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主观简答题
主观简答题
一、突破六大命题角度,洞晓命题规则
命题角度1:概括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它是
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文言文中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述常常
借助文言虚词来表达,如“耳、耶、焉、岂、其、哉、为”等语气词,
或批判或赞赏或置疑,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用心揣摩。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送方希则序
欧阳修
希则茂才入官,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时不见用,宜其夷然
拂衣,师心自往,推否泰以消息,轻寄物之去来,渊乎其大雅之君子,
而几类于昔贤者乎!
余自来上都,寓谒舍,穿履金门者,再见春矣。会天子方向儒学,
招徒俊良,开贤科,命乡举,而四方之杰赍贡函诣公车者,十百千数。
余虽后进晚出,而持裳摩趺攘臂以游其间,交者固已多矣。晚方得君,
倾盖道涂,一笑相乐,形忘乎外,心照乎内,虽濠梁之游不若是也。
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
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后数日,赍装具舟,泛然东下C以
余辱交者,索言以为赠。
夫恢识宇以见乎远,穷倚伏以至于命,此非可为浅见寡闻者道也。
希则,达人尔,可一言之。昔公孙尝退归,乡人再推,射策遂第一,
更生书数十上,每闻报罢,而终为汉名臣。以希则之资材而沉冥郁理,
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不然?何徘徊而若此也?夫良工晚成者
器之大,后一发先至者骥之良。异日垂光虹,濯发云汉,使诸儒后生
企仰而不暇,此固希则褚囊中所畜尔,岂假予说言之哉?
作者在文中对方希则流露出哪些情感杰度?请简要概括。
解析方希则以茂才入官,作者与之“形忘乎外,心照乎内”,
然而三举进士不利,作者感慨其“命乎数奇”,“数奇”即“不偶”,
即命运不好,命途多舛,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数奇,终
身未得封侯。方希则落第后,“缙绅议者咸伤冤之”,而“君方澹乎冲
襟”,说明方希则轻去就,看淡功名利禄。最后一段是赠序的常规内
容,表达对晚辈的奖掖、勉励、祝愿、安慰、期盼等。
答案①对方希则命途多舛、仕途不顺的感慨;②对方希则看淡
得失、胸襟豁达的赞赏;③对方希则一展所学、志气得伸的期盼(祝
愿、安慰)。
【参考译文】
方希则因美好的才华而步入仕途,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不顺利,
命运不好。在当时不被重用,他都适时地坦然拂衣而去,充满自信,
从讯息的多少来推断好坏,不在乎事物的去留,修养深厚是一个高雅
的君子,几乎就像古代的贤者啊!
我从上都来,寄居在客店,往来于金门,第二次见到方君巳经是
第二年春天。恰逢天子正好推崇儒学,招引俊杰,开设了选拔官吏的
考试,命令从乡里选拔人才,而四面八方怀揣上报公文来参加入京应
试的杰出人才,就要用几百几千来计数。我虽然是后进晚辈,却也牵
着衣服、磨着脚背、推着胳膊来交往在他们当中,交往的人原本就很
多了。晚些时候才遇到他,车盖遮满道路,交往密切,尽情得相互取
笑作乐、,外表得意忘形,内心敞亮豁然,即使是庄子与惠子的在濠梁
时的美好交往也不会像这样啊。不久,他在内台应试,因主管官吏的
冤枉,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停止了考试。官宦们谈论都为他感到伤心
委屈,他还内心恬静,竟然使人不能察觉内心的不平。过了几天,他
带着行装,准备了船只,飘然东下。向我这个愧对友情的人,索要几
句话作为临别相赠C
那些广泛了解宇宙世界的人而见识就会长远,完全懂得祸福依优
的人就会知道命运的无常,这不是可以对见识浅薄、听闻少寡的人说
得清楚的。方希则,是一个通达事理、出类拔萃的人,可以用这样的
一句话来评价他。过去,公孙弘曾经退隐,乡里人又推举他,在对策
考试中最终取得第一名,又写了十几份奏章上报皇上,每次都要得到
回复才肯罢休,最终成为汉朝的名臣。凭借方希则的资质才能却幽居
匿迹被埋没,难道不是上天将要让他显扬却一定(先)让他收敛吗?如
果不是这样,为什么会反反复复得像这样呢?好的工匠最晚完成的是
大器,出发晚却先到达的是良马。他的才华就像那奇异日子彩虹垂挂,
就像在银河里洗濯头发,使各位儒生后辈仰慕不已,这原本就是方希
则胸中所积累的才华,难道还要借助我的话说出来吗?
命题角度2:探寻事件原因
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
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
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
文言文本,应引起重视。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国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
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
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
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
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唯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c世有令德,为时名卿c自
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
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
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鑫不足为
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唯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
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
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作者认为魏国公并非“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的原因是什么?请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解析文章第一段写寒门之士得志后衣锦还乡前后景况的对比,
亦即“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然后点明“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接
着从他的出生、仕途、志向等角度进行阐述,得出“非夸一时而荣一
乡”的结论。
答案①出身名门,世代仕宦,本不是寒门之士;②少年得志,
仕途通达,天下闻名已久;③志向远大,报效国家,心怀天下苍生。
【参考译文】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这从人情上说是光荣的,从
古到今都是如此啊C大概士人在仕途不通的时候,困居乡里,那些平
庸之辈甚至小孩,都能够轻视欺侮他。就像苏季子不被他的嫂嫂礼遇,
朱买臣被他的妻子嫌弃一样。可是一旦坐上四匹马拉的高大车子,旗
帜在前面导引,而骑兵在后面簇拥,街道两旁的人们,一齐并肩接踵,
一边瞻望一边称羡,而那些庸夫愚妇,恐惧奔跑,汗水淋漓,羞愧地
跪在地上,面对车轮马足扬起的灰尘,十分后悔,暗自认罪。这么个
小小的士人,在当世得志,那气派的宏大,以前的人们就将他比作穿
着锦绣衣裳的荣耀C
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如此。魏国公,是相州人士。先祖世代
有美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魏国公年轻时,就已考取高等的科第,
当了大官,全国的士人们,听闻他传下的风貌,仰望他余下的光彩,
大概也有好多年了c所谓出将入相,富贵荣耀,都是魏国公平素就应
有的,而不像那些困厄的士人,靠着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乎庸夫愚妇
的意料,为了使他们害怕而夸耀自己。如此说来,高大的旗帜,不足
以显示魏国公的光荣;玉圭官服,也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富贵;只有
用恩德施于百姓,使功勋延及国家,让这些都镌刻在金石之上,赞美
的诗歌传播在四面八方,使荣耀传于后世而无穷无尽,这才是魏国公
的大志所在,而士人们也把这些寄希望于他。难道只是为了夸耀一时,
荣耀一乡吗?
命题角度3:提炼作者观点
对于议论类文言文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内容或阐
发观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
关键。
典例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答刘正夫书
韩愈
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日:“宜师古圣人。”曰:“古圣人
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
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日:“无难易,唯其是尔。”如是而
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
夫文岂异于是乎?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
扬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
绝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
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岂异于是乎?今后进之为
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圣贤人为法者,虽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马
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
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巳,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
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来,谁不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
顾常以此为说耳。
韩愈在答复刘正夫“宜何师”时提出了哪些重要看法?请分条概
括。
解析“哪些重要看法”暗示答案不止一点,第一段中“为文宜
何师”“辞皆不同,宜何师”"文宜易宜难”已经明确标示三点。第二
段提出“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
言之”,强调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并以“司马相如、太史公、
刘向、扬雄“佐证之,即用功深,思想有创见,”收名也远二
答案①学习对象应是古代圣贤;②文章内容应不因袭陈词,重
在学习圣贤的思想;③选文方面不要过分关注难易,要力求准确;④
思想方面要有创见,要有自己的特点。
【参考译文】
如果有人问我:”做文章应该效法谁?"我一定会郑重地回答道:
“应该效法古代圣贤。”如果又问:“古代圣贤所写的书保存下来的很
多,文辞各不相同,该效法谁的呢?“我会郑重地回答道:“应该效
法他们的思想,而不是效法他们的文辞。”如果再问:“做文章应该写
得易懂些好,还是晦隐些好?”我一定会郑重地说:“不管简单晦隐,
符合文章内容就好J如此罢了,绝不是极端地提倡文章一定应该这
样写,坚决禁止文章一定不能那样写。
早晚都能看到的各种东西,谁也不会去关注它,当看到那些异乎
寻常的东西,人们就会一起观赏谈论。文章难道和这不同吗?汉朝人
没有不会写文章的,但也只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文章做
得最好。那么可以说,下的功夫深的,名声就传得远。如果都顺从世
俗随波逐流,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见解,即使不被当代的人责怪,也一
定不会流传到后世。您家中的各种物品,都是日常离不了要使用的,
但其中你所珍爱的,肯定不是寻常的东西。那么君子做文章的道理,
难道和这有什么不同吗?现在的那些要写文章的晚辈后生们,能够深
入探求努力获取,以古代圣贤的做法为法则,虽然说不一定人人都要
这样做,但若有像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那样的人才出现,
必定是出自这样做的人,绝不是出自按部就班的人。至于圣君治国之
道,不用文士也就罢了,要是重用文士,一定会看中那些有真正才能
的人,这种才能不是别的,就是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不因循他
人说法的人啊。自从出现文字以来,谁不写文章呢?但是能够保存到
现在的,一定是能提出独到见解的啊。所以我经常把这个道理讲给别
人。
命题角度4:概括形象(性格)特征
形象和性格不可截然而分。性格大体包括:(1)对现实和自己的
态度的特征,如诚实或虚伪、谦逊或骄傲等;(2)意志特征,如勇敢
或怯懦、果断或优柔寡断等;(3)情绪特征,如热情或冷漠、开朗或
抑郁等;(4)情绪的理智特征,如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或思维
迟缓、浅薄、没有逻辑性等。如所选文本涉及对象相对单一则要概括
出人物的多重特征,力求立体丰满。如提供的是群像(多人合传),则
要辨析出对象的同中之异。
典例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尚书比部员外郎李君墓志铭
曾巩
康定初,先人寓南康,与李君居并舍。是时君年未四十,游余父
子间,相好也。后十余岁,君为临安,遇余于浙西,道旧故,喜甚。
又十余岁,君已退而家居,复见之山阳。又九岁,而君年七十有一以
卒。明年,其孤仲熊自山阳抵京师,拜且泣曰:“顾得铭也。”余惟君
游余父子间四十年矣,铭其可辞?
君姓李氏,讳丕,字子京,家故寒也。学为士,自君始。出举进
士,中其科,得主楚之淮阴簿。岁凶,转运使调军食,用君主宿州汆。
他州皆强赋,民犹不足,君随便开诱,菜者悦趋,汆最他州。迁宁国
军节度,掌书记,转运使属君市翎毛,君优致如主汆,所市以赤,数
之至十万,复最他州。他军州事,有不能决者,多属君,君所决者三
十有八事。盖复太平州囚管寿活之,明通判歙州林璃无罪释之,类如
此。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用荐者监兴元府税,急吏宽商,课赢十有七
万。岁中,以岁次迁秘书丞,以课迁太常博士,以覃恩迁尚书屯田员
外郎,知杭州临安县,召为审刑院详议官,赐绯衣银鱼。迁尚书都官
员外郎,通判蜀州。蜀少事,然他州讼有积岁不能决者,转运使以属
君,君所决八事,艮信服之。迁尚书职方员外郎,监在京内衣库,枢
密使田况奏用君删定马军司条贯,既成,诏加赏赛。滨州有狱久不能
决,辞连大臣家子,遣吏治之辄辞,诏遣君乃决。
请简要概括李君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解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首先要搞清文中写了相关人物的哪
些事件。筛选要力求全面,以免挂一漏万。文章第一段主要写其对友
情的珍视。第二段侧重叙写李君作为干吏的相关史实。或直接叙写,
或侧面烘托,突出李君独到的施政能力。
答案①喜欢交友(或珍视友情);②为政灵活,便宜行事;③多
谋善断,秉公断案C
【参考译文】
康定初年,先父寓居在南康,和李君比邻而居。这时李君年纪不
到四十岁,和我们父子交往,相互交好(关系很好)。过了十多年,李
君治理临安,在浙西那儿遇到了我,(我们)谈了一些旧事,非常开心。
又过了十多年,李君已经退位居住在家,又在山阳遇到他。又过了九
年,李君七十一岁去世。第二年,他的儿子李仲熊从山阳到京师,叩
拜并哭泣说:“但求铭文。“我想到李君与我们父子交往四十年,铭文
哪里可以推辞?
君姓李,名丕,字子京,家境贫寒。通过求学做官,始自李君。
参加进士考试中第,做楚州的淮阴主簿。年成不好,转运使调派军粮,
任用李君主管宿州买粮事。其他州都强行征收,百姓犹且不够,李君
随其所宜,诱导启发,卖米的人乐意去卖,买粮是其他州里最多的。
升任宁国军节度使,执掌书记,转运使嘱托李君购买翎毛,李君非常
认真地购买,就像买粮一样,所买的翎毛均为红色,总数达到十万,
又是其他州里最多的。其他部队州郡的事,有不能决断的,大多嘱托
李君,李君决断的事有三十八件。免除太平州囚犯管寿的罪过,使他
活下来,审明通判歙州林璃无罪释放,大多像这样。升任秘书省著作
佐郎,因有人推荐监管兴元府税收,对官吏严苛,对商人宽松,征税
盈余十七万。岁中,按年次升任秘书丞,因征税升任太常博士,因广
施恩泽升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做杭州临安知县,征召为审刑院详议官,
赐给绯衣银鱼。升任尚书都官员外郎,做蜀州通判。蜀地事少,然而
其他州狱讼有多年不能判决的,转运使把它嘱托给李君,李君判决了
八件事,百姓信任佩服他。升任尚书职方员外郎,监管在京内衣库,
枢密使田况上奏任用李君删改制定马军司的条例,制成以后,皇帝下
诏加以赏赐。滨州有一件久拖不决的案件,口供牵连到大臣的儿子,
一派遣官员去处理就推辞,皇上下诏让李君处理,很快就判决了。
命题角度5:概括主要情节
情节是作品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
的发展过程。就文言文而言,要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准确厘清相关
人物在不同时段(或任职的不同时期)依次做了哪些事情,要按照题干
的指向概括相关情节。
典例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韩愈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举选。困于无
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志得,皆
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戎门以绝。上初即位,以四
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邪!”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
言试。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益困。
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事,可撼。乃踏门告曰:“天下奇男
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
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遭客
钩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J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
其卫胄曹参军,充引驾仗判官,尽用其言。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
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
妻上谷侯氏处士高女。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胡晤穷,
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唯此翁
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J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
即官人。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诺许,白翁。翁曰:“诚
官人邪?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
之,得一卷书粗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
行其谋。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与王氏。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奇人”王适的四件“奇事
解析题干强调用自己的话概括,即不能照抄原文。王适奇在“怀
奇负气”,未通达时“不肯随人后举选“;一旦时来运转,他“缘道歌
吟,趋直言试”,显然“对话惊人”却未中第;落第后,卢从史遣客
邀其出来做官,王适却以“狂子不足以共事”拒绝;最后叙写他抬高
虚拟自己的身份“骗娶”意中人。
答案①他喜欢读书,但不愿随着一般人那样去应举考试;②应
考时边走边歌咏,对语惊人,却不被录取;③拒绝“狂士”征召为官;
④虚拟官人身份骗婚。
【参考译文】
君名适,姓王。他喜爱读书,怀抱奇志,恃其意气,不肯跟在别
人后面去参加科举考试。但困于没有资格和地位,自己的才能不能够
显露出来,这才去求各位公卿贵人,想借助他们的声势。各位公卿贵
人已经志满意得,都喜欢那些会用甜言蜜语媚人耳目的人,不喜欢听
那种生硬的话。见过他一回,就吩咐守门人再不让他进门。皇上刚登
帝位,便用四种科目考试的办法来招募天下人才。王君笑着说:“这
不正是我的好机会吗!”于是就提着他所写的书,沿路边走边歌咏,
去参加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考试时,他对答的话语惊人;
结果没有考上,从比更加困窘。
过了很久,他听说左金吾卫李将军年轻,喜爱多事,可以打动他。
他就登门报告说:“天下奇男子王适,希望见到将军陈述事情J一见
面,两人谈得合意,从此王适便出入于李将军门下。卢从史担任昭义
军节度使后,嚣张得很,鄙视那些按照规矩办事的人,想听没有顾忌
的大话。有人把王君的生平告诉他,他立即派人想办法招致王君。王
君说:“卢从史是个狂妄的人,不值得和他共事J立刻谢绝了来客。
李将军从此越发尊重他,保奏他为左金吾卫胄曹参军,充当引驾仗判
官,平时尽量采纳他的意见。将军升迁为凤翔节度使后,王君也随他
到了凤翔,改任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观察判官。
妻子是上谷郡处士侯高的女儿。起初,处士扪算把女儿嫁出去,
告诫自己说:“我因和人意见不合才不得志,一个女儿,应怜爱她,
一定让她嫁给做官的,不嫁给一般的人。”王君说:“我寻求妻家很久
了,只有这个老翁称人心意;而且我听说他女儿贤惠,不可失掉这个
机会。”就骗媒婆说:“我明经及第,将被选为官员,很快我就是当官
的人了。如果你能使侯翁答应我,我就用百金给你作谢礼。“媒婆答
应去对侯翁说说。侯翁问道:“那人确实是做官的人吗?拿文书来」
王君无法,只好对媒婆说了实话,媒婆说:“不要苦恼,侯翁不会怀
疑别人会欺骗他的,你弄一卷像告身那样粗的一卷书,我把它藏在衣
袖内前往,侯翁见后,未必会拿过去细看,希望你听从我的安排J
于是王君就照媒婆的吩咐办。侯翁望见“文书”藏在衣袖内,果然信
而不疑,说:“够了。”就把女儿许给了王君。
命题角度6:探究写作目的
写作目的是文章写作的出发点,即作者通过写作活动以实现文章
的社会价值。这种题型多见于带有议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本。
典例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章望之字序
欧阳修
校书郎章君,尝以其名望之来请字,曰:“愿有所教,使得以勉
焉而自勖者J予为之字曰表民,而告之曰:古之君子所以异乎众人
者,言出而为民信,事行而为世法,其动作客貌皆可以表于民也。……
名山大川,一方之望也,山川之岳渎,天下之望也。故君子之贤于一
乡者,一乡之望也;贤于一国者,一国之望也;名烈著于天下者,天
下之望也;功德被于后世者,后世之望也。孝慈友悌达于一乡,古所
谓乡先生者,一乡之望也。春秋之贤大夫,若随之季良、郑之子产者,
一国之望也。位于中而奸臣贼子不敢窃发于外,如汉之大将军;出入
将相,朝廷以为轻重,天下系其安危,如唐之裴丞相者,天下之望也。
其人已殁,其事已久,闻其名,想其人,若不可及者,夔、龙、稷、
契是也。其功可以及百世,其道可以师百王,虽有贤圣莫敢过之者,
周、孔是也。此万世之望,而皆所以为民之表也。
(注:因字数限制,本文引用时有删节)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解析序言分为书序和赠序,本文显然属于后者。赠序往往就某
一方面对后生晚辈进行鼓励,如《送东阳马生序》,本文亦如是。文
章开头“校书郎章君,尝以其名望之来请字”一句,开门见山,交代
了作序意图,下文具体阐释取字用意,关键是要理解“愿有所教,使
得以勉焉而自勖者”一句中“勖”的含义,即“勉励”,教材中有“并
以为国人之读兹篇者勖”(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答题时要善于联想,沟通课内外相关知识点。
答案阐释取字用意,并借此勉励章望之。
【参考译文】
校书郎章君,普经拿他的名“望之”来请我为他取字,说:“希
望您有所指教,使它能够勉励人进而自我勉励。”我为他取字叫“表
民“,并且告诉他说:古代有德行的人与一般人不同的原因是,话说
出来就被百姓信任,事做出来就被世人效法,他的动作容貌都可以用
来做百姓的表率。……名山大河,是一个地方的人所敬仰的,山河中
的五岳四渎,是天下人所敬仰的。因此,比一乡人贤能的君子,是一
乡人所敬仰的;比一国人贤能的君子,是一国之人所敬仰的;名声功
业在天下显著的人,是天下人所敬仰的;功劳德行泽被后代的人,是
万代人所敬仰的。孝顺长辈慈爱晚辈友爱兄弟在一乡中传扬,就是古
代所说的乡先生,是一乡人所敬仰的。春秋时期的贤能大夫,像随国
的季良、郑国的子产,就是一国之人所敬仰的。位居朝堂因而奸臣贼
子不敢在外暗中发动的,像汉朝的大将军卫青;出则为将,入则为相,
朝廷把他作为砥柱,天下安危与他关联,像唐朝的裴度丞相,是天下
人所敬仰的。那个人已经死去,那些事情已经久远,听闻他的名字,
就想见他的人,好像不可企及的,夔(尧舜时的乐官)、龙、稷(舜臣,
农师,周祖)、契(助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商祖)就是这样的人。他
的功德可以到达百代,他的思想可以让百王效法,即使有贤能圣明的
人也没有谁敢超越他的,周公、孔子就是这样的人。这些都是万代为
人敬仰的人,因而都可以用来作为百姓的表率。
二、掌握解题三步骤,高考精准拿满分
【典例示范】
(2020•山东、海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
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
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
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
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镇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
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冶栋阳。为法令约束,立
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
施行,上来以闻。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
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郎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
“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
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
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J”知猎狗乎?”日:
“知之J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
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群臣皆莫敢言。汉十一年,陈稀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
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二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
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
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
财佐军,则上心说J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
担忧?请简要说明C
[解题思维]
步骤
具体运用
第一步:审设问,看要求,明方向。
审清题干,抓关键词,“萧何得到皇帝封赏”“召平却为萧何担忧”
“为什么”这些是关键词,明确是概括事理原因题。
第二步:读文本,定范围,找信息。
依据问题,回归文本,找到相应段落与语句在文末的“使使拜丞
相……则上心说”,把这几句话翻译准确,“让封勿受”“以家私财佐
军”的原因深度探讨:皇上怀疑了。
第三步:用技巧,看分值,规范答案。
题干有“为什么”这样的词语,回答时最好用“因为”这样的词
语开头;“担忧”原因是:萧何大祸临头,因为皇上不信任你了,派
人“为相国卫”,明是护卫,实是监视。
答案因为召平认为萧何将灾祸临头了,皇帝疑心萧何会像韩信
一样谋反,为他设卫队,名为宠信,实际上是监视他。
【参考译文】
萧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高祖担任亭长,萧何又经常给他帮
助。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
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
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府和御史府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
图书文献收藏起来C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
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
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
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任命
韩信为大将军。汉王率领军队向东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
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
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
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栋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
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诸事总要奏请汉王,获准了就执行;
倘若来不及奏请,就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汉王来了再报告。汉王五年,
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
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
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郎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
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
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
如今萧何没枪汗马功劳,只管文书案卷,发发议论,不打仗,反倒功
居我等之上,为什么?”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回答:
“懂得J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答道:“知道。”高祖说:
“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
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
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
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
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J群臣听了,
都不敢再说什么。高祖十一年,陈稀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
邯郸。战事还没有结束,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
策,杀了淮阴侯。高祖听说淮阴侯已经被杀的消息后,就派遣使者拜
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
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当时许多人都向萧何道贺,只有召平表示哀悼。
召平对相国说:“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希望您辞让封赏不予接受,
再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心里就会高兴
了。”相国听从了召平的计策,高祖果然大为高兴。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
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
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
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
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
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
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J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
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
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
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
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
②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
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
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翠。
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于四五,卒之付御史
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官方有小人间言,
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
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
德,光于上下耳J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
大喜。
积苦眩督,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
帝食新橙,命赐之。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
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注】
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1.请判断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是否正确。
(1)编排官王尧臣,是他的内兄,因为亲戚的原因请求把自己列
为第一,于是把他降为第二名。
(2)契丹人因为路途遥远,山路险峻,特地好心地带领刘敞等人
迂回几乎千里之远C
(3)对于顺州山中的奇异野兽,刘敞引经据典地描述晓谕契丹人,
令契丹人更加佩服C
(4)对于雷塘的农田,刘敞根据唐代的旧田契,全部用来还给百
姓,发运使对此不置可否,但刘敞最终还是把它还给百姓。
(5)刘敞为英宗讲读时,经常引经据典阐述事物,对皇帝委婉讽
谏,皇后很是满意C
答案(1)错误。应该是王尧臣为了避免亲戚的嫌疑自己陈述情
由,把刘敞降为第二名。
(2)错误。契丹向导迂回千里,是想以此夸耀显示契丹的险峻遥
远,并非好心。
(3)正确。
(4)错误。”发运使对此不置可否”不妥,原文是说“发运使对此
争论不同意”。
(5)错误。从文中看,应该是皇太后很满意。
2.阅读文本,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刘敞出使契丹遇到了哪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他什么样的特点?
(2)第三段叙述了刘敞的哪几件事?
(3)第四段体现了刘敞什么样的品质?
(4)皇太后闻之,为什么会大喜?
答案(1)质疑契丹人故意绕道;辨识异兽,并引经据典论证。
体现了他非凡的学识才干。
(2)还田予民,造福于民;神明断案,为民伸冤。
(3)公正,严明,不屈从。
(4)刘敞能够仗义执言,用正义之道折服皇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他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
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
马上翻供。
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
了皇帝。
解析“犯颜直谏”错,刘敞是读《兄记》以其中的故事讽喻英
冢O
答案D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2)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答案(1)非常便捷而且(路)容易走,不用几天就可以抵达中京,
为什么故意走这条路?
(2)王甲知道(刘敞)能替自己申雪冤屈,这才敢告知(实情),原
来杀人的是富人陈氏(姓陈的富人)。
5.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答案刘敞指出从松亭到柳河有更快捷好走的路,揭穿了契丹向
导故意带他走迂回远道以夸示契丹地处险远的用心,使契丹人惊骇惭
愧。他又引经据典详细解说了契丹人不认识的异兽的名字、声音及形
状等,因此契丹人叹服不已。
【参考译文】
刘敞,字原父,是临江新喻人。庆历年间考中进士,廷试第一名。
编排官王尧臣,是他的内兄,为了避免亲戚的嫌疑,自己陈述情由,
于是把他降为第二名。刘敞担任蔡州通判,在集贤院轮值,担任尚书
考功。
刘敞奉命出使契丹,他向来熟悉山川道路,契丹向导为他弓I路,
从古北口到柳河,弯弯曲曲大概一千里路程,想以此夸耀显示契丹的
险峻遥远。刘敞问翻译说:“从松亭赶到柳河,路途便捷而且容易走,
不几天就可以到达中京,为什么故意走这条路?”翻译和向导相视,
既惊骇又惭愧地说:“确实如此。只是自从通好以来,设置的驿站就
是这样,不敢擅自改变J顺州的山中有一种奇异的野兽,长得像马,
以虎豹为食,契丹人不能辨别它,问刘敞。刘敞说:“这就是传说中
的驳并说明驳的声音形状,而且背诵《山海经》《管子》中的描述
晓谕他们,契丹人更加佩服他。刘敞出使回朝,请求主管扬州(当扬
州知府)。
扬州的雷塘,也就是汉代所称的雷陂,以前是民田。后来官府用
来蓄水而不拿其他田地偿还百姓,田主全都失去了谋生的职业。然而
雷塘也多处决口不能用作漕运,州府重新使它成为农田。刘敞根据唐
代的旧田契,全部用来还给百姓,发运使对此争论不同意,但刘敞最
终还是把它还给百姓。天长县审问王甲杀人案件,已经定案了,刘敞
看案卷发现有冤情,但王甲害怕狱吏,不敢自己申辩。刘敞将此案交
付户曹杜诱查办,在诱不能查实平反,而罗织强加的罪名更加牢固,
将要判决定罪时,刘敞说:“此案冤枉。”并亲自审问王甲。王甲知道
他能为自己申雪冤屈,才敢告知实情,原来杀人的是富人陈氏。人们
互相传述这件事,都认为刘敞明智如神。
刘敞因为议论政事与众人相违背,请求担任永兴军知军,授为翰
林侍读学士的职位,大户人家范伟以奸诈手段获取利益,贪污同姓户
籍的赋税五十年,以府县的短处挟制官府,多次犯法。刘敞极力惩治
他的罪行,范伟伏罪。范伟还未接受刑罚,刘敞被召回朝廷,评判三
班院,范伟立即推翻前案,反复多至四五次,最终将他交给御史判决。
刘敞侍奉英宗讲读,每每引经据典阐述事物,顺着事理来委婉讽
谏。当时两宅正有个人挑拨离间,进谏的人有时揭发别人的过失过分
直率,刘敞进宫讲读《史记》,讲到尧把天下授给舜时,拱手而说道:
“舜非常微贱,尧将帝位禅让给他,天地享有,百姓爱戴,这没有别
的道理,只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光照天地罢了J英宗起
身竦立,改变容态,知道刘敞是用义理劝谏,皇太后听说了,也非常
欢喜。
长期的辛苦使刘敞眼睛昏花,多次准予他休假。皇帝原本就看重
刘敞的才能,每次宴请会见其他学士,必定询问刘敞是否安康;皇帝
吃新橙,命人赐给他。疾病稍好期间,又请求外调任职,让他担任汝
州知州,随即改任集贤院院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去世,享
年五十岁。
主观简答题
(45分钟46分)
题组一对点练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李衡,字彦平,江都人。衡幼善博诵,为文操笔立就。登进士第,
授吴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势作威,侵刻下民,衡不忍以敲扑迎合,投
劾于府,拂衣而归。后知漂阳县,专以诚意化民,民莫不敬。夏秋二
税,以期日榜县门,乡无府吏迹,而输送先他邑力、。因任历四年,狱
户未尝系一重囚。
隆兴二年,金犯淮堞,人相惊曰:“寇深矣!”官沿江者多送其孥,
衡独自浙右移家入县,民心大安。盗猬起旁境,而漂阳靖晏自如c帅
汪澈、转运使韩元吉等列上治状,诏进一秩,寻召入为监察御史c历
司封郎中、枢密院检详,出知温、婺、台三州,惟婺尝莅其治。加直
秘阁,而衡引年乞身,恳恳不休,上累却其奏,除秘阁修撰致仕c上
思其朴忠,旋召落致仕,除侍御史,以老固辞,不获命。差同知贡举。
会外戚张说以节度使掌兵柄,衡力疏其事,谓“不当以母后肺腑为人
择官”,廷争移时。改除起居郎,衡日:“与其进而负于君,孰若退而
合于道章五上,请老愈力,上知不可夺。仍以秘撰致仕。衡后定
居昆山,结茅别墅,杖屐徜徉,左右惟二苍头,聚书逾万卷,号曰“乐
庵”,卒,年七十九。
(选自《宋史•李衡传》)
根据文中李衡的为官经历,概括他的主要品质。(3分)
答案刚直不阿(正直),忠勤爱民(忠于职守)。
【参考译文】
李衡,字彦平,江都人。李衡幼年喜欢大量诵读,写文章一挥而
就。后来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吴江主簿。有一个中央衙署下派的官吏
依仗权势横行霸道,欺凌掠夺百姓,李衡不忍心用酷烈的刑罚对付百
姓来迎合他,于是向官府呈递了弹劾自己的状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
式),拂袖回家。后来任漂阳县令,一心用诚意教化百姓,百姓没有
不敬重他的。夏秋二季的赋税(征收),(只是)把预定(缴纳)的期限在
县衙前公布出来,乡里看不到官吏(催缴赋税)的踪迹,可是老百姓上
缴赋税却比其他县先完成。因而任职长达四年,狱中未曾关押一个重
罪犯人。
隆兴二年,金兵进犯至淮河沿岸,人们纷纷惊恐说:“贼兵进入
到腹地了!”沿江的官员大多把妻子儿女送走(到外地),唯独李衡把
家从浙东搬到涕阳县,百姓人心安定。盗贼像刺猬竖起硬刺般在邻近
的县内涌起,但涕阳县太平无事。元帅汪澈、转运使韩元吉等人把李
衡评为上等治理上报,皇上下诏给他加官一级,不久召入朝中任监察
御史。曾任职司封郎中、枢密院检详,出任温、婺、台三州知州,只
有婺州曾亲自到任C加官直秘阁,李衡以年老为由请求辞官,诚挚殷
切,皇上多次退回他的上奏,(最后)授予秘阁修撰的职衔让他退休。
皇上感念他淳朴忠厚,不久又征召他复出,让他任侍御史,(他)以年
老为理由坚决推辞,但没能得到皇上恩准。命他参与主持选拔推荐官
员。正逢外戚张说以节度使的身份掌握兵权,李衡极力上疏(弹劾)
这件事,说“不应该因为他是母后的亲人就任以高官“,在朝堂上争
论了很长时间。改宫任起居郎,李衡说:“与其任官而格负于国君,
不如辞官而合乎道义J(李衡)五次呈上奏章,极力以年老为由请求
退休,皇上知道无法改变他的决定。仍然让他以秘阁修撰官职退休。
李衡后来定居昆山,建茅草别罂,拄着拐杖,穿着麻鞋,安闲自在,
身边只有两个奴仆,收藏的书超过万卷,自号叫“乐庵”,死时七十
九岁。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
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
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硅硅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仆固不欲
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莞之询,他日
以平交往还足矣。直谅多闻,谓之三益。不识仆之慈直,得附足下益
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选自钱大昕《与友人论师书》)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友人”老师的原因。(3分)
答案①自己的才学品德不足为师;②自己的能力不能引荐友人;
③自己性格固执,不愿求人;④不忍心看到友人被世风迷惑。
【参考译文】
您跟我不是一天的好朋友,却急于想以我为老师。我自己思量,
文章道德不足以成为您的老师,而权势能力又不足以去引荐提拔您。
如果想借助我来结交一两个有权势的大臣,我很少能成为援手,因为
我浅薄而固执自保,不用私事去麻烦别人,朋友们都知道。我本来不
想自己犯错,又怎么忍心来让您犯错呢?如果您认为我粗通经史、可
以准备草野鄙陋的意见供您询问,以后以平等的身份往来相处,就足
够了。正直、诚信、见识广博,叫作三种有益的朋友。不知道迂愚刚
直的我能不能攀附您当您的一个益友呢?希望您裁断审察。
题组二综合综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题。(20分)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忠嗣初名训,以父死王事,赐名忠嗣,养
于禁中累年。及长,雄毅寡言,受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
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谓之曰:“尔后必为良将J尝短皇
甫惟明义弟王昱,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属河西节度使杜希望
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希望即
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既下新城,忠嗣之功居多,因授左威卫郎将,
专知行军兵马。是秋,吐蕃大下,报新城之役,晨压官军,众寡不敌,
师人皆惧焉。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
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而击之,吐蕃大败。忠嗣少以
勇敢自负,及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尝谓人云:“国家昇平之时,
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J每军出即
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
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甲仗充初矣。初,忠嗣在河东、
朔方日久,备谙边事,得士卒心。及至河、陇,颇不习其物情,又以
功名富贵自处,望减于往日矣。天宝四年四月,固让朔方、河东节度,
许之。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险固,
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c臣
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玄宗因不
快。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李林甫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
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十一月,贬汉阳太
守。七载,量移汉东郡太守。明年,暴卒,年四十五。其后哥舒翰大
举兵伐石堡城,拔之,死者大半,竟如忠嗣之言,当代称为名将c先
是,忠嗣之在朔方也,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
竞来求市,来辄买之。故蕃马益少,而汉军益壮。及至河、陇,又奏
请徙朔方、河东戎马九千匹以实之,其军又壮。迄于天宝末,战马蕃
息。宝应元年,赠兵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王忠嗣传》)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今其
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
B.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力其
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
C.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绐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
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
0.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
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
解析本句,根据名词代词“军”“本将”“兵器”“士卒”“弓”
“箭”“名姓”“军”“名”“人人”,虚词“其”“虽”“于”“以”“之”,
“即”是“就”的意思,只能和“各召”结合在一起,而不能和“出”
相连,和前面相连不能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这样A和D不能选择。
B和C区别的地方主要在“军罢却纳/若遗失”这里,“纳”是收上来
的意思,和前面连在一起表示“战斗完后收回二故选C。
答案C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
得任意出入,故也称宫禁。
B.节度使,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
廷赐以旌节,因此称节度使。
C.河东,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黄河以东,所
以将山西省西南部称为河东。
D.赠,是官员空前或死后赐以官员及其亲属官爵或荣誉称号,以
表彰其对朝廷的贡献之大。
解析D项,“官员生前或死后赐以官员及其亲属官爵或荣誉称
号”说法错误,赠,是指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故选D。
答案D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忠嗣深受皇恩,刚毅寡言。皇上因为王忠嗣父亲的缘故,曾
收养他并赐他姓名,他长大后十分刚毅。
B.王忠嗣具有武略,深懂兵法。玄宗和他谈论兵法,他能自由应
对,玄宗大感意外,认为他是一个将才。
C.王忠嗣治军有方,屡立战功。他把率军维护边疆稳定作为最重
要的事情,他在军中一直享有很高威望。
D.王忠嗣持事有远见,未雨绸缪。他在石堡城的事上做出准确的
预判,在购买战马的事上取得预期效果。
解析C项,“一直享有很高威望”说法不准确,从原文中“望
减于往日矣”可以看出这一点。故选C。
答案C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尝短皇甫惟明义弟王昱,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4分)
(2)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来
辄买之。(4分)
解析(1)中的“尝”,曾经;“短”,原来是短处的意思,这里用
作动词,翻译成“说某某人的短处”;“为所”,表被动;“陷”,诬陷;
“遂为所陷”,于是被他们诬陷;“贬”,被贬;“贬东阳府左果毅”,
王忠嗣被贬为东阳府左果毅。(2)句中“即高估马价以诱之”缺少主
语“王忠嗣”,翻译时补齐;“高估”,指抬高马的价格的意思;“以”,
目的连词,来;“之”,代词,诸蕃人;“竞”,争着;第二个“市”是
动词,卖;“辄”,就;“之”,代词,指马。
答案(1)王忠嗣曾经说皇甫惟明的义弟王昱的短处,于是被他
们诬陷,王忠嗣被贬为东阳府左果毅。
(2)每次到互市的时候,王忠嗣就抬高马的价格来引诱诸蕃,诸
蕃听说这个消息,争着来卖马,他们只要来了,王忠嗣就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学楼五楼课程设计
- 圆环拨片课程设计
- 服务运作课程设计总结
- 学生疫情防控课程设计
- 学会交往校本课程设计
- c程猜数字游戏课程设计
- 娃娃玩具的本土化策略考核试卷
-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项目审计与合规性考核试卷
- 心理课程设计书籍
- 三农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操作手册
- 2024年就业协议书样本
-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实验室安全准入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医学教程 《精神卫生法》解读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解答题应用题大全50题含答案
- 中外广告史(第三版) 课件 何玉杰 第10、11章 美国广告的发展、日本广告的发展
- 2024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备课
- 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制度
- Unit 6 I will bring a big bottle of orange juic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少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4年秋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 第二章 认识细胞 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