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软密封蝶阀技术规范》_第1页
《给排水软密封蝶阀技术规范》_第2页
《给排水软密封蝶阀技术规范》_第3页
《给排水软密封蝶阀技术规范》_第4页
《给排水软密封蝶阀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1.140.80

CCSP40

团体标准

T/SAXXXX—2022

给排水软密封蝶阀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oftsealbutterflyvalveforwatersupplyanddrainage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福建省标准化服务行业协会发布

T/SAXXXX—2022

给排水软密封蝶阀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给排水软密封蝶阀的一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安装与保养、检验规则、标志

涂漆和储运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给排水软密封蝶阀的生产与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3(所有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2220工业阀门标志

GB/T12221金属阀门结构长度

GB/T12238法兰和对夹连接弹性密封蝶阀

GB/T12224钢制阀门一般要求

GB/T13927工业阀门压力试验

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17241.6整体铸铁法兰

GB/T17241.7铸铁管法兰技术条件

NB/T47013.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47013.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47013.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JB/T106阀门的标志和涂漆

JB/T7928工业阀门供货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开关扭矩breakawaythrust

在最大压差下开启和关闭阀门所需的扭矩。

软密封resilient—seat

弹性闸板与阀体的平底阀座组成的闸阀密封结构。

4一般要求

参数

4.1.1法兰连接弹性密封的蝶阀其公称压力不大于PN25,公称尺寸DN50~DN4000;对夹连接弹性密封

的蝶阀其公称压力不大于PN16,公称尺寸DN50~DN1200。

4.1.2应根据所使用结构和材料性能综合确定蝶阀的最大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并应在蝶阀的铭牌上

标出。所有类型的蝶阀都应在介质温度—10℃~80℃的温度范围内和所标示的工作压力下连续工作。

1

T/SAXXXX—2022

4.1.3蝶阀适用介质为非腐蚀性的液体和气体,全开位置时,管道内介质的流速不大于5m/s。

阀体

4.2.1软密封蝶阀的结构长度按GB/T12221的规定或按订货合同的要求。

4.2.2铁制材料软密封蝶阀连接端法兰连接尺寸按GB/T17241.6的规定,或按订货合同的要求。阀体

材料压力—温度额定值按GB/T17241.7的规定。

4.2.3双法兰和对夹连接法兰的两端密封面应相互平行,法兰密封面与蝶阀通道轴线应垂直,其轴线

应与蝶阀通道轴线同轴。

4.2.4短结构长度的法兰和对夹连接蝶阀,允许有带螺纹的螺栓孔。

4.2.5两端法兰螺栓孔的轴线相对于法兰的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按GB/T12238中表1的规定。

4.2.6阀座流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GB/T12238中表2的规定。

4.2.7阀体密封圈(阀座)与阀体的连接应保证阀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松动、不发生泄漏。

4.2.8对公称尺寸不小DN800的蝶网,应在阀体上适当设加强筋,以增加壳体刚度,并设置地脚支架

及固定螺栓孔。

蝶板

4.3.1蝶板的导流面应不妨碍介质流动。

4.3.2蝶板应保证在1.5倍最大允许工作压差下,不发生变形和不发生损坏。

4.3.3蝶板与阀杆的连接强度要设计成能有效传递阀杆转矩,蝶板和阀杆的连接方式应保证在正常工

作情况下不发生松动。

阀杆

4.4.1阀杆应能承受蝶板在1.5倍最大允许工作压差下的载荷。

4.4.2阀杆可设计成一个整体轴,也可设计成两个分离的短轴,其嵌入轴孔的长度应不小于轴径的1.5

倍。

4.4.3阀杆和蝶板的连接强度要设计成能传递阀杆所能承受的最大转矩的75%,轴和蝶板的连接方式

应保证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不松动。

阀杆轴承

4.5.1对公称尺寸不小于DN350的媒阀,应选用适当材料的轴承以承受径向推力。

4.5.2在蝶阀的试验和使用中,轴承应能承受阀杆所传递的最大载荷。

4.5.3有轴向力的蝶阀,应选用适当的轴承以承受轴向推力,不允许用弹簧挡圈作为止推。

阀杆密封

4.6.1在穿过阀体和驱动装置连接的阀杆应设阀杆密封。阀杆填料可采用“V”形填料,橡胶“O”形

密封圈或其他成形填料。

4.6.2如采用橡胶“O”形密封圈,应将其安装在可拆卸的耐钟性能高于阀体材料的槽内。采用成形填

料的,填料函的深度应不少于4圈填料的高度。

4.6.3不论采用何种阀杆密封填料,在不拆卸阀杆的情况下,都应可以更换密封填料。

5技术要求

外观

5.1.1.1阀体表面应无裂纹、磕碰伤、划痕等缺陷。

5.1.1.2焊缝表面应无裂纹、气孔、弧坑和焊接飞溅物。

5.1.1.3当采用喷丸处理,表面的凹坑大小,深浅应均勾一致。

5.1.1.4蝶阀涂漆处,涂层应平整,不应有流痕、挂漆、漏漆、脱落、起泡等缺陷。

5.1.1.5阀体上的标志应完整、清晰。

5.1.1.6手轮的轮缘或轮芯上应设置明显的指示蝶板关闭方向的箭头和“关”字样,“关”字样应放

在箭头的前端,也可标记开、关的箭头和“开”“关”字样。

2

T/SAXXXX—2022

5.1.1.7在蝶阀驱动装置上应设置表示蝶板位置的开度指示和板在全开、全关位置的限位机构。

材料

5.2.1.1蝶阀主要零件的材料应根据工作温度、工作压力及介质等因素选用。并应符合GB/T12224的

规定。主要零件材料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主要零件材料

零件材料

阀体球墨铸铁

蝶板球墨铸铁

阀杆2Cr13

密封圈三元乙丙橡胶

O型圈丁晴橡胶

5.2.1.2当使用其它材料时,其力学性能不应低于本文件的要求。

焊接质量

5.3.1阀体采用板材卷制的对接纵向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焊缝质量不应低于

NB/T47013.2规定的II级,超声检测焊缝质量应符合NB/T7013.3规定的I级。

5.3.2阀体与袖管、阀体体与阀杆大头,小头(两端)之间环向焊缝应进行100%渗透检测,焊缝质量应

符合NB/T47013.5规定的I级。

阀体壁厚

阀体最小壁厚应符合GB/T12224的规定。

壳体强度

蝶阀在1.5倍公称压力下,不应有结构损伤,蝶阀壳体和任何固定的阀体连接处不应泄露。

高压密封性

蝶阀在1.1倍公称压力下,不应有结构损伤,密封面不应有可见泄露。

低压密封性

蝶阀在(0.6±0.1)倍公称压力下,不应有结构损伤,密封面不应有可见泄露。

蝶板承压能力

蝶阀在1.5倍公称压力下,不应有结构损伤,蝶板不应有可见变形和损坏。

阀杆硬度

除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外,其他材料的阀杆经调质热处理后的硬度应在200HBS~280HBS。

空载操作

在空载和最大允许工作压差时,利用设计配置的驱动机构应能平稳地启闭操作蝶阀,无卡阻现象,

并能达到密封要求。

卫生要求

用于饮用水、食品、医药等领域时,蝶阀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T17219的规定。

6试验方法

外观

在正常光线下,采用目测、手摸及简单的辅助性工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查。

3

T/SAXXXX—2022

材料

金属材料应GB/T223(所有部分)的规定或采用光谱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应按GB/T228.1

规定的方法执行,冲击试验应按GB/T229规定的方法执行,硬度试验应GB/T231.1规定的方法执行。

焊接质量

射线检测应按NB/T47013.2的规定执行,超声检测应按NB/T4713.3的方法执行,渗透检测应按NB/T

47013.5的方法执行。

阀体壁厚

采用测厚仪和专用卡尺等量具进行测量。沿阀体圆周方向等分布置测量点,测量点数量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测量点数量

蝶阀公称尺寸DN200~DN500DN600~DN1000DN900~DN1200≥DN1400

阀体测量点数/个581012

壳体试验

按GB/T13927的规定执行。

高压密封性

应按GB/T13927的规定执行。

低压密封性

应按GB/T13927的规定执行。

阀杆硬度

用硬度计在阀杆两端部测量,各测量三点取平均值。

蝶板承压能力

应按GB/T12238的规定执行。

空载操作

驱动装置直接安装在阀门上,将阀门利用所设计配置的驱动袭置从关到全开再到全关循环启闭操

作蝶阀3次,检查蝶阀操作是否正常。

卫生要求

按GB/T17219的规定执行。

7安装与保养

安装准备

7.1.1安装前应仔细核对阀门标识,合格证、说明书等是否与管道性能要求相符。

7.1.2检查阀门通道及密封面是否有杂物,及时进行清洁处理。阀门开箱后要及时安装,且勿随意松

动阀门的紧固螺栓。

7.1.3安装前如需试压,应用两端对夹或在试压台上进行。按试压标准要求进行操作,长时间超负荷

试验对阀门性能是有不利影响的。

7.1.4安装前,安装调试人员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及气动、电动装置说明书、线路图等,熟悉安装

与调试程序。

7.1.5蝶阀安装时,应使蝶板处于关闭位置。

4

T/SAXXXX—2022

安装

7.2.1蝶阀与管道采用螺栓连接时,应使用对焊法兰或蝶阀专用法兰,如采用平焊钢法兰,且多层密

封圈安装在阀体上,法兰内孔应与垫圈尺寸相同,以保证垫圈将蝶阀端面的内六角螺栓端孔全部盖住,

避免端面渗漏。

7.2.2蝶阀与管道的连接螺栓,不应单个一次拧紧,应按圆周对应方向交替多次拧紧,以防紧固不均

造成法兰断裂或法兰连接处泄漏。

7.2.3对焊连接蝶阀在焊接时,应将通道用盖板挡住,以防焊豆、焊渣等杂物损伤密封面。

7.2.4蝶阀一般为单向使用,安装时应注意,阀体上的箭头方向表示为阀门关闭时介质的压力方向。

7.2.5蝶阀可以安装在任意角度的管道上,但不应倒装,通常为立式或卧式安装。

7.2.6电动蝶阀在出厂时,已将控制机构的启闭行程调好,为防止电源方向搞错,第一次接通电源,

应先将蝶阀手动至半开位置,再点动开关,检查指示盘方向与阀门启闭方向是否一致。

7.2.7蝶阀如安装在管道末端,需装配出口法兰,以防止密封圈挤压过位。

使用与保养

7.3.1使用中如需做调节流量使用,调整驱动装置的开启位置进行控制。

7.3.2开关次数频繁的阀门,在2~3个月的时间内,应打开蜗轮箱盖,检查黄油是否正常,应保持适

当的黄油量。

7.3.3阀门安装使用后,应定期检查阀门的使用效果,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故障

给排水软密封蝶阀可能发生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发生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原因排除方法

密封泄露密封面损坏修复密封面

蝶板关闭不到位调整蝶板限位螺栓或行程开关

填料泄露填料压盖螺栓拧紧不均匀均匀拧紧

填料使用过久或失效更换填料

转矩控制机构失灵微动开关损坏更换

蝶簧特性损坏更换

曲拐磨损更换

8检验规则

检验类别

蝶阀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5.5、5.6、5.7,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应附合格证

和检验报告。

型式检验

型式试验项目为本文件规定的全部项目,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的试制、定型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正式生产后,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产品停产1年后,恢复生产时;

d)正式生产,每4年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5

T/SAXXXX—2022

抽样方法

8.4.1抽样可以在生产线的终端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也可以在产品成品库中随机抽取,或

者从已供给用户但未使用并保持出厂状态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每一规格供抽样的最少基数和抽样数按

表4的规定。到用户抽样时,供抽样的最少基数不受限制,抽样数仍按表4的规定。对整个系列产品进

行质量考核时,根据该系列范围大小情况从中抽取2~3个典型规格进行检验。

表4抽样的最少基数和抽样数

公称尺寸DN最少基数/台抽样数量/台

≤500101

550~120051

≥140031

8.4.2型式检验的全部检验项目都应符合表4中技术要求的规定。

判定规则

8.5.1产品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文件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8.5.2检验结果(壳体试验、密封试验除外)有一项不合格,允许从该批次产品中加倍随机抽样对该

项目复检一次,以复检结果为准。

8.5.3壳体试验、密封试验有一项不符合本文件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不应复检。

9标志、涂漆和储运

标志

9.1.1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