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权复习教案第七课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知识目标(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说明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3)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的特殊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依法行使权力、足厥履行义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尊重法律,尊重权利,增强权利和义务观念,依法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履行义务,不做违反法律的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法定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教学重点难点1.“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是本课的教学难点。3.“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4.“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三课时授完。第一课时(总第23课时)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1.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2.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公民的生活中,法律是规矩,法律是通过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那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怎样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法律又是怎样保护我们的权利的?板书课题:
第七课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二)讲授新课一、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复习导入说一说:
①你知道“法律”一词的来源吗?(教材P82页)
②在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那些法律?③什么是法律呢?(1)法律规范的特殊性教师讲述:社会生活中有很多规范,比如,单位有单位的规章制度,工厂有工厂的规章制度,学校有学校的规章制度,军队有军队的纪律,公共场所也有公共场所的规范,比如,公园、影剧院、车站码头、航空港等,在醒目的地方都贴有“禁止”、“请勿”等,另外还有社会道德,这些“规章”、“制度”、“纪律”、“禁止”、“请勿”以及社会道德等,都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在这众多的规范中,最重要的就是法律和道德规范。法律和道德虽然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3页正文以及相关链接的内容后讨论会答下面的问题:议一议:什么是法律?法律与道德有什么区别?教师小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教师讲述:法律的特殊性就表现在法律这种行为规范是由①国家制定、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靠国家强制力办证实施是法律的主要特征。案例分析1:胡长清,1994年上半年至1999年8月,在担任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87次收受、索取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544.25万元;胡长清还有161.77万元人民币的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经查证亦无合法来源证据。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胡长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追缴非法所得161.77万元。2000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核准胡长清死刑,同时下达了执行死刑的命令。说一说:胡长清被判处死刑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不惟一,既能说明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也能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相关链接P84页)第一,任何人不论民族,性别,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要平等地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没有法外之人。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情境活动一:读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4页插图——图一:1954年通过“宪法草案”
图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教师讲述:这两幅图片同样说明了我国法律的特殊性——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与道德有什么区别?道德和法律同属于行为规范的范畴。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法律与道德的联系: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是互相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在表现社会重大关系方面是趋于一致的,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如保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我国宪法第24条、第46条、第51条等条款中,就明确规定了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内容的“五爱”以及社会公德的要求。在宪法的其他条款和一系列法律中,也直接规定或隐含了道德的要求。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从形式方面来看: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养成的,一般无需专门机构和人员来制定;而法律规范则必须由专门的立法机构和立法人员,用严格的文字制定出来。从起作用的手段来看:道德规范主要老社会舆论和个人的良心来起作用,靠他人或自我的褒贬,靠纯粹精神力量来起作用;而法律规范则靠国家机关的强制力,靠奖惩,靠精神的力量更靠物质的力量来起作用。(2)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本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5页材料一,讨论回答问题:※为什么说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①我国宪法第二条的规定说明了什么?②我国刑法第二条的规定说明了什么?③我国民法通则第五条的规定说明了什么?教师讲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第二条的规定首先表明了我们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即人民是统治阶级;人民依照法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总之,宪法的规定表明,宪法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刑法第二条的规定,明确了我国刑法的任务,我国刑法的任务同样是我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了。民法通则是国家的基本法。我国民法通则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民法通则的规定表明,民法通则是我国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我国宪法、刑法和民法通则以及其他法律都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说,我国法律则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材料分析:(见教材P85页)
1982年9月,深圳市政府最早发布了《关于取缔黑社会组织的通告》,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向蠢蠢欲动的黑社会组织发出的严正警告。进入90年代后,随着中国大陆开放力度加大,境外黑社会组织再次发动“登陆”攻势。他们与境内犯罪团伙相勾结,猖狂地进行犯罪活动。面对黑社会组织的犯罪行为,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有一部专门惩处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法律,希望通过运用法律手段,打击黑社会组织的法最活动。1993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了《广东省惩处黑社会组织活动规定》。自这部中国第一部专门惩处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法规诞生后,广东的“反黑”除恶斗争掀起了新的高潮。警方调集大批警力多管齐下,对黑社会组织大举拉网围剿,仅在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等城市,就先后打掉十个境外黑社会组织,依法严惩境外黑社会骨干成员数百余名,有效地遏制了境外黑社会组织在广东渗透犯罪的嚣张气焰。对此举措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黑社会组织的犯罪活动有哪些危害?(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恶劣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社会危害性极大。)深圳市、广东省政府颁布通告和规定说明了我国法律代表了谁的利益?(我国法律代表了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情境活动二:读图思考回答问题
想一想:图1,图3,图4中的公民在享有什么权利?图1:正在享有学习的权利;
图3:正在享有购物的权利|(经济权利)
图4:正在享有劳动的权利说一说:图1,图2,图4中的公民正在履行什么义务?
图1:正在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图2:正在履行服兵役、保卫祖国的义务
图4:正在履行劳动的义务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公民履行的各项法定义务。(1)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呢?法律上的权利,是指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在我国,公民不分民族、性别、出身、职业、宗教信仰、文化程度、财产状况和职位高低,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权利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公民其他一切权利的源泉。
比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权,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自由等基本权利。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呢?
①平等权
②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人身权利和自由
④劳动权公民的基本权利
⑤批评和建议权
⑥受教育权
⑦获得物质帮助权
⑧取得国家赔偿权我国其他法律则具体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其他权利,如公民的民事权利、诉讼权利等。(2)法律规定了公民的义务在我国,公民在依法享有各项权利的同时,还必须自觉地履行各项义务。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呢?
①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③公民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公民有爱护公共财物的义务
⑤公民有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
⑥公民有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⑦公民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我国的其他法律在具体规定公民享有其他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情境活动三:查一查——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我们都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应自觉履行哪些义务?家庭生活:权利:婚姻自由权利,财产继承权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学校生活:权利: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有履行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社会生活:权利:消费者的权利,诉讼的权利,私有财产受保护的权利,继承权等义务: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义务等(三)课堂小结板书: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规定了公民的义务(四)作业《学海导航》P75页——选择题(五)课后记第二课时(总第24课时)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3.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4.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3.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情境活动一:畅所欲言(见教材P88页情境材料)讨论:怎样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教师讲述: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在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2)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例如|:劳动既是公民谋生的手段和获取报酬的途径,对公民来说是一种权利;劳动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又是公民队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再比如,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公民的权利越能得到保障,就会越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他们自觉履行义务;而公民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越高,就越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昌盛,公民的权利也就会获得更多的保障。案例分析1:农民章某以父母偏心为由,拒绝赡养年迈的父母。多年来,章某的妹妹和妹夫精心侍奉两位老人,赢得了四邻的赞扬。20XX年秋,两位老人先后去世,临终前他们留下遗嘱,把不多的家产全部留给女儿和女婿。章某得知这一消息后,先是假惺惺地痛哭不已,接着要求和妹妹平分老人的遗产。当妹妹拿出父母生前留下的合法遗嘱时,张某气急败坏,声称要状告妹妹和妹夫侵占了他应得的遗产,侵犯了他的继承权。议一议:
※你认为章某能打赢这场官司吗?为什么?(章某打不赢这场官司。因为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表现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查一查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尝试处理这一案件。(此案中,因遗嘱合法有效,根据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的原则,因驳回章某的诉讼请求,按遗嘱处理遗产。)4.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案例分析2:郑某发现乡政府领导公款吃喝、乱收费问题严重,便以书面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对乡政府有关人员进行了处罚,郑某受到了表彰。某工厂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经济体研究,职工李某下岗。李某认为是厂长与自己过不去,便到厂长办公室大吵大闹,还在背地里散布谣言,说厂长有贪污受贿行为,并有生活作风问题。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纯属李某诬陷,李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议一议:※为什么郑某受到表扬,李某却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因为:郑某依法行使揭发检举权,受到表扬,而李某诬陷他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20XX年5月底,刘某利用手机发布虚假消息:“又要有一种新的传染病流行,请大家注意。把这条消息转发给10个用户,你的手机帐上将获得688元的话费。”警方缉拿他时,他说:“公民有言论自由,你们缉拿我是违法的。”说一说:※刘某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刘某不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而是在滥用言论自由,超越了法律许可的范围。)※说说刘某这样做的危害。(刘某的做法损害了他人的利益。)那我们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呢?(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学生阅读课本P89页教材正文思考问题:
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相关链接:(见教材P90页)教材P89页“小栏目”中宪法第51条的规定和“相关链接”中的游行示威法第3、4条的规定,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2)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案例分析3:(见教材P90页)某私营企业两年来一直实行每天10小时的劳动制度,有时还延长至12小时。该企业的工人要求老板缩短工时,增发工人加班的工资。老板强调他的企业属于私营企业,工人上班时间长短,工资福利的多少由他说了算,并规定工人每请一天假就要扣除相当于5天的工资。后经工人举报,当地劳动主管部门制止了该企业任意延长工时和迫使工人无偿加班劳动的做法,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议一议:该企业老板无疑有办企业的权利,但在办企业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受到处罚?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教师小结:该私营企业老板虽然有办企业的权利,但他在办企业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行使权利,损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受到了处罚。在这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那他们应该怎么办呢?教师小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有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但公民在维权时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案例分析4:(见教材P90页)
20XX年“五一”节,,李某乘坐出租车,不慎将装有手机和5000元现金的手提包落在了车上,被出租车司机王某拿回家。第二天,李某几经周折找到王某,要求归还失物,但王某谎称没有看见,拒绝归还……
议一议:
※李某可能采取哪几种办法解决这件事情?
※运用法律知识对李某可能采取的办法进行评析。教师讲述:行使权利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案例分析5:(见教材P91页)小芸的妈妈一年前下岗了。她不等不靠,自己在街道上租了两间房子,开了一家小餐馆。餐馆开业后,由于她善于经营,饭菜价格合理,干净卫生,受到大家的欢迎。一个月下来,收入还不少。小芸的妈妈想:“现在我有了收入,应该向国家纳税了。”于是就同小芸商量纳税的事,小芸听说后十分高兴,表示支持妈妈的做法。说一说:小芸为什么支持妈妈的做法?
(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妈妈自觉纳税是在)教师小结: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首先就表现在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责任。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需要每一个公民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怎样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呢?(3)如何自觉履行义务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91页)
(略)说一说:从一代伟人邓小平的身体力行中我们获得了什么教益?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履行法定义务?教师总结:公民履行义务要做到: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去做;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坚决不做。想一想:我们青少年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呢?教师小结:青少年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情境活动二:各抒己见(见教材P92页)
分析该同学“倒霉”的原因。
他怎样才能摆脱“倒霉”的境地?(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教师小结:该同学“倒霉”的原因是:没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他只有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才能摆脱“倒霉”的境地。(二)课堂小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3.我国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如何正确行使权利4.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如何自觉履行义务(三)作业《学海导航》P76、77页——非选择题(四)课后记
第三课时(总第25课时)教学内容:讲授第二框: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境活动一:案例分析郭某,15岁,系城西中学初三学生。其父是一中巴车主,从事客运生意。由于郭某母亲身体不好,郭父便请一人为其售票,月薪400元。为了节省这笔开支,郭父一直想让郭某休学,帮他售票,但郭某不同意,只好作罢。后来,售票员以报酬太低为由辞了工,郭父又一次想到女儿郭某。在郭父的执意要求下,郭某尽管满心不愿意,最终还是被迫辍了学。镇政府知道后,多次找郭父做工作,希望他让郭某复学。但郭父以“让不让女儿读书是我家的事,别人管不着”为由予以拒绝。于是镇政府依法对郭父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限其在10日内把郭某送回学校复学。议一议:镇政府的做法根据是什么?这里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教师讲述:
镇政府是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对郭某的父亲作出行政处罚的。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让子女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是家长应尽的义务,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法律的重要内容,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行为的。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的作用。板书课题:
二、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二)讲授新课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学生阅读教材正文思考问题:法律是怎样规范人们的行为的?你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讲述:
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使公民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情境活动二:案例分析非典型性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忘我国政府宣布,将“非典|”列入《传染病防治法》中的法定传染病来进行管理。该法规定,在发生瘟疫的情况下,可对疫区公民的自由、权利进行必要的强制性限制。20XX年5月,某社区的3号楼发现了一例“非典”病人,当地政府依法对居住在3号楼的公民进行了隔离,但该楼某些居民以宪法赋予了公民人身自由权为由,不愿配合。我们要对不愿配合的人说:
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教师讲述:公民应该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公民的责任;在特定情况下接受“隔离”是公民的义务,作为公民应主动配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情境活动三:案例分析(见教材P93页)中学生张华的表哥在城里打工,春节前,表哥找老板要工钱,老板不但不给,还将其打伤。表哥很气愤,回家约了几个人准备对老板进行报复。张华听说后……试一试: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意愿,续写这个故事,并说明理由。想一想:自己或自己的家人与他人发生过权益纠纷吗?是怎样解决的?教师讲述: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1)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教师讲述:在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多方面的。对于公民享有的种种合法权益,我国宪法和法律都予以保护。我国法律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任何公民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都有权根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向有关部门、机关和团体寻求法律保护。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教师小结:公民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提起诉讼等途径,依法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从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2)诉讼的类型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类型。板书:
刑事诉讼诉讼的类型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情境活动四:案例分析(见教材P94页)20XX年5月,某县凤凰村一户人家生下一个女孩,取名谢英。小英出生前两个月,父亲搭乘摩托车外出时与一辆汽车相撞,跌入一座正在施工的水井中溺水身亡。母亲肖某悲痛万分,小英的出生使一家人的日子更加贫困。为了将来的生活,母亲把驾驶员王某、水井所有人蕉坑林场以及水井施工者塔下村民小组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作出赔偿。女儿谢英作为原告之一,成为我国当时年龄最小的诉讼当事人。20XX年6月19日,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下塔村民小组在水井施工时没有采取安全措施,是谢父死亡的直接原因,应负主要责任;被告蕉坑林场作为水井的所有人和受益人,对于水井的施工疏于管理,负连带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小英获得8640元抚养费。这一天,她还没有满月。说一说:我国法律是怎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教师小结:我国法律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本案中,被侵权人是通过诉讼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上述案例中的违法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向被害人赔偿了经济损失。这属于什么类型的制裁呢?我国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还有哪些制裁的类型呢?(3)法律制裁的类型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我国的法律制裁可分为四种类型。
违宪制裁
行政制裁法律制裁的类型
刑事制裁
民事制裁
(教师可以按教材P95页相关链接讲述)(三)课堂小结本课知识点:(详见《学海导航》P74、75页)(四)作业(详见《学海导航》P77页——第二框练习题)(五)课后记
第八课
伴我们一生的权利知识目标1.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不受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特殊保护。2.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懂得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公民人身权、财产权、消费权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观察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增强识别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非法侵害公民人身权、财产权、消费权益的行为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他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2.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能够自觉尊重他人;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增强尊重他人隐私的法律意识。教学重点1.依法白虎我们的生命健康权。2.依法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学难点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2.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教学方法本课可用讲读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境创设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3课时授完。第一课时(总第26课时)教学内容:讲授本课第一框——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语(略)2.板书课题:
一、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二)讲授新课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情境案例一:(详见教材P96页)情境一:14岁的张亮在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被一台拖拉机撞倒,造成脑震荡和小腿骨折,致使张亮3个月未能到校学习。情境二:一妇女带着自己的宠物狗上街,小狗将一过路的学生咬伤。议一议:漫画中青少年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伤害?我们为什么要依法维护这些权利?友情提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1)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意义①什么是生命健康权
健康权生命健康权
生命权②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友情提示: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就失去了意义和根本,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情境案例二:(见教材P97页)某餐馆服务员为提前下班,以扫地为名驱赶顾客,遭到顾客王某的批评。服务员杨某、邱某、张某一拥而上,用板凳、盘子、碗碟和拳头殴打王某,将其头部、鼻子和耳朵打伤,鲜血直流。公安机关依法分别给予杨某等三人治安拘留处罚,并令其担负受伤者的医疗费用。议一议:杨某等人侵犯了王某的什么权利?公安机关对杨某等人的处罚说明了什么?友情提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我国法律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讲述: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害。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3)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伤到侵害。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8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第16条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在我国的其它法律中都做出了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明确规定。可见,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我国法律的主要任务之一。查一查:我国还有哪些法律对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作出了明确规定?(学生课后查找)情境案例三:(见教材P98页)情境一:体育课上,甲、乙两位同学因抢球发生争执。情境二:放学后,甲伙同自己的“哥们儿”将乙痛打一顿。我想对甲同学说:
;我想对乙同学说:
。教师小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打人、伤害他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是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违法行为,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当你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你有权寻求法律保护,你可以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案例。(1)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的方法情境活动四:(见教材P99页)议一议:※自己同意以上的观点吗?说说理由。※假如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正确的做法是:
教师小结:生命健康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人身权利,当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和侵害时,我们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都有些什么方法呢?一是要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当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威胁和侵害时二是要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还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情境活动五:(见教材P100页)防患于未然我们身边还会遇到哪些险情,应如何应对?
家庭生活中:
。学校生活中:
。社会公共生活中:
。情境案例分析:(见教材P99页材料)某校初二(4班)的同学在课间休息时,经常在楼道推搡、追逐打闹。20XX年5月19日,黄小鹏在追打李帅的时候,一不小心将李帅推下了楼梯,造成李帅手臂骨折、一颗门牙被碰掉。为此,小李的父亲找到学校,要求学校与黄小鹏的家长联系,让其赔偿医疗费等费用。可是黄父让黄小鹏捎300元钱到学校后就不再路面了。李帅的父母听说后非常生气,于是一纸诉状将黄小鹏和学校告上了法庭。经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黄小鹏赔偿李帅各项费用共计7234.50元,由其监护人支付。
此案给我们的教训是:
。教师小结:教训是多方面的:①当我们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或侵害时,要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生活学习中和同学交往中要加强自我保护,尽量避免受到伤害;③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享有要求别人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的权利,同样也有义务不伤害别人的生命和健康;④我们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同样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2)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阅读教材P100页正文内容)想一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既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又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决不做侵犯和危害别人生命和健康的事。同学之间要相互爱护、相互尊重,嬉戏、玩耍要适度,避免因过失而给对方造成伤害,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做到既保护自己又尊重别人的生命和健康。想一想:同学之间有过度嬉闹现象吗?有没有因不当嬉闹而造成人身伤害的情况?谈一谈:今后我们应注意:
。(三)课堂小结本课知识点:①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特殊的保护。③如何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一是要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二是要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四)作业详见《学海导航》P86—89页练习题(五)课后记
第二课时(总第27课时)教学内容:讲授本课第二框——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教材P101页——“读图、感悟”)情境一:我的艺术照怎么在橱窗里?
情境二:为什么某同学诬告我考试作弊?
情境三:为了报复班长,我捏造事实说他有偷盗行为。说一说:自己身边有以上类似的现象吗?议一议:你怎么对待以上的事情?谈一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教师小结:类似侵犯我们人格尊严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人格尊严是公民所必须具有的、终身守护的权利。这些现象的发生告诉我们,公民的人格尊严需要得到保护。我国法律尊重并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2.板书课题: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二)讲授新课1.我们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1)我国法律尊重并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①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是公民所必须具有的、终身守护的权利。什么是人格尊严呢?人格尊严,是指公民所具有的自尊心以及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我国法律尊重并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情境活动一:(读图P103页)议一议:犯罪嫌疑人有人格尊严吗?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裕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②人格尊严的具体内容
①肖像权
②名誉权人格尊严权
③荣誉权
④姓名权
⑤隐私权③法律尊重并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在我国,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人格尊严的权利,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容非法侵犯。公民的肖像不受非法侵犯、名誉不受非法侮辱、荣誉不受非法剥夺、姓名不受他人侵害没。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101条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由此可见,我国法律尊重并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做为未成年人的我们中学生有没有人格尊严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可见,未成年人同样享有人格尊严权。尊重公民的人格尊严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得到充分体现。(2)我们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学生阅读教材P102页第二段思考并回答问题)议一议:青少年怎样做到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教师小结:青少年一定要做到:①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②要提高维权意识,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找回失去的尊严。③每个人都要像尊重自己的人格尊严那样,爱护、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2.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情境活动二:(教材P103页——读图思考讨论)回想:我们身边有过这样的现象吗?讨论: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还有哪些表现?(1)隐私权的含义①隐私及隐私权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生活的秘密,这个秘密在法律上称为隐私。自己的秘密不愿让别人知道,是自己的权利,这个权利就叫隐私权。因此,隐私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不愿公开或不愿让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秘密的权利。②隐私的具体内容想一想:隐私包括哪些内容呢?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私生活、社会交往、生活习性;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日记、照相簿、通信秘密等。教师讲述:在我国,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也是在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宪法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由此可见,我们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有没有隐私权呢?其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吗?(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同样受法律的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这就是说,在我国,未成年人同样享有隐私权,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同样要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法律的保护。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也明确规定,“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受任意非法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受非法攻击。”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105页材料)近一个月,初二学生黄某出现了异常情况,黄某不住校,但经常深夜才会家,中午饭也极少回家吃。黄父文黄某是什么原因,黄某说是学习紧张,中午饭再学校里和同学一块吃了,晚自习后,是在教室里复习功课。黄父半信半疑,便到学校找班主任了解儿子的情况,谁知班主任和黄某的同学都否定了黄某的说法。黄父再三追问儿子,就是不得其果。后来黄某干脆不再搭理父亲,但依然是深夜才回家。黄父心里非常着急,由于自己是公司的经理,没有时间观察儿子的行踪,有担心儿子出事,便让自己公司的一名工人跟踪黄某……议一议:黄父是否侵犯了儿子的隐私权?我们应当怎样看待黄父的行为?(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教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学生处于被教育者的地位,有时人们由于缺乏法制观念或对未成年人的关心爱护方式不当,个别家长和老师采用翻学生抽屉、偷看学生日记、追问学生交往情况等手段来“关心”未成年人,尽管可能出于善意,但这是违法的,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那么,青少年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呢?(3)青少年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学生阅读P105页教材正文第二段后讨论回答问题)议一议:青少年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教师小结:青少年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一方面要管理好含有自己隐私的物品,一旦发现有人披露自己的个人隐私,要依法制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另一方面,还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只有大家相互维护,相互尊重,才能保证每个人生活的自由与安宁。情境活动四:写一写(见教材P105页)尊重他人的隐私,我们应该做到:对同学的日记:
。
对同学的身体和生理缺陷:
。
对同学的家庭生活细节:
。
对同学过去的缺点:
。教师小结:青少年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同样的道理,我们不希望别人披露自己的隐私,同时也要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三)课堂小结知识结构:1.我们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1)我国法律尊重并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①人格尊严②人格尊严的具体内容③法律尊重并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2)我们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2.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1)隐私权的含义①隐私及隐私权②隐私的具体内容(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同样受法律的保护(3)青少年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本节课知识点:(1)人格尊严的含义:是指公民所具有的自尊心以及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内容: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2)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保护公民的隐私。未成年人的隐私同样受法律的保护。(3)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四)作业完成《学海导航》P89页——第二框练习题(五)课后记
第九课
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知识目标1、知道法律维护公民的财产权、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2、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掌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方法和途径。能力目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初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提高依法维护他人和自己的经济权利的自觉性。2、加深对依法保护智力成果的人是,努力增强对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善于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做斗争,提高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的能力。教学重点1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2、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教学难点1、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2、我们的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三课时授完。第一课时(总第28课时)教学内容:讲授本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情境导入:大屏幕展示:材料——拾钱捐献
失主索还本报讯
成都消息:目前,成都市某公司宋女士不慎遗失了一个信封,内装现金一万元。本月3日。信封被宋某的同事王某拾,在找不到失主的情况下,王某以个人名义把拾到的钱捐了某贫困地区。不久,宋得知此事,找上门来要钱。失主一脸的委屈,拾者连声喊冤。一个问:“感谢你拾金不昧,但我的钱你怎能随便捐献?”一个说:“我没贪你一分钱,凭啥叫我还钱?”宋女士认为,王某承认捡到了她的钱,就应把钱还给她。谁把钱捐出去的,谁就应负责把钱追回来。王某却说,他拾到钱后曾经到处寻找失主,未果。他不能老把钱放在家里,所以就把钱捐给贫困地区了。在这件事上,他没有任何过错。成都市慈善总会有关人士表示,这种情况他们没有遇到过,但一旦以个人名义填写了认捐书,一般是不能反悔的。也就是说,这笔钱王某是要不回来了。四川华楚律师事务所黄超律师说,王某没有权利支配拾来的钱款,也没有权利擅自捐赠出去。王某以自己的名义将钱捐出,属于越权支配,在失主追讨这笔钱时,理应承担返还义务。受赠部门因为受到的是王某本人的捐款,钱的来源与他们无关,他们不负返还义务。议一议:①你认为王某的话又没有道理?
②拾来的钱能捐献吗?小结:这个案例涉及到私有财产的所有权以及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所有权的保护问题。2、板书:
1、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二)讲授新课1、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106页材料)大屏幕展示:看图回答问题①拖拉机就是该农民所有的:
。②该农民拥有这台拖拉机后对该拖拉机分别行使了哪些权利:
。③该农民为什么能够这样做?
。由此可见,公民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板书)(1)公民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教师讲述:该农民在买回这台拖拉机后便拥有了这台拖拉机的财产所有权。因此他分别对这台拖拉机行使了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四项权利就构成了财产的所有权。该农民之所以能够对台拉机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就是因为该农民对拖拉机享有财产所有权。什么是财产所有权呢?板书:
占有权——
使用权——财产所有权
收益权——
处分权——相关链接-——(P107页)占有,是指财产所有人对自己财产的实际占有和控制。使用,是指财产所有人对财产的运用、利用。收益,是通过占有、使用、经营、转让而取得的经济收益。处分,是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通过某种行为对财产进行处理、处置。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当公民拥有财产所有权时,才能对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也就是说,只有当公民对财产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时,公民才享有财产所有权。在这四项权利中,最重要的是财产的处分权,因为其他三项权利其他公民是可以分享的,而唯独处分权只能由财产所有者行使。在我国,施工中发现的所有不明的埋藏物,捡到的遗失物,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探究讨论: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哪些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现有的知识来判断下列选项中的财产哪些属于合法的,哪些属于非法的,并简单阐述自己的判断理由。A、通过从事劳动所得的工资
D、公民通过存钱获得的银行利息B、毒品
E、通过贪污、受贿取得的财产C、通过抢劫得来的5,000元钱
F、公民在书店里买的书合法财产是指公民通过符合法律规定方式、方法取得的内容合法的财产。如选项中的A、D、F就是合法财产,而选项中的B、C、E就是非法财产。其中,毒品本身就是非法的,而其它两种则是取得财产的方式和方法违反法律规定,因此在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它合法财产。这个规定强调了财产的合法性。情境活动二:20XX年11月—12月间,外地来京的无业人员李某、张某等四人,趁天黑用铁锤将独行的妇女从背后打昏,然后抢走财物。在短短的20余天内,作案9起,致使8人受伤、1人死亡,共抢得钱款1万余元。20XX年2月5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做出判决,以抢劫罪分别判处李某、张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受个人全部财产,另外两名案犯被判处有期徒刑。说一说:(1)本案中,审判机关依据何种法律、采用什么手段,追究侵犯财产犯罪的法律责任?(2)人民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教师讲述:本案中,审判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采取刑事法律手段追究侵犯财产犯罪的法律责任。我国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所有权受国家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运用刑事和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2)国家运用刑事和民事等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国家运用刑事和民事等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①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常见、最普通的方法
民事法律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的?情境活动三:各抒己见甲出国留学,临行前将自己价值1080元的DVD机委托乙保管。乙在甲出国后,擅自将甲的DVD机以650元的价格卖给丙。甲从国外回来后,得知自己的DVD机被乙卖给丙,便要求丙返还原物。丙不给,理由是该机是自己花钱买来的,对其拥有所有权。为此,两人争执不下。请同学们就此展开讨论:①你认为该机的所有权应该属于谁?(属于甲)②你认为甲、乙二人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确认和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通过民事法律的途径确认和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③假如你是法官,你该依据何种法律,做出什么样的判决?(依据民事法律,首先确认财产的所有权,然后判决返还原物)教师讲述: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运用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确认所有权;恢复原状;返还原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等)②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我国刑法设专章明确规定了侵法财产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侵占罪、敲诈勒索罪等,并对其规定了最严厉的刑法处罚措施。例如,案例1。运用刑事法律手段,打击和惩罚各种侵法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犯罪行为,使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3)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情境活动四:议一议(见教材P108页材料)20XX年12月的一天晚上,王某和李某等四人在一起打麻将。最后,李某输给王某1200元钱。由于当时李某钱不够,王某便让李某写了所欠700元的欠条,说好过一个月后还清。20XX年2月,王某要欠款时,李某拒不给钱。王某一怒之下凭借欠条将李某告上了法庭,请求法庭为自己追回李某所欠的700元钱。经法庭审理判决,李某给王某所写的欠条无效,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为什么法庭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教师讲述: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对于公民通过非法方式、方法获得的财产,法律不但不保护,国家还要依据法律予以追求和处罚。当我们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呢?(4)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情境活动五:出谋划策(见教材P108页图文材料)大屏幕展示:(教材P108页)小明应该怎么办?请你为他出个主意。(当我们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呢?)教师讲述:当我们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的帮助。一方面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合法的私有财产所有权,另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情境活动六:各抒己见村民老张7年前与村委会签约,承包了南山坡上的一块山地,承包起20年。老张在山地载上了苹果树。这3年,老张的果园大丰收。村委会改选后,新上任的村干部以原来的租金不合适为由,告诉老张原来的签约无效,今年收获的苹果由村委会支配,老张没有答应。到了苹果收获的季节,村干部指示村民将老张果园里的苹果全部摘下,分到了各家各户。老张欲哭无泪,痛心至极。村委会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村委会的做法侵犯了老张的合法的私有财产)老张应该怎么做?(老张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积极寻求法律的帮助。)2、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继承权。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是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所有权的延伸和体现。(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继承权教师讲述:人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积累的这么多的财富,一旦人死去之后,该怎么处理这些遗留财产?遗留的财产该留给谁呢?这时就出现了财产的继承问题。通过继承来完成对死者生前遗留财产的处理。伴随着继承,就出现了一项新的权利———继承权。那么,什么遗产、什么是继承权?哪些人能成为继承人享有继承权?法律又是如何保护公民享有这一权利的呢?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首先我们要了解几个概念。什么是被继承人?什么是继承人?什么又是遗产?什么是继承权?遗产的范围包括哪些?(请同学们学生阅读教材P110页第一段教材正文以及相关链接的内容,划出相关概念。)情境活动七:王某全家三代六口人生活在一起,父母退休在家,弟弟是某中学的教师,儿子小明刚读初中。王某夫妇开办服装店,已有存款42万元,王某个人财产还有图书、字画等。天有不测风云,王某因心脏病突发住进医院,临终前对全家人说,把自己的图书、字画留给当教师的弟弟。探究思考:哪些属于王某遗留的财产?
王某遗留的财产在继承时应该如何分配?友情提示:在上述案例中,死者王某遗留下了财产,因此死者王某是被继承人;王某的妻子、儿子、父母、弟弟都在继承人的范围内,因此他们是继承人;王某和妻子合办的服装店、存款中属于王某的那一部分以及王某自己的图书和字画属于遗产;上述继承人中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人就享有了财产的继承权。综上所述: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继承死者个人所遗留的合法财产的权利。被继承人是指遗留财产的死者。继承人是指承受他人遗产的人。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遗产必须具备的打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其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案例5中王某遗留的财产在继承时应该如何分配?这就涉及到公民的遗产继承方式。
依照法律规定,公民的遗产继承可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2)公民的遗产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继承权,未成年人也不例外。①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教师讲述:我国继承法在第二章“法定继承”中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配偶
子女
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外祖父母教师讲述:继承人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确立的,只有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如何继承呢?这就有个继承顺序问题。②法定继承顺序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继承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她们行使继承权的时间是不一样。依据《继承法》如果将六类人排序的话,最先进入继承顺序的人应该是“配偶、儿女、父母”,在这三类继承人都不存在情况下“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方可进入。
继承的顺序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了。法定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
遗
产
第二顺序继承人
配偶
子女
父母
兄弟姐妹
祖父母
外祖父母教师讲述:继承开始后,由第一继承顺序继承人开始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根据婚姻法规定,无论是血缘的还是法定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婚生的和非婚生的父母子女关系,养父母子女关系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具有同等的法律意义,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3)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情境活动八:(见教材P111页材料)20XX年11月25日,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职工柳某突然病亡。当安葬万柳某后,柳某11岁的养女柳莹却进不了家门了,因为父亲生前购买的三套房子一套被姑姑强占了,一套住着租户,另一套则是铁将军把门。小柳莹幸被好心人收留才免遭流落街头之苦。小柳莹的姑姑说,小柳莹不是他哥哥的亲生孩子,不应该有继承权。这件事让新格律师事务所的冯律师十分气愤……小柳莹是否有继承权?(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无论是血缘的还是法定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婚生的和非婚生的父母子女关系、养父母子女关系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具有同等的法律意义,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小柳莹享有继承权。)在这里,小柳莹的合法的继承权被侵害了。在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继承权被侵害后,该怎么办呢?那就是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合法的继承权。就上述案例,以“假如我是小柳莹”或“假如我是冯律师”为题,进行口头交流。(小柳莹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三)我的收获本节课知识点:①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运用刑事和民事等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其中,民事手段是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刑事手段是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②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③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当我们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的帮助。一方面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合法的私有财产所有权,另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④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⑤公民的遗产继承可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四)我的能力测试请你选择(每小题5分,共计30分)1、20XX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表明(
)A.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所有权
B.我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C.私有财产比公有财产需要保护
D.私人的所有财产都应保护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财产的权利
B.财产所有权包括对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C.在路上拾到他人的钱财,我们也享有财产所有权
D.公民的财产都受法律保护3、在我国,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最普遍做法是
(
)A.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B.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C.通过行政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
D.通过宪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4、某公民在获得体育彩票特等奖500万元后,捐款50万元给中国红十字会,援助印度洋地震海啸灾民,其行为是
(
)A.对自己财产依法占有
B.对自己财产依法使用C.最自己财产依法处分
D.对自己财产依法收益5、我国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在法定继承当中分成两个顺序,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继承顺序的是
(
)A.子女
兄弟姐妹
父母
B.配偶
父母
外祖父母C.子女
配偶
兄弟姐妹
D.配偶
子女
父母6、下列属于我国继承法确认的遗产有(
)①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②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③家庭的全部财产
④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我的理解(20分)7、20XX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决定宪法第十三条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请问:当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所有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应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10分)答:当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的帮助,要用最小的损失来制止犯罪行为。8、什么是财产所有权?我国采取哪些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10分)答:财产所有权是指公民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国家运用刑事和民事等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五)课后记
第二课时(总第29课时)教学内容:讲授本课第二框——法律保护我们的无形财产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无形财产2.情境导入大屏幕展示:(教材P112页材料)议一议:以上所列举的属于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教师讲述:上述材料所列举的属于属于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二)讲授新课1.我们的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1)我国保护智力成果权的相关法律情境活动一:16岁中学生三项发明引资200万,换得10%股份当老板材料3:武汉一16岁的在校高中生胡登煌凭借3项发明专利,成为一家注册资本200万元的企业的股东。他是武汉地区“学生股东”第一人。他发明的“无压痕眼镜架”在宁波市投产。他的另两项专利“世界筷子”“自洁水龙头”也进入生产进程。前者在一双筷子上加三个套环,以固定筷子,让外国人也能熟练地使用;后者在传统水龙头把柄上钻4个孔,一开水龙头,把柄便溢水自洁。3项发明吸引了浙江知名企业宁波天安集团,该集团3个月前投资200万元成立“天之煌公司”予以开发,胡登煌凭专利技术拥有公司股份10%。胡登煌的家人说,胡登煌自幼爱好发明,去年3月至今已申请10项专利。阅读以上材料,想一想:①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智力成果有什么价值?(智力成果具有经济价值,是一笔无形的财富)②什么是智力成果?什么是智力成果权?教师讲述:智力成果具有经济价值,是一笔无形的财富。那么什么是智力成果呢?板书:
科学技术成就
智力成果(就是脑力劳动所创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有机肥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微特电机简单课程设计
- 新建氨基复合材料及制品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苯检测仪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施工建设)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度农村土地流转合同书-租赁权益补充协议3篇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电动消音单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人造纤维板专用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撰写:中国金属废渣处理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2024-2030年撰写:中国纤美胶囊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调研分析报告
- 《重庆森林》都市的孤独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矿山行业创新与科技进步
- 2024心肺复苏培训课件完整版
- 优化献血服务流程
- 未来医疗2024年的AR手术眼镜
- 严重心律失常的急救处理
- 放射科未来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
- 低压电器-认识低压电器(电气控制与PLC课件)
- 儿童绘画心理学测试题
- 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