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奇特的声乐一、教学思路(一)设计思路从标题“奇特的乐声”看就具有新意,且有吸引力,又浅显易懂,对四年级的小朋友来讲也能激起他们丰富的想像。首先“人人都有的乐器”,小朋友就会联想到自己,我会有什么乐器?往下一看,原来是口哨。有的小朋友会吹或许马上就会吹起来,有的不会也没关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会激起他们吹口哨的浓厚兴趣。紧接着在“这些也可当乐器”中,小朋友会发现原来我们身边这么多东西都是乐器。这与课标精神紧紧相扣,让学生寻找身边的音源,开动脑筋学习音乐。最后一个二级标题“学做简易乐器”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二)内容结构奇特的乐声这些也可当乐器欣赏《船歌》(陶埙独奏)歌曲《青青竹子会唱歌》(独唱)欣赏《口弦会说话》(口弦独奏)欣赏《猎人的舞蹈》(非洲鼓独奏)欣赏《竹乐青》(竹乐合奏)人人都有的乐器欣赏《小夜曲》(口哨音乐)歌曲《芦笛》(齐唱、合唱)学做简易乐器创编活动《边学边玩做乐器》(三)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乐曲其表现力丰富多彩、特色各一、奇特无比。2通过演唱歌曲和学吹口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3通过创编活动,使学生识别更多的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乐器,也教他们寻找身边的乐器,制造简易的乐器,为学习音乐提供条件和可能。二、教材分析、介绍(一)欣赏《小夜曲》(口哨音乐)这首由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作曲的《小夜曲》原为独唱歌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合唱曲及小提琴、钢琴、长笛、吉他等器乐独奏曲,以口哨的形式出现还真是少见,这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乐曲采用34拍、行板。伴奏声部的音型与实际生活中唱小夜曲时常用的伴奏乐器吉他的音型相似。原曲歌词有三段。前两段歌词采用同一旋律,为分节歌形式;第三段歌词采用另一旋律。口哨严格按照歌词进行的顺序吹奏,听起来像是一个人在吟诵,显得优美流畅。模仿吉他伴奏音型的四小节引子之后,主题旋律用小调式轻轻吹出优美的旋律。开头两句,伴奏声部像回声似地重复歌声的后半句。接着转入D大调。然后又重复一遍主题旋律,接着乐曲进入B段,出现了新的旋律。附谱:小夜曲——选自歌剧《天鹅之歌》1=F34中速稍慢[奥地利]雷尔斯塔甫词[奥地利]舒伯特曲邓映易译配(二)歌曲《芦笛》(齐唱、合唱)此歌为G调、24拍、一段体、大调式,有四个乐句,节奏紧凑、一气呵成。歌词描写美丽的芦笛只有七个音,而“我”的“十个手指足够吹芦笛”,这说明手指灵活;看得绿叶都心里痒痒,说明“我”技法高超,吹出的旋律优美动听,使人愉快。(三)欣赏《口弦会说话》(口弦独奏)这是一曲彝族民间音乐,为口弦独奏。彝族民间音乐是彝族优秀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音乐百花园中绚丽的一朵奇葩。口弦真的会说话吗?似乎很不好理解。当我们把这一段音乐与彝族语言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到音乐与语言之间的微妙关系。“口弦”音调的节奏与音程跨进正是彝族语言的节奏与声调的模拟,音乐中有的旋律与彝语声调一致。“口弦”音乐有比较广泛的内容,如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生产劳动场面的描绘,对亲情的表白等。在表达这些内容时,主要是依据语言的声调与节奏加以模拟,也就是说,“口弦”的音调明显地接近于语言的自然形态。对于一般人来说,只是一组组深沉、新鲜、含蓄的音调组合,但对于彝族同胞则不然,他们可以通过音调来判断语言声调,从而判断词组,再由词组认定事物、产生感情。其实,类似“口弦说话”的现象中外皆有。在西伯利亚,有人能用“口弦”讲故事;日本北海道有人能用“口弦”模仿人的语言。这些现象皆出于这种原始乐器。附谱:口弦会说话(口弦独奏)1=B24彝族民间音乐海来比比搜集整理(四)歌曲《青青竹子会唱歌》(独唱)这是一首24拍、民族A商调式的歌曲,曲调轻快活泼、悠扬动听。中间的衬词“啦啦……”表现了苗家人对青青竹子的喜爱,最后一句苗语“绒蝶啰”(太好了)把那种高兴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五)欣赏《船歌》(陶埙独奏)这是一首陶埙独奏曲。原曲名《梭罗河》,是印度尼西亚作曲家、歌手格桑于20世纪40年代写成。《梭罗河》这首歌是C大调、44拍,它由一个主部和一个副部组成,音乐带着较浓郁的印度尼西亚民歌特色。主部曲调比较宽广舒展,颇有一个人在河边漫步的意境:他望着美丽的自然景色,回忆起悠久的历史,激发起他对祖国的热爱。这一方面,与歌词的内容是十分吻合的。它的第三个乐句,有比较多而大的跳动,而这种跳动,正是印度尼西亚民歌中常见的,也是构成其重要特色的一种手法。副部在曲调进行上,用了一系列短促的八分音符,它与前面宽广、舒展的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情绪上显得十分激奋。最后一句:,这里的半音下行也颇具特色。它在速度上放慢了,好似沉醉于对往事的回忆。然后,又回到主部结束。梭罗河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最大河流,发源于爪哇中部梭罗地区,向东流入爪哇海。给中、东爪哇人民带来了航行和灌溉的便利。梭罗河口土地肥沃,农产丰富,为爪哇“谷仓”之一。印度尼西亚作曲家格桑先生于1940年旱季的一天,来到了梭罗河河畔,面对着美丽的梭罗河,无限热爱。全曲节奏徐缓悠长,旋律流畅优美,感情深厚真挚。因为该曲在印度尼西亚几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常以印度尼西亚民歌称之。在国外的印度尼西亚侨民听见这首歌时,常会激起思念祖国的感情,甚至流下激动的热泪。附谱:船歌——原名《梭罗河》1=C44[印度尼西亚]格桑曲陈琪译词何少平、林维配歌(六)欣赏《猎人的舞蹈》(非洲鼓独奏)这是一段南非音乐,用钢鼓和猎刀合奏。乐曲表现的是猎人打猎归来,生起篝火,围坐火边,敲起钢鼓,打起手鼓,为了明天猎获更多的猎物而磨着猎刀,发出阵阵悦耳乐声的情景。该乐曲为多段结构,以“”为音乐主题,不断地自由反复。男子(即是鼓手)的领唱与女子的呼应,表达了猎人及亲属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反应了人们的喜悦、祝福和希望之情。领唱与合唱的节奏和旋律近似说话,与钢鼓乐队的伴奏节奏形成复杂的对位效果(这一特点正是南非多声部音乐的典型特征之一)。在乐曲中,还可听到牧笛的声音穿插于乐队和歌声之间。尤为突出的是由演奏者在牧笛上吹奏的双音,给粗犷、浑浊、单一的钢鼓乐队的音色基调增添了几分明亮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七)欣赏《竹乐青》(竹乐合奏)这是一首十分优美动人并极具特色的竹乐合奏。在欣赏这首乐曲前,先让我们来认识几件竹乐器:大筒大筒是因为琴筒比二胡大而得名。琴筒和琴杆都是竹制,演奏方式和二胡相同,声音洪亮有力,可以用于伴奏或独奏乐器。大竹杆粗壮高大的竹竿高22米、直径15厘米,在12处开一个缝,拉开分开的两片竹子,利用竹竿的弹性,并拢撞击可发出洪亮的声音,气势极佳。竹板琴用竹子制成,竹板振动发音。音色优美、独特,易于演奏。竹沙筒又叫竹沙锤。竹筒里装入沙粒而制成。竹邦子用天然竹筒制成,以两个或数个为一组。竹鼓鼓身采用云南“竹中之王”——巨龙竹制成,粗大结实。鼓长76厘米、直径22厘米,鼓面为牛皮,音色洪亮悦耳。竹碗用碗状的竹筒相互碰击,声音响亮,随着两只竹碗接触面的丰富变化,可以连续打出不同的声音。竹刮板把直径约5厘米的竹竿一端锯成规则的齿状。用小棍子刮出柔和的声响。竹管在竹管中间开一个圆孔,并在相反方向向外开一条宽缝,用棍子敲击演奏。竹乐合奏《竹乐青》就是用这些乐器演奏的。《竹乐青》是一首民族宫调式的乐曲,为三段体结构。A段引子:竹板琴演奏简单的旋律,竹刮板、竹邦子、竹沙筒等奏出“”等节奏型与之配合,并伴以动人的流水声。接着出现优美动人的A段主题:1=G4/4这段音乐用大筒演奏,优美缠绵,节奏乐的伴奏给人以清新的动感。在短小的节奏乐后,过渡到B段。B段有两个主题,此为B段第一主题:1=G2/4这一主题欢快跳跃,好似人们在竹林里追逐嬉戏。B段第二主题:1=G4/4第一声部用大筒演奏,第二声部用其他竹制节奏乐器演奏,在不断重复的“”节奏中,优美的旋律犹如人们跳着动静结合的民族舞蹈。接着,再现A段主题。结尾,音乐渐渐隐去。杨春林(1953年~)指挥家、作曲家,中国歌舞团常任指挥,中央民族歌舞团客座指挥,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主要创作有:二胡独奏曲《陕北抒怀》《影》,合奏曲《丝竹新韵》《音乐会序曲第一号》《中国民歌主题变奏——小白菜》,双胡琴协奏曲《长恨歌》,琵琶随想曲《千秋颂》,民族交响诗《龙魂》等。三、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用3课时完成。(一)人人都有的乐器1可用对比欣赏的手法,先让学生听口哨演奏的《小夜曲》,再听人声演唱的《小夜曲》,让学生自己去辨别不同的音色所具有的不同的表现作用,从中体验口哨音乐的优美舒畅。为后面学吹口哨奠定基础。2歌曲《芦笛》其特点是:短小、流畅、通俗上口,学习时只需要注意“”中的附点八分音符“”与“”中的八分音符的区别就行了。3唱熟曲调后,可根据各地、各学校开设乐器的情况,用已学过的乐器(如口琴、竖笛、口风琴)演奏曲调,其目的是进一步熟悉曲调。4曲调熟悉以后,可开展一个活动——就是吹口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况是很不一样的,有的早就会吹了,有的一点不会。在不会的同学当中肯定有的学得快,有的要慢一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情况,让会的带不会的,快的带慢的,相互学习,比学赶帮,定能收到极好的效果。(二)这些也可当乐器1树叶、盛满水的碗、盛满水的杯、钥匙等均都可当乐器,只不过有的是能发出不同音高的,有的只能有一个固定音高,让这些东西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让他们认识这些就是乐器,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身边还有这么多的乐器。2让学生看了这些乐器以后,紧接着请他们欣赏一首器乐独奏《口弦会说话》,口弦那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定能深深吸引学生,形象逼真的名称“口弦会说话”也能让他们产生一种好奇,口弦真的能说话吗?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就很想知道一些有关口弦的常识,老师此时可把口弦的相关知识以及口弦与彝族语言的关系介绍给学生,既增长他们的知识,又拓宽了视野。3学唱歌曲《青青竹子会唱歌》,首先要让学生完整地听这首歌曲,学会中间的苗语“绒蝶啰”。学唱过程中的难点是衬词“啦啦啦……”的地方,连续的后十六分节奏会给学生的演唱带来困难,教师应减慢速度,反复让学生练习此处,待熟悉以后再恢复原速。另外,注意歌曲风格的把握。4这节课主要是想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奇特乐器,如:陶笛、非洲钢鼓、竹乐器等,辨别他们的音色,弄清它们的来源及制作过程,最终达到能自制简易乐器的目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船歌》很有特点,可让学生寻找其规律;《猎人的舞蹈》可让学生尽情地去领略非洲钢鼓的魅力,在这表现力丰富的节奏乐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然后让学生谈感受;《竹乐青》那优美柔和、韵味深长、沁人心脾的乐声,把学生带入一片幽静、古朴的深山竹林中,让他们回味无穷,意犹未尽,在这陶醉的同时不要忘了提醒同学们记住乐曲的主题。(三)学做简易乐器学生能自制简易乐器是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怎样引导学生发挥充分的想像力、创造力,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老师首先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条件的许可度),正确的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做到因地制宜。四、补充资料钢鼓钢鼓是流行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南美洲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等国的打击乐器。早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特立尼达人民就在欢庆胜利时敲打饼干筒、玻璃瓶来表达喜悦之情。后来人们用汽油桶进行试验,将桶面凹下,分割成若干音区使能奏出不同的音高,用橡皮包头的木锤击奏能获得良好的音响效果。在此基础上,制成了具有不同音高的高、中、低音钢鼓。高音钢鼓音色明亮,中音钢鼓音色柔和,低音钢鼓音色低沉。钢鼓极少单独使用,常以乐队形式演出。钢鼓乐队可以巧妙地模仿管风琴、木管、铜管和弦乐器的音响效果,还可与各种打击乐器结合,和谐完美地进行演奏。钢鼓乐队最擅长演奏节奏鲜明的狂欢节音乐,训练有素的钢鼓乐队亦能演奏较为复杂的欧洲古典音乐,有时也能用来为声乐伴奏或与钢琴协奏。非洲简介(一)黑种人的故乡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为世界第二大洲。人口近8亿。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有“黑非洲”之称。南非的地形高原是主体,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黄金和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黄金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这里还是天然动物园,野生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大猩猩、长尾猿、非洲象、河马、鸵鸟、犀牛、鳄鱼等。(二)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非洲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但是,从15世纪起,欧洲殖民主义者相继入侵,从掠夺黄金、象牙、香料进而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把黑人运往美洲贩卖,被掳走或屠杀的黑人将近1亿。半个世纪来,“黑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巨大胜利,但是多年来,南非境内的黑人仍然遭受少数白人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经过长期英勇斗争,终于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他们终于站了起来和白人一样,成了国家的主人。(三)非洲的鼓在非洲黑人社会中,经常可以听到鼓声。有的是举行喜庆活动和传统仪式时的音乐,有的是传送消息、互相联系、举行集会的信号,有的是指挥战争的号令。黑人大多会击鼓,他们常根据不同的需要,击出各种鼓声:在欢迎贵宾时,众鼓齐鸣;婚奏喜庆时,鼓声响亮;死亡报丧时,低沉缓慢;出现敌情时,则急促紧迫。
口弦口弦是拨奏乐器,也称口簧。流行于世界各国许多地区,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南、西北、东北等地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多用于娱乐和社交活动。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史书记载曾有口琴、口弓、篾片、响篾、拉篾、篾琴等名称。距今约有1000年历史。有竹制和金属制两类,分单片、多片多种。其演奏方法是:左手持口簧根部,将口簧上部轻咬于上下牙之间,右手以手指拨动簧舌自由端或拉动系于右端一细线使自由端发音,有时伴以哼吟声。音色浑厚低沉。亚洲、大洋洲多为竹、木口簧,印度和欧洲多为金属口簧,其音色各有特色。第二单元:快乐小舞曲一、教学思路(一)设计思路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多彩的。本单元以“快乐小舞曲”为标题,设计了唱歌、律动、欣赏、创编活动等教学内容,安排了两个二级标题:1快乐的舞蹈首先安排了葡萄牙儿歌《快,快进来跳舞》,让学生在演唱中体验欢快的情绪和团结友爱的和谐氛围及欢乐的场面。欣赏童声合唱《闲聊波尔卡》和小号独奏《那不勒斯舞曲》,让学生体会不同风格的舞曲。2大家来跳舞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是一首德国儿歌,对唱形式生动地展现了邀请舞的场面。钢琴独奏《木偶步态舞》引导学生随音乐想像木偶的可爱舞姿。集体舞《圆圈舞》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八三拍歌曲的特点。通过跳圆圈舞,体验三拍子的韵律。创编活动《大家来跳舞》引导学生创编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并把活动推向高潮。(二)内容结构快乐小舞曲快乐的舞蹈欣赏《闲聊波尔卡》(童声合唱)歌曲《快,快进来跳舞》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大家来跳舞欣赏《木偶步态舞》(钢琴独奏)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对唱)集体舞《圆圈舞》创编活动《大家来跳舞》(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演唱中体验欢快的情绪和团结友爱的和谐氛围。2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不同风格的舞曲。3引导学生感受八三拍歌曲的特点。4通过跳圆圈舞、创编活动《大家来跳舞》,引导学生创编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体验三拍子的韵律。二、教材分析、介绍(一)
歌曲《快,快进来跳舞》葡萄牙儿歌,一段体,八个乐句,每句均由弱拍起,节奏大量采用了附点八分节奏,情绪欢快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在一起跳舞的欢快场面。(二)欣赏《闲聊波尔卡》(童声合唱)《闲聊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波尔卡代表作之一,1858年为其在俄罗斯的演出而专门创作。乐曲生动地描绘了妇女们愉快生活的场景,讽刺一些说东道西、捕风捉影、无事生非的无聊之徒。歌曲诙谐有趣,全曲是一个变化的三段体。作者运用巧妙的转调手法,结合歌词内容,大幅度夸张、对比。如A段转B段时是A调转入D调,而B段中间一小段暂时转换小调色彩。歌曲速度明快而从容,在欢快而幽默的气氛中结束。波尔卡以男女对舞为主。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于19世纪中叶风行全欧。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最先用之于歌剧和器乐创作中,如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中的波尔卡舞。约翰·施特劳斯(1825年~1899年)奥地利作曲家。其父与其同名,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年~1849年),而他则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也是位作曲家,曾写过150余首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跟写过100多首的约瑟夫·兰纳(1801年~1843年)一起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成就比他父亲大,他是一个多产作家。作品编号达到479号,其中圆舞曲占了很大一部分。1844年他19岁时,正式登台首演即获得巨大成功。由于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因而被誉为“圆舞曲之王”。1899年6月3日,他因患肺炎在维也纳逝世,维也纳人民为他举行了据说有10万人参加的盛大葬礼。附谱:闲聊波尔卡(童声合唱)1=A24小快板活泼、诙谐地[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曲吴国钧填词(三)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那不勒斯舞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作芭蕾舞剧音乐《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剧音乐。乐曲为三部曲式结构。在乐队全奏四小节热烈的引子后,出现了用小号小快板速度独奏的活泼而轻快的主题,这一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都是“”,由于把强音放在每小节的第二拍上,形成切分节奏感,颇有特色。第二乐段的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速度稍慢而富有表现力,显得有条不紊。第三乐段速度渐快,它是热情奔放的塔兰泰拉风格的舞曲,旋律由两个一组、带滑音的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速度非常快。最后乐队以全奏形式演奏塔兰太拉舞曲的尾声,把全曲推向高潮。柴科夫斯基(1840年~1893年)19世纪伟大的俄国作曲家,他建立了自己宏大的交响音乐体系,它不同于贝多芬的体系,而是以俄罗斯风格概括了贝多芬之后的交响音乐的许多发展,这使他成为交响音乐方面登峰造极的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是俄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内的最高成就之一。柴科夫斯基也是我国人民所熟悉和热爱的西欧作曲家之一。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了6部交响曲,其中《g小调第一交响曲》是他的交响乐体裁的处女作,是一部真正的俄罗斯交响曲,其特征是着重于心理描写、充满爱国主义的抒情情调。这部交响曲也是人们理解他的交响乐作品的入门阶梯和“门径”——柴科夫斯基曾说:“我全心全意地渴望我的音乐传播开去,渴望有更多的人喜欢它,会从这方面得到安慰和支持”。柴科夫斯基所一贯追求的——只是他的音乐使更多人感动,为大多数人所喜爱,这个愿望在他生前就已经实现了。柴科夫斯基的知音,不只是专业音乐工作者,而且还有广大的无名听众。他的音乐力求用最直接的抒发个人感情的方式,来表达最有普遍意义的东西,他以大家都能理解的音乐语言组织出一层生活中的诗意和人类感情中风流迷人的成分,因而能触动人们的心灵。(四)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对唱)德国儿歌,大调式,24拍。情绪欢快,采用对唱形式,生动地展现孩子们跳邀请舞的场面。(五)欣赏《木偶步态舞》(钢琴独奏)《木偶步态舞》是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于1905年用拉格泰姆的节奏,创作的一首爵士风格的钢琴小曲。写一个木偶跳舞的滑稽形象:这个木偶外形怪诞,皮肤是黑色的,眼睛是红色的,蓬头垢面。在作曲家想像中,它是一个美洲黑人木偶。所以选用美洲黑人糕饼舞音乐的节奏,切分音和带断音的八分音符为其特点。糕饼舞是当时美洲黑人最爱跳的一种舞蹈。闲暇时,他们经常举行舞蹈比赛,谁的舞姿好,就奖以糕饼,因此得名。《木偶步态舞》用单三部曲式写成。开始有一段活泼的前奏,是由A段动机发展而成,然后是四小节节奏型。B段速度稍慢,开始出现一系列带倚音的八分音符,这是作曲家模拟黑人打击乐器班布拉(一种类似铃鼓的乐器)的音响,用它来描绘木偶机械的动作。随后,A段再现,在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三、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用4课时完成。(一)快乐的舞蹈1综合训练,让学生在演唱中对比八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体会不同的感受,强调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歌曲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欢快的舞蹈场面,强调每个乐句是弱起,注意演唱时的换气和附点八分节奏的准确以及八度大跳的音准。2童声合唱《闲聊波尔卡》可向学生简单介绍波尔卡是一种舞蹈形式。在初听时,引导学生体会情绪及想像表现的画面。接着,重点启发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和歌曲中力度的变化。3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可先向学生介绍小号的外形、演奏姿势、音色特点等,有条件的可观看《天鹅湖》舞剧片段,简要介绍柴科夫斯基。初听《那不勒斯舞曲》后,引导学生讨论:听后有什么感受?乐曲有什么特点?复听,了解乐曲节奏、速度、旋律特点。采用快速十六分节奏是形成欢快的主要因素之一。再听,引导学生分组讨论:(1)三个段落的主题旋律都是从小节中什么位置(强拍、弱拍或次强拍)上开始的?(2)乐曲的高潮出现在哪一段?让同学们在充分领略音乐魅力、发挥想像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对三个乐段音乐主题的认识。(二)大家来跳舞1钢琴独奏《木偶步态舞》重点引导学生随音乐想像木偶的可爱舞姿,并用动作模仿。首先注意对学生进行音程跳动和4音准的训练,歌曲重点引导学生用略带跳跃的声音演唱。演唱歌曲和学习舞蹈相结合,让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歌曲并自如地表现。学会后,可请学生自由组合,两人一组表演。2八三拍与四三拍对比学习,让学生掌握八三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通过对《圆圈舞》节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感受八三拍的强弱规律。集体舞可让学生分组自由编排,老师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三拍子动作即可。3创编活动《大家来跳舞》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歌词内容编创动作并表演。还可引导学生创编相应的歌词和表演动作表现,采取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的形式,评选最佳创作奖和最佳表演组合。第三单元:江南水乡美一、教学思路(一)设计思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唐词,总是把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长江以南的江浙两省,自古就有人间天堂之美誉。这里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如诗如画;古典园林,曲径回廊,魅力无穷;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别有韵味。本单元以“江南水乡美”为标题,引导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设计了唱歌、欣赏、综合训练、创编活动等教学内容,安排了两个二级标题:1江南无处不是春“如丝烟雨杨柳风,江南美景不胜收”,江南丝竹《江南好》重点让学生体会乐曲风格,结合了解的江南美景加深体验和感受。“悠悠桃花水,柔柔杨柳风,莺飞草长又春光”,配乐朗诵《江南三月》悠远而深长的韵味让学生再一次陶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中。学生通过演唱扬州民歌《杨柳叶子青》,体会美好生活所带来的欢快之情。2水乡孩子爱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就像一幅韵味十足的江南水墨画,使每个人魂牵梦绕。波光粼粼的水巷,小船轻摇,绿影婆娑,返朴归真的游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元代名句: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自小生长在水乡的孩子,个个都会唱那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也特别懂得乐享生活,善于捕捉生活里的各种乐趣。他们常常是显得那么悠闲,那么从容,那么自在,喝茶、聊天、刺绣、摇桨、制作桂花糕……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透着江南人独有的秀美。人的心灵在这宁静的水乡会净化得如此淡薄和柔软,这时就是用尽最华美的形容词,也难以把水乡的风情描述得淋漓尽致,语言在这一刻显得是那么的乏味,那么的多余……歌曲《水乡歌儿多》,表达了孩子们对水乡的热爱之情。创编活动《湖塘飘歌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湖塘音乐会”活动。(二)内容结构江南水乡美江南无处不是春配乐朗诵《江南三月》欣赏《江南好》(江南丝竹)歌曲《杨柳叶子青》水乡孩子爱水乡歌曲《水乡歌儿多》创编活动《湖塘飘歌声》(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演唱中体验欢快的情绪,体会美好生活所带来的欢快之情。2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3培养学生和谐统一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和创造。二、教材分析、介绍(一)欣赏《江南好》(江南丝竹)瞿春泉根据江南丝竹曲《欢乐歌》改编的《江南好》,不仅伴奏声部重新配器,而且在旋律上也有新的发展。江南丝竹是一种广泛流行于苏、浙、皖一代的丝竹乐,艺术风格与演奏形式以“小、细、雅”为主要特点。《欢乐歌》为江南丝竹的“八大曲”之一,是一首明清流行的“俚曲”,多用以表现欢天喜地的节庆喜悦心情。其特色是变奏在先,原型居后。原曲的旋律华丽细柔、悠扬动听,经改编后,更加强了旋律起伏的力度,感情更见开放,成为一首既有民间音乐特色,又有现代生活情趣的乐曲。(二)歌曲《杨柳叶子青》《杨柳叶子青》是在江苏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以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歌曲通过赞颂四季鲜花盛开,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衬词占重要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第一、二乐句为六小节,每个乐句最末两小节均为衬词,第三乐句(4小节)、第四乐句则全由具有浓郁地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这不仅造成了一种诙谐的情趣,而且反映了江苏民歌的风格。(三)歌曲《水乡歌儿多》《水乡歌儿多》是一首具有民歌风的创作歌曲,38拍,二段体,d小调,旋律优美,生动表现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衬词“哟啰喂”很有儿童情趣,合唱部分把歌曲推向高潮,使人感受到水乡到处都是动听悦耳的歌声和一派祥和的生活场景。三、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用4课时完成。(一)江南无处不是春1老师用“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唐词,把学生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引领下,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更加深入地感受、理解江南丝竹《江南好》。让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有感情地读出《江南三月》悠远而深长的韵味,有条件的可找一些相关的图片配合介绍,还可请学生朗诵一些相关的描写江南的诗句和文章,让学生在读、听、议中,陶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中。综合训练让学生听后选择合适的句子填空,明确结束音在“do”上有终止感。2在学生初听范唱歌曲《杨柳叶子青》后,让其感受歌曲活泼热情、音色明亮、速度稍快的特点。第二次听可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并引导想像四季鲜花盛开的美景。旋律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多听和多感受浓郁的地方风格特点。衬词很有特色,要读流畅,准确地领会歌曲的意境。演唱歌曲老师要多示范引导,强调吐字和咬字,特别是附点八分音符的韵味。还可提供《杨柳叶子青》合唱曲让学生欣赏,加深对歌曲的感受和体会。(二)水乡孩子爱水乡1《水乡歌儿多》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老师要在合唱训练上下功夫,多做音程练习,如离琴的科尔文手势指挥训练学生的音准和合唱能力,让学生在合唱中养成互相听的好习惯。歌曲的学习,先巩固八三拍的知识,体会韵律感。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在唱会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为歌曲设计力度的变化,并边唱边表演不同的情景。2引导学生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收集和江南水乡相关的歌曲、诗词文章、音乐、舞蹈、图片资料等,自由组合展示。能力强的学生还可在老师指导下,创作反映新时期的水乡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新生活的诗句和短小歌曲。“湖塘音乐会”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布置教室,选定主持人,把节目有机地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还可设评委组,对每个节目评议打分并颁奖。四、补充资料杨柳叶子青1=D2/4明快、活泼地扬州民歌李金声编词曲第四单元:主题音乐活动——各族儿童手拉手一、教学思路(一)设计思路主题音乐活动是教材从本学期开始增设的一个新内容。目的是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表现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音乐才能的舞台。它的侧重点是围绕主题,以活动为主,体现主动性、参与性和自主性,给师生教与学更大的创造空间和展示的平台。本单元以“各族儿童手拉手”为主题,通过各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亲密一家,激发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中华民族。本单元主题音乐活动以竞赛和表演为主,围绕主题开展了四个音乐活动:1五十六个民族知多少。这是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抢答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开阔学生视野,拓展相关文化知识。2听音乐选画面。这也是一个竞猜活动。通过音乐欣赏和画面欣赏,让学生感受了解我国各民族不同的音乐特点与舞蹈、服饰及风俗习惯。3民族歌曲赛歌会。在活动中,让学生唱一唱自己熟悉喜爱的各民族歌曲,在歌声中进一步感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能力。4民族歌舞大联欢。这是一个充分展示学生创造力、表现力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听、看、做、演、评”充分展示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舞蹈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尽情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二)内容结构主题音乐活动各族儿童手拉手民族歌曲赛歌会欣赏《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支歌》(合唱)欣赏《五十六个小朋友手拉手》(童声齐唱)(三)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2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了解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及风俗习惯。在了解的基础上尊重它、热爱它。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造、自信表现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二、教材分析、介绍(一)欣赏《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支歌》(合唱)这是一首二段体加尾声结构的小调式歌曲,24拍。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方整。第二乐段由四个排比句组成,表达了各民族兄弟姐妹团结友爱、共建美好家园的意愿。在亲切热情的长音“哎”以后,音乐变化重复了第二乐段的后两乐句,强调和突出了“同唱社会主义好,同唱伟大祖国”这个主题。附谱: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支歌(合唱)1=E2/4亲切快乐、热情颂扬地杨涌词刘虹曲(二)欣赏《五十六个小朋友手拉手》(童声齐唱)这是一首44拍、二段体加尾声结构的五声宫调式歌曲。歌曲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后面两个乐句是前两乐句的变化重复。歌曲第一乐段采用拟人化手法,赞美大自然中万物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隐喻各族儿童团结友爱亲密无间。歌曲第二乐段也由四个乐句构成,是歌曲高潮部分,表现了各族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歌曲尾声用“哎啰”衬词反复吟唱,表现了各族儿童团结友爱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幸福心情。附谱:五十六个小朋友手拉手(童声齐唱)1=B4/4甜美地陈江风词曲贵森改曲三、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完成。1本单元主题音乐活动,虽然设计了四个活动,但是它是一个整体,在教学中应有机地把它们连在一起。2在活动前应做好课前准备,可请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如:各民族名称、歌曲等。教师尽可能多收集一些各民族歌舞及风土人情的图片、音像资料以备用。3首先在欣赏音乐中拉开音乐活动的序幕,向学生介绍今天活动主题,然后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民族名称抢答,在学生抢答的基础上,老师可做适当补充。4在进行听音乐选画面时,有条件的学校可用课件展示画面。画面内容可丰富些,不局限教材上的几幅画。听音乐时请学生不要急着回答,让学生边听边记,几个音乐片段听完后再回答,培养学生认真听音乐的习惯。5民族歌曲赛歌会。在比赛前,可给学生准备时间进行练习。可与小组同学一起唱,也可派代表唱。唱前要先说出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可以唱教材上的歌曲,也可以唱自学的歌曲。可以边唱边舞,也可以为同学伴奏。总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6民族歌舞大联欢。这一活动可单独用1课时完成。首先,可放一些各民族节日庆典欢乐场面和音乐歌舞片段、音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并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民族庆祝节日的情景。带领学生学一学部分少数民族典型的基本舞蹈动作,然后分组排练,节目形式可多样化,只要能展示各民族欢乐歌舞场面,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表现,都予以肯定。在排练时,教师要深入学生中,进行适当辅导,甚至参与表演,不要做旁观者。最后进行表演展示。在活动中进行适时的评价很重要。7教材只出现了两首欣赏歌曲,这两首歌曲既可欣赏,也可作表演。总之,教材给教师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创造空间,教师可根据主题选择更多的歌曲进行教学。四、补充资料金孔雀轻轻跳1=F2/4中速稍快翁向新词任明曲
我爱雪莲花1=C2/4活跃、热情地赵起越词黄虎威曲
铃儿响丁当1=G2/4美国歌曲活泼、愉快地
猎人合唱(歌剧《自由猎手》选曲)1=D2/4[德国]韦伯曲注:此歌为四部合唱,以上只是第一声部的一部分。
祝福祖国1=D4/4亲切、喜悦地龚爱书词杨武麟曲(歌曲为二段体,B段在三遍反复中隐去结束。)
在一起1=E3/4中速优美、抒情地彝族民歌曹美韵曲
彝族娃娃真幸福1=F2/4黄有异词曲
我国少数民族简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左右。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蒙古族内蒙古、辽宁、宁夏、新疆、黑龙江、吉林、青海、甘肃、河北、河南。回族宁夏、甘肃、河南、新疆、青海、云南、河北、山东、安徽、辽宁、北京。藏族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维吾尔族新疆。苗族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彝族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壮族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布依族贵州。朝鲜族吉林、黑龙江、辽宁。满族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内蒙古、北京。侗族贵州、湖南、广西。瑶族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白族云南。土家族湖北、湖南、四川。哈尼族云南。哈萨克族新疆、甘肃。傣族云南。黎族海南。傈僳族云南、四川。佤族云南。畲族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高山族台湾。拉祜族云南。水族贵州。东乡族甘肃。纳西族云南、四川。景颇族云南。柯尔克孜族新疆。土族青海、甘肃。达斡尔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仫佬族广西。羌族四川。布朗族云南。撒拉族青海、甘肃。毛南族广西。仡佬族贵州。锡伯族辽宁、新疆。阿昌族云南。塔吉克族新疆。普米族云南、四川。怒族云南。乌孜别克族新疆。俄罗斯族新疆。鄂温克族内蒙古和黑龙江。德昂族云南。保安族甘肃。裕固族甘肃。京族广西。塔塔尔族新疆。独龙族云南。鄂伦春族内蒙古和黑龙江。赫哲族黑龙江。门巴族西藏。珞巴族西藏。基诺族云南。第五单元学:戏曲一、教学思路(一)设计思路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戏剧音乐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戏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学戏曲唱段,感受丰富的戏曲音乐特点,逐步培养对戏曲音乐文化的感情,而且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戏曲所特有的表演手法、化妆特点及服装特色,以丰富其文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学唱戏曲比起学唱歌曲,稍有一些难度,其演唱特点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设计此单元要求不能过高,只是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模仿模仿、接触接触,有兴趣就行了。据此,本单元在选材上注意了:短小,贴近生活,有风趣,好听好唱好记,涉及的知识面不宽。通过“看脸谱”、“辨剧种”、“学唱段”,吸引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感受。(二)内容结构学戏曲辨剧种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欣赏《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唱奏《对花》填空练习(辨剧种)看脸谱欣赏《唱脸谱》(领唱、齐唱),并学唱后半段欣赏戏曲脸谱图选画脸谱学唱段欣赏《静夜思》(川剧高腔)学唱《青蛙打鼓》(豫剧唱腔)音乐知识——切分音听唱《小女子本姓陶》(三)教学目标1接触一点戏曲音乐,学唱几个戏曲片段,感受其特点。2接触一点戏曲常识,欣赏戏曲演员化妆脸谱并尝试自己动动手,提高学习兴趣。二、教材分析、介绍(一)欣赏戏曲脸谱图选脸谱是戏曲演唱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主要用于“净”(花脸),是从唐代乐舞“代面”所戴面具逐渐演变而来。演员用各种色彩在面部勾画成一定的图案,借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其他特点,一般以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粗直,白色代表奸邪。传统剧目里净角扮演的主要人物如包拯、张飞等,各有特定的脸谱,观众一看脸谱即知其为何人。丑角鼻上勾画的粉块,也属于脸谱的一种。从宋元南戏到现代的各戏曲剧种中都有“丑”这一角色行当。由于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同净角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传统剧目中的“丑”扮演的人物种类繁多,有的心地善良、语言幽默、行动滑稽,有的奸诈、刁恶、卑鄙。根据人物性格、身份的不同,分文丑、武丑。扮演女性人物时称“彩旦”、“丑旦”、“摇旦”、“丑婆子”。(二)欣赏《唱脸谱》(领唱、齐唱)这是一首采用通俗音乐创作手法、汲取了京剧音乐素材的“戏歌”。歌词以外国人看京戏的惊叹评价,通过“没见过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四击头’一亮相……”这一独具特色的京戏文化导入,概括地再现了《盗御马》《三国志》等不同朝代的优秀传统剧目和窦尔敦、猴王、夜叉、妖怪、精灵等神奇又可爱的人物,以引起人们对京剧的关注,以赞美京剧艺术之出神入化。音乐结构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紧拉慢唱的旋律特点中,巧妙地加上了强劲的节奏,同时融英语于歌唱之中,更增添了情趣和幽默感。再看此段的结尾:这旋律乍看来似乎离京韵太远,细品味,又确在京韵之中。这种若即若离、富有歌唱性的通俗旋律,既灵活而又恰到好处地提示了词义,丰富了歌唱色彩,突出了时代气息,又给人以极大的艺术感染,还具有外国人学唱京戏的特点。第二部分,完全使用京剧唱腔,从而与第一部分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段旋律流畅潇洒、富有激情,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附谱:唱脸谱(领唱、齐唱)1=B4/4稍快阎肃词姚明曲此戏歌中涉及的剧目、人物及戏曲常识:《盗御马》京剧传统名剧《连环套》的头本,专演清代连环套寨主窦尔敦盗马一节。曹操(155年~220年)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传统剧目三国戏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关羽(~219年)字云长。我国三国时蜀国大将。在戏曲舞台上,自元迄今,关羽戏一向脍炙人口。张飞(~221年)我国三国时蜀国大将。他是非分明、信守忠义,是历代文学、戏曲的重要艺术形象。包拯(999年~1062年)北宋大臣,著名清官,铁面无私、不畏权势、清廉刚直。中国文学、戏曲中的典型人物。四击头亦称“四记头”。戏曲锣经。音响节奏均强,由于大锣在小锣和钹的配合下共敲四下而得名。用以配合角色的“亮相”。阎肃1930年生于河北保定。词作家、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主要作品有歌剧脚本《江姐》《党的女儿》,京剧脚本《红灯照》,歌词《我爱祖国的蓝天》《故乡是北京》《北京的桥》《长城长》《雾里看花》《前门情思大碗茶》等。姚明1948年生于辽宁营口。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主要作品有《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唱脸谱》,电影音乐《龙凤娇》,电视剧音乐《天桥梦》《朱元璋》,舞蹈音乐《醉鼓》等。(三)欣赏《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是豫剧《花木兰》中花木兰的唱段。《花木兰》也叫《木兰从军》《代父征》,取材于南北朝《木兰诗》,写南北朝时延安人花弧,多病无子,时边境战事起,朝廷征兵,其女木兰乔装男子代父从征,在军中屡建奇功。征战12年,胜利归家,元帅贺廷玉奉旨到其家封赏,始知为女子。许多剧种均有此剧目。京剧系梅兰芳编演,豫剧中常香玉擅演此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是乔装男子替父出征的花木兰在奔赴战场的途中所唱。同行者中有一位不愿打仗的壮士说:“这天下苦事都叫我们男人做了,这女子家成天在家……”,为了开导说服这位壮士,花木兰列举事实说明了女子们的功绩,最后得出了“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的豪情壮语,使得同伴无言可辩。附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1=2/41/4豫剧《花木兰》选段中速这是一段豫东武生腔,曲调简朴,易学易记,从20世纪50年代在群众中广为传唱至今,也常常被许多歌唱家作为音乐会的戏曲独唱保留节目。唱段从“男子打仗到边关”至“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用了二八连板,字字句句紧紧相连,节奏短促,铿锵有力。最后一句中“不如儿男”几个字用了切分节奏和甩腔,加之旋律音程的跳进及重音演唱的衬字“嘿嘿”,使唱腔更加雄壮有气魄,突出了花木兰豪迈奔放之情。因此,每当常香玉唱到这里,观众总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四)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现代京剧《红灯记》第二场中铁梅的唱段。《红灯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某地。中国共产党党员、铁路扳道工人李玉和,是干练的秘密工作者。他家祖孙三代是在“二七”大罢工运动中,结成的一个革命战斗集体。李玉和接受了党组织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日本法西斯宪兵队长鸠山,软硬兼施逼他交出密电码,他大智大勇、坚贞不屈,在敌人的酒席宴前、在刑场上,斗得鸠山焦头烂额。残暴的敌人最后杀害了李玉和、李奶奶。铁梅继承先烈遗志,前赴后继,在党的领导和群众帮助下,把密电码送上柏山,胜利完成任务。附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1=#F京剧《红灯记》选段(五)唱奏《对花》《对花》是根据黄梅戏《打猪草》中的对唱改编的民族器乐曲。乐曲亲切朴实,旋律动听,以演奏黄梅戏的竹筒胡琴与弹拨乐器配合,勾画出在打猪草时俏皮幽默的对话,惟妙惟肖。改编者徐景新是一位著名的电影、电视剧音乐作曲家。(六)学唱《青蛙打鼓》(豫剧唱腔)《青蛙打鼓》是一首根据河南豫剧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也可以叫做戏歌。歌词采用拟人化手法,指出小青蛙不爱护乐器是错误的,从而让学生懂得爱护劳动成果的重要性。音乐为24拍,一段式结构。第一、二乐句基本上是鼓点节奏,第三乐句基本重复第一、二乐句的基本结构。第四乐句在音调上有所变化,给人以转调的感觉,最后又回到原调。整首歌曲风趣、活泼、诙谐。倚音和下滑音的巧妙运用,突出了豫剧音调和河南地方语言特点,极具表演性。张文纲(1919年~1990年)广西人。作曲家。1939年入重庆音乐干训班学习声乐和作曲理论。1945年毕业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作曲系,并留校任教,后在广西艺术专科学校、上海中华音乐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工作。作品甚多,主要作品有大合唱《飞虎山》、歌曲《我们快乐地歌唱》《我们的田野》《少先队植树造林歌》等。(七)歌曲《静夜思》(川剧高腔)唱词是李白一首著名的小诗,朴实寻常的四句话,含义很深:宁静的夜晚,月亮洒在地上,一片洁白晶莹。诗人见到月色,首先想到的是霜,这暗示这时已是秋天了。由月想到霜,由霜想到季节的变换、时间的推移,自然想到离开故乡的日子久了,引起对故乡的思念。月亮高挂天上,照到床前,同时也照着故乡的土地。抬头望月亮,想像故乡的情景,但不可能上明月去望久别的故乡,低下头来自然陷入更深的怀念。音乐根据川剧高腔曲牌改编而成,极具吟诵特点和抒情性。李白(701年~762年)又名李太白,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反映了人民的生活,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八)听唱《小女子本姓陶》这是黄梅戏《打猪草》中陶金花的唱段。《打猪草》是戏曲传统剧目,写小姑娘陶金花去打猪草,无意间闯进了金小毛家的竹林,还弄断了几根嫩笋。小毛以为金花偷笋,两人吵了起来。经解释后,误会消除,小毛不仅把笋子送给金花,还帮她提篮子送她回家。整个戏载歌载舞,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黄梅戏源于农村,是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此唱段中运用的锣鼓和唱腔中的衬句,不仅使音调优美流畅,而且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严凤英(1930年~1968年)黄梅戏女演员。安徽桐城人。13岁从师严云高学艺,并不断吸取京剧、昆曲以及其他剧种的表演艺术,加以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黄梅戏的表演和音乐。她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明朗流畅,音色优美,吐字清晰,表演质朴细腻。主演《天仙配》《牛郎织女》等,均已摄成影片。三、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用6课时完成。本单元分为“看脸谱”、“辨剧种”、“学唱段”三个部分,实际上就是“看”、“听”、“唱”。“看”和“听”是初步感受,“唱”则是通过唱进一步感受,并有一定的了解。要求不宜高。(一)看脸谱教材安排了欣赏京剧脸谱、川剧丑角脸谱和欣赏戏歌《唱脸谱》并学唱其片断,还安排了学画脸谱的活动。1欣赏京剧脸谱教材选用的脸谱仅是许多脸谱中的几例。这几幅脸谱中孙悟空是每个学生都认识的,可从它开始,引发出一些问题,如“孙悟空是这个样子吗?”“为什么要画上这么多图案?”“为什么要用多种颜色?”等等。通过思索、讨论,各抒己见后,得出以下几个结论:脸谱是中国戏曲中具有特色的面部化妆。具有表现人物性格和塑造形象的作用。不同的脸谱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红脸表示忠诚、耿直、有血性,白脸表示奸诈、凶恶或愚蠢,黑脸多表示憨直不阿,黄脸多表示智勇,绿脸表示鲁莽,金脸、银脸多为神怪仙佛。但这些也不是绝对的。颜色细分非常复杂,有红、老红、紫、赭、粉红、黄、蓝、绿、蟹青、淡青、白、灰、黑、金、银等。颜色的不同,也是为了使观众便于区别舞台人物,否则坐得较远,就难于辨认,所以同场角色,总要使颜色浓淡相映,一目了然。脸谱在多年的演变中,已经有精细的区分和多种勾画方法,如:整脸、三块瓦、歪脸、老脸、元宝脸、十字门等。各种脸谱都给人以美感,具有审美价值。2川剧丑角脸谱和其他剧种一样,川剧“丑”也有多种类别。在教学中不必细分,而且这部分内容专业性很强,对小学生来说,也不必介绍得那么细和繁,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看即可。另外,不同地区有当地的剧种,教学时,可用来替换川剧。因此,关于脸谱常识的介绍不能脱离地方剧种的实际。3教材脸谱简介窦尔敦脸谱为蓝花三块瓦脸。性格刚猛,绰号“铁罗汉”。京剧传统名剧《连环套》中《盗御马》一节的寨主。张飞脸谱为十字门脸。以黑色为主,高大、勇猛。三国戏中的主要人物。武天虬脸谱为绿碎花脸,眉头紧皱而隆起,是凶猛之状、疑思之态。此谱用于故事戏《恶虎村》。孙悟空金色脸谱。家喻户晓的神魔小说、神魔戏剧《西游记》中的艺术形象。典韦脸谱为黄色,三块瓦脸。三国戏中曹操部下的大将,善使铁戟,在眉间常画其象征。4《唱脸谱》的教学要抓住“听”和“唱”。听和唱,感受京戏的韵味。除了完整地听全曲以外,可以摘其一片断反复听,如:在听的基础上,让学生跟随录音唱。指导学生把这几个片断唱会唱准,吐字咬字正确清晰。歌词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和戏中人物,不必逐一介绍,只需作简单的交代。此歌的后半部分,要指导学生学唱。学唱时,侧重点不要放在唱曲调。可听一两遍后,直接跟唱歌词。要将第一段词重点练习唱,反复练唱,直到会唱会背后再唱第二段、第三段。练唱时,要处理好各句的起拍,将八分休止符唱准确。为此,可先朗诵几遍歌词(按曲调的节奏),然后再唱。结束处唱起来比较困难,“……”应单独练习。请始终记住:学习《唱脸谱》的主要目的是感受京剧唱腔音乐的韵味特点,而不在于将《唱脸谱》唱会唱好。5画脸谱要求在纸上用颜色勾画,可考虑以下几个步骤:(1)总体设计。可从以下脸谱中由老师规定一种,也可由学生自己选一种勾画。整脸全脸一色,只勾画两道眉。粉白脸白粉涂满脸部,用黑色勾画眉、眼、鼻窝及面部肌肉纹路。豆腐块在鼻、眼之间勾一小方块白粉。老脸将两道白眉夸大,眉梢往下勾至耳间。元宝脸也叫半截脸。将眉眼以下勾成花脸,额间一片留而不勾,花形似元宝。三块瓦突出眉、眼、鼻窝。将两腮及额画为三块(三块的颜色相同)。(2)着色。(3)细加工。(4)加注简要说明。(5)评价。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展示脸谱作品。(二)辨剧种此部分教材选用了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等,让学生在欣赏听辨后填空。这部分教学的关键是“听”,让学生认真听、听好、听懂,只有听好了才能辨别剧种。1欣赏《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不必专门介绍《花木兰》,可直接听唱段。听唱时,引导学生注意听装饰音在唱腔中的作用,从而感受到其高亢、细腻的特点。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生平、成就及艺术特点,也不必在这会儿介绍,如有条件,可略加提示(在初中教材中再作介绍)。为了使学生了解豫剧的特点,除了解装饰音的作用外,还应让学生反复聆听或模唱片断(包括过门)。2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要将听和唱相结合。此唱段非常短小,可让学生多听几遍,在听的基础上跟唱,首句和末句可重点唱。对其唱腔特点、板式常识等,均不必介绍,让学生在听中感受其风格特点即可,目的是基本上能听出是京剧音调就行了。3欣赏《对花》时,要让学生听出对奏、合奏的特点,并边听边学唱音乐主题。有关黄梅戏的其他常识,不必在这里涉及。4“选择填空”是“辨剧种”的检验,因此,不能马虎从事,必须在听辨的基础上进行。填空前要提醒学生多思考、比较,找出各剧种的特点,提倡相互讨论。5教材中介绍的四段音乐,在教学中可以改变顺序。各地教学时,也可根据当地地方剧种的特点增删更换。(三)学唱段此部分教材选用了《青蛙打鼓》《静夜思》《小女子本姓陶》三个唱段,并介绍了音乐知识“切分节奏”和“切分音”。1《青蛙打鼓》的学唱要与《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特点比较,在了解两者风格的相同点后再唱,可采用视唱与听唱相结合的方法。几处装饰音的学唱可采用对比法,将“”与“”、“”与“”对比,感受不同的效果。歌中的过门不仅要让学生听,还应让学生会唱,从听和唱中感受其风格特点,如“”、“”,体会歌曲的风趣。最后达到背唱的要求。《静夜思》是语文教材中学过的唐诗,教学可从它的朗诵开始。《静夜思》的教学,让学生欣赏全曲,并学会前半部分的演唱,感受川剧的韵味。为了加深对川剧高腔的感受,在学唱时,这部分的演唱可采用领唱和帮腔的形式(“啊”用众人帮腔)。3《静夜思》的音乐中出现了切分节奏与切分音,可用“唱一唱、比一比”感受其不同,突出红色的音,从演唱上感受这一知识,切忌对切分音作脱离学生实际的理论讲解。4《小女子本姓陶》是比较完整的黄梅戏唱段,并具有一定的情节。学唱前让学生先听录音范唱,避免老师口头介绍。唱会后可采用多种演唱形式:(1)第一、四段女生唱,第二、三段男生唱;(2)各段均由女生唱词,男女生齐唱衬词;(3)由一人领唱,全体唱衬腔。四、补充资料戏曲简介摘自《青少年学戏曲》(一)什么是戏曲戏曲这一名称是我国所特有的。一般外国的戏剧,分为歌剧、舞剧、歌舞剧、话剧、哑剧等等,而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被称为戏曲。顾名思义,戏曲是戏与曲的结合,在我国艺术发展的长河中,它们均有着悠久的历史。戏,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周秦的巫风(傩)、傀儡、滑稽、俳优等,像今天的相声和滑稽中的“逗哏”、“捧哏”、“插科打诨”等因素,大概在那时就已经有了。到了汉唐,又有了散乐、百戏、参军戏、踏摇娘、代面、钵头等形式。而百戏、参军戏等名称中“戏”字的出现,说明“戏”的成分在不断地增加,这就孕育着宋代后期戏曲的真正形式。“曲”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各种民谣,《国语·周》中就谈到“列士献诗、瞽(盲人)献曲、史献书”。周秦的大型乐舞,也可以说是属曲的范畴。后来以曲相称的有汉唐的大曲,到唐后期曲子形成,就成为宋的词体,以至发展到元的曲体,明的南北曲、昆曲,直至今天的戏曲唱腔。可见,“曲”字在历史上还被用于文体,这是因为我国文学与音乐一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到了宋代,我国大都市的崛起,促使市民艺术急剧发展,不仅替代了唐以来的宫廷歌舞,而且说唱音乐等各种表演类艺术的繁盛,造就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就是戏曲的诞生。也就是说,文学、戏剧、音乐、舞蹈以至杂技等,到了宋代后期,除了各自的发展以外,更主要的是融合为一体,朝着综合艺术的方向发展,于是,形成了我国特殊的综合艺术——戏曲。我们从《东京梦华录》等描写南宋市民生活的书籍中,可以看到那时开封、杭州等大都市,均建有类似我们今天简易演出场所的“瓦舍”,大的可以容纳数千人。表演的游艺种类丰富多彩,如与音乐有关的歌曲及说唱方面的:叫声、嘌唱、小唱、耍令、唱京词、唱不拨段、说史、讲故事、谈经、学乡谈、说浑话、鼓子词、唱赚、赚、诸宫调等;乐器方面的:大乐、细乐、清乐、小乐器、独奏等;戏剧方面的:杂剧、杂扮、院本、南戏、影戏、傀儡(有悬丝、杖头、水、肉、药法之分)等;百戏武技及体育方面的:蹴球、相扑、举重、射弩儿、打弹、舞判、舞蛮牌、筋斗、倒立、折腰、弄腕、弄花鼓槌、上竿、踢缸、过圈子、索上走、呈骁骑、藏人、虚空挂香炉等,还有很多小玩意,如弄虫蚁、商谜、乔卖药、装秀才、放风筝、烟火、捕蛇等等。有的和我们今天的同类艺术相接近,如“叫声”大概就是叫卖调;“说史书”可能就是后来弹词中的说大书;“索上走”类似今天的走钢丝,当然,那时还没有钢丝只有绳索,故谓“索上走”;“虚空挂香炉”可能就是古彩戏法,等等,有的节目就不太容易理解了。还有的流传到了国外被保留至今,如日本的相扑就是从我国传入的。这么多艺术品种在一起演出,它们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为戏曲这种新形式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我国众多表演艺术中,歌舞所占的比重最大,自唐以来歌舞的成熟程度,大大高于戏剧表演和其他艺术的成熟程度。因此,当它们结合成为戏曲后,不可避免地使歌舞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极大的分量,成为戏剧表演最主要的手段。外国人称我国的戏曲为“歌剧”(opera),而不是通常所称的“戏剧”,其原因就是它像西洋歌剧那样,是以歌唱为主来演绎戏剧故事的。当然,西洋歌剧中的器乐部分比中国戏曲更为发达。但是他们几乎很少用戏剧语言,而我国的戏曲有不同的方言及长大的念白。他们的舞蹈,场面虽然很大,但很少像我国戏曲那样,经常把杂艺武打等也包括进去了。总之,我国戏曲所综合的艺术成分,比西洋歌剧多得多。然而,他们确实也抓住了本质的方面,就是我国戏曲大多是以歌唱为主的,因此给他们的印象就是“歌剧”。我国的歌舞发展到唐代是鼎盛时期。大型的宫廷乐舞场面壮观、气势恢弘,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中,对当时著名的乐舞《霓裳羽衣舞》有着极为精彩的描述:“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烟娥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到了宋代,宫廷乐舞走向民间,音乐舞蹈也就更接近人民的生活。尤其是宋代说唱音乐的兴盛,这种演绎故事的形式也增加了戏剧的成分。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中写到:“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似有今日万人空巷、争看除夕春节电视晚会的盛况那样。而唐代的代面、钵头、踏摇娘、参军戏等歌舞类戏和科白类(以对白为主)戏,在演绎故事方面更是迈进了一大步。这样,就出现了最早的戏曲形式——宋杂剧和金院本。从“杂剧”两字的出现,可知其综合艺术的成分是比较杂的,是各种滑稽表演、歌舞、杂技的统称。而金院本指的是当时行院所用的脚本,这似乎说明了戏曲形式的产生。以后元剧的形成则标志着戏曲的成熟。这时出现了一大批剧作家和作品,我们熟悉的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马致远的《汉宫秋月》等等。元剧中演唱的腔调就是所谓的元曲。由于那时比较注重唱词,所以元曲成为继唐诗和宋词后又一文体形式,这是借用了音乐的名词。曲发展到明代又分南、北两大派,统称南北曲。当然,各地音乐风格的不同古来有之,只是在那时比较集中地反映出这种大的方面的区别而已。到了明代,较为突出的是各地民间声腔蓬勃发展,一时成为时代骄儿的是昆山腔(昆曲)的形式,这是自我国戏曲产生以来最持久的一种腔调,前后盛行几百年。今日的昆曲就是那时流传下来的,可见其历史之悠久。自此,各地的声腔争相斗艳,形成我国艺术的最大宗。以后,昆曲逐渐衰落,被其他剧种所超越,特别是清代中、后期京剧产生以后,又一次形成了戏曲发展的高潮。京剧流传到今日,始终以我国国剧的身份出现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综上所述,戏曲,其“戏”和“曲”均可追溯到很悠久的年代,他们组合在一起,作为我国戏剧的主要形式,也已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至于“戏曲”两字的由来,最早出现在元代陶宗仪的《南村缀耕录·院本名目》中:“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从它和其他形式并列来看,仅是指元杂剧产生前的宋杂剧。把“戏曲”名称含义扩大,用来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京剧和所有的地方戏在内的我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则首推近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他在著名的《宋元戏曲考》中,精辟地阐述了我国上古至五代的戏剧,以及宋以后滑稽戏、小说杂戏、乐曲、金院本、元剧南戏等的产生与发展脉络。因此,戏曲的渊源非常悠久,但其名称的用法则是近代以来的事。而且,随着近代外国戏剧形式被大量引进,如歌剧、舞剧(包括芭蕾舞剧)、话剧、哑剧以及轻歌剧、音乐剧等等,这样,戏曲就成为我国整个戏剧中的一部分,成为我国传统戏剧的代名词。(二)戏曲的魅力我国戏曲产生以来,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戏曲不仅是我国艺术的最大宗,而且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虽然人们的艺术趣味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但“林妹妹,宝哥哥”的声音仍不绝于耳。这说明戏曲仍然扎根于人民中并被广泛传唱。那么,戏曲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魅力呢?这要从戏曲的艺术特点谈起。首先,戏曲的综合性特征是最受人民喜爱的。这种特征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和人们欣赏习惯的变化同步演化的。戏曲中各种艺术成分,如文学、音乐、舞蹈、舞台美术、技艺等,均可以被观众各取所需地欣赏。例如,有的关注于唱词的文学性,如内容上唱句的丰富内涵及形式上整齐句的韵律、长短句的交叉、平仄与四声的韵味等;有的偏爱于唱腔旋律的流畅动听或慷慨委婉,往往为一句精彩的唱腔如痴如醉,击节叫好;也有的着重于欣赏优美的舞姿或火红的武打场面,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更有的仅是来凑凑热闹,看看繁花的布景和感受热烈的戏剧气氛。殊不知,很多观众就是从这种看热闹入门而后成为戏迷的。其中,运用方言和家乡的曲调是戏曲受观众欢迎的最主要原因。因为使用人们熟悉的语言来歌唱与念白,听起来就感到特别亲切。而用方言来演唱的腔调,更是人们所熟悉和乐于接受的,容易打动人们的心灵。这是戏曲独具魅力的一个方面。除了高度综合性特征之外,戏曲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即它的虚拟性和程式性。虚拟性表现于虚拟的舞台布景和人物的动作上。例如,以前戏曲舞台的布景比较简陋,有时一桌、一椅就代表戏剧规定的情景。当然,这一方面与我国的艺术生产力发展迟缓有关,但在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在表现手法上以少胜多的艺术特点。在没有发明大型的布景或转台等装置之前,这种虚拟性的舞台布置能给予剧情更多时间与地点的切换空间,从而形成我国戏曲的一大特点。即使以今天的舞台而论,也不可能满足戏剧情节发展的全部需要。因此,虚拟性是中外戏剧所共有的特点,只是我国戏曲的虚拟性特征,和我国的绘画等艺术一样,比较强调这一点并富于强烈的民族艺术特色而已。与虚拟的戏曲舞台相适应的就是演员的表演,常用虚拟动作来替代实际动作。例如,关门、开门的动作,在戏曲表演中是常见的,又如骑马,拿马鞭子往胯下一过,说明已经骑在马上了,就可以表演各种马上动作,等等。虽然现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已采用庞大而多彩的舞台布景,然而,有些虚拟性的动作仍是不可替代和富于强烈艺术效果的。就拿骑马来说,真的把一匹马牵上台去是极少见的,即使牵马上台,在如此小的场合,如何去表现一马当先、奋蹄奔驰的形态?只能摆摆样子而已,这样反而缺乏戏剧舞台的艺术性。因此,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打虎上山”中,杨子荣骑马上山的场景采用了传统的虚拟手法,用一马鞭子来表演骑马。演员运用劈叉等高难度的形体动作,加上阵阵的马嘶声,仍能给人以杨子荣骑马上山与虎周旋的光辉形象和强烈的戏剧性气氛。这种虚拟性赋予艺术性的表演是戏曲表演的特长,是戏曲魅力的又一方面。程式性是中外一切艺术所共有的特征,我国戏曲的发展(包括观众的欣赏习惯在内)也有自己的一套规范。程式实际上是任何事物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就有了相对固定的形式,这就是程式。但事物又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因此,固定形式是相对的,发展变化则是绝对的。例如,以中外音乐创作来说,外国交响乐曲的程式可谓是非常严谨的,但是,历来各国的作曲大师既遵循着这种创作规则,又不断地打破它、丰富它,创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来。同样,我国戏曲的程式也是很严谨的,如唱词句式的字数、句型都有规定,腔调的运用和板式的连接也有一定的规律,等等。在表演上就更明显了,如圆场的走法、水袖的甩法以至戏装的着法等都有一大套程式。程式本身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与升华而形成的艺术精髓。由于程式涵盖的时间跨度较大,一旦形成就有较大的稳定性。因此,其变化常形成一种渐变的方式,现在的青少年对戏曲的程式不太了解,因为这些程式大多是在表现以前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例如现代服装款式不是有所谓几年甚至更短时间更替翻新的说法吗?例如,从小裤管到喇叭裤,从长裤到短裤、中裤,等等,形式在不断地翻新。其实,早在明代王骥德时代,已有“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的说法(《曲律》)。现在,形式变化就更快了。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人们的生活发生多大的变化,某些本质方面的东西是不太会改变的。裤子总是为人所穿,小裤管、大裤管、长裤、短裤,形式可以翻新,内容变不了多少。新的形式往往是在老的形式基础上有所改变、有所更新而形成的。因此,过去程式中的很多东西,通过合理变化是可以为今天的形式所用的。即使是另起炉灶,也不可能完全摒弃以前留下的东西,这大概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里面确实有高低、粗细、文野之分。既然程式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因此就具有相当的艺术魅力。我国的艺术创作,特别是戏曲创作,更多的是依靠各种程式性的运用,因而更具有民族艺术的特征。但是,对于戏曲唱腔流派,不管是学习者还是欣赏者,不少人仅以追求“像不像”为标准,甚至于期望能达到“克隆”的地步。可以说这既是为其艺术的魅力所折,也是对程式的一种依赖。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果真的能“克隆”演员流派,那流派也就无发展可言了。任何事物一旦不发展也就被淘汰了,更谈不上保留了。因此,既要程式又不要程式化;既要继承、利用程式化,又要注重对程式的发展,不断地提炼和总结现实生活素材,充实程式,变化程式,甚至创造新的程式,这样才能满足不断更新的内容的需要。蓓蕾初绽一、教学思路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和前面3学年的积累,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表演能力,为了更好、更充分地让学生得以表现。我们根据此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结合本学期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测评。(一)歌曲竞唱:检查学生学习歌曲的情况及演唱能力。(二)乐器竞吹:检查学生对乐器的掌握情况。(三)知识竞答:检查学生对音乐常识、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四)才艺竞演:了解情况发现人才,让学生充分展示是此栏目的目标。二、教学建议建议用2课时完成。(一)歌曲竞唱这一学期共学习了8首歌曲,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优美抒情的、悠扬婉转的、活泼欢快的,还有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戏曲小段。根据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四个队、三个队或两个队,分派选手进行竞唱,最终评出优胜队。此活动可以搞得很活跃,还可把内容放宽一些:唱完了这学期的,还可唱以前学的;唱完了课本里的,还可唱课外的。只要内容健康向上就行。(二)乐器竞吹本学期学习的乐器有三种: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教案
- 职场压力管理的策略计划
- 秘书日常安排计划
- 会计人员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计划
- 探索幼儿园教育创新方法的学期计划
- 《设备维修新技术B》课件
- 《教育经济学讲》课件
- T-CFA 02020501042-2023 铸造熔炼用碳化硅
- 【8物(科)期末】合肥市新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
- 2024年中级导游考试真题及答案全集
- 2024年广东春季高考英语试卷
- 景观生态学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湖南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项目用地报批知识讲座
- 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读后续写微技能之无灵主语
- 9.刷牙洗脸(课件)-一年级劳动教育“小农庄”(校本课程)
- 草本雾化行业分析
-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创新创业健身房
- 2024年全球经济的新趋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