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小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直播带货方兴未艾,乡村振兴动力十足。许多名人参与直播带货,利用直播平台与消费者直接交流。直播带货不仅是助力脱贫增收、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而且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直播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到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直播带货的优势在于向“体验经济”延伸,通过场景在线与直接互动带来更高的转化率。直播带货将线下的场景移到了线上,让消费者通过互动在短时间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新颖、供求对接更加紧密的服务,将粉丝喜爱与眼球冲击直接转化为购买力,黏性更强,具有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另一方面,直播的内容远远不止带货,它也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除了完成带货任务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直播也是在场的陪伴,能够传递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既来自与用户互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陪伴感、群体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抚慰心灵,也来自知识传递与获取所带来的满足感,通过观看有学之士推介产品及介绍相关知识的直播,能满足我们对信息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直播带货如何助力乡村经济?“好酒也怕巷子深”,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需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聚集品牌推广、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功能服务,全面推动打造基于“互联网+三农”长效运行体系的农村电商2.0版本的进程。为了促进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一方面,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建立资格审查以及评价机制,规范平台内商家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未来直播可能会非常普及,随随便便一个场景、一个地方都可以做直播,这需要主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对涉及到的多方利益主体,应建立协同共治机制,促进网络直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摘编自盘和林《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长效发展》,有删改。)材料二: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近年来,直播带货风头日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带货优势进一步凸显,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在市场表现火爆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到产品质量的货不对板,从售后服务的难以保障到刷单、售假等各类乱象,都让消费者在购物中难以安心、放心。直播带货,借助的形式是直播,但最终交易的仍然是产品。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直播经济也是“口碑经济”“信任经济”,从业者的守法、诚信才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如果抱着做一锤子买卖的想法,必然无法行稳致远。从主播、商家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严格把关,杜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到平台加强对经营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再到相关部门加强对网上“带货”行为的监管,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直播带货在“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让消费者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提升消费体验。越是红火的产业,越要警惕被流量带偏。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4338亿元。有机构预测,因疫情特殊时期的拉动,直播电商规模将继续扩大。作为无数人看好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直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取决于其创新力,更取决于其发展走向。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诸多问题后,如今直播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从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将之纳入统一管理,促使其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到浙江推动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助推解决电商交易的诚信问题,这样的努力越来越多地汇聚在一起,直播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令人期待,其前景更加广阔。“诚者,百行之源也。”未来,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将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无论模式、技术如何改变,诚信作为商业的价值基石不会改变。为商业文明注入更多正能量,就能为我们的消费生活带来更多新惊喜。(摘编自张凡《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播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主流媒体、知名人士所起的良好带动作用,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直播还能满足用户精神层面的渴求。B.直播经济是“口碑经济”“信任经济”,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因素。C.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庞大,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的诸多问题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可持续发展。D.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了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了能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并纳入统一管理,加上相关部门和直播平台强化监管,直播经济的路将会越走越宽。B.直播带货具有直观、快捷的特点,但有的供求过程不能像线下服务那样有保障,消费者在购物中往往难以安心、放心。C.材料一引用俗语“好酒也怕巷子深”,意在论证直播经济的体验优势,以及它具有的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D.从目前看,直播带货已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但如果直播带货的诚信基石被动摇,有可能危及直播经济的发展。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某主播在推介产品时,承诺假一赔十,并制定赔付预案,设立基金完善选品标准。B.小吃店店主售卖早点时,忙中出错,多找了顾客10元钱;顾客发现后,返回还钱。C.电商直播行业的某位“一姐”一直致力于公益直播,被当地授予“爱心扶贫大使”。D.某主播为商家带货,虽然播放量很大,但导入到店铺的流量和成交量寥寥无几。4.如何保障直播带货健康有序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5.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两则材料是否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2.C3.A4.(1)直播平台:①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建立资格审查以及评价机制,规范平台内商家行为。②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③平台要加强对经营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2)监管部门:①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对涉及到的多方利益主体,应建立协同共治机制,促进网络直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②相关部门可通过职业建设、区块链技术等新时代新方法,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服务。(3)主播、商家:①主播、商家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②主播、商家要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严格把关,杜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5.(1)示例一:不相同。①材料一是肯定的,认为直播带货将助力乡村振兴,对出现的问题要加强监管;②材料二是担忧的,认为直播带货乱象频发,要解决直播带货的诚信缺失问题。(2)示例二:相同。①两者关注的对象不同。材料一关注的是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材料二关注的是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②虽然关注的对象不同,但两者都希望直播带货能够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解析】【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则材料介绍了直播带货这一新兴经济模式的现状和挑战。材料一强调了直播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线上互动增强消费者体验,促进乡村特色产品销售。同时指出需要建立规范化的电商体系以推动持续发展。材料二则提醒在直播经济中需注重诚信问题,强调产品和服务质量对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整体而言,文章对直播带货的创新潜力与现阶段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呼吁多方协同维护健康持续发展。【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建立了能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错误。依据原文“直播带货以一种风风火火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建立能够适应新的销售形势的有效渠道是关键。当下兴起的乡村干部直播带货,需要……”可知,选项把“未然”的理解为“已然”的了。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意在论证直播经济的体验优势,以及它具有的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错误。依据原文“直播带货将线下的场景移到了线上,让消费者通过互动在短时间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新颖、供求对接更加紧密的服务,将粉丝喜爱与眼球冲击直接转化为购买力,黏性更强,具有比传统营销更高的转化率”可知,作者在说明“直播带货”的转化率时并没有使用“好酒也怕巷子深”来论证,作者使用“好酒也怕巷子深”是为了说明乡村特色产品的销路可以通过“直播带货”来打开。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主要说明的内容为直播带货的“诚信”问题。A.“承诺假一赔十,并制定赔付预案,设立基金完善选品标准”就是以诚待客,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直播带货需讲“诚信”的观点;B.“小吃店店主售卖早点”,不属于“直播带货”;“顾客发现后,返回还钱”,论据为顾客讲诚信,不是商家。故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C.“某位‘一姐’一直致力于公益直播,被当地授予‘爱心扶贫大使’”,论据为公益、爱心方面,不属于“诚信”的范畴。故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D.“导入到店铺的流量和成交量寥寥无几”,论据为主播为商家带货效果不明显,不属于“诚信”的范畴。故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1)从直播平台的这一角度来看,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原文“为了促进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发展,一方面,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另一方面,要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可直接归纳出第①、②点:①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建立资格审查以及评价机制,规范平台内商家行为。②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根据材料二原文“到平台加强对经营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可归纳出第③点:平台要加强对经营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2)从监管部门的角度来看,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原文“最后,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促进网络直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可归纳出第①点: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对涉及到的多方利益主体,应建立协同共治机制,促进网络直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材料二原文“从人社部拟增设……到浙江推动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可归纳出第②点:相关部门可通过职业建设、区块链技术等新时代新方法,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服务。(3)从主播、商家的角度来看,根据材料一原文“随随便便一个场景、一个地方都可以做直播,这需要主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可归纳出第①点:主播、商家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根据材料二原文“从主播、商家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严格把关,杜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可归纳出第②点:主播、商家要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严格把关,杜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不管认为相同与否,只要能够给出自己的明确态度进行探究,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证合理皆可。(1)如果认为不相同,可通过材料一的内容是从肯定“直播带货”的好处来说的,“直播带货不仅是助力脱贫增收、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而且成为释放和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推手”,对于“直播带货”出现的问题,可以要求“直播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建设”“要建立准入机制,引导主播走专业化之路”“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快监管制度建设,提高违法成本”来解决这些问题;材料二则是从担忧“直播带货”的角度来行文的,材料二认为,直播带货乱象频发,同时要解决直播带货的诚信缺失问题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同的。(2)如果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面对“直播带货”的态度是相同的。可说明材料二关注的是“直播带货”应助力乡村振兴,材料二关注的是“直播带货”要讲求诚信,二者虽然关注的重点不一样,但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希望“直播带货”能够可持续发展,对于“直播带货”出现的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得出结论:所以,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待“直播带货”的态度上是相同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一个橱柜的移交【德国】约·雷丁“休息!统统到校园去!”孩子们从两位女教师面前走过。②只见粗蓝布裤和绒线衫在你推我挤。几乎看不见面孔。只有在漫不经心地走过的孩子抬头看女教师的时候,才露出半张开的、好奇的嘴。不过其中有一个男孩的嘴紧闭着,眼睛睁得大大的。那张被踩得模糊不清的鱼刺形镶木地板上立刻卷起一片尘土。“又粗野,又可爱,这群毛孩子。”年老的女教师说。“这两样我都会注意到的。”年轻的女教师说。“经过一些时间,孩子们就会反映出他们老师的精神结构。”老年女教师说。这是她从一本教育学的厚书上读来的。青年女教师心里想。也许是昨天才读到的。什么心理社会领域和循循善诱呀,或者早熟的冲突世界呀,或者鬼知道什么的、很高兴,我能够第一次把这部书放进书架的最后一排。第二次教师考试完结了,现在这些理论家该可以从我的背上滑下来了。她为什么不对我谈谈她的经验?她想讨好我吗?是要证明她的消息灵通吗?“玛格丽特和托马斯在休息时不用到校园里去。”老年女教师说。这时青年女教师才注意到有两个孩子留在教室里。女孩齐肘以下装上人造假手。“先天残废的孩子,”老妇人轻声地说,“她可以用假手像别人一样写字。只不过她不宜到校园里去。要是她摔了跤,假手摔坏了,是很费钱的。托马斯是一个邻居男孩,陪着玛格丽特,在休息时给她作伴吧。”这儿的人真守旧啊!青年女教师想,为什么不取下那个孩子的假手,让她到校园去同所有其他的孩子一块儿玩呢?“现在我要把我的橱转让给您,德根小姐。那里面没有多少东西了,只余下主要的存品,”老年女教师指着墨绿色橱门说:“我这五十年来都使用这只橱。”她用手抚摸一块浅黑色的痕迹,“颜色在这儿起了泡。这要怪一只炮仗,”老年女教师说。“爱德温用一根线把它系在橱柜的钥匙上,在休息时把它点燃的,当时我不在这儿。要不,他是不敢干的。今天爱德温已经是磨坊街一带溪路拐角上加油站的职工了。我常常驾车去加油。他现在自然不能在加油泵旁边玩弄鞭炮了。”我完全不晓得她有辆汽车,青年女教师想,毫无疑问,她再也不行屈膝礼了,可是以她那种年龄还蓄着时髦的短发。不过,一辆汽车呢?我真不敢相信她会有。“喏,这儿的一些花瓶我都赠给您,女同事,”老年女教师说,“橱的上两格抽屉里塞满了花瓶。有瓷的,铬的,玻璃的,陶土的,铜的。都不大,宁可说是小瓶儿,有环,有栓,有方格的,有条纹的小瓶儿;有圆腰的,有长颈的,有弯脚的,有腰部带柄的小瓶儿。”青年女教师被对方塞了一件工艺品在手里。这是一件仿古的双耳陶瓮,上面有题词:伊比查草药利口酒。“我把这些花瓶赠给您。”老年女教师说。“所有的吗?”年轻的那位问。“所有的,”年老的那位答。“多谢。”千万别表示反对,青年女教师心里想。我今天就可以通知看守人。叫他把抽屉打扫干净。“不过我得把纪念品带走,”老年女教师说。“您瞧见中间的抽屉了吗?里面尽是纪念品。这一切都充满着回忆啊。”青年女教师注视老年女同事把东西一件一件地从抽屉里取出来,放进结上有墨浸了的字迹:祝贺赫德维希·埃尔韦特小姐的命名日——1952年。从那两个孩子的角落里传来叫嚷声。女教师们转过身去一看,原来是那个先天残废的孩子用假手打男孩的头。“喂!”老年女教师喊道,“托马斯,朗读一点什么给玛格丽特听吧。”她对青年女教师说:“玛格丽特有时显得不耐烦。这并不奇怪,我们只好原谅她。”老年女教师继续在放纪念品的抽屉里翻找。青年女教师走到窗口边去。“读点别的,”玛格丽特说,“还是读那三个孩子住的房屋燃烧的故事吧。”“我前星期可是已经读过了呀,”男孩说。然而接着他还是顺从地朗读了:“三个孩子躺在屋顶小楼里的草垫上。妈妈拿着蜡烛走来,为了给孩子们一个道晚安的吻。这时最年长的孩子说,把蜡烛放下,再讲一个故事给我们听吧。妈妈把蜡烛放在草垫旁边,讲起风暴的故事,风暴在港湾里迷了路。风暴从老远老远的地方来,从黄海来。它在中国很熟悉。可是它在北海既不认识岛屿,又不认识灯塔,既不认识海岸,又不认识鱼虾,既不认识海鸥,又不认识河口……”“好啦,我说完了,”老年女教师说。“德根小姐,您可以接收这只橱了。祝您领导班级成功。我早说过,他们统统是可爱的孩子。根本上可爱的孩子。您得注意,您的放纪念品的抽屉多么快就会装满了。”青年女教师从窗口转过身向老小姐走来,伸手给她。伸手是困难的,因为老年女教师除了沉重的公文包外,还贴身带着一些小匣和纸盒。“再见,孩子们!”老年女教师大声说。“再见,埃尔韦特小姐,”孩子们说。他们好像是在同声朗诵:再—见—埃—尔—韦—特—小—姐。也许班级每天都是这样向女教师告别的。青年女教师在老年小姐的身后关上门。③托马斯在角落里念道“……风暴穿过屋顶窗口,把草垫旁边的蜡烛刮翻了……”青年女教师走到橱边,橱还是开着的。有一朵人造玫瑰花掉了下来。女教师把它拾起来。这时她发现橱子的最底层一格抽屉里有只铁皮盒。盒里装满纸条。女教师读最上面的一张纸条:埃尔韦特,灰色老乌鸦,你滚到梅勒去吞食生菜吧。在第二张纸条上有如下的韵句:啊,老天爷,请,请您惩罚老埃尔韦特!其余的纸条上也都写着类似的咒骂语句,是用各种文体写的,绝大多数都写得整齐清洁,就和老年女教师给他们写的那样。③托马斯念:“……草垫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倒不是有个孩子在上面转动,而是脚底着火了……”青年女教师砰然一声关上铁皮盒,向门口跑去。“埃尔韦特小姐!”她中断了喊叫。她本想喊:埃尔韦特小姐,您还忘掉了一点东西。但她又反过来想,为什么我还让她负担这只铁盒呢?也许是她故意留在这儿,留在这最底层的抽屉里的吧?可是这么多的纸条!比花瓶还多。青年女教师把铁盒放进那个空的放纪念品的抽屉里去。这是基石,她想。③托马斯念道:“……一下子顶楼充满了烟火,母亲和三个孩子连喊带叫都来不及了。男人们从左邻右舍跑来帮忙。但是上顶楼的梯子已经烧焦了。当咆哮的风暴摇撼着燃烧的房屋……”“休息完了,小姐,”托马斯说。④青年女教师没有注意到铃声响了。6.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处作为标题,既指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又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十分精妙。B.②处用了借喻手法,从教师的视角写出孩子们的情态,生动形象。C.③处托马斯读书的声音穿插故事中,既表明时间在推移,故事在发展,也使下文托马斯的出声提醒不显得突兀。D.④处表明此时青年女教师的注意力已被纸条的内容占据,无暇他顾,故事到此结束,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7.下列选项中对文本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年女教师认为,老年女教师应该告诉她一些经验,而不是那些可能在理论书上读到东西,这说明青年女教师还不完全明白教育的真谛,即身教大于言传。B.老年女教师抚摸着橱柜门上的黑色的痕迹,为青年女教师讲述了当年学生的恶作剧,以及他如今的生活状况,寥寥数语就让读者感觉到了老年女教师作为教师的严格和宽容。C.老年女教师留下了壁橱和所有可以留下的东西,唯独带走了纪念品,并转告青年女教师,他们统统都是可爱的孩子,说明她珍视曾经的工作生活,并对待孩子充满爱心。D.小说多处运用心理描写,呈现出新老教师教育理念的巨大差异。文中通过新老教师物品交接,目的是引发读者对教育理念这个主题的思考。8.青年女教师认为装着咒骂纸条的铁盒是基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个“基石”的理解。9.小说具体描述了托马斯为玛格丽特读故事内容,请简述其作用。【答案】6.B7.A8.①“基石”代表对教育的反思。铁盒中的咒骂纸条让青年女教师意识到教育并非只有可爱一面,促使她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②象征新起点。是她开启新教育生涯的重要提醒,让她更深入地理解学生。③寓意传承与改变。提醒她在继承中不断改进教育方法。9.①丰富情节。使小说内容更充实,增加可读性。②暗示主题。与新老教师交接呼应,暗示教育的传承与变化。③引发思考。故事中的情节引发读者对教育问题的思考。【解析】【导语】这篇小说通过一位老年教师和一位年轻教师在课堂上的橱柜交接,揭示了教育的深层意义以及新老教育观念的碰撞。老教师以宽容和爱心对待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而年轻教师一心希望用新方法迅速改变学生。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象征手法,特别是通过被遗留的名为“基石”的铁盒,突显出教育传承中的苦涩和智慧。人物对话自然流畅,情节富有层次感,引发对教育本质的深思。【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②处用了借喻的手法”错误。②处“只见粗蓝布裤和绒线衫在你推我挤。几乎看不见面孔”使用的是借代的手法,用“粗蓝布裤和绒线衫”代指孩子们,而不是借喻。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这说明青年女教师还不完全明白教育的真谛,即身教大于言传”错误。青年女教师希望老年女教师分享经验,不能直接表明她不明白“身教大于言传”的教育真谛。文本中并没有足够的依据表明青年女教师完全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表现出她对老年女教师分享实际经验的期待。故选A。【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青年女教师最初觉得孩子们“又粗野,又可爱”,看到铁盒中的咒骂纸条后,她的认知发生了变化。如老年女教师说孩子们“统统是可爱的孩子”,但纸条却显示出学生对老师的不满,这让青年女教师意识到教育并非只有可爱的一面,促使她反思自己对学生的看法和教育理念,明白教育是复杂的,不能只看到表面的可爱。“青年女教师把铁盒放进那个空的放纪念品的抽屉里去。这是基石,她想”,青年女教师刚接手老年女教师的橱柜,开启自己的教育生涯,此时发现铁盒,这成为她新旅程的重要提醒。铁盒的存在让她更深入地理解学生,明白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情绪和行为,不能简单地以可爱或不可爱来定义。这为她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是新起点的象征。“埃尔韦特小姐,您还忘掉了一点东西”,铁盒是老年女教师留下的,它既代表着过去的教育经历,也提醒青年女教师在继承中不断改进教育方法。青年女教师看到纸条后,没有立刻把铁盒还给老年女教师,而是放进放纪念品的抽屉,这意味着她接纳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准备在传承的基础上做出改变,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如故事中描述“三个孩子躺在屋顶小楼里的草垫上。妈妈拿着蜡烛走来,为了给孩子们一个道晚安的吻……风暴从老远老远的地方来……”等,这些具体的情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中的场景和氛围。与单纯的新老教师交接橱柜的情节相比,这个故事的加入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层次,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更多的情节可品味,避免了情节的单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吸引力。新老教师交接橱柜象征着教育责任的传递,而故事中妈妈给孩子们讲故事,就如同老教师对学生的教导。风暴带来的意外如蜡烛被刮翻、草垫着火等,象征着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新教师接手后,面对铁盒中的纸条,如同面对教育中的新问题。这与故事中的意外情况相呼应,暗示教育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适应变化,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故事中孩子们面临的危险和困境,如“草垫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顶楼充满了烟火,母亲和三个孩子连喊带叫都来不及了”,让人联想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男人们从左邻右舍跑来帮忙,但上顶楼的梯子已经烧焦了,这也让人思考在教育中,当出现问题时,应该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同时,这个故事与新老教师交接的情节相结合,促使读者思考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多方面的教育问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节选自《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叁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节选自《管子·治国》)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舜非严刑罚A重禁令B而民C归之矣D去者E必害F从者G必利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被,指遭受,与《促织》中“闻妻言,如被冰雪”的“被”词义不同。B.“蚤生而晚杀”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用法相同。C.易,改变,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以乱易整,不武”的“易”词义相同。D.五谷,五种谷物,具体指哪五种,说法不一。也常用“五谷”泛指所有粮食作物。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书·食货志》中,作者分析了当时国家的局势和汉代建国以来积贮少的情况和带来的危险,提出了加强积贮的根本措施。B.《汉书·食货志》中,作者从应对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入手,谈国家不积贮的危害,从而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仓廪实而知礼节”。C.《管子·治国》认为“兴利”是采取有利于农业的措施,“除害”则是禁止不利于农业的措施,能“兴利除害”则能使民心归附。D.两篇文章都以立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向君王提出了发展国家的建议。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2)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4.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粟多”的意义。【答案】10.BDF11.C12.B13.(1)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或使用)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缺乏。(2)有这四种发端却说自己不能做到(仁、义、礼、智)的人,是自己伤害自己。14.①聚物,富国;②安民,使百姓安居乐业;③使人民归附;④应对突发情况。【解析】【导语】材料一主要讲述国家积贮的重要性,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认为粮食是国家的命脉,积贮不足会导致社会动荡,影响国家安全。因此,建议转向农业生产,增加粮食储备,保障民生,以此安定天下。材料二强调粮食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指出“粟多则国富”,提倡通过兴利除害来促进农业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富裕与民众和谐,确保国泰民安。【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舜没有采用严重的刑罚和禁令,而人民都归附他了。因为离开他必然受害,跟着他必然有利。“非”否定的是“严刑罚重禁令”,中间不能断开,所以B处断开;“而”表示转折,置于句首,“民归之”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矣”是句末语气词,所以D处断开;“去者必害”与“从者必利”是对称结构,中间停顿,所以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不同。遭受;/覆盖。句意:大禹、商汤已遭受到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B.正确,相同。都是通“早”。句意:作物生长期早而凋落期迟。/明天不能不早早的来向项王道歉。C.错误,不同。改变;/代替。句意:安乡爱家则虽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D.正确。故选C。【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中心论点‘仓廪实而知礼节’”错误,《汉书·食货志》一文的观点是“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时”,时节;“亡”,通“无”,没有;“屈”,缺乏。(2)“是”,这;“端”,发端;“贼”,伤害;“……者,……也”,判断句。【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材料一“今驱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意即如果驱使百姓归向农业这一根本,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还能使国家富足安定。可概括:财力充裕,百姓安居乐业。②由材料二“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意即农业得到发展,则粮食收入增多,粮食收入增多则国富,国富则人民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则虽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即使驱使和调遣百姓,甚至是杀戮,人民都不憎恶,这些都是致力于粮食生产的功效。可概括:聚物,富国。③由材料一第四段“怀敌附远”,意即对敌对的人采取安抚政策,使远方的人顺附;材料二第二段“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意即粮食能吸引人民,能招引财富,也能使领土开拓。可概括:使远民归附。④由材料一第三段“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意即一旦不幸遇到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或者边境上有紧急情况、兵灾旱灾交互侵袭等突发情况,如果国家财富缺乏,就无法有效应对,反之,如果国家财富充足,就可以从容应对。可概括:应对突发情况。参考译文:材料一: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错过季节不下雨,百姓就将忧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就要出卖儿女。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了,哪里有治理天下面临危险像这样但皇上仍不震惊呢?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大禹、商汤已遭受到了。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假若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会把孩子交换了以后啃孩子们的骨头吃。政治没有完全上轨道,边远地方敢于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造反了。于是皇上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对敌对的人采取安抚政策,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本来可以做到使国家富足安定,却竟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局面!我真替陛下痛惜啊!材料二:从嵩山东麓到黄河、汝水之间,作物生长期早,凋落期迟,是粮食增产的好地方,四季皆种而五谷皆收。中等年成亩产两石粮食,一个劳力可以耕百亩收二百石。如今国家粮仓空虚而百姓没有积存。农民卖儿卖女,其原因就在于君主没有办法均衡人们的收入。所以先代圣王总是注意让农、士、商、工四民即使互换其行业,他们每年的收入也无法互相超过。因此农民专一务农而收入可以与其他各业均衡。农民专一务农田野就得到开垦,奸巧之事也不会发生。田野开垦则粮食增多,粮食多则国家富裕。没有奸巧之事人民又会安定。富裕而安定,这正是成王业的道路。不生产粮食的国家要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成就其王业。粮食,能吸引人民;粮食,能招引财富;粮食,也能使领土开拓。粮食一多,则天下的物产都来了。所以,舜第一次率民迁安发展农耕建成“邑”,第二次迁徙建成“都”,第三次迁徙建成“国”。舜没有采用严重的刑罚和禁令,而人民都跟定他了。因为离开他必然受害,跟着他必然有利。先代圣王,正是善于为人民除害兴利,所以天下人民都归附他。所谓兴利,就是有利于农业。所谓除害,就是禁害于农业。农业发展则粮食收入增多,粮食收入增多则国富,国富则人民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则虽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对他们驱使和调遣,到了杀戮人民的程度,人民都是不憎恶的。这都是致力于粮食生产的功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唐】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①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②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备注〗①鸂鶒(xīchì):水鸟名。②蚕娘:农家养蚕女。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以“池塘水满”暗示了季节特征,同时“蒲森森”与鸳鸯鸂鶒“如家禽”相映成趣,营造出宁静和谐的田园氛围。B.“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山村农家邻里之间因为居住距离较远,生活环境相对寂寥的特点,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C.后四句塑造了蚕娘丰收喜悦、山翁殷勤好客、“我”的流连忘返、牧童的顽皮可爱等形象,虽然着墨不多,可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D.本诗有明快清新、朴素康健之美,而动静结合、色彩点染、动作神态等手法的运用,又使其不乏生动。16.请赏析尾句“笑指西坡瓜豆熟”“熟”字的妙处。【答案】15.B16.诗在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到处都是的桑柘以及养蚕女在溪中洗茧的景象,留下耐人回味的余地。【解析】【导语】这首唐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如池塘的满水、蒲草的茂密、乡村邻里的和睦与忙碌,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尾句中的“熟”字预示着丰收的时节,表达了对简单、舒适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眷恋,使整首诗意境更加悠长。【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B.“写出了山村农家邻里之间因为居住距离较远,生活环境相对寂寥的特点”说法有误。这里的“无相侵”更多地是强调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没有侵扰和纷争,而非因为居住距离远或生活环境寂寥。选项说法与诗歌所要传达的和谐、宁静的田园生活氛围相悖。故选B。【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诗歌尾联“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一句的意思是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再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熟”为成熟之意。诗人在这里用一“熟”字,不仅点明了时令为夏末秋初,也以此直接描述了西瓜和豆子已经成熟的状态,概括表达丰收之意。而上文中“水香塘黑蒲森森”“前村后垄桑柘深”“蚕娘洗茧前溪渌”等句,都是对乡村丰收场景的具体描述。这里的一个“熟”字,正好与上文分别描述展现的满塘黑压压的蒲、到处都是的桑柘以及养蚕女在溪中洗茧的景象相呼应,展现了田园生活的丰收和喜悦。(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①”。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A),但心情很好,有一种②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因此,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B)。当然,不是每个人(C),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18.①灵丹妙药(灵丹圣药)②酣畅淋漓(痛快淋漓/神清气爽)19.示例一: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为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示例二: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中,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20.A.虽然身体非常疲乏B.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灵活C.都适合做高强度运动【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空,此处所填成语作“运动是”的宾语,且加了引号,应该用其比喻意义,结合后文“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疗效”等内容,可知此处形容运动是让人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良药,可填“灵丹妙药”(或“灵丹圣药”)。灵丹妙药:非常灵验、能起死回生的奇药,比喻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好办法。灵丹圣药:非常灵验、能起死回生的奇药,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第②空,结合前文“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心情很好”,后文“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等内容,可知此处形容运动后内心的愉悦、畅快,可填“酣畅淋漓”(或“痛快淋漓”“神清气爽”)。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舒适,常用于描述文章、绘画等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痛快淋漓:形容尽情惬意,非常畅快,也形容文章、说话流利畅快,透彻详尽。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也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被列入……方法之一”搭配不当,可改为“被列为……方法之一”,或“被列入……方法中”。二是“疗效不但”主语和关联词的语序不当,“疗效”在前一句是主语,但不是后一句的主语,应改为“不但疗效”。故句子应修改为: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为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或者: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中,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句,句式上,可用“虽然……”和后一句“但心情很好”搭配,形成转折关系;内容上,前一句提到“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后一句指出“心情很好”,可知此处指出身体很累,故可填:虽然身体非常疲乏。B句,句式上,可用“还……”和前一句“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搭配,形成递进关系,“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对应总结前文“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心情很好”,此处则对应总结“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说明高强度运动除了让人轻松快乐,还有助于大脑健康,故可填: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灵活。C句,前文强调“连续高强度运动”对人身体的益处,此处的“当然”和前文形成转折,而后文再一次转折,指出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有助于身心健康,可知此处说明连续高强度运动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故可填:都适合做高强度运动。(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座塔,显得比较完整,大概是修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海洋生态与海洋生物的保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消毒灭菌培训课件
- 《心肺复苏术操作》课件
- 赣南师范大学《食品腐败的抗争之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生微班会课件
- 小学生知礼仪课件
- 三年级数学上册8探索乐园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规律问题学案冀教版
- 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西师大版
-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集合教案新人教版
- 2025年7月日历表(含农历-周数-方便记事备忘)
- 2024北京大兴区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 媒体与新闻法律法规法律意识与职业素养
- 推土机-推土机构造与原理
- 九年级化学课程纲要
- 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7月期末统一试《22064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开放专科
- 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 Pcr室危险评估报告
- 生姜高产种植技术课件
- 人教版六年级口算题大全(打印版)
- 钢结构工程实测实量
- 国开2023法律职业伦理-形考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