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网络关键点整合知识专题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思维拓展知识专题二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第1页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关键点整合思维拓展知识专题二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第2页要点整合知识网络关键点整合思维拓展关键点1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1956年)(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良好政治条件。(2)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取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3)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保卫了国家安全,赢得了安定国内建设环境,提升了中国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知识专题二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第3页知识网络关键点整合思维拓展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1956年)(4)土地改革:1950年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施农民土地全部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成了土地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共同作用:巩固了新生政权,为即将到来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相对稳定国内和国际环境。(5)“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对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对应培养建设人才,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前进。(6)1954年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形成。(7)三大改造: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知识专题二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第4页知识网络关键点整合思维拓展关键点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到1976年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失误及纠正国际背景(1)美苏两极格局形成。(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利用战后稳定环境,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3)欧共体成立,西欧各国联络日益紧密。(4)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但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束缚主要史实(1)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但违反客观经济规律,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造成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纠正:党中央全方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生产。(2)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严重挫折,深入拉大了与发达国家差距。纠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将党工作重心转移到当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战略决议经验教训(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2)经济建设方针制订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3)要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走依法治国道路。(4)搞经济建设必须遵照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知识专题二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第5页知识网络关键点整合思维拓展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特点(1)有探索: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2)有波折:1958年总路线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都是在社会主义探索中重大失误。(3)有发展: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加;石油工业发展成就突出;新型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发展快速。知识专题二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第6页知识网络关键点整合思维拓展关键点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至今1.改革开放序幕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伟大决议,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2.改革开放探索(1)对内改革:1978年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生产主动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1985年开始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当代企业制度,调动职员主动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心步骤,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对外开放:从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么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知识专题二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第7页知识网络关键点整合思维拓展3.理论创新1997年党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指导思想,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当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4.当代化建设成就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改变,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停提升。知识专题二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第8页知识网络关键点整合思维拓展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总设计师(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施改革开放。(2)实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当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标准。(3)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观点。(4)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还依据他构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布署。(5)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推进了改革开放深化,解放了人们思想,成为把中国改革开放和当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宣言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当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处理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当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知识专题二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第9页思维拓展知识网络关键点整合思维拓展1.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联络“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经济,是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社会关系,是为了处理工业化过程中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为满足工业化正常需要开展。三大改造(1953—1956)发生在“一五”计划(1953—1957)期间,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主要组成部分。知识专题二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第10页知识网络关键点整合思维拓展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中实现三个伟大转折(1)第一个伟大转折: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第二个伟大转折: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转变。(3)第三个伟大转折:人民生活从温饱向基本小康转变。知识专题二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第11页知识网络关键点整合思维拓展3.中共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原因,对邓小平理论形成起主要作用会议有哪些?(1)原因:①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正确分析;②对世界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和认识;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2)会议: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里股权授予协议书
- 设备入股买卖协议书
- 酒吧设备出售协议书
- 车辆推迟过户协议书
- 酒吧包间转让协议书
- 茶楼经营合伙协议书
- 邻居双方建房协议书
- 体育俱乐部安全协议书
- 选美大赛参赛协议书
- 转让自建商铺协议书
- 第六单元《军民团结一家亲》课件 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
- 2025年中考地理热点素材题(含答案)
- 宁波大学2014-2015年高等数学A2期末考试试卷
- 2025年硕士研究生政治考研大纲
- 电子商务教师资格证教学理念试题及答案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 《医院手术室净化施工方案》培训
- 【正版授权】 ISO/IEC 19790:2025 EN Information security,cyber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 Security requirements for cryptographic modules
- 整套课件-证券投资学(第二版)赵锡军
- 2025年《教师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培训心得(3篇)
- 2025年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