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辽宁专用)(解析版)_第1页
诗歌鉴赏-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辽宁专用)(解析版)_第2页
诗歌鉴赏-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辽宁专用)(解析版)_第3页
诗歌鉴赏-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辽宁专用)(解析版)_第4页
诗歌鉴赏-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辽宁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专题07诗歌鉴赏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明确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解读考点,提升练习。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掌握效果,夯实基础的同时进行突破。

惺情概览

课标要求考点考向考法/角度

考法1分析指定内容

考法2理解诗句意思

考向一:内容理解考法3赏析诗歌意象

考法4分析诗句画面

1.诵读古代诗词,能借考法5辨析基调氛围

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

内容情感考法1理解主人公形象

考向二:形象分析考法2理解、分析形象

本内容。注重积累、感

考法3诗歌的形象对比

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

考法1明确诗歌题材

欣赏品位。

考向三:主旨感知考法2感知诗歌主旨

考法3感知作者情感

2.阅读表现人与社会、

考法4对比情感异同

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

考向四:修辞手法考法1辨析诗句修辞

歌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考法2赏析修辞效果

表达技巧

赏、品味作品的语言、考法1辨析表现手法

考向五:其他手法

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考法2分析诗句描写

考法3赏析手法效果

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

考法1解读字词含义

内涵。

考法2分析字词效果

语言特点考向六:特点风格考法3赏析诗句特色

考法4感知语言风格

考法5对比风格特点

产题透视

A考向一内容理解

1.12024•辽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乙】

送边将

唐•李频

防秋戎马恐来奔,诏发将军出雁门。

遥领短兵登陇首,独横长剑向河源。

悠扬落日黄云动,苍莽阴风白草翻。

若纵干戈更深入,应闻收得到昆仑。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分别描写了饯别时、临别时以及送别后的雪景,三次描写巧妙地转换了时空。

B.乙诗中的“出”“登”二字展现了边将接到诏书后踏上征途奔赴战场的飒爽奖姿。

C.两首诗都描写了黄昏之景,又分别借助意象“暮雪”和“黄云”“白草”勾画雪景。

D.两首诗都是送别诗,甲诗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乙诗表达对边将得胜的期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有误,甲诗中有四处提及“雪”,分别是送别之前的雪景、饯别之时的雪景、临别时刻的雪景,以及送

别之后的雪景。四次描写巧妙转换了时空,用画面展现了不可直观的别情。

故选:Ao

2.12023•辽宁朝阳•中考真题】下列对杜甫《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诗的首联写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草木繁密茂盛,诗人感慨

万千,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通过对“花”“鸟”的描写,移情于物,抒发了诗人忧国

伤时、念家悲己的深沉感情。

C.颈联写出了诗人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言浅意深,语短情长,表达了千千万万人

共同的心理感受,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D.尾联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因焦虑忧愁而搔首,含蓄而又深

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答案】A

【解析】

A.有误,在诗人看来,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

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诗句中的“破”“深”痛切地传达

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据此可知A项中“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这一情感分析错误;

BCD.正确。

故选:Ao

解题技巧/易错易混/特别提醒

古诗词阅读方法步骤

1.读诗题

古诗词多数是有标题的,它们或标明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或揭示诗歌题材。如陆游的《卜算

子•咏梅》是一首咏物诗,交代了写作重点,整首词围绕“梅”展开描写;

2.读作者

了解著名诗人的生平,积累常见诗人的写作风格。如陶渊明,其大量田园诗描绘农村风光和劳动情景,

流露出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语言简洁含蓄,深厚而富有意

境。再如杜甫,其诗显示唐朝由盛及衰,称为“诗史”,思想深厚,境界开阔;以古体、律诗见长,反映

民间疾苦,表达爱国之情;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

3.读注释

注释有交代写作背景的,有交代作者简介的,有解释疑难字词的,有揭示典故含义的。它们对理解诗

词具有一定的作用。如杜甫的《孤雁》提供了一条注释:“此诗是杜甫于安史之乱期间流落夔州时所作。”

由此可以揣测到诗人表达了在社会还乱中的漂泊流离之苦。

4.读意象

“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

情思的形象。而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较稳定的含义。

常见意象分类汇总:

送别类:杨柳、长亭、短亭、酒

思乡类:月亮、鸿雁、捣衣

愁苦类:杜鹃、斜阳(夕阳、落日)、梧桐、芭蕉、流水

爱情类:红豆、莲

战争类:长城、羌笛、柳营、楼兰

闲适类:五柳、东篱、采薇、三径、鹤

抒怀类:四君子(梅、兰、松、菊)、竹、冰雪、翠柏

5.读“明示”

注意诗歌当中的关键词句,它们往往会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

结合全诗加以体会。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末尾“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愁”字,表明了李

清照的面对国破、家亡、夫死时的愁苦之情。

6.明大意

在读诗题、看注释、抓意象、知“明示”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做到知人论世,把握诗歌大概内容,

体会诗歌情感。

A考向二形象分析

1.[2023•辽宁调兵山•三模】小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①,今思霍冠军②,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释】①见:同“现”。张飞,因功被封征虏将军。②霍冠军:霍去病,因功被封冠军侯。

选出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两首诗首联的单车赴边,都描绘了一个为国建功立业,不计功名的英雄形象。

B.【甲】诗以颔联“征蓬”“归雁”自比,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C.【乙】诗颔联连用“张征虏”“霍冠军”的典故,希望朋友能够像张飞和霍去病一样立功边塞,名垂青

史。

D.两首诗的颈联都描写了边塞雄浑壮阔的景色,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形象。

A.有误,甲诗首联交代了王维作为使臣出使边塞的背景,并没有描绘'‘英雄"形象。

BCD.正确。

故选:Ao

解题技巧/易错易混/特别提醒

诗歌中的形象

1.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诗人的情感载体,也就是情中景。如曾巩的《西楼》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

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

2.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即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多是咏物诗当中的物象。如于谦《石灰吟》中的石灰,虞世南的

《蝉》中的蝉等。《石灰吟》:刻画了石灰身经磨难,但是不畏磨难、不怕牺牲、保留清白的品质。《蝉》:

刻画了蝉高洁,以及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自信的形象。

3.诗人形象

形象代表分析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傲视权贵、傲岸不羁李白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

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

杜甫、白居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

易、陆游

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陈子昂、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白、杜甫、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

宗元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辛弃疾、陆陆游和辛弃疾两位诗人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游、文天祥、重用的情感。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王维、李白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陶渊明、王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维、孟浩然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王翰、王昌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龄、杜甫等边塞之情;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积极乐观,笑傲人生如苏轼等苏轼的大多数代表作都是典型。

A考向三主旨感知

1.L2023•辽宁锦州•中考真题】选出对陆游《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出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直接抒发诗人在山西村

农家做客时的切身感受。

B.颔联中,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也道出了世

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中的“春社”指古人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的节日,这一联所描绘的古朴风俗,淳厚农民,构成了

南宋农村的风俗画卷。

D.尾联既抒发了诗人悠闲惬意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告别时流连忘返之意,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吾土吾

民的热爱。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主旨情感。

A.有误,首联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间接抒写诗人在农家做客时的感受,不是直接抒写了自己在

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

BCD.正确。

故选:Ao

2.[2023•辽宁本溪•中考真题】选出下列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情况,作者牵犬架鹰,聊发狂气。“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

B.词的下片写作者不在意衰老,希望朝廷能派冯唐来启用自己,以实现报国理想。

C.词的结尾用“射天狼”来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表现了作者为国立功之志。

D.本词语言粗犷豪放,与其题材、情感和艺术形象风格一致,是苏轼词作的代表。。

【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苏轼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召自己回朝,

表达了苏轼渴望得到朝廷重用能够有机会报效国家的心理。

故选:Bo

解题技巧/易错易混/特别提醒

诗歌主题主旨归类

主题示例分类

①描写边塞风光,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单调。

②表现戍边将士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的决心,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精神。

边塞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③反对不义战争,揭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④揭露统治者穷兵赎武。

⑤揭露将士苦乐不均,呼唤英主良将。

⑥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①山河沦丧的痛苦。

②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

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③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爱国诗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

④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伤和

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感慨。

⑤对统治者腐败无能,不思进取的不满和愤慨。

①描写优美动人的田园山水风光。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②对田园隐居生活的热爱。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③对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的热爱。

山水田园

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④表达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

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情趣。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⑤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

民的痛苦。

①感慨朝代兴替变化。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

②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

③对自己的境况表示不满。

怀古诗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

④对统治者的政策失当表示不满。

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

⑤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

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雄心。

①表现诗人高尚情操。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②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咏物诗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③单纯表达诗人的喜好和兴趣,咏叹事物的美好。

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④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

⑤讽刺时代或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①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

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挚情意。

送别诗

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②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借送别表达志向或怀抱。

人。”③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

A考向四修辞手法

1.L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小对下面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甲】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①,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藏②。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释】①曙:晓色。②频:一种生在浅水中的水草。③古调:指陆丞的《早春游望》。

A.甲诗五、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写景又点明时令,同时蕴含自然理趣。

B.乙诗一、二句直接抒发感慨,只有在外做官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物候现象的更新感到惊奇。

C.两首诗的三、四句用字精妙传神,甲诗用“阔”“悬”描绘出江面开阔、扬帆前行的景象;乙诗用“出

“渡”点明了早春物候变化之“新”。

D.两首诗均为羁旅之作,都描绘出异地美景并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修辞等。

A.有误,“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BDC.正确;

故选:Ao

解题技巧/易错易混/特别提醒

诗歌常用修辞及作用

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通感: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

A考向五其他手法

1.[2023-辽宁盘锦•中考真题】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

出塞作①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②,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破③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久

【注释】①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胜吐蕃,王维出塞慰问,作此诗。②天骄:匈奴的自称,这里

借称唐朝的吐蕃。③磺(qD:沙漠。④霍嫖姚:即汉代曾作过嫖姚校尉的霍去病,借指崔希逸。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前两句用“黑云”喻指敌军的气焰嚣张,借“甲光”显示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

彩鲜明,爱憎分明。

B.【乙】诗第三、四句写出吐蕃猎手盘马弯弓、勇猛强悍的样子,暗示边情的紧急,为诗的下半部分作铺

垫。

C.两首诗都描写了军事行动,【甲】诗“半卷”写出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之状;【乙】诗“朝”“夜”突

出军情紧迫,进军神速。

D.两首诗结尾两句都运用典故,写出将士们渴望杀敌立功的心愿,表现出他们舍生忘死的报国之情,感人

至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手法。

ABC.正确;

D.有误,甲写出将士们渴望杀敌立功的心愿,乙写的是受封赏的情景。

故选:Do

解题技巧/易错易混/特别提醒

诗歌表现手法

(1)衬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有正

衬和反衬两类。

例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对比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例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鹏鹃飞。”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

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3)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由柳枝的纷纷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

象。

(4)渲染

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例如:《夜归》"夜深归客依筑行,冷鳞依萤聚土滕。村店月昏泥径猾,竹窗斜漏补衣灯。”

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5)烘托

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的手法。即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

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例如: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嚷,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

识君。”

(6)象征

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

感。

例如:《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

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

(7)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

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

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例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A考向六特点风格

1.L2019•辽宁沈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宿江边阁①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②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释】①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今重庆云阳)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同年秋寓居

夔州的西阁。②鹳:形似鹤的水鸟。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望岳》的七、八两句写诗人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

神。

B.《宿江边阁》的五、六两句将鹳、鹤追飞后的宁静安栖同材狼的争喧抢夺对比,一静一喧,渲染夜晚野

外凄清与悲凉的气氛。

C.古人用字颇为考究,《望岳》中的“割”字形象地写出泰山的高峻,《宿江边阁》中的“翻”字使诗歌

描绘的画面充满动感。

D.杜甫诗歌的主体风格为沉郁顿挫,《望岳》和《宿江边阁》这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风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语言风格。

ABC.正确;

D.“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风格”错,《望岳》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

积极进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壮阔的感觉,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

故选:Do

解题技巧/易错易混/特别提醒

诗歌语言风格

(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终,卖炭得钱何所营”,关汉卿《四块玉•别情》

中的“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都接近口语,通俗易懂。又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于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

想、开人悟性的“空白”。

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清新雅致。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

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

静的田园风景画,清新、自然。

(4)绚丽飘逸。语言追求华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工整的对仗。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新奇而真切,使得整个形象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

(5)简洁明快。其特点是:语言简练利落、洗练、浅显、明白如话、不加修饰。如杜甫的《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穿”“便”“向”,表现了快捷的速度和跳跃

的节奏,诗人喜不自胜的心情跃然纸上。

(6)雄浑壮丽。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

最具代表的是盛唐诗歌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

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性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7)粗犷豪放。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

放诗风的特点。

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

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豪迈气魄。

(8)沉郁顿挫。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新

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

1.(新设问)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菊花

(明代)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若给这首诗歌配一幅画,下列选项中与画作风格最贴切的一项是()

A.优美明丽

B.萧瑟寒寂

C.宁静淡雅

D.雄奇瑰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有误,第一句诗意老旧园子里的小路旁已经长出了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白霜从天空坠下落在花上。轻

轻勾勒了故园里菊花悄然绽放的画面,它们并非炫耀张扬,而是以一份淡然的姿态,静静地吐露芬芳;没

有明丽的画面;

B.正确,有多少远在他方为客的未归人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诗人托物起兴,以菊花自比,

在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也象征着诗人自身的高洁品格;呈现出萧瑟寒寂的画面;

C.有误,从“吐”“坠”“看”可以知道没有体现宁静淡雅;

D.有误,从“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可以看出没有体现雄奇瑰丽。

故选:Bo

2.(新情境)初三毕业在即,小雅决定写一首诗表达对相处三年的老师和同学的不舍,他搜集了一些

送别诗的相关信息并做出了一些推测,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类型常见主题表现手法语言特点常用意象

①抒写依依惜别之①托物寓情。①写景之昏暗、寒冷、①送别地点:长亭、谢

情意。②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迷茫、凄清,表达凄婉亭《又叫谢公亭)、«

②借诗吐胸中积愤③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感伤、悲伤痛苦、惘怅陵、客舍、西楼、望江

或明心志。名言。迷惘的感情。此类送诗楼;南浦、歧路旁、津

③既含离别之情,又④对比衬托。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渡口、阳关、都门外。

有身世命运之感,或⑤虚实相生;或虚实结缠绵怫恻,意境极为凄②时间:夕阳、日暮、

兼劝慰警示之意。合。悲。月夜。

④对别后情景的想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②运用优美的文字,勾③季节:秋。

送别诗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④意象:酒、班马、晚

思念。抵是想象分别后对方途松的氛围,抒发无限眷风、古道、芳(春)草、

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恋、依依惜别的深情。弱柳、杨柳、杨花或柳

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③一洗悲酸之态,吹响絮、残笛、寒蝉、烟波、

独与惆怅。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水、浮云、落花、落叶。

漾,格调健康高雅。有

开阔的诗境,爽朗的音

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

开阔的胸襟。

A.通过梳理可以推断,送别诗的感情风格都是伤感惆怅的。

B.梳理信息可知,送别诗中有很多乐观积极、蕴含哲理的名句直接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如:”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小雅通过整理发现很多送别诗中都借“柳”这一意象来表达离别的不舍,主要原因是因为“柳”与

“留”谐音,比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就有“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D.梳理信息可知,好多送别诗寓情于景,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

从中体验到一股深沉的惜别眷恋情愫。

【答案】A

【解析】A.有误,依据“送别诗”语言特点中的“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

发无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情”“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格调健康高雅。有开阔的

诗境,爽朗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可知,有的送别诗并不蕴含伤感和惆怅之情。例如

王维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作者对朋友远行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勉励朋友乐观进取、勇往直前,去

迎接新的生活,体现了作者宽阔的胸怀和远大抱负。

“送别诗”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主要有: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叮

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以送别为题,但实际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借送别

表达思古之情;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

即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都是伤感惆怅的”表述有误。

BCD.正确。

故选:Ao

1.[2024•辽宁鞍山•三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

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

冻死亦足!

【乙】

秦州杂诗(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①,楼兰斩未还②。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注释】①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后才得以返回,汉武帝封他为"典属国"。②汉

武帝时派使者到大宛国去,楼兰阻挡道路,扣汉朝使者。汉昭帝元凤四年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

楼兰国王而归,以功封义阳侯。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第一节用写实手法,并用一组动词写出狂风对茅屋破坏力度之强,衬托出诗人目睹屋上茅

草被狂风吹走的痛惜、焦急的心情。

B.【乙】诗首联"莽莽""万重”写出了秦州四周山岭的绵延和雄奇,突出了秦州独扼咽喉要道的险要地势。

C.【甲】诗第三节画线句用比喻的修辞,描绘了屋漏遇雨的凄惨景象和生活的困顿。【乙】诗颈联运

用典故,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慨叹和对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

D.【甲】【乙】两首诗的风格都沉郁顿挫,结尾都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深广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诗文鉴赏。

D.甲诗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

独破受冻死亦足",作者提出愿景"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风雨不动安如山",愿意为此献出生命,直接

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而不是“委婉含蓄地表达";

故选D。

2.[2024•辽宁盘锦•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乙】

饮酒(其七)

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衰①露掇②其英。

泛③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④。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⑤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⑥东轩⑦下,聊复得此生。

【注释】①聂:yi,古同"泡",沾湿。②掇:采摘。③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④遗世情:遗弃世俗

的情怀,即隐居。⑤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⑥啸傲:喻做逍遥自在,无拘无束。⑦轩:窗。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有象征高洁的秋菊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之物及人生志趣的追求。

B.甲诗中的"心远地自偏"一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回答了上句的疑问: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结庐"自

然僻静。

C.乙诗中七、八两句运用以动写静、以声写寂的手法,表现环境的优美宁静,衬托出诗人闲适之情。

D.两首诗结尾都意蕴深厚,甲诗表现面对良辰美景神往又迷惘的情状;乙诗表现归隐后悠然自得的情

,小、。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理解和辨析。

D.有误,根据甲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知,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深处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这

种领悟难以用言语表达,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合一、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因此,"甲诗表现面对良辰美景神

往又迷惘的情状"表述不正确;

故选D。

3.[2024•辽宁锦州•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凉州词三首(其三)

张籍

凤林关①里水东流,

白草黄榆六十秋②。

边将皆承主恩泽③,

无人解道取凉州④O

【注释]①风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境内。②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

过去了六十年之久。③恩泽:恩惠赏赐。④凉州:泛指陇右失地,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