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B.人类日常利用的煤、天然气、石油等的能量,归根到底是由太阳能转变来的C.放热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吸热反应在加热后才能发生D.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答案C解析有些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而有些吸热反应常温下就能发生,C项错误。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反应,能正确表示吸热反应的是 ()。答案A解析反应过程中,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能量,能量升高;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能量,能量降低,D项的能量变化过程恰好相反;C项两过程能量变化相等;B项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表示的是放热反应。3.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A.2H2+O22H2OB.CaCO3CaO+CO2↑C.CaO+CO2CaCO3D.C+O2CO2答案B解析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A、D中的反应为燃烧反应,均为放热反应;B、C中的两个反应,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CaO与CO2化合生成CaCO3为放热反应。4.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这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的能量,Y的能量一定高于N的能量B.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常温下该反应就能发生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一定少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因为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后体系的总能量升高答案C解析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释放能量给环境,体系能量降低,A项、D项均错误;放热反应常温下不一定能发生,常需要点燃或加热条件,B项错误;放热反应中旧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少于新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C项正确。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B.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C.从物质的种类分析,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其他物质的生成D.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分子种类的变化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其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而断键和成键过程伴随能量变化,故A、B、C三项均正确。化学反应中不一定有分子种类的变化,D项错误。6.课堂上,老师为同学们演示了两个实验(示意图如下):(1)实验中观察到a中温度计的示数增大,b中温度计的示数减小。由此可以判断a中反应是热反应,b中反应是热反应。
(2)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填“大于”或“小于”)其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1)放吸(2)2Al+6H+2Al3++3H2↑(3)小于解析(1)a中温度计的示数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b中温度计的示数减小,说明反应为吸热反应。(3)b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能力提升1.科学家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题图可知,该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置换反应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C.反应物(X+Y)具有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Z+W)具有的总能量D.断裂反应物(X+Y)中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Z+W)中化学键释放能量答案C解析题图中涉及C与NH3在高温、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N2和CH4,A项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B项正确。根据反应需在高温、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该反应很可能是吸热反应,则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C项错误。化学反应中,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D项正确。2.如图所示,锥形瓶内是空气,试管中盛有少量水(滴有酚酞溶液),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粉末,U形管中注有稀KMnO4溶液。实验时将气球a中的Na2O2抖入试管b的水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U形管内KMnO4溶液褪色B.试管b的水先变红后褪色C.气球a胀大D.U形管中液面c端降低答案A解析Na2O2抖入试管b的水中后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中气体膨胀,导致U形管c端液面下降,d端液面上升,但管内KMnO4溶液不会褪色;生成的O2使气球a胀大;生成的NaOH使酚酞溶液变红,同时Na2O2具有强氧化性,将变红的酚酞溶液漂白。3.(双选)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断裂1molA2和1molB2中的化学键吸收xkJ能量C.断裂2molAB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ykJ的能量D.2molAB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答案BC解析由图示可知,反应物(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2molAB)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D两项错误。4.将体积为V1、浓度为1.0mol·L1的HCl溶液和体积为V2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1)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最接近。
A.20℃B.21℃C.22℃(2)该实验表明能可以转化为能。
(3)假设两溶液混合后总体积保持50mL不变,则原NaOH溶液中c(NaOH)=mol·L1。
答案(1)B(2)化学热(3)1.5解析(1)图像中曲线起点表明,22℃是5mL1.0mol·L1HCl溶液与(505)mL未知浓度NaOH溶液混合反应后的温度,而不是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将图中曲线延长,当V1=0时,温度约为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5T 833-2024地理标志产品 乌珠穆沁羊肉
- 水泥制品生产过程节能减排措施考核试卷
- 期刊出版与学术资源优化配置考核试卷
- 故宫瓦片施工方案
- 氨基酸衍生物合成考核试卷
- 机器人技术与智能控制考核试卷
- 油气田开发项目全过程管理与优化策略案例考核试卷
- 棉麻行业产品创新与市场适应性分析考核试卷
- 2025年车载卡带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裂解汽油二段加氢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课件
- 肾内科血透室品管圈
- 小学劳动教育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削果皮》课件
- 担任学生干部证明
- 学校消防宣传周活动方案食品安全宣传周方案
- 妇产科医生个人职业发展路径计划
- 装修工程合同范本(中英文版)
-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
- 导游知识与技能训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 无小孩无共同财产离婚协议书
- 企业多元化与包容性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