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历史八上期末复习-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历史八上期末复习-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历史八上期末复习-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历史八上期末复习-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历史八上期末复习-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人教版历史八上期末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考点01洋务运动1.同治初年由奕、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对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该“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镇压人民革命 B.抵抗外来侵略 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的统治2.近年以来,为保卫海洋权益和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维新变法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下列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开平煤矿 C.轮船招商局 D.汉阳铁厂4.八年级五班“读书角”展示着小华同学的读书笔记摘要,下列说法与读书摘要相符的是(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企业以“求富”为口号C.企业属于官办性质 D.均分布于东南沿海5.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B.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C.采取封建生产方式管理企业 D.西方列强的破坏6.1877-1889年,在与轮船招商局的竞争中,外国轮船公司旗昌公司破产,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派(

)A.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C.完成了近代中国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7.“当时,众多贤能之士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强盛并欺凌我们,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铁甲战舰和枪炮。至于他们的学术、制度、文化等方面,则几乎无人关注。仿佛只要我们也拥有了铁甲战舰和枪炮,就可以抵御那些外族的侵略了。”这一言论(

)A.反映出洋务运动存在缺陷 B.批评洋务运动冥顽不化C.反映出不同思想的激烈交锋 D.是洋务运动的宣传思想考点02边疆危机8.晚清时期,统治集团内部存在着“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左宗棠则认为,“(西北)停兵节饷,于海防未必有益,于边塞则大有所妨,利害攸分,亟宜熟思审处者也”。该争论发生的背景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迅猛发展 B.清朝面临严重边疆危机C.清朝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9.下面是某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最可能查阅到的史事是(

)第十三章

外国侵略中国台湾、新疆13.1

日本侵略中国台湾,1871—1874年13.2

俄国侵占中国伊犁,1871—1881年……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北洋水师正式成立C.邓世昌壮烈殉国 D.签订《爱珲条约》10.历史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属于一手史料。若运用一手史料研究左宗棠,应选择(

)A.左宗棠个人雕像 B.左宗棠主题电影 C.史学家相关著作 D.左宗棠亲笔家书11.冯子材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事迹发生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B.中日战争中C.中法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12.某同学在互联网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美、日侵略台湾”“收复新疆”“中法战争”等几个内容,你推测他搜索的主题是(

)A.制度变革 B.瓜分狂潮 C.边疆危机 D.救亡图存考点03甲午中日战争1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观察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C.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14.甲午战争后的十年里,梁启超等人为“中国”一词注入国民、民族、国家等新内涵,并引入新式“历史”概念,将“中国”置于“世界”和“历史”交织而成的新型时空结构。他们的做法(

)A.彻底否定了传统文化 B.强化了天朝上国的观念C.缘于严重的民族危机 D.旨在抵御西方文化入侵15.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悲愤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6.有人看了电视剧《北洋水师》后填词“倭寇疯狂,北洋沉溺,输赢分晓。恨当时腐败,官荒国是,赔民泪,缘无道……”其中“北洋沉溺,输赢分晓”指的是(

)A.辽东半岛战役 B.丰岛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平壤战役17.据统计,甲午中日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投资总额10215.3万元。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在中国开始解体B.洋务派开办近代民用企业C.列强的侵华方式转为资本输出D.中国开始丧失海关关税自主权18.1899年向其它列强提出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考点04戊戌变法19.《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导致的“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20.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时,维新派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敌人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号召人民自强求富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D.宣传民主共和思想21.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这些报刊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科学 D.恢复中华22.《戊戌政变记》记载:“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皇帝)。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戊戌变法(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废除八股,改试策论C.裁撤政府冗官冗员 D.广育人才,讲求时务23.“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材料认为戊戌变法(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推动了政治近代化进程 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4.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戊戌变法(

)A.是在维新派推动下进行的 B.得到了各阶层的广泛支持C.引起不同阶层的普遍反应 D.唤醒了各阶层的改革热情考点05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25.据瓦德西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此供认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A.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B.八国联军在中国的侵略暴行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西方列强镇压了义和团运动26.某历史公众号的专题推送计划资料包里包含:文章——《爱国与蒙昧》;揭帖——《只因鬼子闹中原》;照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等。该专题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27.《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主要原因在于条约中清政府(

)A.向外国侵略者开放通商口岸 B.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 D.允许外国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28.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

)A.帝国主义已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 B.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29.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时务报》。”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A.张三 B.李四 C.赵六 D.王五考点06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综合30.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侵华特点是(

)A.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B.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C.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开放 D.局限于东南沿海31.分析下表内容,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点是(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1862年,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美国人华尔。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毙伤多人,迫使联军退回天津。A.都反对清朝的统治 B.都提出了运动口号C.都制定了革命纲领 D.都反抗了外来侵略3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庚子赔款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威海卫战役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33.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从中国内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A.军事战略错误 B.社会制度的腐败C.经济技术的落后 D.思想观念的保守34.在近代,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下表罗列了一些不平等条约的部分内容,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共同危害表现在(

)条约名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节选)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中英双方协议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A.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领土主权遭到了破坏 D.完全沦为殖民地35.下面知识结构图有助于探究(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人民勇于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大事件C.列强侵略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前后联系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6.青岛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强在进行期中复习时搜集了以下图片。据此推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A.中国人民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B.近代中国的国家主权逐步丧失C.中国人民开始进行近代化探索D.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列强殖民地考点07近代化早期探索综合37.洋务派出版机构翻译出版的图书偏重于自然科学、实用工艺和军事方面,而维新派刊印的图书以介绍各国政治、历史、地理、律例和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的居多。材料表明(

)A.欧洲列强对华侵略加剧 B.近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C.近代民族工业加快发展 D.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38.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下列观点不符合史实的是(

)A.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只需要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C.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D.维新人士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39.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40.晚清政府面对时局变化做出的艰难改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思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两个企业的创办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哪一主张(口号)?材料二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公司也大致如此。照此下去,我们将退出上海的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英比尔.利兹《1882年财务报告》材料三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资本主义,而且这条企业经验不善,管理腐败,但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大地上出现的新兴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材料四“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2)阅读材料二至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洋务运动的作用,并分析其失败的根源。材料五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清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材料五中的“清帝”指的是谁?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什么?(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内容,你认为上述两次运动有什么共同目的?在改革内容的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民族危机加剧,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代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了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到了堡垒一壁。——张晋松《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战争是一块碑界的理由。材料二:西方列强“均沾”了《马关条约》所规定的种种不平等权益,在贷款、筑路、开办工厂、设立银行等方面,展开了更为激烈的竞争。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渗透进一步深化了。……帝国主义列强都以中国为宰割的对象,使中国陷于被瓜分的危局。——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2)根据材料二,简述《马关条约》的签定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材料三:“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忠顺不贰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禁城中的朝廷之上。”——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3)材料三中的“这个条约”指哪一条约?写出“这个条约”中最能体现消政府已成为“列强的孝子贤孙”的条款。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4)请给以上探究活动确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主题。面对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或启发?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Street),又名“占领街”,这个名字深刻地烙印着历史的痕迹,它见证了香港被英国殖民的屈辱历史,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之一。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摘编自《复兴之路》材料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兴起不久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摘编自顾明义《中国近代外交史略》材料三: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使馆界限于附件图上标明如后。……按照西历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即中历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内后附之条款,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摘编自故宫博物院档案《全权大臣奕劻李鸿章电报》(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的战争。英国人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与之相关的是什么条约?简述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材料二图A所示场景反映了日军在哪一场战争中的罪行?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国被一个兴起不久的岛国打败”后签订的条约名称。说明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②指出材料三图B所示事件发生的时间。材料三条款来源于哪一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3)清政府在近代战争中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给我们的启示。43.在近代史中,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族的脊梁(1)请从材料一图1至图3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人,概括出该人物的主要事迹。材料二烧毁的尊严(2)材料二中从图4到图5经历的浩劫发生在哪一场战争期间?这场浩劫的制造者是谁?材料三撕裂的国土(3)材料三中图6反映的是哪个国家对中国北方领土的侵占?图7反映的状况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危害是什么?材料四它所规定的“庚子赔款”本息合计白银98000多万两,加上各地地方性赔款2000多万两,总数超过了10亿两,这是对中国人民的残酷掠夺;它关于惩办“首祸”和禁止中国人加入或成立反帝组织的规定,体现了对中国的严厉政治奴役……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甘于做帝国主义“以华治华”的工具,在它们的控制下苟延自己的统治。——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4)材料四中的“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该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ABADAB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CCCCCDC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CCBDBDDA题号313233343536373839答案DBBBABBBB40.(1)自强、求富(2)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没改变封建制度。(3)光绪帝;戊戌变法。(4)挽救民族危亡或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技术,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制度。41.(1)理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3)条约:《辛丑条约》;条款: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感悟:落后就要挨打,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等。42.(1)战争:鸦片战争条约:《南京条约》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①: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条约:《马关条约》;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②:时间:1900年;条约:《辛丑条约》;危害: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大力发展科技和经济。43.(1)事迹:林则徐: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虎门销烟的壮举,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关天培:在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担任‌广东水师提督,在虎门战役中,英勇抗敌,壮烈殉国。陈化成: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挥旗督战,力竭牺牲。(答案不唯一,任选一位人物,列举主要史实即可。)(2)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制造者:英法联军。(3)国家:沙俄;危害: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4)条约:《辛丑条约》;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详细解析】1.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D项正确;镇压人民革命、抵抗外来侵略,都是洋务运动的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B项;发展民族工业属于洋务运动的具体举措,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2.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90年代以“洋务派”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所以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洋务运动时期,A项正确;“甲午战争时期、维新变法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都晚于洋务运动时期出现,因此,BCD项不是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的建立时期,排除BCD项。故选A项。3.A【解析】根据题干“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所学知识可知,安庆内军械所又称“安庆军械所”,1861年由曾国藩创办,是清末洋务运动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属于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A项正确;开平煤矿、轮船招商局和汉阳铁厂都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企业,排除BCD项。故选A项。4.B【解析】根据题干“轮船招商”“19世纪中期”等信息和所学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项正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A项;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采取“官督商办”的模式,不属于官办性质,排除C项;轮船招商局总局设在上海,开平煤矿位于唐山,汉阳铁厂位于湖北汉阳‌,排除D项。故选B项。5.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有触动封建制度,加上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A项正确;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但这不是中国没有富强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洋务运动时期引进西方机器,采用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管理企业,排除C项;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和经济手段等方式干扰中国的发展,使洋务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最终未能实现其目标,宣告失败,但这不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6.D【解析】根据题干“在与轮船招商局的竞争中,外国轮船公司旗昌公司破产,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商业资本迫使外国资本妥协,体现了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D项正确;材料反映洋务派部分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并非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排除A项;洋务运动并未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且题干信息未体现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排除B项;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化,并未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7.A【解析】根据材料“至于他们的学术、制度、文化等方面,则几乎无人关注。仿佛只要我们也拥有了铁甲战舰和枪炮,就可以抵御那些外族的侵略了”可知,材料反映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即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反映了洋务运动存在缺陷,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并未说明洋务运动冥顽不化,且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技,并非冥顽不化,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洋务派的思想,并未反映出不同思想的激烈交锋,排除C项;洋务运动的宣传思想是“中体西用”,材料体现的是其缺陷,排除D项。故选A项。8.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开始,俄英日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边疆的侵略,新疆大部分地区被阿古柏势力侵占,而俄国也趁机夺取了伊犁,并企图进一步推进到乌鲁木齐,同一时期,日本也开始入侵台湾,暴露了东南海防的空虚‌,这些事件使得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海疆危机,需要在有限的财政资源下做出选择,因此出现了“海防”与“塞防”之争,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不属于边疆危机,与“海防”和“塞防”之争无关,排除A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发生在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虽然与晚清时期相关,但并非“海防”与“塞防”之争的直接背景,排除D项。故选B项。9.A【解析】根据题干“下面是某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最可能查阅到的史事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犁。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据此可知,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最可能是左宗棠收复新疆,A项正确;北洋水师正式成立于洋务运动有关,时间在19世纪60年代,与1871-1881年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邓世昌壮烈殉国均与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有关,与题干第十三章13.2的时间“1871—1881年”不符,排C项;《爱珲条约》的签订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1856-186年),与题干第十三章13.2的时间“1871—1881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0.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书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实证和补充,家书展现的家国情怀,铸就民族精神。第一手史料,是指历史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因此若运用一手史料研究左宗棠,应选择左宗棠亲笔家书,D项正确;个人雕像是指以个人形象为原型制作的雕塑作品,有主观成分,不属于第一手史料,排除A项;主题电影,有人为的编写内容,不属于第一手史料,排除B项;史学家相关著作,有主观评价,不属于第一手史料,排除C项。故选D项。11.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镇南关大捷是1885年清军在广西镇南关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战果显赫的战役之一,因此冯子材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事迹发生在中法战争中,C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没有出现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排除A项;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镇压,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称“甲午中日战争”,与题干信息“冯子材”、“镇南关大捷”不符,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出现了大规模的义和团运动斗争,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2.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台湾、新疆均属于边疆地区,美、日侵略台湾是19世纪中期以后,列强觊觎中国边疆地区的表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是阿古柏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沙俄侵占伊犁;中法战争发生在1883年,法国控制了越南,并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因此,他搜索的主题是边疆危机,C项正确;题干事件重点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没有涉及制度变革、救亡图存的内容,排除A、D项;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发生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而题干的这几大事件均发生在1895年之前,排除B项。故选C项。13.C【解析】据题干“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除了沿海地区外,还深入到长江中上游地区(如重庆),这一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C项正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排除A项;两次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增加的,且地理分布更为广泛,排除B项;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14.C【解析】据材料“甲午战争后的十年里,梁启超等人为‘中国’一词注入国民、民族、国家等新内涵”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梁启超等人为中国注入了新的内涵,C项正确;彻底否定了传统文化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中国的国民意识和民族观念,排除A项;强化了天朝上国的观念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清政府的天朝上国的优越感,排除B项;旨在抵御西方文化入侵说法错误,材料梁启超等人的行为是挽救民族危亡的表现,不是文化入侵,排除D项。故选C项。15.C【解析】根据材料“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和结合所学知识,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C项正确;《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项;《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B项;《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6.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洋沉溺,输赢分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放弃制海权,导致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C项正确;辽东半岛战役,是指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奋战,最终失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与题干信息“北洋沉溺,输赢分晓”,不符,排除A项;丰岛海战是指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袭击中国北洋水师的一场海战,也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开端,与题干信息“北洋沉溺,输赢分晓”,不符,排除B项;平壤战役,是指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与题干信息“北洋沉溺,输赢分晓”,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7.C【解析】据题干“甲午中日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列强在华建厂合法化,加大对华资本输出,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A项;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开办洋务企业,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排除D项。故选C项。18.D【解析】据所学可知,1899年向其它列强提出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美国,D项正确;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而美国忙于1898年美西战争,无暇东顾,当美西战争结束时,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A项不符题意,排除A项;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其内容是在华“机会均等、利益均沾”,B项不符题意,排除B项;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而美国忙于1898年美西战争,无暇东顾,当美西战争结束时,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与日本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9.C【解析】据题干“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导致的‘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示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公车上书”,是一次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项正确;虎门销烟发生在鸦片战争前,与甲午战争无关,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甲午战争前,甲午战争无关,排除B项;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运动兴起了,这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导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0.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在甲午战争失败后,主张进行变法,其目的是为了仿效日本,在中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实现变法图强,B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派的主张,与材料维新派不符,排除A项;革命与维新派不符,维新派主张改革,排除C项;宣传民主共和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不是维新派的,排除D项。故选B项。21.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时务报》和《国闻报》都是维新派创办的报纸,它们主要宣扬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变法图强,B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C项;恢复中华是孙中山同盟会十六字革命纲领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22.A【解析】题干材料“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的大致意思,每个人都可以写文章直接给皇帝,上书言事……(人们)争先给皇帝上书,表达民间疾苦。结合所学知识,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发布变法诏令,内容有“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符合题意,A项正确;“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影响的是选拔官员,与题干现象的出现无关,排除B项;“裁减政府冗官冗员”,触动了封建官僚的利益,但与题干出现的民众争先向天子上书的现象无关,排除C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不涉及“广育人才,讲求时务”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23.C【解析】根据材料“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和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谋求政治变革,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推动了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戊戌变法推动了政治近代化进程,未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思想启蒙的作用,排除AD项;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发生改变,排除B项。故选C项。24.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传统官员——反对;光绪帝——支持;商人——支持;八旗兵——反对;旧读书人、农民——迷茫抗拒”可知,面对戊戌变法,不同阶层的态度不同,这组图片反映了戊戌变法引起不同阶层的普遍反应,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戊戌变法引起不同阶层的不同反映,没有体现是在维新派推动下进行的,排除A项;戊戌变法得到了各阶层的广泛支持与史实不符,戊戌变法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反对,排除B项;材料中“传统官员——反对;旧读书人、农民——迷茫抗拒”,戊戌变法没有唤醒了各阶层的改革热情,排除D项。故选C项。25.B【解析】据题干“瓦德西供认、公开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和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统帅瓦德西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犯下累累暴行,可以印证八国联军在中国的侵略暴行,B项正确;瓦德西是八国联军的统帅,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排除A项;瓦德西是八国联军的统帅,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C项;西方列强镇压义和团运动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但题干反映的是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排除D项。故选B项。26.D【解析】根据材料“文章——《爱国与蒙昧》;揭帖——《只因鬼子闹中原》;照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等”和所学知识可知,该专题研究的主题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义和团运动的高潮为期不过三个月,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D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年-1864年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起的农民运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7.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B项正确;“向外国侵略者开放通商口岸”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相关,而题干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排除A项;“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允许外国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都与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相关,排除CD项。故选B项。28.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其最伟大的功绩就是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从此以后,列强改为“以华治华”,出现瓦德西所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D项正确;帝国主义已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与史实不符,帝国主义没有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排除A项;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表述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材料主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9.D【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因此王五最有可能说慌。故说法正确。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遇害,张三说法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兴起并进入京津地区,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时期,梁启超在上海主持《时务报》,宣传变法思想,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30.A【解析】根据题干“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图左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开放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主要在东南沿海,图右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A项正确;近代列强强迫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由沿海扩大到内地,排除B项;近代列强强迫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先沿海后内地,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但此后逐渐深入内地,排除D项。故选A项。31.D【解析】根据材料“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美国人华尔”“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毙伤多人,迫使联军退回天津”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反对清朝的统治,而是反对外来侵略,排除A项;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太平天国运动只有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且材料也没有体现运动口号,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义和团运动没有提出革命纲领,且材料也没有体现革命纲领,排除C项。故选D项。32.B【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①庚子赔款是1901年,②割香港岛给英国,出自《南京条约》,在1842年,③威海卫战役是在1895年初,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出自《马关条约》,在1895年春,甲午战败后,②③④①排列正确,B项正确;ACD项排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33.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正是腐败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B项正确;经济技术落后是另一重要原因,排除C项;军事战略错误、思想观念保守都不是反侵略失败的根本原因,排除AD项。故选B项。34.B【解析】依据题干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关税自主权,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项正确; 社会矛盾是指社会各阶级或阶层的种种冲突,题干条约内容都涉及中外关系,其危害重点是使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排除A项;题干材料只有《马关条约》涉及领土主权问题,排除C项;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35.A【解析】根据结构图中“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894年至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该知识结构图有助于探究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勇于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大事件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中国近代化探索是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题干并未体现出近代化探索的信息,因此列强侵略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前后联系说法错误,排除C项;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只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关,该选项对题干信息概括不全,排除D项。故选A项。36.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天津条约》中,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故小强复习的主题是近代中国的国家主权逐步丧失,B项正确;题干图片均是近代列强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体现了中国主权的逐步丧失,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反抗,比如虎门之战、三元里抗英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排除A项;中国人民开始进行近代化探索的事件是洋务运动,排除C项;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列强殖民地说法错误,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排除D项。故选B项。37.B【解析】根据“偏重于自然科学,实用工艺和军事方面”可得出洋务派强调学习西方的器物,而“介绍各国政治、历史、地理、律例和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的居多”得出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这反映出洋务派和维新派在实现近代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即近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B项正确;欧洲列强对华侵略加剧是清政府开展近代化探索的背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派、维新派刊印的图书的情况,未体现工业发展的内容,排除C项;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思想在我国广泛传播,排除D项。故选B项。38.B【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不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且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戊戌变法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维新人士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39.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军事和经济近代化的进程,但是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后来的戊戌变化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项正确;辛亥革命实行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排除A项;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排除C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40.(1)自强、求富(2)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没改变封建制度。(3)光绪帝;戊戌变法。(4)挽救民族危亡或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技术,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制度。【解析】(1)主张:根据材料一图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一是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其以“自强”为口号;据图二“轮船招商局”可知,图二是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其以“求富”为口号。(2)作用:根据材料二“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公司也大致如此”可知,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根据材料三“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资本主义······但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大地上出现的新兴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可知,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发展近代工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根源:根据材料四“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失败在根本原因是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改变封建制度。(3)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五“从1898年6月到9月,清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和所学知识可知,在维新派的推动下,由光绪帝颁布一系列诏令的变法是戊戌变法。(4)共同目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在经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一系列屈辱条约后,为了富国强兵,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由清政府一些开明的官员兴起的;戊戌变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后兴起,所以两次运动的共同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或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侧重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技术,而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制度,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41.(1)理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3)条约:《辛丑条约》;条款: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感悟:落后就要挨打,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等。【解析】(1)理由: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影响:根据材料“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渗透进一步深化了。……帝国主义列强都以中国为宰割的对象,使中国陷于被瓜分的危局。”,可归纳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3)条约、条款:结合所学知识,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斗争,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体现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的孝子贤孙”。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4)感悟:可从近代清政府对外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和我们今天的民族责任等角度分析,如,落后就要挨打,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等。42.(1)战争:鸦片战争条约:《南京条约》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