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整治隐患_第1页
排查整治隐患_第2页
排查整治隐患_第3页
排查整治隐患_第4页
排查整治隐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查整治隐患一、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排查整治隐患工作的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稳定。

二、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企业、事业等单位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管理工作。

2.本制度规定了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原则、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排查范围、排查方法、长假期间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分级、隐患排查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考核等内容。

3.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等。

三、职责

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对所属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4.员工: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上报,按照职责分工进行整改。

5.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专业领域的隐患进行排查、评估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6.考核部门:负责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7.企业工会:协助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四、隐患排查范围

1.设备设施隐患:包括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电气设备、特种设备等是否存在故障、损坏、老化、不符合安全标准等问题。

2.生产工艺隐患:对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排查,包括物料储存、运输、加工、成品包装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安全管理隐患:包括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情况等。

4.环境因素隐患:对工作环境进行排查,包括作业场所的通风、照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

5.人为因素隐患: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排查,包括操作不规范、违反安全规程、疲劳作业、情绪波动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6.作业过程隐患:对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排查,包括作业方法、作业步骤、作业环境等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7.应急管理隐患: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设备是否齐全有效,员工是否掌握了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

8.职业健康隐患:对可能引起职业病的作业环境和作业方式进行排查,包括噪音、粉尘、高温、辐射等职业危害因素。

9.交通运输隐患:对企业的交通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进行排查,包括车辆的安全性能、驾驶员的资质、运输途中的安全措施等。

10.信息与网络安全隐患:对企业的信息与网络系统进行排查,包括数据保护、系统安全防护、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等。

11.第三方服务隐患:对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单位进行排查,包括其服务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资质认证等。

12.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隐患:对新引入的技术、材料、工艺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

13.法律法规遵守情况:检查企业是否遵守了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是否存在违法生产的情况。

14.其他潜在隐患:对可能存在但未明确分类的其他隐患进行排查,确保无遗漏。

五、隐患排查的方法

(一)综合检查

1.定期组织综合检查,对企业的整体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2.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以及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3.综合检查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

4.检查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定级,并制定整改措施和期限。

(二)专业检查

1.根据企业特点和行业要求,定期开展专业检查,深入分析专业领域的安全隐患。

2.专业检查应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负责,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进行。

3.检查内容应涵盖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维护保养情况、安全防护装置的有效性等。

4.专业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专业性的整改建议,并跟踪整改进展。

(三)季节性检查

1.根据季节变化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开展针对性的季节性检查。

2.春季检查重点在于防雷、防静电、防倒塌等;夏季检查重点在于防暑降温、防台风、防洪水等;秋季检查重点在于防火、防爆、防干燥等;冬季检查重点在于防寒保暖、防冻裂、防滑等。

3.季节性检查应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位负责人参与。

4.检查结果应及时总结,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节假日检查

1.节假日期间,企业应加强安全检查,特别是在放假前后,确保生产安全。

2.检查内容应包括节假日值班安排、应急准备、设备设施的关闭和开启状态等。

3.节假日检查应由值班领导负责,安全管理部门协助。

4.检查情况应有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节假日生产安全。

(五)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1.日常检查是指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自我检查和相互检查,以及对工作环境的常规检查。

2.定期检查是指按照预定计划和周期进行的检查,包括每周、每月、每季度等不同周期的检查。

3.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应由各岗位员工、班组长、安全员等负责。

4.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整改。

5.企业应建立检查记录和问题整改档案,以便于追踪和考核。

六、长假期间安全检查

(一)工业安全

1.长假前安全检查:在长假来临前,组织对生产设备、电气线路、管道阀门等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检查重点:

a.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包括是否存在异常磨损、泄漏、松动等。

b.安全防护装置的完整性,如防护罩、限位器、报警器等是否正常工作。

c.电气线路的绝缘性能,确保无裸露电线、老化电缆等安全隐患。

d.管道阀门的密封性能,防止气体、液体泄漏造成事故。

e.应急设备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等的可用性,确保其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3.长假期间安全管理:

a.制定长假期间的值班安排,确保有足够的人员在岗,处理紧急情况。

b.值班人员需进行安全培训,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知识和技能。

c.值班期间,对生产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d.对长假期间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如设备故障、物料短缺等,制定应急预案。

4.长假后安全检查:长假结束后,组织对生产设备、工作环境等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设施从假期状态平稳过渡到正常生产状态。

5.检查内容:

a.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因长假期间停用而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b.检查工作环境是否整洁,是否存在新的物料堆放、通道堵塞等问题。

c.检查员工的精神状态,确保员工从假期状态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避免疲劳作业。

d.对长假期间的安全记录进行回顾,分析处理措施的成效,为未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交通安全

1.长假前的交通安全检查:在长假来临前,对所有交通运输工具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包括车辆、船只、飞机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检查重点:

a.车辆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照明系统、轮胎磨损情况等是否正常。

b.船只的浮力、动力系统、导航设备、救生设备等是否完好。

c.飞机的各项机械性能、导航通信设备、安全逃生设施等是否合规。

d.交通安全设施的完整性,如交通标志、信号灯、隔离带等是否完好。

3.长假期间交通安全管理:

a.制定详细的交通安全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交通拥堵等情况,提前规划应对措施。

b.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确保驾驶员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避免疲劳驾驶。

c.设立交通安全值班岗位,确保在长假期间有专人负责交通安全事务。

d.对于长途运输任务,合理安排行程,避免连续驾驶时间过长,确保驾驶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4.长假期间的交通巡查:

a.增加对重点路段、时段的交通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并处理交通安全隐患。

b.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确保交通秩序井然。

c.在必要时,与交通管理部门协作,共同维护长假期间的交通安全。

5.长假后交通安全检查:长假结束后,对交通运输工具再次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以确保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6.检查内容:

a.检查车辆、船只、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在长假期间的使用情况,是否存在过度磨损或其他损害。

b.对交通运输工具的维护保养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其满足正常运行要求。

c.分析长假期间的交通安全记录,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改进方向。

(三)环境保护安全

1.长假前的环境保护安全检查:在长假来临前,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长假期间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2.检查重点:

a.检查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如废气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固废处理设施等。

b.检查应急污染处理设备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如应急池、事故池、移动式处理设备等。

c.检查环境监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包括在线监测设备和手动监测设备。

d.检查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是否到位,如防泄漏、防溢流、防腐蚀等。

3.长假期间环境保护安全管理:

a.制定长假期间的环境保护值班表,确保有专业人员负责环境安全监控。

b.加强对值班人员的环境保护知识培训,确保其能够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c.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

d.对储存危险废物的场所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长假期间的环境巡查:

a.定期对厂区内外环境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环境污染隐患。

b.对周边环境敏感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如河流、湖泊、居民区等。

c.保持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沟通,及时报告并处理环境安全问题。

5.长假后环境保护安全检查:长假结束后,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再次检查,确保其恢复正常运行。

6.检查内容:

a.检查长假期间的环境保护记录,分析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b.检查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排放指标,确保其满足环保要求。

c.检查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防止未来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d.对长假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管理效果,为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改进依据。

七、隐患排查分级

1.隐患排查分级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隐患进行管理,根据隐患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将隐患分为不同的等级。

2.隐患等级划分:

a.重大隐患: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

b.重大危险源: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源。

c.一般隐患:可能导致一般性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

d.较小隐患:对人员安全、财产安全或环境造成较小影响,但需要及时处理的隐患。

3.隐患等级的确定应基于以下因素:

a.隐患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b.隐患发生的概率和频次。

c.隐患的可控性和可接受程度。

d.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八、隐患排查管理

1.隐患排查管理是指对隐患的识别、评估、报告、整改和跟踪等一系列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2.隐患管理流程:

a.识别:通过日常检查、专业检查等手段,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b.评估:对识别出的隐患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隐患的等级和紧急程度。

c.报告:将识别和评估的结果及时报告给相关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

d.整改:根据隐患等级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e.跟踪: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确保隐患得到有效解决。

f.归档:将隐患排查治理的整个过程记录归档,以供未来查询和审计。

3.隐患整改要求:

a.对重大隐患,应立即启动应急措施,并尽快整改。

b.对一般隐患,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并跟踪验证整改效果。

c.整改措施应具体、可行,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d.整改完成后,应进行效果评估,确保隐患得到彻底解决。

4.隐患管理责任:

a.企业主要负责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b.安全管理部门负责隐患排查治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c.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d.所有员工应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九、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1.事故隐患排查报告

a.企业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制度,确保所有隐患能够及时被发现并报告。

b.报告应包括隐患的发现时间、地点、描述、可能后果、发现人等信息。

c.对于重大隐患,应立即启动紧急报告程序,通知相关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

d.隐患报告应通过书面形式记录,并存档备查。

e.企业应定期对隐患报告进行分析,以改进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2.隐患建档监控

a.企业应建立隐患档案,对发现的所有隐患进行详细记录。

b.隐患档案应包括隐患的描述、评估报告、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等信息。

c.隐患档案应按照隐患等级分类管理,便于查询和跟踪。

d.对于整改完成的隐患,应在档案中记录整改结果和验证情况。

e.企业应定期对隐患档案进行审查,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f.隐患档案应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资料,用于内部审计、外部检查和持续改进工作。

g.企业应建立隐患监控机制,对整改后的隐患进行定期复查,确保整改效果持续有效。

h.隐患监控应结合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控计划和检查表。

i.监控结果应记录在案,对于发现的新隐患或整改不到位的情况,应重新启动隐患治理程序。

十、考核

1.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考核制度,以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考核内容:

a.隐患排查的及时性和全面性: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