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陆游68岁那年听的一场苍凉悲怆的雨;“苜蓿花催春事去,梧桐叶送雨声来。”这是陆游73岁那年听的一场孤独凄凉的雨;“梦破江亭山驿外,诗成灯影雨声中。”这是陆游81岁那年听的一场怀旧沉思的雨。导入1.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复杂的情感。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3.比较阅读,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诗在风格上的差异。学习目标临安:今浙江杭州。宋室南迁,定都于此,升杭州为“临安府”,称为“行在”。寓有“君临即安”之意;南宋偏安江南,有“临时安置”之意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霁jì:雨雪停止,天气放晴。解
题陆游,字______,号______,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___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出生于1125年(靖康
之难前一年),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在国难中诞生、
成长直至逝世。少年时就立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向,一生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
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决心“扫胡尘”。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
《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
记等。其《示儿》被誉为“史上最狂绝笔”。务观放翁南杨万里范成大尤袤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任务一:知作者、悉背景时代背景——南宋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奸相频出朝政腐败
皇室昏庸耽于逸乐这首诗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陆游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知作者、悉背景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任务二:读诗歌、明诗意首联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思考1:“谁令?”——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既是重新起用,应是老骥伏枥,为何有此语?虽然为官,但陆游期盼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没有任何改变,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与作者的志向是相违背的。故而陆游对此番任职,并无任何欣喜。背景补充:诗人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任务三:赏诗歌、探衷肠①运用比喻和反问。诗人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不但不提授职一事,反而说谁让自己到京城里来做客呢!(这也是讽喻的笔法。)②直抒胸臆。“谁令”表明他不得已而来京,表达了作者对官场污浊的厌弃和客居京城的无奈伤感。首联提挈全诗,奠定了抑郁惆怅的感情基调。思考2:诗人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抒写内心的郁闷惆怅?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任务三:赏诗歌、探衷肠“喜今日春和景明,昼闲无事,不免去看一遭。”本诗中作者见到了怎样的春景,在此环境中,又做了哪些事情?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进行赏析。任务三:赏诗歌、探衷肠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小楼”一联,从诗的意境看,有三个层次:
身居小楼,一夜听雨,是一诗境;春雨如丝,绵绵不断,杏花开放,带露艳丽,另一诗境;深巷卖花,声声入耳,又一诗境。
——殷光熹《宋诗名篇赏析》任务三:赏诗歌、探衷肠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颔联运用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一夜——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一夜”与“明朝”:深巷——达官贵人多居深巷,忘却亡国之危。卖杏花——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情感——杏花、春雨构成明媚的春光图景,反衬了诗人旅居京城时的郁闷惆怅、壮志难酬的感伤和无奈。以乐景抒哀情虚实结合内心郁闷和惆怅时,诗人在做什么呢?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赏析诗歌赏析颔联“小楼”“春雨”“杏花”等意象。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意象+情感:①小楼:忧伤惆怅,通过“小楼”的意象将离愁别绪、国难家仇的伤感抒发得淋漓尽致;②春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诗人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内心的郁闷与惆怅正如这春雨般悠远绵长,诗人听的不是春雨,而是寂寞和孤独。③杏花:宋诗中的杏花幽韵冷香,迷离空灵。而此时陆游的杏花是郁闷孤寂,表现了诗人旅居京城时壮志难酬的感伤与无奈。译: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听了一夜。深幽小巷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吧。诗人选取春雨、杏花、小楼、深巷、卖花姑娘的叫卖声,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明媚的春光与自身落寞的情怀构成了鲜明对照,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虚实结合。表达了旅居京城时的郁闷惆怅,壮志难酬的感伤和无奈。思考:此句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请试着赏析颔联。(提示:可从意象、炼字、手法、情感等方面入手)任务三:赏诗歌、探衷肠戏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任务三:赏诗歌、探衷肠
分茶这种游艺大约始于北宋初年。北宋初年,陶谷在《荈[chuǎn]茗录》中已经说到一种叫“茶百戏”的游艺。他说:“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陆羽《茶经》:“茶有九难,分茶为第二难。”知识链接思考:陆游向来忧国忧民,为何在此诗中出现“闲作草”“戏分茶”的百无聊赖,没有了慷慨激昂之举?你如何看待陆游的这些行为?36岁担任京官,39岁被赶出京城42岁被罢官,46岁任夔州通判。48岁到南郑抗金前线,不久抗金军队被朝廷撤回。54岁时,在江西做官,因开仓赈济百姓,遭罢免,此后,在家闲居六年。62岁陆游重新起用为知府,赴任之前,到临安(杭州)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写下此诗。国家多事之秋——自己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看似清新闲淡的感觉,实则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任务三:赏诗歌、探衷肠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思考:尾联联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①作者运用了“素衣化缁”典故。风尘: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用作代称。代指布衣之士或贫寒读书人,还比喻清白的操守。②作者反用其意,“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自嘲不如回乡躬耕。明写羁旅之苦,实道自己不愿沾染官场的浊恶及归乡避世的愿望,将他的讽喻意图明朗化。任务三:赏诗歌、探衷肠首联:直抒胸臆
厌弃浊世,悔来京华颔联:借景抒情
辗转难眠,落寞惆怅颈联:细节描写
草书分茶,闲极无聊
尾联:以典明志
远离污浊,及早回家结构小结总结提升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①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首联“世味”“薄”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②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焦虑和悲愤。颈联表面上写优雅闲适,实际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却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法放下自己建功报国的大志,内心抑郁而且惆怅。③表达诗人羁旅风霜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写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渴望归家的自我安慰。
陆游一首《临安春雨初霁》,让几百年前清明时节的临安城蒙上了淡淡的愁绪,昨夜春雨,明朝杏花,春景婉丽,情怀落寞。沧海横流,八方风雨,不得志的陆放翁只好回归乡里,种豆种瓜,酿酒烹茶。可夜半时分,孤村僵卧,放翁壮志犹在,龙泉剑啸,豪气干云!梁启超赋诗云:“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用他的一腔爱国热情,用他的一腔深情,书写了一篇篇绝世的佳作。千百年来,他如一枝凌霜绽放的寒梅,逸韵幽香,高标傲岸,永存天地。总
结《临安春雨初霁》《书愤》意象深巷、杏花、矮纸、晴窗、细乳、茶、素衣意境明艳生动、恬静闲适
内容叙述现实风格含蓄蕴藉情感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手法直抒胸臆、比喻、虚实结合、乐景衬哀情、用典、细节描写主旨山、楼船、夜雪、铁马、大散关、长城雄浑壮阔的战争图回忆过去、壮志难酬大气磅礴、慷慨悲壮以“愤”为意脉,希冀报国虚实结合、用典明志抗金大业难酬的悲愤、报国无门、渴望建功立业、对南宋苟且偷安的不满比较鉴赏探究思考比较《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的异同?《书愤》尾联①主旨相近。皆抒发了抗金大业难酬的悲愤之情。②手法相同。皆虚实结合,尾联皆用典明志。《蜀相》尾联同异①风格不同。《书》大气磅礴,慷慨悲壮;《临》恬淡静雅,惆怅深沉;②情感不同。《书》还兼有追怀往事,希冀报国的多重情感;《临》表达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无奈;③意境不同。《书》的意象选取呈现出沉郁雄浑顿挫的意境;《临》的意象选取呈现出明艳恬静闲适的意境;1.《临安春雨初霁》中用独具易懂的巧譬,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的一句是“
”。2.《临安春雨初霁》中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骀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如此形象而又深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临安春雨初霁》中诗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诗人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4.《临安春雨初霁》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自己的日常消遣——练书法和品茶。这两项都是需花费精力慢慢去做的,表面上闲适悠然,实际上可以看到诗人无事可做、消磨时光的焦灼的心。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装修简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借款抵押合同二零二五年
- 培训学校全职外教协议
- 二零二五版上海房屋装修的合同范例
- 中学厨房帮工合同样本
- 钢结构安全协议书
- 义乌篁园市场租赁合同样本
- 教务老师工作职责及绩效考核
- 物料提升机维修保养制度
-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我们爱和平》课件
- 卫生法(教学讲解课件)
- 高三冲刺100天励志主题班会课件
-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 德能勤绩廉个人总结的
- 中层干部岗位竞聘报名表格评分表格评分标准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六章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 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物资清单
- 《个人信息保护法》解读
- 新疆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季节性施工方案
- 新版(七步法案例)PFME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