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1719-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 稻田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_第1页
DB21-T 1719-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 稻田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_第2页
DB21-T 1719-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 稻田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_第3页
DB21-T 1719-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 稻田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_第4页
DB21-T 1719-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 稻田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DB21DB21/T1719—20092009-02-17发布2009-03-01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本标准规定了稻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养殖的环境条件、稻田工程、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NY5051NY5071NY5072NY/T5055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2在蟹苗、扣蟹暂养池及养殖田块四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作防逃设施,防逃设施要求高出地面放苗前,加注经过滤的新水,使暂养池水深达20cm~30cm,调节水色至黄褐色或黄绿色。有条件的,3蟹苗培育到III期仔蟹后即可分池转入稻4在蟹种入暂养池前10d左右,用生石灰干法清塘,用量为50kg/667m2~75kg/667m2(池底留水6cm~~5min后放入暂养池,放养密度3000只/667m2~5000只/667m2;暂养根据水温和摄食情况随时调整;7d~10d换水一次,换水后用15g/m3~20g/m3生石灰,或用生物制剂调节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5%~10%。配合颗5d烂肢病水肿病黑鳃病聚缩虫病1、全池泼洒土霉素,使水体成病蟹的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活动迟缓,摄食减少或停止3、全池泼洒生石灰,浓度为病蟹腹部、腹脐及1、全池泼洒土霉素,使水体成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厌食,活动迟缓或2、每千克蟹用土霉素100mg~200mg,每天一次,连用5d~7d。初期病蟹部分鳃丝变暗褐色,随着病情发展全部变为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大量寄生,可见病蟹体表有许多灰白色绒毛状物,在水中尤为明显;病蟹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手摸体表及附肢有滑腻捕捉的成蟹应放入设置在水质较好的池塘或水渠中带有盖网的网箱中暂养2h以上,经吐泥滤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