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4.5

注意事项:

L答卷前,考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

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

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除了讲求实用以外,我们还要有一种为学问而学问的兴趣,为真

理而真理的态度。逻辑就它的本身说,是一种纯粹科学。逻辑之学,

自亚里士多德初创以来,经过中世纪,到兀十余年前,一直是在冬眠

状态之下。而自十九世纪中叶波勒等人重新研究以来,突飞猛进,与

纯数学合流。由于晚近逻辑发展之突飞猛进,引起数学对于其本身的

种种根本问题之检讨与改进。写文运思而依照逻辑方式,是一件颇不

易办到的事,好比在这个世界上,全然健康的人也不多见。很少人能

说他的运思为文全然无逻辑上的毛病,即使是逻辑专家,也不能完全

办到这一点。逻辑训练,除了积极方面可能助长我们的推论能力以外,

在消极方面可以多少防止错误的推论,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帮助我们

免除种种常见的谬误。

(摘编自殷海光《逻辑新引》)

材料二:

稻草人谬误是指在论辩过程中通过歪期对方来反驳对方,或者通

过把某种极端荒谬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来丑化对方的诡辩手法。就像树

起一个稻草人做靶子,并自欺欺人地以为:打倒了这个稻草人,也就

打倒了对方。

歪曲对方观点的重要手法有夸张、概括、限制、引申、简化、省

略、虚构,等等。例如,无政府主义者故意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

论点“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歪曲为“吃饭决定思想体

系”,并对这个荒谬的论点大加攻击。有人驳斥了这一偷换论题的诡

辩手法:【甲】“究竟何时、何地、在哪个行星上,有哪个马克思说过‘

吃饭决定思想体系'呢?【乙】为什么你们没有从马克思著作中引出

一句话或一个字来证实你们的这种论调呢?诚然,马克思说过,人们

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思想,【丙】可是谁向你们

说过吃饭和经济地位是同一种东西呢?难道你们不知道,像吃饭这样

的生理现象是与人们的经济地位这种社会现象根本不同的吗?【丁】

如果说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同于吃饭,那么有钱人就不买书不看报只是

当个饭桶喽?"

稻草人谬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避强就弱、避重就轻、避实就虚,

即论敌本来为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很多论据,在反驳时,却避开对方所

提出的那些强有力的、重要的、实实在在的论据,而专挑那些比较弱

的、不太重要的、虚的论据展开反击。这也等于歪曲了对方,故意把

对方弱化为稻草人C

不过,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人们的心理上,稻草人谬误都是不管

用的。因为批判的态度应该是科学的态度:在批判对方时,在与对方

论战时,每个人都有义务忠实地转达对方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

论战,这是逻辑的要求,也是道德的要求!

(摘编自陈波《逻辑学十五讲》)

材料三: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转述的情况,例如,

评论家说:“我不喜欢这本书。也许在行至孤岛的情况下,没有了别

的书,我才会喜欢它出版商转述为:”评论家说即使在行至孤岛的

情况,他仍然喜欢它。"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评论家的原意是“不喜欢这本书”,而

出版商则将其扭曲为“喜欢这本书“,但出版商并没有对评论家的观

点进行攻击,可见,扭曲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使得评论家的观点更容

易被攻击,而是出于另一种私利一一书本销量更好。那么,它属于什

么谬误呢?

在《扭曲语境:对承诺的操纵》一文中,作者沃尔顿和马卡纽认

为这是一种欺骗性的引用谬误。“为了理解在对话中,错误的引用作

为一种欺骗策略的谬误,有必要研究引语作为一种常见的工具在论证

中使用J他们首先对“引用”进行了讨论,认为引用作为论辩的一种

策略有支持和对抗两种形式。其中,支持策略是指利用引用来支持自

己,增加自己立场的可信度,而对抗策略则是利用引用来攻击对手,

降低对方立场的可信度。沃尔顿和马卡纽基于对多种引用实例的分析,

总结了三种引用谬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变原文和改变语

境。其中,改变原文包括错误引用和选择性引用,错误引用谬误即对

原文的改写,选择性引用则是对原文的省略;改变语境是指扭曲语境

谬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改变原文类谬误,会通过对原文的改写或

省略而造成语境的改变,即改变原文的引用谬误与改变语境的引用谬

误存在交叉情况。在同一谬误中,可能既存在改写又存在省略,如上

例中,既省略了“没有了别的书”,也对原句进行了调整,改变了原

句的意思,属于引用的支持策略。但是,”引用“本身并不是说要对原

文不做一丝改动,有些对原文的省略、改写并不会改变原文的意思,

而引用谬误之所以是谬误,关键就在于其在引用中改变了原文的意思。

如上文提及,引用谬误不同于稻算人谬误:一是,稻草人谬误是

对对方观点的扭曲,而引用谬误可以是对任何人的任何话语的扭曲;

二是,稻草人谬误是利用扭曲攻击对方,而引用谬误还可以利用扭曲

支持自己的论证。但两者之间又存在联系,引用谬误可以作为稻草人

谬误的手段,帮助完成“扭曲”任务。结合引用谬误的不同类型,我

们发现省略原文、改写原文和改变语境构成了稻草人谬误中的三种主

要扭曲手段并由此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稻草人谬误。

(摘编自金立、孙明《稻草人谬误的性质与类型探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提到数学是为了介绍逻辑学在发展中取得的进展,举

写文运思的例子则是为了说明逻辑错误很难避免并以此引出逻辑训

练的意义。

B.材料二第三段“这也等于"中的“也”字很严谨,说明“遴强

就弱”等与歪曲对方观点虽然属于稻草人谬误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本

质上是相同的。

C.材料三为了达到讲清引用谬误类型的最终目的,先以具体案

例引人,然后介绍了引用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又对不同概念进行了层

层的比较。

D.材料一总体上谈逻辑的重要性,材料二和材料三则深入具体

论述了对稻草人谬误的认识,这些认识从一定意义上可印证材料一的

有关观点。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以“冬眠状态”比喻逻辑学在其发展中经历的长时间

停滞,这说明了在波勒等人重新研究以前,没有人关注或研究过相关

的学问。

B.批判的态度应该是一种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态度,论战双方

要客观呈现彼此观点,摒弃个人主观情感,将逻辑的要求置放在道德

的要求之上。

C.改变原文可能会出现引用谬误,这种谬误还会存在与改变语

境的引用谬误相交叉的情况;但并不是改写了原文,就一定会出现引

用谬误。

D.既然引用谬误可以作为稻草人谬误的手段,帮助完成扭曲任

务,那么,理论上可以依据引用谬误的类型,划分出稻草人谬误的所

有具体类型。

4.材料二画线部分是对无政府主义者驳斥,其中使用了归谬法

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D.丁

5.《孟子•滕文公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

无父也。”孟子对杨朱、墨翟两人观点的批评,均存在逻辑谬误,请

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答案】1.B2.C3.C4.D

5.①杨朱“为我”强调维护个人利益,孟子却把它扭曲为目无

君主。②墨翟“兼爱”主张普遍平等地爱人,孟子却把它说成是目无

父亲。③孟子歪曲了杨朱和墨翟的观点,即通过歪曲对方来反驳对方,

是稻草人谬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梳理文章内容的能力。

B.“避开对方论据“表述不严谨。原文是说“避开对方所提出的

那些强有力的、重要的、实实在在的论据,而专挑那些比较弱的、不

太重要的、虚的论据展开反击”。

故选Bo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为了达到讲清引用谬误类型的最终目的“错,材料三的最终

行文目的是为了讲清楚“稻草人谬误的三种主要扭曲手段”。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没有人关注”太绝对了,只是说明基本没人研究或研究没有

突破;

B.”置放在道德的要求之上”于文无据,原文是说“这是逻辑的

要求,也是道德的要求!”;

D.“可以作为稻草人谬误的手段“,说明其不是全部手段,因此,

也不可能据此划分出稻草人谬误的所有具体类型。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丁句,从“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同于吃饭”出发,推出了“有钱

人就不买书不看报而只是当个饭桶”这一明显的错误,使用了归谬法。

其它句子都是正确的逻辑推理。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材料二指出“稻草人谬误是指在论辩过程中通过歪曲对方来反驳

对方,或者通过把某种极端荒谬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来丑化对方的诡辩

手法二

①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意思是,杨朱提倡只为自己,

这是目无君主。杨朱“为我”强调维护个人利益,孟子却把它扭由为

目无君主。

②孟子说“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意思是,墨翟主张兼爱,这

是目无父亲。墨翟"兼爱”主张普遍平等地爱人,孟子却把它说戌是

目无父亲。

③孟子歪曲了场朱和墨翟的观点,即通过歪曲对方来反驳对方,

是稻草人谬误。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莫姜认夫【注】

叶广苓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母亲和父亲去听戏了,戏名是《鸿鸾禧》,

没带我去。《鸿鸾禧》就是《豆汁记》,是荀慧生演的。慧生是京剧四

大名旦之一,不能去看损失实在是大,心里就很不痛快。坐在廊下,

托着腮,看着移动的日影,百无聊赖地发呆。莫姜给我端来一碗酸梅

汤,对我说,女孩儿家家的,不能托腮。我问怎的不能托腮,莫姜说

就是不能托。莫姜这样地“教训I”我,都是在母亲不在的时候,当着

我的母亲,她绝不会说我的任何不是,背过母亲,她会些许露出一点

儿对我的亲近,但也是极有分寸。莫姜的酸梅汤在冰桶里冰过了,泛

着桂花的香味,喝一口,全身通泰,美!

乌梅是我从西口“达仁堂”药铺买来的,桂花酱是院里桂花腌制

的,两样东西混到一起竟然达到了如此美妙的效果。炎炎的盛夏,冰

凉的酸梅汤,沉沉的四合院,干净利落的老太太莫姜,成了我永难失

却的记忆。我给莫姜讲述父母去看的《豆汁记》,莫姜说她看过,是

筱翠花演的金玉奴,筱翠花扮相很美,踩着跷,婀娜多姿的。我问莫

姜在哪儿看的筱翠花,莫姜闭了嘴,再不回应。

莫姜进厨房了,我在院里扭扭捏捏地学唱金玉奴,“人生在天地

间原有俊丑,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我觉着自己唱得不错,身段

也好,将来如果不做厨子就去当戏子,这两个职业都是我的至爱。

二门里晃晃悠悠进来个老头儿,衣衫褴褛,落魄不堪,老头儿后

头跟着个半大小子,跤拉着张开嘴的鞋,穿着大裤衩子,两人一样的

脏臭,一样的龌龊。我问他们找谁,老头儿说找姓谭的。我说这儿没

姓谭的,他说他打圻半个多月了,就是这儿。小子接茬儿说,没错,

就是这儿!

莫姜听到院里的说话声,破例从厨房走出来,站在东廊下,定定

地看着来人,老头儿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莫姜,站了半天,谁也没说话。

突然,莫姜哇的一声哭了,蹲在地上用手捂着脸。老头儿有些慌乱,

一双污脏的手使劲儿地抓捏裤子,木讷地说,我对不住你……莫姜。

莫姜说,你还活着?还活着……

我问老头儿是谁,老头儿说他是刘成贵。我说,你不是死了吗?

刘成贵说,我活着跟死也差不多了。

我说,你把莫姜卖了,英姜现在跟你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还来找

她干什么?

刘成贵说,我错了……

莫姜脸色白得像纸。我问莫姜,这老头儿果真是刘成贵,莫姜点

点头。“死去”的人又复活了,这事变得有点儿复杂,我一时不知怎

么办才好。刘成贵气力有些不支,挪了几步坐在台阶上,看见我那碗

没喝完的酸梅汤,问我他能不能喝,我没言语。他许是渴得很了,还

是端起来喝了,喝完说,乌梅是药铺买的,一股党参黄黄味儿,桂花

不能用蜜渍,得用绵白糖。

不愧是大厨。

半天,莫姜缓过劲儿来了,问刘成贵有什么打算。刘成贵说他现

在这副模样还能有什么打算,兜里没钱,身上有病,除了莫姜,他再

没别的亲人了。莫姜说,回来也好,咱们好好过日子,有我一口就有

你一口。

我说,莫姜,你可想好了,他是只狼!

莫姜含着眼泪对我说,您说我能怎么着呢,摊上这么一个男人。

刘成贵说,我们是敬懿太妃指的婚,名正言顺的。

我说,呸,去你的太妃吧,坑人不浅!

我们说话的时侯,那个半大小子就在庇里转,看着敞亮的北屋说,

爸,咱们今天就住这儿吧?

莫姜说这里是住不得的,这儿是叶四爷府上,四爷和太太马上就

回来了,有话到外面去说。小子不听,索性在父亲的躺椅上躺了下来,

摇来摇去,把椅子弄得嘎吱嘎吱响。小子对莫姜说,你住哪儿我爸就

住哪儿,我爸住哪儿,我就住哪儿。

我问这个无耻的小子是谁,小子说他是刘成贵的儿子,按规矩,

他应该管莫姜叫娘c莫姜格些手足无措,刘成贵解释说小子叫刘来福,

他娘姓卫,死了。

我不知这出戏该怎么往下演。

太阳西沉,是散下午戏的时候了,父母亲马上就要回来了。莫姜

脸憋得通红,转了几个圈说做下人的,不能给主家儿添乱,只要出去,

怎么着都好说。小子大大咧咧地说,我们要吃的住的,穿的戴的,使

的用的……又补充说,住的不能窄憋,穿的不能寒碳,吃的不能凑合。

我看出来了,这小子年纪不大,是个混混儿,无赖。我说,你真

不要脸!

小子现在成了主角,眉毛一挑说,这是我们家自己的事。

刘成贵说,现在能有碗荷叶粥喝最好,就八珍鸭舌,解饥又下火。

一切好像倒过来了,好像是莫姜亏了他们,欠了他们,让他们受

苦受难了,在他们面前,莫姜得赎罪。

好不容易,莫姜带着刘成贵走了。父母的晚代是我给做的。父母

到家时,坂菜已经摆到桌上了。

父亲在假桌上大赞荀慧生的《豆汁记》改得好。原来的《豆汁记》

是以大团圆结尾,即金玉奴被林大人从江中救起,以义女名分许配莫

稽,洞房中一通棒打后,夫妻和好。经荀慧生一改,变成了洞房内一

通棒打,将莫稽以忘恩负义、害人性命的罪名撤职查办,以金玉奴“多

谢义父为我报仇雪恨,回家去勤操劳做针业,我侍奉爹尊”结束。既

善恶有报,又出了气。

【注】《莫姜认夫》选自小说《豆汁记》,题目为编者所加。小说

《豆汁记》以旧时老北京为背景,讲述了女仆莫姜的故事。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莫姜做的酸梅汤让"我''喝"美"了,可见她厨艺很好,不过

刘成贵厨艺应在莫姜之上。

B.莫姜对自己看《豆汁记》的地点,闭嘴“再不回应”,暗示她

与“我”之间有一定隔阂。

C.刘来福言语轻浮,一副无赖做派;面对“我”指责时“眉毛

一挑”,又满是俏皮和机敏。

D.父亲对荀慧生演的《豆汁记》大加赞赏,这主要是因为“荀

慧生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线句的主语部分,结构整齐又有字数变化,加之逗号

的巧妙使用,使语言的节奏更为舒缓,蕴含了“我”的怀念之情。

B.莫姜“破例从厨房走出来”,“破例”一词既暗示了主人不在时

她可以灵活处事,又表现出她对“我“独自与陌生人交流的担忧。

C.以“我"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和见证者,既烘托了主要人物形象,

也串联了情节,这样写使读者产生了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D.同是旧社会里的女性形象,莫姜与《祝福》中的祥林嫂、《雷

雨》中的四凤,在身份上有相近之处,性格上则有较明显差异。

8.见面过程中,莫姜与刘成贵的心理有着不同的反应,请简要

概括并分析原因。

9.文中多次出现京剧《豆汁记》,这是富有意蕴的构思,请结合

小说谈谈你的理解C

【答案】6.A7.B

8.答案示例1:①因为莫姜是受害者,因此五味杂陈,惊愕、

迷茫、坦然、不甘等相继涌上心头。②因为刘成贵抛弃莫姜但又有无

赖性格,因此内心慌乱、惭愧之余又心安理得地耍赖。答案示例2:

①莫姜惊愕、迷茫、坦然、不甘等相继涌上心头;而刘成贵慌乱、惭

愧之余又心安理得地要赖。②这样写是故事情节的合理发展,也符合

人物性格,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的悲惨命运。

9.①借“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的唱词表达了对富贵贫贱的

态度,点化了小说主旨;②京剧《豆汁记》的情节与小说情节形戌呼

应,使莫姜的人生遭遇具有了普遍意义;③巧妙植入京剧《豆汁计》,

将剧中之戏对比小说中的人生之戏,表达了对莫姜命运的同情;④京

剧《豆汁记》中的人物与小说中人物际遇相同,结局不同,启发读者

思考人生、社会;⑤《豆汁记》作为京剧,属于典型的北京地域文化,

丰富了小说的“京味”元素。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思想为容的能力。

B.暗示“有一定隔阂”错,应该是莫姜不愿袒露个人身世;

C.“满是俏皮和机敏”错,结合“这是我们家自己的事”,这还是

写他的无赖做派;

D.原因解释错,应是因为结尾改得好。

故选Ao

【7题详解】

木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B.“破例”主要是暗示来人不同寻常。

故选Bo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心理的能力。

①莫姜出来,见到刘成贵,先是说“你还活着?还活着……”“莫

姜脸色白得像纸”有见到来人的惊愕;“半天,莫姜缓过劲儿来了,问

刘成贵有什么打算”“莫姜说,回来也好,咱们好好过日子,有我一

口就有你一口”问到刘成贵的打算,有坦然接受;“莫姜含着眼泪对我

说,您说我能怎么着呢,摊上这么一个男人”还有很多无奈。原因上,

莫姜是受害者,又心地善良,此时的她五味杂陈。

②刘成贵“老头儿有些慌乱,一双污脏的手使劲儿地抓捏裤子,

木讷地说,我对不住你……”见到莫姜先是有些慌乱和惭愧;“刘成贵

说,我们是敬懿太妃指的婚,名正言顺的”认为靠着莫姜生活,心安

理得地耍赖。原因上,刘成贵早先抛弃莫姜,本人又是无赖性格,所

以才有这些表现。

二人表现出来的心理符合各自性格特点,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的

悲惨命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人生在天地间原有俊丑,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借“富

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的唱词表达了对富贵贫贱的态度,点化了小说

主旨。

②小说《豆汁记》以旧时老北京为背景,讲述了女仆莫姜的故事;

结尾提到荀慧生的《豆汁记》改结尾,突出善恶有报。京剧《豆汁记》

的情节与小说情节形成呼应,便莫姜的人生遭遇具有了普遍意义。

③巧妙植入京剧《豆汁计》,剧中金玉奴的命运与小说中女仆莫

姜的命运形成呼应,将剧中之戏对比小说中的人生之戏,表达了对莫

姜命运的同情。

④京剧《豆汁记》中的人物与小说中人物际遇相同,都是受害者,

但结局不同,小说中莫姜的命运不能掌控,京剧中金玉奴的命运突出

善恶有报,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社会。

⑤《豆汁记》作为京剧,属于典型的北京地域文化,小说《豆汁

记》也以旧时老北京为背景,丰富了小说的“京味”元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行穆子①帅师伐狄,围鼓②。鼓人或请以城叛,穆子不受C军

吏曰:“可无劳师而得城,子何不为?”穆子曰:“非事君之礼也C夫

以城来者,必将求利于我。夫守而二心,奸之大者也。赏善罚奸,国

之宪法也。许而弗予,失吾信也;若其予之,赏大奸也。奸而盈禄,

善将若何?且夫狄之憾者以城来盈愿,晋岂其无?是我以鼓教吾边鄙

贰也。夫事君者,量力而进,不能则退,不以安贾贰。”令军吏呼城,

儆将攻之,未傅而鼓降。中行伯既克鼓,以鼓子苑支来。令鼓人各复

其所,非僚勿从。鼓子之臣曰夙沙釐,以其孥行。军吏执之,辞曰:

“我君是事非事土也名曰君臣岂曰土臣?今君实迁,臣何赖于鼓?”

穆子召之,曰:“鼓有君矣,尔心事君,吾定而禄爵。”对曰:“臣委

质于狄之鼓,未委质于晋之鼓也。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

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君有烈名,臣无叛质。敢即私利以烦司寇而

乱旧法,其若不虞何!”穆子叹而谓其左右曰:“吾何德之务而有是臣

也?”乃使行。既献,言于公,与鼓子田于河阴,使夙沙釐相之。

(节选自《国语•晋语》)

材料二:

中行穆子帅师伐狄,围鼓。鼓人或请以城叛,穆子不受,曰:“夫

以城来者,必将求利于我。夫守而二心,奸之大者也J非曰:城之

叛而归己者布三,有逃暴而附德者,格力屈而爱死者,有反常以求利

者。逃暴而附德者休之,日德能致之也;力屈而爱死者,与之以不死,

日力能加之也。皆受之。反常以求利者,德力无及焉,君子不受也。

穆子曰:“夫以城来者,必将求利于我。”是焉知非向之二者耶?

(节选自柳宗元《非国语•围鼓》)

【注】①中行穆子,即中行伯,春秋后期晋国名将,晋顷公时率

军围攻鼓国。②鼓,春秋时鼓子国。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

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我君A是B事C非D事E±也F名曰G君臣H岂曰I土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克,攻下、战胜,与成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中的“克”

含义相同。

B.河阴,黄河南岸之地,姚鼐《登泰山记》“其阴,济水东流”

则表明济水在泰山北面。

C.爱,吝惜,与贾谊《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的

“爱”含义相同。

D.休,赐福、奖励,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永保无疆之休”

中的“休”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行穆子率领军队讨伐狄人,包围了鼓国,鼓国有人请求献

城投降,穆子却不接受,他认为对方担负守城的任务却怀有二心,这

是最奸滑的。

B.中行穆子认为奸邪之人获利会让善良的人心理不平,而狄人

对献城投降却被拒感到很遗憾,晋国也有人认为拒绝敌人投降并不利

于国家稳定。

C.夙沙釐忠心耿耿,坚持只要委身为臣属就不能有二心的信条,

认为至死也不能改变。中行穆子高度认可他的忠义之举,向晋顷公举

荐了他。

D.材料一记述了中行伯拒绝鼓人投降的史实;材料二对中行伯

的做法持批判态度,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请降者应分不同情况

区别对待。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鼓有君矣,尔心事君,吾定而禄爵。

(2)穆子叹而谓其左右曰:“吾何德之务而有是臣也?”

14.有人认为,柳宗元借《非国语•国鼓》委婉批评了朝廷对藩

镇割据势力“务为姑息的政策。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

理解。

【答案】10.CFH

11.A12.B

13.(1)鼓国已有新的国君,你用心侍奉新君,我安排你的俸

禄和爵位。

(2)中行穆子感叹地对他身边的人说:“我修养怎样的德行才能

得到这样的下属呢?”

14.①柳宗元指出,归顺者如果是为了捞取利益,就坚决不能接

受;②唐朝藩镇割据势力是为了捞取利益而对抗朝廷,坚决不能姑息。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事奉我的国君,不是事奉国土。名称叫做君臣,难道能

叫土巨吗?

“我君是事”为宾语前置句,应为“我事君”,其后C处断开;

“也”是句末语气助词,其后F处断开;

“名曰君臣〃岂曰土臣”结构一致,分别成句,之间H处断开。

故选CFHo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错误。攻下、战胜;能够。句意:中行穆子在攻克鼓国以后。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B.正确。阴,指山北水南。句意:顷公把黄河以南一带的田地给

了鼓君。/泰山北面济水向北流去。

C.正确。句意:令丧失战斗力而舍不得死的人。/不吝惜奇珍贵

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

D.正确。赐福、奖励;福禄。句意:对逃避残暴而归服有德的人

应该奖励他。/永保无穷的福禄。

故选Ao

【12题详解】

木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狄人对献城投降却被拒感到很遗憾,晋国也有人也认为拒绝

敌人投降并不利于国家稳定”错误,原文意为“狄人中心怀不满的人

以献城来满足他们的愿望,晋国难道就没有这样的人了吗?”

故选Bo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⑴“而》你;“心”,用心;“禄爵”,俸禄和爵位。

(2)“何德之务”,宾语前置,应为“何德之务”;“务”,修养;

“是二这样的。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反常以求利者,德力无及焉,君子不受也”可知,柳

宗元指出,归顺者舛果是为了捞取利益,就就坚决不能接受;

②柳宗元生活的唐朝晚期,藩镇割据,拥兵自重,朝廷势力衰微,

各藩镇势力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为了从朝廷获取利益,以加强自

己的割据势力,反过来对抗朝廷,故柳宗元认为唐朝藩镇割据势力是

为了捞取利益而对抗朝廷,坚决不能姑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中行穆子率领军队讨伐狄人,包围了鼓国。鼓国有人请求献域叛

降,穆子不接受。军吏说:“可以不兴师动众而得到城池,您为什么

不干?”穆子回答说:“这不是事奉君主的礼节。献城来叛降的人,一

定想在我们这里得到好处。担仁守城任务而怀二心,这是最奸滑的。

奖赏善良,惩罚奸恶,这是国家的大法。如果允许献城投降而不于奖

赏,就是我们失信;如果给予奖赏,就是奖赏大奸。奸邪而获得优厚

的利禄,那善良的人又将会怎样呢?况且鼓人中心怀不满的人以献城

来满足他们的愿望,晋国难道就没有这样的人了吗?我这样做,就是

用鼓国的例子来教我们边疆的人怀有二心啊。事奉君主,要量力而行,

实力达得到就进攻,达不到就撤退,不能为了获得成功而收买怀有二

心的叛降者。”于是就命令军吏向城中呼喊,告诫他们将要进攻,结

果还未交战,鼓人就投降了。中行穆子在攻克鼓国以后,带了鼓国国

君苑支回晋国。命令鼓人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不是鼓君的侍役不准

随从。鼓国国君的臣子中有个叫夙沙釐的,带领妻子跟从鼓君。军吏

抓住了他,他说:“我事奉我的国君,不是事奉国土。名称叫做君臣,

难道能叫土巨吗?如今国君迁徙了,我在鼓国还干什么呢?”穆子召

见了他,说:“鼓国已有新的国君,你用心事奉新君,我安排你的俸

禄和爵位J夙沙釐回答说:“我是狄族鼓君的臣子,而不是晋国鼓君

的臣子。我听说:'向君主献礼称臣,就不能再有二心。'委身成为臣

属,就要效忠到死,这是古代的法则。君主有显赫的名声,臣子没有

背叛的事实。我怎敢追求私利而扰乱旧法来烦劳您给安排爵禄呢?如

果您遇到这样意料不到的祸患将会怎么办呢!”穆子感叹地对其身边

的人说:“我修养怎样的德行才能得到这样的下属呢?“于是就让夙

沙釐随行。穆子了献战俘之后,对晋顷公说了这件事,顷公把黄河以

南一带的田地给了鼓君,让夙沙釐辅佐鼓君。

材料二:

中行穆子率领军队讨伐白狄,包围了鼓城。鼓城里有的人请求献

城投降,穆子不接受,说:“献城来投降的人,一定是想在我这里捞

点好处。担负守城任务而怀二心,这是最奸滑的人。”我批判说:献

城投降来归服自己的有三种情况,有逃避残暴而归心于有德的人,有

丧失战斗力而舍不得死的人,也有违反常理想捞好处的人。对逃避残

暴而归服有德的人应该奖励他,这是政治感召的结果;对丧失战斗力

而舍不得死的人,应该给以活路,这是威力摄服的结果。这两种人都

应该接受。至于对反复无常想捞好处的人,无论清明的政治和强大的

威力都对他不起作用,明智的人是不会接受的。穆子说:“献城投降

的,一定是想在我这里捞点好处J试问你怎么知道不是前面说的两

种情况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①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晚出寻人不遇

白居易

篮舆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

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

【注】①怪来:难怪、怪不得。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诗用“九日"与"一日"、"驱驰”与“闲”对举,表现出忙

里偷闲的难得与愉悦。

B.韦诗“又”字表明诗人并非首次拜访王侍御;寒流和雪山意象,

看似凄冷实则不然C

C.“乘晚凉”意为乘坐着夜晚的凉风,与不乘篮舆形成对照,

突出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I).白诗写诗人在槐荫之下刻意放慢了骑马的速度,想要悠然漫

步来享受一两坊路程。

16.寻友人不遇难免失落,但两诗中诗人一扫失落之情的原因不

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韦诗中,诗人先是失落,但意外从门

前景色中悟得了友人诗境清新脱俗的原因,赞叹之余惆怅被一扫而空;

②白诗中,诗人本应失落,但他怀一颗平常心面对得失,以觅得了漫

步美景的闲情来安慰自己。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乘晚凉”这里“乘”理解成“乘坐”不对,应为“趁着”,全

句应理解为“趁着入晚凉风习习,就不乘坐篮舆了”。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韦诗中,前二句说休日得闲,造访友人,但未遇而返;后二句

描写并赞美友人居所门前清幽景色及其清雅的诗风。诗人游目四顾,

但见屋舍周围白雪皑皑,一片洁白。门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冬日更

显得清冷绝俗。这真是一个不染人间烟火的所在,诗人是在含蓄地赞

美朋友的诗歌造诣,赞叹之余惆怅被一扫而空。

②白诗中,“轻衣稳马槐阴下”诗人在槐树树荫下让马慢下来,

“自要闲行一两坊”自是要慢行一两坊的路程。从“无妨、轻衣稳马、

闲行”几词可以看出诗人寻访不遇时并未伤心惆怅,依然悠闲自得。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化

用了苏东坡的“今夕是何年”,表现出豪放坦荡的志士胸怀。

(2)归有光《项脊轩志》写东家狗对着西家叫,又写“—,

一”表现了分家后的凌乱。

(3)小刚写了一篇题为“听雨”的文章让莫老师批阅,莫老师

建议可在文中引用一些与之相关的古诗词,如:“—,—O

11

【答案】①.扣舷独啸②.不知今夕何夕③.客逾

庖而宴④.鸡栖于厅⑤.小楼一夜听春雨⑥.深卷明

朝卖杏花(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

梦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舷、啸、逾、庖、栖、碧、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用典,借古说今,文言中常用,当然是因为这样表达有好处,好

处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引古可以加重意思的分量。因为所引古事古语几乎都是名人

之事、名人之言,甚至圣贤之事、圣贤之言,其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

文中用了,就会有更大的说服力量。如①,引用老子“五音令

人耳不聪,五色令人目不明”的话,比说目己认为如何如何,似乎力

量就大得多。

二是表达一个意思时,引用大家熟悉的古事古语常常比用自己的

话省力。如形容黄宪人品的高不可及,引用古语“瞻之在前,忽焉在

后”(原是形容孔子的),可轻而易举达到效果;如果不引用而以事实

描述,②O

三是用典可以简驭繁,就是用较少的词语表达较多的意思。如形

容文人贫困,引用“空唯四壁”,只用四个字,所表达的除穷以外,

还有才学像司马相如,将来必成大名的意思。在用典的一些好处里,

这以简驭繁的好处分量最重,力量最大,它常常使为文的人不能不用。

这种强制性最明显地表现在作诗方面,古诗词字数往往有限制,有时

还要讲究格律,表意还要丰富,不用典就不容易轻松地写出来,如孟

浩然《宴梅道士山房》中“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一联就是这样。

四是用典可唤起联想,让意思显得更形象生动。比如,如果以“惊

鸿”来代美丽的妇女,熟悉《洛神赋》的人自然会想到洛神的美,这

表达的效果比说一个美女就好多了。

五是用典③。通常表难言之意或难写之

情,也就是不好直说的话,尽可以用典故表示。如《资治通鉴》记潮

水之战,苻坚大军南下,谢安故作镇静,桓冲很忧虑,说:“天下事

已可知,吾其左衽矣!”左衽”是用典(出于《论语•宪问》),等于

说我要当亡国奴了。“亡国”的话当然不好明说,但用了典故就委婉

多了。

18.下列选项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用法一致的一项

是()

A.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

B.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C.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

D.听着那悠扬的歌声,我就醉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语气比较强烈,这一效果是如何表现出

来的?请简要分析C

21.琅哪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用典。请从下面两个诗句中任选一

个,结合第四段内农列出讲解要点。

诗(词)句典故出处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庄子•人

问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西晋司马彪对此作注:“室比喻心,

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被免职,

后来赵王想重新起用他,派人去探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在使者面前

吃下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大用。使者受廉颇仇人贿

赂,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

遗矢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22.下列各项中的典故与第六段中的“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

矣!”用典原因不一致的是()

A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B.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C.至今商女,隔江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

古》)

D.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答案】18.D19.(1)反对声色的享乐;(2)那就会很费

力;(3)可以使语意更委婉。

20.①“分量最重,力量最大”,通过“最”反复表达,强化了

语气;②“不能不用”使用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突出了以简驭繁

的重要作用。

21.陶诗示例:①该句用了《庄子》中的典故“以简驭繁”,表

面上说诗人归隐在虚空的居室,实际上表明诗人内心的澄净。②这与

五言诗诗句的字数受限而又必须表达丰富诗意有关,有一定强制性。

辛词示例:①该句用了廉颇的典故“以简驭繁”,既表明自己老

当益壮、报效祖国的决心,也含蓄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②这

与词的格式固定、字数受限而又必须表达丰富词意有关,有一定强制

性。22.A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就”表因果。

A.表加强肯定语气;

B.表条件;

C.表让步;

D.表因果。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结合下句引用老子的话表达对声色享乐的反对,应填:反对声

色的享乐。

②语段强调引用古事古语的作用,从此是如果不引用的后果,应

填:那就会很费力C

③从此是用典的第五个好处,下文“表难言之意或难写之情”突

出表达委婉,应填:可以使语意更委婉。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首先看用词,“分量最重,力量最大”连续重复使用“最”字,强

化以简驭繁的好处,增强了肯定的语气;

再看句式,“不能不用”是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但比

一般肯定句增强了语气,突出了以简驭繁的重要作用。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并运用信息的能力。

从陶诗和辛词中任选一个讲用典,注意结合第四段内容。第四段

主要是说“用典可以简驭繁”,这种强制性用典原因分两种情况:古

诗词字数往往有限制;有时还要讲究格律,表意还要丰富。

首先明确改句用了什么典故,指出用典的用意,再分析该用典原

因属于哪种情况即可。

【22题详解】

木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六段中的“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用典原因属于委婉表

达。

BCD都因政治原因,蕴含着有不好明说的话。

故选Ao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天空、土地、太阳、月亮、星辰、山岳、河流、花草,是每个人

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成长的记忆;也是中国传统文学常见的意象,

连接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每每观之或念之,你内心会涌起怎样的怀想

或遐思?

学校校刊准备开设“成长物语”征文专栏,请结合其中一个意象,

任选下面一个写作任务,完成投稿。

(1)讲述你与这个意象相关的故事,记录你的成长。

(2)描绘你面对它时的遐思,揭示其寄寓的文化内涵,并反思

当下人们的精神世界。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列举了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观或事物,然后从个人

成长和文化基因两个角度启发我们深入思考它们对我们个人和民族

的影响,将思考引向宽广和深入。然后提出问题:每每观之或念之,

你内心会涌起怎样的怀想或遐思?注意“怀想”表示对过去的人或事

物心生思念之情,回忆往事,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而“遐思”指悠

远地思索或想象;也指深长的思念。

材料列举的事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

的一部分,但正由于日日可见,熟悉到视而不见,我们反而很少关注

它们,加上各种压力和忙碌,我们甚至很少认真去看看他们,更少了

一份遐想和诗意。其实这些东西在我们儿时应该是受到过关注的,或

许它让年幼的你有过很多美好的幻梦,由此引出第一个写作任务:讲

述你与这个意象相关的故事,记录你的成长。

完成这个任务,我们首先要挑选出与你的成长有关的意象,可以

写记叙文,写你与它之间的故事,注意要有相应的描写,比如你与它

的初见,它令你感到惊奇或震撼,让你的心灵受到触动。总之要写出

“成长”,这成长更多是心灵和精神上的成长。也可以围绕这个意象

写几个片段,勾勒出你对于它的不同认识,从而展示你的成长历程。

第二个写作任务与“文化”相关,要求考生要有相应的知识面,

要由所选意象触发相应的联想,并且这种“遐思”应该呈现出更加悠

远、丰富的文化色彩,从而揭示其寄寓的文化内涵;任务要求中还有

一项,就是“反思当下人们的精神世界”,这就意味着要把古人的丰

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与当下贫瘠、枯燥的精神世界进行对比,呼唤人

们不要被物质和名利裹挟,忘记了经营精神世界。

比如选择“月亮”,可以借由古典诗词可月亮的文化内涵,比如

李白笔下的多情的月亮,张若虚笔下的富有哲思的月亮,高适笔下富

有异域情调的边塞的月亮等,然后写月亮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是承载丰

富文化内涵的意象,是中国人诗意的载体;然后反思当下,我们有几

人还有看月亮的心情?我们的精神世界已经贫瘠到容不下一个小小

月亮。最后呼吁,多拥抱自然,不要让精神世界干涸。

立意:

1.手可摘星辰,我的梦想天空。(写幼时与父亲一道在乡下看星

星,长大后在沙漠看星星,星星让自己的梦想更加美丽)

2.厚德载物,土地是我们的根。

3.长江黄河养等中华儿女。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第二次高

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4.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

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C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

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除了讲求实用以外,我们还要有一种为学问而学问的兴趣,为真

理而真理的态度。逻辑就它的本身说,是一种纯粹科学。逻辑之学,

自亚里士多德初创以来,经过中世纪,到兀十余年前,一直是在冬眠

状态之下。而自十九世纪中叶波勒等人重新研究以来,突飞猛进,与

纯数学合流。由于晚近逻辑发展之突飞猛进,引起数学对于其本身的

种种根本问题之检讨与改进。写文运思而依照逻辑方式,是一件颇不

易办到的事,好比在这个世界上,全然健康的人也不多见。很少人能

说他的运思为文全然无逻辑上的毛病,即使是逻辑专家,也不能完全

办到这一点。逻辑训练,除了积极方面可能助长我们的推论能力以外,

在消极方面可以多少防止错误的推论,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帮助我们

免除种种常见的谬误。

(摘编自殷海光《逻辑新引》)

材料二:

稻草人谬误是指在论辩过程中通过歪曲对方来反驳对方,或者通

过把某种极端荒谬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来丑化对方的诡辩手法。就像树

起一个稻草人做靶子,并自欺欺人地以为:打倒了这个稻草人,也就

打倒了对方。

歪曲对方观点的重要手法有夸张、概石、限制、引申、简化、省

略、虚构,等等。例如,无政府主义者故意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

论点“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歪曲为“吃板决定思想体

系”,并对这个荒谬的论点大加攻击。有人驳斥了这一偷换论题的诡

辩手法:【甲】“究竟何时、何地、在哪个行星上,有哪个马克思说过‘

吃饭决定思想体系’呢?【乙】为什么你们没有从马克思著作中引出

一句话或一个字来证实你们的这种论调呢?诚然,马克思说过,人们

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思想,【丙】可是谁向你们

说过吃饭和经济地位是同一种东西呢?难道你们不知道,像吃饭这样

的生理现象是与人们的经济地位这种社会现象根本不同的吗?【丁】

如果说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同于吃饭,那么有钱人就不买书不看报只是

当个饭桶喽?”

稻草人谬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避强就弱、避重就轻、避实就虚,

即论敌本来为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很多论据,在反驳时,却避开对方所

提出的那些强有力的、重要的、实实在在的论据,而专挑那些比较弱

的、不太重要的、虚的论据展开反击。这也等于歪曲了对方,故意把

对方弱化为稻草人C

不过,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人们的心理上,稻草人谬误都是不管

用的。因为批判的慈度应该是科学的态度:在批判对方时,在与对方

论战时,每个人都有义务忠实地转达对方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

论战,这是逻辑的要求,也是道德的要求!

(摘编自陈波《逻辑学十五讲》)

材料三: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转述的情况,例如,

评论家说:“我不喜欢这本书。也许在行至孤岛的情况下,没有了别

的书,我才会喜欢它出版商转述为:“评论家说即使在行至孤岛的

情况,他仍然喜欢它。”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评论家的原意是“不喜欢这本书”,而

出版商则将其扭曲为“喜欢这本书”,但出版商并没有对评论家的观

点进行攻击,可见,扭曲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使得评论家的观点更容

易被攻击,而是出于另一种私利一一书本销量更好。那么,它属于什

么谬误呢?

在《扭曲语境:对承诺的操纵》一文中,作者沃尔顿和马卡纽认

为这是一种欺骗性的引用谬误。“为了理解在对话中,错误的引用作

为一种欺骗策略的谬误,有必要研究引语作为一种常见的工具在论证

中使用J他们首先对“引用”进行了讨论,认为引用作为论辩的一种

策略有支持和对抗两种形式。其中,支持策略是指利用引用来支持自

己,增加自己立场的可信度,而对抗策略则是利用引用来攻击对手,

降低对方立场的可信度。沃尔顿和马卡纽基于对多种引用实例的分析,

总结了三种引用谬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变原文和改变语

境。其中,改变原文包括错误引用和选择性引用,错误引用谬误即对

原文的改写,选择性引用则是对原文的省略;改变语境是指扭曲语境

谬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改变原文类谬误,会通过对原文的改写或

省略而造成语境的改变,即改变原文的引用谬误与改变语境的引用谬

误存在交叉情况。在同一谬误中,可能既存在改写又存在省略,如上

例中,既省略了“没有了别的书“,也对原句进行了调整,改变了原

句的意思,属于引用的支持策略。但是,“引用”本身并不是说要对原

文不做一丝改动,有些对原文的省略、改写并不会改变原文的意思,

而引用谬误之所以是谬误,关键就在于其在引用中改变了原文的意思。

如上文提及,引用谬误不同于稻草人谬误:一是,稻草人谬误是

对对方观点的扭曲,而引用谬误可以是对任何人的任何话语的扭曲;

二是,稻草人谬误是利用扭曲攻击对方,币引用谬误还可以利用扭曲

支持自己的论证。但两者之间又存在联系,引用谬误可以作为稻草人

谬误的手段,帮助完成“扭曲”任务。结合引用谬误的不同类型,我

们发现省略原文、改写原文和改变语境构成了稻草人谬误中的三种主

要扭曲手段并由此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稻草人谬误。

(摘编自金立、孙明《稻草人谬误的性质与类型探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提到数学是为了介绍逻辑学在发展中取得的进展,举

写文运思的例子则是为了说明逻辑错误很难避免并以此引出逻辑训

练的意义。

B.材料二第三段“这也等于"中的“也''字很严谨,说明“避强

就弱”等与歪曲对方观点虽然属于稻草人谬误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本

质上是相同的。

C.材料三为了达到讲清引用谬误类型的最终目的,先以具体案

例引人,然后介绍了引用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又对不同概念进行了层

层的比较。

D.材料一总体上谈逻辑的重要性,材料二和材料三则深入具体

论述了对稻草人谬误的认识,这些认识从一定意义上可印证材料一的

有关观点。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以“冬眠状态”比喻逻辑学在其发展中经历的长时间

停滞,这说明了在波勒等人重新研究以前,没有人关注或研究过相关

的学问。

B.批判态度应该是一种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态度,论战双方要

客观呈现彼此观点,摒弃个人主观情感,将逻辑的要求置放在道德的

要求之上。

C.改变原文可能会出现引用谬误,这种谬误还会存在与改变语

境的引用谬误相交叉的情况;但并不是改写了原文,就一定会出现引

用谬误。

D.既然引用谬误可以作为稻草人谬误的手段,帮助完成扭曲任

务,那么,理论上可以依据引用谬误的类型,划分出稻草人谬误的所

有具体类型。

4.材料二画线部分是对无政府主义者的驳斥,其中使用了归谬

法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D.丁

5.《孟子•滕文公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

无父也。"孟子对杨朱、墨翟两人观点的批评,均存在逻辑谬误,请

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莫姜认夫【注】

叶广苓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母亲和父亲去听戏了,戏名是《鸿鸾禧》,

没带我去。《鸿鸾禧》就是《豆汁记》,是荀慧生演的。慧生是京剧四

大名旦之一,不能去看损失实在是大,心里就很不痛快。坐在廊下,

托着腮,看着移动的日影,百无聊赖地发呆。莫姜给我端来一碗酸梅

汤,对我说,女孩儿家家的,不能托腮。我问怎的不能托腮,莫姜说

就是不能托。莫姜这样地“教训”我,都是在母亲不在的时候,当着

我的母亲,她绝不会说我的任何不是,背过母亲,她会些许露出一点

儿对我的亲近,但也是极有分寸。莫姜的酸梅汤在冰桶里冰过了,泛

着桂花的香味,喝一口,全身通泰,美!

乌梅是我从西口“达仁堂”药铺买来的,桂花酱是院里桂花腌制

的,两样东西混到一起竟然达到了如此美妙的效果。炎炎的盛夏,冰

凉的酸梅汤,沉沉的四合院,干净利落的老太太莫姜,成了我永难失

却的记忆。我给莫姜讲述父母去看的《豆汁记》,莫姜说她看过,是

筱翠花演的金玉奴,筱翠花扮相很美,踩着跷,婀娜多姿的。我问莫

姜在哪儿看的筱翠花,莫姜闭了嘴,再不回应。

莫姜进厨房了,我在院里扭扭捏捏地学唱金玉奴,“人生在天地

间原有俊丑,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我觉着自己唱得不错,身段

也好,将来如果不做厨子就去当戏子,这两个职业都是我的至爱。

二门里晃晃悠悠进来个老头儿,衣衫褴褛,落魄不堪,老头儿后

头跟着个半大小子,跋拉着张开嘴的鞋,穿着大裤衩子,两人一样的

脏臭,一样的龌龊。我问他们找谁,老头儿说找姓谭的。我说这儿没

姓谭的,他说他打听半个多月了,就是这儿。小子接茬儿说,没错,

就是这儿!

莫姜听到院里的说话声,破例从厨房走出来,站在东廊下,定定

地看着来人,老头儿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莫姜,站了半天,谁也没说话。

突然,莫姜哇的一声哭了,蹲在地上用手捂着脸。老头儿有些慌乱,

一双污脏的手使劲儿地抓捏裤子,木讷地说,我对不住你……莫姜。

莫姜说,你还活着?还活着……

我问老头儿是谁,老头儿说他是刘成贵。我说,你不是死了吗?

刘成贵说,我活着跟死也差不多了。

我说,你把莫姜卖了,莫姜现在跟你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还来找

她干什么?

刘成贵说,我借了……

莫姜脸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