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专题测试
夯基•基础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筝
柳中庸①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禹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诗人的族侄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南方。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写听筝的感受,“听”是此诗的关键,所写内容都是围绕“听”字铺开。
B.首联“悲怨”二字概括了听筝的总体感受,并为全诗奠定了悲怨的情感基调。
C.颈联诗人展开想象,用“谁家“响处“连连发问,孤独寂寞之情溢于言表。
D.全诗情感非常丰富,诗人直抒胸臆,抒发了伤春之悲、怀人之愁、离别之恨。
2.古人描摹音乐颇有心得,请比较一下本诗颔联与《琵琶行》中“钗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在描摹
音乐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淡黄柳①
姜夔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U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母,都是汀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此词是姜夔客居江淮间合肥所作,合肥曾被金人入侵劫掠,当时是宋、金对峙的前沿。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首句“空城晓角”与《扬州慢》中“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一样,写出「塞北边城清晨荒凉寂静、紧张萧条
的氛围。
B.“看尽”二句写景,由眼前的“鹅黄嫩绿''的柳色联想到江南的景色,好像“都是江南旧相识”,淡淡的思乡情绪
段延开来。
C.上片从听觉、触觉和视觉三方面写出了客居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正岑寂''三字收束上片,包笼下片,写出
环境冷清、心情寂寞之感。
D.下片写在异乡逢寒食,更增添乡愁,“强”字表明词人满怀愁绪,“怕”字说勉强寻春遣怀,仍恐春亦成秋,转
添愁绪。
4.清代文学家王闿运评论此词“语妙”,请指出下片后三句“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妙在何处。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书边事①
(唐)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②,白日落梁H③。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①唐宣宗时代,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击败吐蕃,收复河西、陇右失地,这首诗写于此事之后。②青冢:
王昭君墓,在今呼和浩特。③梁州:即“凉州”,今甘肃武威。
5.以下对于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氐聊的一项是()
A.征战之人倚靠戍楼,姿态安闲,这暗示了边境安宁无事的境况。
B.诗人实写昭君墓冢和梁州落日,表现了西北地区和平美丽的景象。
C.颈联中的“无”与“铲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具有因果关系。
D.诗人将蕃情比作河流,与“蕃河流入汉家清”为异曲同工之妙.
6.近人俞陛云评价此诗“高视阔步”,请从意境和情感两个角度结合文本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怅①,去时冠剑是丁年久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露c②丁年:男子成丁之年,即青壮之年c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夏c苏武归汉
时汉武帝已死。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首句写苏武其人,以“魂销”二字概括苏武经受的种种磨难,次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
B.“雁”在古诗中常被用来表达思念之情。颔联中的“雁”写出了苏武对故国的深长思念。
C.颈联先写“回日”,再溯“去时”,苏武自匈奴归来,人事皆非,回忆“去时”,不胜感慨。
D.尾联写苏武拜谒茂陵的情景,苏武在汉武帝的陵墓前哭诉自己没有被封侯的遗憾。
8.本诗运用了虚写的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①,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⑦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泰禹麦秀③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①霸祖: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也是
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②东府:东晋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府第所在,他倾天下,宠信小人,又亲近僧尼、崇
尚佛教而耗费过多,令士民不堪命。③泰离:《诗经》篇名,东周大夫行经西周故都,见宗庙宫室尽为禾黍,因眷
怀故国而作。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霸祖”“子孙”,“孤“与”多“,“二”与“百”、“取”与“降”等对比,引发读者思考v
B.颔联承上启下,“成功”对应首句中“取”字,“祸”对应第二句中“降”字,而“逸乐”引出了下文。
C.尾联写自古以来人们对朝代的兴亡更替无能为力,诗人选择酒来冲淡这种无力感,显示出豁达与洒脱。
D.诗人多处运用典故借以表达心中难言之意,增强诗歌韵味和情感的丰富性,却没有产生文采硬涩之感。
10.《谏太宗十思疏》中谈到创业与守成的关系时说“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这首诗也谈到了这个道理,
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上逢友人
杜牧
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
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冢而来。
已作相如投赋计①,还凭殷浩寄书回咒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
15.上面两首词为王国维写故乡海宁钱塘潮水的作品,其中有所寄托,这两首词均用了春秋伍子胥的典故,在词中
也都用了“愤”字表达感情。请据此联系两首作品和注释①具体分析比较两首词感情的异同。
提升•拔高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促织①
杜甫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去。
久客得无泪,放妻②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秋天所作。②放妻: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③天真:指促织自然真切的鸣叫
声。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王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促织声音细微哀婉,不仅触动了诗人悲戚的内心,也衬托了秋夜的寂静。
B.颔联写促织在草丛中叫声不畅,就到诗人床下孤独鸣叫,只觉长夜最亲近。
C.颈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促织让“久客皿放妻”闻声流泪,彻夜难眠。
D.本诗咏物言情,促织声声,但哀情却在诗人内心,真可谓“音在促织,哀在衷肠”。
17.请结合全诗,分析尾联“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的含义及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海棠花
齐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幕,牡丹相继发池台。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梵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旬前社后开”一句介绍海棠花的花期,是在春社之后、寒食之前开放。
B.“艳态”一词写出「海棠花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下展现出美好艳丽的姿态。
C.“人怜格异诗重赋”写人们怜惜海棠花的零落,为它写下诗词歌赋来表达惋伤。
D.尾联写暮春时分海棠花凋谢后还会有牡丹开花,“犹”字表现诗人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19.全诗如何描.写海棠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而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缙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矫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在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20.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看花人从房内望去,看到白海棠,得到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白海棠的高洁白净,由此想象到,栽培它
的该不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
B.颈联以月宫仙女缝制的白色舞衣作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它的美好形态。整联既写海棠的高洁白净特点,又
带有喜极而泣的欣喜色彩。
C.尾联从章法上说,“娇羞”“倦倚”,与首联的“半卷”“半掩”相呼应,收束全篇。从内容上看,它又是上两句感
情的必然发展。
D.这首诗不仅是风流别致,亦是含蓄浑厚v诗中景中有情,情由景生,意与景浑,白海棠的形象成了林黛玉
自身主体形象的象征。
21.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请简要赏析“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缕魂”•联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其二①
苏轼
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鹤入笼。
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长虹。
遥知别后添华发,时向樽前说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郸筒②。
【注】①周邠是苏轼通判杭州时的僚属和诗友,诗、画兼擅,当他向苏轼寄赠《雁荡山图》及新诗之后,苏轼
便写了和诗。②郸筒:县名,在成都西。
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E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比喻手法,写自己像马奔走丁尘埃,像鹤关进了鸟笼,俗务缠身。
B.颔联诗人由眼前的雁荡山图,想象朋友游览时脚踏长虹般美丽石桥的场景。
C.颈联写诗人常在酒宴间提起底邠这个病翁,语言沉重,表达对朋友的关心。
D.本诗由过去写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时空巧妙转化拓展了诗歌意境。
23.这首诗尾联抒发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梅
齐己①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斑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②,先发望春台③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杏,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查杳山水隔。
寒英坐④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①齐己,晚唐诗僧。早年曾热裒功名,然屡试不中。②应律,古时人以十二律推测气候,此处应律是按
季节的意思。③望春台,观赏春景的高台,也喻指京城。④坐,即将。
2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齐诗和柳诗都对早梅的形与神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表现了其不畏严寒、素雅芳洁的特点。
B.齐诗的早梅枝独开,既与万木受冻即将摧折不同,又先开于其他梅花,暗含双重对比。
C.齐诗借深雪、风、禽鸟等意象来突出早梅形象,这与柳诗的楚天、朔风、繁霜等作用相同。
D.齐诗和柳诗结构不同,齐诗颈联紧承领联,对梅做进一步描写,柳诗颈联由咏物转为议论抒情。
25.这两首诗虽都与早梅相关,但诗中表达的情感却有异同,请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邻家①
陆游
今日病良已,绿枝发兴新。
高居遗世事,一笑过吾邻。
夕照明丹叶,秋风老白蕨。
素衣虽化尽,不为犯京尘。②
【注】①淳熙十年(1183)十月作于故乡山阴。时诗人五十八岁。②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
素衣化为缁。”素,白色。缁(zT),黑色。这里化用陆机的诗句。
2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卫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抒怀之作,从所写景事中可看出诗人对家乡纯朴生活的热爱之情。
B.深秋时节,诗人终于病愈,他挂着竹杖,过访久未晤面的邻人,兴致甚高。
C.隐居故乡,不在官位,世事也全都不必考虑,与邻里聚谈,诗人心情愉悦。
D.颈联用白描手法写所见之景,动静结合,着色鲜明,情思蕴藉,意境优美。
27.《临安春雨初霁》尾联云:“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请简要分析二诗尾联情感的不同之处。
诗歌鉴赏专题测试
基础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筝
柳中庸①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诗人的族侄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南方。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写听筝的感受,"听'’是此诗的关键,所写内容都是围绕“听'’字铺开。
B.首联“悲怨”二字概括了听筝的总体感受.并为全诗堪定了悲怨的情感基调.
C.颈联诗人展开想象,用“谁家•何处”连连发问,孤独寂寞之情溢于言表。
D.全诗情感非常丰富,诗人直抒胸臆,抒发了伤春之悲、怀人之愁、离别之恨。
2.古人描摹音乐颇有心得,请比较一下本诗颔联与《琵琶行》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在描摹
音乐的不同之处。
【答案】1.D2.两个诗句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柳诗以形写声,通过描摹柳条伴
着春风絮絮话别,啼鸟绕着落花声声鸣啼的场景,以通感的手法,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写出
筝声中的悲怨之情;白诗则直接以声写声,以银瓶突破、水浆四溅、铁骑突出、刀枪齐鸣的声音比喻琵琶声的清越
雄壮,使人感觉到琵琶声的铿锵有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直抒胸臆”错.颔联借景抒情,借想象的景象来表达悲怨之情.是间接抒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木诗颔联“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娟娟啼血。运
用通感的手法,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以形写声。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
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读
者的眼前;春风、杨柳、花、鸟,情怀毕露,更加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白诗“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呜”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根
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此处以声写声,描写琵琶演奏的高
潮,以银瓶突破、水浆四溅、铁骑突出、刀枪齐鸣的声音比喻琵琶声的清越雄壮,使人感觉到琵琶声的铿锵有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0
淡黄柳①
姜夔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此词是姜夔客居江淮间合肥所作,合肥曾被金人入侵劫掠,当时是宋、金对峙的前沿。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首句“空城晓角”与《扬州慢》中“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一样,写出了塞北边城清晨荒凉寂静、紧张萧条
的氛围。
B.“看尽”二句写景,由眼前的“幅黄嫩绿”的柳色联想到江南的景色,好像“都是江南旧相识”,淡淡的思乡情绪
蔓延开来。
C.上片从听觉、触觉和视觉三方面写出了客居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正岑寂”三字收束上片,包笼下片,写出
环境冷清、心情寂寞之感。
D.下片写在异乡逢寒食,更增添乡愁,“强”字表明词人满怀愁绪,"怕''字说勉强寻春遣怀,仍恐春亦成秋,转
添愁绪。
4.清代文学家王闿运评论此词“语妙”,请指出下片后三句“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妙在何处。
【答案】3.A4.①想象燕子归来时寻春无着,只看到池塘碧水的情景,流露出孤寂感伤的客居之愁(或家国
隐恨),
②设问、拟人,借燕子的询问生动形象地写出伤春之情(或孤寂感伤的客居之愁或家国隐恨)。
③以景衬情,以归燕和池塘碧色衬托出作者孤寂感伤的客居之愁(或家国隐恨)。
④“自”,只有池塘的水是碧绿的,写出了池水无情,表现出环境的凄清以及作者的孤寂感伤之情(或家国隐恨)。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A.”……样,写出了塞北边城清晨荒凉寂静、紧张萧条的氛围”错,本词的首句“空城晓角''写的是在江北的合肥清
晨清寂箫条的氛围,《扬州慢》中“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写的是江南扬州黄昏清寂萧条的氛围。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燕子飞来,询问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道。
①“燕燕飞来”“唯有池塘自碧”是作者想象燕子归来时之景,“春”将逝去,当“燕燕飞来”之时,就只有一池绿水了,
流露出孤寂感伤的客居之愁(或家国隐恨)。
②“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运用设问、拟人修辞,自问自答,把燕子人格化,借燕子的询问生动形象地写出伤春
之情(或孤寂感伤的客居之愁或家国感恨)。
③以景衬情,“燕燕飞来”“池塘自碧”写春景,归燕和池塘碧色,反映边城的凄凉,惋惜春光逝去,流露出客居的孤
寂及家国隐恨。
④“自”,只有池塘的水是碧绿的,“自碧”,是说池水无情,则反见人之多感,表现出环境的凄清以及作者的孤寂感
伤之情(或家国隐恨)。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书边事①
(唐)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②,白日落梁H③。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①唐宣宗时代,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击败吐蕃,收及河西、陇右失地,这首诗写于此事之后。②青冢:
王昭君墓,在今呼和浩特。③梁州:即“凉州”,今甘肃武威。
5.以下对于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氐做的一项是(〉
A.征战之人倚靠戍楼,姿态安闲,这暗示了边境安宁无事的境况。
B.诗人实写昭君墓冢和梁州落口,表现了西北地区和平美丽的景象。
C.颈联中的“无”与“有”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具有因果关系。
D.诗人将蕃情比作河流,与“蕃河流入汉家清''有异曲同工之妙。
6.近人俞陛云评价此诗“高视阔步”,请从意境和情感两个角度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5.B6.①意境开阔雄浑:春风、白日、大漠、流水等古代边强意象,共同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
②情感开阔大气:诗歌表达了诗人府边境没有兵灾、百姓安全出游的喜悦,以及对吐蕃归顺大唐、民族融合的渴望。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实写昭君墓冢和梁州落日“错。昭君墓冢和梁州落日的景象是诗人的想象之境,属于虚写。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能力。
①意境开阔雄浑:春风、白日、大漠、流水等古代边疆意象,共同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
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颈联中的“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尾联写望着滔滔奔流的河
水,诗人思绪联翩,想着蕃情能象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有多好啊!
②情感开阔大气: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口丽平和,再次表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
联极言广漠的边塞地区因无蕃兵阻扰,才有游客前来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象。尾联写望着滔滔奔流的河水,诗人
思绪联翻,想着蕃情能象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有多好啊!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深化主
旨。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边境没有兵灾、百姓安全出游的喜悦,以及对吐蕃归顺大唐、民族融合的渴望。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家。②丁年:男子成丁之年,即青壮之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塞。苏武归汉
时汉武帝已死。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苏武其人,以“魂销”二字概括苏武经受的种种磨难,次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
B.“雁”在古诗中常被用来表达思念之情。颔联中的“雁”写出了苏武对故国的深长思念。
C.颈联先写“回日”,再溯“去时”,苏武自匈奴归来,人事皆非,回忆“去时”,不胜感慨。
D.尾联写苏武拜谒茂陵的情景,苏武在汉武帝的陵墓前哭诉自己没有被封侯的遗憾。
8.本诗运用了虚写的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7.D8.①本诗运用虚写,通过想象形象地写出了苏武被扣留匈奴牧羊、思归的艰难处境,归来后物
是人非的感慨,拜谒茂陵的伤感。②通过这些细腻的描绘,成功塑造了爱国忠君、富有高尚民族气节的汉臣形象。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苏武在汉武帝的陵墓前哭诉自己没有被封侯的遗憾”说法错误,尾联写苏武没有能在汉武帝健在时完节归来受爵
封侯,流露出无尽的遗憾,并非“在汉武帝的陵墓前哭诉自己没有被封侯的遗憾
故选D,
8.本题考杳学牛鉴常诗歌表送•技巧的能力。
①此诗是作者瞻仰苏武庙时所作,运用虚写,通过想象形象地写出了苏武被扣留匈奴牧羊、思归的艰难处境,归来
后物是人非的感慨,拜谒茂陵的伤感。
首句是想象苏武初次会见汉使时的情景。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历尽艰辛,骤然见到来自汉朝的使者,表现出
极为强烈、激动、复杂的感情。这里有辛酸的追忆,有意外的惊愕,悲喜交加,感慨无穷,种种情绪,一时奔集,
难以言状,难以禁受。
颔联二句描绘的是两幅画,是用逆挽法来追忆苏武生前的苦节壮举,怀念苏武崇高的爱国精神。上•幅是望雁思归
图。在寂静的夜晚,天空中高悬着一轮带有异域情调的明月。望着大雁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又向南方飞去,一直到
它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南天的云彩中。这幅图画,形象地表现了苏武在音讯隔绝的漫长岁月中对故国的深长思念和欲
归不得的深刻痛苦。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在昏暗的傍晚,放眼远望,只见笼罩在一片荒烟中的连天塞草,和丘陇
上归来的羊群,主要写他胡地牧羊时环境的艰辛、荒凉,表现出贫贱不能移其爱国之志的胸怀。
颈联二句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从相隔迅遥的时间的角度上写苏武出使和归国前后的人事变换。第一句说苏武十
九年后归国时,往日的楼台殿阁虽然依旧,但武帝早已逝去,当日的“甲帐”也不复存在,流露出•种物是人非、恍
如隔世的感慨,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第二句说回想当年戴冠佩剑,奉命出使的时候,苏武还正当壮盛之年。苏武
出使是汉武帝为之赐节饯行,他自己那时也正在壮年,可是归汉之'啊日”,汉室江山虽然依旧,然而人事却迥然有
异于前了,这里面包含了极其深沉的感。
尾联二句抒写苏武归国后对武帝的追悼。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武帝已经长眠茂陵,再也见不到完
节归来的苏武封侯受幽了,苏武只能空白面对秋天的流水哭吊已经逝去的先皇。
②通过这些细腻的描绘,成功塑造了爱国忠君、富有高尚民族气节的汉臣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①,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②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奔离麦秀③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①霸祖: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也是
建都金耍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②东府:东晋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府第所在,他倾天下,宠信小人,又亲近僧尼、崇
尚佛教而耗费过多,令士民不堪命。③参陶:《诗经》篇名,东周大大行经西周故都,见宗庙宫室尽为禾黍,因眷
怀故国而作。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霸祖”“子孙”、“孤“与”多“、“二”与“百”、“取”与“降”等对比,引发读者思考。
B.颔联承上启下,“成功”对应首句中“取”字,“祸”对应第二句中“降”字,而“逸乐”引出了下文。
C.尾联写自古以来人们对朝代的兴亡更替无能为力,诗人选择酒来冲淡这种无力感,显示出豁达与洒脱。
D.诗人多处运用典故借以表达心中难言之意,增强诗歌韵味和情感的丰富性,却没有产生文采硬涩之感。
10.《谏太宗十思疏》中谈到创业与守成的关系时说“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这首诗也谈到了这个道理,
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9.C1().①第一句写凡是取得二江建都金陵的开国之君都是白手起家,“孤身”二字体现了取得天下的
艰难;
②第二句写子孙往往轻易断送开国之君艰难获得的政权;第五句运月司马道子的典故写作为主政大臣宠信小人、崇
尚佛教而令士民不堪命,这并非守成的根本;第六句运用陈后主的典故,写作为守成之君奢靡逸乐,最终亡国。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显示出豁达与洒脱”错误。应该是借酒浇愁。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观点的能力。
“新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意思是:开国君王白手起家,取得天下,子孙后代却往往把座座城池拱手让人。
“霸祖孤身取二江”,写凡是取得二江建都金陵的开国之君都是白手起家,"孤身'’二字体现了取得天下的艰难。
“子孙多以百城降开国君王“曝霜露,斩荆棘”才打下的江山,子孙们却轻易断送。
“东府旧基留佛刹“,金陵东府旧日宅地,如今只剩几间佛寺。结合注释“东晋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府第所在,他倾天下,
宠信小人,又亲近僧尼、崇尚佛教而耗费过多,令士民不堪命”可知,此句运用司马道子的典故写作为主政大臣宠
信小人、崇尚佛教而令士民不堪命,这并非守成的根本。
“后庭余唱落船窗”,十里秦淮,依旧画舫不断,后庭遗曲,余唱未休。“后庭”运用陈后主的典故,写作为守成之君
奢靡逸乐,最终亡国。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卜.面小题。
江上逢友人
杜牧
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
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泉雨来。
已作相如投赋计①,还凭殷浩年书回②。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
[注]①相如投赋:司马相如作《子虚赋》,为武帝赏识,因得召见。②殷浩:晋人,诗中借指友人。
II.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偶逢故乡友人的场面,“徘徊”一词表明二人许久未见,表达心事时流露出犹豫不决的情态。
B.颔联描绘诗人与友人置酒话别时的情景,将远处的村庄和三峡景色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辽阔的画面。
C.第三句中“暮”字点明时间是傍晚,而“云”这一意象为作品增添压抑氛围,与下句的“寒雨”相呼应。
D.颈联用司马相如及殷浩的典故使诗词意蕴丰富,诗句凝练,言近而旨远,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2.这首诗歌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1.A12.①与友人重逢的喜悦。江上偶遇故乡友人,停舟置酒叙话,内心充满愉悦之感。②渴望为
国效力的志向。运用相如投赋的典故,表达对有所作为的期盼。③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托友人带信回乡,表达思乡
之情。④对高洁品行的追求。通过“东篱菊”寄托高洁心志。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A.“犹豫不决的情态”错误。“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中“故国归人”指回乡去的同乡人,“故国”即故乡,“徘
徊”此处有“留连”“逗留”之意,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和友人相见时互叙的心事,不愿作别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偶逢的
喜悦。选项将“徘徊”一词理解为“犹豫不决”有误,应是偶逢友人,内心喜悦。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由首联'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可知,作者在江上遇到即将归家的同乡友人,二人暂停兰梅,把酒共饮,
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和友人相见时互叙的心事,流露出偶逢的喜悦。
由颈联可知,上句运用司马相如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心志,诗人想凭借自己的才学去求取■官半职,表现出诗人渴
望为国效力,期待自己有所作为;下句中“殷浩寄书”语出《晋书•殷浩传》,殷浩,晋人,官至都督扬、豫、兖、青、
徐五州军事。率军征姚奕,为褰所败。遂被权臣桓温免职。废居家中,中日以手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桓温
拟复起殷浩为中书令,先遣人持书告之,浩得书,大喜过望,神魂颠倒,复信时竟误送空函。桓得空函,疑浩有意
捉弄,遂不复召。后二年,浩病死。所谓“殷浩寄书”,即指寄空信封之事,后世引用此典,每喻指无书可寄。此诗
中即是不写家书,以殷浩代指友人,只托友人带个口信回家去,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山尾联中“东筒菊'•可知,诗人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之典,自己如菊一般历经“秋霜”依然保持高洁品格,表达了
自己对高洁品行的追求。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杜鹃千里啼春晚
(近代)工国维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断。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久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人间孤愤最难互,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辛苦钱塘江上水
(近代)王国维
辛苦找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东趋海。终古越山港洞②里。可能消得英雄气。
说与江潮应不至。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千载荒台③糜鹿死。灵胥④抱愤终何是。
【注】①素车:古代凶、丧事所用之车,以白土涂刷。白马:古代以乘白马表示有凶事。素车白马:这里指钱
塘江湖及传说中的潮神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死后化为涛神。《太立广记》:伍子肯累谏吴王,赐属镂剑而死。临
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以触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自
海门山,潮头汹高数百尺,越钱塘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走百余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
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本词作者王国维,近代著名学者,1927年6月2日,于颐和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
他的死有“殉清”和“殉文化”两种说法。②源洞:水势汹涌。源,音hbng。③荒台:指姑苏台。在苏州城外西南隅的
姑苏山上,始建于吴王阖闾,后经夫差续建,历时五年乃成。建筑极华丽,规模极宏大,耗资颇巨,以供夫差享用。
④灵胥:指伍子胥。
13.对于上面两首词的词牌判断全正确的一项是()
A.虞美人踏莎行B.浣溪沙蝶恋花
C.虞美人蝶恋花D.浣溪沙踏莎行
14.下面最有可能是针对上面的词作而发的评论是()
A.寥寥数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B.才气虽雄,不免粗鲁。
C.虽不见霸气,却有舍我其谁的王者之气。
D.为内心冲突矛盾之苦的写照。
15.上面两首词为王国维写故乡海宁钱塘潮水的作品,其中有所寄托,这两首词均用了春秋伍子胥的典故,在词中
也都用了“愤”字表达感情。请据此联系两首作品和注释①具体分析比较两首伺感情的异同。
【答案】13.C14.D15.同:都有对时代变革不可逆的矛盾纠结。
异:《虞美人》中有对故乡的眷恋、对旧时代的追忆和理想幻灭的悲伤与迷惘;《蝶恋花》中有对自然永恒而入世
无常的感慨.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词牌与格式与声律有关,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考生可以根据词的句数,每一句的字数等进行判断。
如第一首“杜鹃千里啼春晚”,上下阕各四句,对应的句子字数一样,第一句7个字,第二句5个字,第三句7个字,
第四句9个字,共56个字。据此可以想到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可以判断词牌为“虞美人”。
如第二首“辛苦钱塘江上水”,上下阕各5句,对应的句子字数一样,第一句7个字,第二句4个字,第三句5个字,
第四句7个字,第五句7个字,共60字。据此可以想到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可以判断词牌为“蝶恋
花”。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把握两首词的主旨,然后分析选项评价语的意思。
结合注释“他的死有‘殉清’和'殉文化'两种说法”可知,王国维内心趋向守旧;结合两首词中“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
几何潮落又潮生”“日日西流,日日东趋海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等内容可知,作者的感情和理智实际上像钱塘江
潮水一样,一个四流,一个东趋,他的感情赞美潮起四流的悲壮,他的理智认同潮落东趋的结果,而这种潮起潮落
的意象,正是作者内心矛盾冲突的形象化反映。
A.“登临唧“登山临水”,词中无“登雁”的相关内容。
B.“粗鲁”即笨拙,不精细,词中描摹画面开阔中有苍凉,雄豪中有孤寂,奔放中有执著,如“海门空阔月皑皑,依
旧素车白马夜潮来“,并不“粗鲁
C.词中并无“舍我其谁的王者之气: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结合注释①和两首词分析情感的异同。
由注释①“本词作者王国维,近代著名学者,1927年6月2口,于颐和园昆明湖鱼源轩自沉。他的死有,殉清’和,殉
文化‘两种说法”可知,作者王国维在芭命浪潮席卷而来之时心向满清。
由《虞美人》中“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断”“山川城郭都非故”可知,作者心牵故国,而这故国自然是指满清,
所以这里流露出对旧时代的追忆,而“断”“非故”又给人以幻灭感,所以这里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深的春恋和幻灭之感;
由“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可.知,作者拥戴满清,愤恨时代潮流的前进,却又知道这种前进是不可
阻逆的,内心感慨无穷。
由《蝶恋花》中''辛苦钱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东趋海”可知,“日日西流”是写潮起,“日日东趋海”是写潮落,
作者的感情和理智实际上也像光泽的钱塘江潮水一样,一个西流,一个东趋。他的感情赞美潮起西流的悲壮,他的
理智认同潮落东趋的结果。而这种潮起潮落的意象,正是作者内心矛盾冲突的形象化反映。由“潮落潮生,儿换人
间世。千载荒台麋鹿死。灵胥抱愤终何是“可知,潮落潮生,换了几番人世。事过千年,姑苏台早已荒废,游于台
畔的糜鹿也死去了,伍子胥的灵魂抱着终古的幽愤又有什么意义呢,说明历史的潮流也是如此,千古的英雄人物又
有谁是恒古不变的,此处流露出自然永恒而人世无常的感慨。
据此可以分析两首词情感上的异同:由“消得几I可潮落乂潮生"日日西流,日日东趋海”以及注释中对作者“殉清”举
动的介绍可以看出,两首词中都有对时代变革不可逆的矛盾纠结,这是相同之处;由“故国春心断川城郭都非故”
可以看出,《虞美人》中还有对故乡的眷恋,有对旧时代的追忆以及理想幻灭的悲伤怅惘,由“潮落潮生,几换人
问世。千载荒台麋鹿死。灵骨泡愤终何是“可以看出,《蝶恋花》中潮落潮生引发作者对自然永恒人世变化尢常的
感慨,这是不同之处。
二拔高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促织①
杜甫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去。
久客得无泪,放妻②难及民。
悲丝弓急管,感激异天费久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秋天所作。②放妻: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③天真:指促织自然真切的鸣叫
声。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促织声音细微哀婉,不仅触动了诗人悲戚的内心,也衬托了秋夜的寂静。
B.颔联写促织在草丛中叫声不畅,就到诗人床下孤独鸣叫,只觉长夜最亲近。
C.颈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门足织让“久客皿放妻”闻声流泪,彻夜难眠。
D.本诗咏物言情,促织声声,但哀情却在诗人内心,真可谓“音在促织,哀在衷肠”。
17.请结合全诗,分析尾联“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的含义及情感。
【答案】16.B17.①含义:那些悲凄急促的管弦乐声,不如自然真切的促织声触动人心、使人感怀。②情感:
突出了促织“哀音何动人的特点,抒发了诗人久居他乡的羁旅愁苦之情,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B“只觉长夜最亲近”错误,在这个不眠的秋夜里,诗人听着细腻哀婉的蟋蟀的鸣叫声,心有戚戚焉,以至把蟋蟀引
为知己,促织的叫声和诗人的心情是相互接近的。
故选B。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尾联“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意思是:想那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这两句以“悲丝""急管''同促织的啼叫相比较,而以促织叫声“天真”、不受礼俗影响作结,把促织的哀音放在任何乐
器的演奏无法达到的效果之上,把“哀音何动人”写到了极点,更加烘托出诗人的思乡愁苦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海棠花
齐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幕,牡丹相继发池台。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王确的一项是()
A.“寒食旬前社后开”一句介绍海棠花的花期,是在春社之后、寒食之前开放。
B.“艳态”一词写出了海棠花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下展现出美好艳丽的姿态。
C.“人怜格异诗重赋”写人们怜惜海棠花的零落,为它写下诗词歌赋来表达惋伤。
D.尾联写暮春时分海棠花凋谢后还会有牡丹开花,"犹''字表现诗人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19.全诗如何描写海棠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8.C19.①运用了对比手法,“繁于桃李盛于梅”,通过与“桃李”"梅''的对比来突出海棠花的繁盛的特
点。
②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颈联通过人和蝶侧面烘托海棠花的品格与芳香。
③通过这些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写人们怜惜海棠花的零落,为它写下诗词歌赋来表达惋伤”理解错误。“人怜格异诗重赋”意思是人们因为喜
爱海棠花的品格,所以为它写诗作赋,诗中“怜”有喜爱之意。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情感的能力。
对于本诗的表达技巧,从第一句“繁于桃李盛于梅”可知,这是说海棠花开得比桃、李、梅花还要繁盛。通过与“桃
李”“梅”的对比来突出海棠花的繁盛的特点。
诗的颈我“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则是说人们因为喜爱海棠花的品格,所以为它写诗作赋;蝴蝶也因为
海棠花的香气而夜间也来。这是通过人和蝶侧面烘托海棠花的品格与芳香,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海棠花开花时的繁盛场景,突出了海棠花的美丽的特点。同时通过侧面烘托的手法则
是赞扬了海棠花的品格和芳香,从中可以体会出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卜.列小题。
林黛玉咏白海案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童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合同3篇
- 2025年青海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企业IT运维外包综合解决方案合同2篇
- 2025年度消防系统维护保养合同劳动厅标准6篇
- 2024按揭车辆转让协议书范本
- 年产10万吨再生塑料颗粒项目商业计划书
- 二零二五年份太阳能路灯项目合作开发与投资合同2篇
- 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方案实施合同
- 2024民间借款合同模板:贷前贷后管理全攻略3篇
- 2024智能快递柜投放与智能化升级改造合同3篇
- 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方案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1张)
- 病理生理学课件脂代谢紊乱
- 教师幽默朗诵节目《我爱上班》
- 《细胞工程学》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2021年DL/T 5210.3-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考核试题及答案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课件
- 中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 三年级电费问题练习题1
-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与勘测定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