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之小说的叙述视角_第1页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之小说的叙述视角_第2页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之小说的叙述视角_第3页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之小说的叙述视角_第4页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之小说的叙述视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之小说的叙述视角

小说的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

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可

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讲到视角,我们会想到热拉尔•热奈特的说法:”叙事投影(即

视角)在所有关系到叙事技巧的问题中,是十九世纪以来人们

经常研究的问题。”也会想起雷班的说法:“我认为,在整个复

杂的小说写作技巧中,视角起着决定作用。所谓视角,即叙

述者与他讲的故事间的关系。视角原出于绘画透视学中一术

语。画家写生要善于选择”最佳视角二所谓“最佳视角”就是指

画家观察生活、描写人物、揭示人物的精神特征,掌握人物

与景物的准确对比度和调整光线明暗关系的一个最恰当的角

度。视角选择不当,便会影响画稿的艺术质量。作家创作小

说一样要选择最佳叙述视角,否则也会影响小说的创作质量。

小说的叙述视角与人称有密切关系,本文试从这个问题入手,

对小说的叙述视角作简略的探讨。

一、小说的叙述视角与人称关系1、叙述视角。小说是叙事

文学的一种,作家进行创作,选择最佳角度进行叙述是至关

重要的。叙述视角的选择和确定,不单是个技巧问题、艺术

形式问题,它与作品的内容和作家为表现这一内容所采取的

1

整体构思都密切相关。小说的叙述视角就是根据作家主观意

图所确定的叙述主体及所选择的反映生活的观察点和立足点。

2.视角与人称的关系。谈到视角,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称,

视角的确定和人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于当前的小说理

论中常把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混为一谈。实际上视角与人称

相关而不相等。比如说叙述口吻一般为第三人称,但第三人

称却不是一种固定的视角。即使在同一部小说中,第三人称

仍然可能由许多叙述视角来承担。有的作品为了具有可信性

和亲切感,使用了第一人称,如日记体、书信体等。在这种

作品里,叙述视角便是固定的第一人称。但在当代的许多小

说中,第一人称却不是一个固定的视角,如在韩少功的《归

去来》、苏童的《故事:外乡人父子》中,“我”的角度就至少

有两个。3、叙述视角的分类和人称。叙述视角的分类有许多

种,这里采用从视域的限制分类,叙述视角大致可以分为三

种,即全知叙述、限制叙述、纯客观叙述。在全知叙述中,

叙述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有权利知道并说出书中任何一

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所以这种视角又被称为“全知全

能叙述”。这里的第一人称“我”是隐含的作者,不在作品的情

节中出现,作品中通常出现的是作者描绘的对象,是第三人

称。限制叙述这种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知道

的一样多,人物不知道的事,叙述者无权叙述。叙述者可以

是几个人轮流充当,限制叙述作者可以用第一人称的姿态出

2

现,也可以不直接出现,而比较客观地以第三人称去观察和

叙述。纯客观叙述中,叙述者只描写人物所看到和听到的,

不作主观评价,也不分析人物的心理,这里的作者也不在作

品中出现,更加“隐含”,作品中常出现的人称是第三人称,

仍是作者描写和叙述的对象。在以上三种视角中,都没有涉

及第二人称。现在国内外都有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小说,如阿

拉贡的小说中有这样一段:”他在路中碰见罗曼,问他昨天为

什么不告而别。罗曼耸耸肩,,脚步不停地走过去了。这家伙

在生我的气呢,喂,你这小子可真——他立刻又止住了话,

觉得没有必要解释,便望着罗曼的背影,轻轻地吹了声口哨,

径直去车间上工去了。”这是第三人称他与罗曼对话中出现的

第二人称,指的是罗曼。第二人称出现在小说中充当叙述人

是很别拗的,所以这种视角极少被作家采用。

二、二、视角的选择与作家的艺术构思视角的选择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了作品的成败。上述三种叙述视角各有利弊,作者在

选择视角时,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整体艺术构思慎重行事,

以扬长避短,使视角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下面是对这种

视角的特色所作的分析:,全知视角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

景和社会画面,自由剖析众多人物心理,其弊端是这种无所

不知的叙述的可信性值得怀疑。如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

去》一书中,对拉姆齐太太的年岁和外表是这样描写的:”她

叹了口气,年过半百了,也许她会把事情料理得更好一一她

3

的艺术才华的。鲁迅在《孔乙己》中选择了小伙计作为限制

视角就颇具匠心。这个小伙计年龄小、阅历浅、不谙世事,

带几分稚气。他所看出的孔乙己的真实度比其它人都准确得

多。这个封建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没落人,尽管他是那么迂

腐无能,不能自食其力,但他的本性却是善良的。在他的可

鄙可笑的言行中,不时流露出一些人性的感情,自有其可怜

和可爱的一面。别人鄙薄孔乙己,而小伙计对他的悲惨结局

则至少是同情的。这才是鲁迅描绘孔乙己的真实意图。如果

选择掌柜、酒客或者其它任何人来作为叙述视角的话,效果

便截然不同。可见,作家的艺术构思和人物视角的选择,两

者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如果作者发现一个视角无法完善地表

现观察对象时,可以选择两个、三个视角,从不同角度叙述

事件进程。在《红与黑》中,司汤达不时变换叙述视角来丰

富于连的形象:在德・瑞纳夫人眼中,于连是单纯可怜的;而

在德・拉眼中他则是成熟潇洒的。于连在众多视角的观察中,

复杂丰富的形象便体现出来了。鲁迅的《离婚》上半截着重

表现乡人的同情和爱姑父亲的隐忧,自然以庄木三为视角较

合适,下半截直接描写冲突的双方,则转为以爱姑为视角。

两种视角获得两个截然不同的场面和印象,并体现两种表面

不同,但实质很相近的心态,使离婚这一事件得到立体的表

现。台静农的《拜堂》干脆分为三个自然段,第一段以汪二

为视角,第二段以汪大嫂为视角,第三段以汪二的爹为视角,

5

从三个不同的视角表现大嫂改嫁二姑这一事件在三个家人心

上投下的阴影。随着作家们创作技巧的日趋娴熟,这种视角的

优势也明显起来。这种优势是具有可信性和较强的说服力,

缺点也当然不可避免地存在,即视角受到严格限制,不可越

雷池一步。否则这种可信性使消失了。所以许多作者在选择

这种视角时,常借助于叙述人物与他人通信、读报、参加各

种社交活动来扩大叙述视野,从而增加小说的容量。限制叙

述中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分。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又称为

自由视角。这种叙述视角不仅具有可信性而且也易在全篇小

说中统一。采用这种叙述视角,应从“我”出发,一以贯之,

不得任意变换。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和没看到的东西都

无法写。即使在场,除“我”以外的人物的内心活动,也不能

直接写,他们的内心世界只能通过各自的表情、神态和语言,

取得外在形式,并由“我"之所感加以间接烘托出来。这也是

其局限性,所以那种规模宏大、人物众多、线索纷繁的小说,

一般不宜采用第一人称。这种视角的益处是直抒胸怀,侃侃

而谈,行文活泼自由,这些方面比其它视角的叙述方便得多。

结构上,因为叙述主体始终是“我”,线索比较单纯集中,由“

我”来穿针引线,情节的推进,场面的转换也较自由。这种视

角便于把叙述、描绘与抒情、议论揉合起来,也便于剖析叙

述者“我”的内心世界,所以在日记体、自传体和忏悔型小说

中常见。如舍伍德•安德林的《我真傻》的开头一段:“这件事

6

曾给我以巨大的震动,其强烈程度是我从未经过的。而且,

这全是因为我当时太傻了。就是现在有些时候,每当我想起

这件事时,都恨得要哭、要诅咒自己,或是狠踢自己一顿。

也许即便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因为讲出了它而使我

看来是可鄙的,那我还是会从中得到一种满足。”丁玲的代表

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我想也许我是发狂了!

假使是真发狂,我倒愿意。我想,能够得到那地步,我总可

以不会再感这人生的麻烦了吧……”卢梭的《忏悔录》也属此

类。第三人称叙述,相对于第一人称来说较客观些。局限在

于,叙述者不自觉的”越位一一在严格的第三人称限制叙述中,

夹入一两段全知叙述。最常见的破绽是作者既选择甲作为视

角人物,又突然跳出来分析乙的内心活动,破坏了视角的统

-,如叶圣陶的《病夫》、张资平的《植树节》。这种情况

在我国五•四时期白话小说刚兴起时常见。在八十年代后,这

种视角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但是与传统的用法又有不同。这

个“他”已不再是语法教材中那冷漠中性的第三人称,而是带

有了作者主观情感和评价的。如苏童的《仪式的完成》《离

婚指南》中“他”的视角、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中”

小妹”的视角里,都不难看出作者的审美意向和感情色彩。3、

纯客观叙述中,作者不但不作主观评价,而且不分析任何人

物心理,只是冷静地记录人物的言论,描写人物的外部动作,

其它的则让读者自己理解品味。这种纯客观叙述方式,比限

7

制叙述更易产生真实可信感,正如刘半农所说的”写来不著形

迹,其妙处全在字句之外。”在两次大战期间有达奇尔•哈梅特

的小说和海明威的小说运用这种叙述伎口《杀人者》和《失去

的天堂》)。十九世纪的许多严肃小说家也使用这种手法,如

巴尔扎克的《驴皮记》《当代史内幕》等。在《邦斯舅舅》

中,主人公长时间地被当作一个身份可疑的陌生人来描写和

跟踪,叙述者如同一个局外人一样客观而冷静地述说。福楼

拜的《包法利夫人》中出租马车那一段也用了这种方法。但

是这种叙述角度的难度也大,作者更易在此法中捉襟见肘地

插入自己的主观思想。不过处理得好的作家,即使带些主观

色彩,读者也不易察觉。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

第一次见到亚力时,作者是这样描述的:”他差不多是黑胸膛

儿,两片厚嘴唇,虽然红而光滑,样子却不好,其实他不过

二十三、四岁,但嘴上却早留了两撇黑胡子,胡子修剪得很

整齐,尖儿朝上撅着。虽然他全身的轮廓带着一些粗犷的神

气,但是他脸上和那双滴溜溜转的眼睛里,却含着一种特殊

的力量。”这里的描写虽然是苔丝站在那里的观察,却显然加

入了作者本人的主观感受。在中国五四作家中真正掌握纯客

观叙述技巧的,大概只有鲁迅和凌叔华。鲁迅的《示众》《彷

徨》便是纯客观叙述的代表,所谓“冷静”“白描””穿插”都可以

从中找到解释。《肥皂》的“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更是

纯客观叙述的绝好典范。80年代以后,也有一些作家在这种

8

叙述中作过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如苏童的《妻妾成群》是从

颂莲的视角来客观地打量陈府上下的一切,而作者却隐退了。

这里所说的纯客观叙述是相对而言,因为文学作为一种主观

创造,不可避免地都会打上作者的思想烙印。三、视角的转

换、交叉和作品的艺术容量最早发现作品中多视角也称”复调

”的是巴赫金,他在研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时说:”这些

声调互不相让、互相争吵,作者的声音只能成为其中的一种

声音,并和作品中的人物的声音发生争吵,作品中的人物也

互相争吵。”正如《罪与罚》这部作品中,所有的人物都有一

套自圆其说的观点,准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也没有一个明晰

的结局,作者也无法作结论。当然,作为不同的叙述视角,

全知视角、限制视角和纯客观叙述视角,三者之间绝非孤立

无援、互相排斥。恰恰相反,它们经常是互相渗透、复合交

叠在一起,密不可分的。特别是随着小说艺术的不断发展,

由作家安排的有头有尾、单纯单线发展的封闭式故事情节逐

渐减少了,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要内容,强化人物的主

观内向性,在艺术形式上追求开放性、多元化,对传统艺术

手法的大胆突破已在不断尝试中,并已成为势不可当的潮流。

在叙述视角上表现为由单纯的叙述视角向丰富多彩、灵活多

变的视角转化,由以全知视角为主、作者统领全局向视角交

叉、多声部的“复调“小说转化。这是小说艺术走向成熟期的

标志。视角的选择转换,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也

9

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容量。古典作品中其实已经作过这样的

尝试。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就是用这种方法开掘了作品

的思想内涵。皇帝穿着举世无双的华贵新装,大摇大摆地走

在游行队伍里,大街上围观的人一个个赞不绝口。这时候,

突然冒出一个小孩,指着皇帝说:”他光看身子,没有穿衣服!

”转换一个叙述视角,让天真无邪的孩子出来说一句真话,这

画龙点睛之笔起到了妙用,一下子把皇帝的宠臣、显贵以及

围观的群众那种虚伪、做作、爱说假话的嘴脸暴露无遗了。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进贾府,这一回出场的人物众多,

要写好这个大场面,确实困难,弄得不好容易顾此失彼。曹

雪芹在此运用了转换叙述视角的方法,用人物之间的相互观

察来刻划人物的外貌特征。贾母及贾府中的重要人物是通过

林黛玉的眼睛和心理感受来写的,而黛玉的外貌和风度则通

过王熙凤、贾宝玉和众人的眼睛来观察的,这样每个人物的

肖像就都具备着一定的客观特征,又融铸着叙述主体的感情

烙印,成为主客观统一的有机整体,写得非常成功。中国八

十年代后小说的复调就更加复杂,它已不单是某一种视角的

选择贯穿始终,而是多方位多视角的叙述。靳凡的《公开的

情书》和汪浙成、温小锌的《土壤》都采用了三元视角,谟

容的《人到中年》、高行键的《有只鸽子叫红唇儿》、韦君

宜的《洗礼》、张承志的《北方的河》这一批作品中,都设

置了两个以上的视角。这些作品的多元视角复合交错,始终

10

处于流动变化的状态。而在《冈底斯的诱惑》中,还出现了

作者与叙述者分裂的情况,作者马原直接进入小说成为叙述

对象,有时他是叙述者马原,有时是被写进小说成为叙述对

象的马原,有时借助于两个虚构出来的人物一一姚亮和陆高,

作为他的替身,使三者分别表现自己、袒露自己,我们不能

不被这种独具风采的技巧折服。苏童在《罂粟之家》中改用

了罗伯特・布朗宁的叙事诗《指环和书》的方法,将读者”你“

引入小说,成为其中独立的视角,与其它视角共同叙述同一

事件。叙述视角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确是现当代小说的主

旋律,这些作品普遍运用这种多视角的”复调“来增加作品的

艺术容量,来反映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和无法评判好坏优劣

的各种现象和思想。这种对视角艺术多方位、多侧面立体化

的探索,也许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是

当今小说发展的主流。

关于叙述,很有讲究

我们看一些传统的老戏,不管是《西厢记》还是其他,对

白都是交待情节的,唱段大量讲的是抒情,也是抒情也是心

理活动。中国的戏曲里边是这种表现办法。

11

中国的小说叙述按常规来讲,叙述就是情节,描写就是刻

画。叙述要求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

要起承转合,别人熟悉的东西要少说,别人不清楚的东西你

多讲,这是我自己当时对叙述的一种理解。有些作品完全就

是叙述,急于交代,从头到尾都在交代。比如走路时,他老

在走、老不站住,流水账一样就一路直接下去了,这样肯定

不行。像走路一样,你走一走要站一下、看一下风景,你就

是不看风景你也需要大小便一下。比如说长江黄河每个拐弯

处都有个湖泊、有个沼泽,涨水时就匀到那儿,平常就调剂,

作品它也需要这个东西。

有些人不了解叙述和描写的区别,尤其是写小说。我所说

的这个节奏是纯粹的快慢节奏,他在交代事情的过程中用描

写的办法,有肉无骨、拖泥带水、扭扭捏捏,走不过来,本

来三步两步就跳过来了他总害怕交代不清,他给你别扭地交

代,该交代的没交代清,该留下印象的没留下印象,把他写

得能累死而且篇幅特别长。我当编辑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

作品。

中国人大都习惯用说书人的叙述方法,就是所谓的第三人

称。但现代小说(具有西方色彩的有现代性的那种小说),

或现在要求你写小说时,往往都需要你必须在叙述上突破。

12

叙述有无限的可能性,叙述原本是一种形式,而形式的改变

就改变了内容。

现在举个例子,像我刚才说的对叙述的理解它是情节、是

一个交代,是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的过程和交代,在当时

理解上它应该是线性的。但现在小说改变了,叙述可以是写

意的、是色块的。把情景和人物以及环境往极端来写,连语

言也极端,语言一极端它往往就变形了、就荒诞了。这样一

来叙述就成小说的一切了,至少可以说在小说里占极重要的

部分,似乎没有更多的描写了。现在的小说几乎都没有更多

的描写了,它把描写变成了在叙述中完成。原来的叙述肯定

是交代故事的、交代情节和场景的变换的,而现在把叙述作

为小说最重要的一个东西了,它把描写放到叙述中完成了,

这样一来情节变成了写意的东西(本来情节是交代的东西,

现在变成写意的东西),把描写变成工笔性的东西。过去的

情节是线性的,现在成了写意的、渲染的。

你现在看尤其这个先锋小说都是这样的,过去在描写一个

场景的时候,经常是写意的或者是诗意的那种东西,现在完

全变成是工笔的。工笔就是很实际的把它刻画出来。写意更

适合于油画中的色彩涂抹,工笔更适合于国画中的线条勾勒。

从绘画里面可以吸收它的方法,一个将其混沌,一个将其清

晰。本来的情节现在讲成混沌了,不像原来一个清晰的、一

13

个线性的、一个链条式的结构,现在变成混沌了。原来对于

场景的描写完全是诗意的,刻画性的东西现在完全变成勾勒

性的、清晰的东西。写意是火的效果,整个叙述过程中有一

种火的效果,它热烈、热闹、热情;工笔是水的效果,它惊

奇、逼真、生动,而写意考验的是你的想象力。

现代小说、先锋小说或现在的一般小说,大部分都是这样

的,它的情节没有三五十年代或苏联的小说教给咱们的那种

描写,那种交代完一段以后又定位自己的描写,它用各种角

度一口气给你说清楚。有一种是呈现型的,有一种是表现型

的,有的是把东西摆出来给你看,有的是纯粹给你说、给你

讲这是咋回事情。再举个例子,像有些破案一样,有些是给

你交代这案情是怎么发生的,有些是我给你打到屏幕上你看,

当年是这样的。但现在更多采用的是我来给你讲,那些图像

的东西完全是讲的过程中同时交代的,中间加了很多描写的

东西,那些场景充分考验你的想象力。那些有名的作家想象

力都是天马行空,想象力都特别好,他们叙述得都特别精彩。

在具体刻画人物的时候,具体在描写、勾勒细节的时候,

完全是写实的功夫。这样一来一切都变了,传统小说的篇幅

就大大地被压缩了。举个例子,原来的木棍是做篱笆用的,

现在把它拔起来后就可以做一个扫把、一个武器,功能、作

用就变了。我的意思就是说,现在小说的突破大量都在叙述

14

上突破,一定要在叙述上有讲究,宁愿失败都要探索。如果

老固守原来那种东西也行,但是你一定要写到极端。比如大

家经常比喻天上的月亮,有的人比喻成银盘,有的人说是一

盏灯、燕子眼或是冰窟窿、香蕉、镜子,举的例子都挺好的,

实在举不出来,那月亮就是个月亮,我觉得反倒还好。如果

变化得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