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当代美学建构和审美批评实践中依然具有重要的阐释价值。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认知与客观的物象相融合,并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及物质媒介表现出来,生成的包含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感的艺术形象。从《周易》的“立象以尽意”到《诗经》的“审美意象”;从王弼、刘勰的“艺术意象说”再到王夫之、叶燮、方东树的意象观念,中国古代美学中蕴含丰富的艺术意象思想。近代以来,伴随西方美学的冲击,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等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一度走向衰落。事实上,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博大精深,许多独到的观点、精彩的论述反映出独特的东方智慧。例如,在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中,“美”和“意象”是一体的,是互不分离的。这种意象观显然不同于西方学者的艺术意象观,在西方学者眼中,艺术意象不过是一个美学范畴。而中国艺术意象思想丰富了外国学者对艺术意象的理解,为艺术意象美学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可能。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价值首先来源于对本土文化的知识重构。例如,朱光潜强调:“我的美学观点,是在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再吸收西方的美学观念而形成的。”朱光潜对艺术意象的看法充分借鉴了中国古代美学,将艺术之意象看作是“心物统一”“情景交融”的心灵创造,其思想源自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时空一体、形神合一的生命哲学观。可见,朱光潜的艺术意象观是对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性重构,它的“根”在中国。其次,还在于它总是能够在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推进其自身建设,进而在中西“对话”的关系中以全球视野推动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走向世界,促进中西美学同质辉映、异质互补。诚如朱光潜所指出的那样,他的艺术意象观念固然有中国传统的一面,却也不能否认他借鉴吸收西方美学之精华,以全球视野审视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化转型。今天,我们对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研究与阐释,并非以一种面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原汁原味还原其内涵,而是以中西互鉴的视域重新赋予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以新内涵。20世纪以来,伴随西方美学的传入,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便始终面临着现代化转型的课题。对此,中国学者开始以时代精神、时代之问,建构中国古代艺术意象理论体系,在传承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同时,赋予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以时代价值。如朱光潜在借鉴叔本华等西方学者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易》易象观及“观物取象”等思想的重新考察,结合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点,建构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意象创构论,成为20世纪中国意象美学的重大创获。推动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创新发展,必须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要立足于已有的知识系统,以现代学术形态加强与世界美学界的文化交流,实现与世界美学的对话、沟通,推动中国古代艺术意象话语传播。同时,作为世界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象观念,始终是当代艺术意象思想的源头活水。诗论中的“赋”“比”“兴”,绘画中的“神似”“留白”“成竹于胸”,书法中的“神采”“气韵”“风神”,音乐中的“乐象”“和声无象”等均是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之精华。然而,分析中国古代艺术意象之思想,其范畴的界定固然有理性认识的一面,但也存在感悟式评价过多、材料过于零散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美学理论成果,推进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研究的理性化与逻辑化,加速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与世界美学体系的融合。对于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而言,它首先涉及一个本体的问题,即概念与范畴的问题,理清了它是什么,才有继续讲下去的必要。其次,从创作到呈现,再到欣赏与情感的升华,这是一个复杂的审美过程,需要从创作之维,探寻艺术意象的审美生成;从形态之维,梳理艺术意象的呈现方式;从品鉴之维,把握艺术意象的品评标准;从境界之维,提升艺术意象的精神追求——进而打造一个可与西方美学体系对话、交流、互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艺术意象的理论体系。(摘编自李新《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意义》)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意象观显然不同于西方学者的艺术意象观”,“这”指的是反映出独特的东方智慧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艺术意象观。B.“诚如朱光潜所指出的那样”,“那样”指的是他的艺术意象观念有中国传统的一面,也有借鉴吸收西方美学精华的一面。C.“并非以一种面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原汁原味还原其内涵”,“其”指的是“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研究与阐释”。D.“这是一个复杂的审美过程”,“这”指的是对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从创作到呈现,再到欣赏与情感的升华”的过程。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美”和“意象”是一体的,而西方学者眼中的艺术意象只是一个美学范畴,因此中国的艺术意象思想内涵比西方丰富得多。B.没有对本土文化的知识重构,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价值就会弱化乃至消弭,可见,发展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不能脱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C.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留白”、书法中的“气韵”、音乐中的“乐象”等艺术意象,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精华,是当代艺术意象思想的源头活水。D.加速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与世界美学体系的融合,首先要理清“是什么”,才有继续讲下去的必要,这说明这一思想的某些概念与范畴仍较模糊。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A.元代诗论家提出了“意外意”与“境外境”的说法,将唐代诗论中成熟的“象外之象”“韵外之旨”明确引入到了意、境理论的建构与阐释之中。B.王国维意境说的提出既受到西方近代美学的某些影响,同时又是儒家美学的发展,如他提出的“以我观物”即明显与宋代理家学邵雍的思想有关。C.对古诗词中多用“木叶”而不是“树叶”的现象,林庚在《说“木叶”》中从古代诗词创作和鉴赏注重“暗示”这一角度作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D.“观照”虽在西方美学中普遍使用,但西方美学对它并未作出过认真的、深刻的阐释,中国美学倒是很早就有了“观照”的稳定而且完整的范畴。4.本文三次提及《周易》,请简析其作用。5.作者是如何论述“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意义”这一论题的?请根据文本概括。【答案】1.C2.D3.B4.第一次提及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美学中蕴含丰富的艺术意象思想,而《周易》算是最早的例证。第二次提及是为了说明朱光潜的艺术意象观是对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性重构,而《周易》是其思想源头。第三次提及是为了说明对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研究与阐释,要以中西互鉴的视域重新赋予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以新内涵。朱光潜对《周易》易象观及“观物取象”等思想的重新考察,建构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意象创构论,便是成功的范例。5.首先,作者通过举例和对比论证说明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意象思想丰富了外国学者对艺术意象的理解,为艺术意象美学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可能。其次,作者举朱光潜意象观和意象创构论,说明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价值来源于对本土文化的知识重构。同时,我们要以中西互鉴的视域重新赋予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以新内涵。最后,作者从创新发展的角度指出:推动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创新发展,必须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要立足于已有的知识系统,以现代学术形态加强与世界美学界的文化交流,实现与世界美学的对话、沟通,推动中国古代艺术意象话语传播。【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其’指的是“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研究与阐释”的说法错误。结合原文“今天,我们对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研究与阐释……而是以中西互鉴的视域重新赋予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以新内涵”可知:“其”指的是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推断和分析能力。D.“这说明这一思想的某些概念与范畴仍较模糊”的说法牵强附会。原文是“对于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而言,它首先涉及一个本体的问题,即概念与范畴的问题,理清了它是什么,才有继续讲下去的必要”是说明搞清楚“概念与范畴”这一本体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说明某些概念与范畴仍较模糊。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和论证分析和把握能力。题干要求选择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ACD三项都主要涉及本土思想的发展和开掘。B.“王国维意境说的提出既受到西方近代美学的某些影响,同时又是儒家美学的发展”这个例子恰巧证明“推动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创新发展,必须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这个观点。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题干要求简析文中三次提及《周易》的作用。作答时首先找到表述《周易》的相关语句,看前后语境,明确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筛选和概括即可。原文“从《周易》的……到诗经的……;从王弼、刘勰的……再到王夫之、叶燮、方东树的意象观念,中国古代美学中蕴含丰富的艺术意象思想”是第一处提及《周易》。很显然作者举例的目的是说明中国古代美学中蕴含丰富的艺术意象思想或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文“朱光潜对艺术意象的看法充分借鉴了中国古代美学,将艺术之意象看作是……的心灵创造,其思想源自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时空一体、形神合一的生命哲学观。可见,朱光潜的艺术意象观是对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性重构,它的‘根’在中国”是第二次提及《周易》,不难发现作者的目的在“可见”之后的语句;同时,也是对该段的段首句“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价值首先来源于对本土文化的知识重构”的照应。原文“如朱光潜在借鉴叔本华等西方学者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易》易象观及……结合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点,建构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意象创构论,成为20世纪中国意象美学的重大创获”是第三次提及《周易》,作者举朱光潜对叔本华和《周易》的综合研究是为了说明:我们对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研究与阐释,并非以一种面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原汁原味还原其内涵,而是以中西互鉴的视域重新赋予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以新内涵。【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路的梳理和概括能力。依据作者的行文顺序,细读文本,抓住段落关键语句概括即可。第一段作者举《周易》《诗经》的例子,将中西方学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其目的是说明“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当代美学建构和审美批评实践中依然具有重要的阐释价值”“中国艺术意象思想丰富了外国学者对艺术意象的理解,为艺术意象美学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可能”,这是探讨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意义的认知前提。第二自然段根据“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价值首先来源于对本土文化的知识重构。例如,朱光潜强调:‘我的美学观点,是在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再吸收西方的美学观念而形成的。’朱光潜对艺术意象的看法充分借鉴了中国古代美学……可见,朱光潜的艺术意象观是对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性重构,它的‘根’在中国”等语句,可看出作者举朱光潜的艺术意象观为例说明,重视对本土文化的知识重构是探究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意义的首要问题。第三自然段结合“今天,我们对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研究与阐释,并非以一种面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原汁原味还原其内涵,而是以中西互鉴的视域重新赋予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以新内涵”等语句以及举朱光潜以中西互鉴的方式,建构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意象创构论,成为20世纪中国意象美学的重大创获这个例子说明:对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研究与阐释,并非还原其内涵,而是赋予新内涵。最后一段,根据“推动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创新发展,必须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要立足于已有的知识系统,以现代学术形态加强与世界美学界的文化交流……始终是当代艺术意象思想的源头活水”“对于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而言,它首先涉及一个本体的问题,即概念与范畴的问题,理清了它是什么,才有继续讲下去的必要。其次,从创作到呈现,再到欣赏与情感的升华,这是一个复杂的审美过程”等语句,看出作者论述的重心是要认识到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象观念,始终是当代艺术意象思想的源头活水。我们既要搞清楚“概念与范畴”的本体问题,又要建构可与西方美学体系对话、交流、互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艺术意象的理论体系。考生据此分析提炼作答即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复活(节选)【俄】列夫·托尔斯泰前情提要:玛丝洛娃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蒙冤受屈,即将去服苦役。担任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发现玛丝洛娃正是自己年轻时始乱终弃的姑娘,良心深受谴责,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祈求宽恕。庭审之后,他迅速行动起来——聂赫留朵夫第二天一醒来,首先就意识到他遇上一件事。他甚至还没有弄清楚是什么事,就断定那是一件大好事。“卡秋莎,审判。”对了,再不能撒谎了,必须把全部真相说出来。“我要到监牢里去一次,把事情都告诉她,请求她的饶恕。如果有必要,对,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就同她结婚。”他想。不惜牺牲一切同她结婚,来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个想法今天早晨他觉得特别亲切。他好久没有这样精神抖擞地迎接新的一天了。阿格拉芬娜〖备注〗一进来,他就断然——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会那么果断——宣布,他不再需要这座住宅,也不再需要她的伺候了。阿格拉芬娜惊讶地瞧着他。“昨天我遇到一件意想不到的大事。您记得玛丽雅姑妈家的那个卡秋莎吗?”“当然记得,针线活儿还是我教她的呢。”“啊,就是那个卡秋莎昨天在法庭上受审判,正好碰到我做陪审员。”“哎呀,老天爷,多可怜哪!”阿格拉芬娜说,“她犯了什么罪该受审判啊?”“杀人罪,这一切都是我干的。”“怎么会是您干的呢?您说得太奇怪了。”阿格拉芬娜说。她那双老花眼闪出调皮的光辉。“是的,我是罪魁祸首。就因为这个,我把我的全部计划都改变了。”“既然我害她走上了那条路,我就应该尽我的力量帮助她。”“这是因为您有一副好心肠,您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错。”阿格拉芬娜一本正经地说,“您也不必把一切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我早就听说她走上了邪路,那又能怪谁呢?”“怪我,因此我想补救。”“啊,这事可不好补救。”“嗯,我可不那么想。不过我还是请您帮我退掉这座住宅,把东西收拾收拾。您的种种好处我是非常感激的,非常感激的。”聂赫留朵夫去法院,还是坐着原来那辆马车,经过平日经过的那些街道,但连他自己也觉得奇怪,他今天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首先得去找律师,”他想,“听听他的意见,然后……然后到监狱里去看她,把全部真相告诉她。”他一想到怎样跟她见面,怎样把心里话都讲给她听,怎样向她认罪,为了赎罪他什么都愿意做,甚至愿意同她结婚——他一想到这儿,心情异常激动,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聂赫留朵夫等到法庭第一次宣布审讯暂停,就站起身来,打听到检察官办公室在什么地方,径自走进门去。检察官站着接待他,对聂赫留朵夫执意要求见他显然不以为然。“①您有什么事?”检察官严厉地问。“我是陪审员,姓聂赫留朵夫,我有事要同被告玛丝洛娃见面。”聂赫留朵夫迅速而坚决地说,脸涨得通红,意识到他现在所做的事将会对他今后的生活起决定作用。“玛丝洛娃吗?我当然知道,她被控犯了毒死人命罪。”检察官若无其事地说,“您究竟有什么事要见她?”接着他仿佛要缓和一下口气,补充说,“我若不知道为什么事,就不能准许您见她。”“我要见她,因为我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聂赫留朵夫涨红了脸说,“她昨天受过审,被冤枉判了四年苦役。她没有罪。”“噢,原来是这样。既然她昨天才被判决,”检察官说,对聂赫留朵夫说玛丝洛娃无罪那句话根本不加理会,“那么,在正式宣判以前她照理应关在拘留所里。②拘留所的探望日期是有规定的,我建议您到那里去问一下。”“但我需要见她,越快越好!”聂赫留朵夫下巴颤抖着说,感到关键性时刻接近了。“您究竟有什么事一定要见她?”检察官有几分不安地扬起眉毛,问。“因为她没有罪,却判她服苦役。我才是罪魁祸首。”聂赫留朵夫颤声说,同时觉得他没有必要说这些话。“这话怎么说?”检察官问。“因为我害她落到现在这种地步。要不是我弄得她走上歧路,她也不至于受这样的控告了。”“我还是不明白,这事同探监有什么关系。”“有关系,因为我想跟她去(流放之地),还要……同她结婚。”聂赫留朵夫说。他一讲到这事,眼泪就又夺眶而出。“③是吗?原来如此!”检察官说,“这倒真是个非常例外的事件。您好像是地方自治会的议员,是吗?”检察官问,仿佛此刻宣布奇怪决定的聂赫留朵夫他以前听到过似的。“对不起,我想这事同我的要求没有关系。”聂赫留朵夫涨红了脸,怒气冲冲地回答。“当然没有,”检察官带着隐约的微笑,若无其事地说,“不过您的愿望太特别、太出格了……”“那么我能获得许可吗?”“许可?好的,我这就给您打个许可证,请您稍微坐一会儿。”他走到桌子旁边,坐下来,动手写。“请您坐一会儿。”聂赫留朵夫站着不动。检察官写好许可证,交给聂赫留朵夫。“再见!”检察官鞠躬说,显然想尽快摆脱这个古怪的来访者。“刚才来找您的是谁?”聂赫留朵夫一走,就有个法官走进办公室,问检察官。“是聂赫留朵夫,说实在的,他在自治会上就发表过种种怪论。您倒想想,他是陪审员,竟发现被告中有个女人被判服苦役,他说他害了她,现在打算跟她结婚。”“怎么会有这样的事?”“他就是这样对我说的……而且激动得厉害。”“现在的年轻人都有点怪,有点不正常。”“④可他已经不太年轻了。”(草婴译,有删改)〖备注〗阿格拉芬娜:聂赫留朵夫母亲生前的侍女,后成为聂赫留朵夫的管家。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天一早醒来,聂赫留朵夫就决定要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把事情告诉她,要跟她认罪并祈求原谅,为此他愿意牺牲一切。B.聂赫留朵夫决定退掉自己的住宅,也不再需要管家的伺候,是因为他已下定决心要跟玛丝洛娃走,阿格拉芬娜对此表示支持。C.“还是我教她的呢”“调皮的光辉”“一本正经地说”等细节,暗示管家对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之间的事情是有一定了解的。D.去法院的路上,聂赫留朵夫忍不住再一次浮想联翩,看似重复的心理描写、情感分析实则反复渲染了他追求“复活”的决心。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虽用“您”称呼,令读者感到的却是检察官语气的凌厉和对聂赫留朵夫的不耐烦。B.句子②中的“建议”,是老练的检察官面对这一类询问时给出的一种职业的的本能的回答。C.句子③表达出检察官一瞬间的微妙情绪,既有难以置信的惊讶,也有心里石头落地的释然。D.句子④意味深长,既衔接了上一句语义,又巧妙地传递了检察官对聂赫留朵夫选择的态度。8.在和检察官的对话过程中,聂赫留朵夫的情绪不断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篇赏析文章。经讨论,决定以人物分析作为切入点,甲组选择的赏析点是“从检查官看当时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乙组选择的赏析点是“聂赫留朵夫身上所寄寓的人性理想”。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赏析点写出你的思路。【答案】6.B7.C8.从内心坚定,急于拯救玛丝洛娃到为自己的道德良知而感动。从对玛丝洛娃的羞愧悔恨到对检察官的不满。9.示例一:透过检察官可以清楚看清当时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①身份等级明显,对公爵聂赫留朵夫,“检察官站着接待他,对聂赫留朵夫执意要求见他显然不以为然”。②官员责任意识淡薄,无视聂赫留朵夫说玛丝洛娃无罪的话语,“您去法庭交涉吧”“您去那里问一下吧”多次出现。③法律毫无公正可言,检察官对玛丝洛娃“被冤枉判了四年苦役”“若无其事”。示例二:聂赫留朵夫身上所寄寓的人性理想“托尔斯泰主义”包括“道德自我完善”这一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聂赫留朵夫身上体现出了“道德自我完善”。他意识到自己是造成玛丝洛娃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决定向她赎罪,“不惜牺牲一切同她结婚,来达到道德上的完善”“怎样向她认罪,为了赎罪他什么都愿意做,甚至愿意同她结婚”。【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阿格拉芬娜对此表示支持”错误,从原文中阿格拉芬娜的话“我早就听说她走上了邪路,那又能怪谁呢”“这事可不好补救”可知,阿格拉芬娜并不认可聂赫留朵夫的决定。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语句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C.“也有心里石头落地的释然”错误,原文“原来如此”后面是叹号,而不是句号,这表明检察官不能理解聂赫留朵夫的言行,所以检察官说“这倒真是个非常例外的事件”。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人物形象的能力。聂赫留朵夫起初要求会见玛丝洛娃时语气“迅速而坚决”,可见他急于拯救玛丝洛娃,而且内心意志坚定。由原文“他一想到这儿,心情异常激动,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他一讲到这事,眼泪就又夺眶而出”等可知,聂赫留朵夫一想起要同玛丝洛娃结婚的事就激动不已,对自己这种为了内心道德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做法感动不已。在对检察官解释原因时,多次写到聂赫留朵夫脸红,如“脸涨得通红”“聂赫留朵夫涨红了脸说”,这是对聂赫留朵夫以往自身行为的羞愧悔恨。由“‘对不起,我想这事同我的要求没有关系。’聂赫留朵夫涨红了脸,怒气冲冲地回答”可知,聂赫留朵夫对检察官的愤怒、不满。【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一、从“从检查官看当时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这个角度赏析,要先概括俄国社会的特点,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检察官站着接待他,对聂赫留朵夫执意要求见他显然不以为然”分析,检察官对对公爵聂赫留朵夫要站着接待,但是对下层人玛丝洛娃的案子“不以为然”,可知当时俄国等级分明,不同阶层的人所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结合“我建议您到那里去问一下”“对不起,我想这事同我的要求没有关系”等分析,聂赫留朵夫说“她昨天受过审,被冤枉判了四年苦役。她没有罪”时,这个官员对没有重视聂赫留朵夫的诉说,还说“我建议您到那里去问一下”“这事同我的要求没有关系”“您去向法庭交涉吧”等话,说明官员的责任意识淡薄。结合“‘玛丝洛娃吗?我当然知道。她被控犯了毒死人命罪’检察官若无其事地说”等分析,玛丝洛娃被控犯了毒死人命罪,聂赫留朵夫认为玛丝洛娃没有罪,但被冤枉判了四年苦役。后文聂赫留朵夫说“审判不仅无益,并且是不道德的”,可知当时的俄国法庭并不公正,官员并不在乎百姓是否含冤蒙屈。二、从“聂赫留朵夫身上所寄寓的人性理想”这个角度赏析,可以先分析托尔斯泰的文学主张,再分析这一主张在聂赫留朵夫身上的体现。“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思想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聂赫留朵夫体现出的道德自我完善:法庭相遇,他意识到自己是造成玛丝洛娃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决定向她赎罪,并决心和她结婚。在为玛丝洛娃上诉过程中,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认识了社会的弊病,思想开始升华。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不惜牺牲一切同她结婚,来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个想法今天早晨他觉得特别亲切”“怪我,因此我想补救”“怎样向她认罪,为了赎罪他什么都愿意做,甚至愿意同她结婚——他一想到这儿,心情异常激动,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可以体现出这一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皤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材料二:《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已也。《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节选自王逸《离骚经序》)材料三:(屈)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原之为书,其辞旨虽或流于跌宕怪神、怨怼激发,而不可以为训,然皆生于缱绻恻怛、不能自已之至意。虽其不知学于北方,以求周公、仲尼之道,而独驰骋于变风、变雅之末流,以故醇儒庄士或羞称之。然使世之放臣、屏子、怨妻、去妇,抆泪讴唫于其下,而所天者幸而听之,则于彼此之间,天性民彝之善,岂不足以交有所发?此予之所以每有味于其言,而不敢直以‘词人之赋’视之也。(节选自朱熹《楚辞集注》)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言A已放逐B离别C中心D愁思E犹依F道径G以风谏H君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被,与《廉颇蔺相如列传》“徒见欺”中的“见”用法相同。B.靡,没有,与《曹刿论战》“望其旗靡”中的“靡”词义不相同。C.不遇,不得志,文中指屈原虽然忠贞不二却仍被放逐不幸遭遇。D.训,典式、法则,跟成语“不足为训”中“训”词义和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屈原遵照道义行事,竭尽忠心侍君,却遭小人离间,处境艰难,于是创作《离骚》,以发泄内心的郁结与苦闷,表明自己高洁的志向。B.材料二认为,《离骚》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抓住事物的突出特点,援引香草、美人、虬龙、云霓等不同的物类作为意象,贴切而巧妙作喻。C.材料三认为,如果让那些与屈原有相似遭遇的人含泪吟诵屈原的作品,而又有幸被统治者听到,能触发他们彼此之间对人性、人伦等的美好的共识。D.材料一热烈地称赞屈原的志向可以与日月争辉,材料二则指出君子们都仰慕屈原高洁的品行,材料三也十分认同屈原恪守中庸之道、忠君爱国之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14.三则材料都对屈原诗作的语言作出了评价,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括。【答案】10.CEG11.D12.D13.(1)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2)希望国君能够觉悟过来,返回到正道上,并让自己回到朝廷。14.同:都指出了屈原诗作的语言饱含爱国热情。异:材料一,文辞简约,意蕴丰富;材料二,语言温厚而典雅,意旨纯洁而明朗;材料三,文辞富于变化,但不能当做典范和法则。【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这三个字的意思是,已被流放而离开朝廷,虽心中忧虑,却仍沿着正道前行,用国风的方式劝谏国君。“言已放逐离别”语义上对应上文“离,别也”,“放逐”和“离别”是两个语意连贯的动词结构,故在C处断开;“中心愁思”主谓结构,语义上对应上文“骚,愁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故在E处断开;“犹依道径”语义上对应上文“经,径也”,省略主语,是一个完整的动宾结构,“犹”一般位于句首,故在G处断开。故选CE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见,都是“被”的意思。句意:诚实对待君主反而被怀疑。/白白地受到欺骗。B.正确。没有/倒下。句意:无不都显现/远远望见他们的军旗已经倒下。C.正确。D.错误,都是“典式、法则”的意思。句意:不可以当成写作的典范和法则。/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故选D。【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认同屈原恪守中庸之道”错误。根据原文“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可知作者认为屈原思想和行为超出了中庸之道。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指”,同“旨”,意旨;“类”,事物;“迩”,近。(2)“冀”,希望;“反”,通“返”,返回;“还”,使回到。【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同:根据原文“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已也”“然皆生于缱绻恻怛、不能自巳之至意”,可知屈原诗作语言饱含爱国热情。异:根据“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可知文辞简约,意蕴丰富。根据“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可知语言温厚而典雅,意旨纯洁而明朗。根据“其辞旨虽或流于跌宕怪神……而不可以为训”,可知文辞富于变化,但不能当做典范和法则。参考译文:材料一: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品行不正的小人损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大概是自己的怨愤所引起的。《诗经》中的《国风》,写男女恋情而不过度,《小雅》有怨刺之言,但不直接愤怒。屈原的《离骚》诗,则两者之美兼而有之。(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到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赞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材料二:《离骚经》是屈原所作。离,是别的意思;骚,是愁的意思;经,是途径。这三个字的意思是,已被流放而离开朝廷,虽心中忧虑,却仍沿着正道前行,用国风的方式劝谏国君。所以文中向上追述了唐虞三个帝王时期的盛世之治,往下陈述了桀纣羿浇的灭亡,希望国君能够觉悟过来,返回到正道上,并让自己回到朝廷。《离骚》的行文,依照《诗经》来起兴,援引不同的物类作比喻,所以用好鸟香草来比喻忠贞之士,用恶禽臭物比喻谗佞之人,用灵修美人来比拟君王,用宓妃佚女来比喻贤臣,用虬龙鸾凤来托喻君子,用飘风云霓比喻小人。文章的词语温厚而典雅,文章的意旨纯洁而明朗。大凡所有的君子,没有谁不仰慕他的清高,赞赏他的文才,哀痛于他的怀才不遇,而同情他的志向的。 (节选自王逸《离骚经序》)材料三:屈原为人,他的思想和行为虽然超出了中庸之道,不合于君臣的规范,然而这都源于他忠君爱国的诚恳的心意。屈原写文章,文辞虽然富于变化,怨恨社会的不良风气,激励国君治理好国家,不可以当成写作的典范和法则,然而这都是源于不能抑制对国君真挚的感情。虽然他不知道向中原学习,探究周公、孔子的学说,只在楚地民歌的领域纵横自如,能充分发挥才能,针对颓风弊俗、不良的风习创作具讽世作用的作品,因此儒家学者和正人君子有的羞于称赞。如果让世上被放逐的大臣、遭到遗弃的孩子、心生怨恨的妻子、被丈夫休弃的妇女吟诵屈原的作品,他们都会默然擦眼泪,如果国君有幸而听了他的建议,那么人伦世俗就会变好,难道不会是让情绪得以发泄吗?这就是我常常回味他的话,却不敢只以‘词人之赋’看待他的原因。 (节选自朱熹《楚辞集注》)(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塞下曲贺兰进明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燕歌行(节选)高适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贺兰诗中的“荡子”和高诗中的“铁衣”,称呼不同,均指离家从军戍边的战士。B.“君不见”有提请注意、启发思考的作用,还增强了这两首诗歌慷慨激昂的气势。C.贺兰诗前四句比兴,融情于景,笔触细腻,高诗直抒胸臆,末句用典,意境深远。D.贺兰诗侧重写思妇,高诗侧重写征人,两诗都揭露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16.两首诗写思妇眼泪的侧重点不一样,请简要分析。【答案】15.D16.贺兰诗写空闺“独宿”的孤单凄凉,能使人为之下泪,这是从思妇以及广大人民共有情感的角度,抒发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普遍的分离之痛;高诗是从思妇角度,以玉箸比喻思妇之泪,与铁衣句相照应,侧重从征夫思妇两个角度写战争给家庭带来的分离之苦。【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高诗侧重写征人”错,结合“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可知,高诗是从征人思妇两个角度写的。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贺兰诗写眼泪的句子是“独宿自然堪下泪”,这“泪”既是独宿的思妇所流,同时也是读者所流。“自然”照应下句“况复”二字,漫漫长夜,空闺“独宿”,孤单凄凉,能使人为之下泪。因此此诗是从思妇以及广大人民共有情感的角度,抒发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普遍的分离之痛;高诗写“泪”的句子是“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以玉箸比喻思妇之泪,写离别之后思妇内心的痛苦;此句又与与铁衣句相照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可见此诗侧重从征夫思妇两个角度写战争给家庭带来的分离之苦。(三)名算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中,孔子指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而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算得上是热爱学习。(2)李贺《李凭箜筷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上句写大弦高弹时清脆激越的声响,下句是写小弦幽咽和缓的曲调。(3)苏轼《赤壁赋》中“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体现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也有相似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好奇心?好奇心是从事科学研究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力;好奇心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驱动力。那么,好奇心从何而来?好奇是一种天性。德斯蒙德·莫里斯曾经说,一切哺乳类都有强烈的探索冲动,它们从来不知道下一餐来自何方。它们必须熟悉能够寻觅到食物的每一个角落,尝试一切可能的机会,密切注意幸运的机会……它们必须随时保持高水准的好奇心。所以A能够让它获得比没有好奇心的种类更大的生存机遇,这就是自然选择的一个结果。①人类好奇心当然源自动物的本能。②实际上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③本能地同样拥有很强的好奇心。④但是,成年人的好奇心去哪儿了呢?⑤你看看这些成语——“刨根问底”“天真无邪”“求知若渴”“童言无忌”等等,⑥都是来形容孩子的;⑦他们曾经也很好奇,⑧但长大之后似乎与这些词相距甚远。⑨这大概是因为与我们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特征有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想告诉大家,B,但是我们对某一个领域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知识越多。往往就越有兴趣;对于某事物了解得越多,对于其未知部分的好奇心就越强烈。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拥有好奇心B我们的好奇心是天生的19.③同样本能地拥有很强的好奇心;⑥大部分都是来形容孩子的;⑨这大概与我们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特征有关。【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结合“能够让它获得比没有好奇心的种类更大的生存机遇”可知,和“没有好奇心”的情况对此,应是“拥有好奇心”。B处,和“对某一个领域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为转折关系,前文说到好奇心是本能的情况,可填“我们的好奇心是天生的”。【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本能地同样拥有”语序不当,改为“同样本能地拥有”。⑥“都是来形容孩子的”和语境不符,“刨根问底”“求知若渴”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可改为“大部分都是来形容孩子的”。⑨“这大概是因为与……有关”句式杂糅,可改为“这大概与……有关”,或者“这大概是因为……”。(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有一部儿童电视剧,是由一只猫和一只狗“主演”的。剧中,狗总是忧心自己该如何表现才能被公认是一条好狗。而猫就总是善意地劝它想开点儿,不必太(①),不必太自寻烦恼。狗说:“主人因为丢了一条鱼而又责骂了我一顿!”猫说:“你因此就不快活真蠢!要知道你没到这一家之前,他们也经常丢鱼的呀!”狗说:“你怎么知道呢?”猫说:“因为每一次都是我偷的。”“可既然我们是朋友了,你怎么还继续偷我主人家的鱼呢?”“可难道因为我们是朋友了,我就非得变成一只不喜欢吃鱼的猫了么?”“可你偷鱼,连累的是我,你的朋友啊!”“可我不偷鱼,营养不良的是我,你的朋友啊!”“难道,你为了我们的友谊的巩固性,就不能别再偷鱼了么?”“难道,你为了我们的友谊的巩固性,就不能对主人的责骂毫不在乎么?”剧中猫和狗的对话,听来非常有意思,令人(②)。狗有狗的理,猫有猫的理——狗的责任感对立于猫的“自我”意识,狗是有理也说不清了。20.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暗含推理。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推理过程。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