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_第1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_第2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_第3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_第4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单选题1.SARS病毒、新冠病毒和肺炎双球菌都可引起肺炎的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B.SARS病毒、新冠病毒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C.这三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由4种核苷酸构成的D.三者的结构不同,也都没有核糖体2.开心果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坚果作物,它具有耐旱、抗热等特性,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无机盐(如钾、钠、铁、钙)等。下列关于开心果的元素与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机盐在细胞中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以离子形式存在B.细胞中钾、钠、钙元素含量远多于铁元素,铁属于微量元素C.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远远多于自由水,以利于其耐受干旱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3.《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类、蛋白质、油脂等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五果”富含糖类,其中的麦芽糖、蔗糖和果糖均为还原糖B.糖类、蛋白质和油脂这些营养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C.“五畜”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D.虽然脂肪可通过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但其不是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4.下列有关细胞中无机物叙述正确的是()A.呕吐、腹泻的病人,需及时补充葡萄糖盐水B.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高,则会出现抽搐症状C.某地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D.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5.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它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只取决于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B.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常以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为标准D.蛋白质具有催化、免疫、运输、调节、携带遗传信息等功能6.核酸广泛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体内。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核酸中的碳元素存在于含氮碱基、磷酸、五碳糖中C.将蓝细菌体内核酸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5种含氮碱基D.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重要作用7.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人们对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过程。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胞膜也叫质膜,是动物细胞的边界,植物细胞中细胞壁是边界B.图中乙侧是细胞膜的外侧,甲侧是细胞膜的内侧C.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图中④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8.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离子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b、c是生理过程,①~⑦是结构名称。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b是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氧仅来自氨基酸的-COOH,场所是图乙中的①B.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②C.与图甲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图乙中②③④D.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9.生命起源于海洋,膜的出现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而细胞核的出现是细胞进化历程中又一个巨大飞跃,它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核膜中的脂质平铺在水面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约是核膜面积的2倍B.4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C.2为核孔,是D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10.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对接,宇航员在轨完成“太空养蚕”。如图表示太空蚕——“秋丰白玉”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ATP水解时,图中所示的化学键③④最易断裂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的反应相联系D.乳酸菌细胞中不会发生图中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11.细胞呼吸既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下图为酵母菌和人体细胞呼吸流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条件X和条件Y下分解,具有相同的中间产物B.物质d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测C.人体细胞呼吸中产生物质b的场所可能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酵母菌分别在X、Y条件下产生等量物质b时,消耗葡萄糖量之比为3∶112.苋菜叶片细胞中除了叶绿体含有色素外,液泡中也含有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花青素(呈现红色)。某探究小组用无水乙醇提取苋菜叶片中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层析结束后滤纸条上色素带由上到下,叙述正确的是()A.第二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B.第四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C.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黄绿色的叶绿素bD.如果采用圆形滤纸法分离色素,则最外一圈的颜色为红色13.下图表示光照条件下,水稻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发生的部分物质转换过程,A和B都是还原性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H2O→①A→②(CH2O)→③B→A.图中A是还原型辅酶Ⅱ(NADPH),B是还原型辅酶Ⅰ(NADH)B.若②过程合成有机物的量大于③过程分解有机物的量,则该植物一定正常生长C.能产生ATP的过程是①③④,过程④消耗O2,过程①产生O2D.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④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14.H2O2对人体有致癌危险,但我们的人体却没有受到H2O2的威胁,原因是人体内有H2O2酶并及时将其分解,某兴趣小组探究相关因素对H2O2分解实验绘制下图曲线,甲表示最适温度条件下H2O2酶促反应速率与H2O2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分别表示H2O2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B.A点时H2O2酶活性很低,因此酶促反应速率也很低C.图中C点代表该酶促反应的最适pH,D点代表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D.在H2O2分解实验中,将相关因素从E点调到D点酶促反应速率基本不变1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了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欲检测这些野果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无需水浴加热,常温下就能观察到紫色反应B.制备该野果脂肪的临时装片过程中,染色后需用清水洗去浮色C.在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即可出现砖红色沉淀D.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后,可以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16.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但细胞代谢的发生离不开酶的作用。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过氧化氢水解,而不能催化淀粉水解,这说明酶具有高效性C.正是由于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有序地进行D.应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保存酶制剂二、综合题17.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为适应长期干旱的条件,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B.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10~14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正常条件下的蝴蝶兰在6~8时,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减少D.正常条件下的蝴蝶兰在16~18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18.下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6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Ⅵ绘出了用于区分其他种生物的标志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代表低等植物细胞的是部分(填序号Ⅰ-Ⅵ),依据是。(2)Ⅱ与Ⅴ比较,其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Ⅰ、Ⅱ、Ⅲ、Ⅵ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所具有的功能是。(3)Ⅵ所示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该遗传物质中含有种核苷酸。(4)用显微镜观察④和⑥时,不需要染色的是,原因是。(5)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常用的科学方法是。19.酵母菌细胞富含蛋白质,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培养酵母菌时,要给培养装置通气或进行振荡,以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在利用酵母菌生产葡萄酒时,却需要密封发酵。以上案例条件和产物不同,主要与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关,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从结构上看,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生物,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底物,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实验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带橡皮塞的锥形瓶、弯曲玻璃管若干、10%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凡士林。(3)实验方法步骤:①选用图一中A,B,C,D锥型瓶,组装A、B两组实验装置。A组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用字母加箭头形式表示顺序)B组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用字母加箭头形式表示顺序)②将两组装置于适宜的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情况。(4)结果预测和结论:若A、B组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且A组的浑浊程度B组,原因是。(5)在小组内的一些同学又设计图二装置来探究影响酵母菌呼吸方式,该装置的红色液滴移动的情况是,原因主要是瓶内气体的体积变化引起的。20.已知豌豆体细胞中有14条染色体,某同学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细胞的分裂,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下列两图,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用高倍镜观察各个时期豌豆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和数目,常选取豌豆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填茎、叶、芽)分生区的细胞观察。染色体需要用染色,便于观察。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4条的是有丝分裂期。(2)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豌豆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将停留在甲图的段前。(3)豌豆相邻体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除可以进行物质交换外,还有的作用。(4)豌豆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统计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的变化如甲图,请分析DE段形成的原因。(5)如何通过实验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结果发现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明显比分裂期长,原因是在分裂间期要进行。(6)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段。21.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团队们现已开发栽培“海水稻”,推广“海水稻”有许多好处。如:“海水稻”可以使用海水灌溉;“海水稻”矿物质含量比普通稻要高;“海水稻”在条件恶劣的盐碱地生长,很少会患普通稻的病虫害。图甲表示“海水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A,B,C,D、E分别表示细胞中的有机物,M、N分别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发生的场所;图乙是某科研所对不同品种“海水稻”幼苗在适宜温度和海灌溉条件下进行的鉴定实验。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物质E一般是由元素构成,在光合作用中其合成的场所为(填字母)。(2)在场所M发生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形式的转换可概括为。(3)“海水稻”能在海边或盐碱地中生长,普通水稻在海水中为什么不能生长?。(4)图乙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5)在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低于1200μmol·m﹣2·s﹣1时,限制1号水稻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6)当图乙中光照强度长时间为0时,图甲中场所M发生的反应(填“是”或“否”)进行?原因是。(7)种植海水稻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优点:(请答出两点)。22.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0.9%的NaCl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某同学将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4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表。实验组别

实验步骤甲乙丙丁向肠袋中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0.7%NaCl10mL0.9%NaCl10mL1.1%NaCl10mL0.9%NaCl+微量Na﹢载体蛋白的抑制剂共10mL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1mL3mL5mL9.9mL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1)实验开始时,水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扩散方向是:甲组从;丙组从。(2)水在肠腔和血液之间跨膜运输的方式可能为。(3)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的参与,若要进一步探究Na﹢的吸收方式,可将丁组中Na﹢载体蛋白的抑制剂改为。(4)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甲、乙、丙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均减少的原因是。(5)通过分析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的不同,阐述运动后喝高糖饮料的弊端。(6)小肠中还有许多物质可以被吸收,如新生儿的小肠可以吸收母乳中的抗体,其主要吸收方式为,该过程(填“是”或“否”)需要能量。三、多选题23.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蚕豆叶表皮细胞,观察该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的剩余部分)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1min后,处于2mol·L﹣1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细胞液B.由图可知,蔗糖分子能进入到原生质体内,乙二醇分子则不能C.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D.原生质体体积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植物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增大24.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亚洲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在百米赛跑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员百米赛跑中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出CO2的量大于消耗O2的量B.运动员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少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运动员肌细胞无氧呼吸过程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D.ATP是运动员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主要来自于自身的有氧呼吸25.生物会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至最后死亡的生命历程,活细胞也一样。下列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B.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C.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全面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衰老的细胞表现出细胞核体积变小,多种酶活性下降,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新冠病毒能引发传染病,因此它是生物,尽管其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B、SARS病毒、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专性寄生物,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即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不能生存,B错误;C、SARS病毒、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C正确;D、SARS病毒、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有核糖体,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1、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1)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2)分类:DNA病毒、RNA病毒;(3)遗传物质:或只是DNA,或只是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2、生物体内核酸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二者都是生物大分子,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二者都可以作为遗传物质,DNA存在时只能DNA作为遗传物质,DNA不存在时RNA才能做为遗传物质,即只有在RNA病毒中RNA才能做为遗传物质。2.【答案】B【解析】【解答】A、无机盐在细胞中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A错误;B、细胞中钾、钠、钙元素属于大量元素,含量远多于铁元素,铁属于微量元素,B正确;C、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远远多于结合水的含量,C错误;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D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1、组成细胞的元素从含量的角度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S、P、K、Ca、Mg等,其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是细胞的基本元素;微量元素Fe、Mn、B、Zn、Mo、Cu含量少,但是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细胞中的无机盐的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叶绿素中的Mg2+、血红蛋白中的Fe2+等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生物代谢旺盛,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使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例降低,当生物代谢缓慢,自由水可转换为结合水,使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上升。即自由水越多,代谢越旺盛,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

4、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3.【答案】D【解析】【解答】A、蔗糖不属于还原糖,A错误;B、糖类中只有多糖属于生物大分子,油脂不属于生物大分子,B错误;C、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C错误;D、虽然脂肪可通过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但其不是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主要能量来源是糖类,D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1、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2、生物大分子都是多聚体,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包括蛋白质,多糖和核酸。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有:C、H、O、N、P、S。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单体,故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3、糖类的功能: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4.【答案】A【解析】【解答】A、呕吐、腹泻的病人,体内的水、无机盐、营养物质流失,渗透压容易失衡,此时需及时补充葡萄糖盐水,A正确;B、如缺钙会引起抽搐,血钙过多会引起肌无力,B错误;C、化学元素参与构成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因此蔬菜中含有各种化学元素,C错误;D、作物晒干失去自由水,此时主要的剩余物质是纤维素,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中的无机盐:(1)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叶绿素中的Mg2+、血红蛋白中的Fe2+等以化合物形式存在。(2)功能:a、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b、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5.【答案】C【解析】【解答】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多肽盘曲折叠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都有关系,A错误;B、氨基酸中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一般不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错误;C、必需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因此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常以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为标准,C正确;D、核酸具有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蛋白质没有这样的功能,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1、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了一氢原子和一个R基团,根据R基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22种。氨基酸根据是否可以在体内合成,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了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

2、蛋白质的功能:(1)结构蛋白:如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等;(2)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生物催化剂);(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等部分激素;(5)免疫功能:如抗体。

6.【答案】B【解析】【解答】A、DNA和RNA都属于核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A正确;B、核酸中的C元素存在于含氮碱基、五碳糖中,磷酸中不含C,B错误;C、蓝细菌含有DNA核RNA两种核酸,将其体内核酸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5种含氮碱基(A、G、C、T、U),C正确;D、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1、核酸的功能:①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②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DNA和RNA的比较: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RNA核糖核苷酸

核糖

A、C、G、U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一般是单链结构

7.【答案】A【解析】【解答】A、细胞膜也叫质膜,是动物细胞的边界,也是植物细胞的边界(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不能作为细胞的边界),A错误;B、根据②糖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其所在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可知,图中乙侧是细胞膜的外侧,甲侧是细胞膜的内侧,B正确;C、④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C正确;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D正确。故答案为:A。

【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1)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2)细胞膜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朝向膜的内侧,亲水性头部朝向膜的外侧。(3)细胞膜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所构成,少数为糖类。(4)蛋白质位置: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5)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多数受体为糖蛋白,与细胞识别密切相关。(6)细胞膜的结构中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中蛋白质分子大多也能运动,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他推测所有的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组成。

8.【答案】C【解析】【解答】A、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水中的氧来自于羧基,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完成的场所是乙图①核糖体,A正确;B、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是②高尔基体膜,④细胞膜的面积增大,③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B正确;C、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是③内质网、②高尔基体和⑤线粒体,④是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C错误;D、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1、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

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3、大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行运输,它们均需要消耗能量,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9.【答案】B【解析】【解答】A、核膜为双层膜,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因此,提取核膜中的脂质平铺在水面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约是核膜面积的4倍,A错误;B、④是核仁,与某种RNA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故若破坏结构④,则该细胞的核糖体的合成受影响,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因而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B正确;C、②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不包括DNA分子,C错误;D、细胞核中有染色质,组成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DNA和蛋白质,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主要由核膜、核孔、核仁和染色质等构成。

1、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4、核孔:主要是mR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10.【答案】B【解析】【解答】A、ATP分子水解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即图中所示的化学键④最易断裂,A错误;B、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而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化学能)或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B正确;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C错误;D、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ATP结构:ATP(三磷酸腺苷)的结构简式为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1)ATP的元素组成为:C、H、O、N、P。

(2)ATP中的“A”是腺苷,RNA中的“A”是腺嘌呤。

(3)ATP水解可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

(4)ATP与RNA的关系: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5)ATP与ADP可相互转变。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11.【答案】C【解析】【解答】A、葡萄糖在条件X(无氧)和条件Y(有氧)下分解,第一阶段是相同的,都是将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因此具有相同的中间产物丙酮酸,A正确;B、据分析可知,物质d是酒精,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灰绿色,B正确;C、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能产生物质b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因此人体细胞呼吸中产生物质b的场所只有线粒体,C错误;D、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可知:1葡萄糖~6O2~6CO2;无氧呼吸的过程为:1葡萄糖~2CO2,则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Y条件有氧呼吸与X条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1、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2、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12.【答案】A【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可知,第二条色素带为黄色,对应的色素是叶黄素,其主要吸收蓝紫光,A正确;B、层析结果会出现4条色素带,第1条为橙黄色的胡萝卜素,第2条为黄色的叶黄素,第3条为蓝绿色的叶绿素a,第4条为黄绿色的叶绿素b,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扩散速度慢,所以第4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B错误;C、第三条色素带对应的色素是呈现蓝绿色的叶绿素a,C错误;D、如果采用圆形滤纸法分离色素,则最外一圈的颜色为橙黄色,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绿叶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中叶绿素a能够吸收传递光能之外还能转化光能,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13.【答案】B【解析】【解答】A、过程①产生的还原剂A是辅酶Ⅱ,即NADPH,过程③产生的还原剂B是辅酶Ⅰ,即为NADH,A正确;B、图示为水稻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发生的部分物质转换过程,若②过程合成有机物的量大于③过程分解有机物的量,即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但并不代表该植物一定能正常生长,B错误;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①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三个阶段③④都可以产生ATP,且过程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过程消耗O2,过程①为光反应阶段,该过程产生O2,C正确;D、暗反应阶段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1、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是水光解产生氧气和NADPH,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暗反应又叫碳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分为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叫二氧化碳固定;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将储存在ATP、NADPH中的化学能转移动糖类等有机物中。

2、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3、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14.【答案】D【解析】【解答】A、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A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底物浓度,酶过量,故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会增大,A错误;B、甲表示最适温度条件下H2O2酶促反应速率与H2O2浓度之间的关系,A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较低是因为底物浓度较低导致的,因为该反应是在最适温度下,因此A点时H2O2酶活性较高,B错误;C、根据试题分析:乙曲线代表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丙曲线代表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图中C点代表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D点代表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pH,C错误;D、丙曲线代表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E点时过酸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酶失活,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因此将相关因素从E点调到D点酶活性都处于失活状态,酶促反应速率基本不变,一直为0,D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15.【答案】A【解析】【解答】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无需水浴加热,只要有蛋白质的存在,就能观察到紫色反应,即在常温条件下即可用双缩脲试剂直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A正确;B、对该野果的切片进行脂肪鉴定时需要使用染色液(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因为染色剂能够溶解到酒精中,B错误;C、往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需在50~60℃条件下隔水加热看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来鉴定是否含有还原糖,C错误;D、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因此,还原糖检测结束后,不应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IV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16.【答案】C【解析】【解答】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催化作用,A错误;B、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过氧化氢水解,而不能催化淀粉水解,这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错误;C、酶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且作用条件比较温和,因此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有序地进行,C正确;D、最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长期保存酶,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失活,长期保存酶应该在较低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保存,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17.【答案】B【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白天气孔关闭,晚上气孔开放吸收CO2以适应环境,A正确;B、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10-14时虽然CO2的吸收为0,但仍然可以依靠自身内部提供的CO2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正常条件下的蝴蝶兰在6~8时,光照强度增强,光反应速率加快,C3的还原加快,随后C3的合成也增加,且C3的还原增加速率大于C3的合成增加速率,因此C3的含量将减少,C正确;D、正常条件下的蝴蝶兰在16~18时,光照强度减弱,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1、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是水光解产生氧气和NADPH,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暗反应又叫碳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分为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叫二氧化碳固定;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将储存在ATP、NADPH中的化学能转移动糖类等有机物中。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18.【答案】(1)Ⅲ;含有细胞壁、中心体、叶绿体等结构(2)Ⅴ没有细胞结构;蛋白质的合成场所(3)DNA;4或四(4)⑥;叶绿体含有色素(5)同位素标记法【解析】【解答】(1)Ⅲ细胞含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心体等结构,属于低等植物细胞。(2)Ⅱ属于高等植物细胞,Ⅴ为病毒,两者比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Ⅴ没有细胞结构。Ⅰ、Ⅱ、Ⅲ、Ⅵ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3)Ⅵ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DNA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4)④为高尔基体,⑥为叶绿体,叶绿体含有色素,可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需要染色。(5)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使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分析】1、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1)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2)分类:DNA病毒、RNA病毒(3)遗传物质:或只是DNA,或只是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2、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

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3、生物体内核酸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二者都是生物大分子,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二者都可以作为遗传物质,DNA存在时只能DNA作为遗传物质,DNA不存在时RNA才能做为遗传物质,即只有在RNA病毒中RNA才能做为遗传物质。

4、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1)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3)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的验证;(4)探究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及转移的实验。

19.【答案】(1)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及产物(2)真核;;(3)c→b→a→b;d→b(4)高于;A组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B组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5)左移或者不动;氧气【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a中酵母菌培养液中通入空气(氧气),d是密封(无氧气),b和c是检测二氧化碳的物质,由此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及产物。(2)从结构上看,酵母菌具有以核膜包围的细胞核,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真核生物。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底物,在有氧条件下,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反应式为:无氧呼吸时,不需要氧气,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少量的能量,反应式为:实验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带橡皮塞的锥形瓶、弯曲玻璃管若干、10%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凡士林。(3)c瓶中是10%d的NaOH溶液,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a、d瓶是酵母菌培养液;b瓶中是澄清石灰水,因为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目的是检测有氧呼吸过程中CO2的产生。因此如果组装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装置,连接顺序为c→b→a→b,如果组装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装置,连接顺序为d→b。(4)A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B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澄清石灰水越浑浊,因此A组的浑浊程度高于B组。(5)烧杯内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测量的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的量,如果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装置内的氧气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气体体积减小,红色液滴左移;如果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装置内的气体体积不变,红色液滴不动;如果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装置内的氧气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气体体积减小,红色液滴左移。因此该装置的红色液滴移动的情况是左移或者不动,主要是瓶内氧气的体积变化引起的。

【分析】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即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充裕的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的呼吸方式。(2)在探究活动中,需要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有氧条件下和无氧条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情况。(3)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4)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2、实验注意事项

(1)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的作用:吸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使酵母菌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二氧化碳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3)实验现象:C和E瓶中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且C瓶比E瓶更浑浊。(4)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无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且快。

3、实验结果的分析

(1)检测CO2的产生:观察石灰水浑浊程度或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产生CO2情况。(2)检测酒精的产生:将两组实验中的酵母菌培养液各取2mL,置于2只干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轻轻振荡混允,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20.【答案】(1)芽;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前期和中期(2)BC(3)信息传递(4)着丝粒分裂(5)通过统计视野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目;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6)CD【解析】【解答】(1)用高倍镜观察各个时期豌豆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和数目时,应选取分裂旺盛的顶端分生组织,豌豆常用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或芽分生区的细胞观察;染色体需要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进行染色,便于观察;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才被观察到,而后期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会加倍为28条,故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4条的是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2)由分析可知,图甲中BC段表示DNA复制,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豌豆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将停留在甲图的BC段前。(3)豌豆相邻体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除可以进行物质交换外,还有信息传递的作用。(4)豌豆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统计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的变化如甲图,CD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2,说明此时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染色单体,而EF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1,说明此时染色体上没有染色单体,由此可推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引起的。(5)通过统计视野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目,可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因为时间越长,同一个视野中观察的细胞就会越多;由于分裂间期要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故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明显比分裂期长,视野中观察到细胞较多。(6)图乙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即0.5,故对应图甲中的CD段。

【分析】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甲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5)观察:①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②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

2、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

3、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1.【答案】(1)C、H、O、N、P;N(2)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换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3)植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普通水稻无法从高盐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因此不能在盐碱地生长(4)光照强度和水稻的种类(5)光照强度(6)否;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7)节约淡水资源;无需农药化肥,绿色环保【解析】【解答】(1)E为ATP,元素组成是C、H、O、N、P。在光合作用中合成ATP的场所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对应图中的N。(2)M为暗反应的场所,能量的转换过程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换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3)普通水稻无法从高盐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因此难以在盐碱地生长。(4)由曲线图可知,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水稻的种类,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5)光照强度为1200μmol·m﹣2·s﹣1时达到了1号水稻的光饱和点,因此当光照强度低于1200μmol·m﹣2·s﹣1时,限制1号水稻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6)光照强度长时间为0时,不能进行光反应,无法为M暗反应提供ATP和[H],因此M对应的暗反应也无法进行。(7)海水稻与普通水稻相比,可以节约淡水资源,海水稻可以生活在盐碱地;矿物质含量高,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无需农药化肥,绿色环保。

【分析】1、ATP的元素组成为:C、H、O、N、P。ATP结构:ATP(三磷酸腺苷)的结构简式为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2、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是水光解产生氧气和NADPH,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暗反应又叫碳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分为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叫二氧化碳固定;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将储存在ATP、NADPH中的化学能转移动糖类等有机物中。

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22.【答案】(1)肠腔流向血液;血液流向肠腔(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3)载体蛋白;呼吸抑制剂(4)无机盐离子被小肠上皮细胞主动吸收,甲乙丙渗透压均小于血浆渗透压发生渗透失水,导致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减少(5)高糖饮料增大肠道渗透压,影响小肠上皮细胞主动吸收无机盐离子,不能及时补充运动丢失的大量无机盐(6)胞吞;是【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0.9%的NaCl溶液时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实验验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