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诗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同济大学第一章单元测试
通常认为,逻辑是机械的,而诗是活性的、有生命的。郑敏说:“果园总是隐藏在无意识的黑郁的原始森林中。当它成为你的逻辑的车马必然就能到达的地点时,它的果实就突然变成塑料的装饰品了。”又说:“据我的理解,海德格尔的being就住在语言里这句话,being就是生命,活生生的运动着的生命。”结合上述言论,谈谈你对诗之“直觉性”、“情境性”、“共鸣性”的理解。
答案:1.直觉性:诗通过意象、隐喻等手法直接触及读者的感官和情感,不依赖于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激发读者的直觉反应,使人们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诗歌深层的意义和美感。2.情境性:诗歌创造独特的情境,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体验到诗人所描绘的世界。这种情境超越了字面意义,富含情绪色彩和生活气息,使诗歌具有生动性和现场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3.共鸣性:诗歌通过表达普遍的人类情感和经验,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与不同背景的读者产生共鸣。它触及人性的共通之处,让读者在个人经历与诗人表达之间找到连接点,实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享。
第二章单元测试
如果我们把一个思想的发展历程,比作一条几何线段的延伸,我们就可以这样去描述它,比如:耶林法学思想的发展,总体表现为一个“转变”,其前期是“概念法学”,而后期是“目的法学”;后期的目的法学是对前期概念法学的“决裂”——好像中间有一条界限分明的转折性隔断似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思想的发展历程,视为一个生命历程,那它就不是“隔断”的,而应是“绵延”的;因此,我们就有权这样去描述它,即:耶林法学思想的发展,并非是一个前期向后期的简单转变或置换,而是后期在前期基础上的不断的积累,就像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并非是青年置换少年、中年又置换青年……,而是像滚雪球一样,他的老年包含着他中年、青年、少年、幼年……的全部;在他生命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是他的当时和他的过去的所有时光共同奏响的一首“复调”乐章。结合上面的例子,谈谈你对柏格森“绵延”概念的理解。法学中能够包容“绵延”现象吗?
答案:柏格森的“绵延”概念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和个体经验的不可分割性,认为生命或意识的过程不是一个由一系列独立瞬间组成的线性序列,而是流动的、有机的整体,每个时刻都蕴含着过去的所有时刻并预示着未来。在这个视角下,发展不是断裂或替代,而是每个阶段都基于前一阶段的累积和深化,形成一个动态且不可还原的整体。在法学领域,"绵延"的概念可以被理解为法律思想或法学理论发展的内在连续性和累积性。这意味着,一个法学家的思想转变不应简单视作不同阶段之间的突然断裂,而是其早期观点与后期见解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和逐步演化。耶林法学思想从“概念法学”到“目的法学”的转变,可以被看作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深化和扩展,而非完全抛弃前者。每一个新的理论构建都包含了对以往理论的继承、批判和超越,形成一种思想上的“生命绵延”。因此,法学中不仅能够而且应该包容“绵延”现象。这种理解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法律理论的发展,认识到即使是最激进的理论变革也根植于历史和传统之中。它鼓励法学研究者在探索新理论时,回顾和整合过去的智慧,从而促进法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F•卡普拉在《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中说:“……量子论揭示了宇宙的一种属性。它表明我们无法把世界分成独立存在的最小单元。当我们深入物质的内部时,自然界并不是呈现为相互分离的‘基本建筑材料’,而是表现为各部分组成整体的各种关系的网络。这种关系中也包括观察者。”“因此,在原子物理学中,科学家无法扮演独立的客观的观察者的角色。而是卷入到他所观察的世界中去,从而影响到被观察物体的性质。约翰•威勒把这种观察者的介入看成是量子理论最重要的特点,因此他主张用‘参与者’来代替‘观察者’这个词。”这种以“参与”代替“观察”的思想,“对于任何神秘主义的学者来讲都是很熟悉的。神秘主义的知识永远无法通过观察来得到,而只能靠自己完全参与进去。”就像在“爱情”中一样,用《奥义书》里的话说,“当一个男人和心爱的妻子拥抱时,不知道哪是里,哪是外……。”结合上述言论,谈谈你对“公正旁观者”概念的理解。法官在解决案件纠纷时,是“旁观”还是“内参”?是什么样的“旁观”?是什么样的“内参”?
答案:"公正旁观者"概念在此背景下理解,是指在判断或决策过程中保持客观、不偏不倚的角色,试图完全依据事实和规则进行评判,不受个人情感或直接利益的影响。然而,根据F•卡普拉所述的量子理论观点,完全的客观旁观在某些情境下是不可能的,因为观察者的参与本身会影响被观察系统。这一观点挑战了传统意义上“公正旁观者”的理想化状态。对于法官在解决案件纠纷时的角色,可以这样理解:-**“旁观”**:法官应当作为法律和事实的“旁观者”,意味着他们需要从一个超脱当事双方情感和利益的立场出发,审查证据、听取证词,并依据法律条文进行判决。这种“旁观”是专业性和客观性的体现,旨在确保裁决过程的公正性。-**“内参”**:但从量子理论的类比来看,法官的“内参”角色体现在其不可避免地会对案件的解读和判决产生影响。法官的个人经验、价值观、对法律的理解深度等因素,虽不应直接影响判决,但实际上可能微妙地影响到案件的审理过程和最终裁决。这意味着,即使力求客观,法官的参与(即其主观性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是内在的、不可避免的。因此,法官应追求的是**有意识的旁观**——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决策并非完全独立于背景和自身因素,但同时竭力维持专业客观性,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逻辑推理和证据评估,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偏见对判决的影响。这种角色既包含了对客观事实的“旁观”,也蕴含了对法律精神深刻理解的“内参”。吴经熊说:“有时,一个词语依凭其被广为接受的隐含之意,获得了该词大家庭里的旁系亲属,如‘准’或‘建设性的’,尽管二者分别指示的事实情况只是表面上相似。主支干与准分支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个有着共同目标和利益的共同体一样的血缘关系。他们是同行关系,而不是同胞兄弟。”例如契约与准契约、侵权与准侵权等,就像《红楼梦》中的栊翠庵被“纳入”了大观园一样,无因管理、不当得利,通过“准”(quasi)和“建设性的(constructive)”方式,也被纳入了契约或侵权的范畴。谈谈你对上句话中的“准”(quasi)和“建设性的(constructive)”理解?谈谈你对法学中“纳入”概念的理解。“纳入”与“涵摄”有何区别?
答案:"准"(quasi)在法学中通常表示一种类似但不完全等同的关系或性质。它用来描述某种法律关系或行为,虽然不符合传统定义,但在功能或效果上与之相近,因此可以类推适用相关的法律原则或规则。例如,准契约关系虽不基于双方明确的协议,但仍会产生类似于合同的责任和义务。"建设性的"(constructive)则通常指法律上认定的一种虚构状态,这种状态并不直接存在,而是为了实现正义、公平或特定法律目的而由法律推定存在的。比如,建设性信任是指法律上认定一方负有信托责任,即使没有明确的信托协议,也是基于事实情况推定的信任关系存在。法学中的"纳入"概念,指的是将原本不属于某一法律分类或体系内的事项,通过法律解释或理论扩展的方式,使其能够适用该体系下的规则和原则进行处理。这个过程类似于将某个元素加入到一个已有的框架中,使其成为该体系的一部分并受其规范。至于"纳入"与"涵摄"的区别,"纳入"更多强调的是将原本处于边缘或外部的事项通过一定方式正式地包括进某一法律范畴,是一种较为宽泛和主动的包含过程。而"涵摄"(incorporation)在法学中通常指的是具体案件事实(小前提)被归入到一个已有的法律规则或原则(大前提)之下,以判断是否适用该规则的过程,它更侧重于逻辑推理和法律适用的技术性操作,是一种通过逻辑分析将具体案例与抽象法律规定相结合的方法。简而言之,"纳入"偏重类别归属的扩大,而"涵摄"侧重于逻辑上的适用匹配。威廉∙詹姆士(WilliamJames)曾说“最珍贵的结合体是硬脑袋与软心肠,但司空见惯的却是硬心肠与软脑袋的结合。”吴经熊借用詹姆士的这一术语说:霍姆斯法官就是一个软心肠和硬脑袋,“当他审视法律目的时,他是一个软心肠;当他思考实现法律目的之手段时,他是一个硬脑袋。”谈谈你对法学中“软心肠”与“硬脑袋”的看法?
答案:0鲁迅先生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写道:“倘在文人,他总有一番辩护自己的变化的理由,引经据典。譬如说,要人帮忙时候用克鲁巴金的互助论,要和人争闹的时候就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说。无论古今,凡是没有一定的理论,或主张的变化并无线索可寻,而随时拿了各种各派的理论来作武器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流氓。例如上海的流氓,看见一男一女的乡下人在走路,他就说,‘喂,你们这样子,有伤风化,你们犯了法了!’他用的是中国法。倘看见一个乡下人在路旁小便呢,他就说,‘喂,这是不准的,你犯了法,该捉到捕房去!’这时所用的又是外国法。但结果是无所谓法不法,只要被他敲去了几个钱就都完事。”谈谈你对法律选择适用问题(冲突法问题)的看法,如何避免鲁迅先生所提到的那种——随时拿了各种理论或法律来作武器的——“流氓”行为?
答案:0
第三章单元测试
抽象有两种:一种是普遍化的抽象,另一种是形式化的抽象。张祥龙说:“…普遍化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必然被形式化打断。例如,从‘红’到‘颜色’,从‘颜色’到‘感觉性质’是普遍化,而从‘感觉性质’到‘本质’(Wesen),从‘本质’到‘对象’(Gegenstand)则是形式化,因为前者受制于‘事物域’(Sachgebiet)的限定,后者则不受此限制。”——这就是说,普遍化,不同于形式化。对于‘事物域’(普遍化)来说,可用“属+种差”来定义;而“本质”(形式化),则难以被“属+种差”的层级次序来决定。从普遍化到形式化的这一升华——可谓一种抽象的诗性。结合上述观点,谈谈法的两种抽象的区别:法的“普遍化”抽象与法的“形式化”抽象。
答案:法的“普遍化”抽象指的是将具体的法律规则或原则提升为更加广泛和通用的概念或原理的过程。这种抽象关注的是从特定案例中提炼出一般性的规律,适用于同类情况,类似于从“红”到“颜色”,再从“颜色”到“感觉性质”的过程。在法的领域中,这体现为从具体案件的判决中提炼出法律原则,形成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律规则。法的“形式化”抽象则是指将法律规则进一步提升为更加概念化、脱离具体情境的形式结构或逻辑体系。这种抽象超越了特定的“事物域”限制,强调规则本身的逻辑自洽性和系统性,如同从“感觉性质”到“本质”,再到“对象”的转变。在法学中,这体现为通过法律条文的编纂、法律体系的构建以及法律推理中的逻辑演绎,使法律规则成为不依赖于特定事实情境的普遍适用框架。简而言之,法的“普遍化”抽象关注于从特殊到一般的提升,旨在归纳出广泛适用的法律原则;而法的“形式化”抽象则更侧重于构建法律的逻辑结构和体系,使其成为独立于具体事实的规范系统。亚当∙斯密在《法理学讲义》中说:“这对犯罪的惩罚,主要是基于公正旁观者对侵害的愤怒而产生的(实施惩罚的)同意。如果伤害极大,以至于公正旁观者能够认同受害者要求,以犯罪者的死亡来进行报复,那么这惩罚就是合理的,既可满足受害者要求,又可体现执法者权威。如果旁观者不能认同受害者以犯罪者死亡为报复要求,但是同意以轻微的身体伤害或者金钱上的惩罚进行报复,那么这种惩罚同样是合理的。在所有旁观者对犯罪者进行惩罚的案件中,惩罚行为都可视为公正的。受害者的报复心理是犯罪惩罚的真正来源,这一心理促使他对犯罪者实施报复伤害。”“损害当然会引起旁观者的情感。因此,只要能得到旁观者的同情,对冒犯者的惩罚就是合理的,这是惩罚的天然标准。应当指出的是,我们最初赞同惩罚并非基于我们对公共福利的考虑,而是基于我们对被害人的愤懑的同情。…愤懑不但能促成惩罚的实施,而且也能指出惩罚的方式。”这与基于公共利益做出的惩罚“截然不同”。结合上述言论,谈谈刑法是以第几人称“发言”的?谈谈你对“刑法的抒情”、“刑法是最富法感的部门法”、“惩罚基于法感”等法学命题的看法。
答案:0据沃丘仲子《慈禧传言录》:一日慈禧偶观剧,“特传伶人何九演《打龙袍》。俗谓宋仁宗母为刘后所害。逃居民间。后为包孝肃所知,言于帝,始迎归宫掖。后以帝临御久,竟忘所生。令包孝肃杖帝。孝肃乃取帝袍鞭之。其词颇俚俗,而皆太后让帝不孝语也。(观剧)令下,左右皆知太后意在德宗。万目向之矣。至鞭袍时,后顾谓近侍曰:’子既忘母,臣亦可忘君。虽鞭其人何害,奚必袍也?‘又谓帝曰:’尔临天下久,素爱贤重才。抑知近臣中谁可继包拯者?‘帝颜赧。不能对。既罢演,后更诘帝曰:‘尔观今日《打龙袍》何如?’帝对:‘甚佳。’后笑曰:‘吾恐其不佳耳。’帝益惭。”又,据德龄《光绪泣血记》:“太后有一个非常奇怪的思想。她不是作为养母而是作为养父来领养光绪!一开始,她坚持要光绪称呼她‘亲爸爸’,这有两点理由……。甚至光绪长大成人以后,仍称慈禧为‘父亲大人’。”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律叙事与法律抒情的理解。
答案:0臧哀伯“论礼”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锡、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左传•桓公二年》)结合上述言论,谈谈“象法”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优点:象法通过具体的物象符号来象征和传递道德、礼仪规范,使得抽象的德行与制度具象化,便于理解和传承。它强调视觉、听觉等感官符号的运用,如服饰、器物、音乐、旗帜等,增强了礼仪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有助于增强社会成员对权威的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此外,象法还体现了节俭原则,通过统治者的身体力行展现简朴美德,对民众起到榜样作用。缺点:象法可能过于依赖形式和外在表现,忽略了内在德性的真正培养。如果过分追求物象的华丽与繁复,可能导致形式主义盛行,忽视了实际的行政效率和社会治理效果。同时,象法的象征意义可能被曲解或滥用,成为表面文章,掩盖真实的道德缺失或政治腐败。此外,对于不具备解读这些象征符号能力的普通民众而言,象法的教育和警示功能可能会大打折扣。丰子恺:“资本主义利用艺术为宣传手段,产生商业艺术。社会主义也利用艺术为宣传手段,产生普罗艺术。……美国的辛克莱为艺术下新的定义,说‘一切艺术都是宣传’。……艺术之中,为社会政策宣传最有力的,要算建筑。因为,建筑具有三种利于宣传的特性,为别的艺术所没有的。第一,建筑这种美术品,形状最庞大。……因为庞大,故最易触目……最易收揽大众之心。……第二,建筑这种美术品,对人生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凡有建筑,总是为某种社会事业的实用而造的。……我们望见一种建筑时会立刻想到或感到这建筑所关联的社会事业,心情在无形中受它的支配。……第三,建筑最富有一种亲和力,能统一众人的情感。……上述三种利于宣传的特性中,最后这一点‘象征力’为最重要。”(建筑物具有三种力量:庞大之震撼力、实用之熏陶力、象征之亲和力、感化力。)结合上述观点,谈谈建筑对于法的两层关系:实际功用关系和精神隐喻关系。
答案:0
第四章单元测试
丰子恺提到一个案件(惠司勒v.罗斯金):惠司勒有一幅《黑与金的夜曲》,“最使罗斯金不喜欢。他就写了一段批评文,登载在伦敦的报纸上,批评文中说:‘惠司勒是把颜料瓶倒翻在画布上了,给大家看。’意思就是说,他的画犹之倒翻了颜料瓶,全是乱涂,没有什么意思。惠司勒自己努力研究新派的画法……。现在被罗斯金骂了一顿,心中十分动怒。它对人说:‘我的画,自有新派画法的道理。罗斯金不讲道理,把我的画看作倒翻颜料瓶,明明是故意捣乱。他不是批评我的画,他是毁坏我的名誉。毁坏名誉是犯法的。我要和他打官司。’惠司勒就向法庭起诉……请法官查办。……审判之后,知道他们两人各有道理,而且两人都是当代的名人。一个是美国最大的画家,一个是英国最大的批评家。他们的打官司,不比平常人的争权夺利。他们是为了伟大的艺术上的高深的问题而争论。法官觉得非常困难,叫他怎样审判这件案子呢?后来他一想,艺术是艺术,法律是法律,我是管法律的人,只要照法律判断。罗斯金的批评自有高深的理由,不过他的话骂得太凶,的确有伤惠司勒的名誉,应该有罪。但他究竟是当代最大的批评家,况且是为了艺术批评,说他犯罪,又似乎太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很聪明的办法。他就说道:‘罗斯金应该拿出罚金。’罗斯金问他要罚多少洋钱,法官判断道:‘罚一个铜板。’”谈谈你对法官“罚一个铜板”判决的看法。
答案:这个判决体现了法官的智慧和公正性,他在尊重言论自由和保护个人名誉之间找到了平衡。通过仅罚一个铜板,法官既没有否定罗斯金作为批评家的言论权利,也象征性地承认了他对惠司勒名誉的轻微伤害,同时避免了对艺术评论施加过度的法律限制。这一判决巧妙地维护了艺术评论的开放环境,并提醒人们在表达批评时应保持适度和尊重。经验思维与诗性思维不同:前者强调人的经历,后者强调人的品质;就直觉的回归而言,前者归于老年的直觉,后者归于童心的直觉;两者都是某种情感性回忆,但就回忆的内容而言,前者是经验教训性的,后者则是本真性的——即唤起内心的本真。因此,公正直觉的培养有两条途径:一是积善成德,这是经验的道路;二是保有童心,这是诗性的道路。谈谈你对上述两种法律情感的养成方法的看法。
答案:0冯友兰《贞元六书》言:中国人以“事”说理,西方人以“理”说理。这便是中西思维方式之大别……。劳承万解释说:“西方人‘以理(概念)说理’时,形成一套如算术运算一样的严格程式,前后的内在勾连,即是一种逻辑存在。中国人‘以事说理’,则形成另一套洋溢着‘韵律-意象’的诗性程式,这种‘韵律-意象’的诗性意蕴,则成为一种美学存在。”因此我们说,西方学术的“理学”,是建筑性的,从概念之砖到理论大厦;其思维的运行,是演绎性的,由上到下,从规范到事实再到结论,——以理说“理”。而中国传统学术的“理学”,则是编织性的、纲目性的;其思维运行,是由下往上的,是比类性的,——以事说“理”。试讨论中-西方文化中的“理”的不同含义。另,“法理学”之“理”与王安石“理法语也”之“理”,有何异同?
答案:0美国法学家法官霍姆斯说:“如果我们打算把法律当作我们的情人来谈论的话,在座诸位知道,只能由持久的和孤寂的激情来追求她——只有当人们像对待神祉那样倾尽全部所能才得以赢得她。……对于法律的恋爱者来说,小说家笔下的达佛涅斯(Daphnis)和克洛伊(Chloe)的命运和爱情故事是多么得不值一提!即便是女巫喀尔刻(Circe)所营造的诗一般的景致,用甘冽的美酒使人沉醉的梦境,用夏天大海的波浪,郁郁葱葱的青圃园,和女人雪白的臂膀来改变人类,仍显得幻影般的苍白!对他来说,他的民族的道德生活史一点也不亚于一部历史。对他来说,他所译解的每一个文本,所解决的每一个疑难(事),都为打开着的、这世上人们的命运之活动画卷增添了新的一笔。直到借助极为丰富的想象力,他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借助深邃的理性,了解到社会存在的哲学,他的任务才算完成。因此,当我思考法律时,我看到一位比曾在贝叶织毯的女人更为神通广大的公主,她永不停歇地把那遥远的过去里有些模糊不清的人物(形象)织进她的画毯里——那些人物(形象)太模糊不清,不可能为慵懒之人所注意,那些人物(形象)太具有象征意味,除非通过她自己的双眸是难以看透的,然而,透过她的火眼金睛,揭示了人类奋力从野蛮的孤立状态迈向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沉痛的步履以及每一个令世界为之震动的斗争。”问题:霍姆斯所谓的“法律和爱情”与法律诗学所谓的“法律与爱情”有何相同与不同?
答案:相同点:两者都将法律与爱情进行比喻性结合,强调了对法律追求中的深情与执着。不同点:霍姆斯的观点更侧重于法律追求的过程需要持久的热情和孤独的努力,强调法律从业者需全身心投入,视法律如神祇般尊崇,并通过深刻理解法律在社会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来完成使命。这种看法中,爱情是对法律深刻承诺和奉献精神的象征。而法律诗学中的“法律与爱情”通常更多地从文学和修辞的角度探讨,可能侧重于法律语言的美学、情感表达以及法律故事中体现的人性、道德和情感冲突,不一定涉及法律实践中的艰苦努力或对社会发展的哲学探究。它可能是浪漫化的,强调法律与人的情感生活、人际关系之间的类比和共鸣。何为“境界”?在中国传统中,境界主要指“人生境界”,其中之上乘者,为“诗意境界”。张世英在《中国的“境界”与西方的“生活世界”》中说:“‘境界’这个范畴可以说是对于人所寓于其中融于其中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最恰切最深刻的表达。”而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从柏拉图到笛卡尔再到黑格尔…虽然经过了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但都逃不出主客对立统一的模式,人的实际生活未提到首位。胡塞尔首先强调‘生活世界’的概念……。”至此,中西方哲学有了对话的机缘,但中国的“境界”强调精神的主观的方面,西方则更注重物质和客观的方面。谈谈你对法律诗学“融”之境的理解。
答案:0
第五章单元测试
亚当∙斯密在《法理学讲义》中说:“为何一个人摘下苹果就对苹果拥有了所有权,便可以有权排除其他所有人对苹果的干涉?”这是因为,“一个公正的旁观者认为他的权利被侵害了,就会出于对他的关心与他一起捍卫对财物的拥有,并且使用武力来收回被不当夺走的财物。…在我们刚提到的场景中,旁观者会证明先前所有权人在受害时捍卫自己的权利并为自己复仇。之所以公正旁观者在此情形下能够与所有权人形成反应的一致性,是因为当每个人占有某物时,都会形成一个使用此物的合理预期。这种期望在旁观者心中为所有者之行为提供了合理性,尽管该所有者在他人夺走其所有之东西时会采用防卫之行动,或凭借暴力将其夺回。——旁观者跟随着自己的感觉走,但是他无法得知那个取走别人东西的人的想法。”相反,“一只野兔一开始并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我们也许会有得到它的期望,但是它仍旧有可能从我们手中逃脱。如此,则旁观者将不会与我们持有一致意见。”“假设我想摘一个苹果并且已经伸出了手,但是另一个人更迅速并且在我之前摘下了它。一个公正旁观者会想到良好的举止和文明,却想不到这是一种对财产权的侵犯。——假设我摘下了苹果之后不小心掉到了地上,被另一个人抢走了,这可能是一种更不文明甚至令人发指的屈辱,几乎就是对财产权的侵犯。但是当一个人企图从我手中抢走我已经实际占有的苹果,旁观者便会立即认为我的财产权被侵犯了,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种植体支抗的牙槽骨影响-洞察分析
- 第07讲 有理数的除法(3个知识点+5个考点+易错分析)解析版
- 头孢克洛代谢途径探讨-洞察分析
- 虚拟化环境下的MVC框架-洞察分析
- 网络服务行业的社会责任投资-洞察分析
- 双方合作的意向书范本(9篇)
- 网状结构模型优化-洞察分析
- 碳封存长期安全性研究-洞察分析
- 医院消防安全月活动总结范文(7篇)
- 物联网技术实现护理服务的精准化-洞察分析
- 高考语文新题型+“文学短评”相关写作(真题+技法+练习)
- 汽车认识实训课件
- 轮机工程材料18章总结
- 公路管理行业支撑性科研课题立项评审评分标准表
- 单招面试技巧范文
- GB/T 5195.1-2006萤石氟化钙含量的测定
- (职高)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3年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2023年青马工程培训班结业考试题库
- 红色简约大气年会晚会节目单
- 20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胸外科出科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