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进一步营造园区亲商环境的对策建议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和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人才、资源、资金、技术、市场等竞争日益激烈,决定这些资源流向的关键,是各地区的投资环境软实力。对常州高新区来说,良好的亲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决定着我们“三次创业”的发展方向,对进一步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打造国家高新区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全区进一步营造亲商环境的背景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指出,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在会议上强调:“环境就是生产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正在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内部展开,深刻地改变着政府权力运行的常规轨迹。浙江提出了“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山东的做法是“减无可减,应放尽放”,南通市审批实施“一枚公章管到底”,简政放权的力度都很大。省委李强书记强调:改革要以放为原则、不放为特例,以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事前审批为特例,以不见面审批为原则、见面为特例。在市委组织的“三大一实干”活动中,要求党员干部进企业车间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诉求,多出主意帮助抓生产、筹资金、促创新,实际上就是亲商环境的一次全面排查,深度优化。市委费高云书记指出,种好幸福树是个系统工程,改革创新是土壤,各类人才是根系,产业发展是主干,宜居环境是枝叶,社会文明是阳光雨露,要靠政府的“有形之手”当好“店小二”,提供精准化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此增创常州的新优势。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亲商环境,已经成为各级、各地政府的共识。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的环境最适合,企业就到哪里发展,资金就往哪里集聚。因此,对政府来说,亲商环境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检测仪和风向标,准确真实地反映着每个城市的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对外开放水平、综合发展实力和转型提升潜力。常州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52个高新区之一,经过25年发展,已经从最初的一片农田发展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动、新产业和新空间逐步凸显的现代化新城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开发区之一。一直以来,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都被放在高新区发展的重要位置,区委、区政府多年来坚持不懈地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和优化亲商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一)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155.03亿元,年均增速11%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2.47亿元,年均增速7.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2790亿元,年均增速11.3%,实现利税241亿元,年均增速12%。2016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9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5.5%;全区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59家,纳税超千万企业201家,世界500强在区投资项目累计达43个。北京通用航空、北汽常州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户,东风汽车、新誉宇航、德国朗盛、森萨塔科技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江南环球港、迪诺水镇、宇培物流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建成投运。(二)市场体系逐步形成。近几年来,我区先后实施了“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外企登记备案“一窗一表”制、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等改革举措,向社会公布了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进一步简化了市场主体登记条件,取消了部分前置审批手续,全区区级行政审批事项从173项精简到98项,精简比例达44%,工业项目审批时间压缩30%以上。同时通过实行电子监察、办理行政效能投诉、设立投诉举报电话等措施,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了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2016年全区各类市场主体总量突破8.5万户,全年新增私营企业5700余户,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三)政务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区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的总体要求,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全面推行“三集中三到位”,积极探索投资建设“容缺预审”,重点项目“全程代办”,重大项目、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等创新做法,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开通“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建设集政务公开、投资审批、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于一体的网上服务大厅和“三合一”阳光政务平台,基本搭起网上办事综合服务体系的框架。同时还出台了《关于支持加快培育规模骨干工业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常州国家高新区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意见》等一批扶持政策,着力解决企业的“发展难”问题。(四)城市功能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京沪高铁常州北站、江宜高速等重要基础设施建成投运,S122省道、玉龙路等主干道路顺利通车,轨道交通一号线全面开工,高铁生态公园、新龙生态林一期等建成开放,高水平建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区,生态环境面貌得到了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平安新北、法治新北建设深入推进,全面实施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程,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保持全市前列。社会事业加速发展,教育、医疗和文体服务水平量质齐升,建成天合国际学校、飞龙实验学校、香槟湖小学等21所学校,4所中小学与市重点学校实行联合办学,完成新北人民医院、三井医院等11个院区新建和改扩建工程,“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二、进一步营造亲商环境的对策建议互联网时代的资本、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对发展环境更为敏感,只要某个地区存在不足,投资者就会毫不迟疑地“用脚投票”。虽然前期我区在亲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一些方面仍有很多短板要补、很多工作要做。主要体现在创新举措不多、担当精神欠缺、要素保障不强、产业支撑不足、功能配套不全等方面。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周斌今年在市委党校讲课中指出,高新区要以“高”为旗帜,要通过高品质的环境来吸引高层次的人才,用高层次的人才来发展高端化的产业,用高端化的产业来促进高效益的发展,用高效益的发展来打造更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商务环境和法治环境,形成高者恒高、高者更高的内生循环。当前,宏观经济整体面临“三重叠加”的压力,企业普遍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盈利水平下降等问题,我区也直面着经济新常态、区域经济竞争带来的各种压力。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亲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动政府自身工作方法、运转流程乃至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过去侧重具体项目、工程和投资,向聚焦深化改革、激发内在活力上转变,从企业最关切的问题入手,全力打造一流的亲商环境,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更优”,让投资者体验到实实在在的一流的便利。(一)深化改革,进一步营造既亲又清的政务环境亲商,不能仅是一种姿态,更应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建设“强富美高”高新区,在全面打造国家高新区升级版的征程上,拼资源、拼优惠、拼政策的“老三拼”竞争模式已经淘汰,政府职能需要从“计划”向“市场”转变,从“抓项目”向“造环境”转型,首要就是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发展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向改革要红利,从企业最期盼的改起,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兴利除弊。一是更加彻底的“放”。首先应对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继续进行认真的清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集中的集中。在国家、省、市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基础上,针对我区的行政审批事项逐一分析,取消一批,以政府的“减法”换取企业及群众的“加法”。针对不能取消且面广量大直接服务企业和老百姓的行政审批事项,只要各园区(镇、街道)可以承接的,原则上能放尽放,一放到底,不打折扣。对仍需保留的审批事项,列出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做到清单以外无审批。留在区级层面的审批事项要以成立行政审批局为契机实行集中审批,整合各部门审批平台,再造审批流程,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制定统一的受理标准、审查标准、决定标准和监督标准,破除制约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的各种羁绊,砍掉各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彻底打破各种互为前置的审批怪圈。二是更加有效的“管”。按照“审批监管并重”和“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谁行权谁担责”的原则,细化审批、监管、执法和公共服务的具体责任,厘清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职责边界。优化监管方式,提倡宽进严出,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重大风险监测防控”等相关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构建综合执法体系,分类建立综合执法队伍,实现重点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避免多头执法、重复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鼓励“柔性监管”,制定符合实际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操作办法和行政执法尽职免责规定,探索建立企业负责人定期约谈制度,帮助企业在法律框架内解决存在的客观困难和问题,避免出现为了免责而一概而论、一罚了之的现象。三是更加精准的“服”。倡导“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关爱有加”理念,全面推行“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快递送、不见面”的审批模式,紧紧扣住与企业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市场准入和投资建设二大领域,围绕开办企业时间缩短了多少、审批流程简化了多少、办事成本减少了多少、群众满意度提高了多少狠下功夫,探索行业许可“一证化”改革,通过“一单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勘查、一科办结、一证覆盖、一档归并”实现“一件事情”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大力构建创新创业培训、专业咨询、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等一体化、全方位的服务体系,积极壮大各类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建立健全党政领导、机关部门与企业、商(协)会的联系制度,通过“大走访”和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等方式,认真听需求,真心解难题。主动宣传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涉及企业的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申报、审批、拨付等要做到全程公开、决策透明、公正公平、限时办理。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把握“亲”与“清”的度,做到有边界、有担当,既要清清白白,又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出台符合高新区实际的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指导性文件,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作出明确规定,让党员干部坦然与企业家打交道、强服务。(二)整合资源,进一步营造保障发展的要素环境要把人才、资金、土地、环境容量、政策扶持等要素保障放在亲商环境建设的突出位置,既要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雪中送炭”,又要为顶天立地的大企业“锦上添花”。一是做好融资保障。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加快引进各类更有实力、更有影响力的金融主体。积极争取金融改革政策的先行先试,加快筹建互联网科贷公司,大力培育会计、审计、法律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鼓励金融创新,积极开展供应链融资、投贷联动、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组合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企业股改上市,分类进军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小微金融服务中心为基础,引进一批优质天使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打造常州高新区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深化银政企合作,探索建立金融服务联盟,推动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定期举办投融资对接活动,引导银企点对点对接,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强化中小企业扶持基金等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资本,形成多元资本扶持企业的新格局,多渠道解决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二是破解瓶颈制约。全力破解用地指标和环境容量瓶颈制约,盘活存量低效闲置用地,探索“先租后让”、“短期出让”等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模式,进一步提升我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保障产业项目建设。强势推进“263专项行动”,加快淘汰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促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严把项目引入关,从源头入手,提高准入门槛,建立健全项目引入评价体系,严格控制投入产出、环保和能耗指标,真正做到招商选资。三是强化人才引领。聚焦“高精尖缺”,建立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做的大的体制机制。提升人才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就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网络、就业信息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建设,形成信息互通的“网络式”就业信息传输体系。积极构建优质众创空间,引进各类孵化服务机构,引导股权机构搭建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市场化、多样化的新型孵化服务,着力提升中科院遗传所、印刷电子研究院等在建、新建载体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孵化服务、产业支撑能力。充分发挥河海大学、常工院、常高技、旅游商贸等一批高等教育和高职院校集聚的优势,完善职教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培训制度,鼓励学校为本地企业提供人才委培、代培、定向培养等服务,切实解决招工难,尤其是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的问题。(三)以人为本,进一步营造功能完善的配套环境城市的魅力就是兼容并包。亲商要以人为本,城市功能的完善优化才能形成人口的粘性,从而带动财富的汇聚。一是做强产业配套。围绕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的整机整车项目,依托常州东风、常州北汽等龙头企业,发挥高新区制造业基础好的优势,积极推动产业配套的本地化。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工业设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增开常州长江港出港、到港国际船期航线,加密与周边港区短驳往返航班,强化常州海关等联检部门与上海、张家港等周边港区海关等联检部门的联系,建立互动机制,打造成本低效率高的快捷通关环境。二是提升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保障能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格局。加快常州综合港务区的建设,放大长江常州港、运河奔牛港、常州综合保税区、常州奔牛机场、京沪高铁常州站、铁路奔牛货场等独有资源的汇聚辐射联动作用,加大空港、临港两大物流板块载体建设,加快建设综合性集疏运中心。进一步完善园区的供电、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提升保障园区招商引资和园区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积极推进园区公共交通系统、共享自行车出行系统以及零利中心等“点对点”基础设施建设,让人流、物流、车流高效“时空转换”。三是完善社会功能。加快中心城区商务商贸、生活居住、城市旅游等功能的融合,推进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建设,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相融合。调优社会事业资源布局,全面提升各类教育办学条件和水平,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教研机构与我区合作办学或在我区设立分校,促进各类教育设施的合理布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和全民健身网络,加快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优化医疗机构布局,科学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设施,提升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加大城市国际化功能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引进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性体育文化机构等高端社会事业资源,为高端人才、外籍高管等来区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持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四是优化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山青、水净、坡绿”,大力推进绿色美好家园建设,让“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成为现代城市的新常态。坚持保护优先,大力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做好长江沿岸生态修复,加强江滩湿地资源保护,提升完善沿河沿路的生态廊道、城乡绿道,推进一批城市绿肺项目建设步伐,让老百姓“看得见清水、望得见绿荫、记得住乡愁”。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完成化工、印染、电镀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整治,持续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深入开展河道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安全稳定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交易等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完善严格监管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落实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整治和防控主体责任,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记录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四)凝聚合力,进一步营造重商亲商的文化环境亲商环境是一种整体社会氛围,包含着是否尊重规则、是否保护产权、是否鼓励自律等城市文化的建设。一是弘扬亲商文化。营造培育、扶持企业家做大做强、企业家回报社会、社会认可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企业家的社会贡献,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社会转变观念,让企业家、创业者得到应有的尊重,让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贡献得到认可,形象得到提升。创新亲商方式,构建重商文化,改进对企业和企业家的服务举措,做到有限优惠、无限变通,有限职能、无限服务,有限承诺、无限效能。只要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不违纪违法,就应该为市场主体和企业家提供高效的政府作为。对企业家提出的任何问题,不说不办、难办、缓办,而是尽量疏通、变通、畅通,真正使招商、重商、亲商、悦商成为高新区的主流风尚。倡导“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鼓励和支持担当,为担当者担责。二是打造法治环境。树立深入推进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促进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不断完善政府决策咨询、听证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拓展监督途径,贯彻法治思维,严格依法行政,保护私有产权、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各类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牙齿发黑的临床护理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健康宣教
- 悬雍垂过长的健康宣教
- 不动杆菌细菌感染的临床护理
- JJF(陕) 040-2020 水泥比长仪校准规范
- 《操作系统用户界面》课件
- 小班身体协调能力的培养计划
- 提升班级文艺素养的活动规划计划
- 2024-2025学年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专题整合复习卷28.2 解直角三角形(一)同步测控优化训练(含答案)
- 多功能气象卫星接收系统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 》专项测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光伏住宅能源解决方案协议
- 【初中数学】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届陕西省四校联考物理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外墙装修合同模板
- 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
- 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管理手册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60题)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名著复习:《艾青诗选》题集组(答案)
- 2个居间人内部合作协议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