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语文】知识梳理_第1页
【部编版七下语文】知识梳理_第2页
【部编版七下语文】知识梳理_第3页
【部编版七下语文】知识梳理_第4页
【部编版七下语文】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总复习

第一单元知识点精讲

第一课《邓稼先》

【字词注音】

元勋(xūn)兽铤亡群(tǐnɡ)

选聘(pìn)夐不见人(xiònɡ)

萦带(yínɡ)至死不懈(xiè)

挚友(zhì)风悲日曛(xūn)

鞠躬尽瘁(cuì)妇孺皆知(rú)

奠基(diàn)谣言(yáo)

当之无愧(kuì)

【主题思想】

本文用饱含深情的语文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且将其生平、贡

献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他对祖国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

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整个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文章结构】

展示背景-百年屈辱

不凡经历-两弹元勋

伟人对比-突出质朴

第1页共65页.

创造奇迹-自豪骄傲

中国男儿-献身精神

赤子情怀-永恒价值

【文学常识】

邓稼先: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

开拓者和奠基者。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

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回国。

杨振宁: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美国留学后加入美国籍。诺贝尔物理学

奖获得者。是邓稼先中学、大学的同学。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

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生字注音

深宵(xiāo)小楷(kǎi)

慷慨(kāngkǎi)秩序(zhì)

澎湃(péng)弥高(mí)

锲而不舍(qiè)迭起(dié)

兀兀穷年(wù)硕果(shuò)

目不窥园(kuī)卓越(zhuó)

沥尽心血(lì)赫然(hè)

一反既往(jì)

第2页共65页.

2.词语解释

(1)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4)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5)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6)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

(7)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话十分畅快。

(8)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9)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

(10)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焉:代词,相当于“这里”。

(11)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课文结构

第一部(1—7):记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特点。

第二部分(8-19):具体展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这个方面的“说”和“做”。

第三部分(20):总结全文,对闻一多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

问题归纳

1.开篇两段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这两段话用了引用和对比,写出了闻一多对

第3页共65页.

“说”与“做”的态度和原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及谦逊的人品。这两句总

领全文,用这种方式开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如何“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的含义?“开一剂救济的文化

药方”是比喻的说法,这句话实际上是指闻一多在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运用了什

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这里运用了明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字写得十分工整,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严谨

的治学态度。

4.试分析第6段“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表明闻一多先生除学术研究外,

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表现了先生的用心极专极深。

5.他“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呼喊”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

这些词语形象地刻画出闻一多号召人民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积极态度和进行宣传的革命

大无畏的精神,为写他的“做”作铺垫。

6.为什么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搞白色恐怖,人们的言论不自由,谁宣传民主谁就有被杀害的危险。在

这样的形势下,一些人只好明哲保身,保持缄默。而闻一多不同,越是这样的时刻,他越是勇

于站出来,敢于直面惨淡,坚持真理,所以闻一多的“说”和“做”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说和做,

他的“说”和“做”时刻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因而“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7.分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这句话的作用。

这句外貌描写形象地再现了闻一多大义凛然的形象,言语间充满着对闻一多的颂扬之情。

8.结尾句有什么作用?

第4页共65页.

结尾段的两句话在内容上点明了全文的中心,高度概括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

方面的优秀品质。“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

味着闻一多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在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课文主题

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崇高品格,高度

赞扬了他刻苦钻研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实干精神,以及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而献身的精神。

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生字注音

舀水(yǎo)揩汗(kāi)

调羹(ɡēnɡ)阖眼睛(hé)

咳嗽(ké)薪金(xīn)

疙瘩(ɡē)绞肉机(jiǎo)

悠然(yōu)捆书(kǔn)

嘱咐(zhǔ)一碟菜(dié)

吩咐(fù)草率(shuài)

问题探究

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十八件小事,这十八件小事,你认为分别表

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特性?

鲁迅的笑:突出“明朗”,发自内心的“欢喜”,可见其观爽朗、平易近人;

鲁迅走路的姿态:突出“轻捷”,快,表现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

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

穿衣裳的评论(详写):突出“全智者”,表现鲁迅先生独到的审美观;

第5页共65页.

不游公园:暗示鲁迅先生工作的繁忙;

看电影的路上:突出鲁迅先生的礼让,表现对他人对亲人的爱;

纸烟:突出“贵”“贱”的分类,表现鲁迅对来客的尊敬和对自己的“吝啬”;

休息:突出“翻一翻书就是休息”,表现鲁迅先生对时间的珍惜;

工作时间(详写):写一天的时间安排,突出与常人不同的作息习惯,表现鲁迅先生

抓紧一切时间工作,表现了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情怀;

踢鬼、谈鬼(详写):突出诙谐有趣,表现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和大胆,以及他的智

慧;

吃鱼丸(详写):突出“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表现

鲁迅先生做事认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病中(详写):突出鲁迅病情的严重,表现他为了工作不顾身体疾病的奉献精神;

海婴的夸耀:突出“夸耀”,用尚不懂事的孩子的细节反衬鲁迅病情之严重;

明朝会(详写):突出“明朝会”,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

病好起来了(详写):写鲁迅的病“好了一点”“又好些”,突出鲁迅的朗朗的笑声,表

现鲁迅的乐观精神;

木刻画:写病中鲁迅的一幅木刻画,暗示鲁迅顽强的生命毅力(此处可在后面让学生

讨论);

“若没有我呢”:写鲁迅的希望,希望青年一代可以独立地走正确的道路;

病“好”了:突出“觉得做事要多做”、“以为”“准备”,表现鲁迅的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他“休息”了:写鲁迅生命的结束,突出“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表现

鲁迅“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彻底的奉献精神。

以上这些内容,看似没有什么联系,比较杂乱。你能否对它们进行归类?

神情姿态:“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穿着审美:“穿衣裳的评论”,自然朴素、人情练达。

饮食起居:“纸烟”“休息”,简单随和、体恤他人。

工作习惯:“工作时间”,不同寻常,忘我精神。

第6页共65页.

休闲娱乐:“不游公园”“看电影的路上”“踢鬼、谈鬼”,幽默风趣、童心未泯。

日常琐事:“吃鱼丸”“若没有我呢”“木刻画”,待人接物、爱护青年。

对待疾病:“病好起来了”“病‘好’了”,乐观精神。

可以说,虽然本文看似杂乱,但有一个情感上的线索。全文除了许广平先生的一句极

为朴实的感叹,没有一个地方有直接的赞美,却处处透露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

仰。同样的,没有一个“悲”字,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沉重的悲伤。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鲁迅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休闲、写作、养病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

示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抒

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四、第四课《孙权劝学》

生字注音

卿(qīnɡ)涉猎(shè)

即更(ɡēnɡ)遂愿(suì)

为博士邪(yé)孤常读书(ɡū)

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

蒙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吗?

第7页共65页.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揣摩语言

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

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

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孙权现

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

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__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为自己的进步深感

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通过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并分角色朗读。

孙权: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语气?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用双

重否定的形式写出了坚决的语气,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

又流露出关心与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第8页共65页.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写出了怎样的语气?表达了孙权怎样

的心情?前一句“邪”表示反问的语气,可译为“吗”。这里有对吕蒙辞学的责备、恼怒之意。

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另有目的(以古鉴今);后一句

中“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这句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与爱

护。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从自己的切身

体会教育吕蒙要读书,读书是有好处的。这番话表现出孙权善劝。他对吕蒙既有严格的要求,

又有殷切的希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

神态昭然可见。

鲁肃: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表现出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

话从侧面反映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的长进。

吕蒙: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写出了什么?这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说

明了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也表现出吕蒙颇

为自得的神态。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什么?这句话表现了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而并不

是埋怨鲁肃。“乎”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呢”。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有一种调侃的意味。显

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的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之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

吕蒙的学有所成。

《孙权劝学》主题

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成败。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只要勤奋学习,定能成功。希

望同学们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多读书,读好书。

常见借代词语:

第9页共65页.

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1、身居闹市,总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压抑在心底,致使身心疲惫,或许,是庸俗的尘世,

给了我们太多的尘烟,蒙蔽了心灵上的窗口,才致使心灵产生幻觉。静心自然,看一花、一草、

一木、一世界,忧虑的心,多了几许明朗,少了几许杂念,淡看世界,心便会,不烦不躁,不

悲不喜,一切,都在淡淡的环境里明朗开去,心灵深处,便会不断的涌现出一片生机。

2、喜欢发呆,喜欢把一些心事锁在一个固定的角落里,还喜欢在一个人独处时,慢慢搜

索着那些过往的痕迹,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储存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而那些故事的背

后,也都着一段最深刻的回忆,浏览过往,虽故事里的人和事不再那么清晰,但记忆的影子一

直都跟随着岁月,搁浅在心里,或许,回忆就是装点生活的精彩,记忆就是丰富思维的源泉,

生活,至少让我们懂得,寂寞也是一种美丽!

第10页共65页.

3、一段路,走了很久,懵然回头,才发现原来和现实已经拉下很长的一段距离,曾经,

已变得模糊不再清晰,流逝的剪影已那么陌生,当初的梦想已经远离了时光的轨迹,那份执着

在心底已失去当初的勇气,是什么?改变了曾经,是什么?懒散了心情,或许,是生活,把我

们的意志一点一点的削弱,是现实,讽刺了曾经的那份热忱,而如今,岁月荒芜,路还在我们

脚下延伸,面对未来,还得依然把那份执着继续。

4、喜欢阳光的味道,喜欢阳光折射的光线散发出五光十色的梦境,暖暖的色彩,如透明

的音符在指尖跳动,心动而悠然,清浅而明媚,看时光缓缓慢移,看青葱年华逐渐隐去,岁月

又曾添了新的色彩,一寸光阴,一程心情,一种思绪,一层断章,安静的停歇在岁月的一角,

用纤瘦的十指触摸阳光的暖意,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原来,世间还是如此美丽!

5、人生,总要有许多磨练,才能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生活,总要经历,才能感受到

生命的真正意义,苦与乐,喜与悲,爱与恨,都是人生的必修之课,读懂了这些课,就读懂了

自己,那些镜花水月,红尘往事,只是生活里的一些调味品,生活,如果要想过的有滋有味,

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握好自己,只有自己坚持做自己,生活才不会为难你!

6、七月,有骄阳的味道,有流光滑过的声响,有雨落地面沾起的尘味,有雨打落叶滴滴

的心醉,还有,风卷尘埃那种蔓入眼际的迷离。流年暗转,一颗素心装满沉甸甸的情怀,清淡

的面容,早已被尘世的风霜,掩盖了昔日青春的风华,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沧桑的成熟,一些

疲惫的情愫,悄悄的布满了眼角的细纹处。往事,历历在目,人生,几多风雨,铅华洗尽,唯

有,淡看一切,尘心归尘,素心所向,纵然时光老去,心,永不言弃。

7、文字,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心声,习惯每天用文字抒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习惯每天

借用简单的词汇去描述生活中那些繁忙的琐事,源于生活,无论快乐,还是忧伤,都可以借用

文字的方式书写一段至深至情感慨,生命中有了文字,生活就有不一样的精彩,用一颗明净的

心看世界,把多余的时间交给灵魂,用心感受文字带给你的清闲和乐趣。

第11页共65页.

8、七月的日程,指尖写满着忙碌,流逝的光影映照着远去的时光,摘一朵蒲公英的花蕾,

让生命的活力在指尖绽放,让蒲公英的种子带着自己的梦想飞向尘世的每一个方向。若生命可

以从来,我一定会作一次无悔的选择,就像那蒲公英的小伞,在空旷的天际里自由自在的飞翔。

9、生活,总是在忙碌中经营自己,那些匆匆流过的时光里,落下了人生多少辛劳和汗滴,

因为生活。我们错过了美好而休闲的时光,因为忙碌,人生的路上留下多少惆怅与叹息,或许,

命运给不了我们多少公平,生活回报不了我们的辛苦和努力,那么,我们就应该更加的珍惜自

己,因为时光流逝,再也没有回转的余地。

10、七月,裹着淡淡的一份安静,安静得疼痛都没有知觉,忧伤,在半明半暗的日子里,任意的滋生着尘

世的每一个角落。一切过往都已远离,曾经那一段紫色的记忆,都以被时光掩埋在时空的隧道里,一世情

愁,随风远去,季节轮转,只有惆怅遗留在心里,仰视,这个季节的上空,阳光依旧那么耀眼,只是被光

线刺痛的眼眸,无力在去收索阳光后面的痕迹,素颜低吟,离落一身孤寂的剪影,七月流光,又滑落一地

忧伤的叹息。

第12页共65页.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总复习

第二单元知识点精讲

《黄河颂》

一、内容赏析

(一)序曲

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

两块。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

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2.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伟大坚强

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

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

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情感特征赋予了黄河,为什

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诗人对黄河

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

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

2.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

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颂黄河

第13页共65页.

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

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

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

(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

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

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2.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伟大坚强

(四)尾声

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

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

伟大坚强的精神

二、理解主题

《黄河颂》当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它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

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

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

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

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

出了颂歌,用澎湃的激情热情地讴歌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

巨大的保护作用,并表达了学习黄河精神,铸就像它一样伟大坚强的决心。全诗以英勇的

气概和坚强的决心表达了保卫黄河,保卫中国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第14页共65页.

背景介绍:《黄河大合唱》是现代诗人光未然于193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是

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抒情诗,此诗亦是诗人对黄河唱出的颂歌,诗人用澎湃的热情地

讴歌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护作用,歌颂了中华民

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全诗语言奔放,

意境开阔高远,气势磅礴,充满力量,读来一气呵成,激情澎湃,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作者简介:(1913—2002),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

人。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1936

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

花》《屈原》等诗作,其他代表作品有《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风雨文谈》《文艺辩论

集》等。

《老山界》

一、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1996)江苏人,无产

阶级革命家,1927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

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为建设和发

展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故事背景

红军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以后,部队先后

进入广西、湖南边境和湖南、贵州边境。文章描写的是中央军委机关纵队在这一带行军的

情形。

三、多音字

盛chéng:盛饭shèng:茂盛

嚼jué:咀嚼jiáo:细嚼慢咽

觉jué:觉得jiào:睡觉

四、课文结构

第1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1段)。

第2部分: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2—33段)。

第15页共65页.

第3部分:说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第34段)。

六、文章赏析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段:介绍老山界。

第二部分为2~32段:按时间,空间的变化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为第33段: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文章中心

文章以生动优美真挚细腻的笔触,叙述了长征中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第一座难走

的山老山界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大

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不怕困难,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二到十一节显示红军是为人民谋福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传

播机。从一个侧面丰富了文章的中心。

说明了红军不怕困难,坚强意志和乐观豪迈的精神。

本文中心:本文通过记叙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赞扬了红军们不怕困难,勇往

直前,意志坚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土地的誓言》

一、作者简介

第16页共65页.

端木蕻良(1912—1996年),原名曹

京平。生于辽宁昌图。现代作家。1928年入

学天南开中学,办刊发表文章。1932年入清

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同年加入北平“左联”,主

编其机关刊物《科学新闻》。1933年发表长

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描写“九·一八”前

夕东北人民的抗日激情和义勇军的爱国行动。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战期间,先

后在山西临汾、武汉、重庆、香港等地编刊物、搞创作,写过京剧、话剧及《科尔沁草原》

第二部。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文联副秘书长,创作京剧、评剧、秦腔剧本和散文、短篇

小说,“文化大革命”后出版有小说《曹雪芹》上卷。

二、课文背景

此文写于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10周年之际,原载于1941年

9月18日《华商报》。

作者19岁时经历了“九·一八”事变。1941年,作者29岁时,“九一八”事变已经过

去整整十年,东北三省沦陷近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

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感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理解词义

1.炽(chì)痛:一作“挚痛”,意为热烈而深切。

2.嗥鸣(háomíng):(野兽)大声嚎叫。

3.斑斓(bānlán):灿烂多彩。

4.狐仙姑:东北地区民间迷信的神仙。

5.谰(lán)语:没有根据的话。

6.镐(gǎo)头:镐头是刨土用的工具。

7.大熊:指大熊星座,拱极星座之一。座内北斗星是寻找方位用的标志。

四、课文结构

第17页共65页.

第一部分(①):写“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

第二部分(②):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

五、问题归纳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

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情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

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

感觉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2.作者把广大的关东原野,以“她”而不是“它”相称,这是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作

者什么感情?

以“她”而不是“它”相称,将倾诉对象拟人化,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比如: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

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

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木兰诗》

一、创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

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

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

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

燕山胡骑鸣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据此,《木

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

(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诗中

第18页共65页.

提到的黑山、燕山一带。北魏神麚二年(429),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

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

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从军的故事产生于北魏,《木

兰诗》也可能产生于北魏时期。

二、文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zhù可kè汗hán鞍鞯jiān

辔pèi头溅jiān溅啾jiū啾柝tuò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木兰当户织当:对着。

(2)惟闻女叹息惟:只。

(3)愿为市鞍马市:买。

(4)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5)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6)著我旧时裳著:穿。

(7)双兔傍地走傍:靠近,贴近。

(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

(9)万里赴戎机戎机:战争。

(10)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上

三、重点句子

第19页共65页.

1.用原文填空。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

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

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

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

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

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

战死,壮士十年归。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

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第20页共65页.

《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

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四、问题归纳

1.如何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解析:木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

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

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理责

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

朴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什么对《木兰诗》进行这样的繁简处理?

解析: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所以对残酷的

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

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

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兴。《关雎》

《蒹葭》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孔子曾周游列国,宣扬“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开了中国私塾教育的先河,

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第21页共65页.

3.《孟子》,此书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

时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和孔子合称“孔孟”。

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社会思想上主张“性善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4.《墨子》,此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是

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公输》

5.《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周,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6.《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

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

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

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

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陈涉世家》

9.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

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10.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

海》《龟虽寿》。

第22页共65页.

1、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

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苇边钻出

来放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2、美: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

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3、踏月随风,研相思入墨,执笔落花,填半卷清词,在花笺掠影中,任思念缱绻,读你

千遍,隔着岁月的窗,将眷恋轻描。一程山水,会因一个人而丰盈;一段时光,会因一场相遇

而葱茏,清风绕过处,心如素雅的青莲,将一湄如水的清韵,散发出明媚悠远的清宁,尘封住,

初识的那一眼凝眸。

4、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假如

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假如我是个歌手,

我就要用优美的旋律和甜美的歌声来赞美她们婀娜的舞姿和充满魅力的面庞。假如我是个摄影

师,我就要用光彩和色彩拍下她们勃发的活力和妩媚的身姿。

5、请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请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

双腿!请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请感谢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

尊!请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6、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你心中的郁闷;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

的坎坷,而是你自信的丧失;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你希望的破灭;最使人

绝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击,而是心灵的死亡;所以我们凡事要看淡些,心放开一点,一切都

会变好!

第23页共65页.

7、爬上山坡后,另外一边不再是诱人的芦柑,而是亭亭玉立的杉木。它们俏生生地屹立

着。杉木无拘无束地立在无垠的天空下,微风过处,它们仿佛在对我浅吟低唱,尽量温柔起来。

尖尖的叶子也在我欣赏的眼睛里变得柔嫩而妩媚,风情万种。

8、行走于红尘,岁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皱纹的滋生,还有对生命的真悟。当岁月风吹

过,吹落了懵懂无知,吹走了抱怨凄凉,却吹开了成熟智慧的.花朵!沉淀,升华,收藏,岁

月之痕被一个人自然地划出,生命也在这个痕迹上沿正轨前行。渐行渐远,渐远渐美,最终,

走向辉煌的顶峰。

9、觉得自己好软弱,舍不得放开,你曾经问过我,我爱你什么,其实,我自己也说不出

来,现在知道了,因为爱,所以爱,让我付出我的关怀,不管任何事情的发生,现在才明白,

因为我爱你,不管岁月的变迁,风吹日晒,一直对你的爱不变。

10、一步一落墨,一念一生情。你我之间的深情早已演绎成一阙阙唯美的诗行,闭目总会想起初见的唯美

惊艳,网海几多过客,几人回眸?看庭前花开花落,任云卷云舒。你在我就心安,不恋前尘心伤,不问明

日何从?此生有你,我不会再错过落花流水的美丽,我会珍惜高山流水的情缘,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

相依。

第24页共65页.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总复习

第三单元知识点精讲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一、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

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近现代文学家、思想家、

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

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其小说、

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二、词语解释

1、震悚(zhèn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2、诘问(jiéwèn):追问,责问。

三、生难字

搁(gē)掷(zhì)脐(qí)憎恶(zēngwù)菩萨(púsà)竹竿(zhúgān)

烦琐(fánsuǒ)土匪(tǔfěi)辫子(biànzi)胸脯(xiōnɡpú)疮疤(chuāngbā)

哀悼(āidào)

茉莉(mòlì)书斋(shūzhāi)霹雳(pīlì)粗拙(cūzhuō)守

寡(shǒuguǎ)

《老王》杨绛

第25页共65页.

一、作者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钱锺书夫人,

本名杨季康,祖籍为江苏无锡,出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

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1938年与丈夫钱锺

书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任教。1949

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

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主要文学作

品有《洗澡》、《干校六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

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剧本《弄假成真》,《称心如意》、《风絮》等,翻译了《一

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

说《吉尔·布拉斯》等。

二、词语解释

1、滞笨(zhìbèn):呆滞笨拙

2、愧怍(kuìzuò):惭愧

三、生难字

蹬(dēng)绷(bēng)捎(shāo)肿胀(zhǒngzhàng)荒僻(huāngpì)取

缔(qǔdì)降格(jiànggé)镶嵌(xiāngqiàn)门框(ménkuàng)滞笨(zhìbèn)

侮辱(wǔrǔ)

《台阶》李森祥

一、作者简介

李森祥,生于1956年,浙江衢州人。1986年在《烟雨楼》杂志

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1991年调到南京军区政治

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

第26页共65页.

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著有小说《传世之鼓》《村野子弟》

《屋脊丘陵》等。

二、词语解释

1、自言自语(zìyánzìyǔ):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2、言外之意(yánwàizhīyì):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3、微不足道(wēibùzúdào):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4、大庭广众(dàtíngguǎngzhòng):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

三、生难字

啃(kěn)蹦(bèng)撬(qiào)磕(kē)门槛(ménkǎn)厚道(hòudao)

糟糕(zāogāo)醒悟(xǐngwù)晌午(shǎngwǔ)烦躁(fánzào)头颅(tóu

lú)

《卖油翁》

(一)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

号文忠,生于四川绵阳,籍贯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

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累擢

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

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文

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

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

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公集》。

第27页共65页.

(二)创作背景

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

长安饮水十分困难。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但陈尧咨

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

陈尧咨父亲陈省华,四川人,任济源县令,陈尧咨兄弟三人随父来河南济源。一日在龙

潭寺读书学习,练习骑马射箭时遇到一名卖油翁,从老翁身上领悟了一个道理:倒油的本

领是长期练出来的,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从此,发奋学习,刻苦练武。21岁时考上进士

第一名,后来当了宋代的吏部尚书,当时欧阳修采访了陈尧咨的成长经历,并到济源考查,

写了千古绝唱《卖油翁》的故事,成了流传至今的名篇佳作。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在出知亳州时作该文,

记载了关于陈尧咨的一个故事。欧阳修想通过这件小事,表达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字词过关

陈康肃公:即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善射:擅长射箭。

本句一作“陈康肃公善射”。

以:凭借、按照

自矜(jīn):自夸。

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担:放下担子。释,放。而:表承接。

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发:射,射箭。

但微颔(hàn)之: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但,只、不过。颔之,

就是“对之颔”。颔,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第28页共65页.

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但,只,不过。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忿(fèn)然:气愤的样子。然,作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

安:怎么。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轻,作动词用。

以我酌(zhuó)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酌,

斟酒,这里指倒油。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覆:盖。

徐:慢慢地。

杓:同“勺”。

沥之:注入葫芦。沥,注。之,指葫芦。

惟:意为只,不过。

遣之:让他走。遣,打发。

解牛、斫轮:指《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和《庄子·天道》中的“轮扁斫轮”两

个寓言故事。两个寓言都说明长期从事某一专业而技术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字词过关:

(1)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2)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3)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4)深林:指“幽篁”。

(5)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6)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

吹口哨为啸。

第29页共65页.

主旨:

表现了诗人高雅绝俗、宁静淡泊的内心境界。全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

情景,以此表现出诗人闲适的隐居生活,勾勒出一位悠然独处者的形象,表达出诗人闲适

自得的心境。

【春夜洛城闻笛】

赏析:

(1)洛城:今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子。玉:指玉石。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声音。

(4)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

(5)闻:听;听见。

(6)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

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

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

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

哀怨感情。

(7)故园:指故乡,家乡。

主旨:

《春夜洛城闻笛》的主旨是思乡,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在诗人客居异乡的时

候,他在洛阳的客栈时偶然听到《折杨柳》笛声,而《折杨柳》笛声的绵长又悲切,从而

引起诗人的思乡的愁绪。

【逢入京使】

字词过关:

(1)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第30页共65页.

(3)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4)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主旨:

《逢入京使》的主旨是通过描写诗人远涉边塞,恰好遇到回京的使者,托其带平安口

信,来慰问家人的场面,表达诗人思念亲人的凄惨心情。

【晚春】

字词过关: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jie):知道。

主旨:

表达了诗人对人们的劝诫,希望人们珍惜光阴,抓住机会积极地创造价值。全诗通过

对晚春的繁丽景色的描绘,赞扬“杨花”和“榆钱”的勇气,以此鼓励人们乘时而进、积极进

取。

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第31页共65页.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

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1、当春间二三月,轻随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

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

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

人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2、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视,处处离不开眼镜,就像个“睁眼瞎子”一样,只要把他的眼镜摘

下来,在我面前他就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一天下午,哥哥要洗头了。他吩咐我给他拿肥皂换

水。我得意地想:哼!我先给你跑跑腿,然后再治你。一会儿,哥哥伸长了脖子,把肥皂沫打

第32页共65页.

得满头满脸都是。我一看时机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哥哥搓完后去洗头,一捧水,

捧了个空。他忙去找,可刚一睁眼,肥皂沫就杀得他直流眼泪。他像盲人摸路一样,东摸摸,

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眼睛还是模糊的,就去找他的眼镜。

3、苦难,作为过去重重叠叠岁月的一种馈赠,似乎已成了一个老得该进博物馆的历史名

词。我们常常拒绝苦难。

4、良言一句三冬暖,宽容是冬天皑皑雪山上的暖阳;恶语伤人六月雪,如果你有了宽容

之心,炎炎酷暑里就把它当作降温的空调吧。

5、妈妈的爱,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照得我浑身洋溢着温馨;爸爸的爱,深沉得犹如高

山里的树木,让我从不受风吹雨打;我的爱,没有惊天动地,只犹如一缕清风拂过他们的身边。

6、琴声依旧回旋在苍照暮色中的小道上,却犹如一股清泉为每个途人洗去心灵的污垢,

洗去疲倦的尘埃。

7、他心里好像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好像全世界的蛇胆都在自己肚子中翻腾,他受不了,

想把这种苦吐掉,但是这东西刚倒嘴边,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空留他一口苦涩。

8、雨是秦槐汉柏下仁人志士落下的悲怆之泪;雨是桃花潭水边知己依依不舍的惆怅之泪;

雨是茫茫戈壁间守边将士愁苦寂寥的乡思之泪。

9、这里固然有绝崖、陡壁、喷泉、草地,但更为离奇的却是那波光流思的冰湖。那湖水

碧蓝见底,湖面映浮着远山的倒影。在霞光尽染的傍晚,你在湖边草地支起帐篷,升起黄火,

看明澈的冰湖里的繁星,和那被黄火染得一片通红的雪山,简直忘掉盛夏的酷暑,如置身神话

世界了。

10、正如鸣蝉惯于吵闹,黄蜂惯于蜇人,小孩惯于哭叫一样,我的家乡也形成了难以变更,也从来没有变

更过的习惯。

第33页共65页.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总复习

第四单元知识点精讲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一、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

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

之一;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

暄琐话》等。

二、字音词义

修润:修改润色。

生疏shū:因长期不用而不熟练。

商酌zhuó:商量斟酌。

恳kěn切:诚恳而殷切。

譬pì如:比如。

朦méng胧:1.月光不明。2.不清楚,模糊。

累léi赘zhuì:指拖累、麻烦。

别扭:(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拖沓tà: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

妥tuǒ帖:恰当,十分合适。

诲huì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第34页共65页.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三、主题概述

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

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交代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以及“我”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2):总写叶圣陶先生在品德方面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3~5):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6~8):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9):提倡人们思考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话的主张。

五、鉴赏品读

找出文章中评价叶圣陶先生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1、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

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高度评价了叶圣陶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

2、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这是对叶圣义气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总的评价)

3、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通过送客、回信两件事来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

4、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赞扬了叶圣陶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

第35页共65页.

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高度评价了叶圣陶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驿路梨花》

一、作者简介

彭荆风(1929年11月22日—2018年7月24

日),出生于江西省鄱阳县,祖籍江西省萍乡市,中国当

代军旅作家,历任昆明军区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作协云南

分会副主席、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代表作品有《驿路梨花》《鹿衔草》《断肠草》《师长在

向士兵敬礼》《绿月亮》《解放大西南》《今夜月色好》《孤城日落》《太阳升起》

等。

二、字音词义

寨zhài:村寨,四围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子。

撵niǎn:1.驱逐,赶走。2.追赶。

扛káng:阿用肩膀承担物体。

驿yì路:驿道。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陡峭qiào:(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露宿:在室外或野外住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