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围绕着家国情怀展开,《古诗三首》

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选取了不同时期具有代表

性的三首古诗,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人对家国的情感

与思考。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通过对边

疆战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

带来的痛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良将保国安民的渴

教望。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成

材为千古名句,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和平的向

分往。

析《凉州词》(王之涣)同样是边塞诗,描绘了西

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和戍边战士们的生活情境,既

展现了边地的荒凉与艰苦,又透露出战士们的豪迈与

豁达,诗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了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

《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是在

金兵入侵、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

诗借古讽今,通过歌颂项羽的不肯过江东的气节,表

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以及对民族气节

和爱国精神的强烈呼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一句,尽显豪迈气概。

这三首古诗在体裁上均为七言绝句,语言凝练,

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古诗鉴赏能力、感受家国情怀

的优质素材。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上册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

一些古诗,对古诗的基本格式、韵律等有了初步的了

解,能够借助拼音和课下注释大致读懂古诗的表面意

思。然而,对于古诗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意境以及

诗人通过诗句所传达的复杂思想,理解起来还存在一

定的困难。

在阅读能力方面,学生能够提取古诗中的关键信

息,但对于分析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体会诗人用词

的精妙之处等深层次的阅读技巧还不够熟练。

止匕外,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于古诗所描绘

的边塞生活、历史背景等缺乏直观的感受,这也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古诗内涵的理解。

教三、教学目标

学(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目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背诵

标古诗。

借助注释、工具书等,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的意

思,进而理解整首诗的大意。

了解三首古诗的创作背景,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

达的不同情感,如爱国情怀、对和平的向往、对统治

者的批判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情境创设等方式,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古诗的意境、品味诗句的精妙之

处,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古代诗人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

感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一一古诗的热爱之情,提

高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四、教学重难点

学(一)教学重点

重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掌握诗中重点字词的含

难义。

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分析诗句等方式,体会诗人在诗

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二)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用词的

精妙之处,如《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

胡马度阴山”所营造的那种对和平的强烈渴望的氛

围。

让学生结合创作背景,准确把握《夏日绝句》中

李清照借古讽今的深层含义,理解其对南宋统治者的

批判以及对民族气节的呼唤。

五、教法学法

(一)教法

诵读教学法:古诗教学离不开诵读,通过反复诵

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同时在诵读中逐渐

理解古诗的大意和情感。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古诗内容相关的情境,如边

塞战争的场景、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等,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古诗所描绘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古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

(二)学法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课前借助注释、工具书等

自主预习古诗,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和重点字词的含

义。

合作学习法: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让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共同提高

古诗鉴赏能力。

诵读感悟法: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结合自己

的理解,感悟古诗的情感和意境。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出塞》《凉州词》的学习

(一)导入(约5分钟)

L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古代边塞战争的视频片段

教(如电影《长城》中有关边塞防御外敌的场景),视

学频播放完毕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从刚才的视频

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

程描述视频中的战争场景、战士们的英勇或战争带来的

残酷等。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直观的视频片段,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迅速将学生带入到古代边塞的情境中,为

学习边塞诗《出塞》和《凉州词》做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约10分钟)

L教师出示《出塞》和《凉州词》两首古诗,范

读全诗,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自由朗读两首古诗,读

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读错的

字音或停顿不当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

3.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两首古诗,其他学生认真

倾听并评价,主要从字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合理等

方面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范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让

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和展示朗读,初步掌握古诗的朗读

技巧,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的目的,同时通过

评价环节,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评价能力。

(三)了解创作背景(约10分钟)

L教师结合多媒体资料,介绍《出塞》和《凉州

词》的创作背景。对于《出塞》,讲述唐朝时期边疆

战事不断,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诗人王昌龄借此诗表

达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和平的渴望;对于《凉州词》,

介绍西北边地的地理环境、戍边战士的生活状况以及

当时的民族关系等背景知识,说明王之涣创作此诗是

为了描绘边地风光和战士们的生活。

2.教师提问学生:”了解了这些创作背景后,你们

觉得诗人可能会在诗中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引导

学生根据创作背景初步猜测诗人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他们更

好地理解诗人创作的初衷,为深入理解古诗的情感奠

定基础。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

(四)研读古诗,理解大意(约20分钟)

L学生再次朗读两首古诗,结合课下注释、工具

书等,自主尝试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出

塞》中的“但使"(只要)、“龙城飞将”(指汉朝名

将李广)、“不教”(不让)、“胡马”(指北方少数民族

的骑兵);《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黄河的源头

在远方)、“孤城”(指玉门关)、“万仞山”(形容山很

高)等。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对重点字词的理

解以及整首诗的大意。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部分小

组的交流活动,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3.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在学生汇

报过程中,进行总结归纳,明确指出两首古诗的大意。

《出塞》大意是: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征

战万里的战士却不见归来。只要龙城的飞将李广还

在,就不会让胡马越过阴山。《凉州词》大意是:黄

河的源头远在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万仞高山之

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小组交流的方

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通过

总结归纳,确保学生准确理解古诗的大意。

(五)诵读感悟,体会情感(约20分钟)

L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结合对古诗大意

的理解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尝试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

达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在《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在《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万仞山”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这种景色与战士们的

生活有什么关系?

3.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4-6人。教师

巡视各小组,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活动,给予及时的

指导和鼓励。

4.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学生汇

报过程中,进行总结归纳。对于《出塞》,明确指出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良将保国安民的渴望以及对和

平的渴望;对于《凉州词》,指出所描绘的景色是西

北边地的壮丽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了战士们生活的

艰苦与孤独,同时也展现了战士们豪迈豁达的胸怀。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思考、讨论等活动,让学

生深入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六)课堂小结(约5分钟)

L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回顾了《出

塞》和《凉州词》两首古诗的朗读技巧、创作背景、

大意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2.教师强调学习古诗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今

后的学习中继续深入研究古诗,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

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回顾和总结,加深记忆,明确学习

重点,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

(七)作业布置(约5分钟)

L背诵《出塞》和《凉州词》两首古诗。

2.选择其中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把它的大意写

下来,并尝试画一幅简单的画来描绘诗中的景色或场

景。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古诗;

通过写大意和画画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

内容和意境,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第二课时:《夏日绝句》的学习

(一)导入(约5分钟)

L教师展示一幅南宋时期的地图(标注出南宋的

疆域以及金兵入侵的路线等),并简单介绍南宋时期

的历史背景,如金兵入侵,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积

极抵抗等情况。

2.教师提问学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你们觉

得当时的文人会有怎样的想法和情感呢?”引导学

生思考并猜测。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地图和介绍历史背景,将

学生带入到南宋时期的情境中,为学习《夏日绝句》

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约10分钟)

L教师出示《夏日绝句》,范读全诗,要求学生认

真听,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

音,读通诗句。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读错的字音

或停顿不当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

3.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并评价,主要从字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合理等方面

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同样,教师范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榜

样,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和展示朗读,初步掌握古诗

的朗读技巧,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的目的,同

时通过评价环节,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评价能力。

(三)了解创作背景(约10分钟)

L教师结合多媒体资料,详细介绍《夏日绝句》

的创作背景,讲述李清照在金兵入侵、南宋朝廷偏安

一隅的背景下创作此诗,是为了借古讽今,表达对南

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以及对民族气节和爱国精

神的强烈呼唤。

2.教师提问学生:”了解了这些创作背景后,你们

觉得诗人会在诗中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引导学生

根据创作背景初步猜测诗人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他们更

好地理解诗人创作的初衷,为深入理解古诗的情感奠

定基础。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

(四)研读古诗,理解大意(约20分钟)

L学生再次朗读古诗,结合课下注释、工具书等,

自主尝试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生当作

人杰,死亦为鬼雄”中的“人杰”(人中豪杰)、“鬼

雄”(鬼中的英雄)、“当”(应当)等。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对重点字词的理

解以及整首诗的大意。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部分小

组的世纪末交流活动,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3.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在学生汇

报过程中,进行总结归纳,明确指出《夏日绝句》的

大意是:活着应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当做鬼中

的英雄。到如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小组交流的方

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通过

总结归纳,确保学生准确理解古诗的大意。

(五)诵读感悟,体会情感(约20分钟)

L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对古诗大意的理

解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尝试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

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为什么要借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件事来表达

自己的情感?

3.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4-6人。教师

巡视各小组,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活动,给予及时的

指导和鼓励。

4.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学生汇

报过程中,进行总结归纳。对于《夏日绝句》,明确

指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表达了诗

人对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的强烈呼唤;诗人借项羽不

肯过江东这件事,是因为项羽在楚汉相争失败后,不

肯苟且偷安,而南宋统治者却恰恰相反,通过对比,

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思考、讨论等活动,让学

生深入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六)课堂小结(约5分钟)

L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回顾了《夏

日绝句》的朗读技巧、创作背景、大意以及所表达的

情感。

2.教师强调学习古诗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今

后的学习中继续深入研究古诗,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

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回顾和总结,加深记忆,明确学习

重点,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

(七)作业布置(约5分钟)

L背诵《夏日绝句》。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

鬼雄”这句诗的理解,以及它对你的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古诗;

通过写短文的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诗句的含义以及

对自己的启发,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思考能

力。

七、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一、《出塞》

王昌龄

创作背景:唐朝边疆战事不断

大意:秦汉明月边关,战士未归,盼良将保国安民

情感:对和平的渴望,对良将的渴望

二、《凉州词》

王之涣

创作背景:西北边地戍边生活

大意: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万仞山,羌笛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情感:描绘边地风光,衬托战士生活艰苦与豪迈豁达

三、《夏日绝句》

李清照

创作背景:金兵入侵,南宋朝廷偏安一隅

大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思项羽,不肯过江

情感:对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的呼唤,对南宋统治者

苟且偷安的批判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古诗三首》的教学过程中,整体教学目

标基本达成。通过两课时的教学,学生在古诗朗读、

理解大意、体会情感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第一课时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