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课件103张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课件103张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课件103张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课件103张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课件103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真题精析洞悉考点专题集训迎战中考一、(14分)(2024赤峰)校刊《文化视野》在策划一期以“文化自信——最炫中国风”为主题的专刊。你是编辑之一,请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一坚定文化自信,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努力使我们的文化自信表现出一种“自信而不自负,自豪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傲”的新格局。(摘编自蔡武《从三个方面理解把握文化自信》)材料二马面裙又称“马面褶裙”,是中国古代女子主要的一种裙式。因前面裙门在两侧裙褶映衬下,形成一个酷似马面的造型而得名。设计师从马面裙的图案纹样中找寻灵感,或在结构上巧妙地结合马面裙的元素,使其色彩、纹样、形制等,符合现代人的理念与审美。材料三这个春节,马面裙再次火爆出圈。多个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显示,今年开年以来,汉服的搜索量暴涨,其中,马面裙成为汉服品类下热度最高的单品。“新春战袍”马面裙带动了一轮传统文化消费热潮。(摘编自“央广网”)依托国内一流制造能力,新锐国货品牌爆款频出,“出海”步伐加速,国货美妆品牌成为美妆行业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从“中国制造”跃升到“中国质造”的典型代表。(摘编自2024年5月21日《人民日报》)材料四今年3月发布的2024某电商平台女性消费趋势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马面裙订单量同比增长841%,汉服订单量同比增长336%。根据某App数据,2023年国货“潮品”消费中,“95后”“00后”正成为消费主力,占国货“潮品”消费的82.6%,其中“00后”消费占比近六成。优质的国货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而“潮品”则代表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的潮流。(摘编自2024年3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某电商平台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4国货消费观察》显示,相比2020年同期,今年生产国潮产品的品牌数量同比增长超3倍,商品种类提升超5倍,尤其在服饰、家具、家装等领域,“新中式”产品持续热销,越来越多高品质、高价值的国货品牌和产品受到关注、赢得认可。(摘编自2024年5月9日《人民日报》)考点一概括整合信息1.(4分)专刊与读者见面后,有同学询问以马面裙为代表的新中式产品火爆的原因。请结合以上材料回复。答案:①设计师从马面裙的图案纹样、结构等方面找寻灵感并加以创新,使其符合现代人的理念与审美。②依托国内一流制造能力,国货品牌爆款频出,品质提升。③年轻一代(“95后”“00后”)正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国货“潮品”的喜爱和支持推动了其发展。④优质的国货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考点分析命题方式方法指导阅读上述×则材料,得出结论。1.速读文本,观其大略。通读各则材料,了解各则材料所说的内容以及共同话题。2.对照题干,定点“扫描”。(1)抓关键词法。阅读时要抓住诸如“首先”“其次”“另外”“还有”“也”“除此之外”等具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来筛选主要信息。(2)抓关键句法。所谓关键句,是指过渡句、段首句、文末点题句、问题前后句等,它们往往能给我们提供一些集中有效的信息。(3)点面结合法。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都集中在某一部分,而是分布在不同材料中,这就要求对各材料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3.根据要求,提炼整合。要把筛选出来的相关信息,根据题目所给分值或要求,进行分点整合、归纳和概括。注意:结合赋分,不要遗漏信息。2.(3分)如果要把文化自信的新格局写在专刊的扉页上,你会写哪几句?答案:(示例)自信而不自负,自豪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傲。考点二理解材料拓展延伸3.(3分)编辑部的同学为专刊设定了如下栏目,请为材料三选择合适的栏目。A.时政要闻B.时尚短讯C.健康生态D.读编往来答案:材料三适合的栏目是B.时尚短讯。理由:材料三主要讲述了马面裙在春节期间再次火爆出圈,成为汉服品类下热度最高的单品,并带动了一轮传统文化消费热潮,且新锐国货品牌爆款频出。材料内容重点关注的是当下文化消费领域中的时尚潮流,属于时尚方面的动态信息。考点分析命题方式方法指导1.材料内容理解与拓展运用。细读材料,理解材料内容;再根据题干要求,找到关键词,组织答案。2.结合材料和生活体验,解决问题或发表观点、抒发情感等。1.表达看法、感受或启示时,先谈观点再阐述理由,尽量与作者观点保持一致。2.运用材料分析问题时,不要脱离文本,要结合材料组织答案。3.表述答案时,思路清晰,语言简练。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4.(4分)组稿时,有同学认为材料四最后一段可删去。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示例)不建议删去。这一段通过某电商平台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具体说明了国潮产品品牌数量和商品种类的大幅增长,尤其是“新中式”产品在服饰、家具、家装等领域的持续热销情况,进一步强调了国货受到关注和认可的程度,丰富了对于国货热潮的阐述,增强了文章内容的说服力和全面性。二、(12分)(2024包头)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以下为某中学学生浏览短视频内容种类的问卷调查结果:材料二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经常在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达到54.1%,短视频已成为青少年接触网络的重要载体。关于看短视频的利与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短视频的碎片化与大数据算法的精准推送,诱导人们消耗大量时间观看,轻松的浏览方式与无足轻重的主题正在训练一种浮浅的阅读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短视频是一种新的传播手段,是信息交流渠道,本身并无优劣的性质,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怎样引导和管理。材料三科技是有温度的,当它融入人性和理想时,就成了推动人类前进的温暖之力。要让短视频成为提升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的助推器。短视频自身有良性生长的要求,也有增加文化含量为自己正名的需要。如今,短视频帮助阅读已成为现实。在语文学习中,当短视频遇见名著,新奇的创意碰撞出科技与文学的火花,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考点三图表内容解读1.(2分)综合分析材料一,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答案:(示例)短视频是未成年人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要利用短视频获取有价值的资讯和有益的学习资源。考点分析命题方式方法指导1.请从图表中概括信息,得出结论。2.材料中的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请提出解决措施。1.读懂图表:关注表头,看清图例,找关键点,得出图表反映的信息。2.重视图表的注释性文字:将图表和文字结合,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3.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板块的变化,比高低,寻规律。通过高值与低值的对比,分类概括。4.形成答案:条理清晰,表述恰当。注意:看图要仔细,不要遗漏信息。考点四分析运用材料2.(4分)某中学九年级(5)班要举办一场辩论赛,下面是辩论提纲的一部分,请依据表中的要点提示补全内容。辩题:未成年人看短视频的利与弊正方观点:看短视频对未成年人成长利大于弊反方观点:看短视频对未成年人成长弊大于利正方论述要点

反方辩驳要点正方论述要点①:短视频聚集了海量的信息和资源,作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新的传播手段,已成为青少年接触网络的重要载体。反方辩驳要点①:短视频聚集的信息虽多,但是质量和内容良莠不齐,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容易被误导。正方论述要点②:

反方辩驳要点②:未成年人长时间看短视频会造成碎片化的“浅阅读”,容易放弃需要深入思考的优秀文化典籍,使阅读质量变低。短视频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能激发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进而引导他们深入研读优秀文化典籍,养成阅读习惯。正方论述要点③:很多未成年人利用短视频进行休闲娱乐,这样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达到放松目的,有益于身心健康。反方辩驳要点③:

长时间靠短视频放松身心,会损害视力,加剧疲劳;并且忽视学习和运动,进而影响身心健康。考点分析命题方式方法指导1.阅读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观点(启发)。仔细阅读材料,找准关键词句,提炼作者观点,看文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深入挖掘事物、事理等背后隐含的意义;提炼材料揭示的现象、观点、规律等,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2.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写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1.仔细阅读各则材料,概括材料内容或涉及的观点。2.审读题干,厘清比较的方向,将各则材料的内容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找出材料之间的异同,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探究的结果。3.根据材料内容,提出可行性建议。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要结合哪则材料,解决什么问题。2.仔细分析材料内容,找出关键点,提出的建议要合理,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6分)学校举办“名著联读·经典趣创”展示活动。请你以《西游记》《海底两万里》为素材,完成题为《悟空忽见“诺第留斯号”》短视频制作的相关任务。(1)根据短视频题目,设计开场内容(不需出现片名和制作者信息)。答案:(示例)画面上方,晴空万里,孙悟空脚踩五彩祥云而来,手持金箍棒,火眼金睛向下张望;画面下方,在波平浪静的蓝色大海上,“诺第留斯号”正浮出海面。(2)根据下面语境补全短视频中的对话片段。孙悟空(惊异):俺老孙来也。咦,此为何种怪物?尼摩船长(骄傲地):这可是能在水下行走的“铁兽”,载我穿行海底两万里。孙悟空(不解地):你这物倒稀罕,可也为求取真经?尼摩船长(沉思):①

.

孙悟空(好奇地):那可也曾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尼摩船长(自豪地):②

.

不,我爱大海,穿行海底是我的梦。在那里,我自由,独立!我能发现世界的终极秘密……那倒没有。我们碰上的大鲨鱼,凶猛无比,可我和我的伙伴制服了它!我的“铁兽”还勇闯千尺大冰盖,也真令人难忘啊。一、(12分)(2023包头)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选自曲青山《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有删改)材料二

2010年9月,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立项实施。经过全体参研参试人员11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2021年至2022年两年内组织了11次发射,完成了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独立掌握了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在轨组装建造技术,具备了开展空间长期有人参与科学技术实(试)验的能力,为不断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建设航天强国、提升我国在国际载人航天领域的影响力提供了重要支撑。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三位航天员分别是四征太空的指令长景海鹏、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三人跨代组合,实现“三人合一”的高度默契目标。(选自杨宏《“太空之家”遨游苍穹》和新闻信息,有删改)材料三

2023年4月12日21时,正在运行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了此前101秒的世界纪录。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之所以能发光发热,是因为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长期以来,科学家希望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创造出一个“太阳”,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能源。位于安徽合肥科学岛的EAST有着“人造太阳”之称,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它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我国经过十几年聚力攻关,历经122254次实验,终于实现了今天的突破。近年来,EAST性能不断提升,装置运行区间不断扩展,取得了多项国际托卡马克运行的重大标志性成果。目前,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已完成工程设计,未来瞄准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堆。(选自常河、丁一鸣《中国“人造太阳”刷新世界纪录》,有删改)1.(4分)阅读材料一,你从图一、图二中分别得出怎样的结论?答案:图一说明中国科技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十年上升22位,且中国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图二说明我国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多项世界级科技成果。2.(4分)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出我国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答案:(示例)①不懈努力;②掌握核心技术;③通力合作(团队协作);④勇于创新;⑤聚力攻关;⑥不畏艰难。(答出任意四点即可)3.(4分)读了以上材料,请你抒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之情。答案:(示例)“海斗一号”“天问探火星”……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了大国的科技实力;一个个心怀梦想的科研人员,为实现中国梦而呕心沥血。目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升空的那一瞬间,我们为生在这强大的国家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看到展示我们国家科技成就的报道,就油然而生报效祖国的热情!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我们要怀揣科学梦想,努力学习,挑战自我,奋发有为,书写无悔的青春!二、(8分)(2024呼和浩特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2024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提到,保障学生每天进行1小时的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注重劳动习惯养成;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快实现校内减负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摘编自2024年3月12日“央广网”)材料二体育锻炼的益处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首先,体育锻炼可以强壮体魄。儿童经常进行体育运动,有利于骨骼、肌肉的生长,提高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的机能,增强体质,减少患病机会。同时还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判断力、反应速度,改善睡眠质量。其次,体育锻炼有利于心理的健康。体育锻炼能调节人体紧张情绪,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舒展身心,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体育锻炼还可以陶冶情操,使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体育锻炼对品质的培养也有很好的作用。材料三关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材料四数字体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赋能。首先,基于虚拟现实的体育课程和应用程序为中小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通过这些具有互动性的应用,学生可以在虚拟场地上体验各种因场地和器材的限制难以触及的体育项目,比如高尔夫、飞碟射击、拉力赛车等。这种全新的互动虚拟体育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潜在的体育人才。其次,数字科技还提供了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视频、规则解释、战术分析等。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的体育项目并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水平。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后,数字科技还可以为个性化训练赋能。每个学生的体能水平各不相同。以简单的跑步热身为例,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无法关照每个学生的心率需求。然而,通过数字可穿戴设备监控心率,体育老师可以有效地监控学生的活动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热身。数字穿戴设备还能精确地记录多项生理数据,帮助体育老师更仔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并提供个性化的活动方案。这种“私人定制”的体育锻炼计划对特殊儿童尤为重要。除了优化每个学生的体育锻炼体验,数字科技与大数据的结合也能助力职能部门更好地了解区域内中小学生的整体健康状况和锻炼水平,从而制定相应的宏观策略。(摘编自《中国教育报》)1.(3分)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国家强调要采取有力举措,着力缓解“小眼镜”“小胖墩”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B.材料二中,加点词“一般”指出了体育运动项目的常规特点,并不排除有特殊情况的存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材料三中,儿童、青少年要想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应该减少持续久坐的时间,达到要求的运动时长,保证运动强度。D.材料四中的画线句,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数字科技可以为个性化训练赋能的优势。导析:A材料一中为“着力解决……问题”,而不是“缓解”。A2.(2分)小文为自己制订了一份周运动计划表,请你结合材料三,指出计划中不合理的地方。答案:①运动次数不合理,依据材料三“每天累计≥60分钟”,可得出运动需要每天进行,每周至少7次。②运动时间不合理,根据材料三要求应该每天累计不低于60分钟。周运动计划表实施者运动地点运动次数/周运动时间累计/天运动方式小文学校运动场5次30分钟中、高强度3.(3分)结合以上材料,谈一谈体育锻炼在儿童、青少年阶段能够迅速推进的有利因素有哪些。答案:①从国家层面看,国家积极倡导体育锻炼,给予政策支持。②从个体角度看,运动的好处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主观愿意参加。③科技助力,使运动变得更加有趣、高效。(或数字体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赋能。)三、(13分)(2024包头调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1930年4月,恽代英任沪东区行动委员会书记期间,形势异常严峻,党的活动经费常常中断,恽代英和妻子有时连饭都吃不上。恽代英对妻子说:“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视王侯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我们要安贫乐道,这个‘道’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我们情愿吃苦。我们今天吃苦,就是为了我们的后代能够享福。”1930年5月,恽代英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劝降,恽代英严词拒绝,他说:“我身上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火柴。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三种人生的崇高境界高度凝聚在了恽代英身上,他展现的是舍“小我”铸“大我”的人生答卷。(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材料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摘自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材料三(根据相关新闻信息编创)材料四红色歌曲是珍藏革命记忆的宝库,是时间和生命的艺术。“驱除鞑虏,还我中华!铁血男儿壮志冲九霄!长枪大炮都已准备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红色歌曲是传承伟大民族精神的载体。从《红梅赞》到《过雪山草地》,从《绣金匾》到《春天的故事》,从《江山》到《不忘初心》……这些不断涌现、深入人心的经典红色歌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历史征程。红色歌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歌。“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入脑入心的词曲,见证了时代变迁,颂扬着美好生活,表现了乘风破浪、不断前进的信心,给人鼓舞和力量。(根据公开信息整理)1.(4分)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说人的一生怎样度过才会更有价值。答案:(示例)安贫乐道;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舍“小我”铸“大我”;为理想而努力奋斗。2.(4分)材料三列举了多种祭英烈的方式,结合你的一次亲身经历谈谈感受。答案:(示例)我参加了国旗下的演讲活动,宣传英烈事迹,讲述他们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的生动故事。内心为革命英烈的崇高精神而震撼,深感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油然而生爱党、爱国之情,也感到责任重大,我们要弘扬先烈精神,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奉献智慧和力量。3.(5分)阅读材料四,请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首红色歌曲的歌词进行赏析。答案:(示例)我最熟悉的红色歌曲是《七律·长征》,它的歌词高度凝练,气壮山河,把长征的经过以极简练的语言浓缩其中,尤其是开篇“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句表现了红军为实现理想排除万难的大无畏精神。结尾一句“三军过后尽开颜”则表现出长征胜利会师的喜悦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人心潮激荡,振奋不已。四、(13分)(2024包头市青山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句简洁的箴言,是古人的谆谆教诲,更是对劳动价值的深刻颂扬。东汉的张衡在《应间》中提出了相似的见解:“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这些古训,凝聚着中华民族“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朴素信念,至今仍激励着我们珍视劳动、自强不息。材料二

《蚕织图》细致地记录了宋代时,自“腊月浴蚕”到“下机入箱”的古代蚕织生产技术。图中的提花机是织造的重要工具,提花机前,有一端坐的妇女正在全神贯注地操机挽提,机上方坐着一个光着脚的小孩,正憋足了力气挽提经线,努力到“翘脚趾”。材料三《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对于劳动课程所要求达到的标准作如下说明:①懂得劳动创造人的道理,认识到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理解“劳动托起中国梦”的重要意义。领会“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道理。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②主动承担一定的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进一步加强家政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实践,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③适当体验金工、木工、电子、陶艺、布艺等项目的劳动过程,体会其中蕴含的独特智慧和人类创造力。尝试进行家用器具的简单修理,参与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体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和生涯规划意识。④定期参加校园包干区域的保洁和美化,以及助残、敬老、扶弱等公益劳动,体验以自己的劳动服务他人、服务社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初步形成对学校、社区负责任的态度。体验融合一定智能技术的现代服务业劳动,提升现代服务技能,充分认识现代服务业劳动的性质、特征与独特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提升以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责任感。⑤根据个体、家庭、学校、社区的发展需要,提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制订合理的劳动计划,并安全规范地加以实施,能对劳动过程与劳动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合作能力。⑥强化诚实劳动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形成劳动效率意识和劳动质量意识。⑦初步具有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意愿,形成不畏艰辛、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精神。1.(3分)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说你得出怎样的结论。答案:材料一、材料二展现出了中国从古至今都十分重视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教育作用以及劳动这种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国人血脉中的传承与延续,也都体现出了要从小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理念。2.(5分)阅读材料二,用自己的语言以图中孩童的视角再现图片中的场景。答案:(示例)提花机前,母亲低头织布,没有一丝懈怠和随意。母亲聚精会神、全心投入的状态,也感染了我,我光着脚,蹦跳于机床之上,坐在上面的横板上,身体后倾,双手用力抽丝,为母亲挽提经线。当力气不足时,便手脚并用。我的脚趾都翘起来了!3.(5分)阅读材料三,假设你是劳动班长,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项课程目标,设计一次班级劳动教育活动。答案:(示例)我选择围绕第②条课程目标来设计劳动教育活动。首先,我会设计活动方案,召开家庭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班会,通过视频学习和实操训练来使同学们学会一些日常生活中劳动的方法。其次,安排实践任务,请同学们回家完成一项家庭清洁劳动任务,或为父母做一道美食,或精心布置自己的小房间,并将活动过程录制视频上传班级公众号。最后,请同学们撰写本次劳动课程的学习心得,在班级进行交流,使同学们明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提高生活劳动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五、(11分)(2024包头市东河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好茶的苦味,像是一块薄冰。入口时感觉明显,但你稍用力一呷,这种苦味瞬间变淡。赶紧拿味蕾在口腔里仔细搜查,苦味的踪迹不见,剩下的全是丝丝甘甜。别看茶甜,却永不会腻。原因何在?就是依稀残存的苦味,还在起着中和作用。材料二在中国南方某些地区,孩子降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教育是“喝苦茶”。长辈会用筷子沾上浓浓的茶汤,在襁褓中的婴儿嘴上一抹。孩子舔到苦茶,自然要哭。但长辈就是要告诉孩子,人的一生就是要学会吃苦才行呀。茶之苦味,恰恰与中国文化中的“吃苦精神”相契合,将“茶”与“苦”进行文化上的捆绑,饮茶似乎也成了一种修行。千百年来,茶备受儒释道三家推崇,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茶有苦味。(选自杨多杰《茶经新读》,有删改)材料三材料四2023年,包头金街入选万里茶道(中国段)文化街区品牌。如今,包头金街茶化街是包头最大的茶业市场,成为新时代传承西口文化的商脉宝地。

2024年4月20日,“游包头老城·寻古今茶道”主题系列活动通过“茶文化”赋能,以“出关送茶”为演绎内容,再现了万里茶道商贾驼队的辉煌。其间,还现场演示“沁茶法、煮茶法、泡茶法”等经典冲泡方法,举办了万人春茶品鉴活动。《茶香夜雨》《一梦惊鸿》《游山恋》等茶主题演艺节目精彩纷呈,大家通过品茗、听歌、观舞、听琴等活动,一秒“穿越”至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近距离感受茶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丰富内涵。(有删改)1.(3分)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就“茶”与“苦”联结出的中国文化,谈谈个人认识。答案:(示例)茶汤入口苦回味甘的特性与中国人坚信苦尽甘来的生活信念相契合,同时“苦”装点、丰富了平顺的生活,幸福甘美才更有品味价值。吃苦就是一种自我磨砺,是国人的忧患意识和居安思危精神在日常饮食中的具象化投影。2.(4分)材料三列举了茶的种类和泡茶饮茶的知识。请回顾自己的生活,围绕“茶”描绘一个场景,表达个人获得的体验或感受。(不少于60字)答案:(示例)又是一年月圆时,家人围坐,喝茶闲话。人多茶杯少,小孩子只分得玻璃杯。放入龙井茶的细叶,注水时青绿的叶片不断从杯底翻滚升腾上来,打着旋浮浮沉沉。长辈说,泡久了茶味浓,不清香;着急喝又烫口,只能品得一丝炒制的糊苦滋味。小孩子吵嚷着要喝,大人不肯,真是难解。我认为喝茶急不得也等不得,喝茶像极了我们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取乎于中。3.(4分)阅读材料四,请你抒发作为一个包头市民的真实情感。答案:(示例)①塞外钢城重塑形象,草原明珠再添亮色。作为昔日的水旱码头、商业重镇,包头能够成为新时代传承西口文化的商脉宝地,我由衷地感到自豪。②文人雅士品茗听琴的生活就在我们身边上演,它丰富、浸润着我们的心灵。生活在这样一个有草原风情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我倍感幸福。六、(11分)(2024河南改编)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科学与艺术①早在100多年前,赫胥黎就在一次题为《科学与艺术》的讲演中说,科学与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思想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则以感情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它们有什么共性呢?②第一,科学与艺术都追求普遍性和永恒性,追求真和美。关于普遍性和永恒性是不言而喻的,科学求真和艺术求美也无须赘言。科学追求的美主要是和谐之美和简洁之美。至于艺术求真,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感悟把事物的本质揭示出来,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原则。③第二,科学与艺术有共同的评判标准,其中创新性是最主要的。只不过在艺术那里把创新性叫作“艺术风格”。例如,李白的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是浪漫主义风格;杜甫的诗则“深沉蕴蓄,抑扬曲折”,是现实主义风格。④科学研究如何才能创新?首先,要有长期的知识积累。任何伟大的科学成果都不是凭空起高楼的,都需要有丰厚的知识作基础。其次,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认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⑤科学与艺术在人类早期是统一的,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才逐步分化。福楼拜早在19世纪中叶就预言:“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会合。”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交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⑥艺术的科学化已经逐步成为现实,很多艺术创作,离不开科学技术。而对于科学要艺术化,我的理解有两点。第一,科普要艺术化,要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把一些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普及给大众,要通俗风趣,让大众易于接受,最好还能彰显艺术之美,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人。第二,科幻小说和科幻影视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科学的艺术化。一部好的科幻作品不仅要对现有科学或技术的神奇富有想象,而且要大胆设想和预测科学技术未来可能的走向,这样的科幻作品才能够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摘编自严加安《科学与艺术》)材料二①科学研究的过程险阻重重,为什么杰出人才能够克服诸多困难、不断创新?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这确实是原因的一个方面。但是,杰出人才对于自己去追求创新有着更为高远的想法。邱院士认为,数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真和美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对美的探究和追求是让数学家不停钻研的动力。②对美的探究和追求,不仅让科学家愿意克服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以获得最高的美的精神享受,而且也使他们更注重在创造活动中的精神追求,而不是各种功利的获取。在这种状态下产出的科研成果,通常具有典范的价值。(摘编自沈致隆《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交融》)材料三

《磁流体艺术:绽放》是2024年“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展出的作品,它以视频形式呈现了纳米级的磁性颗粒形成的磁流体,在磁力、重力和张力的共同作用下自由流淌所产生的优美造型。视频画面呈现的造型如同绽放的花蕾,又似翩翩起舞的精灵。1.(3分)材料一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引用赫胥黎的话,让读者了解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出二者“有什么共性”的问题,引出下文对二者共性的阐释。2.(4分)科学研究怎样才能创新?请结合材料一第④段和材料二简要概括。答案:需要科学研究者有长期的知识积累,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坚强的意志,有对美的探究和追求。3.(4分)材料三能作为材料一第⑥段的佐证材料吗?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能。理由:材料三中《磁流体艺术:绽放》这一作品用美丽的视频画面展现磁流体自由流淌所产生的优美造型,既向大众普及了磁流体的相关科学知识,又让大众感受到艺术之美,这与材料一第⑥段中“科普要艺术化”(“科学要艺术化”)的观点相符。七、(13分)(2024山东)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①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地理、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各具特色,饮食也呈现独特的风格,如鲁菜的香醇、川菜的麻辣等。②中国饮食尤其讲究“食以材为先”,注重食材的天然味道和营养价值。烹饪过程注重食材的合理搭配,利用多种烹饪方法,如炒、煮、蒸、炸等,以达到色、香、味、形、养俱佳的效果。这既增强了口感,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③中国人还会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追求味道醇厚,多煲炖焖煨;夏天讲究清淡爽口,多凉拌冷拼。④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需求,也是一种社交活动。在宴请宾客、庆贺喜事等场合,人们通过餐桌上的礼仪来表达友谊、团结、礼貌和尊重。⑤中国饮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千百年来,食材、烹饪技艺等多种元素相互融合,不断丰富着中国饮食文化。⑥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并爱上了中国美食,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做“美食直播”。在新的时代,中国饮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融合性发展和创新性传播,从而在世界舞台上彰显魅力。(摘编自《中国饮食文化》)材料二①不同的食物在与口腔的碰撞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味道刺激与感受,这种感受便被称为“味”。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人对饮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味”的追求。从酸甜、咸香到麻辣、香辣,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的手中也能千变万化出多种味道,红烧、醋熘、清蒸……这种在“味”上的追求与独到成就,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②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味”是食物的灵魂。如果说,茹毛饮血只是人类之初为满足生存需求而产生的最原始的饮食行为,那么当调味品进入生活时,人类才逐渐享受到食物带来的真正愉悦。众多调料的创制与融合,让中国味道在苦、甘、辛、咸之上推陈出新。酸甜酥嫩的“糖醋鲤鱼”、麻辣鲜香的“水煮肉片”,都充分吸收了多种调料的味道,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摘编自《我国饮食的调味艺术》)②多元交流中的灵感撞击,带来了植物栽培与食材处理的融会贯通。植物的交流,本质上也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物种的传播、资源的丰富,更是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共赢。(摘编自《张骞通西域的历史馈赠》)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凝聚着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饮食文化,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B.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手中能变化出多种味道,体现了中国人饮食上对“味”的追求。C.调味品的出现,让人类从最原始的为生存而饮食,直接进入享受食物的阶段。D.孜然等香辛料传入后,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对中国菜的发展产生了影响。C导析:C根据材料二第②段“茹毛饮血只是人类之初为满足生存需求而产生的最原始的饮食行为,那么当调味品进入生活时,人类才逐渐享受到食物带来的真正愉悦”可知,C项中“直接进入享受食物的阶段”说法错误。2.(3分)下列诗句,可体现材料三“物产在汉唐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的一项是()A.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B.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C.姜宜山茗留闲啜,豉下湖莼喜共烹。D.桂江霜鲫长如许,绝似松江一尺鲈。导析:B

A、C、D三项写的都是中原本土的美食。B项,根据“胡麻饼”可知,这是从西域传来的面食样式。B3.(3分)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饮食的特点,完成下图。答案:①注重食材的天然味道和营养价值②食材合理搭配,采用多种烹饪方法③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4.(4分)材料三提到“凿通”的效果。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述“凿通”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体现。答案:(示例)张骞通西域带来了物产交流,如葡萄、石榴等传入中原,中原本土的梨、桃等西传,丰富了食材种类;香辛料的传入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记忆,推动了中国菜的发展;物产交流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这种交流本质上也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促进了文明的共赢。八、(11分)(2024重庆B改编)班级开展“走进中国园林文化”项目式学习活动,需要制作一份“园林旅游手册”,请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①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体系中有其特有的风格,亭、台、楼、阁、榭、舫、廊等园林建筑,处处体现园林的内在艺术特点和内涵。中国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类。因为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传统士人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所以又被称为“文人园林”或“江南园林”。皇家园林以宏伟壮丽著称,私家园林则以小巧清幽取胜。②私家园林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叠山理水是造园的基本技艺手法,“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将水光山色与人亲的想法变为现实。峰石作为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造景元素,被广泛使用。现存的古典园林中,尤其以苏州狮子林中的奇石最为著名。放眼望去,那些石头有的瘦骨嶙峋,有的风姿绰约,有的娇憨可爱,有的优美动人,有的深沉含蓄……③很多江南园林中都开辟有或大或小的水池以蓄水。以池水映蓝天、映花木、映建筑,也以池水照身、照心。在尽显园林景观之美的同时,也尽显文人的优雅气质。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可以说都是我国古典园林中的佼佼者。(摘编自王其均《雨中村树人家》)材料二①私家园林深邃的意境,往往来源于文人复杂的心境和文化追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中的意境,通过建筑的排布、景观的设置、题字、命名,甚至是家具的陈设、铺地的样式等各个方面营造出来,令人心驰神往,游兴大增。②我们在游览和了解中国文人园林时,需要留意的地方就是:文人园林总是与文人阶层对于人格理想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通过园林来表现士人的人格精神。文人园林中几乎随处可见“寄傲”“洗耳”“后乐”“颐志”等标举园居者人格追求的题额。北宋苏舜钦官场失意之后,在苏州筑“沧浪亭”一园,并著《沧浪亭记》以记其事。“沧浪”园名语出《孟子》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典故,以表现园主不随波逐流的高远志向。③名士贤人的道德气节、文采风流,不仅是士人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支柱,同时也对士人生活环境有相当大的影响。比如苏州“沧浪亭”园中的“仰止亭”里,刻有明代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文徵明的画像以及清乾隆皇帝咏赞他的诗篇。这种设计使小园的景观环境,具有了一种文化和人格传承上的脉络和底蕴。(摘编自王毅《翳然林木》)材料三①点景、隔景、借景、对景、夹景、藏景,这六种园林造景的方法,也是我们欣赏中国园林的六个角度和方法。②点景,从字面上来看,它就是一个小“点”。它可以是一个亭子、一块石头、一座小桥等。它对于周围的环境,起到点缀的作用,但又不仅仅是点缀。它更是画龙点睛中的那个“点”,对周围的景色起到一个点题的作用,是人们视线的聚焦点。③隔景,就是园林中的隔断。有的是完全隔断,就成了障景。障景,顾名思义,就是起到屏障作用的景物。障景是为了不让园林景色一览无余,而是要让游人慢慢地品味,细细地欣赏。所谓“欲扬先抑,欲露还藏”是也。琉璃影壁就是一处障景(如图一),它不但起到屏障的作用,而且其本身也是一处非常值得欣赏的景点。有的不完全隔断,或者说是隔而不断,就成了透景、漏景、框景(如图二)。④借景,就是借用别处的景致,为我所用。根据所借景致的位置和形式,又分为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实借、虚借等。苏州拙政园远处的北寺塔,被借来当作园林中的景致,这是远借,也是实借。仰望苏州拙政园见山楼的天空,蓝天白云都成了园林中的景色,这就是仰借,也是远借。而蓝天白云、清风明月、春花冬雪这些景物,都是变化的,只在某个时间才会出现。所以,这也是虚借。(摘编自《欣赏中国园林的6个角度和方法》)【任务一园林概述】1.(3分)下面四句表述中有一项与原文意思不相符,请找出来,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分析原因。①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②私家园林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峰石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造景元素。③私家园林小巧清幽,其深邃的意境往往来源于文人复杂的心境和文化追求。④园林造景的六种方法中,“隔景”是为了让别处的景致为我所用。答案:第④句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根据材料三第③段“隔景,就是园林中的隔断。有的是完全隔断,就成了障景。障景,顾名思义,就是起到屏障作用的景物”,第④段“借景,就是借用别处的景致,为我所用”可知,园林造景的六种方法中,“隔景”是园林中的隔断,是起到屏障作用的景物;“借景”是为了让别处的景致为我所用。【任务二景点赏析】2.(2分)结合材料二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探究园林主人以“仰止亭”命名亭子的意图。【链接材料】《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①,景行②行止。”

【注】①止:语气词。②景行:指大道。答案:(示例)园林主人以“仰止亭”命名亭子,表现了他对崇高品德的仰慕与向往。3.(3分)下面是苏州园林“荷风四面亭”的图片,亭子周围荷塘环绕。请结合材料三中造景的方法,赏析这一景点的妙处。答案:(示例)“荷风四面亭”运用了“点景”这一造景方法,被荷叶荷花环绕的亭子成了人们视线的焦点,它不仅对周围的环境起到了点缀的作用,还对周围的景色起到了一个点题的作用。【任务三攻略撰写】4.(3分)根据三则材料将“赏园攻略”补充完整,以指导游客更好地欣赏私家园林。赏园攻略①储备园林的知识:

.

②选择游览的观看点:

③运用合适的欣赏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