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九)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
飘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
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在文学作品中,语言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
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能引起美感。
尽美尽善的条件很多。但是第一要不违背基本原理,要“和自然逼真”。意既不可以完全达
之以言,“和自然逼真”一个条件在文学上不是做不到么?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
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譬如有一个荒村,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
画一幅画。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比较。第一,相片或图画,哪一个较“和自然逼真”。
不消说得,在同一视域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不
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就不然。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
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
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图画决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第二,相片和图
画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所发生的印象哪一个深刻,这也不消说,稍有美术口胃的人都觉得
图画比相片美得多。
文学作品也是同样。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决
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
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
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我看见这流水
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金昼夜”
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
例子处处都可以看见。譬如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
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
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沆默肃移和平愉快的景象。白香山在《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
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行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
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
就戏剧说,无言之美更容易看出。许多作品往往在热闹场中动作快到极重要的一点时,忽然
万籁俱寂,现出一种沉默神必的景兔v梅特林克的作品就是好例。譬如《青鸟》的布景,择夜阑
人静的时候,使重要角色睡得很长久,就是利用无言之美的道理。梅氏并且说:“口开虹灵魂之
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赞无言之美的话不能比此更透辟了。近代又有一种哑剧和静的布景,
或只有动作而无言语,或连动作也没有,就将靠无言之美引人入胜了。
雕刻塑像本来是无言的,也可以拿来说明无言之美。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
含蓄不露。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要说明雕刻上流露和含蓄的分别,
希腊著名雕刻《拉奥孔》是最好的例子。相传拉奥孔犯了大罪,天神用了一种极惨酷的刑法来惩
罚他,遣了一条恶蛇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在一块绞死了。在这种极刑之下,未死之前当然有一种
悲伤惨成目不忍睹的一顷刻.而希腊雕刻家并不擒住这一坂刻来表现,他只把将达苦痛极点前一
项刻的神情雕刻出来,所以他所表现的悲哀是备而不露的。倘若是流露的,一定带了挣孔呼号的
燕子。这个雕刻,一眼看去,只觉得他们父子三人都有一种难言之恫:仔细看去,便可发现条条
筋肉根根毛孔都暗示一种极告痛的神情。
以上是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来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在一起,我们可以得一个
公例,就是: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
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
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
大越深越真切。
[摘自朱光潜《无言之美》,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言”是用以“达意”的,“言”有限而“意”是无限、瞬息万变的,因此“意”不可
以完全达之以言。
B.尽善尽美的首要原理是“和自然逼真”,文学上做不到“和自然逼真”,所以文学并不
去追求尽善尽美。
C.上等作品多数言不尽意。如“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本来没有说诗人情绪,而自有
一种闲情逸致。
D.希腊著名雕刻《拉奥孔》中,只把将达到痛苦极点那刻的神情雕刻出来,其所表现的悲
哀是含蓄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足(3分)
A.文章开篇以“言”难以完全达意,引出话题,而后分析艺术上的“无言之美”。
B.同样的内容,美术家只表现实物的部分就能引起美感,摄影家则可包罗所有。
C.作者运用举例、类比、引用等论证方法,使文章形象可感,论述更加亲切自然。
D.”画外之象、味外之旨”“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等文论,都强调艺术要含蓄隽永。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中“无言之美”的一项是(3分)
A.刘墉在《萤窗小语》中谈到:“话到七分,酒至微醺;笔墨疏宕,言辞婉约。”
B.《庄子》中说:“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C.司空图《与李生论诗》强调“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D.济慈《希腊花瓶歌》中说:“听得见的声遍固然幽关,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关。”
4.朱光潜先生认为图画比相片“美得多”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分析。(4分)
5.苏轼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是关于“言”与“意”关系的名言,本文也
对“言”与“意”的关系做了阐述,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地之灯
欧阳杏蓬①
①日出的时候,地里的庄稼汉们已经汗湿羹角,头发短的,脑顶子上已经闪出了微薄亮光,
背上的衣服也湿了一片,贴在后背上。东干脚的农民,不喜欢戴草帽。尤其是男人,不仅不戴草
帽,汗巾也不会备一块。汗泗湿了衣裳,牵扯了行动,爽性脱了衣服,光着上身,什么蚊虫尘土,
随便。女人讲究些,年纪大点,戴一顶黑顶黄边的棕丝斗笠,在高粱地里、玉米地里、红薯地里,
忘乎所以地挥动双手。年纪经点,顶一块带着缗子的绿花白汗巾,偶尔捋起垂在胸前的一角擦擦
脸,脸上是细细密密的汗珠子。
②日落的时候,太阳像卡在了西山的平顶上。苍茫之中,一片通红,要把山顶半边天熔化。
夕暮下的大地,染了一层淡黄的夕光。天上鳞状的、片状的、絮状的、肉瘤状的、不可名状的云,
像烧红的铁。云间的阳光像金光,道道射出来,还没落下,在半空里就消逝殆尽,把天空的瓦蓝
衬托得更为深远。夜寐苍黄,人们在地头收捡工具,不忘回头看看村庄,机耕路上、阡陌上、村
口哂谷坪上,见不着一个人影。庄稼地边土坡下的田野,已经完全被山阴和暮色笼罩,绿色已经
染了夜色,一潭死水般乌青。
③太阳落山,最肆无忌惮的,是蚊子。在地里干活的人受了蚊虫的侵扰,干不成活了,不甘
地回头看一眼庄稼地,才轻谈地往水田方向走去。
④农民的算计,不是在地里,就是在田里。
⑤农民的时间,不是在地里,就是在田里。
⑥农民遵循着自然规律.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直到归士前,还在想着一年的庄稼,还
一门心思扑在作物上,还一门心思想着饭碗,没有所谓的诗和远方,心头在乎的只是春播秋收和
温热的一日三番。
⑦东干脚,是农民用了几代人在南岭山区扎下的一个楔子。
⑧这个小盆地四围都是山。北面的阳明山余脉像个“人”字,左边一撇撇在了西边,像一条
蛇逡迤,也像牛背脊一样平实,直接撇到了宁远县城北面的仁河,与南面九疑山的北向余脉相撞,
撞出了县城那块谷地。东边的山是“人”字的那一捺,也是阳明山的余脉,直接捺到了新田的武
当山。捺到几公里之外的朱家山,用一座不长寸草的岩峰做了总结之后,再往东就是适合杉木生
长的黄土岭。
⑨东边的东春水,西边的西春水,隔着一片二十几里的山地,泛着波光,向着南边的阳明山
氽脉奔流。它们在流过这片大地之后,在南边L尾名曰“五百亩”的地方相会,之后舍掉了春水
之名,成了“仁河”,继续句南汇入潇水。两河之间,村庄、水田、庄稼地、道路、阡由交织,
这片天地里的十数万人口,靠山靠水,悄悄默默,生生不必。
⑩山不巍城,却层层叠叠。河不滔滔,却弯弯曲曲。山是那么坚硬,水是那么微弱。唯有这
里的人,不屈不挠。烟火味道在天底下弥散开来,悲凉与温润交替,希望与四季纠缠。蟋蚁一般
的人前赴后继,咬着牙关洒着心血,推着生活向前。
(0次是惧怕白天的。
⑫白天的劳动无止无休。除了田里除草施肥耕种收割,地里也是刨挖不尽。偶尔抬起头,看
到的是庄稼,是山林,空气含含糊糊得裹人,让人有种其名的窒息感。
⑬范昏也不得闲。踩着暮光回家,挑着猪草,或搂着祟草。回屋,鸡鸭猫狗猪,都哭伺候。
点灯,在厨房、杂屋、猪圈一顿忙,鼎锅的米饭熟了,灯也搬到堂屋中间的饭桌上,一家人看向
灯时,一天的事情才算清了。
⑭男人吃完饭,会在大门口的石墩子上歇歇脚,默默然卷上一根烟,对着月亮消遣。爱喝酒
的大伯父,把小酒桌搬到门口的空地上,省了灯油,趁着月光,一个人自斟自酌,一个人叹息,
一个人咂摸。其他喜欢饭后闲聊的人,有的洗澡了才赶往晒谷坪,有的还轮不上洗澡,摸上一条
澡帕,一边走一边挥着赶坟子,赶向晒谷坪,来“打话平伙”(聊天)。
⑮月光里的晒谷坪铺满月辉,柔柔的,像极了一个水波平静的池塘。人凑在晒谷坪边缘,或
坐着、或蹲着,或站着,像极了蛙或鸭。闲话之后,人人皆自还家,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
呱哇哇混在一起,像汹涌春朝般覆盖过来。
⑯n外遍地月光。放眼望去,大地像个无边的湖面。四边的山岭,像码头,堆满了盖了篷布
的货物。那些模模糊糊的村子,大大小小,像泊在湖边一动不动的船。田野中间的苦楝树,像水
文标志杆。村前的石板路,像铁甲,闪着清冷的光。草丛里,烟蛔、土狗子已经一声响一声断,
要打洋了。稻田里,田坟上,青蛙偶然会叫一声,像往湖里投下了一颗石子,响了一声,没有回
应,也偃旗息鼓了。
⑰龙溪河从柳林里出来,过了桥底,在桥前的滩头铺了一浪闪闪的银光,哗哗地,奔向春水,
潇湘。河水的浪花像白杨树在风里翻动着银叶子。
⑱附近的庄稼地鬼影瞳暧,我屋子里的那盏油灯,像圾央眼的星星一样微弱幽远。
⑲我像一只孤独的虫。
⑳正在我意兴阑珊时,在遥远的西南大山下的春水边上,有一盏灯,像星星落在地上。西春
水在大水田边上带起一番绿意,龙一样向南进发。
©月已向西。在茫然和模糊的夜里,居然还有一盏灯,像一瓣桃花一样神秘,像一个弹孔一
样隐藏着故事,像一个故事一样埋伏着传奇……
⑥但它和我一样寂笑。
⑥春水边上的那盏灯并不能给我温暖和希望,我身后的那盏灯亦不能照亮我前行的路。在这
片天地,在最含混不清的时候,总会有一盏灯,不是指明方向,只是给人一点亮光,不至于绝望。
就像我们无休止的劳动,谈不上丰功伟业,但一定有创造。为一H三餐,为心有所系,为一生平
安,我们愿意日复一日,不怨劳累,不怕麻烦,如一根灯芯插在大地之上。
(有删改)
【注】①欧阳杏蓬:湖南人,现居广州。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东干脚人过着规律而望不到头的生活,这是漂泊多年,与乡土渐行渐远的作者对
过去的回望和检阅。
B.文章写东干脚农民的日常生活,劳作是辛苦的,时诃都花在田地里,透露出一种浓浓的
无奈感和绝望感。
C.作者笔下的乡土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山川,更是无休止的劳动所创造出的天地,是“大
地之灯”的隐喻。
D.全文语言质朴生动,句式参差错落,有写实与诗化的和谐交融,实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
真实的相统一。
7.以下对“月光下的东干脚”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没月升,自卷烟的烟味,自斟自酌的身影,使月光下的东干脚自有一番微醺的生活味
道。
B.作者运用比喻,写出了月光下晒谷坪的平静,衬托出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吵闹而扰人心
绪。
C.月光下的大地无边寂静,作者笔下的万物姿态形象乂富有趣味,萌动着生命,释放着力
量。
D.月光遍地,东干脚结束了一天的艰苦、劳累,春水边上的灯亮着,寂寞却又含着一股坚
韧。
8.本文的描写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9.冯至在《一个消逝了的村庄》中说:“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
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请分析本文中作者和故
乡之间的“意味不尽的关联”。(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申屠蟠字子龙,陈留外黄人也,少有名节。蟠父母卒,哀毁思慕,不饮酒食肉十馀年,遂隐
居学治京氏《易》,严氏《春秋》,小戴《礼》,三业先通,因博贯五经,兼明图纬,学无事停。
(节选自皇甫谧《高士传》)
材料二:
同郡维氏女玉为父报仇.杀夫氏之党,吏执玉以告外黄令梁配,配欲论杀玉。蟠时年十五,
为诸生,进谏日:“玉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羽、,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
清听,而不加冬冷!”配善其言,乃为僦得减死论。乡人称美之。
家贫,佣为漆工。郭林宗见而奇之。同郡蔡邕深重蟠,及被州辟,乃挣叱之曰:“申屠蟠臬
气玄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于毁灭。至行美义,人所鲜能。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
湿轻重,不为穷达?干。方之于邕,以齿则长,以德则贤c”
后郡召为主簿,不行。遂隐居精学,博贯《五经》,最明图纬。始与济阴王子居同在太学,
子居临殁,以身托蟠,蟠乃躬推辇车,送丧归乡里。遇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从事义之,为封
传护送,蟠不肯受,投传于地而去。事毕还学。太尉黄琼辟,不就。及琼卒,归葬江夏,四方名
豪会帐下者六七千人,互相谈论,莫有及蟠者。
先是京师游士汝南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
兴,处士复用。蟠独叹日:“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等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
今之谓矣。”乃绝迹于梁、场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居二年,滂等果旗党锢,或死或刑者
数百人,蟠确然免于疑论。后蟠友人陈郡冯雍坐事系狱,津州牧黄碗欲杀之。或劝蟠救雍,蟠不
肯行,曰:“黄子琰为吾故邪,未必合罪。如不用吾言,虽往何益!”琬闻之,遂兔雍罪。唯蟠
处乱末,终全高志。
(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三十》)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昔囚战回国©之回世回处国士回横回议臼列团国因之国王回至回为©拥回修回先国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师,固定的老师,与韩愈《师说》中“圣人无常师”的“常师”含义相同。
B.哀矜,哀怜;怜悯,“哀”与《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的“哀”字含义不同。
C.辞让,推辞谦让,“辞”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乃辞谢”的“辞”字含义相同。
D.易节,改变节操,与《愚公移山》“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的“易节”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屠蟠遵守孝道,牢记父母之恩。他年轻时就以良好的名声和高尚的气节闻名,父母去
世之后,为了表示对父亲的怀念,十多年不吃酒肉。
B.申屠蟠敢于伸张正义,能够主持公道。在同乡妇女纸玉为了替父报仇而杀死仇人后年仅
十五岁的他就能劝谏县令以绿玉的节义而免除了其死罪。
C.申屠蟠读书博贯五经,深得蔡邕看重。当中屠蟠被州府征召做官时,蔡邕曾赞扬他,说
他安于贫困,乐于修身,赞扬申屠蟠的美德是别人难于做到的。
D.申屠蟠具有美好品行,信守友人托付。他的太学同学王子居在临死之际将后事托付给他,
他亲自推着装载王子居灵柩的车,送丧回到王子居的家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配善其言,乃为漱得减死论。乡人称美之。
(2)黄子琰为吾故邪,未必合罪。如不用吾言,虽往何益!
14.文中蔡邕称赞申屠蟠“至行美义,人所鲜能”,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遣怀
白居易
羲和①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
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
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表来亦是常。
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注】①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离骚》所载,羲和是为太阳驾
车的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趁”有抓紧、追赶的意思,FI月轮转,时间飞逝,不允许人间的岁月多出一分一
秒。
B.颔联承接首联,四季像闪电转瞬即逝,怎能让人不两鬓成霜,上下句内容相关,灵动紧
凑。
C.颈联“荣销”对“枯去”,描绘自然更迭的规律;“壮尽”对“衰来”,道出人事变化
的常态。
I).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争教”“无非”等语言浅近通俗,体现了白居易以文为诗的语
言风格。
16.尾联有什么含义?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虽然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含意却极宏大,
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2)《将进酒》中,诗人以否定权贵来表达自己郁愤情绪的诗句是“,
(3)洞庭湖烟波浩渺,壮阔无边,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词名句
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题。
经过一十年的发展,汉J艮在中国社会所处的生态早巳①,螫上了官方主流媒体的
“大雅之堂”,官方机构也会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组织相关的活动,在身边随处可见汉服出行
的小哥哥小姐姐和小朋友。但如此“花团锦簇”的盛景并没有消解年轻人守护中国传统服饰的焦
虑,而这一次的困境来自外部,这就涉及迪奥马面裙事件中出现的一个高频词汇——文化挪用。
(1)所谓“文化挪用”就是把他国的文化元素拿来,经过改造、包装、整合,再利用自己
的渠道打上自己的标签对外推销出去。(2)这其中让我们无比被动的“短板”也是绝对不能用
“清者自清”或者“不与你们一般见识”这样的理由轻轻带过的——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传播
力实在是太弱了,弱到不仅和本民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不相称,也和我们②、充满生
机的流行文化的生命力不相称,更是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不相称,这种全方位的不相称才
是我们焦虑的根源。
其实,这两年少数古装影视剧开始端正态度,正儿八经地请来服饰史顾问打造符合历史真实
风貌的美术。观众惊讶地发现,无需盲目“改良”,盲目追求“设计感”,只要是还原历史真实
的服饰、配色和美术风格就能做到无与伦比的“高级感”,就能打造大众普遍接受的“美”,就
能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蕴藏在中国历史中的这些真实的文化遗产,就是
“中国风”审美的精神源头,也是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对外进行文化传播,对内树立文化自信的
底气所在。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①句中的“所谓……就是……”结构和②句中的破折号,二者发挥的语法作用看似相同,
都有解释说明的功能,咀仔细思考又有所不同,请进行辨析。(5分)
20.在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团队拓展与团建活动综合服务合同协议3篇
- 会务策划服务合同
- 股份制公司合同协议书写规范范例
- 用心筹备合同采购培训
- 财务成本咨询合同
- 房产投资贷款合同
- 苗木交易合同格式模板
- 运营商技术服务合作完善合同
- 2024年物联网安全监控服务合同
- 个人房屋贷款还款协议模板
- DB45T 2760-2023 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技术规范
- 2025版中考物理复习课件 09 专题五 类型3 电学综合应用题(不含效率)(10年6考)
- 2024年度承包合同:石灰石生产线承包2篇
- 2024年度商标授权及区域独家代理合同范本3篇
- 软科职教:2024年度中国高职院校升本分析报告
- 2024年度社区养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协议书3篇
- 期末复习试题(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 2024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多无人机路径规划
- 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课件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