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提前预习讲义_第1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提前预习讲义_第2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提前预习讲义_第3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提前预习讲义_第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提前预习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

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共m),纳米(nm)

3.单位换算:

(l)lkm=1000m=103m;lm=10dm=100(102)cm=1000(103)mm=1000000(106)um=1000000000

(ICT)nm

ldm=O.1111=105;lcm=O.01m=10"m;lmm=0.001m=10-3m;1pm=O.000001m=10-6m;

1um=O.000000001m=10^9mo

(2)单位换算示例:

如:25.68cm=()m

过程:

再比如:lnm=()m

过程:\nm=lx^—m=

109

4.光年:长度单位,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例1、37.56cm=m

【答案】0.3756

【解析】因为lcm=10-2m,所以37.56cm=37.56X10,=。.3756m

例2、13.25m=nm

【答案】1.326X10wnm

【解析】因为13.26m=13.26X109nm=l.326X1010nm

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

1.工具:刻度尺,指各种直尺、三角尺、卷尺等。若要进行较精密的测量,则需选用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卷尺直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2.刻度尺的使用:

(1)“一选”:根据测量的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

(2)“二看”:观察选用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为测量和读数做准备。

量程:即工具能测量的最大范围;分度值:即工具能测量的最小值,体现了工具的精度。

量程0丁15cm

血11叩中川|叫111pl叩叩11|叫叫叩11|叫叫川1|川1|叫川1|1叩11|加|叫叩『111|1川|1川|1川|]

Oc.n123456789101112131415CJ

岫而Mjiiiiliii而疝川IIII小疝|而|||向||川||加1川恤1血1川1||加11扁1疝1而而®

零刻度线单位:cm_____________分度值1mm

(3)“三放”: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零刻度线磨损的,以后面某一清晰的整刻度线)

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或表述为“尺要放正,不

能歪斜”)。

Jr1

(4)“四读”:

(5)“五记”:测量结果包含数值和单位,其中数值的最后一位为估计值,其余为准确值。

典例3、(2024•新疆巴音郭楞•二模)下列测量工具中,能直接精确测量出一根铜丝直径的

是()

A.直尺B.卷尺C.三角尺D.螺旋测微器

【答案】D

【解析】三角尺、卷尺,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而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比三角尺、卷尺,

刻度尺的分度值小,分度值越小越精确,故能直接精确测量出一根铜丝直径的工具是螺旋测微器。

故选Do

典例4、(23-24八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关于刻度尺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测量操场的宽度,应该选择量程较大的卷尺

B.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一端,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不能歪斜

C.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前一位

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单位

【答案】C

【解析】A.为了测量操场的宽度,操场宽度较长,应该选择量程较大的卷尺,故A正确,不符

合题意;

B.使用刻度尺时,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一端,刻度线紧贴被测物,刻度尺的尺面要与物体边平

行,不能歪斜,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记录数据要写单位,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典例5、(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被测

物体长度是emo

(|llll|llll|llll|llll|IIH|llll|llll|lll

}2345cm

【答案】12.42

【解析】[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合

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4.42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4.42cm-2.00cm=2.42cm

典例6,(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西班牙制造的新式列车车厢的宽度,为

判断新式列车车厢能否通过一处老式隧道,技术人员分别测量了隧道内部三处的宽度,如图乙所示,

测量结果为:技术人员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新式列车车厢(能/不

能)通过该隧道。

【答案】1厘米不能

【解析】[1]刻度尺读数时需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因此宽度为3.500米,合350.0厘米,其分

度值为1厘米。

[2]列车宽度3.500米略宽于隧道某处的3.480米,因此列车不能通过该隧道。

知识点三、时间的测量

1.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为s。

(2)常用单位:年、月、日、时(h)、分(min)。

(3)单位换算:lh=60min=3600s;lmin=60so

2.时间的测定

(1)工具:

①古代:日遇、沙漏、滴漏、燃香、脉搏等。

日辱

②现代:钟、表,实验室常用停表(分机械秒表和电子秒表)。

00:08.65

<2a000B0D8fl

0&

0

智能手表丁手机秒表

(2)机械秒表

①认识秒表

复位,启动和停

按钮、止按钮

小GCOOQoa

nnnn

uuuUUu

②正确使用秒表

一调:先调零。按动复位按钮,使停表的指针指在“0”刻度处。

二按:按动停表的启动(暂停)按钮开始计时。

三停:计时结束时,再按动停表的暂停(启动)按钮。

四读:读出停表上指针(显示屏)对应的时间值。

③秒表的读数

机械秒表:小表盘上的分钟数加上大表盘上的秒数即为计时时间。如上图小表盘中指针转一周

为30min,一小格为lmin,大表盘指针转一周为60s(即为Imin)或30s,一格为1s,一小格为

0.2so如下图小表盘指针为18min,大表盘指针为36s,故停表读数为18min36s或1116s。

电子秒表:若表盘示数为:xx:xxXX,则读数为:XX分:XX秒0.XX秒,如下甲图读数为:

15min53.43s或953.43s;若表盘示数为:xx:xx?xx"xx,则读数为:xx时:xx分xx秒O.xx秒,

如图乙读数为9h59min56.98s;如图丙中显示xx:xx'xx"xxx,则示数应为:xx时:xx分xx秒xxx

毫秒。

甲乙丙

典例7、(2023•江西•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用秒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该同学

的成绩是minso

50

4515

,406、

【答案】122

【解析】如图所示,大表盘的分度值为1s,小表盘的分度值为Imin,小表盘的指针超出

了刻度1,大于1min,大表盘的指针指向22s,故该同学的成绩是lmin22s。

典例8、(23-24八年级上•湖北恩施•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款实验用电子停表。它的上部除了

正中央的“MODE”功能选择键外,左右各设置了一个按键,要将数据清零复位,应该按

(“左”“中”或“右”)键。当功能调整为可读到0.01s时,图中所示此次记时读数为£

08:00:11

【答案】左8min0.11s

【解析】[1]如图所示,左键为重置复位键,中间为功能选择键,右键为开始停止键,要将数据

清零复位应该按左键。

[2]由图可知,显示器分为三部分:分、秒、0.01秒,此次记时读数为8min0.11s。

知识点四、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1)产生的原因不同:

误差: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者估读有偏差;③测量方法不完善。

错误: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②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

(2)减小或避免的方法不同:

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其减小的方法为①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③多

次测量取平均值。

错误: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遵循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可以避免错误的产生。

3.在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时,应注意两点:

(1)先将测量数据中的错误数据剔除掉;

(2)求得的结果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值保持一致,并不是保留的位数越多越精密。

典例9、(23-24八年级上•西藏昌都•期末)关于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

A.精确的测量可避免误差B.误差就是错误

C.误差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答案】D

【解析】ABC.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

的,可以避免,故ABC错误;

D.一次测量得出的结果,误差较大,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例10、(23-24八年级上•北京•期中)初二年级开展“制作一个周期为2s的单摆”的课外拓展活

动,很多同学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如图所示是初二八班陈禹卿同学实验反思的视频截图,

重点分析了实验的误差。下列有关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第一个问捌是选用摆动物体的问题,

我选用的物体是胶带

胶带是不规则物体,痛心不好确定,

所以摆长会有一定误差,

导致后续实脸也会有误差

A.误差就是错误

B.误差是可以消除的

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不能减小实验中的误差

【答案】C

【解析】A.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

而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故A错误;

B.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但误差是可以减小的,故B错误;

CD.误差不可以消除,但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尽量减小

误差,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例11、(23-24八年级上•重庆垫江•阶段练习)小明五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

18.52cm、18.52cm、18.1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B.18.50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可以去掉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D.最后结果应记作18.43cm

【答案】C

【解析】A.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测量数据可知,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

度值为1mm,故A错误;

B.18.50cm中最后一位“0”是估读的,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确程度,有意义,不可以去掉,故B

错误;

C.估读时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通过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测量数据中18.10cm与其它数据相差过大,是错误的,应该剔除,最后结果为

,18.52cm+18.52cm+18.50cm+18.51cm

I---------------------------------------------------=18.51cm

4

故D错误。

故选C。

达标检测

1.(23-24八年级上•福建宁德・期末)下列长度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A.寸B.尺C.丈D.米

【答案】D

【解析】I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国际通用的国际单位制(SI),规定的7个基本单

位:长度单位米(m)、质量单位千克(kg)、时间单位秒(s)、电流单位安培(A)、热力学温

度单位开尔文(K)、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和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cd),故ABC不符

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23-24八年级上•陕西渭南•期末)“青山绿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几年我国通过综合治理,冬季空

气污染现状明显改善,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天数明显减少,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国11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

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2.5pim=2.5xl0-6mB.2.5pm=2.5x1CT'dm

C.2.5|im=2.5x10-8cmD.2.5|im=2.5xl0-9m

【答案】A

[解析]由Wm=lxl0-6m得

2.5pm=2.5xl0~6m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3.(23-24八年级上•山东淄博•阶段练习)单位是我们进行比较的标准,下列单位换算过程,表达

正确的是()

A.24dm=24x10-1m=2.4mB.1.5m=1.5mxl00cm=150cm

C.36km/h=36-3,6m/s=lOm/sD.2h=2*3600=7.2xl03s

【答案】A

【解析】A.单位换算

24dm=24x10-lm=2.4m

故A正确;

B.单位换算

1,5m=1.5x102cm=l50m

故B错误;

C.单位换算

36km/h=^-m/s=10m/s

3.6

D.单位换算

2h=2x3600s=7200S=7.2X103S

故选Ao

4.(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下列有关时间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30分=0.5时B.0.25时=25分

C.3小时=18分D.1天=12小时

【答案】A

Imin=­h

【解析】A.因为60,所以

30min=30x—h=0.5h

60

故A正确;

B.因为lh=60min,所以

0.25h=0.25x60min=15min

故B错误;

C.因为lh=60min,所以

3h=3x60min=180min

故c错误;

D.根据地球自转周期可知,1天=24小时,故D错误。

故选Ao

5.(23-24八年级上•西藏昌都・期末)关于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

A.精确的测量可避免误差B.误差就是错误

C.误差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答案】D

6.(23-24八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小明想测量一下自己百米跑时的速度,除了停表,他还需要

选择最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解析】由选项图中数据可知,工程用皮卷尺的量程在100m以上,盒尺的量程大约为2m,刻

度尺的量程大约为20cm,游标卡尺的最大量程为200mm,因此工程用皮卷尺最合适测量百米的距

离。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7.(23-24八年级上•广东茂名•阶段练习)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

列哪种尺最合适()

A.量程3m,分度值1mm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cm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答案】A

【解析】AC.人的身高约为1.7m,因此量程必须大于人的身高,由于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

差异极小,因此分度值较小的刻度尺比较合适,因此量程是3m,分度值是1mm,测量结果误差较

小;分度值是1cm,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B.量程是10m,但分度值是2dm,测量结果误差太大;故B不符合题意;

D.量程15cm,量程太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8.(23-24八年级上•四川雅安•阶段练习)如图是使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的几种做法,其中操作

【答案】C

【解析】A.物体一端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

B.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故B错误;

C.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且物体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故C正确;

D.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故D错误。

故选C。

9.(23-24八年级上•福建福州•期末)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和记录中,正确的是()

记作:5.6cm记作:2.60cm

记作:2.6cm记作:2.60cm

【答案】B

【解析】A.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且没有减去

左端读数,故A错误;

B.如图,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估读到了

分度值的下一位,故B正确;

C.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C错误;

D.如图,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

故选B。

10.(22-23八年级上•山东威海•期中)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误差

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尺面刻度线

C.错误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仪器的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大

【答案】D

【解析】A.在测量过程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A正确,不符合

题意;

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读数才准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错误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不按正确的规范操作造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这把皮尺的一个单位长度会比正常尺子的一个单位

长度大,用它测量出来的长度数值比准确数值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3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方桌每条边长为0.980米,

后来把此米尺与标准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1.002米,则小方桌每边真实长度为()

A.1.000米B.0.982米

C.1.020米D.0.978米

【答案】B

【解析】由测量结果的数值0.980m,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因为与标准尺相比,此米

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m,说明该刻度尺的一小格相当于实际长度1.002cm;读数是0.980m,相当于

98个1.002cm,故物体的实际长度应该是

98x1,002cm~98.2cm=0.982m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2.(21-22八年级上•江西景德镇•期末)同学用刻度尺正确测的某物体长2.745dm,则该同学所选

的刻度尺是()

A.米刻度尺B.分米刻度尺C.厘米刻度尺D.毫米刻度尺

【答案】D

【解析】刻度尺在读数时要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则此物体的长为27.45cm,此刻度尺的分

度值为1mm,所以选用的是毫米刻度尺。

故选D。

13.(2024•江苏常州・二模)某次实验中小明五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是6.31cm、6.81cm、

6.33cm、6.32cm、6.33cm,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该物体的长度分别为()

A.1mm6.3225cmB.1mm6.32cmC.1cm6.33cmD.1cm6.42cm

【答案】B

【解析】CD.根据所记录的数据6.31cm,可知,最后一位是估读值,而6.3是准确值,故分度

值为0.1cm,合1mm,故CD不符合题意;

AB.分析记录的数据可知,6.3cm是准确值,故6.81cm是错误数据,故该物体的长度为

最后的数据,需要与记录的数据保持一致,进行四舍五入,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时间单位换算:

(1)中学生百米赛跑用时约15s=ho

(2)中学生跑完1000m用时约4min=s。

1

【答案】240240

1s=―--h

【解析】[1]因为3600,所以

15s=15x---h=—^―h

3600240

⑵因为lmin=60s,所以

4min=4x60s=240s

15.(2024•山东德州•二模)小华用各种工具与器材进行测量,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甲图中物体的长

度为cm;乙图中机械秒表的读数为s;

pnnnn|nTr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