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2025届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二)历史试卷1.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共8页。2.命题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全部内容(必修+选择性必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公元前638年,晋国在“南鄙之田”安置东迁的戎狄,仅几十年以后,经过“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犭狸豺狼”,南鄙一跃而成为当时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原来各国边境的空地也大大减少。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耕作方式的进步 B.华夏认同观念的普及C.诸侯兼并战争的推动 D.各国经济交往的密切【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时期,原先凋敞的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开发,成为繁荣地区,这是因此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生产力,A项正确;春秋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出现,而不是“普及”,排除B项;诸侯兼并战争的推动是战国时期,排除C项;这一时期各国经济有交流,但远远无法达到密切的程度,且各国的交往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2.据记载,汉武帝多次巡行“北边道”不同路段。西北地区发现居延汉简中有“开通道路毋有章处”的简文,又保留了“除道卒”身份的记载。甘谷汉简记载,“北边”(长城防线及邻近地方)居民应缴纳“道桥钱”。这反映了汉朝()A.邮驿体系日益完善 B.强化对西域的治理C.重视巩固北部边防 D.百姓赋税负担沉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汉武帝多次巡行北部边防要道,汉简记载政府设置筑路养路的士卒和规定居民应缴纳“道桥钱”,交通建设受到重视,这些都反映了汉朝重视巩固北部边防,C项正确;据材料未提及邮驿体系,排除A项;据材料“‘北边’(长城防线及邻近地方)”可知,并非指西域地区,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百姓赋税的种类和比重,排除D项。故选C项。3.永嘉之乱后,北方士族大量南迁,以文化著称的门阀士族多迁入会稽,名士间以文会友。如谢灵运等名士在江南有数量众多的义故门生,教授典章制度、礼仪、文史等知识。到刘宋中期,寒人遂能兴起,成为南朝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据此可推知()A.门阀士族推动了江南文化发展 B.九品中正制的公正性增强C.文化重心伴随北人南迁而南移 D.南朝的社会结构日趋僵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项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材料中提到北方士族大量南迁,以文化著称的门阀士族多迁入会稽,且谢灵运等名士教授典章制度、礼仪、文史等知识,这确实表明门阀士族在江南传播文化,推动了江南文化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九品中正制公正性的相关内容,无法得出九品中正制公正性增强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北方士族南迁对江南文化的影响,而非文化重心的转移,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撑文化重心伴随北人南迁而南移这一说法,C项不准确,排除C项;材料中说寒人能够兴起并成为南朝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这说明社会结构并非日趋僵化,而是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4.如图是南宋马远的《踏歌图》,画上有宋宁宗赵扩题写的五言绝句:“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声。”画面以近景图绘踏歌庆丰收,远景的丛树中若隐若现的皇宫也正在庆贺丰年。此画作()A.凸显了鲜明的理学精神 B.体现了民本思想C.浸润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D.迎合了市民审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项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民本思想注重的是以人民为本,关心民众的生活和福祉。这幅画描绘了人们因丰收而踏歌庆祝的欢乐场景,以及远景中皇宫也在庆贺丰年,这反映了统治者对农业丰收和民众安居乐业的关注,体现了一定的民本思想,B项正确;理学精神强调的是天理、秩序、道德规范等,在这幅《踏歌图》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出这些理学的核心要素,排除A项;经世致用思想强调学问要对社会实际有作用,这幅画主要是展现生活场景,而非强调学问的实用价值,排除C项;市民审美通常倾向于世俗化、娱乐化的内容,这幅画虽然描绘了民间的庆祝活动,但更多的是通过这种场景来传达一种政治和社会的理想,而非单纯迎合市民的审美趣味,排除D项。故选B项。5.王祯的《农书》记载:“其火粪,积土,同草木堆叠烧之;土熟冷定,用碌碡碾细用之。江南水多地冷,故用火粪,种麦种蔬尤佳。又凡退下一切禽兽毛羽亲肌之物,最为肥泽,积之为粪,胜于草木。”这可用于说明元代江南地区()A.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B.农民生态保护意识增强C.农业耕作制度进步 D.农业生产中的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其火粪,积土,同草木堆叠烧之;土熟冷定,用碌碡碾细用之。江南水多地冷,故用火粪,种麦种蔬尤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江南地区使用特殊的肥料(火粪、禽兽毛羽等)来种植作物,这是精耕细作的体现,D项正确;土地利用效率提升主要是指对土地的开垦、复种等方式来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材料未涉及土地开垦等利用效率方面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主要是关于肥料的使用,没有体现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排除B项;农业耕作制度进步主要是指轮作、间作等耕作方式的改进,材料中未涉及这些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6.阅读如表中相关记载。这些措施()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实行“米麦折银之令”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政府取消禁用白银之法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以太仓积钱给官俸,十分为率,钱一银九”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A.促使铜币退出历史舞台 B.扩大了政府的税收来源C.加剧了经济的通货膨胀 D.推动了白银货币化进程【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米麦折银之令”、“政府取消禁用白银之法”、“以太仓积钱给官俸,十分为率,钱一银九”和“以太仓积钱给官俸,十分为率,钱一银九”等信息可知,明朝政府不断规定白银取得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会促进白银流通使用,推动了白银货币化进程,D项正确。铜币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排除A项;材料记载了征收的米麦折合成白银上交、取消禁用白银之法、官员俸禄给银钱和买卖货物用银及铜币等规定,但未提及政府的税收来源,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7.如表是《红楼梦》中有关内容摘录。据此可知,当时____()第3回,第三回,荣禧堂王夫人房内大炕上的猩红洋毯;同回,凤姐的翡翠撒花洋绉裙;第6回,凤姐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第28回,蒋玉菡赠给宝玉,后落到袭人处的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汗巾;第49回,宝玉的哆罗呢狐狸皮袄;宝钗的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靶丝鹤氅;宝琴的免靥裘;李纨的哆罗呢对襟褂子。A.贡赐贸易仍然存在 B.织造业进一步发展C.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D.社会奢靡现象严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题干“……猩红洋毯……撒花洋绉裙……大红洋绉银鼠皮裙……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汗巾……哆罗呢狐狸皮袄……花洋线番靶丝鹤氅……哆罗呢对襟褂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种种物品都是外国引进物品,说明当时确实存在贡赐贸易,A项正确;材料中的服饰显示出精细的工艺,但并未直接提及织造业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建社会正在走向衰落需要更多历史背景的支持,材料内容不足以支撑封建社会的衰落走向,排除C项;材料中的服饰和织物确实显示出一定的奢华,但并未达到“奢靡”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8.进军江西初期,太平军在乡村对农民不掳、不掠,故在南昌有诗颂其:“犹欣佳贼不惊民。”但对在乡的“阀阅之家”——地主官僚,却绝不宽待,地主官僚“昔日煊赫乡里,此时如丧家之犬”。这表明太平天国()A.局部落实了《天朝田亩制度》 B.冲击了乡村社会秩序C.建立了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 D.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据题干“对农民不掳、不掠”、“但对在乡的‘阀阅之家’——地主官僚,却绝不宽待”等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场农民阶级的起义运动,不扰民不惊民,但对于地主官僚沉重打击,体现了对传统乡村社会秩序的冲击,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对农民土地的分配,无法得出局部落实了《天朝田亩制度》,排除A项;建立了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史实错误,这在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排除C项;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是清朝末年南方八省和帝国主义签订的“东南互保”协议,排除D项。故选B项。9.1905年,梁启超在《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中谈道:“各国政局之变迁,罔不由二三文豪引其焰而衍其澜,俄国亦然。”俄国“革命运动之第一期即文学鼓吹期也”,“盖十余年所以孕育全俄之新理想者,惟文学最有力焉”。梁启超意在阐明()A.文学发展需要民主的氛围 B.新文化运动在文学领域存在分歧C.文学对于政治启蒙的意义 D.改良文学是社会革命的首要任务【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5年(中国)。据材料“各国政局之变迁,罔不由二三文豪引其焰而衍其澜,俄国亦然。”可知,梁启超强调文学在推动政局变迁和孕育新理想的、新政治观念方面的重要作用,C项正确;梁启超强调文学对政治的影响,而非文学发展的条件,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原文虽然强调文学的重要性,但没有说改良文学是社会革命的首要任务,排除D项。故选C项。10.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府(总统府)院(国务院)之权限不明”的问题,总统府拥有实权,但从副署权规定以及国会权限的设置而言则是内阁制,这样就形成了既非总统制又非内阁制的“二重行政”体制。上述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三民主义思想的缺陷 B.开展政党政治的需要C.维护革命成果的考虑 D.维持文官的中立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总统府拥有实权,但从副署权规定以及国会权限的设置而言则是内阁制,这样就形成了既非总统制又非内阁制‘二重行政’体制”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强调总统府的权力,但其行使权力的同时需要受到内阁的制约,这体现了一定的权力制衡,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如此规定是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防止其一家独大,这有助于维护革命成果,C项正确;三民主义有民权内容,但并未对政体进行详细规定,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政党政治更强调国会或者议会的权力,材料涉及总统府和内阁,与政党政治关系不大,排除B项;当时中华民国刚刚建立,文官政治尚未形成,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非为了维持文官的中立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1.民国初年,盐税被列为“国税”,是中央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如表为1915——1925年的截留盐税事件。这反映出()年份概况1915年云南将该省所得盐税“悉数扣留,并委派财政厅长代理盐运使”。随后广西、贵州、广东、四川等省纷纷效仿1922年张作霖认“惟奉(东北)如不扣,则盐、关各税比解至北京归吴氏(吴佩孚)势力范围,不啻于接济敌人”,宣布将东北三省盐税留用1925年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江西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命令上海盐运使将应上缴的盐款扣留A.盐业国营政策遭到地方抵制 B.军阀割据削弱了中央财力C.北洋政府财政的半殖民地性 D.盐税争夺导致了军阀割据【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北洋政府时期。据材料“民国初年,盐税被列为‘国税’,是中央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如表为1915——1925年的截留盐税事件”可知,作为中央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盐税”,在1915--1925年纷纷被地方十几个省截留,从而削弱了中央财力,导致地方军阀割据,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盐税”截留,而不是盐业国营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政府对“盐税”的截留,而且1915年袁世凯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尚未形成,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政府对“盐税”的截留,而不是列强对中国“盐税”的干预,不能体现“半殖民地性”,排除C项。故选D项。12.如图为1927年上海《申报》刊登的五洲固本肥皂广告。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商业经营与时局的联动 B.民族工业管理方式先进C.传统手工技术领先世界 D.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共识【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上海(中国)。结合材料广告中出现了“万众一心”、“完全国货”等字样,结合所学1927年当时中国正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同时国内民众对抵抗日本侵略有着强烈的情绪。这种时局背景影响了商业经营,企业往往通过广告来展示其爱国立场,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因此,这则广告可以说明当时商业经营与时局之间的紧密联动,A项正确;材料中显示的是五洲固本肥皂打的广告,无法得出民族工业管理方式的先进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未说明五洲固本皂的制造技术是传统手工技术,且未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无法得出传统手工技术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只显示五洲固本肥皂制造商的广告内容,无法看出社会民众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A项。13.1946年12月《陕甘宁边区征购地主土地条例草案》规定,地主对于农民的非法无理剥削经清算斗争后应以土地偿还,地主其他的土地由政府发行土地公债征购,地主及其家庭人均保留土地的面积可以比当地中农人均土地高一半,参加抗战的地主可以高一倍。上述规定()A.强化了“减租减息”政策 B.有利于实现“耕者有其田”C.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动员了农民参加土地革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6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946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出台方案,地主剥削农民的土地应归还农民,地主其他土地由政府征购,这样的规定有助于保障农民获得土地,从而实现“耕者有其田”,B项正确;“减租减息”政策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政策,时间不符,排除A项;C项属于抗日战争时期,题干时间明显是解放战争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土地革命,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实行土地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每题3分,共6分。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为3分,有2个选项各为.分,错误项为0分。选出最佳项,多选不得分。14.良渚古城底部铺有40~60米宽的多层石块,为上方草包泥式的高台奠定了坚固的基础,高台之上有宫殿遗址。古城外约8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多座人工堆筑的高地,其上均是聚落遗址,但没有发现类似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大量干栏式建筑遗存。这集中反映了()A.南方巢居建筑文化的演进 B.城市营建遵循儒家礼制C.民居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 D.良渚文化阶级分化明显【答案】D【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依据材料得出结论:良渚古城内有宫殿遗址,这通常与高级统治阶层或贵族阶层相关,而古城外则是聚落遗址,表明存在不同的居住区域和可能的阶级差异。此外,宫殿遗址和高台建筑的存在也暗示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阶级分化的存在,D项最佳;从题中所涉及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干栏式建筑,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南方巢居建筑文化的演进,A项有一定道理;从材料中涉及的石块、草包泥、干栏式建筑等,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民居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C项有一定的道理;题目中并未提及儒家礼制或相关思想对城市营建的影响,因此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排除B项;故答案为D项。15.1877年,清政府在新加坡设立第一个驻外领事馆,19世纪80年代后期,又在南洋各商埠设领事,以防华工为“他族欺虐”。此后数十年间,清政府设立了46个使领馆,在英、法等主要西方国家派遣大臣专使驻扎,在商务贸易往来相对较少的国家则设兼使。下列与此最相符的主题是()A.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消解 B.近代国家意识的成长C.晚清外交的近代化发展 D.清政府重视涉外商务【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最佳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清政府从在新加坡设立第一个驻外领事馆,到在南洋各商埠设领事,再到在主要西方国家派遣大臣专使驻扎,在商务贸易往来相对较少的国家设兼使,设立了46个使领馆。这体现了清政府外交机构设置逐渐完善,符合外交近代化的发展趋势。外交近代化包括外交机构的专门化、近代化等诸多方面,C选项与材料内容相符,C项正确;材料主要讲的是清政府在国外设立领事馆等外交机构的情况,没有涉及在华领事裁判权消解的内容,排除A项;近代国家意识的成长强调的是国家主权观念、国民意识等诸多方面,材料重点是清政府外交机构的设置,没有突出国家意识的成长这一抽象概念,B选项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虽然提到在商务贸易往来相对较少的国家设兼使,但这只是外交机构设置的一种情况,不能简单归结为清政府重视涉外商务。整体材料还是在强调外交机构设置的发展,D选项比较片面,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5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唐一代,民众富少贫多。高宗永徽时,“豪富兼并,贫者失业”。武则天时,李峤说:“天下编户,贫弱者众”。武后圣历元年(698年),山东地区“近缘军机,调发伤重,家道悉破”,“卖舍贴田以供王役”。这一社会问题引起了唐代统治者的重视。唐代贫民救济的相关记载统治者记载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关内六州等地区,"禾稼不登粮储既少”,太宗下令“倾竭仓廩,普加赈恤”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下诏称贫户“或依人而止,或佣力自资”;"贫下之人,农桑之际。多阙粮种,成求倍息,致令贫者日削,富者岁滋",逐令“诸县审责贫户应粮及种子,据其口粮货义仓,致秋熟后,照数征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肃宗领诏云:“百姓中有能行仁又,分济贫穷,免填沟壑,赖救恤者,具名闻奏,当宠以官职"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德宗下制“令度支取江西湖南见运到襄州米十五万石,设法般赴上都,以救百姓荒谨。如山路险阻,车乘难通,仍召贫人,今其撤运,便以米充脚价,务于全活流庸";贞元二年(786年)复诏:“诸道上耕牛,委京兆府劝课,量地给牛”,“有田不满五十亩者尤是贫人”.规定“三两家共给牛一头,以济农事"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诏云:"应京兆府诸县,宜令以常平义仓斛斗量事服恤,仍先从贫下户起给”唐宪宗元和六年(881年),下诏"京兆府宜以常平义仓震二十四万石货借百姓,其诸道州府有乏少粮种处,亦委所在官长用常平仓米借贷”——据《旧唐书》《全唐文》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唐代农民贫困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指出唐代政府的贫民救济策略。(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代贫民救济。【答案】(1)主要因素:土地兼并;收入分配不公;租税负担不合理。(2)救济策略:政府开仓赈济;政府借贷粮种给贫苦户;鼓励民间救济;采取义仓制度救济。(3)评价:唐朝的贫民救济措施多样化,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救济制度,这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贫民的关心和照顾;唐朝的常平仓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贫民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以及生产力的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唐代时期中国,关于唐代农民贫困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据材料“豪富兼并,贫者失业”可知,土地兼并;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租税分配不合理导致农民负担重因而走向贫困;此外收入分配制度下对农民剥削过重也是农民走向贫困的重要原因。【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唐代中国。关于唐代政府的贫民救济策略,据材料“太宗下令‘倾竭仓廩,普加赈恤’”可知,政府开仓赈济;据材料“诸县审责贫户应粮及种子,据其口粮货义仓,致秋熟后,照数征纳”可知,政府借贷粮种给贫苦户;据材料“百姓中有能行仁又,分济贫穷,免填沟壑,赖救恤者,具名闻奏,当宠以官职”可知,鼓励民间救济;据材料“应京兆府诸县,宜令以常平义仓斛斗量事服恤”可知,采取义仓制度救济。【小问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唐代时期中国。关于评价唐代贫民救济。据材料可知,唐朝贫民救济措施多样化,救济制度较为完善,这充分说明唐朝政府对贫民的关心和照顾;据所学可知,唐朝的常平仓制度对后世甚至对外国的社会救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贫困现象的出现是多发面原因导致的,尤其是政局稳定和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是主要因素,因此政府要从这些方面着手。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代中国官府有专门典籍文物收藏机构,现代博物馆学者称其为“图书文物馆”。古代私人收藏亦是典籍与金石文物并重洋务运动时期刘锡鸿、郭嵩焘等提及大英博物馆图书与文物兼藏的模式维新变法时期博物馆及图书馆开始被维新派作为开启民智的“药方”同时提及,主张建立两馆的呼声愈加强烈1904年由英国人赫利德创办的华北博物院,其建筑分上下二楼,与新学书院图书馆毗邻,“使得来博物院参观的观众有未达其理者可于图书馆进一步查阅相关图书资料,答疑解惑,获取相关知识”1905年张謇建议将图书馆及博物馆“合为博览馆”。中国近代的“图书博物馆”有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云南图书博物馆、东莞图书博物馆等1914年在教育部官制中,“博物馆图书馆事项”划归社会教育司管理1917年各省统计有博物馆9座,其中附设于图书馆的博物馆有4座1918年《教育部分科规程》规定,社会教育司下专设图书博物科,专门负责“博物馆图书馆事项”1935年上海市立图书馆和上海市立博物馆同时举行落成仪式,两馆毗邻而建,相向而立,建筑风格统一、其设置形式颇类似于当代的城市“文化中心”1941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专设图书博物馆学系,以“造就图书馆博物馆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须同时学习图书馆学、博物馆学,授予教育学学位——摘编自赵依凡《社会教育之并蒂莲:中国近代博物馆与图书馆“共生”现象初探》(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博物馆与图书馆“共生”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博物馆与图书馆“共生”现象出现的合理性。(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博物馆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共同价值。【答案】(1)表现:博物馆与图书馆往往被合称为“图书博物馆”或“博览馆”,这体现了两者在功能和定位上的紧密关联;官方在机构设置中,也将两者的事务划归同一部门管理,强化了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共生关系;博物馆与图书馆在物理空间上也常常毗邻而建,方便参观者同时利用两馆的资源;在教育方面,博物馆与图书馆共同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责,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2)合理性:西方博物馆与图书馆结合模式的传入,为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两者都属于社会教育机构,共同承担着开启民智、普及知识的社会责任,因此具有天然的共生基础;两者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博物馆侧重于实物展示,图书馆则提供文字资料,两者结合能够更全面地满足公众的知识需求。(3)共同价值:两者都有助于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两者都促进了近代中国文化的转型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两者都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提升了社会的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中国。表现:根据材料“张謇建议将图书馆及博物馆‘合为博览馆’”可知,博物馆与图书馆往往被合称为“图书博物馆”或“博览馆”,体现了两者在功能和定位上的紧密关联;根据材料“在教育部官制中,‘博物馆图书馆事项’划归社会教育司管理”可知,官方在机构设置中,也将两者的事务划归同一部门管理,强化了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共生关系;根据材料“各省统计有博物馆9座,其中附设于图书馆的博物馆有4座”可知,博物馆与图书馆在物理空间上也常常毗邻而建,方便参观者同时利用两馆的资源;根据材料“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专设图书博物馆学系,以‘造就图书馆博物馆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须同时学习图书馆学、博物馆学,授予教育学学位”可知,在教育方面,博物馆与图书馆共同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责,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小问2】本题为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中国。合理性:根据材料“由英国人赫利德创办的华北博物院,其建筑分上下二楼,与新学书院图书馆毗邻”可知,西方博物馆与图书馆结合模式的传入,为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结合所学可知,从性质和影响上看,两者都属于社会教育机构,共同承担着开启民智、普及知识的社会责任;从功能和作用上看,两者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博物馆侧重于实物展示,图书馆则提供文字资料,两者结合能够更全面地满足公众的知识需求。【小问3】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中国。共同价值:根据所学可知,从对大众的影响上看,两者都有助于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两者都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提升了社会的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从对文化和社会的角度看,两者都促进了近代中国文化的转型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上海开埠后,租界被叫做“北市”,而滨临黄浦江的市场则被叫做“南市”。1895年,上海道黄祖络提议在南市修筑十六铺至南码头道路,他指出了修建道路的“二不可缓”和“四利”。此地筑路不可缓者有二:一、法租界与该路毗连,无可扩充,垂涎已久。日本通商,欲辟租界,亦恐注意于此。若不事先举办,将恐多棘手;二、《马关条约》已经签订,日本可在上海“设机制造。今欲筹护华工,断以广添机器局厂为目前要务。该厂既临浦江,又通马路,土货出水,事事皆便。于此择地造厂,所省经费甚巨”。修筑马路有四利:一、在此华商精华荟萃之区修筑马路“接连租界,使马车、手车均可通行。自来水火逐渐兴设,参以租界章程,从宽酌定。商民称便,生意招徕,华界市面为之一兴,挽回利权不少”;二、“该处为江浙嘈艘停泊之所,两省潜务攸关。而江面窄狭,江岸愈涨愈广,若任其侵占,必致停船拥挤,窒碍多端。既建马路,路外固筑坝岸,排钉坝桩,使其无从再占,保全水利甚大”;三、“南洋防务自创办以来,迄今沪上并无兵轮官轮码头。向来借泊法租界招商局码头。每次给银五十两。非特多费,且与体统攸关。若于此地建立兵轮官轮码头,便益甚多”;四、“该地内达制造局及龙华、闵行等处,迤至松江一带。马路告成,小车既可往来,土货出入尤便”。清政府批准设立了南市马路工程局这一近代市政管理机构,1897年,南市马路工程局修成了一条504丈(2436米)的马路——外马路(今中山南路)。——摘编自范诚《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转型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上海外马路建设。(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叙述完整)【答案】上海开埠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租界的设立,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租界和华界的竞争促使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城市建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清政府批准设立南市马路工程局,负责外马路的建设。1897年,外马路建成,成为连接租界和华界的重要交通要道。外马路的建设推动了上海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民族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为后世城市建设和市政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综上所述,近代上海外马路建设是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相关时代背景和举措,如根据“
上海开埠后,租界被叫做‘北市’,而滨临黄浦江的市场则被叫做‘南市’”可知,上海开埠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租界的设立,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根据“清政府批准设立了南市马路工程局这一近代市政管理机构,1897年,南市马路工程局修成了一条504丈(2436米)的马路——外马路”及所学可知,租界和华界的竞争促使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城市建设。清政府批准设立南市马路工程局,1897年外马路建成。其次,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影响,从城市化角度看,外马路的建设推动了上海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民族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从对后世影响看,为后世城市建设和市政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如近代上海外马路建设是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红色货币”是新中国成立以前领导的红色政权发行的各种货币统称。“苏币”时期货币代表1932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合作协议5篇
- 设计院在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实践
- 2025版无产权储藏室买卖及售后服务保障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设备抵押贷款业务合同
- 未来教育趋势下的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向
- 2025年度个人网络借贷平台合作协议书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牌租赁代理服务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位使用权及物业管理服务转让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虫草市场推广与销售支持合同2篇
- 2025年度文化旅游资源承包转让合同范本3篇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300题及答案
- 时间的重要性英文版
- 2024老旧小区停车设施改造案例
- 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 消化系统疾病的负性情绪与心理护理
- 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分类训练:戏剧类(含答案)
- 协会监事会工作报告大全(12篇)
- 灰坝施工组织设计
- WS-T 813-2023 手术部位标识标准
- 同意更改小孩名字协议书
- 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