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西省九校联考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九校联考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九校联考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九校联考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九校联考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江西省九校联考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为一种平行于官学而有异于原官学系统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与官学关系颇为复杂。唐宋之际,官学教育衰退。为书院兴起及书院制度确立提供了土壤与空间。在书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往往与官学互为消长。历代统治者对书院的支持也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当政府资源有限、无力大规模兴办教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就转向支持书院。书院与各级官学既有互补的关系,又有异趣相峙的抗衡关系。一般说来其呈现的规律是:官学不兴时,书院勃兴,弥补了官学数量不足,特别是朝廷无暇顾及兴学设教,无力兴办官学,书院成为满足士子读书要求,保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然而,一旦朝廷有可能集中精力发展官学,书院便被冷落,被官学控制,这就是历史上书院存在过的“书院官学化”现象。书院教育趋向容易与当时封建统治者现行政策和直接利益发生矛盾,所以历史上禁毁书院的事件也不时发生,最著名的是明末发生在东林书院的“东林党案”,因此而波及全国的书院。正因为如此,元代和清代,朝廷都曾对书院加强控制,将书院官学化或科举化,出现了许多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设立的书院。但这种书院实际已成为官学之一类,形式上或与宋、明书院相似,却丧失了原来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甚至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教育。从总体上看,官学的课程和教学比较冗繁呆板,过于程式化,而书院的课程和教学比较简约灵活,师生有较多的主动性和自由度。书院为了避免私学教育所具有的自发性弊端,吸取了官学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管理方法。特别在生员定额、课程设置、学生考核方面,与官学颇有相似之处。书院实行生员定额,是一种普遍的情形,与官学所不同的是,书院还有不属定额之限的旁听生一类的短讲生,人数甚多,如岳麓书院曾达千人之众,即所谓“岳麓一千徒”,但这类学生是临时性的,不在计划之内。私学最早诞生于春秋时代,相传为孔子创办。私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我国的文化教育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但因为它属于民间,历来不受朝廷重视,相反,屡遭压制。私学在古代社会的发展极其艰难,处在一种自生自灭和自发的状态。书院教育组织出现比较晚,在宋代才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教育制度,但它自产生之日起,便与官学特别是私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书院起自民间,也受到官学的排挤,其所处地位与私学顾为相似,二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因此,私学长期积累的一些办学经验,特别容易被书院所吸取。从一定意义上说,书院是从私学脱胎而来的。但是是否可以说书院就是私学呢?事实并非如此,书院不是一般的私学,如同与官学有质的区别一样,它与私学也存在着质的差异。书院与私学区别很多。一个最重要的区别是,书院具有教育经费作保障,逐步建立类似于官学的以学田为中心的教育经费体系。书院学田来自多种渠道:其一是由民间学人、乡邑名流捐献。在书院创办之初,就包括了学田的投入。其二是政府的拨赐。书院经费开支巨大,要进行正常的教育活动,每项开支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教学计划就无法实施。建立可靠的教育经济体制,乃是书院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前提。(摘编自李西宁《中国书院与阅读推广》)材料二:在中国书院教育发展史上,南宋时期书院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南宋时期的书院数量大增,规模扩大,制度完备,内容充实,特色鲜明,影响显著。南宋书院的勃兴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书院的产生和发展同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北宋是理学的奠基时期,北宋的书院也处于开创阶段;南宋时期是理学的成熟时期,南宋的书院也进入了相当完备的阶段。南宋理学的主要流派差不多都与书院的发展密切相关。理学的学术文化思想成为南宋书院教育的基本内容,书院教育成为理学研究和传播的主要基地。南宋理学流派繁多,学派林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朱熹、陆九渊、吕祖谦和张栻等。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儒、佛、道长期斗争、融合的产物,书院教育也广泛改造和吸收了佛、道讲学的内容和形式。这在南宋书院教育中也表现得极为明显。南宋书院的勃兴发轫于朱熹于淳熙六年(1179)复兴白鹿洞书院,又于绍熙五年(1194)复兴岳麓书院。自北宋初就名闻天下的两大著名书院的相继复兴,对南宋书院的发展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之后,各地争相效法,纷纷建立书院,延聘名师硕儒,聚徒讲学。二十几年后竟蔚然成风,书院得到迅速发展,呈鼎盛之势。南宋书院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文化繁盛的江南之地,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为最多,分别为161所、24所、44所和27所。这一方面是由于宋廷南迁,北方大地落入女真族金兵控制之下,汉民族南迁,汉民族文化中心随之南移;另一方面,书院的发展受著名学者讲学活动影响极大,江西、湖南、浙江、福建等地有众多名师讲学,是南宋理学家活动的主要地区和范围,所建书院自然随之增多。特别是朱熹、陆九渊、吕祖谦、张栻等一批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弟子都在江南地区,遂使这些地区成为书院最发达之地。(摘编自王炳照《中国书院史话》)(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代统治者是否支持书院的发展,往往不是以书院本身的发展为依据。B.明末发生的“东林党案”,说明书院教育与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矛盾尖锐。C.书院尽管与官学有着质的区别,但不影响其借鉴官学好的教育管理方法。D.南宋时期书院大多集中于江南地区,这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不无关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书院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往往与官学互为消长;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统治者对书院的态度有一定关系。B.孔子创办的私学具有的自发性弊端,客观上启发了书院吸取官学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管理方法。C.元清时期由政府“官学化或科举化”的书院只是形式上与宋明书院相似,丧失了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D.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说明只要有名家负责复兴知名书院,就能推动其它书院的蓬勃发展。(3)下列选项能够反映出材料二中关于南宋书院蓬勃发展原因的一项是()A.南宋时期,中国的印刷术有了新的进步,刻版印刷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刊印图书的效率和质量,为私人藏书提供了方便。B.南宋书院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南宋理宗时代,据统计:宋代共有书院近700所,而建于南宋的有500余所,约占总数的80%。C.宋代诗人尤袤《送晦庵(朱熹)南归》一诗中“二年摩手扶疮痍,恩与庐山五老齐”,高度评价了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的贡献。D.南宋书院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教育特色更为突出。藏书、祭祀、讲学都受到充分的重视,且形成了相应的制度。(4)请结合材料一前三段的内容。给“书院”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个字。(5)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古代书院的发展可以给“城市书房”提供哪些发展借鉴。城市书房是一种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旨在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和学习环境。它们是书香阅读之场,更是文化交流之地,它们有琳琅满目的的书籍,亦有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设施和活动空间。它们优雅端庄,坐落于城市之中,虽温柔不语,却是城市文化传播的核心和动源。(摘自微信文章《解锁钱塘书香新地:这几个城市书房,在你家门口吗?》)(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看海去余华小时候,很想去看海。家离海边十里路。那时,我四岁,哥哥六岁,十里路是很远的。父母上班去,我们便被反锁在屋内。在屋内,椅子当马骑,待会儿又相反,人当马在地上爬,椅子放在背脊上作为人。这全是哥哥的主意,哥哥大,我小。有时他说月亮里有人,我信:有时他说月亮里没人,我仍信。父母上班去,他便跟我乱扯,我很高兴听。也不全是乱扯,也有别的事做。我们练跳,先从床上往下跳,再从椅子上往下跳,最后呢,站在桌子上往下跳。哥哥是跳下去了,而我却没敢。哥哥责备我,我低着头轻轻地哭了,心里却很佩服哥哥。其实后来我到了六岁,也敢跳了。我们玩累了,便会往床底下一躺,睡着了。父母下班回来,没见我们,急了,四处寻找。寻找回来,却见我们已规规矩矩地坐好在饭桌旁。渐渐地,练跳没兴致了,钻床也没兴致了。似乎什么都没兴致。我们整日整日扑在窗口,看蓝天,看白云,看远处起伏的山群,看近处波动的稻浪。而有与我们同龄的孩子,翻着筋斗在远处出现时。我蓦然放声大哭。哥哥说声:“别哭!”自己却涕泪俱下。童年也有寂寞的时候。我们的窗是朝南的,脚下垫着凳子,否则人太矮,够不到。哥哥是很坏的,当我们一起放声大哭时,他突然用脚一蹬凳子,俩人摔下来了。摔下来是很痛的,可我们却立刻终止了哭声,高高兴兴地笑起来。我们太寂寞。屋内的世界越来越小,心的世界却越来越大。一日,哥哥指着很远的地方,说:“那里有大海。”从此以后,我的心开始动荡,哥哥的心也开始动荡。起先他也知道那里有大海,可以前他一直没动心,自从说了那句话,他自己也不平静起来。哥哥也没见过大海。蓝天不再那么神秘,白云不再使我们心思飘忽。起伏的山群没意思了,波动的稻浪也没意思。看远处孩子翻筋斗也不再使我们伤心。我们不解,他们为何不去海边。县城很小,家住的地方已经算是乡间了。扑在窗口望出去,有些许池塘。有一个池塘特别大,是三个连结在一起的。我们称它“连环湖”。我问哥哥:“海比那池塘大?”“当然大。”“比连环湖也大?”“肯定大!”我无法想象比连环湖还要大的海了。哥哥是知道的。他说站在海的这岸望对岸,对岸的人小得像蚂蚁。哥哥说,如果不是被反锁在屋里,他会带我去海边的。我们想出去,从门出去是没指望的,窗倒是敞开的,可我们住的是二楼,哥哥不敢跳下去,我更不敢。哥哥说用一根绳子从窗口扔出去。扔到地上。我们就可以沿绳而下。绳是没有的,只有缝衣服的丝线(丝线只能帮助一只蚂蚁从窗口逃下去)。绳没有,我便向父亲要,父亲问了,我回答是准备从窗口逃下去,去看海。父亲听了很生气,批评了哥哥,事后哥哥骂我是全世界最大最大的笨蛋。然而,父亲竟说礼拜天带我们去看海,说这话的时候是礼拜四。还有两天就能去看海。哥哥很高兴,我也很高兴。那两天里,哥哥待我特别好,吃东西时不再跟我抢了。我待哥哥也很好,把我的帽子给他戴。我的帽子漂亮。可是在礼拜天,父亲仍去上班。我们去不成海边了。只能等到下个礼拜天。到了下个礼拜天父亲没去上班,可他说有事,仍没带我们去。就这样,拖了很久,才算去成。我们看海去了。家离海边十里路。十里路现在走起来觉得不远,而当时却实在觉得太长。记得后来是父亲背着哥哥,抱着我,才到海边的。回来时也是那样。初次见到海时的情景,现在模模糊糊了。只记得当时哥哥惊叫了一声,然后说:“这么大!”好像我也是这样。当时我还没有上学,还不知道有“无边无际”,不知道有“浩浩森森”,海的出现,让我木然,现在想起来,最初体味到什么是人生,不是后来,而是当初头一次看到海时。虽说那时尚未意识到,可现在想来总觉得是那时。父亲说要回去了,我不乐意,哥哥也不愿意,哀求父亲:“再待一会儿吧。”几次“待一会儿”后,父亲不再待一会儿。一定要回去。记得当时我哭了。哥哥虽没哭,但我知道他也是很想哭的。那天晚上,哥哥握着拳头对我说:“以后我带你去。”后来确有好几次是哥哥带我去的。再后来,我和同学一起常去海边了。现在倒是不常去,懒得去。海见多了,便也不以为然。只是近来父母常常提出要去海边玩玩。哥哥已经结婚,我呢,忙于写作。都很忙。现在的家庭不似从前,儿子一长大,全搬出去住。家已分成三处,父母一处,哥嫂一处,我独人一处。已不是过去的朝夕相处。近来父母常常提出要去海边玩玩,照几张相。哥哥答应,我也答应。只是屡屡将日子往后推。这个星期天推下星期天。最后还是去了。去了,最高兴的是父母。一到海边,他们好像就不愿意回去了。当我们说:“回去吧。”父母总说:“再待一会儿。”我们在海边待了很久。那一次,我提醒哥哥,小时我们扑在南窗口,他指着南面说那里有大海。其实海在东面。还提醒他,他曾说过站在海的这岸,对岸的人小如蚂蚁。哥哥先说记不清了,后又说我是在瞎编。我是记得很清楚的。现在,父母又提出要去海边了,于是就想起当初求着父亲带我们去看海的情景。现在父母求我们了。而海依旧。(选自余华散文集《山谷微风》)(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边离家十里远,对于不超过六岁的哥俩来说,这在体力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B.我和哥哥在被反锁的屋内各种玩乐,我们想要借此打发被束缚的童年的寂寞。C.在父亲答应带我们去看海后,我和哥哥对彼此很好,因为我们的梦想即将实现。D.现在父母一再提出要我们带他们去海边,说明父母对我们有亏欠,想要弥补。(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与我们同龄的孩子在远处翻着筋斗,而我们却被父母反锁在屋内,通过对比,突出了童年的我们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心理。B.哥哥说站在海的这岸望对岸,对岸的人如蚂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想象中海的宽阔,勾起了“我”对看海去的期待。C.文章题目为“看海去”,但对海没有具体描写,“海”连接了儿时和现在,成了“我”和父母彼此心中相同的精神寄托。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两代人都想去看海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也让读者对各自的人生产生思考。(3)作者说自己最初体味到人生“不是后来,而是当初头一次看到海时”,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体味到的人生有哪些特点。(4)文章多处前后照应,形成对照。从现在回望过去,为生活赋予新价值。请从文中找出任意一组对照进行分析和鉴赏。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2分)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朕惟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能刚健笃实辉光日新。《书》亦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诗》《书》《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于后世者也。汉司马迁䌷石室金匮之书,据左氏《国语》,推《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采经摭传,罔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驰骋上下数千载间,首记轩辕,至于麟止,作为纪、表、世家、书、传,后之述者不能易此体也。惟其是非不谬于圣人,褒贬出于至当,则良史之材矣。若稽古英考,留神载籍,万机之下,未尝废卷。尝命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俾就秘阁翻阅,给吏史笔札,起周威烈王,讫于五代。光志以为周积衰,王室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平王东迁,齐、楚、秦、晋始大,桓、文更霸,犹讬尊王为辞以服天下;威烈王自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制尽矣!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繇也。其所载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制,天人相与之际,休咎庶证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教,断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焉。凡十六代,勒成二百九十六卷,列于户牖之间而尽古今之统,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总会,策牍之渊林矣。荀卿有言:“欲观圣人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若夫汉之文、宣,唐之太宗,孔子所谓“吾无间焉”者。自余治世盛王,有惨怛之爱,有忠利之教,或知人善任,恭俭勤畏,亦各得圣贤之一体,孟轲所谓“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故赐其书名曰《资治通鉴》,以著朕之志焉耳。(节选自宋神宗御制《资治通鉴》序)材料二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私家力薄,无由可成。(节选自司马光《进书表》)(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朕惟君子[A]多识[B]前言[C]往行[D]以畜其德[E]故能刚健[F]笃实[G]辉光日新。(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考,此处特指死去的父亲,与《离骚》中“朕皇考曰伯庸”的“考”意义相同。B.“断之以邪正”与《归去来辞》中“木欣欣以向荣”的“以”用法相同。C.间,挑剔,非议,与《庖丁解牛》中“彼节者有间”的“间”含义不同。D.休戚,指欢乐和忧愁,也泛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文中取前者之意。(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神宗从司马迁的《史记》谈到当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尤其赞扬司马光这部书切磋“治道”的努力。B.宋神宗用十二个排比句,对求索治道进行了全面的解释,读史书,知往事,见得失,铭“商鉴”,非常有益。C.宋神宗认为周朝积弱,王室衰微是因为周朝的礼乐仪制和军事征讨都由诸侯任意自为,周朝的王制早已名存实亡。D.司马光认为前人所著史书文字繁多,不便于阅读,因此经常揣度对其中多余的文字加以删削,集中精华编集成一书。(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惟其是非不谬于圣人,褒贬出于至当,则良史之材矣。②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私家力薄,无由可成。(5)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简要分析宋神宗、司马光君臣二人志向的异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宿七盘岭①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③闻曙鸡。【注】①这首诗作于诗人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盘岭之时。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褒城,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北。(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破题,说自己远流千里,此刻夜宿七盘岭,“独游”“高卧”这两个词用得十分巧妙有韵味。B.中间两联写“高卧”“独游”的情趣和愁思,颔联显出“高卧”,颈联衬托“独游”,生动形象。C.尾联承“清夜子规啼”,写自己正浸沉在悲啼声中难以入眠,秋夜独宿异乡的惆怅之情油然弥漫。D.“子规”即杜鹃鸟,古人多用作愁情的寄托。如《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即是此意。(2)在初唐宫廷诗坛上,沈佺期以工诗著名,即所谓工于骈偶,巧于构思。请结合本诗谈谈诗人的这一特点。(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近来班上贪图安逸,浪费攀比之风颇盛,语文老师在课上建议同学摘录《谏太宗十思疏》里的“”和“”两句作为座右铭,勉励大家要增强忧患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2)李白托月寄情,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可随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3)古人对“窗”别有情怀,一扇小小的窗,透露出人生多少思绪!高中古诗文里就有不少关于“窗”的描写,如:“,。”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6.(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孔子热爱音乐,不只是在欣赏层面,更A,把音乐变成自己熔铸身心的本领。古籍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①其中体现的不只是夫子对音乐的热爱,②而是他的谦谦君子之德:③孔子对自己没有“偶像包袱”,④他人能够充分欣赏和学习而毫不嫉妒,⑤孔子的这种姿态,⑥放在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其实,乐本身也是一味药,能安神和气,抚慰人心。圣人无常师。夫子的谦逊好学,还体现在他拜师师襄的过程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学琴于师襄,十日不进。”通常在师襄子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当一首琴曲练得差不多了,就会再教第二首。(甲),却仍不肯换新曲目,说还没有把握琴曲的韵律之美;于是再练几天,终于掌握韵律之美了。师襄子说可以继续往下学了,但孔子说“未得其人”,即尚未感通作曲者的内心。于是继续练习,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终于有一天,孔子对师襄子说,我已“得其为人”。此时,作曲者的形象站立在孔子心中了。他推测到“这个作曲者大概就是周文王吧!”音,乃心之所发,孔子通过琴声便能感知出作曲者,不仅因为他对音乐亦有着非凡的造诣和感悟,更重要的是,他与文王是真正的“知音”,同样具有崇高伟大的人格,才能感而遂通。孔子擅长音乐,能歌,能琴,(乙),而是内在的诚意。他认为音乐的艺术形式只是细枝末节,内在的恭敬和仁爱才是它的大端。无他,但因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能够深刻共情他人也。音乐,伴随了孔子的一生。在他百年身后,道统传承者孟子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以音乐演奏为比喻,赞美孔子是一位集大成的先贤,自此,中国人也拥有了一个如此美丽的成语:B。(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第一段画线句用“药”比喻“乐”对人的影响,使用了暗喻修辞手法。请另选恰当的喻体,再写两个句子表现“乐”对人的影响。要求:修辞贴切,表达流畅。(5)班会课上,你所在的小组准备通过讲述孔子学习音乐的事例,启发同学们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作为组长,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撰写一份发言提纲。四、写作(60分)7.(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抗美援朝时期,在决策是否出兵朝鲜战争的时候,毛主席曾这样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这句话是指妥协与退让换不来尊重与和平,只有打赢这一仗,让敌人看到我们的实力,才能换来长久的和平。时至今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句名言对我们又有着怎样的启发?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九校联考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为一种平行于官学而有异于原官学系统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与官学关系颇为复杂。唐宋之际,官学教育衰退。为书院兴起及书院制度确立提供了土壤与空间。在书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往往与官学互为消长。历代统治者对书院的支持也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当政府资源有限、无力大规模兴办教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就转向支持书院。书院与各级官学既有互补的关系,又有异趣相峙的抗衡关系。一般说来其呈现的规律是:官学不兴时,书院勃兴,弥补了官学数量不足,特别是朝廷无暇顾及兴学设教,无力兴办官学,书院成为满足士子读书要求,保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然而,一旦朝廷有可能集中精力发展官学,书院便被冷落,被官学控制,这就是历史上书院存在过的“书院官学化”现象。书院教育趋向容易与当时封建统治者现行政策和直接利益发生矛盾,所以历史上禁毁书院的事件也不时发生,最著名的是明末发生在东林书院的“东林党案”,因此而波及全国的书院。正因为如此,元代和清代,朝廷都曾对书院加强控制,将书院官学化或科举化,出现了许多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设立的书院。但这种书院实际已成为官学之一类,形式上或与宋、明书院相似,却丧失了原来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甚至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教育。从总体上看,官学的课程和教学比较冗繁呆板,过于程式化,而书院的课程和教学比较简约灵活,师生有较多的主动性和自由度。书院为了避免私学教育所具有的自发性弊端,吸取了官学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管理方法。特别在生员定额、课程设置、学生考核方面,与官学颇有相似之处。书院实行生员定额,是一种普遍的情形,与官学所不同的是,书院还有不属定额之限的旁听生一类的短讲生,人数甚多,如岳麓书院曾达千人之众,即所谓“岳麓一千徒”,但这类学生是临时性的,不在计划之内。私学最早诞生于春秋时代,相传为孔子创办。私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我国的文化教育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但因为它属于民间,历来不受朝廷重视,相反,屡遭压制。私学在古代社会的发展极其艰难,处在一种自生自灭和自发的状态。书院教育组织出现比较晚,在宋代才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教育制度,但它自产生之日起,便与官学特别是私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书院起自民间,也受到官学的排挤,其所处地位与私学顾为相似,二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因此,私学长期积累的一些办学经验,特别容易被书院所吸取。从一定意义上说,书院是从私学脱胎而来的。但是是否可以说书院就是私学呢?事实并非如此,书院不是一般的私学,如同与官学有质的区别一样,它与私学也存在着质的差异。书院与私学区别很多。一个最重要的区别是,书院具有教育经费作保障,逐步建立类似于官学的以学田为中心的教育经费体系。书院学田来自多种渠道:其一是由民间学人、乡邑名流捐献。在书院创办之初,就包括了学田的投入。其二是政府的拨赐。书院经费开支巨大,要进行正常的教育活动,每项开支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教学计划就无法实施。建立可靠的教育经济体制,乃是书院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前提。(摘编自李西宁《中国书院与阅读推广》)材料二:在中国书院教育发展史上,南宋时期书院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南宋时期的书院数量大增,规模扩大,制度完备,内容充实,特色鲜明,影响显著。南宋书院的勃兴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书院的产生和发展同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北宋是理学的奠基时期,北宋的书院也处于开创阶段;南宋时期是理学的成熟时期,南宋的书院也进入了相当完备的阶段。南宋理学的主要流派差不多都与书院的发展密切相关。理学的学术文化思想成为南宋书院教育的基本内容,书院教育成为理学研究和传播的主要基地。南宋理学流派繁多,学派林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朱熹、陆九渊、吕祖谦和张栻等。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儒、佛、道长期斗争、融合的产物,书院教育也广泛改造和吸收了佛、道讲学的内容和形式。这在南宋书院教育中也表现得极为明显。南宋书院的勃兴发轫于朱熹于淳熙六年(1179)复兴白鹿洞书院,又于绍熙五年(1194)复兴岳麓书院。自北宋初就名闻天下的两大著名书院的相继复兴,对南宋书院的发展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之后,各地争相效法,纷纷建立书院,延聘名师硕儒,聚徒讲学。二十几年后竟蔚然成风,书院得到迅速发展,呈鼎盛之势。南宋书院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文化繁盛的江南之地,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为最多,分别为161所、24所、44所和27所。这一方面是由于宋廷南迁,北方大地落入女真族金兵控制之下,汉民族南迁,汉民族文化中心随之南移;另一方面,书院的发展受著名学者讲学活动影响极大,江西、湖南、浙江、福建等地有众多名师讲学,是南宋理学家活动的主要地区和范围,所建书院自然随之增多。特别是朱熹、陆九渊、吕祖谦、张栻等一批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弟子都在江南地区,遂使这些地区成为书院最发达之地。(摘编自王炳照《中国书院史话》)(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历代统治者是否支持书院的发展,往往不是以书院本身的发展为依据。B.明末发生的“东林党案”,说明书院教育与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矛盾尖锐。C.书院尽管与官学有着质的区别,但不影响其借鉴官学好的教育管理方法。D.南宋时期书院大多集中于江南地区,这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不无关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A.书院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往往与官学互为消长;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统治者对书院的态度有一定关系。B.孔子创办的私学具有的自发性弊端,客观上启发了书院吸取官学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管理方法。C.元清时期由政府“官学化或科举化”的书院只是形式上与宋明书院相似,丧失了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D.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说明只要有名家负责复兴知名书院,就能推动其它书院的蓬勃发展。(3)下列选项能够反映出材料二中关于南宋书院蓬勃发展原因的一项是(C)A.南宋时期,中国的印刷术有了新的进步,刻版印刷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刊印图书的效率和质量,为私人藏书提供了方便。B.南宋书院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南宋理宗时代,据统计:宋代共有书院近700所,而建于南宋的有500余所,约占总数的80%。C.宋代诗人尤袤《送晦庵(朱熹)南归》一诗中“二年摩手扶疮痍,恩与庐山五老齐”,高度评价了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的贡献。D.南宋书院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教育特色更为突出。藏书、祭祀、讲学都受到充分的重视,且形成了相应的制度。(4)请结合材料一前三段的内容。给“书院”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个字。(5)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古代书院的发展可以给“城市书房”提供哪些发展借鉴。城市书房是一种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旨在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和学习环境。它们是书香阅读之场,更是文化交流之地,它们有琳琅满目的的书籍,亦有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设施和活动空间。它们优雅端庄,坐落于城市之中,虽温柔不语,却是城市文化传播的核心和动源。(摘自微信文章《解锁钱塘书香新地:这几个城市书房,在你家门口吗?》)【解答】(1)B.“说明书院教育与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矛盾尖锐”错,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书院教育趋向容易与当时封建统治者现行政策和直接利益发生矛盾”可知书院教育与当时封建统治者现行政策和直接利益发生矛盾不具必然性,只是“容易”发生;且“东林党案”只是历史上禁毁书院事件中的一起,不能据此就认为“书院教育与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矛盾尖锐”,逻辑有误。故选B。(2)A.正确。B.“孔子创办的私学具有的自发性弊端”错,该选项杂糅材料一第四段“书院为了避免私学教育所具有的自发性弊端”和材料一第五段“私学最早诞生于春秋时代,相传为孔子创办”两句话,且原文为“私学相传为孔子创办”,选项说成了事实。C.“只是形式上与宋明书院相似”错,将或然当必然。据材料一第三段“形式上或与宋、明书院相似”可知,“元清时期由政府“官学化或科举化”的书院只是形式上可能与宋明书院相似。D.“说明只要有名家负责复兴知名书院,就能推动其它书院的蓬勃发展”错,原文“自北宋初就名闻天下的两大著名书院的相继复兴,对南宋书院的发展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朱熹复兴两大书院对南宋书院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不能就此得出只要有名家复兴知名书院就能推动其他书院蓬勃发展的结论。故选A。(3)A.南宋时期印刷术进步,提高刊印图书效率和质量,为私人藏书提供方便,与南宋书院蓬勃发展未必有因果关系。B.只是在说南宋书院数量在整个宋代书院数量中的占比情况,是南宋书院蓬勃发展的具体表现。C.诗歌对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的评价,从侧面反映出南宋书院蓬勃发展的原因。D.南宋书院教育自身的内容、形式及制度等情况,是南宋书院蓬勃发展的具体表现。故选C。(4)“下定义”的模式一般为“……是的……”的句式,然后分析所给的材料,找到本质属性。根据“书院是一种平行于官学而有异于原官学系统的文化教育机构”,明确了书院在教育体系中的性质与类别归属,它与官学、私学等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的教育形态,这就界定了书院的本质属性,即“一种文化教育机构”。再结合材料找到基本特点。根据“从总体上看,官学的课程和教学比较冗繁呆板,过于程式化,而书院的课程和教学比较简约灵活”可知,书院在教学方面简约灵活的特性。根据“师生主动性和自由度较大”“师生有较多的主动性和自由度”可知,在书院的教学环境里,师生有更大的主动性去开展教与学的活动,享有更多的自由度,这也是书院教育的典型特征。根据“元代和清代,朝廷都曾对书院加强控制,将书院官学化或科举化……却丧失了原来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可知在未被官学化等情况影响之前,书院原本是备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最后按照下定义的模式进行答题即可。(5)①根据“官学不兴时,书院勃兴,弥补了官学数量不足”“一旦朝廷有可能集中精力发展官学,书院便被冷落”说明书院能根据当时整体教育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自身发展状态。根据“而书院的课程和教学比较简约灵活,师生有较多的主动性和自由度”可知书院的课程和教学比较简约灵活,对于“城市书房”而言,同样可以借鉴这种灵活性,根据所在城市不同区域的特点、居民阅读喜好和需求变化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调整自身发展路线。②根据“书院为了避免私学教育所具有的自发性弊端,吸取了官学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管理方法。特别在生员定额、课程设置、学生考核方面,与官学颇有相似之处”可知书院通过借鉴官学的管理方法,让自身教育管理更具条理。“城市书房”作为一个面向公众的阅读场所,有琳琅满目的书籍以及各类现代化设施和活动空间,要想高效、有序地运营,也需要制定完善且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③根据“书院经费开支巨大,要进行正常的教育活动,每项开支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教学计划就无法实施”可知可靠的教育经济体制是书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城市书房”同样面临着运营成本问题,需要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更新书籍、维护设施等,都离不开经费支持。因此要积极拓展经费来源渠道。④根据“纷纷建立书院,延聘名师硕儒,聚徒讲学。二十几年后竟蔚然成风,书院得到迅速发展,呈鼎盛之势”可知南宋书院的勃兴发轫于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之后各地争相效法,说明了名家讲学、学术引领对于书院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城市书房”可以借鉴这一经验,邀请文化领域的名家举办学术讲座、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借助名家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城市书房,参与阅读和文化交流活动,进而扩大城市书房在城市中的影响力。答案:(1)B(2)A(3)C(4)书院是一种教学简约灵活,师生主动性和自由度较大,崇尚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的文化教育机构。(5)①“城市书房”发展可以因地制宜,灵活自由地调整发展路线,以适时满足辐射区域群众的阅读需求。②制定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③要有稳定的经费保障,保证各类活动的正常开展。④邀请名家举办学术讲座,扩大“城市书房”的影响。(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看海去余华小时候,很想去看海。家离海边十里路。那时,我四岁,哥哥六岁,十里路是很远的。父母上班去,我们便被反锁在屋内。在屋内,椅子当马骑,待会儿又相反,人当马在地上爬,椅子放在背脊上作为人。这全是哥哥的主意,哥哥大,我小。有时他说月亮里有人,我信:有时他说月亮里没人,我仍信。父母上班去,他便跟我乱扯,我很高兴听。也不全是乱扯,也有别的事做。我们练跳,先从床上往下跳,再从椅子上往下跳,最后呢,站在桌子上往下跳。哥哥是跳下去了,而我却没敢。哥哥责备我,我低着头轻轻地哭了,心里却很佩服哥哥。其实后来我到了六岁,也敢跳了。我们玩累了,便会往床底下一躺,睡着了。父母下班回来,没见我们,急了,四处寻找。寻找回来,却见我们已规规矩矩地坐好在饭桌旁。渐渐地,练跳没兴致了,钻床也没兴致了。似乎什么都没兴致。我们整日整日扑在窗口,看蓝天,看白云,看远处起伏的山群,看近处波动的稻浪。而有与我们同龄的孩子,翻着筋斗在远处出现时。我蓦然放声大哭。哥哥说声:“别哭!”自己却涕泪俱下。童年也有寂寞的时候。我们的窗是朝南的,脚下垫着凳子,否则人太矮,够不到。哥哥是很坏的,当我们一起放声大哭时,他突然用脚一蹬凳子,俩人摔下来了。摔下来是很痛的,可我们却立刻终止了哭声,高高兴兴地笑起来。我们太寂寞。屋内的世界越来越小,心的世界却越来越大。一日,哥哥指着很远的地方,说:“那里有大海。”从此以后,我的心开始动荡,哥哥的心也开始动荡。起先他也知道那里有大海,可以前他一直没动心,自从说了那句话,他自己也不平静起来。哥哥也没见过大海。蓝天不再那么神秘,白云不再使我们心思飘忽。起伏的山群没意思了,波动的稻浪也没意思。看远处孩子翻筋斗也不再使我们伤心。我们不解,他们为何不去海边。县城很小,家住的地方已经算是乡间了。扑在窗口望出去,有些许池塘。有一个池塘特别大,是三个连结在一起的。我们称它“连环湖”。我问哥哥:“海比那池塘大?”“当然大。”“比连环湖也大?”“肯定大!”我无法想象比连环湖还要大的海了。哥哥是知道的。他说站在海的这岸望对岸,对岸的人小得像蚂蚁。哥哥说,如果不是被反锁在屋里,他会带我去海边的。我们想出去,从门出去是没指望的,窗倒是敞开的,可我们住的是二楼,哥哥不敢跳下去,我更不敢。哥哥说用一根绳子从窗口扔出去。扔到地上。我们就可以沿绳而下。绳是没有的,只有缝衣服的丝线(丝线只能帮助一只蚂蚁从窗口逃下去)。绳没有,我便向父亲要,父亲问了,我回答是准备从窗口逃下去,去看海。父亲听了很生气,批评了哥哥,事后哥哥骂我是全世界最大最大的笨蛋。然而,父亲竟说礼拜天带我们去看海,说这话的时候是礼拜四。还有两天就能去看海。哥哥很高兴,我也很高兴。那两天里,哥哥待我特别好,吃东西时不再跟我抢了。我待哥哥也很好,把我的帽子给他戴。我的帽子漂亮。可是在礼拜天,父亲仍去上班。我们去不成海边了。只能等到下个礼拜天。到了下个礼拜天父亲没去上班,可他说有事,仍没带我们去。就这样,拖了很久,才算去成。我们看海去了。家离海边十里路。十里路现在走起来觉得不远,而当时却实在觉得太长。记得后来是父亲背着哥哥,抱着我,才到海边的。回来时也是那样。初次见到海时的情景,现在模模糊糊了。只记得当时哥哥惊叫了一声,然后说:“这么大!”好像我也是这样。当时我还没有上学,还不知道有“无边无际”,不知道有“浩浩森森”,海的出现,让我木然,现在想起来,最初体味到什么是人生,不是后来,而是当初头一次看到海时。虽说那时尚未意识到,可现在想来总觉得是那时。父亲说要回去了,我不乐意,哥哥也不愿意,哀求父亲:“再待一会儿吧。”几次“待一会儿”后,父亲不再待一会儿。一定要回去。记得当时我哭了。哥哥虽没哭,但我知道他也是很想哭的。那天晚上,哥哥握着拳头对我说:“以后我带你去。”后来确有好几次是哥哥带我去的。再后来,我和同学一起常去海边了。现在倒是不常去,懒得去。海见多了,便也不以为然。只是近来父母常常提出要去海边玩玩。哥哥已经结婚,我呢,忙于写作。都很忙。现在的家庭不似从前,儿子一长大,全搬出去住。家已分成三处,父母一处,哥嫂一处,我独人一处。已不是过去的朝夕相处。近来父母常常提出要去海边玩玩,照几张相。哥哥答应,我也答应。只是屡屡将日子往后推。这个星期天推下星期天。最后还是去了。去了,最高兴的是父母。一到海边,他们好像就不愿意回去了。当我们说:“回去吧。”父母总说:“再待一会儿。”我们在海边待了很久。那一次,我提醒哥哥,小时我们扑在南窗口,他指着南面说那里有大海。其实海在东面。还提醒他,他曾说过站在海的这岸,对岸的人小如蚂蚁。哥哥先说记不清了,后又说我是在瞎编。我是记得很清楚的。现在,父母又提出要去海边了,于是就想起当初求着父亲带我们去看海的情景。现在父母求我们了。而海依旧。(选自余华散文集《山谷微风》)(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海边离家十里远,对于不超过六岁的哥俩来说,这在体力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B.我和哥哥在被反锁的屋内各种玩乐,我们想要借此打发被束缚的童年的寂寞。C.在父亲答应带我们去看海后,我和哥哥对彼此很好,因为我们的梦想即将实现。D.现在父母一再提出要我们带他们去海边,说明父母对我们有亏欠,想要弥补。(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章写与我们同龄的孩子在远处翻着筋斗,而我们却被父母反锁在屋内,通过对比,突出了童年的我们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心理。B.哥哥说站在海的这岸望对岸,对岸的人如蚂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想象中海的宽阔,勾起了“我”对看海去的期待。C.文章题目为“看海去”,但对海没有具体描写,“海”连接了儿时和现在,成了“我”和父母彼此心中相同的精神寄托。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两代人都想去看海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也让读者对各自的人生产生思考。(3)作者说自己最初体味到人生“不是后来,而是当初头一次看到海时”,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体味到的人生有哪些特点。(4)文章多处前后照应,形成对照。从现在回望过去,为生活赋予新价值。请从文中找出任意一组对照进行分析和鉴赏。【解答】(1)D.“说明父母对我们有亏欠,想要弥补”错,因为现在父母求我们哥俩带他们去看海,其实在父母心里,看重的是家人的团聚。故选D。(2)C.“海”“成了‘我’和父母彼此心中相同的精神寄托”错。小时候我们哥俩求父亲带我们去看海,是出于儿童对自由宽广世界的渴望,而现在父母求我们哥俩带他们去看海,是因为父母更看重家人团聚的时光,是不相同的精神寄托。故选C。(3)①由原文“‘这么大!’好像我也是这样。当时我还没有上学,还不知道有‘无边无际’,不知道有……”可知,‌作者第一次看到海时,被大海的辽阔和深邃所震撼,这种感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叹,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思考,大海的宽广和深邃象征着人生的无限可能性和广阔天地。②由原文“父亲竟说礼拜天带我们去看海,说这话的时候是礼拜四……”“可是在礼拜天,父亲仍去上班。我们去不成海边了……”“到了下个礼拜天父亲没去上班,可他说有事,仍没带我们去。就这样,拖了很久,才算去成”可知,为了去看大海,我们先是自己想办法。后来是父亲答应带我们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时间难以确定,最后终于成行,其曲折可见,人生亦是如此,人生中的曲折和挑战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抗压能力,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最终实现了愿望。③由原文“‘这么大!’好像我也是这样。当时我还没有上学,还不知道有‘无边无际’,……”“现在倒是不常去,懒得去。海见多了,便也不以为然”可知,在多次见到海之后,对海的感受变得不再那么激动和流连,逐渐变得不再常去海边,甚至懒得去。这反映了人们在经历多次相同的事物后,可能会对其产生习惯或厌倦的情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受会逐渐减弱,甚至变得平淡无奇,这正如人生,经历多了,也就不以为然了。(4)第一组:由原文“到了下个礼拜天父亲没去上班,可他说有事,仍没带我们去。就这样,拖了很久,才算去成。”等信息可知,大海是我和哥哥,没见过的、向往的地方,是被关在屋子里的孩子对不被束缚、自由、宽广的世界的向往;由原文“近来父母常常提出要去海边玩玩,照几张相。……”“去了,最高兴的是父母。一到海边,他们好像就不愿意回去了。……”可知,我们长大成家之后,父母经常愿意一大家人去看海,在一起留影拍照,而且看海时愿意多待一会儿,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重视和珍惜,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通过对照,作者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引起读者的思考,总之,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对家人团聚时光的珍视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情感表达和生活态度。第二组:由原文“父亲说要回去了,我不乐意,哥哥也不愿意,哀求父亲:‘再待一会儿吧。’”可知,父亲表达了想要离开的意愿,而我和哥哥则表现出不舍得离开大海的情感,因此我们哀求他再待一会儿,“大海”在这里是美景更是自由、宽广的世界的象征,我们想“再待一会儿”,是想要充分享受这自由的时光和世界;由原文“一到海边,他们好像就不愿意回去了。当我们说:‘回去吧。’父母总说:‘再待一会儿。’”可知,这句话表面上表达了父母对海边的留恋和不愿离开的情感,海边通常是一个令人放松和愉悦的地方,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轻松的氛围,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意离开,其深层的情感是,父母在儿子们的陪伴下看海,多待一会儿,意味着和家人多团聚一会儿,通过对照,作者对人生有了独特的感悟,也给读者留下思考。答案:(1)D(2)C(3)①第一次看到海时,作者觉得海很大,这正如人生,也是无穷无尽的宽广。②第一次看到海的过程一波三折,这正如人生,也充满了曲折。③第一次看见海时那么激动、那么流连,而今“不常去、懒得去”,这正如人生,经历多了,也就不以为然了。(4)第一组:小时候我们求父亲带我们去看海,而现在父母求我们了。小时候我们想去看海,是儿童对自由宽广世界的渴望;而现在父母想和我们去海边,是老人对家人团聚时光的珍视。通过对照,作者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引起读者的思考。第二组:我们头一次看到海,当父亲说要回去了,我们多次哀求“再待一会儿”;现在我们带着父母去海边,当我们说要回去的时候,父母总说“再待一会儿”。我们想“再待一会儿”,是想要充分享受这自由的时光和世界;父母想“再待一会儿”是希望一家人团聚的时间更长久一些。通过对照,作者对人生有了独特的感悟,也给读者留下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2分)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朕惟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能刚健笃实辉光日新。《书》亦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诗》《书》《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于后世者也。汉司马迁䌷石室金匮之书,据左氏《国语》,推《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采经摭传,罔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驰骋上下数千载间,首记轩辕,至于麟止,作为纪、表、世家、书、传,后之述者不能易此体也。惟其是非不谬于圣人,褒贬出于至当,则良史之材矣。若稽古英考,留神载籍,万机之下,未尝废卷。尝命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俾就秘阁翻阅,给吏史笔札,起周威烈王,讫于五代。光志以为周积衰,王室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平王东迁,齐、楚、秦、晋始大,桓、文更霸,犹讬尊王为辞以服天下;威烈王自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制尽矣!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繇也。其所载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制,天人相与之际,休咎庶证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教,断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焉。凡十六代,勒成二百九十六卷,列于户牖之间而尽古今之统,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总会,策牍之渊林矣。荀卿有言:“欲观圣人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若夫汉之文、宣,唐之太宗,孔子所谓“吾无间焉”者。自余治世盛王,有惨怛之爱,有忠利之教,或知人善任,恭俭勤畏,亦各得圣贤之一体,孟轲所谓“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故赐其书名曰《资治通鉴》,以著朕之志焉耳。(节选自宋神宗御制《资治通鉴》序)材料二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私家力薄,无由可成。(节选自司马光《进书表》)(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朕惟君子[A]多识[B]前言[C]往行[D]以畜其德[E]故能刚健[F]笃实[G]辉光日新。(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考,此处特指死去的父亲,与《离骚》中“朕皇考曰伯庸”的“考”意义相同。B.“断之以邪正”与《归去来辞》中“木欣欣以向荣”的“以”用法相同。C.间,挑剔,非议,与《庖丁解牛》中“彼节者有间”的“间”含义不同。D.休戚,指欢乐和忧愁,也泛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文中取前者之意。(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宋神宗从司马迁的《史记》谈到当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尤其赞扬司马光这部书切磋“治道”的努力。B.宋神宗用十二个排比句,对求索治道进行了全面的解释,读史书,知往事,见得失,铭“商鉴”,非常有益。C.宋神宗认为周朝积弱,王室衰微是因为周朝的礼乐仪制和军事征讨都由诸侯任意自为,周朝的王制早已名存实亡。D.司马光认为前人所著史书文字繁多,不便于阅读,因此经常揣度对其中多余的文字加以删削,集中精华编集成一书。(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惟其是非不谬于圣人,褒贬出于至当,则良史之材矣。②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私家力薄,无由可成。(5)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简要分析宋神宗、司马光君臣二人志向的异同。【解答】(1)句意:我想君子多熟悉前人的言论行事,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所以能够刚强劲健而厚重实在,辉耀光芒且日日增新。“前言往行”为并列成分,共同充当“识”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其后断开,故D处应断开;“故”是“所以”的意思,常用在句子开头,故E处应断开;“刚健笃实”与“辉光日新”结构一致,中间断开,故G处应断开。故选:DEG。(2)A.正确。“考”,此处特指死去的父亲。/“考”,此处特指死去的父亲。句意:考察已故父皇英宗。/我已故的父亲名叫伯庸。B.错误。“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以”连词,表修饰关系,可理解为“而”。句意:用邪正为标准进行判断。/树木欣欣向荣地生长。C.正确。“间”,挑剔,非议。/“间”,间隙。句意:我实在无可非议。/那牛的骨节有间隙。D.正确。句意:情系百姓喜怒哀乐。故选:B。(3)C.“宋神宗认为”错误,材料一“光志以为周积衰,王室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平王东迁,齐、楚、秦、晋始大,桓、文更霸,犹讬尊王为辞以服天下;威烈王自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制尽矣”,是司马光的观点,而非宋神宗。故选:C。(4)①“惟”,因为;“谬”,错误,背离;“当”,恰当,得当。译文:正是因为他判断是非不与圣人相悖,褒贬十分得当,才被称为优秀史家的人才啊!②“伦”,次序;“杂”,混杂;“私家”,个人,自己。译文:使得先后有序,精华糟粕不相混杂,但是我个人的力量太单薄,没办法完成。(5)同:二人都希望从前代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有利于统治。宋神宗在材料一中强调“《诗》《书》《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于后世者也”,他称颂《史记》与《资治通鉴》是对历史是非的公正判断,他认为古代经典史书的重要作用是让人明白得失,为后世提供借鉴。司马光在材料二中也提及“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可见他编写史书的目的是选取与国家兴衰、百姓休戚相关的内容,让善的事迹可以被效仿,恶的事迹可以作为警戒,同样有着以史为鉴的理念。异:宋神宗作为皇帝,更关注史书对于统治的辅助作用。他提到“若稽古英考,留神载籍,万机之下,未尝废卷。尝命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表明他希望通过研究历代君臣事迹来为统治提供参考。例如他对《资治通鉴》内容的评价是“其所载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制,天人相与之际,休咎庶证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教,断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焉”,从君主统治的各个方面,如治道、德刑、天人关系、兴衰、方略、条教等诸多角度,阐述了这部史书对统治的重要性。司马光主想要“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可见,司马光还注重百姓的安居乐业。答案:(1)BEG(2)B(3)C(4)①正是因为他判断是非不与圣人相悖,褒贬十分得当,才被称为优秀史家的人才啊!②使得先后有序,精华糟粕不相混杂,但是我个人的力量太单薄,没办法完成。(5)同:二人都希望从前代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有利于统治。异:宋神宗更着眼于君主治理,司马光还注重百姓的安居乐业。参考译文:材料一:我想君子多熟悉前人的言论行事,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所以能够刚强劲健而厚重实在,辉耀光芒且日日增新。《尚书》也说:“作为君王,应个个力求博学多闻,时刻想到有所建树。”《诗经》《尚书》《春秋》,都是用来阐明得失的规律、存守王道的正统、给后代留下借鉴和训诫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缀集皇家石室和金柜里的典籍,根据左丘明《国语》,推究《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等,博采经籍,摭取传记,收集天下轶事旧闻,考证它们(轶事旧闻)是否属实,纵横驰骋于上下数千年间,开篇记载黄帝轩辕氏,直到西汉发现麒麟为止,创作记、表、世家、书、传,使后世撰述历史的人都不能改变这种体例。正是因为他判断是非不与圣人相悖,褒贬十分得当,才被称为优秀史家的人才啊!考察已故父皇英宗,在日理万机之时仍留意于典籍,也未尝辍止读书。曾命令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论列历代君王大臣们所做的事情,让他在皇家秘阁翻阅文献档册,供给史官、笔纸,修撰从周威烈王开始、到五代为止的历史。司马光的意见认为周朝积弱,王室衰微,礼乐仪制和军事征讨都由诸侯任意自为,周平王被迫东迁国都,齐、楚、秦、晋于是开始强大;齐桓公、晋文公先后相继称霸,还假托尊崇周王为辞以收服天下。直至周烈王任命臣子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时,周朝虽然没有灭亡,但王制却已完全毁掉了!这也是古人著书时开篇立意的原由。这本书记载圣明君主、贤良大臣,切磋治国之道,议论中的精辟语句,道德、刑法双管的良善制度,天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吉凶、善恶各种现象的根源,权力福禄兴盛衰弱的原因,规划利害的效果,优秀将领的战略,廉谨官员的制策,用邪正为标准进行判断,从郅治与怠忽中抓住根本,词语渊博厚实的文体,规诫劝谏深刻的含义,确实可以称为完备齐全。全书共记载十六个朝代,编辑成二百九十四卷,放置在房室之中(阅之)便尽知从古到今的道统,内容广博而且得其要点,对事件的叙述简明却又周详,这也可以称作历代典制法规的总汇,档册文牍的全书。荀况有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想要观察圣人的形迹,就要找出其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后代的贤王就是这样的人啊。”像汉文帝、汉宣帝,唐太宗,正是孔子所说的“我实在无可非议”的人。其余太平治世享有盛名的君王,有的充满忧国忧民的仁爱之心,有的施行忠贞利民的道德教化,有的懂得知人善任,有的恭敬节俭、勤劳谨慎,也各自得到了圣贤教化的一个方面,正如孟子所说:“我对于《武成》,只取其二三事而已”……《诗经》说:“商朝的借鉴不远,就在夏朝的灭亡。”所以赐这部书名为《资治通鉴》,以显明朕内心的志向。材料二:我认为我的性情和才识愚蠢、迟钝、学术上荒废不精,大凡做各种事情,都在他人之下。只对于前代的史书,曾粗略地尽心研读,自幼年至老年,都非常喜好,不知厌倦。(我)时常担心,自司马迁和班固以来,记载历史的文字繁多,即使是平民也不能完全读遍,更何况对于作为万民之主的皇帝,日理万机,哪有闲暇去全部阅览呢!我经常不自度量,想要把其中的一些多余而不适用的文字加以删削,集中列举那些最重要的历史事实,专门选择有关国家盛衰存亡,情系百姓喜怒哀乐,善良可以成为楷模,邪恶可以作为警戒的材料,按年代先后编集成一书。使得先后有序,精华糟粕不相混杂,但是我个人的力量太单薄,没办法完成。史的文字繁多,即使是平民也不能完全读遍,更何况对于作为万民之主的皇帝,日理万机,哪有闲暇去全部阅览呢!我经常不自度量,想要把其中的一些多余而不适用的文字加以删削,集中列举那些最重要的历史事实,专门选择有关国家盛衰存亡,情系百姓喜怒哀乐,善良可以成为楷模,邪恶可以作为警戒的材料,按年代先后编集成一书。使得先后有序,精华糟粕不相混杂,但是我个人的力量太单薄,没办法完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宿七盘岭①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③闻曙鸡。【注】①这首诗作于诗人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盘岭之时。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褒城,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北。(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联破题,说自己远流千里,此刻夜宿七盘岭,“独游”“高卧”这两个词用得十分巧妙有韵味。B.中间两联写“高卧”“独游”的情趣和愁思,颔联显出“高卧”,颈联衬托“独游”,生动形象。C.尾联承“清夜子规啼”,写自己正浸沉在悲啼声中难以入眠,秋夜独宿异乡的惆怅之情油然弥漫。D.“子规”即杜鹃鸟,古人多用作愁情的寄托。如《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即是此意。(2)在初唐宫廷诗坛上,沈佺期以工诗著名,即所谓工于骈偶,巧于构思。请结合本诗谈谈诗人的这一特点。【解答】(1)C.“秋夜独宿异乡的惆怅之情油然弥漫”错误,根据颈联“芳春平仲绿”可知,此时季节应该为春季。故选:C。(2)工于骈偶:颔联“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对仗工整,“山月”对“天河”,都是自然景物;“临窗近”对“入户低”,是夜宿所见之景,生动地表现出“高卧”的情趣。颈联“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中,“芳春”对“清夜”,一为时间,一为季节,相互对应;“平仲绿”对“子规啼”,颜色与声音相对,整联纤巧地抒发了“独游”的愁思。中间两联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美。巧于构思:首联以“独游”“高卧”破题,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和所处地点。中间两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颔联侧重写所见之景,颈联着重写所闻之声,层次分明,且情景交融,通过描写山月、天河、平仲、子规等自然景物,巧妙地烘托出诗人春夜独宿异乡的孤独、惆怅之情。尾联以“闻曙鸡”收束全诗,与前文的“清夜”相照应,暗示诗人一夜未眠;同时“浮客”应“独游”一词,再次强调了诗人漂泊异乡的身份,充分表达了诗人被远流他乡的哀苦心情。答案:(1)C(2)工于骈偶: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山月”对“天河”,“临窗近”对“入户低”,“芳春”对“清夜”,“平仲绿”对“子规啼”。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美。巧于构思:诗歌首联点出“独游”“高卧”;颔联承“高卧”写所见之景,颈联承“独游”写所闻之声,尾联以“浮客”应“独”,以“闻鸡曙”作结,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译文:我独自远游在千里之外,住在七盘山的西面。拂晓的残月仿佛就在窗前,天上的银河好像要流进房门那样低。在这芬芳艳美的春天,银杏树一片翠绿,夜晚听见子规的声声哀啼。我孤身在这里听那子规的凄鸣,褒城里传来公鸡报晓之声。赏析:此诗描写诗人旅途中夜宿七盘岭上的情景,抒发惆怅不寐的愁绪。全诗抓住凌晨时分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巧加刻画,充分表达了诗人被远流他乡的哀苦心情。这首诗是初唐五律的名篇,表现出诗人有较高的艺术才能,巧于构思,善于描写,工于骈偶,精于声律。这首五律首联破题,说自己将作远游,此刻夜宿七盘岭。“独游”显出无限失意的情绪,而“高卧”则不仅点出住宿高山,更有谢安“高卧东山”的意味,表示将“独游”聊作隐游,进一步点出失意的境遇。次联即写夜宿所见的远景,生动地表现出“高卧”的情趣,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好像要流进房门那样低。三联是写夜宿的节物观感,纤巧地抒发了“独游”的愁思。这里,诗人望着浓绿的银杏树,听见悲啼的杜鹃声,春夜独宿异乡的愁思和惆怅,油然弥漫。末联承“子规啼”,写自己正浸沉在杜鹃悲啼声中,鸡叫了,快要上路了,这七盘岭上不寐的一夜,更加引起对关中故乡的不胜依恋。“浮客”即游子,诗人自指。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说:“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此化用其意。“空留听”是指杜鹃催归,而自己不能归去。过“褒城”便是入蜀境,虽在七盘岭还可闻见褒城鸡鸣,但诗人已经入蜀远别关中了。这首诗是初唐五律的名篇,格律已臻严密,但尚留发展痕迹。通首对仗,力求工巧,有齐梁余风。诗人抓住夜宿七盘岭这一题材的特点,巧妙地在“独游”“高卧”上做文章。首联点出“独游”“高卧”;中间两联即写“高卧”“独游”的情趣和愁思,写景象显出“高卧”,写节物衬托“独游”;末联以“浮客”应“独游”,以“褒城”应“高卧”作结。结构完整,迹细密。同时,它通篇对仗,铿锵协律,而文气流畅,写景抒怀,富有情趣和意境。胡应麟评价这首诗“气象冠裳,句格鸿丽”,的确是有识之言。在初唐宫廷诗坛上,沈佺期是以工诗著名的,张说曾夸奖他说:“沈三兄诗,直须还他第一!”(见刘餗《隋唐嘉话》)这未免过奖,但也可说明,沈诗确有较高的艺术技巧。这首诗也可作一例。(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近来班上贪图安逸,浪费攀比之风颇盛,语文老师在课上建议同学摘录《谏太宗十思疏》里的“居安思危”和“戒奢以俭”两句作为座右铭,勉励大家要增强忧患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2)李白托月寄情,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可随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3)古人对“窗”别有情怀,一扇小小的窗,透露出人生多少思绪!高中古诗文里就有不少关于“窗”的描写,如:“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解答】故答案为:(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重点字:戒)(2)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重点字:逐)(3)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重点字:矮)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6.(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孔子热爱音乐,不只是在欣赏层面,更A,把音乐变成自己熔铸身心的本领。古籍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①其中体现的不只是夫子对音乐的热爱,②而是他的谦谦君子之德:③孔子对自己没有“偶像包袱”,④他人能够充分欣赏和学习而毫不嫉妒,⑤孔子的这种姿态,⑥放在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其实,乐本身也是一味药,能安神和气,抚慰人心。圣人无常师。夫子的谦逊好学,还体现在他拜师师襄的过程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学琴于师襄,十日不进。”通常在师襄子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当一首琴曲练得差不多了,就会再教第二首。(甲),却仍不肯换新曲目,说还没有把握琴曲的韵律之美;于是再练几天,终于掌握韵律之美了。师襄子说可以继续往下学了,但孔子说“未得其人”,即尚未感通作曲者的内心。于是继续练习,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终于有一天,孔子对师襄子说,我已“得其为人”。此时,作曲者的形象站立在孔子心中了。他推测到“这个作曲者大概就是周文王吧!”音,乃心之所发,孔子通过琴声便能感知出作曲者,不仅因为他对音乐亦有着非凡的造诣和感悟,更重要的是,他与文王是真正的“知音”,同样具有崇高伟大的人格,才能感而遂通。孔子擅长音乐,能歌,能琴,(乙),而是内在的诚意。他认为音乐的艺术形式只是细枝末节,内在的恭敬和仁爱才是它的大端。无他,但因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能够深刻共情他人也。音乐,伴随了孔子的一生。在他百年身后,道统传承者孟子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以音乐演奏为比喻,赞美孔子是一位集大成的先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