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庭坚登快阁

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飘零他乡,登高望远思亲人。

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才子政客,他们满腹的愁怨,一腔的豪情,都抛撒在华夏大地的名山古迹中。或登高抒豪情、遣悲怀;或抒发怀才不遇之悲歌、凌云之壮志,或抒发羁旅之乡情、忧国忧民之国愁……试问人生,何以解忧?新课导入唯有登高素标养目壹了解黄庭坚的文学常识和诗歌的创作背景。贰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人在这首诗歌中抒发的情感。叁掌握这首诗歌中使用到的艺术手法,了解典故含义,并作相应积累。整体感知第壹部分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帜,为“宋四家”之一。作者生平父亲黄庶庆历二年(1042)进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字公择)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使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五岁能背诵五经七岁写《牧童诗》。李常为之惊奇,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二十一岁第二次参加省试,中了第一名。二十二岁到汴京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三十五岁入京改官,被任为吉州太和县(今江西省太和县)知县。为了了解人民的生活实际情况,他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将农民的疾苦,如实上报,减轻农民负担。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任知县。这是他人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所以处理公事十分认真负责。他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而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

元丰五年(1082)秋天的一个傍晚,他在处理公事之余,登上赣江边上的快阁,目有所见,心有所感,就写了《登快阁》这首诗。题目解读①登,即点明诗人登临望远。②快阁,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快阁,三层小楼,砖木结构,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874),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初为奉祀西她狱拔方慈氏(俗称观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期间,因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常登阁远眺,心旷神怡,遂易名“快阁”。史称:“阁曰快,自得之谓也”。

阁下的倍园、盟鸥馆、山谷祠与快阁参差媲美,构成“西昌八景”之一的“快阁盟鸥”。朗读诗歌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情感。自主理解这首诗歌,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翻译出来。(如果自己不能翻译出来,可以通过找诗句主语和动词,帮助理解诗句。)任务要求诗歌鉴赏第贰部分诗歌鉴赏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叙事-登何处思考1:首联告诉我们黄庭坚登快阁的直接原因和直接目的是什么?登阁的原因:公事扰人,心中略有“不快”。登阁的目的:“寻快”。具体来说就是欣赏美景。“了却”——办完公事后的如释重负,含蓄表达诗人了对官场的厌烦。“倚晚晴”——游兴之浓和流连之久,为下文做铺垫。①痴儿,谦称。黄庭坚以“痴儿”自许。②了却:完成。③倚:倚靠,这里指倚栏欣赏。思考2:“了却”和“倚晚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诗歌鉴赏思考3:首联用了什么典故?作者为什么自称为“痴儿”?典故:《晋书·傅咸传》“(杨)骏弟济素与(傅)咸善,与咸书曰:“江海之流混混,故能成其深广也。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痴儿”是作者的自嘲,显示出一种孤傲不羁的神情,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诗歌鉴赏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写事-见何景思考1:颔联这两句诗使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意象:落木、千山、远天、澄江、明月意境:辽阔悠远、空旷明净思考2:描写的景象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特点:简洁、辽阔、空旷、明净

情感:作者沉醉其中,怡然自乐,表现了登上快阁的愉悦之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诗歌鉴赏思考3:颔联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夸张:“千山”,极言山之多。对比:“千山”对“一道”,极言眼前景色之开阔简练;衬托:借落木、月影衬托天地的宽广、清明的美丽秋景。表现了作者襟怀的远大和心境的空明。用典:化用了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思考4:必修下也有一句诗歌化用了“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这句诗是

的《

》,诗句是“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诗歌鉴赏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抒情-因何事思考1: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典故1《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前句用“伯牙绝弦”的典故。俞伯牙为知音摔琴绝弦,表达知音难觅的惆怅。

典故2《晋书·阮籍传》: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yì,喜悦)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jī]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后句用“阮籍善为青白眼”的典故。借此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的情怀。用典④朱弦:这里指琴。⑤佳人:指知己。⑥青眼:即黑眼珠,指正眼看人。⑦聊:姑且。诗歌鉴赏思考2:本句中“横”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一个“横”字,用的出新,目光顾盼流动,只是为了一杯美酒。本是一个极平常的字,经过诗人的运化,即能点石成金,可见黄诗炼字之法。“横字”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五、六两句写诗人独自登临的孤寂之感,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只能寄杯于酒,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诗歌鉴赏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言志-有何感思考1:尾联为什么提到“白鸥”?有何用意?《列子·黄帝》载:鸥鸟善猜疑,有心机之人与之相交,则盘桓空中不肯接近。后人常以“与鸥订盟”表达归隐之心坚定,再无俗世牵挂。《列子·皇帝》“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上也。”知识链接1.高洁孤傲、潇洒自由

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白鸥是诗人高洁孤傲的形象,有“天高任鸟飞”的自信豪情,积极用世、蔑视无所作为,可谓意气豪迈、壮怀激烈。“鸥鸟”的意象内涵:2.远离心机、与世无争李商隐《樊南文集卷八》:“海翁无机,鸥故不飞。”鸥鸟无机心,起初人也无机心,于是相处甚好;而人一旦没了诚心,有了巧诈之心,鸥鸟就会远之。知识链接“鸥鸟”的意象内涵:3.淡泊寡欲,闲适归隐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亲相伴。飞鸟与人相亲无猜,正扣住一个“幽”字,表现出作者归隐田园,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4.漂泊无依、凄凉孤独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里的沙鸥有一种漂泊凄凉的身世之叹,杜甫孤独无依,栖身无所,像沙鸥一样漂泊于茫茫天地之间。诗歌鉴赏思考2:“白鸥”的意象用在这里,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①运用典故。与白鸥结盟表示归隐之心已决,再无俗念牵挂。

②弃官归隐

诗人因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面对澄江秋月的无限美景,产生了弃官归隐之心,希望自己能坐上归船吹着长笛回到故乡,和白鸥相伴,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

思考3:有人说本诗的诗眼体现在尾联,同学们能找出来吗?“归”诗歌鉴赏思考4:请结合全诗谈谈哪里体现了“归”这一主旨?自称“痴儿”,称处理关务为“了却”,可见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从而反映出回家归隐的迫切;“倚”字反映出对自然景物的眷念;颔联用“伯牙绝弦”“青白眼”的典故表现世无知音,自己无意仕途。尾联“弄长笛”“与白鸥盟”表明诗人希望远离世俗,过悠然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归”字。登快阁而不快诗歌鉴赏思考4:为什么诗人明知官场扰人、归隐甚快,却照旧终生流连官场,在宦海沉浮呢?五岁:能背诵五经。七岁:写《牧童诗》,李常为之惊奇,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二十一岁:第二次参加省试,中了第一名。二十二岁:到汴京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宦海沉浮。黄庭坚性格刚直,再加上受苏轼影响,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三十五岁:入京改官,被任为吉州太和县(今江西省太和县)知县。为了了解人民的生活实际情况,他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将农民的疾苦,如实上报,减轻农民负担。六十一岁:黄庭坚病逝,宋高宗追赠为“龙图阁大学士”。对照诗人

超脱自我

归隐,似乎是中国古代士人与出世、入世之间的一种矛盾选择。初唐诗人王绩,三仕三隐,最终还是隐居以终老;陶渊明久居樊笼,认清了官场污浊与昏暗,他选择“穷则独善其身”般的内心坚守,归隐山林,终“复得返自然”。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但黄庭坚不一样。尽管他因“痴留”于繁冗的仕事而登阁抒怀,倚晚晴而得以暂时地忘却烦恼。他渴望归隐山间,却终未归隐,一生都在浮沉之中走过。他的坚持不是强撑硬扛,而是中国古代仁人志士最初的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或者说是《孟子》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有志之士能坚守初心,便能守住那个时代的风骨。这才是黄庭坚的处境中“自得其快”的真正原因。归纳总结第叁部分归纳总结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记叙

照应题目写登楼一事写景

描写登楼所见美景抒情

抒发登楼所生之感明志

弃官归隐,向往自由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归纳总结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感情?①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②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颔联描写了深秋空阔辽远的天空,澄澈的江水,皎洁的月,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无不蕴含喜爱之情;③对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苦闷惆怅和感慨。颈联巧用俞伯牙为知音摔琴绝弦的典故表达知音难觅的惆怅;④归隐情怀。远离世俗,回归自然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尾联“归船”“吾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拓展延伸第肆部分拓展延伸本诗的颔联和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的意境一样吗?请完成表格。相同点观景方式意象选择景物特点登高所见秋景落木、江水秋景高远辽阔不同点意象意境情感黄诗写到山、月,杜诗没有。杜诗写江水奔流之态,黄诗写江水的明净。杜诗沉郁悲凉,

黄诗更显轻松明快。杜诗,韶光易逝,壮志难酬黄诗,宽广的胸襟、豁达的情怀拓展延伸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感时伤世的情绪便油然而生。黄庭坚“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表明归隐之意。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飘零他乡,登高望远思亲人。总结登高怀远之情思:

登高可远望而至思深。……试问人生,何以解忧?唯有登高拓展延伸登临诗(词)在标志词、结构思路、意象选用、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完成下列表格。角度特点标志词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