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七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单选题1.下列描述和“稻田内所有生物”生命系统层次相同的是()①一个大肠杆菌②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③培养基被污染后,又滋生了除大肠杆菌之外的细菌和真菌A.②③ B.③ C.① D.②2.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①念珠蓝细菌②酵母菌③色球蓝细菌④大肠杆菌⑤乳酸杆菌⑥发菜⑦颤蓝细菌⑧SARS病毒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⑦C.①③④⑤⑥⑧ D.③④⑤⑥⑦⑧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有关内容,不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施莱登和施旺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并认为它们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核膜C.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4.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罗伯特·虎克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细胞”B.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RNAC.辛格和尼科尔森通过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提出流动镶嵌模型D.希尔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水光解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5.如图是某细胞内元素或化合物相对含量的饼状图,下列关于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的是组成活细胞的元素,则M一定是O元素B.若该图表示细胞鲜重中的元素,则M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C.若该图表示细胞干重的化合物,则M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D.若该图表示细胞鲜重的化合物,则M含有的元素为C、H、O6.下列哪项不是决定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A.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B.形成蛋白质分子的脱水缩合方式不同C.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D.各种蛋白质分子的肽键数不同7.下列能够体现微量元素在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是()A.油菜缺硼时只开花不结果,表现出“花而不实”B.哺乳动物缺钙,肌肉会抽搐C.缺N会影响酶的合成D.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时叶片变黄8.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B.核糖、含氮碱基、磷酸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9.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A.储存能量 B.构成膜结构C.携带遗传信息 D.调节生理功能10.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养料制造车间”、“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分别是()A.叶绿体、线粒体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C.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 D.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11.下列细胞器中,不含磷脂分子的是()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叶绿体④内质网⑤中心体⑥高尔基体A.②⑤ B.④⑤ C.⑤⑥ D.②③12.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高尔基体断裂后的囊泡结构可形成溶酶体C.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13.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C.从图2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D.图2共有2种氨基酸,4个肽键14.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淀粉和糖原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B.自然灾害后,灾民啃食树皮和草,通过消化纤维素来给机体供能C.脂质只由C、H、O元素组成,可在机体供能不足时大量转化为糖类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15.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和无机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B.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会影响植物的抗逆性,不会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强弱C.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血钙下降,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D.北方的小麦在冬季自由水比例逐渐降低,结合水比例逐渐上升,以适应低温变化16.如图是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外界溶液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17.将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A转换为视野B,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操作是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并调整焦距B.换成高倍镜后可调节粗准焦螺旋获得清晰的物像C.换成视野B时,视野变暗,需要调节视野亮度D.将甲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移动18.下图为渗透现象示意图,实验开始时烧杯与漏斗液面相同(均为a),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当漏斗液面不再升高时说明蔗糖分子透过半透膜达到渗透平衡B.农作物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与图示现象都是通过渗透作用实现的C.漏斗液面上升过程中水分子只能由烧杯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而不能由漏斗渗出D.若用纱布替代半透膜重复此实验,则漏斗最终液面高度在a与b中间19.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pH=c时,e点为0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20.恩格尔曼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局部照光处理,照光的部位聚集大量的好氧细菌。这个实验不能证明()A.光合作用需要光 B.产生氧需要光C.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于水 D.光合作用中氧由叶绿体释放21.在有氧呼吸的3个阶段中,属于第二、三阶段的共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氧气的参与;③都能产生[H];④都能生成ATP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2.如图是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的研究结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下CO2吸收量表示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25℃B.在5℃时,光合作用速率为呼吸作用速率的2倍C.每天光照12h,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在20℃左右D.持续光照,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23.下图是某学生用新鲜菠菜叶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下列有关这一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在研磨时加入了过量的无水乙醇B.滤液细线触及到了层析液C.c代表的光合色素呈蓝绿色D.研磨时没有加入碳酸钙24.将刚萎缩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的原因主要是()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胞吞吸水 D.自由扩散25.下列关于高能磷酸化合物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20个腺苷和80个磷酸最多可以构成40个ATP分子B.与等量的葡萄糖相比,ATP含有的能量更多C.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D.在猎捕兔子过程中,狼细胞内ADP的含量远大于ATP26.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A.磷脂含量 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糖的种类 D.水含量27.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②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C.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③有关D.④是大分子物质自由出入细胞核的通道28.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催化化学反应。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所特有的是()A.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B.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催化化学反应更高效D.生物体内各种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一致的29.下列与酶有关的实验分析中,错误的是()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可选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C.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H2O2溶液作实验材料D.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淀粉酶作实验材料30.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量不变B.B~D段时细胞与细菌相比,都没有核膜和核仁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D.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31.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A.基因选择性表达,合成特异蛋白质B.DNA复制出错,引起遗传物质改变C.细胞器的种类或发达程度发生变化D.细胞分化前后,基因的开闭情况不同3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B.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最多D.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33.大型胞饮作用是一种特殊的胞吞作用,内吞物与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质膜形成皱褶包裹内吞物形成囊泡,囊泡与溶酶体融合并被降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型胞饮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内吞物被降解后的产物都能被细胞回收利用C.质膜形成皱褶的过程可能需要细胞骨架发挥作用D.细胞通过大型胞饮作用摄入物质需要膜上的蛋白质参与34.如图是某动物神经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凋亡由基因控制B.神经细胞凋亡时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衰老神经细胞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D.某个神经细胞衰老并不意味着动物个体衰老35.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可以说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不同C.将菠菜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菠菜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36.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B.中心体复制发生在a段C.核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c段 D.细胞适度生长发生在d段37.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9mol12.5mol15mol30mol产生酒精的量9mol6.5mol6mol0mol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38.如图表示某高等生物的一个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1、2、3、4、5、6、7、8代表各染色体)。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高尔基体与该细胞分裂过程有密切关系B.图中1和5为姐妹染色单体C.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该细胞中所发生的着丝粒分裂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39.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醋、味精等产品的生产,与醋酸杆菌或谷氨酸杆菌的有氧呼吸有关B.中耕松土、适时排水可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C.低温、低氧条件下储存水果蔬菜,可以降低细胞呼吸,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避免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细胞40.下列各项无法通过质壁分离实验证明的是()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C.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D.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二、综合题41.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作答.(1)图A表示的是(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期.此期细胞中有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2)若图A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写出两种)(3)C图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处在B图的期(填写图中符号).(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C图中DNA含量为(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5)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42.下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a)表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②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b)中1表示,2表示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请举出一个该信息交流方式的实例。(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4)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有关。43.将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的相同,甲图表示用O2浓度测定仪测得的该玻璃罩内O2浓度变化,乙图表示该密闭的玻璃罩内气体变化情况(CO2缓冲液在CO2浓度过高时能吸收CO2.在CO2浓度过低时可以释放CO2)。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光合作用强度位于甲图曲线上的D点,则此时在乙图中液滴(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若光合作用强度对应甲图中的DH段,则在乙图中液滴(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2)在一天内,甲图中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在h左右,超过此时间,有机物积累量会逐渐下降,导致此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是。(3)若把该密闭的玻璃罩移到黑暗的环境中,则乙图装置中的液滴(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44.图一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二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的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与蓝细菌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2)脂溶性物质易透过②,表明②的主要成分中有。酵母菌细胞的边界是(填序号)。(3)图二中的植酸酶(Ⅰ/Ⅱ)属于分泌蛋白。在该植酸酶的合成、分泌过程中,图一中⑨、⑩的膜表面积变化分别是(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4)经分析发现组成植酸酶Ⅰ和Ⅱ的肽链不同,其差异体现在。(5)提纯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条件测定。图为测定结果。图中的自变量可为(答一种即可);因变量可以通过测定来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解答】稻田内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①一个大肠杆菌属于个体层次,②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层次,③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除大肠杆菌之外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群落层次。故答案为:B【分析】由题干中信息“稻田内所有生物”,判断是一个种群,然后依照题中每句话的描述判断出正确的选项。2.【答案】A【解析】【解答】①念珠蓝细菌是一种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①正确;②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③色球蓝细菌是蓝细菌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③正确;④乳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④正确;⑤乳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⑤正确;⑥发菜是蓝细菌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⑥正确;⑦颤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⑦正确;⑧SARS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⑧错误。综上所述,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①③④⑤⑥⑦。故答案为:A。
【分析】巧记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方法:①原核生物:一藻(蓝藻)二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②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③有关生物的两个“不一定”:生物名称中带“藻”字的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如绿藻、黑藻、红藻等都是真核藻类,常见的只有蓝藻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属于原核生物。生物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都是真核生物,但“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3.【答案】B【解析】【解答】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正确;B、细胞学说未提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概念,B错误;C、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D、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1、细胞学说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4.【答案】A【解析】【解答】A、罗伯特·虎克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细胞”,A正确;B、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B错误;C、辛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但他们没有做人鼠细胞融合实验,C错误;D、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水光解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膜的探索历程时间人物实验提出假说/结论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了化学分析确定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的确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用丙酮从红细胞中抽提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1970年弗雷(Frye)和埃迪登(Edidin)将人和鼠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用不同荧光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桑格(S.J.Singer)和尼克森(G.Nicolson)不确定是不是他们的实验:冰冻蚀刻(冰冻断裂)。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蛋白质镶、嵌入、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提出了新的生物膜模型———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人所接受。5.【答案】A【解析】【解答】A、若该图表示的是组成活细胞的元素,则M一定是O元素,因为活细胞中O元素的含量最多,A正确;B、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活细胞的元素含量,活细胞中元素含量最多的是氧,则M是氧元素,但氧元素不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B错误;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干重的化合物,则M是蛋白质,因为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但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C错误;D、若该图表示细胞鲜重的化合物,则M代表的化合物是水,其中含有的元素为H、O,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①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百分比:C>O>N>H。
②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水>蛋白质>脂质>糖类,但在占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6.【答案】B【解析】【解答】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有关,A正确;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方式都是相同的,B错误;C、不同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是决定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正确;D、各种蛋白质分子的肽键数不同,也就是氨基酸数目不同,也是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变万化。②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7.【答案】A【解析】【解答】解:A、油菜缺硼时只开花不结果,表现出“花而不实”,硼属于微量元素,体现微量元素在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A正确;B、钙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C、N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D、镁属于大量元素,D错误.故选:A.【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8.【答案】D【解析】【解答】解:A、DNA中不含有氨基酸和葡萄糖,A错误;B、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B错误;C、DNA分子中不含有氨基酸和葡糖糖,且核苷酸是DNA的初步水解产物,而不是彻底水解产物,C错误;D、DNA分子的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正确.故选:D.【分析】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据此答题.9.【答案】C【解析】【解答】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携带遗传信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脂质的分类、分布及功能按功能分类按化学本质分类元素
组成分布功能储能脂质脂肪C、H、O动物: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固态)
植物:花生、油菜、向日葵、松子、核桃、蓖麻等含有较高的脂肪储存在它们的种子里(液态)1)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2)很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
3)缓冲和减压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结构脂质磷脂C、H、O、N、P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种子中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主要成分调节脂质固醇胆固醇C、H、O有的含有N、P功能: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功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维生素D功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10.【答案】B【解析】【解答】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工厂”,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存在膜结构膜结构/形态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棒状,椭球形有氧呼吸的重要场所。
“动力车间”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双层膜类囊体薄膜堆叠而成基粒。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光合作用的场所
“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液泡植物细胞特有单层膜泡状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渗透压),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网状与蛋白质、脂质糖类合成有关。蛋白质的运输通道。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扁平囊状结构,有大小囊泡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加工蛋白质
“车间”“发送站”核糖体动植物细胞
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无膜椭圆形的粒状小体合成蛋白质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由两个垂直排列的中心粒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溶酶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单层膜囊状小泡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和病菌
“消化车间”11.【答案】A【解析】【解答】解: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上述细胞器中,只有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含磷脂分子;其他细胞器均具有膜结构,含有磷脂分子,所以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细胞器根据是否有膜结构可分两种,有膜结构的: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无膜结构的:核糖体、中心体。而膜结构中含有磷脂分子。据此即可判断。12.【答案】D【解析】【解答】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合成部位是核糖体,A正确;B、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高尔基体断裂后的囊泡形成溶酶体,B正确;C、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会与食物泡融合,因此可能伴随其膜组成成分的更新,C正确;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因此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有分解作用,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溶酶体是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主要功能:(1)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2)防御功能:病原体感染刺激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而吞噬、消化。13.【答案】C【解析】【解答】A、由图1可知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氨基酸,所以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4-1=123个,A错误;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②④⑥⑧,①是氨基,B错误;C、图2的R基团中含有2个羧基(⑥⑧),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124号氨基酸还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C正确;D、图2中共有4种R基,故有有4种氨基酸,3个完整的肽键,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水解需水数;
②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肽链数;
③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④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14.【答案】D【解析】【解答】A、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被水解,A错误;B、纤维素参与构成植物细胞壁,不能提供能量,且人的消化道不能消化纤维素,B错误;C、脂质中的磷脂组成元素为C、H、O、N、P五种,C错误;D、胆固醇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1、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单
糖五碳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细胞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糖C5H10O4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
糖蔗糖(水解为果糖和葡萄糖)C12H22O11植物细胞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麦芽糖(水解为两分子葡萄糖)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C12H22O11动物细胞多
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原动物细胞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2、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1)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都是C、H、O,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是脂肪只有在糖类代谢出现障碍时才能转化糖;(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3)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15.【答案】D【解析】【解答】A、秸秆充分晒干剩余有机化合物,主要就是一些有机纤维,而秸秆充分燃烧剩余的灰烬主要就是无机盐,A错误;B、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越高,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弱,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会影响植物的代谢,B错误;C、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血钙浓度过低,会引起抽搐,浓度过高会引起肌无力,C错误;D、北方多小麦在冬季自由水比例逐渐降低,结合水比例逐渐上升,代谢减慢,抗逆性增强,以适应低温变化,D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1)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关系
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②两者的相对含量(自由水/结合水)影响生物组织细胞的代谢速率
自由水的比例高——代谢活跃,但抗逆性差
结合水的比例高——代谢下降,抗旱抗寒抗热等抗逆性增强
(2)部分无机盐的功能:无机盐功能含量异常症状Na+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缺乏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K+促进植物体内淀粉的运输;动物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维持缺乏时植物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害侵袭Ca2+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血钙过低时,会出现抽搐现象;血钙过高时,会患肌无力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油菜缺硼时,会出现“花而不实”Mg2+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缺乏时叶片变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Fe2+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时患贫血I﹣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缺乏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16.【答案】C【解析】【解答】A、图中细胞膜2、液泡膜4、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5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A错误;B、6处的浓度大于7处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6处的浓度小于7处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6处的浓度等于7处的浓度,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由于无法确定图中细胞是在质壁分离还是在质壁复原或者是在动态平衡中,因此无法确定6、7处的浓度,B错误;C、图中1是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全透性,因此,6中充满了外界溶液,C正确;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其颜色逐渐加深,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17.【答案】C【解析】【解答】A、应该将要观察物象移到视野中央才转动转换器,且换上高倍镜后,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来调整焦距,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A错误;B、换成高倍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获得清晰的物像,B错误;C、视野B是高倍镜下的成像,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所以需要调节视野亮度,C正确;D、由图观察可知,物像位于A图视野的左方,故将甲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移动,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
18.【答案】B【解析】【解答】A、分析题图可知,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A错误;B、农作物施肥过多,导致根细胞失水,造成的“烧苗”现象,与图示现象都是通过渗透作用实现的,B正确;C、漏斗液面上升过程中水分子不但能由烧杯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也能由漏斗渗出,C错误;D、若用纱布替代半透膜重复此实验,由于水和蔗糖分子都能透过纱布,则实验结束时与开始时漏斗的液面高度不变,D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的过程。
(1)条件:①是具有半透膜;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2)实质是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导致蔗糖溶液液面上升。
(3)扩散方向:由低浓度向高浓度19.【答案】C【解析】【解答】解:A、乙图表示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pH=a时酶的活性减弱,酶促反应速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A错误;B、pH=c时,酶变性失活,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B错误;C、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C正确;D、底物(H2O2量)增加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延长,即e点上移,d点右移,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H2O2在常温下分解非常缓慢,在生物体内H2O2酶能将其快速分解。分析曲线图: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pH=b时,该酶的活性最强;pH=c时,H2O2酶变性失活。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e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d点表示到达平衡点所需的时间,能代表化学反应的速率。20.【答案】C【解析】【解答】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实验: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由此说明了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需要光等,但不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于水,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1)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照到的部位附近;(2)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好氫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放氧结构是叶绿体并且是由光照引起的,得出结论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21.【答案】D【解析】【解答】①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①正确;②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第二阶段不需要,②错误;③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不产生[H],③错误;④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都有ATP的合成,④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必需条件氧和酶不需要氧,但必需有酶的催化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
线粒体(第二和第三阶段)细胞质基质物质变化①C6H12O6+6O2+6H2O<v:shape
6CO2+12H2O
②ADP+Pi<v:shapeATP①C6H12O6(葡萄糖)<v:shape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②C6H12O6(葡萄糖)<v:shape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③ADP+Pi<v:shapeATP能量释放产生大量能量产生少量能量特点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有机物氧化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联系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②实质相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2.【答案】C【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最大时的温度为30℃,A错误;B、在5℃时,光合作用速率=1+0.5=1.5,呼吸作用速率=0.5,所以光合作用速率是呼吸作用速率的三倍,B错误;C、每天光照12h,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应是光照12h有机物净积累量与黑暗12h消耗的有机物量的差值最大的温度,即图中的20℃,C正确;D、持续光照,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为净光合速率最大时温度25℃,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温度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
(1)温度改变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当温度改变时,不管是光反应还是碳反应都会受影响,但主要是影响碳反应,因为参与碳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参与光反应的多。
(2)温度改变对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①在最适温度时,呼吸强度最大。②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呼吸速率下降。③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速率下降。23.【答案】D【解析】【解答】A、新鲜菠菜叶中的叶绿素的含量多于类胡萝卜素,过量的无水乙醇会导致色素提取液的浓度降低,分离得到的四种色素含量都少,但图中只有b(叶绿素a)、a(叶绿素b)减少,A错误;B、滤液细线触及到了层析液会使色素直接溶解在层析液中,分离得到的四种色素含量都少,但图中只有b(叶绿素a)、a(叶绿素b)减少,B错误;C、c代表的光合色素是叶黄素,呈黄色,C错误;D、研磨时没有加入碳酸钙会导致叶绿素被破坏,提取的叶绿素少,即图中b(叶绿素a)、a(叶绿素b)会减少,D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
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②使用放置数天的叶片,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的原因分析: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3)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的原因分析
①忘记画滤液细线或没有提取出色素。
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24.【答案】D【解析】【解答】萎蔫的菜叶细胞失水,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放入清水中,细胞重新吸水,恢复挺拔,水分出入细胞膜为自由扩散的方式,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25.【答案】C【解析】【解答】A、一个ATP含有3个磷酸,故20个腺苷和80个磷酸最多可以构成20个ATP分子,A错误;B、与等量的葡萄糖相比,ATP中含有的能量更少,B错误;C、吸能反应常与ATP的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常与ATP的合成相联系,C正确;D、狼细胞中ADP与ATP处于动态平衡中,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1)ATP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一个腺苷、二个高能磷酸键、三个磷酸基团。
(2)①ATP与ADP相互转化不可逆: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
②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可等同于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高达30.54kJ/mol的能量。
③不可误认为细胞中含有大量ATP,事实上,细胞中ATP含量很少,ATP与ADP转化非常迅速及时。无论是饱食还是饥饿,ATP与ADP含量都保持动态平衡。
④误认为ATP转化为ADP不消耗水:ATP转化为ADP又称“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ATP水解酶的催化,同时也需要消耗水。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的水解也都需要消耗水。
26.【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B正确,所有的生物膜都具有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细胞膜上没有水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就不难得出答案。27.【答案】A【解析】【解答】A、①是核膜,具有双层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功能是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B、②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真核生物核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原核细胞和病毒没有染色体,B错误;C、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③有关,在原核细胞中有核糖体,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没有核仁,C错误;D、④核孔主要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其具有选择透过性,物质并不能自由出入,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
28.【答案】C【解析】【解答】A、酶和无机催化剂均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B、酶和无机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是酶所特有的,B不符合题意;C、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更显著的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具有高效性,其催化效率更高,C符合题意;D、地生物体内,不同酶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不一定相同,如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7,而胃蛋白酶的则约为1.5~2,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酶与无机催化剂的比较:
相同:都能催化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本身不参与反应,其本质和数量不变。
不同: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三大特性。29.【答案】B【解析】【解答】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A正确;B、由于蔗糖是否发生水解,都不与碘液反应,因此如果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B错误;C、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宜选择H2O2溶液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是H2O2在高温下也会分解,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D、由于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因此不宜用淀粉和淀粉酶为实验材料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酶活性实验探究中的“三宜”与“四不宜”:
(1)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
(2)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检测底物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碘液,不宜选用斐林试剂,因为用斐林试剂鉴定时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3)在探究酶的适宜温度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H2O2)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氢(H2O2)在常温常压时就能分解,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4)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时,宜保证酶的最适温度(排除温度干扰),且将酶溶液的pH调至实验要求的pH后再让反应物与底物接触,不宜在未达到预设pH前,让反应物与酶接触。30.【答案】C【解析】【解答】A、O~A段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但染色体含量不变,A正确;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核膜和核仁;B~D段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后期,细胞中也没有核膜和核仁(核膜和核仁在有丝分裂前期解体消失),B正确;C、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4:0:4,C错误;D、团藻属于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含有中心体,B~D段表示分裂中期和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中心体在分裂间期经过复制后加倍),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有丝分裂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及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解读
(1)a→b、l→m、p→q是因DNA分子复制。
(2)g→h、n→o、r→s是因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3)d→e、r→s的变化很相似,都是DNA含量减半,但发生的时期不同。
(4)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31.【答案】B【解析】【解答】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产生特异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B、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一般不会发生变化,B符合题意;C、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或发达程度发生变化,使细胞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C不符合题意;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前后,基因的开闭情况不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细胞发生分化的方法
①细胞形态的改变:变为肌细胞的梭形、红细胞的圆饼状、神经细胞的突起状等。
②细胞结构的变化: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尤其是细胞器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差异)。
③细胞功能的特化:运动功能、运输功能、储存功能、反射功能、免疫功能等。
④特殊分子的合成:合成了唾液淀粉酶、抗体、胰岛素、血红蛋白、肌动蛋白等。32.【答案】A【解析】【解答】A、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和行为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A正确;B、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错误;C、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间期时间长,C错误;D、经过解离步骤,细胞已经死亡,故不会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4点提醒:
①根尖中只有分生区细胞才可以进行分裂,伸长区和成熟区细胞不能分裂。
②不能观察一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因为解离时细胞已死亡,可以寻找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连起来体会出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
③细胞板是个真实结构,而赤道板是人为定义的面,看不到此“结构”。
④“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步骤顺序不能颠倒、不能缺失,否则不易观察到预期现象。33.【答案】B【解析】【解答】A、大型胞饮作用有膜的融合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A正确;B、内吞物被降解后的只有部分产物能被细胞回收利用,不能被利用的则被排出细胞,B错误;C、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还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协助细胞膜完成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因此质膜形成皱耀的过程可能需要细胞骨架发挥作用,C正确;D、内吞物要与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的本质为蛋白质,故大型胞饮作用摄入物质需要膜上的蛋白质参与,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图示为细胞内吞物与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质膜形成皱褶包表内吞物形成套泡,囊泡与溶酶体融合并被水解酶降解过程。34.【答案】C【解析】【解答】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因此神经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A正确;B、神经细胞凋亡时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衰老神经细胞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C错误;D、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不等于个体衰老,因此某个神经细胞衰老并不意味着动物个体衰老,D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①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②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③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④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
⑤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5.【答案】C【解析】【解答】A、克隆猴的诞生可以说明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B、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B错误;C、将菠菜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菠菜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D、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澄清细胞全能性的理解误区:
①由一个细胞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才能称为全能性。判断的标准是:“细胞→个体”。如一个体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幼苗,称为全能性。而将一个细胞培养成叶片不是全能性,因为叶片不是个体。将一个干细胞培养成一个幼小动物可以称为全能性,而培养成一个跳动的心脏不是全能性。
②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全能性不一定低。如生殖细胞由性原细胞分化而来,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但全能性依然很高。36.【答案】B【解析】【解答】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c和d为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B、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a间期,B正确;C、核物质的均分发生在分裂期b或d段,C错误;D、细胞的适度生长发生在a或c间期,D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1)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
(2)两个阶段:①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②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37.【答案】D【解析】【解答】解:A、分析表格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产生的酒精的量与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因此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不符合题意;
B、b浓度时,有3.25mol萄萄糖用于无氧呼吸,有1mol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可见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B不符合题意;
C、氧气浓为c时,酒精的产生量是6mol,产生的二氧化碳是15mol,因此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9mol,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9÷6):(6÷2)=1:2,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发酵,C不符合题意;
D、d浓度下,酒精的产生量为0,说明细抱不进行无氧呼吸,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比此时酵母菌产生的CO2全部来自需氧呼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酶2CO2+2C2H38.【答案】A【解析】【解答】A、图示细胞为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即高尔基体与该细胞分裂过程有密切关系,A正确;B、据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无染色单体,1和5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2条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2条子染色体,B错误;C、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D、着丝粒的分裂是自行分裂的,不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D错误。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时期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染色体散乱分布,无同源染色体中期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无同源染色体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39.【答案】D【解析】【解答】A、利用淀粉、醋酸杆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以及发酵罐等,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生产食醋或味精,故食醋、味精等产品的生产,与醋酸杆菌或谷氨酸杆菌的有氧呼吸有关,A正确;B、中耕松土、适时排水能促进作物根细胞的有氧呼吸,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B正确;C、低温、低氧环境储藏果实、蔬菜更能降低酶的活性,进而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正确;D、动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避免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有氧运动是指人体细胞充分获得氧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锻炼。人体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可以获得较多的能量。相反,百米冲刺等无氧运动,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高速运动。无氧运动中,肌细胞因氧不足,要靠无氧呼吸来获取能量。而产生的乳酸能刺激肌细胞周围的神经末稍,所以人会有肌肉酸胀乏力的感觉。40.【答案】C【解析】【解答】A、成熟植物细胞放到蔗糖溶液中,若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则说明是死细胞,反之是活细胞,能通过质壁分离实验证明,A不符合题意;B、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随着质壁分离复原的进行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重新贴紧,能通过质壁分离实验证明,B不符合题意。C、质壁分离实验无法证明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C符合题意;D、质壁分离后的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复原,证明植物细胞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应用:
(1)判断细胞的死活;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4)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
(5)验证原生质体层和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小
(6)鉴定不同种类的溶液(如一定浓度的KNO3和蔗糖溶液)
41.【答案】(1)动物;中;8;该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2)线粒体、核糖体(3)S(4)2(5)DNA【解析】【解答】解:(1)图A细胞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而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