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_第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识记、运用、书写生字。【教学准备】1、插图、录音机。2、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揭题1、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知了图)蝉(正音)谁想给大家提个醒,读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2、谁听过它的叫声?能学它叫一叫吗?3、听到它的叫声,你知道一年四季的哪个季节来了?4、谁有过想捉蝉、捕蝴蝶、老小蝌蚪的经历或想法?古时候,就有一位诗人叫袁枚,曾经见过一个放牛的孩子想捉树上的蝉,还把这个情景写成了一首诗,同学们想听一听吗?(放录音)5、出示课题:所见(同学们,这首诗的名字叫所见)6、读课题:所(正音)理解“所见”。(谁能告诉老师,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二、初读古诗1、请同学们再听一次录音,边听边小声地跟着读一读。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读之前,老师想问,读的时候,假如你遇到不认识的字,这么办?归纳方法,自由读3、谁想来读着首诗的同学请站起来大声读。4、现在来个比赛,看南同学读的棒还是女同学读的棒。5、还有那位同学想读这首诗?6、谁来评平他读的声音怎么样,字音怎么样?7、齐读。三、识字写字过度: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上的字你都会读了吗?1、读字(指着有颜色的字):正音。2、真棒、假如这些字没有了拼音,离开了课文,你还会读么?(出示小黑板)读词。(出示字卡)自己读,开火车读。3、同学们请看这个“黄”字,你能一口气用它来组三个词,并选一个词来说一个句子吗?4、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几个字,(出示四会字)假如我们要写它的话,要注意些什么?(观察、汇报)5、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指导书写)6、同桌互相评一评,看要提醒对方那一笔写得不漂亮,那一笔写得很漂亮。四、理解词语、诗句同学们,这时,我看大家有点累了,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1、玩游戏:指图说词(黄牛、牧童、鸣蝉、林樾)。说规则,理解“林樾”。2、玩游戏:说词表演动作(捕鱼、捕蝴蝶、鸣、叫、喊)。说规则,理解“歌声震林樾──忽然闭口立”。3、同学们,请你再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那里还有不明白的?质疑。4、表演读诗。五、指导读书1、小朋友,注意老师在古诗上标上的符号,你能细细读一读,把古诗读得更感人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引导。2、齐读古诗。六、背诗过渡:同学门真棒,这回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把黑板上的一些字擦掉,看你们能不能读出来。1、擦字(黄牛、歌声、鸣蝉、闭口立)背。2、擦字(牧童、林樾、意欲、忽然)背。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二」一、出示课题,理解题意1、回顾以前所认识的诗人,出示课题,提问: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2、再读课题,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呢?(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写)(2)“所见”是什么意思?(所看到的)。(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pck分析: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交流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也能更好地过渡到古诗内容的教学。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2、老师正音(“挑”),师生讨论生字“促、深”的识记方法。3、听录音朗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4、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和“”画下来。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5、学生汇报。(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pck分析:从整体入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并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1、学习第一、二行诗(1)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理解)。(2)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诗人)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3)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4)我们班有很多随父母来到这读书的孩子,离开家乡的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5)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6)小组赛读这两行诗,再指名读,齐读。(7)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pck分析: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让新居民孩子谈谈自己离开家乡的感受,深深体会“动客情”。2、学习第三、四行诗(1)自由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2)女同学齐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3)质疑:①“知”字是什么意思呢?(料想)②发挥想象,猜想孩子还在玩些什么呢?(4)师: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5)根据刚才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引导:在翻译古诗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翻译时可以把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pck分析:通过学生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解除疑难,理解诗句所描述的情景。引导学生对于诗句中的“知”字深入思考,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想象,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体悟了诗的内涵,也学会了阅读。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师配乐范读。2自由读,指名读诗,师生评价。3、男女赛读。4、游戏背诗:师说出诗中的一个字,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5、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6、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7、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pck分析: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古诗教学也应注重积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品味古诗的诗蕴,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积累。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背诵《夜书所见》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pck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三」知识目标1、学会“所、振、欲,蝉、忽、闭”这6个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诗句理解“欲、捕、鸣”的意思。3、能用自己的思维,理解诗句的意思。4、能背诵课文。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训观察、想象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井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对诗的意境理解。教学方法通过有感隋地朗读体会古诗韵味及语言美,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幻灯片第一课时一、观察课文配图1、请看图上都画着什么?(儿童、牛,大树、蝉)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重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二、揭示课题解题:牧童骑牛唱歌,忽然听到蝉叫,停住歌声,跳下牛,准备捕蝉。这景象被诗人袁枚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它写下来成为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三、读诗歌1、复习有关音节。(出示卡片、指名读)2.掌握生字读音,并在诗中用笔画出来。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指名读。(让识字差的学生多读)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读。5.检查读的情况:采取指名读,全班通读等形式。6.教师范读。(指导学生领会诗句中的停顿)四、初步了解诗文1.看插图,读课文,想一想诗句的意思。2.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思考:起初牧童骑在牛背上做什么?后来呢?3.读诗文,帮助学生了解词意。“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鹊”:“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看插图)“鸣”:“叫”的意思。“捕”:“捉”的意思。4.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熟读课文二、了解诗句的意思(打出幻灯片、边看图边了解)1.读第一、二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1)说说第一句的意思。(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他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2)指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全句,边读边想象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3)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2.读第三、四句。(看图或幻灯,思考)(1)齐读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2)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3)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怎样?(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4)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三、朗读全诗1.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诗的意思。2.大声朗读,想象涛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四、背诵全诗五、分析指导字形及写字1.读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边读边组词。2.读下面的字,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可联系学过的字记忆。所牧振欲鸣闭3.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起笔、落笔,照样子在田字格中每字写两遍。(教师行间巡视)(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例如:“所”字的两部分要写平;“振”右半部要宽,上下要匀称;“鸣”口字旁要靠上一点;“蝉”的“虫”不要写得太向下要写在“单”的一横上面。4.听写生字新词。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四」一、教学目标:1、认识“所、牧、捕、蝉、闭、立”6个生字,会写“童、立”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背诵古诗。二、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振”、“意欲”、“忽然”的意思。2、深入体会“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含义。3、理解诗意并有感情地朗读。三、教学过程:课前听音乐、看图片,交流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谈话导入。1、师:刚才我们聊了同学们看见、听见了什么,这是同学们的“所见”,老师看见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听同学们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这是老师的“所见”。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古诗,诗的题目就叫――《所见》。2、板书课题。指名读,读准“所”的平舌音,再全班齐读。3、这首诗是清代一个著名诗人写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板书:袁枚),正音“枚(méi)”。(二)新授。1、一读:读准字音。师:那诗人袁枚的“所见”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2页,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古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2、学习生字词。(1)出示注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带读。所(suǒ)见(jiàn)牧(mù)童(tón溃捕(bǔ)鸣(mín溃┎酰chán)闭(bì)口(kǒu)立(lì)(2)去掉拼音认读。开火车读。(3)去掉词、读生字。师:请同学们来认识今天的生字宝宝。男、女赛读。所、牧、蝉、捕、闭、立。①所:分析字型,“所”字左边的偏旁是“户”的变形,表示与房屋建筑有关。②牧:与“枚”区别辨认。③蝉:课件展示图片,简单介绍。俗称“知了”,属于昆虫类,雄性的腹部有发声器,会发出叫声。④捕、闭、立:引导学生做相关动作来学习。3、二读:读通诗句。师:调皮的生字宝宝回到诗中,你们还会读吗?注意读流利。4、三读:读出节奏。师:中国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节奏感、韵律美,所以,要把古诗读好,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节奏。下面听老师读一读。(课件出示:画好节奏线的古诗句。)(点名读、齐读)5、联系插图,想想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交流,读词,贴生词卡片。如:牧童、黄牛、林、鸣蝉(1)“鸣”左边一张口,右边一只鸟,根据字型,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生:鸟叫)这里是指谁叫呢?(生:蝉叫)这就是“鸣蝉”。(2)预设学生没有说到“林樾”。师:观察插图,图上还有什么呢?(生:树)找找诗中哪个词有树的意思。(生:林樾)对,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木”,说明与“树木”有关。一棵树叫林吗?密密麻麻的树,一棵挨着一棵,形成了绿色的树荫,这就是“林樾”。6、逐句品读,整体感知诗的意境美。(1)品读:牧童骑黄牛。瞧!一个牧童骑着一头老黄牛慢悠悠地走来了,这就是―牧童骑黄牛。牧童天天放牛,和牛可亲了。他骑在宽厚的牛背上,摇呀摇,晃呀晃,那感觉怎么样啊?(生:开心、快乐、自在、悠闲)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像成小牧童骑在牛背上,读出“骑”牛自在、悠闲的感觉。(2)品读:歌声振林樾。小牧童骑着黄牛,慢悠悠地走着,走进了什么地方呢?(生:树林里)那树林会有什么呢?(生:树、草、花、蜻蜓、蝴蝶)看到这样的美景,小牧童的心情会怎样呢?(生:欢快、高兴)多美啊!多舒服啊!小牧童忍不住(生:唱起歌来)那歌声怎么样?(生:响亮)从诗中哪个词知道他的歌声响亮呢?(生:振)这就是―歌声振林樾。请同学们读出歌声的响亮。他的歌声这么响亮,连树上的叶子也听到,它们一片一片把歌声带到更远的地方,歌声在树林间回荡。请同学们再读读,读出歌声的回荡、悠长。(3)品读:意欲捕鸣蝉。正当小牧童唱得高兴的时候,树林中另一个天才音乐家也高声唱了起来,你们听,它是谁?(生:蝉)它的歌声多么得意呀!看看插图,小牧童这时有什么表现呢?(生:呆了、愣住了)他为什么发呆呢?(生:被蝉的歌声吸引了)他还会想什么呢?(生:想要抓住蝉)对,这就是―意欲捕鸣蝉。小牧童非常想捕到这个鸣蝉,请同学们读读,读出想要捕蝉的紧张、急切。(4)品读:忽然闭口立。牧童想捕到这只蝉,那还能唱歌吗?(生:不能)所以他就(生:停止歌唱,闭口立)。从唱歌到闭口立,这个动作变化快还是慢呢?(生:快)从哪个词看出来?(生:忽然)这就是―忽然闭口立,请同学们读读,读出停止歌唱的迅速。既然是停止歌唱,我们还要读出安静、无声的感觉。再读读吧。7、多可爱的小牧童啊!这一切看在诗人的眼中,于是诗人把一切都写进了诗中,让我们也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吧。接下来,通能老师黑板上的提示,试一试,能不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呢?(自由背、个人背、全班齐背)8、古诗不仅读起好听,唱起也很好听呢!下面我们跟随音乐一起来学唱歌曲《所见》吧。9、指导书写:立、童。(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想想怎样才能把它写好?要注意什么?谁来给大家提个醒?(2)看老师写,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在桌子上书空。(3)在自己的田格本上写一写,每字写一行。(教师巡视)(三)拓展、链接。这首诗的作者袁枚,又叫随园老人。他的作品大多写对日常生活的感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流畅。下面老师向大家推荐一首。(老师带读)题画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ōu)眠。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五」目标:1、在欣赏与游戏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2、能用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述图画。准备:相关图片,树林、蝉等背景图。过程:一、引导讲述1、师:今天我班要来一个小朋友,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好哇。(出示牧童图片)2、提问:认识吗?和我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从服饰、头发上辨认)。教师讲解:这是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所以和我们的穿戴都不一样。3、(出示牧童骑牛图)提问:这个小孩在干什么?教师解释什么是牧童。并引出第一句:牧童骑黄牛。4、他开心吗?从哪里看出来?你开心了会干什么?5、出示第三幅图片,引出第二句:歌声振林樾。师小结:这个牧童骑着黄牛也很开心,大声的唱着歌,把树林里的小鸟也惊醒了。师念:歌声振林樾。6、出示第四幅,师:突然,牧童看见了什么?认识蝉(播放蝉鸣的声音)。哎呀,鸣蝉唱得这么好听,你想不想去抓它?抓了它干嘛?7、师:牧童也想去抓这只鸣蝉呢,抓住了养在家里,让它天天给牧童唱歌。引出第三句:意欲捕鸣蝉。8、怎么去抓?你有什么办法?(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表述去要轻轻地没有声音的去抓)。让幼儿学学怎么样才是轻轻地没有声音的。引出第四句:忽然闭口立。二、学念古诗1、师:我们学了很多古诗,刚才的故事也是一首古诗,名字叫《所见》,听陈老师念一遍。2、师完整念古诗,引导孩子一起念2―3次。三、情景游戏1、(播放鸣蝉叫声)听,我们这里也有鸣蝉,快找找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树林背景图,上面也有许多鸣蝉。2、想不想抓住它们?要怎么抓?(引导幼儿说出轻轻的没有声音的去抓、或者捂住嘴巴等)3、师幼一起边念古诗边把椅子当黄牛游戏,念到最后一句时下椅子站立,没有声音,轻轻地走向背景图去抓鸣蝉。分享抓住后成功的喜悦。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所见》教案「篇六」教学目的1.理解古诗的内容,能联系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掌握诗的读法,背诵课文。3.学会本课5个生字,通过了解每个生字的意思和用法。4.转述练习,能清楚、准确地转述开家长会的通知内容。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1.进一步掌握古诗的读法,理解诗句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2.通过朗读和理解古诗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练习准确清楚地转述内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投影仪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初读课文,使学生对古诗内容先有一些感性认识。1.课前在黑板上抄写好古诗。学生自己把古诗读一遍,边读边思考,试着理解每行的内容,要读准字音。2.请个别同学在班上读,老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语气。(1)古诗有几行?每行几个字?告诉学生这种格律的诗叫五言诗。(2)指导五言诗的读法,一般是二、三读法,读完前两个字要稍有停顿,第三个字要读重音,声音也要拉长些。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根据古诗的内容,最后一行要读得轻一些。(3)练读,看谁读出了古诗的韵律,然后全班齐读。二、理解古诗的内容1.理解题目的意思:所见的意思就是:所看到的。诗中所描写的这一情景是谁看到的呢?(作者)作者看到了谁?他在干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古诗。2.学习古诗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1)齐读古诗,想:古诗中写的是谁?(牧童)童指儿童,小孩。牧指放牧牲畜的。诗中所说的牧童,是放牛的孩子。(2)读第一句,说说这个放牛的孩子在干什么?(骑在牛背上唱歌。)(3)。振是振荡的意思。林樾指枝叶稠密的树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振林樾的意思。(牧童的歌声非常响亮,振荡着整个树林。)(4)再读第一句,回答下列的几个问题:(用投影仪显示出问题)①什么地点?②人物是谁?③他在干什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默背第一句,想象第一句中所描述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然后让同学们背第一句,说说自己的想象。(5)学习第二句。齐读第二句:欲、捕各是什么意思?(欲:想。捕:捉。)鸣蝉是什么意思?(正在叫着的知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放牛的孩子想干什么?(听到了知了的叫声,他想捉知了。)他是怎么做的呢?再读第二句,想:忽然是什么意思?(一下子、立刻)闭口立是什么意思?(闭着嘴站在那里。)看图:他跳下牛背,站在那里干什么?(他在寻找树上的知了。)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大家观察一下他的外貌和神态,然后同桌的同学一块说说。(他穿着古代人穿的衣服,发髻高盘,光着脚丫。右手握着放牛鞭,左手的食指不自觉地摸着腮,眼睛看着树上,专心致志地在寻找着蝉的踪迹。)听一个同学读第二句,想象这个孩子听到蝉的叫声后那一连串的动作。(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向树上望去。)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四个动作词语:停、跳、站、望。说说这首古诗是写的什么季节的景色?(夏天)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夏天?(樾,蝉)为什么?(樾:树阴,夏天树木的枝叶茂盛,才会有树阴。蝉: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句的意思。3.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先读古诗后解释。)说说振、欲、捕三个字的意思,然后做课后作业1。背诵古诗。个人背、齐背。读生字卡片。作业:背诵古诗。板书设计第二节一、检查背诵古诗。请两个同学站起来,一个背诗,一个说古诗的意思。二、读本课的生字卡片,练习口头组词。有些同学常用古诗中和生字相邻的字组词,老师要告诉学生古诗中相邻的字很多都不是一个词,不能随便用。三、指导书写1.这五个字中哪几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的字有几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