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名句默写。(1)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屈原列传》)(2),。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3)贾谊在《过秦论》中述及商鞅变法在内政上的改革政策的一句:,,。(4)在《<老子>四章》中,老子以马车部件为喻,论述“有”“无”关系的一句:,,。(5)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自嘲自己年老体衰却仍多愁善感的一句:,,。2.(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意无意地,总爱在文学创作中把自己的历史命运,与妇女的命运做着有趣的类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况中国的政治历来就是伦理化了的政治,伦理是政治化了的伦理呢。①到了汉唐以后,这种浪漫主义的象征便成了一种有意识运用的委婉手法。②真正的艺术品大概总是多层次、多结构的。③始作俑者,似乎是楚之屈原,在他的《离骚》里,自誉为美人,把政敌则比作众女。④把这类作品一概归纳为反封建或对妇女不幸的同情,未免隔了一层。A.②③①④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3.(2分)下列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下列材料的例证的一项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意无意地,总爱在文学创作中把自己的历史命运,与妇女的命运做着有趣的类比。始作俑者,似乎是楚之屈原,在他的《离骚》里,自誉为美人,把政敌则比作众女。到了汉唐以后,这种浪漫主义的象征便成了一种有意识运用的委婉手法。把这类作品一概归纳为反封建或对妇女不幸的同情,未免隔了一层。真正的艺术品大概总是多层次、多结构的。何况中国的政治历来就是伦理化了的政治,伦理是政治化了的伦理呢。A.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B.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C.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D.李商隐《无题》: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二、阅读理解(70分)(一)现代文阅读理解4.(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代入感:弹幕文化里的《红楼梦》①“这节目是单给我一个人看,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别的姑娘都看过了,这次是专放给姑娘看的。”“早知她来,我就不来了。”“什么臭男人看过的,也拿来给我看。”大多数《红楼梦》弹幕视频之下,都罗列着这样一套来自不同网友、高度套路化的留言。熟悉原作的人一眼看出,第一个留言者有意将自己带入林妹妹角色,其后的应答者则你一言我一语隔空呼应,将红楼语境延续下去。尽管只是互联网上寻常的小小片段,这段留言却营造出作为弹幕网站主流用户的“后浪”们心领神会的氛围,即一个以“代入感”支撑的世界。②网络虚拟空间就是“太虚幻境”,其中没有肉身凡体的真实自我,只有我们代入的角色。在以宝玉的眼睛看世界,以钗黛的心境体验和回应的过程中,网民们对《红楼梦》复杂的时代背景和细腻的人物情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强烈的感受力。虽然对话带有几分调侃和戏谑,但代入感和参与性,无疑是互联网在文字和形象之外,为理解和认识《红楼梦》所提供的更清晰可感的途径。③代入感是文艺作品以独特形象激发受众心灵共振的能力。当我们看到黛玉焚稿或晴雯撕扇时,随同角色一颦一笑时悲时喜,就是代入感在发挥作用。红楼女儿美丽多情,自然成为众多女性争相代入的理想对象,但令人意外的是,那些“手撕”“骂人”类视频,无论在弹幕量还是观看人气上,都丝毫不亚于前者。在王熙凤骂人的视频中,那高亢尖利的声调、连珠炮似的话语、雅俗不忌的比喻以及骂人的口才、气势和生动性,都引发网民极大的兴趣,满屏纷繁而来的“祖安二奶奶”“祖安文曲星”“真爽快”“无能狂怒”之类弹幕,也许正是代入者们给出的答案:所谓“代入”,不仅指人们将自己替换为主人公,也指将现实生活境况投射为故事冲突,从而感同身受的过程。人们跟着琏二奶奶破口大骂,就是以想象中的暴力安抚和平息现实的不满。平日由于身份、职务、性格因素甚至表达技巧等,人们不得不将许多不满和委屈憋在心里;而一旦有机会,他们希望自己就是那个站在主导地位滔滔不绝的人,是颜值高、能力强、口才佳且永远在吵架时永远占据上风的人。④当然,代入感并非总集中在负面的冲天怨气上,它也可以是温情脉脉、甜蜜动人的陪伴。《白噪音!在潇湘馆学习是什么体验》以黛玉“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的感叹开头,其后60分钟的长度里,自始至终只有一扇绿竹掩映的窗户画面和单纯的白噪音。虽然单一画面在有些人看来很枯燥,但弹幕却十分有趣,有人说自己“一边做红楼梦作业一边听这个”,有人高呼“妹妹,我来了”……仿佛宝黛真的就是隔壁班共读的同窗。⑤在以看视频写点评为基本功能的弹幕网站中,原作只是参考的背景和理解的基础,拆解原作,叠加弹幕、重新创作才是其核心内容和独特的生产形式。发弹幕时,人们与无数匿名者一起,针对同一画面表达观感。虽然肉身缺席,但意见以弹幕为形式,以画面为媒介,营造出虚拟在场的共同观看空间。对于这个空间,我们可以借用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来考量。哈贝马斯曾通过人们在咖啡馆、沙龙等“公共空间”的言论方式,探讨介于日常生活领域和国家权力领域之间的公共领域对意见生成的作用。他的研究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广泛借用和延伸,“论坛”“微博”等都在某种程度上被看作网络“公共空间”。但“论坛”条目次序受版主控制,并未完全摆脱议程设置;“微博”则突出信息集散特征,热点转换快,缺乏对特定事件持续探讨的机制。与二者相比,网络弹幕带有更鲜明的公共性。首先,来自不同发送主体且页面不留名的弹幕,比一般网络场所更具匿名性,身份和阶层更难发挥作用。其次,在空间场域方面,弹幕作品既具备确定主题,又因发送者观点和角度的差异而呈现丰富异质性。当然,在以娱乐为目的的弹幕中,我们很难找到民主机制的生成途径,但巧妙的语言和恰当的时机、醒目的色彩,却总能从密密麻麻的弹幕中脱颖而出,构成屏幕上的意见领袖并引起跟风。⑥弹幕视频通过代入形成情感共振,将分散的网民聚集在以《红楼梦》为中心的趣缘群体之内,通过代骂、陪读等方式,为人们提供情绪的出口、情感的慰藉和理性思维的交流渠道。虽然大多弹幕视频是短小的一家之言,在篇幅、制作、原创性甚至持久度方面,都完全无法与印刷品或影视剧相提并论,但这种以纷繁微话语介入“红楼梦”大主题的方式,无疑在宏观大叙事之外,提供了更加生动多元的向度。(1)第①段加点词“套路化”在文中的意思是。(2)以下对“代入感”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代入感主要形成于以独特形象激发读者心灵共振的视频弹幕。B.代入感总是着力于让受众随同角色的一颦一笑时而悲时而喜。C.代入感有时作用于以想象中的暴力将自己替换为占上风的人。D.代入感基本致力于摈弃负面的怨气从而形成有趣的共读体验。(3)根据文意可以推断的一项是A.以代入感为支撑才能理解大多数《红楼梦》的弹幕视频。B.用枯燥的单一画面,也能起到温情脉脉的动人陪伴作用。C.相比较于论坛、微博等,弹幕才是真正的网络公共空间。D.弹幕发展方向应在篇幅、制作、原创性、持久度等方面。(4)第⑤段中,作者是如何证明网络弹幕具有“公共空间”特征的?请对此加以分析。(5)某校高二年级准备开展《红楼梦》短视频创作比赛,每班选择《红楼梦》中的一个场景进行创作,以同学观看短视频中发布弹幕的数量与质量为重要评判标准,作为主创人员,请介绍你所选择的场景及其理由。(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6分)5.(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父亲的道路王安忆①我从小就知道,父亲是一个话剧导演。然而,导演究竟是做什么的,我却很不明白。记忆中,我最早看的父亲导演的戏,名字叫作《海滨激战》。只记得那是一个很热的夏天,剧场中冷气大开放,冻得人打哆嗦,妈妈便在我与姐姐裸着的胳膊和腿上盖上一些手帕御寒。然后的记忆,便是两声枪响。枪声响起得是那么突兀,让人毫无思想准备,于是,浑身又是一阵大大的哆嗦。这便是那场戏给我留至今日的全部印象。那以后我当然还看过不少戏,有些是父亲执导的,还有一些不是父亲执导的,我却依然不懂得导演是做什么的。有时候,为了证明自己是导演的女儿,看完一场戏后,在人们说“演得好”的时候,我则说:“导得好。”仅此而已。因此,对于父亲的事业,我可说是很少了解。②我的父亲出生在很远的地方。在很长的时间里,那地方一直与我们失了联系,再加上他那一副很不知人情世故的样子,便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真正是一派天然。再没有比父亲更不会做人的人了,这大约也是因为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与我们这一片以做人为根本的土地相距甚远。他甚至连一些最常用的寒暄絮语都没有掌握,他与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见面时,那叔叔说:“你一点儿没老。”他则回答:“你的头发怎么都没了?”弄得对方十分扫兴。见面的套话没有掌握,告别的套话也没有。有他不喜欢的、不识趣的客人来访,他竟会在人刚转身跨出门槛时,就朝人身后扔去一只玻璃杯。他极保护自己个人的生活,他是愿意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的,毫不顾及别人会说什么。别人对他留有什么印象,他是从不关心的。比起世上那些终年终月为别人的观瞻营造自己的生活的人,是要轻松,却也多了一种别样的艰难。③曾听我家老保姆描述她第一次见到我父亲的印象。那时她刚到我们家。有一天,听说晚上先生要回来,她忙着换洗床单,铺鸭绒被。然后有人敲门,她便去开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个胡子拉碴、又黑又瘦、叫花子般的男人。得知他就是“先生”以后,她就开始为那张床担心——那么干净的床,怎么能睡这样脏的一个人?④后来,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又有了联系,姑母与叔叔每年来国内看望我们全家一次。见面时父亲很激动,分手时则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父亲和他们在一起总有一种寂寞的感觉。有一次,当他们走之后,他对妈妈说过一段话,意思是,在他们面前,他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他这一生,只有两桩事业,一是革命,二是艺术。在他们笃实守护的钱的面前,这两桩事业都失了位置,这也是他至今不愿回出生地看看的最大原因。他是宁在此地委屈着,也不愿去彼地落个寂寞的。由此看来,他的那一种自信的人生态度,那一种我行我素的生活原则,便只能在这一片与他不适宜的土地上才可确立了。他只有在这一片与他不适宜的土地上,才可建立他的人生。因这一片土地,是他种植革命与艺术这两桩事业的土地,无论与他是多不协调,都分离不开了。因而,他所有的遭遇便是他的宿命了,也是我们的宿命了。⑤而奇怪的是,像他这样不会做人的人,却有着惊人的人缘。1978年上海那个奇热的暑天,他胆囊炎大发作,除却做手术别无他法。妈妈自己有冠心病、高血压,弟弟还小,姐姐在外地,只有我和未婚夫两人可照料病人。于是,“人艺”的男演员们便自发排了班次,俩小时一班地轮流看护父亲,从不曾有过误点的事情,令我们久久难以忘怀。我能看出人们真诚地爱他,因他对人们的爱也是真心流露。他不会勉强自己去爱什么,可是如他要爱,其他人也无法勉强他不爱。也因他对别人不加矫饰,别人对他也同样不加矫饰,不以虚礼往来。我们经常听到演员们以他的素材编演的“长篇喜剧”,比如,喝了药水之后,发现瓶上所书“服前摇晃”,于是便拼命地晃肚子。诸如此类,刻画了一个糊里糊涂的父亲。他活得轻松,人们与他处得也轻松。即便在他不很得意的时候,他的身边也没缺少过朋友。他没有努力地去做人,反倒少了虚晃的手势,使他更明白于人,更明白于世。与人、与世之间,因少了虚晃手势所筑的障碍,倒更容易加入与介入。因此,他似是在人外,却颇得人缘;似是在世外,却又很积极。只是多了一种超然以应付人事。所以,他倒也活得比谁都自在。⑥当然,他如此自在地做人,尚需条件。至少,在他朝人身后扔去一只玻璃杯子后,要有人为他打扫现场。他不食人间烟火,也皆因为尚有人为他操心此类俗事。家庭便是他坚强的后盾了。在这一个纷繁的世界里,他的纯净的哲学要建立并实践,必得有人为他开辟一个清静的场所。他在我们这一个家庭的安全的庇护下,可以极尽逍遥自在。因此,父亲又是很幸运的。曾有位朋友写过关于我父亲的文章,提及一则传说,说他往鸡汤里放洗衣粉,误以为是盐。而这位朋友却不知道,我父亲是连洗衣粉也不会朝鸡汤里放的。就在不久之前,他还不懂得如何煮一碗方便面。后来,因保姆回乡,他终于学会了下面,下得既快又好。他还学会了洗短裤和袜子。先用强力洗衣粉泡一夜,再用肥皂狠搓。大约搓去半块肥皂,再洗净了晾干,衣物确是雪白如漂。他是连一桩人间的复杂游戏都不会的。打牌只会打一种——早已失传的“抽乌龟”,不凭机智,但凭运气。轮番地抽牌,抽到完就行了的那种。下棋还会下“飞行棋”,也只须掷掷骰子,凭了号码走棋便可。他不会玩一切斗智的游戏,腹中没有一点点“春秋”“三国”,只迷恋一本本与世无争的书。他最大的娱乐,也是最大的功课,便是读书——中文的,或者外文的;戏剧的,或小说的,个个种种。书也为他开辟了另一个清静的世界,在那里,他最是自由而幸福,他的智慧可运用得点滴不漏。⑦因了以上的这一切,他在离休以后的日子里,便不像许多老人那样,觉得失了依傍而恍恍然,怅怅然。他依然如故,生活得充实而有兴味。他走的是一条由出世而入世,由不做人而做人的道路,所以,他总能自在而逍遥。⑧这便是我眼睛里的父亲。(1)第①段写作者对父亲事业的了解,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2)第③段的细节描写使人忍俊不禁,请对此加以赏析。(3)批评家认为,王安忆的作品常呈现出以平淡而冷峻的笔调取得丰富深沉而颇具感染力的语言风格,请结合本文进行赏析。(4)评析作品所揭示的人生观。(三)古诗词鉴赏(8分)6.(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甲】赠韩退之【唐】张署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白简①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②一联翩。鲛人③远泛渔舟水,鵩鸟④闲飞露里天。涣汗⑤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乙】答张十一功曹⑥【唐】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⑦竞长纤纤笋,踯躅⑧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⑨知死所,莫令炎瘴⑩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注释】①白简:古时指弹劾官员的奏章。②左宦:降官,贬职。③鲛人:《搜神记》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④鵩鸟:猫头鹰一类的鸟。贾谊被贬长沙曾作《鵩鸟赋》。⑤涣汗:喻帝王的圣旨、号令。⑥张十一功曹:即甲诗作者张署。⑦筼筜(yúndāng):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⑧踯躅:指踯躅花,杜鹃花的别名。⑨恩波:谓帝王的恩泽。⑩炎瘴: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1)对甲、乙二诗的体式特征和题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二诗押韵之处均为4处。B.甲、乙二诗均为应酬唱和之作。C.甲、乙二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D.甲、乙二诗体裁均为七言近体。(2)下列关于甲、乙二诗的内容理解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二诗作者曾经同朝为官并一起被贬到南方。B.甲诗作者表达了与韩退之一起归隐田园的理想。C.乙诗首联触景生情,以猿啼之声抒写哀婉之情。D.乙诗颈联表达了作者死守南方报答君恩的志向。(3)鉴赏乙诗颔联在全诗中的表达作用。(四)文言文阅读理解(18分)7.(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汉书•苏武传(节选)【汉】班固①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②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1)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2),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随(3)。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③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4)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④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⑤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宜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⑥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⑦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曰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曰少府梁丘贺,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曰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凡十一人,皆有传。自丞相黄霸、廷尉于定国、大司农朱邑、京兆尹张敞、右扶风尹翁归及儒者夏侯胜等,皆以善终,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以此知其选矣。【注释】(1)贳(shì):宽纵;赦免。(2)曹柯之盟:春秋时,鲁国和齐国发生战争,鲁国失败后,割地求和,双方在柯地会盟。会盟之日,鲁将曹沫手持匕首威胁齐桓公归还所侵之鲁地,齐桓公只得答应他的要求。(3)随:毁坏,败坏。(4)复:免除赋税。(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①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②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③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2)下列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B.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C.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D.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3)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3处。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5)通观全文,可以看出苏武死后可以名列麒麟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五)文言文阅读理解8.(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前赤壁赋【宋】苏轼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⑤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在第③段的“□”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为A.焉B.哉C.诸D.也(2)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本文第③段援引曹操之诗,评论曹操之史事,主要有何表达作用。(4)本文第④段以水、月为喻,发出正论,颇具至理奇趣,堪称天然偶成之杰作。试分析第④段的说理思路。三、作文(70分)9.(70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你认为哪一种更为有益:由激情控制的生活还是由理性控制的生活?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名句默写。(1)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屈原列传》)(2)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3)贾谊在《过秦论》中述及商鞅变法在内政上的改革政策的一句: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4)在《<老子>四章》中,老子以马车部件为喻,论述“有”“无”关系的一句: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5)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自嘲自己年老体衰却仍多愁善感的一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解答】故答案为:(1)皭然泥而不滓者也(重点字:皭)(2)迩之事父远之事君(重点字:迩)(3)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重点字:具)(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重点字:毂)(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重点字:华)2.(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意无意地,总爱在文学创作中把自己的历史命运,与妇女的命运做着有趣的类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况中国的政治历来就是伦理化了的政治,伦理是政治化了的伦理呢。①到了汉唐以后,这种浪漫主义的象征便成了一种有意识运用的委婉手法。②真正的艺术品大概总是多层次、多结构的。③始作俑者,似乎是楚之屈原,在他的《离骚》里,自誉为美人,把政敌则比作众女。④把这类作品一概归纳为反封建或对妇女不幸的同情,未免隔了一层。A.②③①④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涉及的是语言连贯的知识。答题时要读懂每个句子的内容,结合句子之间的关系选出排列正确的选项。【解答】依据前文“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总爱在文学创作中……与妇女的命运做着有趣的类比”可知,后文衔接的内容应为列举“古代的知识分子”文学创作中的这一写法,应衔接①③两句,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其顺序为③①,排除AB。④中的“这类作品”指代的是前文的作品,应紧随前文;“真正的艺术品大概总是多层次、多结构的”是对“把这类作品一概归纳为反封建或对妇女不幸的同情,未免隔了一层”的原因的阐释,所以②应放在④后,排除C。故选:D。3.(2分)下列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下列材料的例证的一项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意无意地,总爱在文学创作中把自己的历史命运,与妇女的命运做着有趣的类比。始作俑者,似乎是楚之屈原,在他的《离骚》里,自誉为美人,把政敌则比作众女。到了汉唐以后,这种浪漫主义的象征便成了一种有意识运用的委婉手法。把这类作品一概归纳为反封建或对妇女不幸的同情,未免隔了一层。真正的艺术品大概总是多层次、多结构的。何况中国的政治历来就是伦理化了的政治,伦理是政治化了的伦理呢。A.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B.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C.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D.李商隐《无题》: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解答】文段的观点: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意无意地,总爱在文学创作中把自己的历史命运,与妇女的命运做着有趣的类比。A.“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句诗作者是把自己比作新娘,把张籍比作夫婿,把主考官比作公婆,把自己的诗文比作画好的眉毛。他是借着这些比喻,希望获得张籍的赏识,让张籍向主考官推荐自己,帮助自己顺利通过考试,考中进士。没有类比的手法。故选:A。二、阅读理解(70分)(一)现代文阅读理解4.(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代入感:弹幕文化里的《红楼梦》①“这节目是单给我一个人看,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别的姑娘都看过了,这次是专放给姑娘看的。”“早知她来,我就不来了。”“什么臭男人看过的,也拿来给我看。”大多数《红楼梦》弹幕视频之下,都罗列着这样一套来自不同网友、高度套路化的留言。熟悉原作的人一眼看出,第一个留言者有意将自己带入林妹妹角色,其后的应答者则你一言我一语隔空呼应,将红楼语境延续下去。尽管只是互联网上寻常的小小片段,这段留言却营造出作为弹幕网站主流用户的“后浪”们心领神会的氛围,即一个以“代入感”支撑的世界。②网络虚拟空间就是“太虚幻境”,其中没有肉身凡体的真实自我,只有我们代入的角色。在以宝玉的眼睛看世界,以钗黛的心境体验和回应的过程中,网民们对《红楼梦》复杂的时代背景和细腻的人物情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强烈的感受力。虽然对话带有几分调侃和戏谑,但代入感和参与性,无疑是互联网在文字和形象之外,为理解和认识《红楼梦》所提供的更清晰可感的途径。③代入感是文艺作品以独特形象激发受众心灵共振的能力。当我们看到黛玉焚稿或晴雯撕扇时,随同角色一颦一笑时悲时喜,就是代入感在发挥作用。红楼女儿美丽多情,自然成为众多女性争相代入的理想对象,但令人意外的是,那些“手撕”“骂人”类视频,无论在弹幕量还是观看人气上,都丝毫不亚于前者。在王熙凤骂人的视频中,那高亢尖利的声调、连珠炮似的话语、雅俗不忌的比喻以及骂人的口才、气势和生动性,都引发网民极大的兴趣,满屏纷繁而来的“祖安二奶奶”“祖安文曲星”“真爽快”“无能狂怒”之类弹幕,也许正是代入者们给出的答案:所谓“代入”,不仅指人们将自己替换为主人公,也指将现实生活境况投射为故事冲突,从而感同身受的过程。人们跟着琏二奶奶破口大骂,就是以想象中的暴力安抚和平息现实的不满。平日由于身份、职务、性格因素甚至表达技巧等,人们不得不将许多不满和委屈憋在心里;而一旦有机会,他们希望自己就是那个站在主导地位滔滔不绝的人,是颜值高、能力强、口才佳且永远在吵架时永远占据上风的人。④当然,代入感并非总集中在负面的冲天怨气上,它也可以是温情脉脉、甜蜜动人的陪伴。《白噪音!在潇湘馆学习是什么体验》以黛玉“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的感叹开头,其后60分钟的长度里,自始至终只有一扇绿竹掩映的窗户画面和单纯的白噪音。虽然单一画面在有些人看来很枯燥,但弹幕却十分有趣,有人说自己“一边做红楼梦作业一边听这个”,有人高呼“妹妹,我来了”……仿佛宝黛真的就是隔壁班共读的同窗。⑤在以看视频写点评为基本功能的弹幕网站中,原作只是参考的背景和理解的基础,拆解原作,叠加弹幕、重新创作才是其核心内容和独特的生产形式。发弹幕时,人们与无数匿名者一起,针对同一画面表达观感。虽然肉身缺席,但意见以弹幕为形式,以画面为媒介,营造出虚拟在场的共同观看空间。对于这个空间,我们可以借用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来考量。哈贝马斯曾通过人们在咖啡馆、沙龙等“公共空间”的言论方式,探讨介于日常生活领域和国家权力领域之间的公共领域对意见生成的作用。他的研究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广泛借用和延伸,“论坛”“微博”等都在某种程度上被看作网络“公共空间”。但“论坛”条目次序受版主控制,并未完全摆脱议程设置;“微博”则突出信息集散特征,热点转换快,缺乏对特定事件持续探讨的机制。与二者相比,网络弹幕带有更鲜明的公共性。首先,来自不同发送主体且页面不留名的弹幕,比一般网络场所更具匿名性,身份和阶层更难发挥作用。其次,在空间场域方面,弹幕作品既具备确定主题,又因发送者观点和角度的差异而呈现丰富异质性。当然,在以娱乐为目的的弹幕中,我们很难找到民主机制的生成途径,但巧妙的语言和恰当的时机、醒目的色彩,却总能从密密麻麻的弹幕中脱颖而出,构成屏幕上的意见领袖并引起跟风。⑥弹幕视频通过代入形成情感共振,将分散的网民聚集在以《红楼梦》为中心的趣缘群体之内,通过代骂、陪读等方式,为人们提供情绪的出口、情感的慰藉和理性思维的交流渠道。虽然大多弹幕视频是短小的一家之言,在篇幅、制作、原创性甚至持久度方面,都完全无法与印刷品或影视剧相提并论,但这种以纷繁微话语介入“红楼梦”大主题的方式,无疑在宏观大叙事之外,提供了更加生动多元的向度。(1)第①段加点词“套路化”在文中的意思是指将自己代入某种角色,模仿其说话方式、语气等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情感的语言表达方式。(2)以下对“代入感”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A.代入感主要形成于以独特形象激发读者心灵共振的视频弹幕。B.代入感总是着力于让受众随同角色的一颦一笑时而悲时而喜。C.代入感有时作用于以想象中的暴力将自己替换为占上风的人。D.代入感基本致力于摈弃负面的怨气从而形成有趣的共读体验。(3)根据文意可以推断的一项是BA.以代入感为支撑才能理解大多数《红楼梦》的弹幕视频。B.用枯燥的单一画面,也能起到温情脉脉的动人陪伴作用。C.相比较于论坛、微博等,弹幕才是真正的网络公共空间。D.弹幕发展方向应在篇幅、制作、原创性、持久度等方面。(4)第⑤段中,作者是如何证明网络弹幕具有“公共空间”特征的?请对此加以分析。(5)某校高二年级准备开展《红楼梦》短视频创作比赛,每班选择《红楼梦》中的一个场景进行创作,以同学观看短视频中发布弹幕的数量与质量为重要评判标准,作为主创人员,请介绍你所选择的场景及其理由。【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相关词语含义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语境,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推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段落,理清段落的层次关系,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题干要求及材料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套路化”原本指一类固定的思维或者行为模式。结合原文“这节目是单给我一个人看,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别的姑娘都看过了,这次是专放给姑娘看的”“早知她来,我就不来了”“什么臭男人看过的,也拿来给我看”,以及“第一个留言者有意将自己带入林妹妹角色”等信息可知,“套路化”在文中是指将自己代入某种角色,模仿其说话方式、说话语气等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情感的语言表达方式。(2)A.“主要形成于……视频弹幕”错,原文“当我们看到黛玉焚稿或晴雯撕扇时,随同角色一颦一笑时悲时喜,就是代入感在发挥作用”,可见不光是视频弹幕,阅读文学作品时也会有代入感。B.“总是着力于让受众随同角色的一颦一笑时而悲时而喜”以偏概全,原文“当我们看到黛玉焚稿或晴雯撕扇时,随同角色一颦一笑时悲时喜,就是代入感在发挥作用”,这只是作者举的一个例子,不能由此认为代入感“总是着力于让受众随同角色的一颦一笑时而悲时而喜”。C.正确。D.“基本致力于摈弃负面的怨气”错,原文“代入感并非总集中在负面的冲天怨气上”,可见代入感并不摈弃负面的怨气。故选C。(3)A.“以代入感为支撑才能理解大多数《红楼梦》的弹幕视频”错,原文“代入感和参与性,无疑是互联网在文字和形象之外,为理解和认识《红楼梦》所提供的更清晰可感的途径”,可见代入感支撑的是对《红楼梦》的理解,而不是《红楼梦》的弹幕视频。B.正确。C.“弹幕才是真正的网络公共空间”错,原文是“与二者相比,网络弹幕带有更鲜明的公共性”。D.“弹幕发展方向应在篇幅、制作、原创性、持久度等方面”错,原文是“大多弹幕视频是短小的一家之言,在篇幅、制作、原创性甚至持久度方面,都完全无法与印刷品或影视剧相提并论”,据此,不能推断出这一结论。故选B。(4)首先指出“虽然肉身缺席,但意见以弹幕为形式,以画面为媒介,营造出虚拟在场的共同观看空间”,这样就提出了“虚拟在场的共同观看空间”;然后借用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来考量,指出“他的研究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广泛借用和延伸,‘论坛’‘微博’等都在某种程度上被看作网络‘公共空间’”,这是由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进而指出“论坛”“微博”在某种程度上被看作“公共空间”;接着指出“论坛”“微博”的缺陷,“‘论坛’条目次序受版主控制,并未完全摆脱议程设置;‘微博’则突出信息集散特征,热点转换快,缺乏对特定事件持续探讨的机制”,它们与网络弹幕对比,“网络弹幕带有更鲜明的公共性”,然后从两个角度进行证明,“首先,来自不同发送主体且页面不留名的弹幕,比一般网络场所更具匿名性,身份和阶层更难发挥作用。其次,在空间场域方面,弹幕作品既具备确定主题,又因发送者观点和角度的差异而呈现丰富异质性”,通过与论坛、微博的对比,指出弹幕带有更鲜明的公共性;最后说明“在以娱乐为目的的弹幕中,我们很难找到民主机制的生成途径,但巧妙的语言和恰当的时机、醒目的色彩,却总能从密密麻麻的弹幕中脱颖而出,构成屏幕上的意见领袖并引起跟风”,虽然弹幕中找不到民主机制的生成途径,但总有弹幕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意见领袖并引起跟风。(5)由“红楼女儿美丽多情,自然成为众多女性争相代入的理想对象”可知,可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红楼梦》中美丽女子的形象,选择一个与她有关的经典场景。如可以选择“史湘云醉卧芍药裀”的场景,史湘云喝醉了酒在一块山子石上睡着了,芍药花落得满身满脸。理由:①画面美丽。“史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红香散乱……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口内尤作睡语,说酒令……”,有花有蝶,美人醉卧,整个画面美出天际。②史湘云性格豪爽讨喜。史湘云心直口快、热情、乐天、有英雄气概、率直。醉卧能够展现其不受世俗拘束的天真烂漫,容易让观看者有代入感。由“那些‘手撕’‘骂人’类视频,无论在弹幕量还是观看人气上,都丝毫不亚于前者”可知,可以选择一个有激烈冲突的画面,如“抄检大观园”,王善宝家的挑唆抄检大观园,仗着是邢夫人的人,翻检探春身上,被探春打了一巴掌。理由:探春打王善宝家的很解气,能够让人将自己替换成主人公贾探春,并将现实生活境况投射为故事冲突,从而以想象中的暴力安抚和平息现实的不满。抄检大观园,众人都知道这件事极其失礼,对院子的主人也非常不尊重,可碍于王夫人的面子,无人敢说,都忍气吞声。唯有探春,揭竿而起,怒而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就是这一巴掌,打得王善保家半天不敢说话,而作为抄检大观园的始作俑者王夫人,对此也一句不提,更不要说为王善保家的出头。由“代入感并非总集中在负面的冲天怨气上,它也可以是温情脉脉、甜蜜动人的陪伴”可知,可以选择“宝黛共读西厢”的场景,宝玉在桃花树下读《会真记》,黛玉走来,俩人共读《西厢》。理由:画面温馨美好。溪水边,一片桃花林。溪水潺潺地流着,上面飘浮着花瓣。桃花林下面的石头上坐着一位“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的美少年和一个“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美丽女子。画面虽然安静,但却能给人温情的陪伴。答案:(1)指将自己代入某种角色,模仿其说话方式、语气等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情感的语言表达方式。(2)C(3)B(4)首先指出网友的意见以弹幕为形式,以画面为媒介,营造出虚拟在场的共同观看空间;然后借用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进而指出“论坛”“微博”在某种程度上被看作“公共空间”;接着通过与论坛、微博的对比,指出弹幕带有更鲜明的公共性;最后说明虽然弹幕中找不到民主机制的生成途径,但总有弹幕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意见领袖并引起跟风。(5)示例一:选择“史湘云醉卧芍药裀”的场景:史湘云喝醉了酒在一块山子石上睡着了,芍药花落得满身满脸。理由:①画面美丽。②史湘云性格豪爽讨喜,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示例二:选择“抄检大观园”:王善宝家的挑唆抄检大观园,仗着是邢夫人的人,翻检探春身上,被探春打了一巴掌。理由:探春打王善宝家的很解气,能够让人将自己替换成主人公贾探春,并将现实生活境况投射为故事冲突,从而以想象中的暴力安抚和平息现实的不满。示例三:选择“宝黛共读西厢”的场景:宝玉在桃花树下读《会真记》,黛玉走来,俩人共读《西厢》。理由:画面虽然安静,但却能给人温情的陪伴。(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6分)5.(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父亲的道路王安忆①我从小就知道,父亲是一个话剧导演。然而,导演究竟是做什么的,我却很不明白。记忆中,我最早看的父亲导演的戏,名字叫作《海滨激战》。只记得那是一个很热的夏天,剧场中冷气大开放,冻得人打哆嗦,妈妈便在我与姐姐裸着的胳膊和腿上盖上一些手帕御寒。然后的记忆,便是两声枪响。枪声响起得是那么突兀,让人毫无思想准备,于是,浑身又是一阵大大的哆嗦。这便是那场戏给我留至今日的全部印象。那以后我当然还看过不少戏,有些是父亲执导的,还有一些不是父亲执导的,我却依然不懂得导演是做什么的。有时候,为了证明自己是导演的女儿,看完一场戏后,在人们说“演得好”的时候,我则说:“导得好。”仅此而已。因此,对于父亲的事业,我可说是很少了解。②我的父亲出生在很远的地方。在很长的时间里,那地方一直与我们失了联系,再加上他那一副很不知人情世故的样子,便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真正是一派天然。再没有比父亲更不会做人的人了,这大约也是因为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与我们这一片以做人为根本的土地相距甚远。他甚至连一些最常用的寒暄絮语都没有掌握,他与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见面时,那叔叔说:“你一点儿没老。”他则回答:“你的头发怎么都没了?”弄得对方十分扫兴。见面的套话没有掌握,告别的套话也没有。有他不喜欢的、不识趣的客人来访,他竟会在人刚转身跨出门槛时,就朝人身后扔去一只玻璃杯。他极保护自己个人的生活,他是愿意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的,毫不顾及别人会说什么。别人对他留有什么印象,他是从不关心的。比起世上那些终年终月为别人的观瞻营造自己的生活的人,是要轻松,却也多了一种别样的艰难。③曾听我家老保姆描述她第一次见到我父亲的印象。那时她刚到我们家。有一天,听说晚上先生要回来,她忙着换洗床单,铺鸭绒被。然后有人敲门,她便去开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个胡子拉碴、又黑又瘦、叫花子般的男人。得知他就是“先生”以后,她就开始为那张床担心——那么干净的床,怎么能睡这样脏的一个人?④后来,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又有了联系,姑母与叔叔每年来国内看望我们全家一次。见面时父亲很激动,分手时则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父亲和他们在一起总有一种寂寞的感觉。有一次,当他们走之后,他对妈妈说过一段话,意思是,在他们面前,他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怀疑。他这一生,只有两桩事业,一是革命,二是艺术。在他们笃实守护的钱的面前,这两桩事业都失了位置,这也是他至今不愿回出生地看看的最大原因。他是宁在此地委屈着,也不愿去彼地落个寂寞的。由此看来,他的那一种自信的人生态度,那一种我行我素的生活原则,便只能在这一片与他不适宜的土地上才可确立了。他只有在这一片与他不适宜的土地上,才可建立他的人生。因这一片土地,是他种植革命与艺术这两桩事业的土地,无论与他是多不协调,都分离不开了。因而,他所有的遭遇便是他的宿命了,也是我们的宿命了。⑤而奇怪的是,像他这样不会做人的人,却有着惊人的人缘。1978年上海那个奇热的暑天,他胆囊炎大发作,除却做手术别无他法。妈妈自己有冠心病、高血压,弟弟还小,姐姐在外地,只有我和未婚夫两人可照料病人。于是,“人艺”的男演员们便自发排了班次,俩小时一班地轮流看护父亲,从不曾有过误点的事情,令我们久久难以忘怀。我能看出人们真诚地爱他,因他对人们的爱也是真心流露。他不会勉强自己去爱什么,可是如他要爱,其他人也无法勉强他不爱。也因他对别人不加矫饰,别人对他也同样不加矫饰,不以虚礼往来。我们经常听到演员们以他的素材编演的“长篇喜剧”,比如,喝了药水之后,发现瓶上所书“服前摇晃”,于是便拼命地晃肚子。诸如此类,刻画了一个糊里糊涂的父亲。他活得轻松,人们与他处得也轻松。即便在他不很得意的时候,他的身边也没缺少过朋友。他没有努力地去做人,反倒少了虚晃的手势,使他更明白于人,更明白于世。与人、与世之间,因少了虚晃手势所筑的障碍,倒更容易加入与介入。因此,他似是在人外,却颇得人缘;似是在世外,却又很积极。只是多了一种超然以应付人事。所以,他倒也活得比谁都自在。⑥当然,他如此自在地做人,尚需条件。至少,在他朝人身后扔去一只玻璃杯子后,要有人为他打扫现场。他不食人间烟火,也皆因为尚有人为他操心此类俗事。家庭便是他坚强的后盾了。在这一个纷繁的世界里,他的纯净的哲学要建立并实践,必得有人为他开辟一个清静的场所。他在我们这一个家庭的安全的庇护下,可以极尽逍遥自在。因此,父亲又是很幸运的。曾有位朋友写过关于我父亲的文章,提及一则传说,说他往鸡汤里放洗衣粉,误以为是盐。而这位朋友却不知道,我父亲是连洗衣粉也不会朝鸡汤里放的。就在不久之前,他还不懂得如何煮一碗方便面。后来,因保姆回乡,他终于学会了下面,下得既快又好。他还学会了洗短裤和袜子。先用强力洗衣粉泡一夜,再用肥皂狠搓。大约搓去半块肥皂,再洗净了晾干,衣物确是雪白如漂。他是连一桩人间的复杂游戏都不会的。打牌只会打一种——早已失传的“抽乌龟”,不凭机智,但凭运气。轮番地抽牌,抽到完就行了的那种。下棋还会下“飞行棋”,也只须掷掷骰子,凭了号码走棋便可。他不会玩一切斗智的游戏,腹中没有一点点“春秋”“三国”,只迷恋一本本与世无争的书。他最大的娱乐,也是最大的功课,便是读书——中文的,或者外文的;戏剧的,或小说的,个个种种。书也为他开辟了另一个清静的世界,在那里,他最是自由而幸福,他的智慧可运用得点滴不漏。⑦因了以上的这一切,他在离休以后的日子里,便不像许多老人那样,觉得失了依傍而恍恍然,怅怅然。他依然如故,生活得充实而有兴味。他走的是一条由出世而入世,由不做人而做人的道路,所以,他总能自在而逍遥。⑧这便是我眼睛里的父亲。(1)第①段写作者对父亲事业的了解,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2)第③段的细节描写使人忍俊不禁,请对此加以赏析。(3)批评家认为,王安忆的作品常呈现出以平淡而冷峻的笔调取得丰富深沉而颇具感染力的语言风格,请结合本文进行赏析。(4)评析作品所揭示的人生观。【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作用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语句,从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细节描写的赏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语言风格的赏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所揭示的人生观的评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评析。【解答】(1)第①段写作者对父亲的事业并不了解,由“我从小就知道,父亲是一个话剧导演。然而,导演究竟是做什么的,我却很不明白”总说对父亲的事业并不明白;然后通过一个事例,看父亲导演《海滨激战》的感受“剧场中冷气大开放,冻得人打哆嗦”“枪声响起得是那么突兀,让人毫无思想准备,于是,浑身又是一阵大大的哆嗦。这便是那场戏给我留至今日的全部印象”具体说明了自己并不了解父亲的事业;最后总结“因此,对于父亲的事业,我可说是很少了解”。连女儿对父亲的事业都不很了解,表明父女之间交流不多,侧面表现父亲的孤独。反复强调对父亲的事业不了解,为下文写对父亲的逐渐了解做铺垫。后文对父亲的为人处世、与人交往、生活方式等都进行了描写,与开头形成了对照。(2)第③段的细节主要是父亲的外貌描写,“胡子拉碴、又黑又瘦、叫花子般”写出了父亲给保姆的第一印象是“脏”,“那么干净的床,怎么能睡这样脏的一个人?”,保姆的担心从侧面表现了父亲的不修边幅。总之,这处细节描写将父亲外貌的邋遢和保姆精心收拾干净的房间形成对比,读来令人忍俊不禁。(3)“平淡而冷峻”意思是用语平淡,似乎不带感情色彩,客观描写和表达;“丰富深沉而颇具感染力”则是指语言内涵丰富而富有张力,能够感染读者。如第②段写父亲不懂人情世故,“他极保护自己个人的生活,他是愿意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的,毫不顾及别人会说什么。别人对他留有什么印象,他是从不关心的。比起世上那些终年终月为别人的观瞻营造自己的生活的人,是要轻松,却也多了一种别样的艰难”,这段话评价父亲的为人很客观,但在平淡的话语中暗含对父亲为人自然真诚不矫饰的赞美,尤其是与“终年终月为别人的观瞻营造自己的生活的人”,作者更加认可父亲的人生态度;当然“却也多了一种别样的艰难”也表达了作为女儿对父亲这种格格不入的做派的关爱和担忧。再如第⑤段“而奇怪的是,像他这样不会做人的人,却有着惊人的人缘”,接着叙述父亲生病,家人照顾不过来,于是“人艺”的男演员们“便自发排了班次,俩小时一班地轮流看护父亲,从不曾有过误点的事情”,作者感慨“他不会勉强自己去爱什么,可是如他要爱,其他人也无法勉强他不爱。也因他对别人不加矫饰,别人对他也同样不加矫饰,不以虚礼往来”,在客观的评价中也包含对父亲待人真诚从而赢得“好人缘”,得到别人同样以诚相待的肯定,也暗含对人与人之间相处方式的思考。(4)由第②段“他那一副很不知人情世故的样子,便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真正是一派天然”“再没有比父亲更不会做人的人了,这大约也是因为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与我们这一片以做人为根本的土地相距甚远。他甚至连一些最常用的寒暄絮语都没有掌握”“他极保护自己个人的生活,他是愿意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的,毫不顾及别人会说什么。别人对他留有什么印象,他是从不关心的。比起世上那些终年终月为别人的观瞻营造自己的生活的人,是要轻松,却也多了一种别样的艰难”可知,父亲不懂得人情世故,不会与人寒暄客套,不会说一些违心的场面话,但他活得自然纯粹,不是为别人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由第④段“他这一生,只有两桩事业,一是革命,二是艺术。在他们笃实守护的钱的面前,这两桩事业都失了位置,这也是他至今不愿回出生地看看的最大原因。他是宁在此地委屈着,也不愿去彼地落个寂寞的”“由此看来,他的那一种自信的人生态度,那一种我行我素的生活原则,便只能在这一片与他不适宜的土地上才可确立了”可知,父亲有自己的人生信仰和生活原则,不会随波逐流,甘愿忍受寂寞。由第⑤段“我能看出人们真诚地爱他,因他对人们的爱也是真心流露。他不会勉强自己去爱什么,可是如他要爱,其他人也无法勉强他不爱。也因他对别人不加矫饰,别人对他也同样不加矫饰,不以虚礼往来”“他活得轻松,人们与他处得也轻松。即便在他不很得意的时候,他的身边也没缺少过朋友。他没有努力地去做人,反倒少了虚晃的手势,使他更明白于人,更明白于世。与人、与世之间,因少了虚晃手势所筑的障碍,倒更容易加入与介入。因此,他似是在人外,却颇得人缘;似是在世外,却又很积极。只是多了一种超然以应付人事”可知,父亲待人真诚,爱憎分明,与人交往单纯,反而能够活得轻松,也能赢得人们的肯定。由第⑥段“他不会玩一切斗智的游戏,腹中没有一点点‘春秋’‘三国’,只迷恋一本本与世无争的书。他最大的娱乐,也是最大的功课,便是读书——中文的,或者外文的;戏剧的,或小说的,个个种种。书也为他开辟了另一个清静的世界,在那里,他最是自由而幸福,他的智慧可运用得点滴不漏”可知,父亲的生活单纯,爱好简单,酷爱读书,在书的清净世界里获得自由和幸福。正如文章最后所说的那样“他走的是一条由出世而入世,由不做人而做人的道路,所以,他总能自在而逍遥”。结合以上分析,从为人处世、人际交往、个人生活等角度进行评价即可。答案:(1)①第①段写“我”对父亲的事业不了解,表明父亲是孤独的;②反复强调对父亲的事业不了解,为下文写对父亲的逐渐了解做铺垫。(2)运用细节写父亲的外貌,通过保姆的第一印象写父亲不注重外形的形象特点;同时干净整洁的房间与父亲的外貌形成对比,令人忍俊不禁。(3)“平淡而冷峻”指客观描写和表达;“丰富深沉而颇具感染力”则指内涵丰富,感情深沉,能够感染读者。如第②段写父亲不懂人情世故,评价父亲的为人很客观,但在平淡的话语中暗含对父亲为人自然真诚不矫饰的赞美,也表达了作为女儿对父亲的关爱和担忧。再如第⑤段在客观的评价中包含对父亲待人真诚的肯定,也暗含对人与人之间相处方式的思考。(4)①人应当活得自然纯粹一些,少一点虚伪,多一点自然,不是为别人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②人应当有自己的人生信仰和生活原则,不随波逐流。③人应当待人真诚,与人交往单纯,活得轻松,也能赢得友情。④人应当生活单纯,爱好简单,多读书,在书的清净世界里获得自由和幸福。(三)古诗词鉴赏(8分)6.(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甲】赠韩退之【唐】张署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白简①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②一联翩。鲛人③远泛渔舟水,鵩鸟④闲飞露里天。涣汗⑤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乙】答张十一功曹⑥【唐】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⑦竞长纤纤笋,踯躅⑧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⑨知死所,莫令炎瘴⑩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注释】①白简:古时指弹劾官员的奏章。②左宦:降官,贬职。③鲛人:《搜神记》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④鵩鸟:猫头鹰一类的鸟。贾谊被贬长沙曾作《鵩鸟赋》。⑤涣汗:喻帝王的圣旨、号令。⑥张十一功曹:即甲诗作者张署。⑦筼筜(yúndāng):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⑧踯躅:指踯躅花,杜鹃花的别名。⑨恩波:谓帝王的恩泽。⑩炎瘴: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1)对甲、乙二诗的体式特征和题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甲、乙二诗押韵之处均为4处。B.甲、乙二诗均为应酬唱和之作。C.甲、乙二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D.甲、乙二诗体裁均为七言近体。(2)下列关于甲、乙二诗的内容理解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甲乙二诗作者曾经同朝为官并一起被贬到南方。B.甲诗作者表达了与韩退之一起归隐田园的理想。C.乙诗首联触景生情,以猿啼之声抒写哀婉之情。D.乙诗颈联表达了作者死守南方报答君恩的志向。(3)鉴赏乙诗颔联在全诗中的表达作用。【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的体式特征和题材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两首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正确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内容理解描述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诗句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押韵之处均为4处”说法错误,这两首诗均为律诗,其押韵方式均为首句入韵式,即一、二、四、六、八句五处押韵。故选A。(2)D.“表达了作者死守南方报答君恩的志向”说法错误,颔联意思是皇帝的深恩自己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并不是要死守南方。故选D。(3)“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意思是粗大的筼筜与纤纤嫩笋争相滋长,羊踯躅清闲自得,随处开放出鲜艳的花朵。这一联是景色描写,作者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为荒僻的野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气。作者虽然写的是景,而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隐情,本诗是作者被贬后所作,抒发的是内心深处的愤慨之情,所以颔联是以乐景衬哀情,以色彩鲜艳、充满生机的春景反衬了诗人的哀怨之情。答案:(1)A(2)D(3)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以春天筼筜竞相生长,踯躅盛开的景象,反衬诗人遭贬后内心的伤感凄凉。第二首:译文:春山明净,春江空阔,清澈得以见到江底的沙粒,悲伤哀怨的猿啼声处处可听。粗大的筼筜与纤纤嫩笋争相滋长,杜鹃随处开放出鲜艳的花朵.皇帝深恩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吟读张署来诗后,叹看双鬓,顿时觉得鬓发白了一半。赏析: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淡淡几笔,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接下来是两组近景镜头,“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筼筜是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植物名,即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这一联,可以说是作者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这四句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层次分明。有淡墨涂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浓淡相宜,形象突出。再加上哀猿的啼叫,真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这首诗中的景物,是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的。它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闲。静从空旷少人烟而生,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僻远荒冷的山区,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这种闲,由他的处境遭遇而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悠闲超脱,没有羁绊,然而不免使人触景生情。身虽居闲地,心却一刻也没能摆脱朝廷的束缚,常常被“未报恩波”所烦扰,不能得闲,故而分外感慨。作者虽然写的是景,而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隐情,正如王夫之《唐诗评选》所说:“寄悲正在比兴处。”诗的下半段叙事抒情,“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中,尚还想“未报恩波”,这表现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有了这一联的铺垫,下一联就容易理解。“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斗”同“陡”,是顿时的意思。“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这一联写得委婉曲折,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是愁的原因,这就把全诗惟一正面表现愁怨的地方掩盖住了。并且写愁不说愁,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韵味醇厚。诗写僻境,以画意出之,写忧愤,以曲笔出之。诗人似乎尽力想把他那种激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但是又自觉不自觉地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压抑着的感情潜流,读来为之感动,令人回味,形成了这首诗含蓄深沉的特点。(四)文言文阅读理解(18分)7.(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汉书•苏武传(节选)【汉】班固①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②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1)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2),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随(3)。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③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4)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④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⑤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宜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⑥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⑦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曰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曰少府梁丘贺,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曰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凡十一人,皆有传。自丞相黄霸、廷尉于定国、大司农朱邑、京兆尹张敞、右扶风尹翁归及儒者夏侯胜等,皆以善终,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以此知其选矣。【注释】(1)贳(shì):宽纵;赦免。(2)曹柯之盟:春秋时,鲁国和齐国发生战争,鲁国失败后,割地求和,双方在柯地会盟。会盟之日,鲁将曹沫手持匕首威胁齐桓公归还所侵之鲁地,齐桓公只得答应他的要求。(3)随:毁坏,败坏。(4)复:免除赋税。(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①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②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定罪,判罪③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通过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模仿(2)下列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A.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B.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C.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D.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3)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3处。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5)通观全文,可以看出苏武死后可以名列麒麟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学生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通假字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正确理解翻译句子意思,然后对其进行判断选择。(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参考译文:①几个月后,汉昭帝即位。几年后,匈奴与汉朝议和,缔结婚姻关系。汉廷索求苏武等人,匈奴欺诈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一道去(见汉朝使者),在夜晚见到了汉使,自己(把这些年的经历)全部加以陈述,教导使者告诉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当时皇帝游玩射猎的园林)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著一封用丝绢写的信,上面说苏武等人在水草汇集的地方。”汉使者非常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单于看著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著。”②于是李陵安排酒筵向苏武祝贺,说:“今天你还归,在匈奴中扬名,在汉皇族中功绩显赫。即使古代史书所记载的事迹,图画所绘的人物,怎能超过你!我李陵虽然无能和胆怯,假如汉廷姑且宽恕我的罪过,不杀我的老母,使我能实现在奇耻大辱下积蓄已久的志愿,这就同曹沫在柯邑订盟可能差不多,这是以前所一直不能忘记的!逮捕杀戮我的全家,成为当世的奇耻大辱,我还再顾念什么呢?算了吧,让你了解我的心罢了!我已成异国之人,这一别就永远隔绝了!”李陵起舞,唱道:“走过万里行程啊穿过了沙漠,为君王带兵啊奋战匈奴。归路断绝啊刀箭毁坏,兵士们全部死亡啊我的名声已败坏。老母已死,虽想报恩何处归!”李陵泪下纵横,于是同苏武永别。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③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长安。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徐圣、赵终根都任命为皇帝的侍卫官,赐给丝绸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年纪大了,回家,赐钱每人十万,终身免除徭役。常惠后来做到右将军,封为列侯,他自己也有传记。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④苏武归汉第二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上官安的阴谋,而被处死。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把霍光的过失记下交给燕王,使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到汉廷后,只做典属国。而大将军属下的长史官并无功劳,却被提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等到燕王等人谋反,被杀,追查处治同谋的人,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数次上书,替他抱不平,他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主管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⑤过了几年,昭帝死了。苏武以从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参与了谋立宣帝的计划,赐封爵位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过了很久,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宣帝召来苏武在宦者令的衙门听候宣召。多次进见,又做了右曹典属国。因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⑥苏武把所得的赏赐,全部施送给弟弟苏贤和过去的邻里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点财物。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和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被处死,皇帝怜悯他。问左右的人:“苏武在匈奴很久,有儿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皇帝答应了。后来通国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行业薪资调研报告
- 旅游行业前台接待工作总结
- 二年级班主任期中工作总结温馨关怀成长陪伴
- 秘书工作的职业素养培养计划
- 公园服务员工作内容
- 银行柜员服务工作评价
- 2024年笋的秘密教案8篇
- 出卖房屋合同(2篇)
-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分层作业)(原卷版)
- 第2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
- Unit 2 My Schoolbag ALets talk(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山东省青岛实验高中2025届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03
- 2024-2030年中国光纤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铁路设备售后服务方案
- 2023年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行政执法)
- 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新)
- 国有企业外派董监事、高管人员管理办法
- 寒假作业一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30次打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