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清两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曹操的《观沧海》。观沧海曹操
曹操,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了解作者】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攸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写作背景】
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解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iédànsǒngzhìzāi以:连词,来。何:副词,多么。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其:代词,指大海。以:介词,用。掌握字音、字义,扫除阅读障碍课文注释: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海:渤海。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行:运行。若:如同。
星汉:银河。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至,极点。志:思想感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内容分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第二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9---12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整体感知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头两句起得很平稳,说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这里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2)“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3)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接着写诗人观海所见,是实写。(1)“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当“多么”讲。“水何澹澹”,形容大海波澜壮阔,其中有惊讶,有赞美,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竦峙”,是高耸屹立的样子。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俯视全景】
(2)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写的是俯瞰沧海的全景。一个“何”字写出了游客惊叹的神情;忽然一阵秋风吹来,掀起连天巨浪,其声势更是令人惊心动魄。(3)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这里写草木,写的是静景,是近看所见之景,是特写。这景象欣欣向荣。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这里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写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这里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这里写诗人观海所见,是实写。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伏笔。
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澜,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
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面对这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虚写,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
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合情合理的。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古往今来,登山观海的人无可计数,但能如此写出大海气魄的,千古一人而已。观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澹澹
丛生
丰茂
萧瑟
涌起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竦峙虚景实景苍芒动荡欣欣向荣波澜壮阔统领全篇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小结】
“诗言志”,这里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中国的壮志,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请你欣赏】
观沧海《三国演义》.f4v主旨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1、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的八句用白描的手法,勾画汹涌的海水、耸立海中的山岛、岛上繁茂的草木,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1)抓住特征,写出了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2)点染烘托,使人感觉到,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总结】
接着的四句,以丰富的想像、大胆的夸张,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壮阔气势,使全诗显得气势磅礴,也使读者从中领略到诗人的开阔的胸襟、博大的情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星汉”就是天上的银河。2、借景抒情。(1)诗歌描绘了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苍茫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岛屿高山耸立,草木葱茏,秋风吹来,惊涛拍岸,这是多么辽阔、壮观的景象!又把日月星汉的形象加进去,似乎整个宇宙都在大海的吞吐包容之中,就更加显得气势非凡。
(2)全诗写景,没有一句是直抒胸臆的,诗人那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从铿锵的音节中流露出来。诗人不是一位普通的游客,而是立志扫平群雄、统一天下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征讨乌桓的途中经过碣石山,登高望海,这时的心情一定是不同寻常。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如今诗人站在古代天子所到之处,雄视天下,心情又该是何等激奋!【课堂训练】有人说,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最好也是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答:“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观沧海》算不上“慷慨悲壮”,可概括为:雄奇豪迈(意思一致即可)。联系时代背景,从作者写景的雄伟奇丽(“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尤能表现这一点)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搏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请你多读、多背优秀诗歌!愿你在诗歌的熏陶下,做一个爽朗正直、有情有义的人,【结束语】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5十二月20242024/12/2520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销售提成协议合同样本
- 供需加工合同标准文本
- 丝网交易合同标准文本
- 保安招标合同标准文本
- 中医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住房借款抵押合同标准文本
- 买二手钢板合同样本
- 公版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仔猪养殖购销合同样本
- 公司木门订购合同标准文本
- 【初中化学】常见的盐(第1课时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智能优化算法解析》 课件 第6章-基于群智能的智能优化算法
- 湖南省高二年级下册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 华为IAD132E(T)开局指导书
- (2025)二十大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华北电力大学辅导员及其他岗位招考聘用5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智慧教室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 2022《信访工作条例》学习课件
- 神经外科病人肺部管理
- 【MOOC】思辨式英文写作-南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重难点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