。C.“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不受外界影响。句中形容“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的思想者,强调的是思想境界达到一定高度,别人无法企及,并不是强调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变,使用错误。应用“特立独行”强调风格独特,与别人不同。D.“甘之如饴”,比喻心甘情愿地承受困难或痛苦,就像吃糖浆一样。句中形容心甘情愿忍受寂寞,使用正确。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横线前讲的是古代思想者因时代不够进步而遭受到种种不公,后面应紧接未来出现了不一样的情况,所以③应排在首位,可排除AC。后面两空描述未来情况可能发生改变的原因,按照逻辑顺序,应是科学先发展,然后环境变得宽松活跃,然后导致法律制度规范健全,故应先①后②,排除B。故正确排序为:③①②。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内涵的理解的能力。从“旧社会”和“新中国”的角度思考,前者更强调其对祖国的忧患,与“爱国”衔接较当;后者则重在突出其“实事求是”的品性,与“真理”更搭配。对联下联最后一字应为平声字,应选“模”为平(“重”为仄)。故选B。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6分,每小题3分)“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①“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须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②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③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不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④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⑤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此问题。⑥刷脸支付就好比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这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⑦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采用一句台词引出说明内容,进而引出下文对刷脸支付的具体说明。B.文末加点的“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脸、不同表情等。C.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D.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15.关于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中的隐含意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作、生活方方面面要用上刷脸支付技术,你得有准备。B.剧脸支付虽然有各种安全保障,但还是会有风险,你得有准备。C.剧脸支付会需要相应的设备,你得有准备。D.刷脸支付会成为唯一的支付方式,你得有准备。【答案】14.D15.D【知识点】科普文章【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刷脸时代”及其带来的刷脸支付技术。文章通过引用电影台词引出主题,强调刷脸支付在日常生活中的发展和应用。它详细说明了人脸识别技术的高安全性、高实时性和高准确率,并指出其对老年人友好的特点。文章同时指出这一技术可能带来的隐私问题,提醒读者关注个人信息安全。整篇文章逻辑清晰,通过多角度分析让读者认识到技术的优势与隐私挑战,促使大家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错误。由原文第⑥段“但这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必然”的说法断章取义,绝对武断。故选D。1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D.“刷脸支付会成为唯一的支付方式”错误。于文无据,由第①段“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须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可知,刷脸支付是一种新型支付方式,但文中并未提及它会成为“唯一的支付方式”。故选D。(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8分)罐儿冯骥才罐儿是码头最穷的人。他爹是要饭的,死得早,他是靠他娘缝穷拉扯大的。打他能走的时候,他就去街上要饭。十五岁那年白河闹大水,水往城里灌。他娘带着他跑出了城,一直往南逃难。连饿带累,他娘死在了路上。他孤单一人,只能往下逃,可是拿嘛撑着,靠嘛活着,往哪儿去,全都不知道。这天下晌,他来到一个村子,想进村讨口吃的。忽然,他看见村口黑森森大槐树下有个窝棚,棚子上冒着软软的炊烟,一股煮饭的香味扑面而来。这可是救命的气味!他赶紧奔过去,看到一个老汉正在煮粥。老汉看他一眼,没吭声,低头接着煮粥。他站在那儿,半天不敢说话。忽听老汉说:“想喝粥是吗?拿罐儿来。”他听了一怔。罐儿是他的名字。他现在还不明白,爹娘给他起这个名字,是叫他有口饭吃。要饭的手里不就是拿个罐儿吗?可是,他现在两手空空。嘛也没有。老汉说:“没罐儿?好办。那边地上有和好的泥,你去拿泥捏一个罐儿,放在这火上烧烧就有了。”罐儿看见那边地上果然有一堆泥,过去抓起泥来捏。可是他拙手拙脚,罐儿捏得歪歪扭扭、鼓鼓瘪瘪,丑怪之极,像一个大号的烂柿子皮。老汉看一眼,没说话,叫他放在火中烧,还给他一把蒲扇——扇火加温,不久罐儿就烧了出来。老汉叫他把罐子放在木案上,给他盛粥。当他把罐儿捧起来往案子上一放,只听“咔嚓”一声,罐儿竟散成一堆碎块。老汉还是不说话,扭身从那边地上棒起一堆泥,放在案上,自己干起来。他先用掌揉,再用拳捶,然后提起来用力往桌上“啪、啪”地摔。不一会儿这堆泥就变得光滑、细腻、柔韧,并随着两只手上下翻卷,一个光溜溜的泥罐子就美妙地出现在眼前,好似变戏法。老汉一边干活,一边说了两句:“不花力气没好泥,不下功夫不成器。”他像是在自言自语。罐儿没弄明白老汉这两句话的意思,好像戏词,听起来似唱非唱。罐儿很快烧成,老汉随即从锅里舀一勺热腾腾香喷喷的粥放在里边,叫他喝。他扑在地上跪谢老汉,说:“我一个铜子也没给您。”老汉伸手拦住他,嘴里又似唱非唱说了两句:“行个方便别提钱,帮帮人家不叫事。”等他把热粥喝下后,老汉对他说:“这一带的胶泥好烧陶。反正你也没事,就帮我把地上那些泥都捏成罐儿吧。你照我刚才的做法慢慢做,一时半时做不好也没关系。”罐儿应声,开始捏罐。按照老汉的做法,他一边琢磨一边做;做过百个之后,一个个开始像模像样起来。他回过头想对老汉说话,老汉却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着。窝棚里还有半锅粥,够他喝三天。原打算喝完粥接着往前走。可是他待在窝棚里这三天,慢慢把老汉那几句似唱非唱的话琢磨明白了……多少年后,津南有个小村子,原本默默无闻,由于陶器做得好都知道了。这地方的胶泥很特别,烧过之后,赤红如霞,十分好看;外边再刷一道黑釉,结实耐用。轻敲一下,其声好听,有的如磬,有的如钟。人人喜欢,渐渐闻名,连百里之外的人也来买。村里一人,手艺极佳,这人专做陶盆陶缸陶盏陶罐。他的大名没人知道,都叫他罐儿。他铺子门口堆了一些罐子。那时逃荒逃难年年都有,逃难的人路过这里,便可以拿个罐儿去要饭,他从不要钱。有人也留在这里,向他学艺,挖泥烧陶,像他当年一样。又过了多年,外边的人不知这村子的村名,只知道这村子出产陶器。家家门口都放着一些小小的要饭用的陶罐,任由人拿。人们就叫这村子“罐儿庄”,或“罐子庄”。一个秀才听了,改了一个字,叫贯儿庄。从此,这小村就有了大名。(选自《北京文学》,有删改)16.文章以“罐儿”为标题有什么好处?17.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18.“他待在窝棚里这三天,慢慢把老汉那几句似唱非唱的话琢磨明白了……”结合上下文分析“他”明白了什么。19.最后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16.①内涵丰富,具有表层义:是主人公的名字,承载着父亲对他有饭吃的期望。具有深层义:是老汉教给他生存技艺、人生道理的凭借。②突出主旨,是淳朴善良、扶危济困、感恩图报等传统美德的载体。③结构上“罐儿”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思考。17.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老汉示范制罐时花力气、下功夫的过程,突出老汉做罐的技艺娴熟精湛。为后文引出“不花力气没好泥,不下功夫难成器”做了铺垫。18.①要下功夫花力气练成技艺。②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努力帮助他人。19.①使故事情节完整。②罐儿由一无所有、孤苦伶仃的乞丐到技艺高超、造福一方的匠人,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深化主旨,以罐儿的美好成长解决证明了练就高超技艺可以利己助人、赢得尊重的人生道理,激励年轻人立志奋斗。【知识点】中国现当代小说【导语】冯骥才的《罐儿》通过简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与启迪的故事。故事中的“罐儿”既是主人公的名字,又象征着他从一无所有到自立自强的变化。老汉的言传身教不仅赋予罐儿技能,更教会他人生哲理。通过描绘村庄因陶艺而闻名的过程,作者传达了“工匠精神”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理念。整体结构紧凑,情节转折自然,有力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成长历程。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①内涵丰富,从表层看,文中第五段指出“爹娘给他起这个名字,是叫他有口饭吃。要饭的手里不就是拿个罐儿吗?”是主人公的名字,这是父母对儿子的朴素期望,希望他能有饭吃,过上安稳的生活。从深层看,它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老汉传授技艺和人生哲理的媒介,老汉通过教罐儿制作陶罐,传递了技艺和做人的道理。②从小说的主题上看,“罐儿”还象征着淳朴善良、扶危济困、感恩图报等传统美德,罐儿在老汉的帮助下学会了技艺,并在日后帮助了更多的人,体现了这些美德的传承。③从“罐儿”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看,它将故事的主要情节串联起来,从罐儿的名字到他在老汉的帮助下学习制作陶器,再到他成为技艺高超的匠人,整个故事都围绕着“罐儿”展开,通过“罐儿”这个名字,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主人公的成长轨迹和故事的发展脉络,它是全文的线索。④从艺术效果上看容易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思考。17.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文中通过“揉”“捶”“提”“摔”“翻卷”等一系列动词,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制作泥罐子的过程,这些动词将制作泥罐的动作分解开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制作泥罐的场景,仿佛亲眼看到这个泥罐子在制作者的手中逐渐成型,突出老汉做罐的技艺娴熟精湛,为后文引出“不花力气没好泥,不下功夫难成器”做了铺垫。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①“不花力气没好泥,不下功夫不成器”是指想要做出好的陶器,就必须花费力气去处理泥料,只有下足功夫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出有用的东西,让自己有立足之本。这也喻示在人生中,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付出努力和心血。这是老汉对罐儿技艺立身的忠告。②“行个方便别提钱,帮帮人家不叫事”是指要心怀善良,乐于助人,不要把利益看得太重,帮助他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教会他要有一颗善良和慷慨的心,这是老汉对罐儿为人处世方式的期许。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①原文在前文主要讲述了罐儿早期悲惨的经历,包括父母早亡、独自逃难,以及遇到老汉并学习捏罐儿的过程。而最后两段则交代了罐儿多年后的成就,“津南有个小村子,原本默默无闻,由于陶器做得好都知道了”,让我们看到了罐儿从一个一无所有、四处流浪的乞丐,成长为一个凭借出色的制陶技艺改变了一个村子命运的匠人。这种前后的对比和衔接,使整个故事有了清晰的发展脉络和完整的结局,让读者了解到罐儿的最终归宿和他所带来的影响。②文章开头,罐儿是一个身世凄惨、生活困苦、毫无希望的流浪儿。但在与老汉的相遇和自己的努力下,他逐渐掌握了制陶技艺。最后两段中“村里一人,手艺极佳,这人专做陶盆陶缸陶盏陶罐”“他铺子门口堆了一些罐子。那时逃荒逃难年年都有,逃难的人路过这里,便可以拿个罐儿去要饭,他从不要钱”,展现出罐儿不仅在技艺上达到了高超的水平,还具有善良和慷慨的品质。他从一个无助的个体变成了一个能够帮助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物,这种转变使他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让读者看到了他坚韧、努力和善良的多面性。③罐儿最初身处绝境,但通过学习制陶技艺,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让整个村子闻名,帮助了更多的人。这表明拥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只要努力掌握一门技艺,就能立足于世,甚至能够帮助他人。这种结局强化主旨,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年轻人要有志向,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尊重和成就。同时也强调了技艺和善良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让读者在感受罐儿成功的同时,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价值追求。语文综合实践(8分)20.(4分)暑假期间,几名高中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由王超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写出王超打电话给李老师接通后的开场白。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不超过30个字。【答案】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王超,我和几个同学想拜访您,您方便吗?【知识点】简明、连贯、得体【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开场白应说明身份和目的,以便李老师快速明白来意,符合简明得体的要求。语言要礼貌文明,表达对李老师的尊敬。同时注意字数要求。21.(4分)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低碳经济”下定义。(1)低碳经济是力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低碳经济的指导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3)低碳经济主要采取的手段包括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4)低碳经济以减少高碳能源消耗为目的。答:低碳经济是【答案】示例: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以减少高碳能源消耗为目的,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知识点】语句(语段)表达效果、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本题要求为“低碳经济”下定义。下定义的格式是“种差+邻近属概念”。“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低碳经济是力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中的“经济发展形态”,是邻近属概念。“种差”是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1)句中“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结果,(2)句中“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指导理念,(3)句中“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是手段,(4)句中“减少高碳能源消耗”是目的。按照逻辑顺序,我们可以先介绍较为核心且引领性的概念,即指导理念,再介绍它的主要手段,接着说明其目的,然后总结它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最后用“……是……”的句式表达“低碳经济”的内涵,用“在……下”“通过……手段”“以……为目的”等连接词来构建句子,使其更加连贯。应用文写作(12分)紧张而充实的中职三年级生活已经过去一个学期了,请你为自己写一份学习生活总结。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不少于200字。【答案】示例:学期总结转眼间,中职三年级的一学期已经过去。在这段日子里,我感受到了学习生活的紧张而充实。我们不仅在理论知识上不断深入,还通过实训课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专业课上,我努力学习相关技术知识,通过课内外的实践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公共课的学习也让我在综合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升。

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更合理地规划时间,以更高效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帮助我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使我在课余时间参与了一些校内外活动,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开拓了视野。一学期的生活让我意识到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保持这种紧张而充实的状态。总而言之,这学期我在自律性、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知识点】总结【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写作类型:总结写个人学习生活总结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学习方面:总结学习进展和取得的成绩,提到在困难中如何成长和克服。2.课余活动:描述自己参与的活动,以及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技能。3.自我提升:介绍通过课外阅读或者参加兴趣小组来拓宽视野的情况。4.总结展望:明确对未来的期望和努力方向。这种结构清晰、内容条理的写作方式有助于全面总结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六、作文(4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蔡元培先生曾用“宏”“约”“深”三个字形容读书、治学的奥秘。“宏”是知识面要广阔;“约”是在博采的基础上加以慎重选择;“深”是专研精神,要入“虎穴”,得“虎子”,锲而不舍,百折不回。“宏”“约”“深”三字中哪个字给你的感触最深?请结合自身求知、学习的经历,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对“深”的领悟之旅在人生的求知旅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蔡元培先生所强调的“深”这个字。深,意味着对知识的执着探求和对问题的执着钻研,我深刻领悟到,唯有深入,才能真切地抵达真知的彼岸。我初次体会到“深”的重要性是在大学时期。当时,我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作为我的专业。初入学时,各类编程语言、算法犹如浩瀚无边的海洋,这让我感到望而生畏。但是,我意识到,真正的学习不是广泛了解一切,而是对某些知识进行深刻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决定投入精力专攻“机器学习”这门课程。为了深入理解机器学习的奥秘,我开始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在这过程中,我意识到,理论知识的积累和灌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