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8月份)_第1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8月份)_第2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8月份)_第3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8月份)_第4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8月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8月份)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序杜甫之诗被称为“诗史”,始见于唐孟棨《本事诗》: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高逸》第三)杜甫诗流传之初的“当时”,已有号其为“诗史”者,但具体情形今已无从考知。孟棨对“诗史”的称述,从时间和地域两个方面予以了限定:杜甫的诗作未可一概以此例之。《新唐书•杜甫传赞》云:“甫又善陈时事,律且精深,历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这也提示,“善陈时事”之作在全部杜诗中是特殊的部分。杜甫之后,“善陈时事”的诗人并不罕见,但是,人们以“诗史”冠之的却绝无仅有。可见,关系时事之作并非“诗史”的唯一条件,“诗史”之号中还寓有尊崇之意。“诗史”名目的出现,是对杜甫诗歌的特质引起的反应和评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特性在此显露。同时,这也可理解成一种超越了诗歌领域的认识:“诗史”说法本身就表明这是一个关系到古人对于文学和历史关联性的认识的论题,从传统的学术思想中可以抉发出“诗史”说产生的其他缘由。构成杜甫“诗史”的基本要素是作品的纪事性,元稹《乐府古题序》中“即事名篇”一语极扼要地指明了杜甫《悲陈淘》《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一类诗篇的创作动因和方法;严峻惨切的社会现实触发了诗人的感情和思虑,切合史实的诗题,又是解读、领会其意蕴的直截了当的导引。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形势不仅在当时深刻地左右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命运,而且,对于大唐王朝及整个封建社会的进程都产生了无可比拟的久远影响。杜甫的“诗史”正是与这一历史事变相关的产物。唐代的诗人中,杜甫是与阳危险恶、动荡不定的形势因缘最深的;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杜甫处于世事变动的漩流的中心、或者他对于局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是基于他的诗歌是对当时历史的最精深的艺术写照这一事实以及认同这一事实的观点。纪事与纪实大体是等同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纪事作品,一般都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原貌和情势。而杜甫“诗史”的真实性,更源于他以整个的身心与事态人事交接,他注视着现实,并与进展中的现实同步前行,他甚至还是一些重大事件的见证人。杜甫用诗记录下的所经历或得自传闻的事实,多少都具有历史变化的征象,并且透露出一些历史的本质。“诗史”一词,至少包含了可与历史著作的记载互相参照的用意。周辉《清波杂志》引他人曰:“诗史,犹国史也。”这一笼统的表述其实是就二者重合兼容的部分而言,用画坛的行话来说,就是达到了“写真不妄”(米芾《画史序》)。李复《与侯谟秀才书》云:“杜诗谓之‘诗史’者,以班班可见当时;至于诗之序事,亦若史传矣。”以史传看待杜诗,是着眼于其中的内容可以提供对于历史的真切了解这一点上。而诗歌与历史著作在体制、功能和语言表现上的差异在此是有意被忽略的。新、旧《唐书》是后人了解和认识唐代历史的主要来源。历史的真相在岁月迁流中不免会蒙上雾翳,《唐书》编撰于唐王朝消亡之后,时间上的间隔使所谓的“正史”掺杂了谬误混淆的成分。后世学者大都不否认这种见解。然而,杜甫诗中的记述,主要来自于直接的身受和虽间接却相对亲近的见闻,同时性的因素无疑使其记述更接近于事实本身。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自述道:“余读史传及旧闻,于知识间得少陵‘诗史’甚多,皆王原叔所不注者。”如果说胡仔通过史传来诠释杜诗,从中获益甚多;那么,刘克庄在《跋韩隐君诗》中所言,则明白道出杜诗更有真实性的价值:“禹锡专以新、旧唐史为案,‘诗史’为断,故自题其书曰《史注杜诗》,此其所以有异于诸家乎?”以史注诗是通常的手段,但“案”和“断”轻重是完全不同的。“断”就是最终证实和决断,因为新、旧《唐书》“不必皆实”(《再跋陈禹锡杜诗补注》)。程颐在论及《春秋》经、传的关系时,说“传是案,经是断”(引自清秦朝舒《消寒诗话》)。“案”和“断”的作用被判然区分。当人们发现杜诗和史传所述不一致时,有时几乎不加考证就断定可信的是杜甫之言。宋人涉及较多的一个话题是和王珪相关的一个女性。杜甫《送重表侄王砯评事使南海》诗中有句:“我之曾老姑,尔之高祖母。”由于诗对这位女性分外敬仰并表彰了其卓异的事迹,引起了宋人的极大兴趣。但因唐史记载与此诗称说不一,遂众说纷纭。蔡修《西清诗话》曰:“《唐书•列女传》:王珪微时,母卢氏尝云:‘子必贵,但未见与汝游者。’珪一日引房玄龄、杜如晦过之,母曰:‘汝贵无疑。’所载止此而已。质之少陵诗,事未究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三引)他在引杜诗称颂该女性语后不由感叹“其上下详谛如此”!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议及同一问题,更是指斥史传“谬误之甚”,并力赞杜诗之详谛足以荡清史书之蒙蔽。按常理,要证实记述同一事件的史书与杜诗孰正孰误,仅以这两者本身的相质对勘是不可靠的。尽管人际关系及时间的因素都倾向于杜甫,但不参考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而得出的结论是孤立无援的、因而也是难以成立的。洪迈对该诗牵涉的一些问题持较为谨慎的态度,考察了若干史料后,他认为杜甫诗中所说,确有不能证实之处,因此不得不表示:“真不可晓也!”但是,出于对杜甫的崇信,他又以调停转圜之语为之回护:“杜公称其族姑事,不应不实。”(《容斋随笔》卷十二《王珪李靖》)显然,洪迈的心态是矛盾的,治学的求实与对杜甫的崇信均要顾及。比较起来,后人的态度就易于持正,清朝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认为:子孙夸耀其祖宗,乃人情所然,杜甫何尝不会染上此俗!而宋人据此以为“诗史”,“未免信杜太过矣”。(节选自刘诚《杜甫诗史解》,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棨对“诗史”的称述有时间和地域限制,所以杜甫的诗歌不能都叫诗史。B.《新唐书•杜甫传赞》指出杜甫全部诗歌中的“善陈时事”之作才叫诗史。C.历史上,作品被称为“诗史”的绝无仅有,杜甫的“三吏”“三别”是独一无二的存在。D.“诗史”的说法关系到文学和历史关联性认知论题,与诗歌脱离了关系。(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杜甫处于世事变动的漩流的中心,所以他的诗歌是对当时历史最精深的艺术写照。B.纪事与纪实大体等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纪事作品,一般都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原貌和情势。C.杜甫“诗史”的真实性,更源于他以整个的身心与事态人事交接,他甚至还是一些重大事件的见证人。D.杜甫用诗记录下的所经历或得自传闻的事实,多少都具有历史变化的征象,并且透露出一些历史的本质。(3)下列杜甫诗句,最不能体现“与历史著作的记载互相参照”的一句A.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诗《石壕吏》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杜甫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C.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诗《前出塞》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诗歌《望岳》(4)白居易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历史长河中“善陈时事”的诗人很多,为何只有杜诗被称为“诗史”?(5)当人们发现杜诗和史传所述不一致时,就断定可信的是杜甫之言。“人们”的做法是否正确?结合文本解说。(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韶峰郁郁,湘水汤汤卞毓方韶山的“韶”,拆开来看,是“音”旁加一个“召”字。音召,音召,音乐召来了什么呢?相传上古时候,舜帝南巡到了这个地方,奏乐助兴,引得百鸟翔集,凤凰来仪。这乐,就名为“韶”。这山,也便缘了“韶”乐,得名为韶山。凤凰不落无宝地,古老的传说,已为伟人的出世埋下了久远的伏笔。韶山冲上屋场,毛泽东的故居旧貌依然。一九七〇年,我第二次来时是这样;一九六六年,初次来时也是这样。门前盈盈着一弯莲塘,塘中绿叶田田,酡红点点。塘边,一座石砌的码头,极有韵致地,延伸到水中央。码头的左侧是木制的水车架,为防风剥雨蚀,在表层又抹了一道水泥。沿塘的四周,栽了十一棵树,为松,为杉,更多的为柳。屋后峰攒峦簇,高低远近错杂,蓊蔚从雾里腾起,烟霏在林梢变幻。故居是湖南农村常见的“凹”形结构,土墙,瓦顶,高而轩敞。房屋亦齐全,除“凹”形的一侧和邓姓人家共建,正堂之外尚有退堂,卧室之外又有卧室,柴屋之外另有仓库,猪栏之外另有牛栏。无论是第一次,还是这一次,我都认定,倘若稍加装修,即使在今日的湘中,仍不失为一座美庐。变化了的是乡邻,是背景。突出的是莲塘对岸,正冲着故居的门楣,冒出了一栋洋派的“毛家饭店”。女店主叫汤瑞仁,当年这运动那运动中的积极分子。闻风善动的角色,常常比反应迟钝者占有更多的先机。汤瑞仁的这一招合乎民情,又得着地利,生意自然做得十分红火,招牌如今响遍三湘,还一路亮到北京。她无疑带了一个好头,故居附近的乡亲,几乎家家兼营饭馆,有的还兼营旅社。那招牌,一律神气地冠着“毛”字。这一刻,当我穿过故居屋后的晒谷坪沿山路曲折,寻找毛泽东父母的坟墓,一路上,便不断有店家招呼用餐。不过,也仅仅限于机械性的招呼,不见有人上来拉客。变动中的韶山人,在踏入商海之际,仍然存着不卑不亢的矜持。守候在毛泽东父母坟山的小贩,就伶俐活络多了。游客刚到坡脚,她们就热情地迎上前来,兜售香烛、纪念品,你不买,她们就前后跟定,循循善诱,或者说纠缠不休。使用频率最高,也最能说动游客掏出钱包的,要数如下的台词:“这里是毛主席家的祖山,很灵的哟!你大老远地跑来,一定要带一点灵气回去哟!”委实灵。山,还是普通的山,树,还是普通的树,合葬的坟墓,也不过是水泥地一圈,黄土一丘。但你往墓前一站,千般嘈杂,万种思虑,都会从脑海中退潮,消隐。五千年华夏青史随风飘逝,只剩一张白纸。八万里风云雷电傍谷沉落,太初般寂静。无所谓秦皇汉武,无所谓唐宗宋祖,记不起罗马人、高卢人,记不起耶稣、牛顿,远离了股市、房改,远离了麻将牌、世界杯。山川随地球旋转而旋转,草木赖溪壑清芬而清芬。你凝神,屏息,默数自己的心跳。然后闲眺墓侧的任意一截松枝,欣赏缀于髭叶间的松果,体味蕴含在松果间的禅思;或者冥想左近的另一座土墓——毛泽东的元配毛罗氏之墓,没有墓碑,没有装饰,没有……或者你什么也没有眺望,什么也没有冥想。唯有空灵,绝对空灵。滴水洞更添了一层神秘,此地虽号称仙山洞府,实际上并无山洞,它只是万绿丛中的一处“世外桃源”。毛泽东祖上曾在此生息,祖父毛恩普就葬在西侧山腰的虎歇坪。因此,六十年代初,遵照毛本人的意愿,在此兴建了三栋别墅式的建筑群。去滴水洞,浸透感官的是清,雅,幽,深。“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毛氏宗谱记载的这首小诗,无疑在宣告——正如毛氏宗祠的一副对联所夸示:“太极所生历钟瑞气;华胄出后定有达人。”进洞的路呈上坡状,右侧是奇岫危峰,峰巅处长松绣天,涛声百沸。峰脚刻有若干当代人的题词,最醒目的是毛的次子岸青,分别用俄文、中文题写了“我酷爱韶山”,落款是“毛岸清”。一个“酷”字,托出了心头呼拉拉的烈焰。路的左侧是湛湛深潭,周遭密萝缠绕,修篁垂映,看上去渌渊镜净,波澜不惊。正当你左观右赏,频频回头之际,前方,或上方,或四面八方,传来了“红太阳”的颂歌,并配合着毛泽东讲话的录音。歌声忽强忽弱,话音忽柔忽刚。游客若在其外,若在其中。仿佛那逝去的日脚,又马蹄般得得得、得得得地踏来,踏来。红尘中能保留这样一个所在,也是主客共同的缘分。回首既往,我曾经三次目睹“龙颜”。吾辈碌碌苍生,见一次已属殊荣,而我竟一而再,再而三,算是三生有幸的了!佛家讲究“摄光”,我虽不是佛教徒,确实领受了伟人给予自己心灵造成的狂热体验。不过,三次都是在天安门前的群众集会,伟人立于高处,我居低处,以低望高,只能仰。仰视伟人,这也是那个年头特有的角度。毛泽东天纵雄姿,气概非凡,只一瞥,就在我的灵台永远生了根。“仰”,毕竟不是视觉的双向交流。就算毛泽东垂爱俯视,未必能看清我。他只是把我等同于眼前的一缕纤维,一滴水,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故居旁的晒谷坪,我同一位卖纪念品的少女聊天,顺便问:“姑娘,你知道毛主席家是什么成分?”“富农呀。”她平静地回答,“这一片二十二亩地,都是他们家的。”“可是,一般书上,都含含糊糊地说成农民?”我认识一位姓刘的诗人,文革间无意中说出毛主席出身富农,便交出了十个月的自由,饱尝铁窗风味。“富农也是农民嘛。”少女笑了,“从前这里没几户,就毛主席一家,姓邓的邻居一家,我祖爷爷一家,相互都知底的。我祖爷爷姓李,和毛主席从小一堆儿玩。二十年代,毛主席在韶山搞农民运动,县城的反动派要抓他,毛主席扮成郎中连夜出走,就是我祖爷爷他们把他抬下山的。叙述简练,有板有眼,还带了普通话的味儿,不由得对她高看一眼。“能谈谈你的情况吗?我看你不像是做小生意的。”“我吗?在湘乡读师范,今年毕业,还没分配。今天替我爸爸看摊。爸爸是党员,上午去区里开会了。妈妈在看另外的摊子。我还有一个哥哥,在西安读武警技术学院。“附近总共有多少摊位?”“三十三个。原则上每户人家只准摆一个,这星期我家领班,按规矩,就可以摆四个,所以忙不过来。”“你不会留在冲里做生意吧?”“哪能呢,我大概会分到县里教书。说实话,如今韶山冲的孩子,的确很少念书。他们早早就出来做生意,仗着这是旅游区:一年到头,总有客人来哩。”(节选自卞毓方散文《韶峰郁郁,湘水汤汤》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引用了一个古老神奇的传说——韶乐飘飘,百鸟朝凤,能够增强文章的吸引力,让读者充满遐思。B.我两次来韶山,都认定,倘若稍加装修,……仍不失为一座美庐,作者希望把毛主席故居装修得更加漂亮。C.你往墓前一站,千般嘈杂,万种思虑,都会从脑海中退潮,消隐,墓地是不易设置景点的,让人不安。D.“毛泽东的故居旧貌依然”与“变化了的是乡邻”,两个段落运用对比写法,表达作者盼望韶山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2)关于文中划线的段落,下列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运用“补叙”的手法,回忆了自己曾经三次目睹毛主席的风采,三次都是在天安门前的群众集会。B.作者引用佛教用语“摄光”,并且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看到毛主席时候的独特的心理感受。C.毛泽东天纵雄姿,气概非凡,只一瞥,就在我的灵台永远生了根,这里“灵台”就是“心”的代名词。D.本段真实地再现了特殊年代,伟人给予自己心灵造成的狂热体验,让读者也能领略到对伟人的崇拜之情。(3)“滴水洞更添了一层神秘”作者是如何写出它的神秘性的。(4)文章结尾写我与一位卖纪念品的少女聊天,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你是否认可,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2分)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军制。”荀卿曰:“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杀老弱,不猎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赦,奔命者不获。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贼,则是亦贼也。以故顺刃者生,傃刃者死,奔命者贡。微子启封于宋,曹触龙断于军。商之服民,所以养生之者无异周人。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无幽闲辟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敌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临武君曰:“善。”陈嚣问荀卿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荀卿曰:“非汝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节选自《资治通鉴•秦纪一》有删改)材料二: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节选自苏轼《荀卿论》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彼见其师A历诋天下之贤人B自是C其愚D以为古先E圣王皆无足法者F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弱,形容词用作名词,指老人和孩子。与《论语》“赤也为之小”的“小”用法相同。B.格,抵御,与《礼记•大学之道》“致知在格物”的“格”词义相同。C.许,赞许,与《三国志•诸葛亮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的“许”字意思相同。D.“小人之为不善”中的“之”,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与《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的“之”用法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形式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气势雄厚,语言质朴,说理透彻。句法简练绵密,多用整句,又善于比喻。B.荀子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论述兵法也头头是道,具有兵家特点。但是,材料一的作者却不赞成荀子。C.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夏桀、殷纣王所做的一切,表现的就是人的本性。而尧、舜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一种伪装。苏轼对此持否定态度。D.李斯焚烧儒家的“六经”。苏轼认为,李斯的错误做法是受到老师荀子不良教诲造成的。师徒就如父亲和儿子一样。(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贼,则是亦贼也。②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5)你是否赞同苏轼对荀子的猛烈批评。请结合文本和《劝学》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各题。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注:清朝道光皇帝十八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次年(1839年)到广东查禁鸦片。鸦片战争广州陷落后(1841年5月),道光把责任归咎林则徐,革除四品卿官衔,充军伊犁。适逢黄河决口,林则徐奉旨治理黄河,结束后,道光皇帝没有收回成命。1842年,林则徐在西安启程奔赴伊犁,临行,作诗二首告别家人。这是第二首。(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概括了诗人自己的主要经历和当时的心情。“久神疲”是说长期辛苦,精神疲惫;“定不支”是说身体衰弱,不能支撑。B.颔联是名句。(《左传•昭公四年》)郑国大夫子产遭人诽谤,子产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本名句属于“化神奇为神奇”。C.颈联采用“反语”的写法,“君恩厚”正是说道光皇帝刻薄寡恩,对待有功之人不但没有奖励,反而充军发配到新疆伊犁。D.尾联诗人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老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宋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2)诗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现出林则徐身上有哪些美好品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愁苦”是抽象的情感,古人在诗文中能把它写成具体可感的事物,比如“,”。(2)洞庭湖,历史上,号称“八百里洞庭”,在古典诗歌里,作者总能写出其恢弘的气势,如“,”。(3)古代文人有傲气,也有傲骨。他们从来不买颐指气使的官僚的账,比如:“,。”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毛泽东和鲁迅,都很重视中国农民问题,都是分析农民问题的高手。要了解中国社会,推动中国社会的改造和进步,离不开对农村和农民的研究,离不开对农民开展工作。鲁迅解剖农民,特别是农民的消极面,异常深刻。他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把普通农民作为主人公的作家,其农村题材小说,塑造了阿Q、闰土、七斤等典型的农民形象,再现了近代中国封闭、落后、萧条的农村景象,描写了农民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受到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写了辛亥革命因为没有唤醒底层农民而失败的必然性。出身农家的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农村和农民。他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也得益于对农村社会和农民处境的深入调查研究。毛泽东和鲁迅的这个共同点,不是偶然的巧合,是他们自觉根据中国实际来思考中国问题症结的必然结果。当然,比较起来,毛泽东更注重挖掘农民的积极面。他1939年给周扬的信中,有过说明:“我同你谈过,鲁迅着重表现农民其黑暗面,封建主义的一面,忽略其英勇斗争、反抗地主,即民主主义的一面,这是因为他未曾经验过农民斗争之故造成的。”的确,亲身领导农民运动的毛泽东,在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描写的农民,与鲁迅笔下的阿Q、闰土,不可(A)。著名记者赵超构1944年访问延安后,在《初见毛泽东》一文中说,“毛泽东在尊重农民社会的旧习惯基础上播种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这个见解,(B)。(1)请在文中AB两处内填入恰当的成语。(2)在文中横波浪线处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产业振兴,就是要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就是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建立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机制。(1)划线处的并列短语,有人认为语序需要调整为“愿意来、干得好、能出彩、留得住”,说说你的看法。(2)请简要分析文中各个段落关系,画出简易的思维导图。(3)文中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请联系现实生活阐述原因。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春节,学生陆续到老师家拜年,老师拿出最好的苹果招待学生。问第一个学生:“吃个苹果吧!”她想了又想,摇摇头,没说话。问第二个学生:“吃个苹果吧!”他有些勉强:“吃一个就吃一个!”问第三个学生:“吃个苹果吧!”他满脸不屑:“苹果有什么好吃的?”问第四个学生:“吃个苹果吧!”她看到后笑着说:“多漂亮的苹果,谢谢您!”并双手接了过来。老师听完后也很高兴。以上四位学生的言语和行为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8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序杜甫之诗被称为“诗史”,始见于唐孟棨《本事诗》: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高逸》第三)杜甫诗流传之初的“当时”,已有号其为“诗史”者,但具体情形今已无从考知。孟棨对“诗史”的称述,从时间和地域两个方面予以了限定:杜甫的诗作未可一概以此例之。《新唐书•杜甫传赞》云:“甫又善陈时事,律且精深,历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这也提示,“善陈时事”之作在全部杜诗中是特殊的部分。杜甫之后,“善陈时事”的诗人并不罕见,但是,人们以“诗史”冠之的却绝无仅有。可见,关系时事之作并非“诗史”的唯一条件,“诗史”之号中还寓有尊崇之意。“诗史”名目的出现,是对杜甫诗歌的特质引起的反应和评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特性在此显露。同时,这也可理解成一种超越了诗歌领域的认识:“诗史”说法本身就表明这是一个关系到古人对于文学和历史关联性的认识的论题,从传统的学术思想中可以抉发出“诗史”说产生的其他缘由。构成杜甫“诗史”的基本要素是作品的纪事性,元稹《乐府古题序》中“即事名篇”一语极扼要地指明了杜甫《悲陈淘》《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一类诗篇的创作动因和方法;严峻惨切的社会现实触发了诗人的感情和思虑,切合史实的诗题,又是解读、领会其意蕴的直截了当的导引。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形势不仅在当时深刻地左右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命运,而且,对于大唐王朝及整个封建社会的进程都产生了无可比拟的久远影响。杜甫的“诗史”正是与这一历史事变相关的产物。唐代的诗人中,杜甫是与阳危险恶、动荡不定的形势因缘最深的;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杜甫处于世事变动的漩流的中心、或者他对于局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是基于他的诗歌是对当时历史的最精深的艺术写照这一事实以及认同这一事实的观点。纪事与纪实大体是等同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纪事作品,一般都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原貌和情势。而杜甫“诗史”的真实性,更源于他以整个的身心与事态人事交接,他注视着现实,并与进展中的现实同步前行,他甚至还是一些重大事件的见证人。杜甫用诗记录下的所经历或得自传闻的事实,多少都具有历史变化的征象,并且透露出一些历史的本质。“诗史”一词,至少包含了可与历史著作的记载互相参照的用意。周辉《清波杂志》引他人曰:“诗史,犹国史也。”这一笼统的表述其实是就二者重合兼容的部分而言,用画坛的行话来说,就是达到了“写真不妄”(米芾《画史序》)。李复《与侯谟秀才书》云:“杜诗谓之‘诗史’者,以班班可见当时;至于诗之序事,亦若史传矣。”以史传看待杜诗,是着眼于其中的内容可以提供对于历史的真切了解这一点上。而诗歌与历史著作在体制、功能和语言表现上的差异在此是有意被忽略的。新、旧《唐书》是后人了解和认识唐代历史的主要来源。历史的真相在岁月迁流中不免会蒙上雾翳,《唐书》编撰于唐王朝消亡之后,时间上的间隔使所谓的“正史”掺杂了谬误混淆的成分。后世学者大都不否认这种见解。然而,杜甫诗中的记述,主要来自于直接的身受和虽间接却相对亲近的见闻,同时性的因素无疑使其记述更接近于事实本身。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自述道:“余读史传及旧闻,于知识间得少陵‘诗史’甚多,皆王原叔所不注者。”如果说胡仔通过史传来诠释杜诗,从中获益甚多;那么,刘克庄在《跋韩隐君诗》中所言,则明白道出杜诗更有真实性的价值:“禹锡专以新、旧唐史为案,‘诗史’为断,故自题其书曰《史注杜诗》,此其所以有异于诸家乎?”以史注诗是通常的手段,但“案”和“断”轻重是完全不同的。“断”就是最终证实和决断,因为新、旧《唐书》“不必皆实”(《再跋陈禹锡杜诗补注》)。程颐在论及《春秋》经、传的关系时,说“传是案,经是断”(引自清秦朝舒《消寒诗话》)。“案”和“断”的作用被判然区分。当人们发现杜诗和史传所述不一致时,有时几乎不加考证就断定可信的是杜甫之言。宋人涉及较多的一个话题是和王珪相关的一个女性。杜甫《送重表侄王砯评事使南海》诗中有句:“我之曾老姑,尔之高祖母。”由于诗对这位女性分外敬仰并表彰了其卓异的事迹,引起了宋人的极大兴趣。但因唐史记载与此诗称说不一,遂众说纷纭。蔡修《西清诗话》曰:“《唐书•列女传》:王珪微时,母卢氏尝云:‘子必贵,但未见与汝游者。’珪一日引房玄龄、杜如晦过之,母曰:‘汝贵无疑。’所载止此而已。质之少陵诗,事未究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三引)他在引杜诗称颂该女性语后不由感叹“其上下详谛如此”!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议及同一问题,更是指斥史传“谬误之甚”,并力赞杜诗之详谛足以荡清史书之蒙蔽。按常理,要证实记述同一事件的史书与杜诗孰正孰误,仅以这两者本身的相质对勘是不可靠的。尽管人际关系及时间的因素都倾向于杜甫,但不参考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而得出的结论是孤立无援的、因而也是难以成立的。洪迈对该诗牵涉的一些问题持较为谨慎的态度,考察了若干史料后,他认为杜甫诗中所说,确有不能证实之处,因此不得不表示:“真不可晓也!”但是,出于对杜甫的崇信,他又以调停转圜之语为之回护:“杜公称其族姑事,不应不实。”(《容斋随笔》卷十二《王珪李靖》)显然,洪迈的心态是矛盾的,治学的求实与对杜甫的崇信均要顾及。比较起来,后人的态度就易于持正,清朝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认为:子孙夸耀其祖宗,乃人情所然,杜甫何尝不会染上此俗!而宋人据此以为“诗史”,“未免信杜太过矣”。(节选自刘诚《杜甫诗史解》,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孟棨对“诗史”的称述有时间和地域限制,所以杜甫的诗歌不能都叫诗史。B.《新唐书•杜甫传赞》指出杜甫全部诗歌中的“善陈时事”之作才叫诗史。C.历史上,作品被称为“诗史”的绝无仅有,杜甫的“三吏”“三别”是独一无二的存在。D.“诗史”的说法关系到文学和历史关联性认知论题,与诗歌脱离了关系。(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因为杜甫处于世事变动的漩流的中心,所以他的诗歌是对当时历史最精深的艺术写照。B.纪事与纪实大体等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纪事作品,一般都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原貌和情势。C.杜甫“诗史”的真实性,更源于他以整个的身心与事态人事交接,他甚至还是一些重大事件的见证人。D.杜甫用诗记录下的所经历或得自传闻的事实,多少都具有历史变化的征象,并且透露出一些历史的本质。(3)下列杜甫诗句,最不能体现“与历史著作的记载互相参照”的一句DA.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诗《石壕吏》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杜甫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C.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诗《前出塞》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诗歌《望岳》(4)白居易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历史长河中“善陈时事”的诗人很多,为何只有杜诗被称为“诗史”?(5)当人们发现杜诗和史传所述不一致时,就断定可信的是杜甫之言。“人们”的做法是否正确?结合文本解说。【解答】(1)D.“与诗歌脱离了关系”错,于文无据,无中生有。故选D。(2)A.强加因果关系。原文是说“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杜甫处于世事变动的漩流的中心、或者他对于局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是基于他的诗歌是对当时历史的最精深的艺术写照这一事实以及认同这一事实的观点”。故选A。(3)用学生学过的杜甫诗歌,感悟“诗史”一词,至少包含了可与历史著作记载相互参照的用意。A.诗人通过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祸乱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B.安史之乱的消息尚未传到长安,然而诗人在长安往奉先县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已经显示出社会动乱的端倪。C.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D.是作者25岁登临泰山抒发的情感,与历史著作没有什么联系。故选D。(4)由“杜甫之后,‘善陈时事’的诗人并不罕见,但是,人们以‘诗史’冠之的却绝无仅有。可见,关系时事之作并非‘诗史’的唯一条件,‘诗史’之号中还寓有尊崇之意”可知,关系时事之作并非“诗史”的唯一条件;“诗史”之号中还寓有尊崇之意。(5)示例一:人们的做法不正确。①由“尽管人际关系及时间的因素都倾向于杜甫,但不参考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而得出的结论是孤立无援的、因而也是难以成立的”可知,不参考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而得出的结论是孤立无援的、因而也是难以成立的。②由“洪迈对该诗牵涉的一些问题持较为谨慎的态度,考察了若干史料后,他认为杜甫诗中所说,确有不能证实之处,因此不得不表示:‘真不可晓也!’但是,出于对杜甫的崇信,他又以调停转圜之语为之回护:‘杜公称其族姑事,不应不实’”可知,出于对杜甫的崇信,犯了主观主义错误。③由“比较起来,后人的态度就易于持正,清朝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认为:子孙夸耀其祖宗,乃人情所然,杜甫何尝不会染上此俗”可知,子孙夸耀其祖宗,乃人情所然,杜甫何尝不会染上此俗!示例二:人们的做法正确。①由“然而,杜甫诗中的记述,主要来自于直接的身受和虽间接却相对亲近的见闻,同时性的因素无疑使其记述更接近于事实本身”可知,杜甫诗中的记述,主要来自于直接的身受和虽间接却相对亲近的见闻,同时性的因素无疑使其记述更接近于事实本身。②由“宋人涉及较多的一个话题是和王珪相关的一个女性。杜甫《送重表侄王砯评事使南海》诗中有句:‘我之曾老姑,尔之高祖母。’……珪一日引房玄龄、杜如晦过之,母曰:‘汝贵无疑。’所载止此而已。质之少陵诗,事未究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三引)他在引杜诗称颂该女性语后不由感叹‘其上下详谛如此’”可知,宋人涉及较多的一个话题是和王珪相关的一个女性的事例,杜甫在《送重表侄王砯评事使南海》中记录非常详实,史书无法相比。③由“洪迈对该诗牵涉的一些问题持较为谨慎的态度,考察了若干史料后,他认为杜甫诗中所说,确有不能证实之处,因此不得不表示:‘真不可晓也!’但是,出于对杜甫的崇信,他又以调停转圜之语为之回护:‘杜公称其族姑事,不应不实’”可知,出于对杜甫的崇信。答案:(1)D(2)A(3)D(4)①关系时事之作并非“诗史”的唯一条件;②“诗史”之号中还寓有尊崇之意。(5)示例一:人们的做法不正确。①不参考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而得出的结论是孤立无援的、因而也是难以成立的。②出于对杜甫的崇信,犯了主观主义错误。③子孙夸耀其祖宗,乃人情所然,杜甫何尝不会染上此俗!示例二:人们的做法正确。①杜甫诗中的记述,主要来自于直接的身受和虽间接却相对亲近的见闻,同时性的因素无疑使其记述更接近于事实本身。②宋人涉及较多的一个话题是和王珪相关的一个女性的事例,杜甫在《送重表侄王砯评事使南海》中记录非常详实,史书无法相比。③出于对杜甫的崇信。(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韶峰郁郁,湘水汤汤卞毓方韶山的“韶”,拆开来看,是“音”旁加一个“召”字。音召,音召,音乐召来了什么呢?相传上古时候,舜帝南巡到了这个地方,奏乐助兴,引得百鸟翔集,凤凰来仪。这乐,就名为“韶”。这山,也便缘了“韶”乐,得名为韶山。凤凰不落无宝地,古老的传说,已为伟人的出世埋下了久远的伏笔。韶山冲上屋场,毛泽东的故居旧貌依然。一九七〇年,我第二次来时是这样;一九六六年,初次来时也是这样。门前盈盈着一弯莲塘,塘中绿叶田田,酡红点点。塘边,一座石砌的码头,极有韵致地,延伸到水中央。码头的左侧是木制的水车架,为防风剥雨蚀,在表层又抹了一道水泥。沿塘的四周,栽了十一棵树,为松,为杉,更多的为柳。屋后峰攒峦簇,高低远近错杂,蓊蔚从雾里腾起,烟霏在林梢变幻。故居是湖南农村常见的“凹”形结构,土墙,瓦顶,高而轩敞。房屋亦齐全,除“凹”形的一侧和邓姓人家共建,正堂之外尚有退堂,卧室之外又有卧室,柴屋之外另有仓库,猪栏之外另有牛栏。无论是第一次,还是这一次,我都认定,倘若稍加装修,即使在今日的湘中,仍不失为一座美庐。变化了的是乡邻,是背景。突出的是莲塘对岸,正冲着故居的门楣,冒出了一栋洋派的“毛家饭店”。女店主叫汤瑞仁,当年这运动那运动中的积极分子。闻风善动的角色,常常比反应迟钝者占有更多的先机。汤瑞仁的这一招合乎民情,又得着地利,生意自然做得十分红火,招牌如今响遍三湘,还一路亮到北京。她无疑带了一个好头,故居附近的乡亲,几乎家家兼营饭馆,有的还兼营旅社。那招牌,一律神气地冠着“毛”字。这一刻,当我穿过故居屋后的晒谷坪沿山路曲折,寻找毛泽东父母的坟墓,一路上,便不断有店家招呼用餐。不过,也仅仅限于机械性的招呼,不见有人上来拉客。变动中的韶山人,在踏入商海之际,仍然存着不卑不亢的矜持。守候在毛泽东父母坟山的小贩,就伶俐活络多了。游客刚到坡脚,她们就热情地迎上前来,兜售香烛、纪念品,你不买,她们就前后跟定,循循善诱,或者说纠缠不休。使用频率最高,也最能说动游客掏出钱包的,要数如下的台词:“这里是毛主席家的祖山,很灵的哟!你大老远地跑来,一定要带一点灵气回去哟!”委实灵。山,还是普通的山,树,还是普通的树,合葬的坟墓,也不过是水泥地一圈,黄土一丘。但你往墓前一站,千般嘈杂,万种思虑,都会从脑海中退潮,消隐。五千年华夏青史随风飘逝,只剩一张白纸。八万里风云雷电傍谷沉落,太初般寂静。无所谓秦皇汉武,无所谓唐宗宋祖,记不起罗马人、高卢人,记不起耶稣、牛顿,远离了股市、房改,远离了麻将牌、世界杯。山川随地球旋转而旋转,草木赖溪壑清芬而清芬。你凝神,屏息,默数自己的心跳。然后闲眺墓侧的任意一截松枝,欣赏缀于髭叶间的松果,体味蕴含在松果间的禅思;或者冥想左近的另一座土墓——毛泽东的元配毛罗氏之墓,没有墓碑,没有装饰,没有……或者你什么也没有眺望,什么也没有冥想。唯有空灵,绝对空灵。滴水洞更添了一层神秘,此地虽号称仙山洞府,实际上并无山洞,它只是万绿丛中的一处“世外桃源”。毛泽东祖上曾在此生息,祖父毛恩普就葬在西侧山腰的虎歇坪。因此,六十年代初,遵照毛本人的意愿,在此兴建了三栋别墅式的建筑群。去滴水洞,浸透感官的是清,雅,幽,深。“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毛氏宗谱记载的这首小诗,无疑在宣告——正如毛氏宗祠的一副对联所夸示:“太极所生历钟瑞气;华胄出后定有达人。”进洞的路呈上坡状,右侧是奇岫危峰,峰巅处长松绣天,涛声百沸。峰脚刻有若干当代人的题词,最醒目的是毛的次子岸青,分别用俄文、中文题写了“我酷爱韶山”,落款是“毛岸清”。一个“酷”字,托出了心头呼拉拉的烈焰。路的左侧是湛湛深潭,周遭密萝缠绕,修篁垂映,看上去渌渊镜净,波澜不惊。正当你左观右赏,频频回头之际,前方,或上方,或四面八方,传来了“红太阳”的颂歌,并配合着毛泽东讲话的录音。歌声忽强忽弱,话音忽柔忽刚。游客若在其外,若在其中。仿佛那逝去的日脚,又马蹄般得得得、得得得地踏来,踏来。红尘中能保留这样一个所在,也是主客共同的缘分。回首既往,我曾经三次目睹“龙颜”。吾辈碌碌苍生,见一次已属殊荣,而我竟一而再,再而三,算是三生有幸的了!佛家讲究“摄光”,我虽不是佛教徒,确实领受了伟人给予自己心灵造成的狂热体验。不过,三次都是在天安门前的群众集会,伟人立于高处,我居低处,以低望高,只能仰。仰视伟人,这也是那个年头特有的角度。毛泽东天纵雄姿,气概非凡,只一瞥,就在我的灵台永远生了根。“仰”,毕竟不是视觉的双向交流。就算毛泽东垂爱俯视,未必能看清我。他只是把我等同于眼前的一缕纤维,一滴水,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故居旁的晒谷坪,我同一位卖纪念品的少女聊天,顺便问:“姑娘,你知道毛主席家是什么成分?”“富农呀。”她平静地回答,“这一片二十二亩地,都是他们家的。”“可是,一般书上,都含含糊糊地说成农民?”我认识一位姓刘的诗人,文革间无意中说出毛主席出身富农,便交出了十个月的自由,饱尝铁窗风味。“富农也是农民嘛。”少女笑了,“从前这里没几户,就毛主席一家,姓邓的邻居一家,我祖爷爷一家,相互都知底的。我祖爷爷姓李,和毛主席从小一堆儿玩。二十年代,毛主席在韶山搞农民运动,县城的反动派要抓他,毛主席扮成郎中连夜出走,就是我祖爷爷他们把他抬下山的。叙述简练,有板有眼,还带了普通话的味儿,不由得对她高看一眼。“能谈谈你的情况吗?我看你不像是做小生意的。”“我吗?在湘乡读师范,今年毕业,还没分配。今天替我爸爸看摊。爸爸是党员,上午去区里开会了。妈妈在看另外的摊子。我还有一个哥哥,在西安读武警技术学院。“附近总共有多少摊位?”“三十三个。原则上每户人家只准摆一个,这星期我家领班,按规矩,就可以摆四个,所以忙不过来。”“你不会留在冲里做生意吧?”“哪能呢,我大概会分到县里教书。说实话,如今韶山冲的孩子,的确很少念书。他们早早就出来做生意,仗着这是旅游区:一年到头,总有客人来哩。”(节选自卞毓方散文《韶峰郁郁,湘水汤汤》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A.文章开头引用了一个古老神奇的传说——韶乐飘飘,百鸟朝凤,能够增强文章的吸引力,让读者充满遐思。B.我两次来韶山,都认定,倘若稍加装修,……仍不失为一座美庐,作者希望把毛主席故居装修得更加漂亮。C.你往墓前一站,千般嘈杂,万种思虑,都会从脑海中退潮,消隐,墓地是不易设置景点的,让人不安。D.“毛泽东的故居旧貌依然”与“变化了的是乡邻”,两个段落运用对比写法,表达作者盼望韶山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2)关于文中划线的段落,下列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本段运用“补叙”的手法,回忆了自己曾经三次目睹毛主席的风采,三次都是在天安门前的群众集会。B.作者引用佛教用语“摄光”,并且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看到毛主席时候的独特的心理感受。C.毛泽东天纵雄姿,气概非凡,只一瞥,就在我的灵台永远生了根,这里“灵台”就是“心”的代名词。D.本段真实地再现了特殊年代,伟人给予自己心灵造成的狂热体验,让读者也能领略到对伟人的崇拜之情。(3)“滴水洞更添了一层神秘”作者是如何写出它的神秘性的。(4)文章结尾写我与一位卖纪念品的少女聊天,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你是否认可,请简要说明。【解答】(1)A.理解正确。B.“作者希望把毛主席故居装修得更加漂亮”理解错误,作者没有这种想法。C.“墓地是不易设置景点的,让人不安”无中生有。D.“表达作者盼望韶山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理解错误,只是对现状的呈现和思考。故选A。(2)A.运用“补叙”的手法,理解错误。应该是“插叙”。故选A。(3)①“相传上古时候,舜帝南巡到了这个地方,奏乐助兴,引得百鸟翔集,凤凰来仪。这乐,就名为‘韶’。这山,也便缘了‘韶’乐,得名为韶山。凤凰不落无宝地,古老的传说,已为伟人的出世埋下了久远的伏笔”,文章开头的神话传说,已经给文章罩上了神秘的色彩。②“滴水洞更添了一层神秘,此地虽号称仙山洞府,实际上并无山洞,它只是万绿丛中的一‘世外桃源’。毛泽东祖上曾在此生息,祖父毛恩普就葬在西侧山腰的虎歇坪。因此,六十年代初,遵照毛本人的意愿,在此兴建了三栋别墅式的建筑群。去滴水洞,浸透感官的是清,雅,幽,深”,去滴水洞,浸透感官的是清,雅,幽,深,体现神秘感。③“进洞的路呈上坡状,右侧是奇岫危峰,峰巅处长松绣天,涛声百沸。峰脚刻有若干当代人的题词,最醒目的是毛的次子岸青,分别用俄文、中文题写了‘我酷爱韶山’,落款是‘毛岸清’。一个‘酷’字,托出了心头呼拉拉的烈焰。路的左侧是湛湛深潭,周遭密萝缠绕,修篁垂映,看上去渌渊镜净,波澜不惊”,进洞的路呈上坡状,右侧是奇岫危峰,峰巅处长松绣天,涛声百沸。左侧是湛湛深潭,周遭密萝缠绕,修篁垂映,增添神秘。④“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毛氏宗谱记载的这首小诗,无疑在宣告——正如毛氏宗祠的一副对联所夸示:‘太极所生历钟瑞气;华胄出后定有达人。’”毛氏宗谱记载的小诗和毛氏宗祠的一副对联渲染了滴水洞的神秘色彩。⑤“正当你左观右赏,频频回头之际,前方,或上方,或四面八方,传来了‘红太阳’的颂歌,并配合着毛泽东讲话的录音。歌声忽强忽弱,话音忽柔忽刚。游客若在其外,若在其中。仿佛那逝去的日脚,又马蹄般得得得、得得得地踏来,踏来。红尘中能保留这样一个所在,也是主客共同的缘分”,巧妙地增加了音乐和录音:前方,或上方,或四面八方,传来了“红太阳”的颂歌,并配合着毛泽东讲话的录音。歌声忽强忽弱,话音忽柔忽刚。游客若在其外,若在其中。唤回了逝去的岁月。(4)我不认可画蛇添足的说法。结尾“我”与少女聊天的情节“在故居旁的晒谷坪,我同一位卖纪念品的少女聊天,顺便问:‘姑娘,你知道毛主席家是什么成分?’‘富农呀。’她平静地回答,‘这一片二十二亩地,都是他们家的。’‘可是,一般书上,都含含糊糊地说成农民?’我认识一位姓刘的诗人,文革间无意中说出毛主席出身富农,便交出了十个月的自由,饱尝铁窗风味。‘富农也是农民嘛。’少女笑了,‘从前这里没几户,就毛主席一家,姓邓的邻居一家,我祖爷爷一家,相互都知底的。我祖爷爷姓李,和毛主席从小一堆儿玩。二十年代,毛主席在韶山搞农民运动,县城的反动派要抓他,毛主席扮成郎中连夜出走,就是我祖爷爷他们把他抬下山的。叙述简练,有板有眼,还带了普通话的味儿,不由得对她高看一眼”,第一层对话,谈及毛主席成分,姑娘回答客观,爽朗,没有为难和不自然,真实客观看待历史,且带有浓浓的自豪之情。“能谈谈你的情况吗?我看你不像是做小生意的”“我吗?在湘乡读师范,今年毕业,还没分配。今天替我爸爸看摊。爸爸是党员,上午去区里开会了。妈妈在看另外的摊子。我还有一个哥哥,在西安读武警技术学院”“附近总共有多少摊位?”“三十三个。原则上每户人家只准摆一个,这星期我家领班,按规矩,就可以摆四个,所以忙不过来”“你不会留在冲里做生意吧?”“哪能呢,我大概会分到县里教书。说实话,如今韶山冲的孩子,的确很少念书。他们早早就出来做生意,仗着这是旅游区:一年到头,总有客人来哩。”第二组对话,围绕韶山人生活追求来谈,不会完全依赖旅游业生活,愿意去教书,希望孩子们多念书,有自己的不一样的追求。她与开“毛家饭店”的女店主汤瑞仁和在毛泽东父母坟山兜售香烛、纪念品的小贩共同组成了社会人群,三者都是韶山冲有代表性的生活实体。聊天少女与女店主汤瑞仁和小贩形成鲜明对比,点明了散文主旨——红色旅游景点的人们应该有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结尾写聊天少女,文章结构安排独具匠心。结尾给文章增加亮色,能引发读者更广泛地思考。答案:(1)A(2)A(3)①文章开头的神话传说,已经给文章罩上了神秘的色彩。②去滴水洞,浸透感官的是清,雅,幽,深。③进洞的路呈上坡状,右侧是奇岫危峰,峰巅处长松绣天,涛声百沸。左侧是湛湛深潭,周遭密萝缠绕,修篁垂映。④毛氏宗谱记载的小诗和毛氏宗祠的一副对联渲染了滴水洞的神秘色彩。⑤巧妙地增加了音乐和录音:前方,或上方,或四面八方,传来了“红太阳”的颂歌,并配合着毛泽东讲话的录音。歌声忽强忽弱,话音忽柔忽刚。游客若在其外,若在其中。唤回了逝去的岁月。(4)我不认可画蛇添足的说法。①聊天少女与开“毛家饭店”的女店主汤瑞仁和在毛泽东父母坟山兜售香烛、纪念品的小贩共同组成了社会人群,三者都是韶山冲有代表性的生活实体。②聊天少女与女店主汤瑞仁和小贩形成鲜明对比,点明了散文主旨——红色旅游景点的人们应该有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③结尾写聊天少女,文章结构安排独具匠心。④结尾给文章增加亮色,能引发读者更广泛地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2分)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军制。”荀卿曰:“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杀老弱,不猎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赦,奔命者不获。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贼,则是亦贼也。以故顺刃者生,傃刃者死,奔命者贡。微子启封于宋,曹触龙断于军。商之服民,所以养生之者无异周人。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无幽闲辟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敌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临武君曰:“善。”陈嚣问荀卿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荀卿曰:“非汝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节选自《资治通鉴•秦纪一》有删改)材料二: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节选自苏轼《荀卿论》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彼见其师A历诋天下之贤人B自是C其愚D以为古先E圣王皆无足法者F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老弱,形容词用作名词,指老人和孩子。与《论语》“赤也为之小”的“小”用法相同。B.格,抵御,与《礼记•大学之道》“致知在格物”的“格”词义相同。C.许,赞许,与《三国志•诸葛亮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的“许”字意思相同。D.“小人之为不善”中的“之”,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与《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的“之”用法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形式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气势雄厚,语言质朴,说理透彻。句法简练绵密,多用整句,又善于比喻。B.荀子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论述兵法也头头是道,具有兵家特点。但是,材料一的作者却不赞成荀子。C.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夏桀、殷纣王所做的一切,表现的就是人的本性。而尧、舜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一种伪装。苏轼对此持否定态度。D.李斯焚烧儒家的“六经”。苏轼认为,李斯的错误做法是受到老师荀子不良教诲造成的。师徒就如父亲和儿子一样。(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贼,则是亦贼也。②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5)你是否赞同苏轼对荀子的猛烈批评。请结合文本和《劝学》简要说明。【解答】(1)句意: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的贤人,更加坚定的确信自己愚蠢的想法是正确的,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完全不值得效法。李斯不知道那是荀卿图一时痛快所发表的言论,而荀卿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话会导致这样的后果。“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中“天下之贤人”作宾语,故在“天下之贤人”后断开;“自是其愚”表意完整,故在“自是其愚”后断开;“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承前省略主语“李斯”,故在“不知”前断开。故选BDF。(2)A.正确。《论语》“赤也为之小”的“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相。句意:像公西华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小相。B.“词义相同”错,《礼记•大学之道》“致知在格物”的“格”意思是推究,研究。句意: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C.正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的“许”字意思是赞许。句意: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不承认这件事。D.正确。《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的“之”,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鹏鸟从南海迁徙时。故选B。(3)B.“材料一的作者却不赞成荀子”错误。由“临武君曰:‘善’”可知,临武君赞同荀子的观点。故选B。(4)①诛,诛杀;乱,祸害;捍,保护;贼,敌人。译文:该诛杀时,诛杀的不是百姓,而是祸害百姓的人。但百姓中如果有保护敌人的,那么他也就是敌人了。②故,所以;恶,憎恶;循,遵循;乱,作乱。译文:所谓仁者爱人,正因为爱人,才憎恶害人的人;义者遵循情理,正因为遵循情理,才憎恶反叛、作乱的人。(5)不赞同:①荀子的“人性恶”,是荀子坚持的学术观点。“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话题在今天也争论不休。②如果真是学生李斯做错了事,不应该一味地责怪老师荀子。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③荀子是不朽的,给后人留下了诸如《劝学篇》等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赞同:①荀子认为“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是大错误;②主张“人性恶”,观点错误,③《劝学》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学习的最终归宿,确实非常好的观点,强调“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暗合苏轼的观点:李斯的狠厉超过老师荀子。答案:(1)BDF(2)B(3)B(4)①该诛杀时,诛杀的不是百姓,而是祸害百姓的人。但百姓中如果有保护敌人的,那么他也就是敌人了。②所谓仁者爱人,正因为爱人,才憎恶害人的人;义者遵循情理,正因为遵循情理,才憎恶反叛、作乱的人。(5)不赞同:①荀子的“人性恶”,是荀子坚持的学术观点。“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话题在今天也争论不休。②如果真是学生李斯做错了事,不应该一味地责怪老师荀子。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③荀子是不朽的,给后人留下了诸如《劝学篇》等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赞同:①荀子认为“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是大错误;②主张“人性恶”,观点错误,③《劝学》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学习的最终归宿,确实非常好的观点,强调“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暗合苏轼的观点:李斯的狠厉超过老师荀子。参考译文:材料一:临武君说:“有道理。那么请问圣明君王的军制又该怎样。”荀况说:“将领建旗击鼓号令三军,至死也不弃鼓奔逃;御手驾战车,至死也不放松缰绳;百官恪守职责,至死也不离开岗位;大夫尽心效力,死于战阵行列。军队听到鼓声即前进,听到钲声即后退,服从命令是最主要的,建功还在其次。命令不准前进而前进,犹如命令禁止后退而还要后退一样,罪过是相等的。不残杀老弱,不践踏庄稼,不追捕不战而退的人,不赦免相拒顽抗的人,不俘获跑来归顺的人。该诛杀时,诛杀的不是百姓,而是祸害百姓的人。但百姓中如果有保护敌人的,那么他也就成为敌人了。所以,不战而退的人生,相拒顽抗的人死,跑来归顺的人则被献给统帅。微子启因多次规劝商纣王,后归顺周王而受封为宋国国君,专门谄谀纣王的曹触龙被处以军中重刑。归附于周天子的商朝人待遇与周朝百姓没有区别。故而近处的人唱着歌欢乐地颂扬周天子,远方的人跌跌撞撞地前来投奔周天子。此外,不论是多么边远荒僻鄙陋的国家,周天子也派人去关照,让百姓安居乐业,以至四海之内如同一家,周王朝恩威所能达到的属国,没有不服从、归顺的。这样的君王即叫作‘人师’,即为人表率的人。《诗经》说:‘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就是指的这个。圣明君王的军队施行惩处而不挑起战争,固守城池而不发动进攻,与敌对阵作战而不先行出击,敌人上上下下喜悦欢欣就庆贺,并且不洗劫屠戮敌方的城镇,不偷袭无防备的敌人,不使将士们长久地滞留在外,军队出动作战不超越计划的时间,如此,便使混乱国家的百姓都喜欢这种施政方式,而不安心于受自己国君的统治,希望这种君王的军队到来。”临武君说:“你说的不错。”陈嚣问荀况说:“您议论用兵之道,总是以仁义为根本,而仁者爱人,义者遵循情理,既然如此又怎么用兵打仗呢?一切用兵之事都是为了争夺、攻伐啊。”荀况说:“并非像你所理解的这样。所谓仁者爱人,正因为爱人,才憎恶害人的人;义者遵循情理,正因为循理,才憎恶反叛、作乱的人。所以,用兵的目的在于禁暴除害,而不是为了争夺、攻伐。”材料二:荀卿,喜欢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而且毫不退让,敢于发表高深的言论而不管他人的看法。他的言论让愚昧的人感到震惊,让品行不端的人感到高兴。子思、孟子,是世上人们所说的贤人和君子。但荀卿却独自说:“扰乱天下的人,是子思和孟子。”天下的人如此众多;仁人义士也如此众多。荀卿却独自说:“人的本性是恶的。夏桀、商纣的行为是出于本性。唐尧、虞舜的行为则是伪装的。”从这些话来看,可以推测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傲慢不逊,并且过于自负。那个李斯,则更是特别过分的人了。现在看来,品行不好的人做一些坏事,都还是有所顾忌的,所以夏、商两朝虽然灭亡,桀、纣两君虽然残暴,但上古贤明君主的法度、礼乐、刑政,还不至于达到灭绝而不可查考的地步,这说明桀、纣还是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而李斯,只有他骄矜傲慢不顾一切,焚烧了孔子的六经,诛杀了夏、商、周三代诸侯的后代,破坏了周公的井田制度,这种胆大妄为的做法必定是有所依仗的。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的贤人,更加坚定的确信自己愚蠢的想法是正确的,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完全不值得效法。李斯不知道那是荀卿图一时痛快所发表的言论,而荀卿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话会导致这样的后果。父亲如果杀人报仇,那么他的儿子也一定会变成盗贼强盗。荀卿阐明了王道,阐述了礼乐的法则,可是他的学生李斯,却用他传授的那些学问扰乱天下,他高傲的言论,奇异的观点,比起荀卿,真可以说是更加地激烈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各题。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注:清朝道光皇帝十八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次年(1839年)到广东查禁鸦片。鸦片战争广州陷落后(1841年5月),道光把责任归咎林则徐,革除四品卿官衔,充军伊犁。适逢黄河决口,林则徐奉旨治理黄河,结束后,道光皇帝没有收回成命。1842年,林则徐在西安启程奔赴伊犁,临行,作诗二首告别家人。这是第二首。(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联概括了诗人自己的主要经历和当时的心情。“久神疲”是说长期辛苦,精神疲惫;“定不支”是说身体衰弱,不能支撑。B.颔联是名句。(《左传•昭公四年》)郑国大夫子产遭人诽谤,子产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本名句属于“化神奇为神奇”。C.颈联采用“反语”的写法,“君恩厚”正是说道光皇帝刻薄寡恩,对待有功之人不但没有奖励,反而充军发配到新疆伊犁。D.尾联诗人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老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宋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2)诗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现出林则徐身上有哪些美好品质?【解答】(1)C.反语的说法和解释都是错误的。颈联回应首联,发表对“赴戍”的议论:自己因罪戍边,并未杀头,也未株连亲人,道光帝还给了“效力赎罪”的出路,这也是“君恩厚”,林则徐故作旷达,借旷达语来安慰家人。事实上,自1838年12月27日至翌年1月3日的八天时间,道光帝曾连续八次召见林则徐,询问禁烟大计,最后授以“钦差大臣关防”。林则徐从13岁夺得科举考试府试第一名。到54岁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从翰林院编修小京官(七品),到手捱数省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一品),主要得力于道光帝不断地赏识、选拔、重用。但是,感戴道光帝知遇之恩的是林则徐,对道光帝打击迫害爱国大臣表示极大愤懑的也是林则徐。“谪居”两句,正表达了林则徐百感交集、矛盾重重的复杂心态。故选C。(2)颔联和尾联的两次用典。颔联“颔联若用现代语言表达,即“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此联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也是全诗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它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生死以”,语出《左传•昭公四年》,郑国大夫子产因改革军赋制度受到别人毁谤,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这里的“以”字原意是“为”“做”或“从事”,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才能读懂全诗。”尾联从赵令《侯鲭录》中的一个故事生发而来:宋真宗时,访天下隐者,杞人杨朴奉召廷对,自言临行时其妻送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杨朴借这首打油诗对宋真宗表示不愿入朝为官。林则徐巧用此典幽默地说:“我跟老伴开玩笑,这一回我也变成杨朴了,弄不好会送掉老命的。”言外之意,等于含蓄地对道光帝表示:“我也伺候够您了,还是让我安安生生当老百姓吧。”同时,颔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又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作者林则徐身上的优秀品质:①由“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知,虽力量微弱、任重神疲,但只要有利国家,仍义不容辞、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②由“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可知,正确对待委屈,能接受不公正的待遇。③由“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可知,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性格,对未来充满信心。答案:(1)C(2)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有颔联和尾联的两次用典和颔联的直抒胸臆的写法。作者林则徐身上的优秀品质:①虽力量微弱、任重神疲,但只要有利国家,仍义不容辞、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②正确对待委屈,能接受不公正的待遇。③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性格,对未来充满信心。译句: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不顾生死。岂能因祸而逃避,见福就趋附呢?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戍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赏析: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被发配到新疆伊犁。诗人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悲愤下写下此诗。首联是说:我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任,早已感到疲惫。如果继续下去,再而衰,三而竭,无论自己衰弱的体质还是平庸的才干必定无法支持。这与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杜牧的“清时有味是无能”等诗句同一机杼,都是正话反说、反言见意之辞。颔联若用现代语言表达,即“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此联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也是全诗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它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生死以”,语出《左传•昭公四年》,郑国大夫子产因改革军赋制度受到别人毁谤,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这里的“以”字原意是“为”“做”或“从事”,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才能读懂全诗。颈联从字面上看似乎心平气和、逆来顺受,其实心底却埋藏着巨痛,细细咀嚼,似有万丈波澜。“谪居”,意为罢官回乡或流放边远地区。按封建社会的惯例,大臣无论受到什么处分,只要未曾杀头,都得叩谢皇恩浩荡。这就像普希金笔下那个忠心耿耿而无端受责的俄国老奴对暴戾的主子说的话一样:“让我去放猪,那也是您的恩典。”接下来是说:“到边疆做一个多干体力活、少动脑子的‘戍卒’,对我正好是养拙之道。”“刚”,即“刚好”“正好”。也就是说:“您这样处理一个罪臣再合适不过了。”尾联从赵令《侯鲭录》中的一个故事生发而来:宋真宗时,访天下隐者,杞人杨朴奉召廷对,自言临行时其妻送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杨朴借这首打油诗对宋真宗表示不愿入朝为官。林则徐巧用此典幽默地说:“我跟老伴开玩笑,这一回我也变成杨朴了,弄不好会送掉老命的。”言外之意,等于含蓄地对道光帝表示:“我也伺候够您了,还是让我安安生生当老百姓吧。”封建社会中的一位大忠臣,能说出这样的牢骚话来,也就达到极限了。我们认真体味这首七律,当能感觉出它和屈原的《离骚》一脉相通的心声。对仗工稳而灵活,是此诗写作技巧上的一个特点。如,以“国家”对“祸福”,以“生死”对“避趋”,按词性来说,都是正对。“生死以”的“以”字作“为”解,是动词;而“之”字是虚词。作者既用“以”字的实词义表达思想内容,又借它的虚词义来与“之”字构成对仗,显示了驾驭文字的深厚动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愁苦”是抽象的情感,古人在诗文中能把它写成具体可感的事物,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洞庭湖,历史上,号称“八百里洞庭”,在古典诗歌里,作者总能写出其恢弘的气势,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3)古代文人有傲气,也有傲骨。他们从来不买颐指气使的官僚的账,比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