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分析文本论证分析文本论证考查考生对信息类文本说理性和逻辑性的概括分析能力,实质上是主要考查对论点、论据、论证三者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所持的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论据是用以凸显立意的材料,论证则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包括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学习任务一掌握信息类文本的论证方法[设问方式]标准样式:材料×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变式:(1)论述类文章经常运用××的方法进行创作,请结合上述材料,对此加以简要分析。(2)请结合材料×和材料×,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思考角度](1)一般模式:方法+分析+证明的观点。(2)论证方法:事实(事例、数据、史实)论证、道理(事理或理论)论证(引用、归纳、演绎都属于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常考)、归谬论证(不常考)。〔典例剖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传媒是文明的载体,文明兴衰的晴雨表。人类文明的兴衰、更替始终伴随着传媒技术的发明和进步。中国式传媒是当下中国新型文明形态的一个窗口,中国新型文明实践决定了中国式传媒发展道路的走向,它直接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符号系统,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媒现代性话语实践超越了西方的现代性逻辑,注入了中国式实践的原创性内涵。从历时性维度看,中国社会对传播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有着悠久历史。然而,封建时代统治者对于信息传播的认识一般停留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状态,通常采取堵塞信息渠道的办法,控制信息的传播。甲午战争后,有识之士深切地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对新闻事业在救国图强中的作用充满期待。此后,各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近代传媒已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现代化的表征。从共时性维度看,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颁布,维护了公民的言论权利,美国出现了“意见自由市场”与国家现代化取得同步发展的局面,于是,以西方现代化理念为核心的“西方中心论”话语形成。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夏威夷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西方中心论”者就断言,只要发展中国家接受西方传媒的内容,就一定能走向现代化。其理论核心诉求,是要求发展中国家效仿西方国家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然而,中国没有按照西方的脚本行事。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中国传媒扬弃了西方模式,重新定位现代传媒的社会角色,强调传媒政党“喉舌”和人民“喉舌”的双重属性,着眼于文明发展服务现代性要求,依据本土现实特征进行调整。自19世纪30年代报业大众化以来的西方传媒,无不秉持商业本位,其公共领域建设的诸种努力动机往往源于商业目的。而其以“言论自由”为招牌对高度意识形态议题的操弄,往往是提升注意力的有效途径,其终极目标不外乎读报率、收视率、点击率等商业指标。由于受到资金、技术和舆论等手段的控制,新闻界变得煽情而不负责任。中国式传媒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传媒当作人民的事业来经营,始终坚持人民性的基本立场以及惩恶扬善的正面取向。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呈现载体,传媒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当代文明的品质。在传媒规制中,政府规制的努力方向就是确保传媒的良性发展。中国当下传媒内容生产的两种倾向直接影响传媒的品质,动摇传媒的人民性基础。一是基于商业逻辑,将媒介生产视同一般性商品生产,看重其交换价值。二是基于民粹主义逻辑,否定一切精英或政府主导的文化,将文化的主导权归还给民众,极度推崇反智性的文化,这就造成了文化的非智性倾向。两种传媒文化生产逻辑都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文化发展质量。媒介深度融合是中国式传媒适应新型文明形态的一种自我调整,它摆脱了西方经验支撑的文化现代性的宿命,将开放、共享、贴近作为与人类新型文明共振的基本内容和姿态,验证了基于西式现代性的传媒角色和发展道路在中国本土的“水土不服”,拓宽了发展中国家文明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媒体深度融合过程既表现为媒体形态的融合,更表现为文化融合,媒介深度融合正是要促成文化的代际融合、民族间融合,最终实现文化共同体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总体目标。(摘编自陈龙《人类文明新形态下中国式传媒的特有气质》)材料二: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颠覆了既有的传播格局,传统媒体面临着新的变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基于其上的新兴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传播者与相应的传播媒介相结合就可能成为一个媒体。这极大拓宽了个人及各种社会组织的表达渠道,某些个体和团体的信息传播与意见表达可以更加迅捷地广泛扩散,甚至具有超越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表达力。一方面,传播技术的低门槛应用,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垄断,扩大了社会成员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人人参与的传播也导致了信息过剩、虚假新闻泛滥的弊端。中国媒体该如何应对这一新挑战?从技术上来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就理念上来说,建设性新闻应该是一种可供尝试的新选择。建设性新闻源起于20世纪末的公共新闻运动,成形于欧洲,并影响了全世界。这一理念的提出,在于试图回应互联网时代新闻的泛滥对职业媒体发起的挑战。有鉴于传统的西方职业媒体以往所报道的新闻过多专注于“坏事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以及媒体作为中立者置身于事件之外,对存在的问题只揭露不治理,中国建设性新闻理念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有针对性地着重强调“积极”和“参与”。无论是“积极”还是“参与”,都是对传统西方新闻理论所秉持的“坏事情就是好新闻”“媒体记者必须中立”的观点的一种扬弃。由于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建设性新闻理念在西方很难成为主流。相反,建设性新闻理念适合中国基本国情,能够成为主流媒体的主流理念。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它是非对抗性的、合作性的、建设性的。因此,在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媒体能够为建设性新闻理念注入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实践,能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摘编自唐绪军《建设性——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媒体的新追求》)材料一、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举例论证,举西方传媒秉持商业本位而加强其公共领域建设的例子,论证西方传媒的不负责任,增强了说服力。②对比论证,将封建统治者采取堵塞信息渠道的办法控制信息的传播和近代各类报纸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进行对比,论证了开启民智,发展新闻事业的重要性,增强论证的力度。(或:将西方职业媒体报道新闻过多专注“坏事情”和媒体记者中立,对问题不治理的事实与中国建设性新闻有针对性地强调“积极”与“参与”进行对比,论证建设性新闻理念在西方很难成为主流,增强了说服力。)③比喻论证,以“水土不服”论证了西式现代化的传媒和发展道路在中国不合适,论证生动形象。[注意事项](1)找准论证方法是最关键的一步。要回答好这道题目,首先要知道论证方法有哪些。一般来说,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等。(2)按“论证方法+文本说明”步骤规范答题。(3)每一种论证方法,都要以小序号(如①②③)标明。(4)文本说明这一步,只要列举文本一两项对应内容就行;语言要高度概括,意思答对即可。(5)论证方法有几种就找几种,尽量不要遗漏。题目赋分方式不是固定的。有两种论证方法的,分值为2+2(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有三种论证方法的,分值为1+1+2(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6)尽量找最精准的论证方法。评分参考上常有这样的内容:“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酌情给分”并不是给满分,通常是1分。(7)书写工整。(8)此题分数目标:保3争4。优秀学生可以争取拿满分。(9)扣分原因:一是所答的论证方法不对,二是结合文本对这一论证方法的说明信息不全。所以对应的备考策略是“方法找准,说明到位”。(10)辅以必要习题,强化专项训练,完善上面第9条。[设问方式]标准样式: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行文脉络。变式:(1)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论证思路。(2)请指出材料×的论点并简要分析其论证过程。学习任务二掌握信息类文本的论证思路(行文思路)[思考角度]1.分析论证思路(如何展开论证)。首先,作者借现象提出××论点或××论题或××问题;然后分角度分析问题,从××等方面论证观点;接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重申论点或做总结,得出××结论。(论证术语+层意)2.答题步骤。提出问题:①通过写××的事例(或:趣事、典故、传说、名言),提出××的论点;②直接提出××的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分析问题:①用××的事例(典故、传说、寓言、名言等)从正面(或:反面)论证论点;②从几方面论证论点。(当有分论点时可以用这个格式)解决问题:①得出××的结论;②总结全文;③归纳论点;④发出号召、提出希望等。〔典例剖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文物承载文明与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理应依法受到保护。被业界誉为“南方周口店”的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曾获评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至约18.5万年前。珍贵历史文物“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对于事关全局利益与长远发展的文物保护,切不能只算经济账、眼前账、局部账,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正如习近平当年批示所要求的,“必须认真妥善地加以保护”。具体的文物保护工作,确实常常与地方推进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矛盾,有的可能“耽误”矿产开采,有的可能“妨碍”土地资源盘活,有的还可能“影响”工业园区建设。据测算,叫停万寿岩矿体开采,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这可不是一笔小钱,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与区域发展。然而,经济发展可以转型,文物资源不能再生。历史文物一经破坏,便难以修复,损失无法计量。所以,在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上,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容不得半点含糊。人们常说,文物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实,“利”同样在“眼前”。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对历史文物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完全能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方面,相比文物的单一与脆弱,经济建设所需资源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下功夫去寻找、去改变、去升级,总会有解决办法和出路。另一方面,文物保护不等于单向度付出、投入。万寿岩遗址如今已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独树一帜的遗迹展示、教育与研究基地,按文化旅游融合思路去开发,同样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缓解资金压力,创造新的增长点。不为短期利益蒙蔽,算大账、长远账,完全能够做到“文物保护和发展生产两不误”。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保护,是“让文物活下去”;利用,就是“让文物活起来”。保护是利用的前提,保护好才能利用好;利用是保护的拓展,利用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传播文化,更有效地提升文物保护意识。近年来各地博物馆借助网络“走出去”,历史文化景区开展研学旅行、体验旅游,文创产品蓬勃兴起,都是文物保护与利用相得益彰的成功案例。把“文物保护与利用”这篇文章写精彩,必须精准把握好舍与得、破与立的关系,该关停的影响保护的发展项目必须坚决叫停,该拓展的价值利用项目一定要积极推进。习近平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保护文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锻造文化自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全社会共同努力,在保护和利用文物中激发穿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文化力量,一定能留住文化之根,守住历史之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魂聚力。(摘编自周人杰《让历史文物“活起来”》)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首先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②然后指出文物可以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③进而阐述文物保护和利用的辩证关系。④最后指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时代意义。[解析]题干要求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作答本题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话题“让历史文物‘活起来’”,围绕这一话题分析各段的大意。文章共有五段。第一段,由“文物承载文明与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理应依法受到保护”“正如习近平当年批示所要求的,‘必须认真妥善地加以保护’”可知,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第二、三段,由“在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上,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容不得半点含糊”“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对历史文物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完全能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可知,指出文物可以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第四段,由“保护是利用的前提,保护好才能利用好;利用是保护的拓展,利用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传播文化,更有效地提升文物保护意识”分析可知,阐述文物保护和利用的辩证关系;第五段,由“习近平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分析可知,指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时代意义。在此基础上以“首先……然后……进而……最后……”之类的连接词组织答案。[注意事项]行文脉络或论证思路,实际上就是列出文本的结构提纲。包括提出什么观点,分几段,每一段都论证了些什么内容。一步步讲清楚。注意可以用“首先”“然后”“继而”“再”“接下来”“最后”这些词语连接起来,体现文章论证思路;也可以直接说出“第×段”写了什么。答题关键是宏观上对材料结构框架了解,并概括主要内容。答案内容要用小序号间隔开来。看分值,如果是4分,一般有4个得分点;如果是5分,一般有5个得分点。[设问方式]标准样式: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论证结构。变式:两则材料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材料×在论证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学习任务三掌握信息类文本的论证结构[思考角度](1)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2)本论部分常用结构:总分、并列、层进、对照。(3)注意:论证结构要考虑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典例剖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各种艺术都同时是一种学问,都有无数年代所积成的技巧。学一门艺术,就要学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这种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米开朗琪罗费过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剧本,这是最显著的事例。中国诗人中最不像用过功夫的莫过于李太白,但是他集中摹拟古人的作品极多,只略看看他的诗题就可以见出。杜工部说过:“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他自己也说过:“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他对于过去诗人的关系可以想见了。艺术家从模仿入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像格律一样,模仿也有流弊,但是这也不是模仿本身的罪过。从前学者有人提倡模仿,也有人唾骂模仿,往往都各有各的道理,其实并不冲突。顾亭林的《日知录》里有一条说:“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然者。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一一而模仿之,以是为诗可乎?故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这是一段极有意味的话。但是他的结论是突如其来的,“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一句和上文所举的理由恰相反,他一方面见到模仿古人不足以为诗,一方面又见到不似古人则失其所以为诗。这不是一个矛盾么?这其实并不是矛盾。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从模仿入手,所以不能不似古人,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但是它须归于创造,所以又不能全似古人,全似古人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不能无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创造。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匠人虽比诗人身份低,但亦绝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这一点。(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全文整体采用先分后总的论证结构。先侧重于谈学习一门艺术要从模仿入手;然后侧重于谈学一门艺术归于创造;最后总结上文,阐明模仿与创造的辩证关系。②局部采用并列结构。“模仿”和“创造意识”是艺术创作中的两个方面,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解析]全文整体采用先分后总的论证结构。由文章第一段关键句“学一门艺术,就要学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这种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第二段关键句“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和第三段关键句“艺术家从模仿入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可知,第一至三段侧重于谈学习一门艺术要从模仿入手;由第四段关键句“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从模仿入手,所以不能不似古人,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创造”可知,第四段侧重于谈学一门艺术归于创造;由第五段关键句“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可知,第五段总结上文,阐明模仿与创造的辩证关系。局部采用并列结构,“模仿”和“创造意识”是艺术创作中的两个方面,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注意事项]从这道题目可以看出,解答论证结构类题目,有以下得分点:一是首先要回答论证结构是什么。属于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并列式中的哪一种,必须给出明确答案。二是对这种结构进行解读。“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内容要讲明白。特别是文章的主体本论部分,信息不能遗漏。三是注意可以用“首先”“然后”“继而”“再”“接下来”“最后”这些词语连接起来,体现文章论证思路。四是要认真研读文本,概括主要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设问方式]标准样式:请简要概括材料×的论证特点。变式:材料×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两则材料在论证上有何共同特点?请简要说明。学习任务四掌握信息类文本的论证特点[思考角度](1)论证角度(方式):先破后立、先立后驳、驳立结合;人称;人物口吻。(2)论证结构:总分、总分总、层进、并列。(3)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常考)。(4)语言特点:通俗、口语化,幽默、生动形象,科学严谨、准确贴切,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修辞、限定词的使用。(5)其他构思特点:开头设问;引用名人名言;从实际人物或现象引出话题;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结尾设问(反问);讲故事(寓言);亮观点,再扣题。(6)论据特点:典型、新颖、真实、精当。〔典例剖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文化强调“民贵君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这是儒家所设想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有改动)文章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开门见山,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然后分段列举特质的具体内容,最后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以及传播方式。②运用了大量的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在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系时,作者引入并阐释了传统文化名句,如“大道之行也……是谓大同”,使论证更明确,更有说服力。③运用了举例论证。点明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并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分析。通过中国梦来证明,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任答两点即可)[解析]选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结合“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分析,先开门见山,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结合“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整体把握,辩证思维”“经世务实,戒奢以俭”分析,分六段指出了特质的具体内容;结合“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与人为善等观念”“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分析,最后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以及传播方式。结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是谓大同”等分析,论证方法方面比较容易判断,主要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结合“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等分析,运用举例论证。[注意事项]论证特点所包括的内容则要广泛一些,如论证结构特点、论证语言特点、论证方法、论证思路等,作答时要依据材料内容实际,从以上几个方面思考,踩准得分点。注意作答时内容表述力求简练达意。论证结构特点通常有总分总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语言特点通常有严密,准确,逻辑性强;运用修辞,生动形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俭”作为一个道德伦理范畴,产生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尽管各家各派的学术见解不同,治国方略各异,但在财货的消费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传统俭德的崇尚。和其他道德范畴一样,俭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自商初到春秋,经过八九百年的岁月,崇尚俭德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春秋战国时的儒、墨、道、法诸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主张尚俭。孔子对于“礼”是非常重视的,但他认为“与其奢也,宁俭”。老子说他有三宝,其中之一即为“俭”;认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去奢”“去泰”就是要俭。墨子认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儒家搞的礼、乐那一套都不合俭的要求。法家对于俭德也是提倡的,《管子》中多处强调应当去奢、节俭,“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上述引证足以表明,尚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先秦已传遍华夏大地。尚俭作为一种美德,自公元前十六、前十五世纪流传至今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经济价值,还因为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历史上虽然没有人从教育学的角度明确指出这一点,没有人明确详细地论述“俭”的教育功能,但人们从经验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俭”是教育子女的一种手段。几千年来,有见识的长辈总是教育其子女要节俭。这些长辈从经验中看到,富家人的子弟,只有尚俭才能成才,家道才能不衰。一味娇惯孩子,只能使其成为败家子。穷苦人家迫于生计,不得不节俭。这种“俭”虽然是被迫的,但它同样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不论是富有之家,还是贫穷之家,只要是有见识的,总是要以“俭”治家的。如果仅是为了节用而不是为了育人,那么俭德是难以流传几千年的。明确指出“俭”有教育人的作用、把“俭”用于育人的,是诸葛亮。他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是通过节制物欲使其内心宁静来培养其品德的,一个人对于物质享乐如果不能有节制,就不可能纯洁其志向;内心总有强烈的物欲干扰,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志向。他提出“俭以养德”的命题,把尚俭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伊尹、周公、孔子、老子、墨子等提出了尚俭的思想,在他们的倡导下,“俭”这一美德被人们接受,但是“俭”与“德”之间的关系没有被明确揭示出来。可以说,前人只认识到“俭”本身是美德,而没有发现“俭”有更多的教育功能,伊尹、周公倡“俭”是为了维护政权统治,孔子倡“俭”是为了维护礼、不违礼,老子倡“俭”是为了实现“道”,墨子倡“俭”是为了节用。只有诸葛亮不仅把“俭”视为美德,还明确把“俭”视为一种教育手段,认为实行节俭是为了涵养道德。这就把“俭”的价值,从“俭”是美德提升到了“俭”是美德之母的高度。“俭”与德育、“俭”与人生的追求、“俭”与人的精神生活之间的联系,被注意到了。自此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俭”与培养人的品德相联系,有人讲“俭以养性”,有人讲“俭以养廉”,历史上众多的家训中几乎都有倡“俭”的内容。节俭在客观上成了一种普遍的育人手段,因为人们明白:一家之中只要厉行节俭,子孙即使成不了大器,也不至于成为败家子。(摘编自任怀国《说“俭”》,有改动)材料二:崇俭抑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占主流地位的学术观点和社会舆论都认为节俭是美德,奢侈不可取。“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不仅对个人身心健康有益,而且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至关系国家兴亡,正所谓“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崇俭抑奢,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时代新风,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人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和作用,真正认识奢侈消费的危害。第二,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在消费过程中都应做到节能、节水、节材,反对铺张浪费,反对污染环境。第三,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节俭是针对奢侈消费而言的。崇俭抑奢绝不是否定正常消费、为节俭而节俭,而是提倡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要在反对铺张浪费的同时,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进而以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第四,提高消费者素质。在不断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开展必要的消费教育和培训,引导消费者进行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自觉提高消费的文化含量,排斥奢侈消费和炫耀消费。(摘编自尹世杰《崇俭抑奢的当代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受儒家思想影响,春秋战国时墨、道、法诸家都主张节俭,尚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先秦已传遍华夏大地。B.直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明确认识到“俭”的育人作用,并且把“俭”用于育人之后,“俭”才起到了教育人的作用。C.把“俭”视为一种教育手段,不仅体现出“俭,是美德”,更是将“俭”提升到了美德之母的高度。D.崇俭抑奢是一种为了节俭而节俭的消费观,与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思想相契合。C【解析】A.“受儒家思想影响”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但在财货的消费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传统俭德的崇尚”。B.“‘俭’才起到了教育人的作用”说法不当,根据原文“人们从经验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俭’是教育子女的一种手段”可知,“俭”的育人作用不是诸葛亮明确认识后才有的。D.“为了节俭而节俭”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崇俭抑奢绝不是否定正常消费、为节俭而节俭”。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伊尹、周公、孔子、老子、墨子都认识到“俭”是美德,但他们提出尚俭的目的各不相同。B.富家人教育子女要节俭是为了家道不衰,而穷苦人家子女的节俭是被迫的,是为了节用而节俭,难以起到教育的作用。C.自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命题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俭”与培养人的品德相联系。D.要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新风尚,需从价值导向、消费模式、消费水平和质量等多个方面着手。B【解析】“难以起到教育的作用”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穷苦人家迫于生计,不得不节俭。这种“俭”虽然是被迫的,但它同样能起到教育的作用”。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提倡俭德育人功能的一项是()A.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B.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C.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D.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资治通鉴》)【解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意思是:对于自然界的物产资源,要有限度地索取,有节制地使用。这里强调的俭德是对财物的节俭,而不是从俭德的育人功能出发。D4.请简要归纳两则材料阐述的侧重点。【答案】材料一侧重于阐述俭德的传承发展过程,材料二侧重于阐述当今社会如何形成崇俭抑奢的时代新风。(意思对即可)5.材料一的论证有何特点?请从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上加以分析。【答案】①论证思路:先提出“俭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的观点,然后从“社会思潮”和“育人功能”两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观点。②论证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以大量的名言警句对观点加以论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荀子在《劝学》中说:“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这句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丰富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去粗存精,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就有了“虚”;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如战国帛画《凤夔人物》、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宋李公麟《免胄图》、明徐渭《驴背吟诗》,这些赫赫名迹都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见到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正像中国舞台上的表演一样。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里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处理空间的方法,叫人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中国舞台上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唐朝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吴道子画壁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而舞蹈也是中国戏剧艺术的根基。中国舞台动作在两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的基本风格,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练而又极典型的姿式,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例如“趟马”这个动作,可以使人看出有一匹马在跑,同时又能让人觉得是人骑在马上,是在什么情境下骑着的。如果一个演员在趟马时“心中无马”,光在那里卖弄武艺,卖弄技巧,那他的动作就是程式主义的了。——我们的舞台动作,确实是能通过高度的艺术真实,表现出生活的真实的。如果想一下子取消这种动作,代之以纯现实的,甚至是自然主义的做工,那就是取消民族传统,取消戏曲。由舞蹈动作伸延,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是构成中国绘画、戏剧、书法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形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研究我们古典遗产里的特殊贡献,可以有助于人类的美学探讨和艺术理解的进展。(摘编自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材料二:戏曲的美学特征之一是对生活的虚拟。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认为:“戏剧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这就是说,戏剧的基础是生活经验,而表现手法则是艺术虚拟。以实为本,以虚为用,既可意会,又可言传,既能目睹,又能耳闻。与西方话剧不同,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布景很少,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舞台上的一桌二椅可以象征各种虚拟的物件。有时是金殿、衙门,有时是山坡,有时又是城楼、院墙、床铺。在《秋江》里艄翁的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舞姿,使观众觉得满台是一江秋水。如果把一条船扛到台上,那么,艄翁与陈妙常载歌载舞的“妙境”就将完全被破坏,“无可绘”的“神境”同样见不到了。但是,对于戏曲时空处理的虚拟性,不应强调得过于绝对。“出之贵实”这一面,还是不容忽视。即使道具,也是有虚有实、虚实结合。《秋江》老艄翁划船,船是虚的,桨是实的;《刘海砍樵》中柴是虚的但镰刀却是实的。有些道具,则是半虚半实、半真半假的。例如杯、笔、灯,都是在和整个舞台艺术风格统一的原则下不可缺少的道具。但是喝酒时,杯子里并没有酒。著名戏剧理论家马少波说得好:“实而不虚,必浊;虚而不实,必浮。”缺乏生活基础的虚拟,必然会“浮”起来,虚拟变成虚假。虚拟不是目的,虚从实来,虚拟是为了更好地写实。戏曲运用虚拟手法,是有条件的。何者该虚,何者当实,主要取决于剧情和表演的需要。在这一出戏里可以虚多实少,在另一出戏里却不妨实多虚少,大可不必强求一律。戏曲舞台强调虚拟手法是对的,但也不必一概拒绝布景道具。《思凡》可以一点布景也没有;但越剧《红楼梦》里布景堂皇,华丽精致,同样大受欢迎。观众看后,觉得整出戏的风格依旧是写意的。戏曲虚拟的美学特征,最大的好处是避免了表演的自然主义弊病。戏曲并不要求把它的作品当作现实。因为舞台上的生活,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翻版。戏曲的虚拟也有它的局限性。它不能对其所需反映的一切生活都具有充分的表现力,特别是演现代戏,虚与实的矛盾更突出了。时代在前进,戏曲要革新,观众的“虚实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何根据“以实为本,以虚为用”的原则,在戏曲舞台上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程式,是广大戏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摘编自严乐婵《中国戏曲的虚实相生之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笪重光阐述的绘画空间虚实相生的技法,与中国舞台艺术的空间处理方式是相通的。B.中国舞台很少设置逼真的布景,而是留出空虚让人物表现剧情,这才是艺术上的美。C.舞蹈动作伸延展示出的虚灵空间,使中国艺术在世界上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D.戏曲常用虚拟手法表现艺术妙境,但虚拟运用讲求限度,关键看剧情和表演的需要。B【解析】文中的艺术美指的是“真境逼而神境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很早就有对艺术美的追求,要形成艺术美,就须做到“虚”与“实”的辩证统一。B.中国绘画、戏剧、书法中都蕴含舞蹈精神,人们如果通晓舞蹈就能理解这些艺术之美。C.西方话剧追求道具逼真,而中国戏曲追求虚拟,可见中国戏曲在美学追求上更胜一筹。D.戏曲的虚拟是有局限性的,尤其是在现代戏中,虚拟手法已不再适合当今的舞台表演。A【解析】B.“人们如果通晓舞蹈就能理解这些艺术之美”过于绝对。C.“可见中国戏曲在美学追求上更胜一筹”于文无据。D.“虚拟手法已不再适合当今的舞台表演”于文无据。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古人之诗如画意,人物衣冠不必近似,而风骨宛然。B.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C.十分之三在天地布置得宜,十分之七在云烟锁断。D.舞台并非照相机,其表现必须是在艺术魔棍的作用下才成。【解析】材料一观点:虚与实辩证统一,才能形成艺术美。B项只强调写实,A、C、D主张虚实相生。B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答案】文章首先提出对生活的虚拟是戏曲美学特征之一的观点,并指出戏曲虚拟的意义,以引证、举例的方法加以阐释;接着论述戏曲虚拟的运用不应过于绝对而是有条件限制的,以引证、举例的方法加以佐证;最后指出要辩证地看待戏曲的虚拟,并为戏曲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5.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①山之精神、春之精神都是虚景,属于人的内在审美认识,但是“空景难图”。②烟霞和草木都是实景,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③以烟霞写山之精神,以草木写春之精神,以实为本,以虚为用,虚实相生。(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我们强调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却很难以实物证明其存在:秦汉时代的人们尚且在说虞夏商周为四代,到了秦汉以后就以夏商周为三代,自动选择忽略掉了虞朝。这一切使得中国人心中的五千年文明史更难成功论证。清末读书人普遍认为炎黄二帝是确实存在的,中华文明是拥有着五千年的完整脉络,但它是建立在二十四史的基础上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书论史”。“以书论史”最早存在于春秋时期,后被司马迁打破,他不仅仅是以书论史,更多的是奔赴实地考察,记录了诸夏与诸夷狄之间流传的炎黄二帝时代争夺天下的故事。这种以书论史和实物辅佐的文明记录方式一直在中国历代传承,但古代中国不兴考古,所以实物辅佐与实地论史的手段在清末乃至近代逐渐式微,更多的近代学者采用的依旧是以书论史的手段,从诸多帝王的纪年中进行加减,从而得出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说法。可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新史学的出现,全球的历史研究者制定了新的标准,即一个文明的存在必须要有两个条件符合,一个是古文明的文字,另外一个条件为古代国家的都城。而当时的中国还是“以书论史”的时代,故而夏朝与殷代都不被国际所承认。(选自《炎黄二帝与华夏文明的兴起》,有删改)材料二:殷墟早在清末就已出现,当时甲骨是被当作“龙骨”来售卖的,清朝史学家研究发现,龙骨也大多是传说中殷代文字的承载之物。上面的文字记录与司马迁史书上面的商王世系几乎完全契合。甲骨文证明了殷代的确是存在的,并且在西周之前已经统治中国数百年,西方史学家口口声声说中国文明止步于周的说法被打破。后来三星堆的横空出世让整个中国史学吃惊。三星堆的古蜀国是一个神秘莫测的文化古国,谁也没想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需要靠它来旁证。那里出土的青铜器物都是四千八百年前的物品,无一不代表着古蜀国有着与华夏文明相似的太阳神崇拜,而上面的铭文雕刻也叙述着古蜀与夏朝之间的恩怨。位于郑州双槐树的考古终于让中国人的五千年实物文明梦得以实现。2020年5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确认位于巩义市河洛镇的双槐树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有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出土了一大批仰韶文化时期丰富的文化遗物。这处都邑性聚落遗址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也就是说,在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就形成了繁华的都市群。其中让人最津津乐道的,是一处用陶罐模拟天上北斗九星的天文遗迹。“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天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业科技园区场地合作经营协议书4篇
- 科技礼仪在商务中的应用
- 两人合伙买房协议书标准版
- 2025年度茶叶品牌授权经营合同书4篇
- 个人信用贷款协议2024年汇编
- 专业洗车工2024年服务协议样本版A版
- 2025年度体育产业市场调研服务合同书4篇
- 二零二四年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合同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合同范本下载4篇
- 2025年度酒店场地经营承包协议范本3篇
- 割接方案的要点、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 2025年副护士长竞聘演讲稿(3篇)
- 2025至2031年中国台式燃气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护理
-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2025年中国电科集团春季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合同2篇
-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标准方案
- 2024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80篇解析
- 样板间合作协议
-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